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來看看公叔和魏惠王交談的內容吧。


    魏惠王坐在公叔座的身旁,看著行將就木的公叔,說:“您如果不幸病逝了,國家大事應該交給誰去處理呢?”


    公叔說:“在我府中任庶子之職的公孫鞅,年紀雖輕,卻是一個奇才。我希望您將國家大事交給他。”


    魏惠王聽了,沉默不語,看來他並不想用這個人,又或者正在考慮該不該聽公叔座的話,畢竟公叔現在病重,也可能是病糊塗了。用錯一個人,他或許可以不在乎,但是聽了一個老糊塗的話,這可就有損他魏惠王的英明神武了。這個問題他必須慎重。做皇帝做國君的大多將麵子看得比國家重要。


    公叔座見魏惠王不說話,怕他不用商鞅,急忙說:“大王,您如果不想用公孫鞅,那就請您殺掉他,千萬不要讓他去其他的國家。”


    魏惠王心中翻起了嘀咕:“這個老家夥,一定是病糊塗了,一會兒勸我重要公孫鞅,一會兒又要殺了他,唉,人老了,也糊塗了。我還是迴去吧。”想到這裏,他和公叔座寒暄了幾句,便離開了。


    公叔座見魏惠王離開了相府,以為魏惠王一定聽了自己的話。全然不知道自己在魏惠王心裏已經是一個老糊塗了。他又令人招來公孫鞅,一本正經得說:“衛鞅啊,你別怪我。我所以建議大王殺你,也是為國盡忠啊。唉,我看你還是快逃吧。”衛鞅心裏估計把公叔座的祖宗十八代都給問候了:“媽的,大王要殺我,我現在跑還跑得掉嗎?”不過他知道魏惠王一定不會殺他的。隻是淡淡笑道:“大王既然不肯聽你的話重用我,又怎麽會聽你的話殺我呢?”


    這話說得頗有道理。魏惠王如果相信公叔的話,相信衛鞅真得有經天緯地之才的話,一定會重要衛鞅——因為他和公叔座談話的目的,就是要求公叔推薦人才,而他若肯用衛鞅,衛鞅也必不會推辭。他若不信公叔座的話,就沒有殺衛鞅的理由了。——當然也有些比較變態的皇帝,本著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的精神,將所有可能構成威脅的人都給消滅掉。


    我們要感謝魏惠王,如果他真這麽變態下,曆史也許就會改寫。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變化龍。


    魏惠王不是衛鞅的風雲,他要去另一個地方,一個可以施展他的才華和抱負的地方,隻有在那裏,他才能化作翱翔九天的飛龍。


    那個地方叫做秦國,那個地方有一個被稱作秦孝公的年輕人正等著他。


    有關商鞅和秦孝公的第一次見麵,《通鑒》裏敘述的並不詳細,隻是說公孫鞅到了秦國後,托秦孝公的寵臣景監推薦自己見秦孝公,陳述了自己富國強兵的計劃,然後就得到重用了。然而根據《史記》的記載,過程沒這麽簡單。事實上,商鞅與秦孝公見麵三次之後,才得到秦孝公的賞識,這才有機會進行第四次深談。司馬光的《通鑒》未及細說,我不知道是為了《通鑒》的詳略得當做了刪減,還是為了其他什麽目的,我更傾向於後者。


    先讓我們看看這三次對話的全過程。


    在景監的安排下,衛鞅和秦孝公有了第一次正式的會麵。衛鞅是個精通各種政治權術的人,在沒有明白秦孝公真正的政治意圖前,他必須做一定的政治試探。《史記》中說,衛鞅見到秦孝公後說了很久,但是秦孝公不停得打著瞌睡,根本提不起半點興趣。等衛鞅離開後,他把景監大罵了一頓,說:“你推薦的那個人腦子有毛病,隻會胡思亂想,哪堪一用(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景監很鬱悶,心想:“衛鞅啊,衛鞅,你都和大王說了些什麽?”事後,他把衛鞅找來罵了一頓。衛鞅解釋了一下。


    過了五天,景監又一次找來衛鞅。衛鞅再次與秦孝公會麵,結果景監又被罵了一頓。景監再次責備衛鞅,衛鞅又解釋了一番。


    等到第三次會麵後,秦孝公的態度忽然變了,他對景監說:“你推薦的那個人說的話很有道理,可以一用。”景監趕緊再次去請衛鞅,這次衛鞅卻說自信滿滿得說:“我知道大王一定再次召見我的!”之後,他與秦孝公有了第四次深談,成了大秦帝國的重要謀臣。


    為什麽會出現這樣的變化呢?前三次談話都分別說了些什麽呢?每一次,商鞅是如何向景監解釋的?


