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長卿等人迴到家的時間已經有些晚了,因是元宵節,家裏也掛著新鮮花燈。這倒不是買的,趙長卿蘇先生小梨花兒三人合夥做燈,故此,今年的燈都是免費的。
淩氏也還沒睡,與趙勇在屋裏說話,聽到外頭說話響動便知道是孩子們迴來了。
趙長卿趙蓉趙長寧進了屋,淩氏笑,“這一出去就玩兒的不知時辰了,還以為你們不迴來了呢。”見柳兒抱著許多東西,趙長寧提著新鮮又精致的花燈,淩氏問,“怎麽買了這些東西?”她倒不是小氣的性子,尤其過節呢,孩子們出去時淩氏都給了他們錢,就是想著若燈市上有什麽喜歡的叫他們自己買。
趙長寧搶先舉著花籃燈道,“不是買的,是姐姐和阿蓉贏迴來的,彩頭!”趙長寧說了來龍去脈,趙長卿間作補充。淩氏看過趙蓉贏迴的金鐲與房四寶,又有趙長卿得的玉佩和兩隻毛筆,淩氏笑,“倒還真是好運道。”
趙勇問,“騰哥兒與明寶得了東西沒?”
趙長卿道,“騰表兄約摸也得了一套房四寶,李哥哥得了一張新弓。鈴姐姐是第二名,拔頭籌的是鄭禦史家的千金。”趙長卿問,“我記得以前是李禦史啊,我還見過李禦史家的姑娘呢,難不成又換了新的禦史。”
趙勇是軍戶,對於這些官員任免更換的事並不十分清楚,道,“約摸是這樣的。”
趙蓉解下鬥篷,搓了搓手道,“還有位老夫人,頭發都白了,瞧著年紀與老祖宗相仿,竟是這位老夫人做的主位,將軍夫人知府太太在一畔坐陪。”
趙勇想了想,道,“啊,那應該是王相夫人。”
趙蓉好奇的問,“爹爹,哪個王相?難道是城南王家的老相爺迴來了不成?”邊城王家,據說就是“舊時王謝堂前燕”裏的那個王家的分支,實乃邊城第一家族。便是以朱家的富貴,跟王家一比那就是剛爬進書香門檻的土鱉。當然,王家能在邊城如此閃耀,並且被視為邊城第一家族,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便是王家的老爺子在帝都為相輔,正二品兵部尚書,正一品大學士。
趙勇微微頜首,“是啊,王老相爺年紀大了,辭官迴鄉貽養天年。年前迴到邊城,聽說將軍大人與知府大人都曾前去拜見。若是咱們邊城,論誥命猶在將軍夫人之上的,也就是王老夫人了。”
接過白婆子送上的溫水,趙蓉喝一口,笑道,“老夫人看著蠻慈和的,半點不威嚴。”
趙勇笑,“對你們小姑娘,那般威嚴做甚。得了這許多東西,給你們祖母看過沒?”
趙蓉笑,“我們迴來先去的祖母屋裏。”她天真乖巧的說,“娘親爹爹,我得的這套房四寶送給哥哥好不好?等哥哥進學時就可以用了。”
淩氏趙勇皆欣慰於小女兒的懂事,趙長寧卻道,“我又不是沒有,你自己留著用吧。”他根本不喜歡念書,自然對房四寶沒什麽深厚感情。
趙蓉捧著茶盞笑,“這怎麽一樣,這是我送給哥哥的啊。”
趙長寧勉勉強強地,“哦,那就給我吧。”對淩氏道,“娘,你先給我收起來吧。”
淩氏十分自得兩個女兒得的彩頭,東西好壞是一方麵,關鍵是長臉啊。淩氏笑對兒子道,“你看,你姐姐妹妹都是念了許多書,才能贏得這許多東西,以後你也要好生念書才是。”
“明寶哥武功好,也得了一張新弓呢。那弓才叫一個漂亮!”趙長寧十分羨慕。
淩氏知他就是這樣的性子,並不勉強兒子,一笑叮囑道,“那就跟你爹爹好生習拳腳。”
趙長寧響亮的應了。
趙蓉又拿出自己的贏來的金鐲道,“這鐲子大的很,我現在戴不了,就送給姐姐戴吧。”
“我有鐲子,你自己收著吧。再說,我已經得了玉。”趙長卿哪裏會要趙蓉的東西,隻要趙蓉不算計她的東西,她就謝天謝地了。
果然,趙蓉接著道,“我也沒有玉佩,我能拿鐲子跟姐姐換嗎?”
