我的一生充滿試煉,大致不是常人可忍;人雖不知我的苦艱,我卻知道自己堅韌;我想我是丟棄自己,但我不忘自己經曆。


    ----------------------------------------------------------------------------------------------------------------------------------------------------------------------


    523、


    一小時之後,張寅和郭懷義全家將集中到爺爺奶奶那兒坐年夜。郭懷義對張寅說:“年年如此。”那天晚上,爺爺奶奶特別高興,為迎接兒孫們的到來,特地燉了兩大小鍋粉條豆腐肉菜。與大年初一中午的熬菜差不多。當時,大家感覺非常好吃!郭懷義還備了些酒菜,有切成細條的豬耳朵,還有切成片的豬肝等。這些涼菜早已用醋泡很久了,吃起來又酸又脆,口感特好,慢慢的品嚐,百嚼不厭。還買了兩盒沒有過濾嘴的香煙和兩瓶不知名的酒。


    郭蘭平叔叔家的孩子們也來了,也備了同樣的菜和煙酒。屋裏頓時沸騰了!十幾個活蹦亂跳的孩子啊!俗下,郭懷義是不準孩子們抽煙喝酒的,但每年的今天是個例外。郭懷義和郭蘭平的叔叔們高興,拿出煙來,無論大小誰想吸給誰。還在孩子們的桌前各放一個酒杯,並一一斟滿。然後,郭懷義提議,歡迎張寅老師來家裏過年而幹杯。張寅也提議,為了全家人的健康和對春節的祝賀幹杯。大家都站起來一飲而盡。


    今天晚上是孩子們最快樂的日子,他們可以隨便吸煙,隨便喝酒,更快樂的是能享用這兩大小鍋熬菜。奶奶是個幹淨利索的人,很會熬菜,她熬的菜比誰熬的都好吃。孩子們早就盼著這一天了,所以,開吃的時候,他們十來個孩子就像老搶似的,筷子幾乎都不住了,一嘴快似一嘴,那吃的那個香啊!那個熱鬧的場麵,那一個個小老虎似的狼吞虎咽,簡直無法形容。爺爺奶奶看孩子們吃的這樣起勁,高興的合不攏嘴,兩眼都眯成一條縫了。郭懷義和郭蘭平的叔叔嬸嬸也不吃了,他們看著孩子們都笑出了聲。二十多年過去了,他們再沒有那樣聚過,郭蘭平至今無法忘懷那歡樂的時刻!


    從爺爺家迴來,又一件歡天喜地的事情開始了。郭蘭平的母親從櫃子裏把孩子們的新衣服拿了出來。他們將脫去舊衣換新衣。孩子們穿上新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那麽得體,那麽漂亮,令人精神倍增,心情美好。雖然夜已很深,但他們絲毫沒有睡意,每根神經都處於興奮之中。孩子們在屋裏走來走去,到院子裏或者大門外來迴跑動。


    今年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家裏有了張寅,大家感到非常自豪。郭懷義破天荒的給自己買了件上衣,是現成的,純黑色,油黑亮,挺時興。下邊左右兩側有褂兜,左胸前有一口袋,用來掛筆。郭懷義穿上之後,又在胸前掛了根鋼筆,既文明又好看,又精神。全家人都誇郭懷義穿上這件衣服好看。郭懷義就像小孩子似的高興的合不攏嘴。郭蘭平心想,看來父親不是不願意穿新衣服,而是舍不得買。在郭蘭平的記憶裏,父親就穿過這一件現成的新衣服。郭懷義輕易舍不得穿。隻在過年時穿,參加婚禮時穿,出門開會和各種對外應酬時穿。平常就穿縫縫補補的衣服。


    除夕夜和其他夜不一樣。今晚睡覺,隻要一上炕,直到起炕就不能再說一句話了。所以,睡前一定要把新衣服換好。睡覺後把新衣服放好,記好。次日淩晨起炕時,不但不能說話,而且動作一定要迅,決不能胡亂翻騰找東西。否則,就要挨揍。穿好衣服立即下炕,腳一著地方可說話。那時候的除夕夜,人們都很當事,有的家庭幹脆一夜不睡,即使睡了,隻要一醒或者聽到炮聲,立馬就起。另外,大年初一淩晨起炕時,按迷信的說法,不能有人打擾,否則是不吉利的。而郭蘭平叔叔的四兒子郭敬明,每年起的很早,一起來就先跑到郭蘭平家的窗前大喊:


    “天明了,快點起吧,我早就起來了。”大家都很討厭他。因為一家人都在炕上,又不敢說話,所以都不吱聲,隻得趕緊點燈起炕。後來,為了防止他再來窗前喊,郭蘭平隻好年年的除夕夜比郭敬明起的還早。