    第一次:我和大王談論帝道,但是大王沒有興趣。


    第二次:我和大王談論王道,但是大王依舊沒有興趣。


    第三次:我和大王談論霸道,大王對此深感興趣,我知道大王一定會重要我了。


    事後證明確實如此,秦孝公說:“帝道和王道的實現要耗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我等不了。”


    秦孝公何以會對霸道如此感興趣?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白什麽是帝道、王道、霸道。


    帝道:好民之所好,惡民之所惡,天下共舉,依然辭讓,仆人之出,天下慶幸


    王道:一心行仁,澤及百姓,萬國景仰,莫不願為平民,征伐一地,多地盼王師


    霸道:修刑厲法,富國強兵,使民懷刑畏威,以法服人。


    從這裏可以看出三者之間有一定的差別,所謂帝道,大抵有無為而治的味道,老子曾在《道德經》中說:“最好的君王,百姓不知道他的存在;次一等的君王,百姓親近並稱譽他;再次一等的君王,百姓畏懼他;更次一等的君王,百姓反抗他。”(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中國古代很崇尚這樣的一種政治,治大國如烹小鮮,給百姓們最大的自由,才是最好的君王。這種觀點在漢初時得到了廣泛的推行,這才有了文景之治。客觀來說,這種治國理論,在今天的社會依舊有他的積極性。最好的政府就是要創造這樣一種狀態,政府的運行是隱匿的,人民不知道政府的存在,但是卻可以感受到政府的功效。


    何為王道呢?儒家最為推崇的就是王道。以仁治國,以百姓之心為心,居廟堂之上,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王道從根本上來說,是有為而治的。按照老子的說法,可以算第二等的君王。王道要求施仁政,給百姓恩惠。如果有必要,君王可以犧牲自己。所謂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事實上至少在春秋戰國時代,儒家對於王的尊重是有限的。“三綱”二字最早見於《韓非子》,而“三綱五常”連用則是在董仲舒之後的《白虎通義》中。漢武帝時期,董仲舒在儒家經典的基礎上,結合了法家、陰陽家、道家的學說,創立他所謂的“獨尊儒術”。如果儒家也有原教旨主義的話,董仲舒的思想必定屬於異端。


    那麽什麽是霸道呢?霸道是法家最為推崇的。也是戰國時代最流行的思想,至於說儒家、道家什麽的,在諸侯的麵前都是非主流。像吳起、商鞅都是法家的著名人物,而集法家之大成者,莫過於韓非子。所謂的霸道,在我看來是某種程度上的依法治國,當然這與現在的依法治國不一樣,更多強調刑法的作用,有國家恐怖主義的味道。君王和政府擁有絕對的權力,百姓隻能按照君王和政府製定的政策,像機器一樣為國家服務。


    當我們明白什麽是帝道、王道、霸道後,就很容易明白秦孝公的心態了。


    讓我們返迴到上文,秦孝公說衛鞅是一個妄人,不堪一用。但是這是他的真心話嗎?顯然不是,否則第一次會麵,他也不會聽了很久,才讓衛鞅離開,更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召見衛鞅。那麽他為什麽要選擇霸道?


    這也很容易解釋,戰國時代,七雄並立,戰亂連連。在這樣的時代裏,施行所謂的帝道或王道是不現實的,有些理想中的共產主義味道。霸道可能會導致一些民怨,但是最容易見成效,而帝道、王道雖然可以獲得長久的效益,但是見效太慢。可能還沒等你把仁政推廣下去,你的國家就被滅掉了。如果要推行帝道、王道,就必須有一個強大的


    、不受威脅的中央王朝做後盾。而這個條件是戰國時代任何一個諸侯國都不具備的。這就很好的說明了為什麽孔孟之道難以流行了。


    當商鞅將自己最擅長的法家思想傾囊相授時,秦孝公的積極性被徹底調動了,這正是他需要的人才,也正是他要做的事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夏春秋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韓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韓江並收藏華夏春秋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