趙長卿在炭盆上烤著手,笑吟吟道,“若是等閑東西,妹妹喜歡,送你也無妨。隻是,這玉佩是王老夫人特意給我的,怎好轉送妹妹?若是叫王老夫人知道我如此不珍視她的心意,轉送他人,豈不是平生事端?咱家有的是玉,母親,你給妹妹兩塊吧,我跟阿寧都不眼饞,誰叫她年紀小,我們都讓著她。”真個做的好夢!鐲子再精巧,也是尋常之物。她這玉是王老夫人隨身的物件兒,在王老夫人麵前便有輕重之別。趙蓉莫不是把她當做大傻子!
淩氏撫摸著小女兒的頭發,溫聲道,“行了,明天我另找兩塊玉給你戴。你姐姐的玉佩的確不好給你玩兒。”
趙蓉咬牙,乖巧的應了。
見夜已深,淩氏便打發兒女去睡了。
李明寶李明珠兄妹也迴了家。
李太太見兒子得了新弓,問其緣故,亦是滿心歡喜,問李明珠,“不是說也有閨秀們能比詩詞麽?你沒去看看?”
李明寶在燈下細看自己的新弓,笑道,“她跟我去看比箭了,卿妹妹她們姐妹可是得了彩頭。”
李明珠抱怨,“娘是不知道,我哥一看到卿妹妹,我這個親妹妹都得靠邊站。叫他買串糖葫蘆,他都得先問卿妹妹喜不喜歡,簡直氣死個人!”
李太太笑嗔,“寶哥兒,你做哥哥的,讓著你妹妹些。不過是要你買些吃的給她,你平日裏也沒少給她買,在外頭,更得給你妹妹麵子才行。”
“我給她麵子,她也得給我麵子哩。當著卿妹妹的麵就捶我,
卿妹妹已經答應要做山楂醬送我,她又悄悄的跟卿妹妹說不叫她給我。”李明寶道,“娘還說我,我以前是白疼她了。別人家的姑娘都是斯斯的,你看明珠,活脫脫跟個野人似的,以後哪裏嫁得出去喲。”李明寶十分為自己妹妹的終身擔心。
“明珠是跟你鬧著玩兒的。”李太太笑道,“你也別總往趙家跑,長卿比你妹妹還小三歲。”兒子的心事,做娘的沒個不知道。趙長卿與李明珠交好,也常來李家。憑心而論,趙長卿真是越大越出息,且不說模樣,就是說話行事也叫人喜歡。更兼兩個女孩子交往,李太太時常見趙長卿送給女兒的禮物,什麽荷包啊手帕啊,有時還會送吃食點心。並不是多麽貴重的東西,有許多都是趙長卿自己做的,手藝很不錯。這樣的女孩子,自然叫人喜歡。尤其自己兒子去年仿佛突然開了竅,雖說趙家的家境比起自家略有不如。不過,這年頭講究“高門嫁女,低門娶婦”,趙家知根知底的,李太太心裏也並不是很反對。
李明珠喝了半盞蜜水,笑道,“我看我哥是瞎熱心,卿妹妹年紀還小,半點那個意思都沒有。”
李太太嗔道,“莫說這樣的話。你跟長卿是好朋友,現下你哥也才十三,長卿更小,自然是沒什麽的。咱們兩家交好,又是親戚,哥哥妹妹的,親近些也是有的。”說到與趙家的親戚,還真不遠。李太太的親娘也姓朱,說起來同趙老太太是同父異母的姐妹,李太太與趙勇是正經的兩姨表姐弟。隻是趙老太太同李太太的親娘張老太太在閨中時就關係平平,故此,婚後也極少走動。這親戚還是趙勇做了總旗後,兩家才真正慢慢的論起來的。
李明珠笑,“我知道我知道。娘,今天我跟哥哥還遇到了鸞姐兒。”
李太太問,“莫不是碰到你表哥表姐他們了?”
“不是。鸞姐兒一個人跟著淩家姐弟在一處。”李明珠解釋一句,“淩家姐弟就是卿妹妹舅家表親,你說多稀奇,大過節的,鸞姐兒不與自家人一起,反倒與外人一處。”
李太太歎,“鸞姐兒心高。”
李明珠笑,“才不去理她呢。還有一樁稀罕事說給娘知道,卿妹妹的妹妹,叫蓉姐兒的,娘知道不?”
“當然知道。”
“以往我隻覺著卿妹妹就是萬中無一的聰明人了,蓉姐兒這麽小小年紀,竟然會做詩。”李明珠道,“蓉姐兒得了第三名,等閑孩子,在她這個年紀也就剛識得幾個字罷了。”
李太太問,“不是長卿替她做的吧?”