    起來後,不能馬上開門。開門前,必須把一個小炮從門道裏放在外麵,炮撚兒朝裏,然後點燃,待小炮在門外炸響之後方可開門。之後,就開始在院子裏或者大門外一個一個的放小炮了。偶爾也放一個二踢腳。郭懷義夫婦隨後也就起來了。此時,夜色仍籠罩著茫茫大地。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天終於明了。吃飯前,郭蘭平先去給爺爺奶奶拜年,然後給父母,接著給兩個叔叔嬸嬸。郭蘭平叔叔家的孩子們也一樣。拜完年不久,郭懷義夫婦已把餃子煮好。這頓餃子全是白的。一年當中,除了這頓,再就是正月十五早晨那頓,就這兩頓,並且是羊肉餡的。在當時來講,非常難得。和昨晚一樣,直到過了正月十五。第一碗要端給祖宗,家家戶戶如此。今天早晨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第二三碗也不能自己吃。一碗讓郭蘭平端給爺爺奶奶。另一碗由郭蘭英端給叔叔嬸嬸,郭懷義說:“讓他們每個人都能嚐到我家的餃子。”迴來時,爺爺奶奶叔叔嬸嬸用碗盛上她們家的餃子,分別派人送來餃子讓郭懷義一家品嚐,迴去時,郭懷義母親也給他們盛滿自家的餃子。端著餃子你來我往,互相品嚐,熱熱鬧鬧,快快樂樂,親情融融,和諧美好。


    飯後,郭懷義帶著孩子們先到幾個鄉親家拜年。之後,到爺爺那裏集中。準備一同出到東穆柯寨莊東嶺拜年。


    一會兒,穆柯寨山莊的大大小小的同輩人,66續續,約二十來人來到爺爺家。最大的二十多歲,最小的也十來歲。稍坐片刻,便向西嶺出。記得有一年,年前剛剛下了一場大雪,積雪約一尺來厚。由於都是羊腸小道,所以二十來人的拜年大軍要排成一字長龍,健步踩在通往西嶺小路上,腳下的積雪出咯吱咯吱的響聲。太陽升起來了,明亮的普照著大地。二十多歲的幾個年輕人,悠閑輕鬆的走在隊伍的前麵,他們身披嶄新的綿軍裝大衣,個個身材高大,紅光滿麵,顯得非常的英俊威武。其他的人也都穿著母親做的新棉褲棉襖,外套新衣,活蹦亂跳的跟在身後。洋溢著節日的氣氛。還有一些調皮的小夥伴,他們不按規矩來,不在隊伍裏走,而是在兩側追逐嬉鬧。由於道窄路滑石頭多,所以很多小夥伴不是被滑倒就是被絆倒。甚至弄個四腳朝天,逗的大家哈哈大笑。


    郭蘭平隨著拜年隊伍走在山梁上,放眼四望:山川、樹木、河流和田野,到處都是銀裝素裹,分外妖嬈,好一派北國風光!眼前的雪景太美了,那厚厚的一層,在陽光的照耀下,出耀眼的白光。他情不自禁的彎下腰抓了一把雪,把它攥成塊,把他的小手擦的幹幹淨淨。此刻,山間的空氣是那麽潔淨,那麽清新,心裏感到無比的愉快。


    不知不覺,他們到了南山。不知是人多的緣故還是節日是氣氛好。西嶺夢溪爺爺家的狗很怪,平時誰往他家走,他的狗瘋了似的咬,今天居然一聲沒叫,老老實實的臥在狗窩裏。穿軍大衣的年輕人一進院子就大聲喊:


    “夢溪爺爺,過年好,我們給你拜年了,祝你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鬆。”二位老人聽到喊聲,便從屋裏笑盈盈的走出來。此時,後麵的人也都進來了,把院子擠得滿滿的。小院裏熱鬧非凡,春意融融,一片歡聲笑語。待二老走到北牆邊站定後,他們齊喊著夢溪爺爺奶奶,給他們一一扣頭。


    夢溪爺爺熱情的招唿他們屋裏坐,又是遞煙,又是給糖和炒熟的花生。他們稍歇一會兒,便和二老道別,浩浩蕩蕩湧進另一家。與此同時,西嶺的年輕人也和他們一樣,在他們那兒拜完年後,也浩浩蕩蕩的奔向東穆柯寨莊。他們這兩支隊伍年年在狹窄的小路上相逢。如此美的雪景,如此朝氣蓬勃的後生,如此輕鬆融洽的親情鄉誼,讓他們每個人都陶醉在快樂裏。


    俗話說:老驢老馬歇三天。農家人一年四季耕種,沒有一會兒空閑。在他們的意識裏,隻有過春節才是休息的日子。拜完年之後,郭蘭平看見父親叔叔等在東嶺的三叔家玩撲克。他們也都穿著新衣服,幹幹淨淨的,氣色也很好。他們起牌,在手裏整理牌以及出牌,是那樣的嫻熟和瀟灑,又是那樣的熱鬧,那樣的悠閑,也陶醉在玩撲克的快樂之中。在這之前,郭蘭平一直以為他們隻會勞動,沒有想到還會玩。


    -------------------------------------------------------------------------------------------------------------------------------------------------------------------------


    環山笑容正在招我安歇,我漸脫離累贅;我的捆綁好像都在溶解,我歸,我要即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生命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君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君剛並收藏生命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