“不是,卿妹妹詩才尋常,她自己的詩都沒中。”李明珠感慨,“她們姐妹真是絕了,一個兩個的都這樣聰明。”
李太太笑,“這也是天生的。家裏不是沒給你請過先生,你根本不學,倒白費了我的銀錢。”
“咱家祖墳上根本沒冒那陣煙,我跟我哥都不是讀書的材料。”李明珠眨眨眼,“卿妹妹可是經史子集樣樣都有的學,她屋裏抄的書就有半架了。說來我哥還真正有些眼光,不是我說大話,像卿妹妹這樣讀書識字的女孩子能有幾個?而且,她既通詩書,女紅針線也好,為人半點讀書人的酸架子都沒有。”女孩子知事早,李明珠與趙長卿關係好,雖然趙長卿小幾歲,不過,若趙長卿以後真能嫁到她家來,可比個外人強多了。
李明寶立刻道,“可不是麽。卿妹妹是正經的斯人。”
李太太李明珠俱笑了起來,李太太笑,“那你也收著些。你現在正當學些本事,隻要你出息,咱們兩家這樣好的交情,待長卿年長,我才好跟人家開口。”
“誒!”李明寶心下一喜,大聲應下,擦拭著自己的新弓,唇角彎起,笑道,“娘盡管放心,我這身武藝可不是白白學來的。”
待丈夫迴家,李太太跟丈夫說起兒子贏得新弓的事,李百戶摸著短須,自得一笑,“還算沒白學這幾年的武藝。”
李太太遞給丈夫一盞溫水,轉而說起趙家來,李百戶險些嗆了水,哭笑不得道,“你莫說瘋話了,趙家孩子都小,她家長女還是個娃娃,咱們寶哥兒過兩年就能說親了。”
李太太白他一眼,“長卿今年已經九歲了,也隻比咱們兒子小四歲而已。我看那孩子實在好,寶哥兒也很有那麽幾分意思呢。”
“啥?”李百戶瞪大眼珠子,驚問,“他們兩個好上了?”
“你這是什麽不著邊際的話!”李太太恨不能堵上丈夫這張沒邊際的嘴,嗔道,“人趙家的閨女自幼讀書,再知規矩禮儀不過。是你兒子有事沒事就跟著明珠去趙家,他那點子心事,長眼的都能看出來。長卿年紀還小,隻當明寶哥哥一般。其實這也無妨,本就是親戚,先這樣哥哥妹妹的叫著,以後再看。”
李百戶不以為然,“明寶這是啥眼光啊,就趙勇那相貌,還不如我呢,他閨女能有多好看?記得小時候見過一迴,圓圓滾滾,白胖白胖的。難不成咱兒子喜歡胖子?”李百戶倒不是非要兒子娶什麽天仙佳人,但,樣貌上也不能忒不像樣,一家子的臉麵呢。
李太太嘖嘖兩聲,“你兒子眼光好的很!”
李百戶道,“什麽時候趙家丫頭來了,你跟我說一聲,我也見見。”就這麽一個兒子,身為父親,不可能不為兒子的親事操心。
“這也容易,隻是長卿年紀還小,又是我表弟家的侄女,咱家可不能唐突了她。”
“看你說的。咱們可是正經親戚,論理,她得叫你一聲表姑,我就是表姑夫。”李百戶笑,“我跟她爹兄弟一般。不過是以往我忙,才沒見過。咱們丫頭正月底的生辰,請她來玩兒一日,我休沐,索性不出門,也瞧一瞧她。”
夫妻兩個商議定,
才休息了去。
作者有話要說:晚上還有一更~~~~~~~~~~~
淩氏也還沒睡,與趙勇在屋裏說話,聽到外頭說話響動便知道是孩子們迴來了。
趙長卿趙蓉趙長寧進了屋,淩氏笑,“這一出去就玩兒的不知時辰了,還以為你們不迴來了呢。”見柳兒抱著許多東西,趙長寧提著新鮮又精致的花燈,淩氏問,“怎麽買了這些東西?”她倒不是小氣的性子,尤其過節呢,孩子們出去時淩氏都給了他們錢,就是想著若燈市上有什麽喜歡的叫他們自己買。
趙長寧搶先舉著花籃燈道,“不是買的,是姐姐和阿蓉贏迴來的,彩頭!”趙長寧說了來龍去脈,趙長卿間作補充。淩氏看過趙蓉贏迴的金鐲與房四寶,又有趙長卿得的玉佩和兩隻毛筆,淩氏笑,“倒還真是好運道。”
趙勇問,“騰哥兒與明寶得了東西沒?”
趙長卿道,“騰表兄約摸也得了一套房四寶,李哥哥得了一張新弓。鈴姐姐是第二名,拔頭籌的是鄭禦史家的千金。”趙長卿問,“我記得以前是李禦史啊,我還見過李禦史家的姑娘呢,難不成又換了新的禦史。”
趙勇是軍戶,對於這些官員任免更換的事並不十分清楚,道,“約摸是這樣的。”
趙蓉解下鬥篷,搓了搓手道,“還有位老夫人,頭發都白了,瞧著年紀與老祖宗相仿,竟是這位老夫人做的主位,將軍夫人知府太太在一畔坐陪。”
趙勇想了想,道,“啊,那應該是王相夫人。”
趙蓉好奇的問,“爹爹,哪個王相?難道是城南王家的老相爺迴來了不成?”邊城王家,據說就是“舊時王謝堂前燕”裏的那個王家的分支,實乃邊城第一家族。便是以朱家的富貴,跟王家一比那就是剛爬進書香門檻的土鱉。當然,王家能在邊城如此閃耀,並且被視為邊城第一家族,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便是王家的老爺子在帝都為相輔,正二品兵部尚書,正一品大學士。
趙勇微微頜首,“是啊,王老相爺年紀大了,辭官迴鄉貽養天年。年前迴到邊城,聽說將軍大人與知府大人都曾前去拜見。若是咱們邊城,論誥命猶在將軍夫人之上的,也就是王老夫人了。”
接過白婆子送上的溫水,趙蓉喝一口,笑道,“老夫人看著蠻慈和的,半點不威嚴。”
趙勇笑,“對你們小姑娘,那般威嚴做甚。得了這許多東西,給你們祖母看過沒?”
趙蓉笑,“我們迴來先去的祖母屋裏。”她天真乖巧的說,“娘親爹爹,我得的這套房四寶送給哥哥好不好?等哥哥進學時就可以用了。”
淩氏趙勇皆欣慰於小女兒的懂事,趙長寧卻道,“我又不是沒有,你自己留著用吧。”他根本不喜歡念書,自然對房四寶沒什麽深厚感情。
趙蓉捧著茶盞笑,“這怎麽一樣,這是我送給哥哥的啊。”
趙長寧勉勉強強地,“哦,那就給我吧。”對淩氏道,“娘,你先給我收起來吧。”
淩氏十分自得兩個女兒得的彩頭,東西好壞是一方麵,關鍵是長臉啊。淩氏笑對兒子道,“你看,你姐姐妹妹都是念了許多書,才能贏得這許多東西,以後你也要好生念書才是。”
“明寶哥武功好,也得了一張新弓呢。那弓才叫一個漂亮!”趙長寧十分羨慕。
淩氏知他就是這樣的性子,並不勉強兒子,一笑叮囑道,“那就跟你爹爹好生習拳腳。”
趙長寧響亮的應了。
趙蓉又拿出自己的贏來的金鐲道,“這鐲子大的很,我現在戴不了,就送給姐姐戴吧。”
“我有鐲子,你自己收著吧。再說,我已經得了玉。”趙長卿哪裏會要趙蓉的東西,隻要趙蓉不算計她的東西,她就謝天謝地了。
果然,趙蓉接著道,“我也沒有玉佩,我能拿鐲子跟姐姐換嗎?”
趙長卿在炭盆上烤著手,笑吟吟道,“若是等閑東西,妹妹喜歡,送你也無妨。隻是,這玉佩是王老夫人特意給我的,怎好轉送妹妹?若是叫王老夫人知道我如此不珍視她的心意,轉送他人,豈不是平生事端?咱家有的是玉,母親,你給妹妹兩塊吧,我跟阿寧都不眼饞,誰叫她年紀小,我們都讓著她。”真個做的好夢!鐲子再精巧,也是尋常之物。她這玉是王老夫人隨身的物件兒,在王老夫人麵前便有輕重之別。趙蓉莫不是把她當做大傻子!
淩氏撫摸著小女兒的頭發,溫聲道,“行了,明天我另找兩塊玉給你戴。你姐姐的玉佩的確不好給你玩兒。”
趙蓉咬牙,乖巧的應了。
見夜已深,淩氏便打發兒女去睡了。
李明寶李明珠兄妹也迴了家。
李太太見兒子得了新弓,問其緣故,亦是滿心歡喜,問李明珠,“不是說也有閨秀們能比詩詞麽?你沒去看看?”
李明寶在燈下細看自己的新弓,笑道,“她跟我去看比箭了,卿妹妹她們姐妹可是得了彩頭。”
李明珠抱怨,“娘是不知道,我哥一看到卿妹妹,我這個親妹妹都得靠邊站。叫他買串糖葫蘆,他都得先問卿妹妹喜不喜歡,簡直氣死個人!”
李太太笑嗔,“寶哥兒,你做哥哥的,讓著你妹妹些。不過是要你買些吃的給她,你平日裏也沒少給她買,在外頭,更得給你妹妹麵子才行。”
“我給她麵子,她也得給我麵子哩。當著卿妹妹的麵就捶我,
卿妹妹已經答應要做山楂醬送我,她又悄悄的跟卿妹妹說不叫她給我。”李明寶道,“娘還說我,我以前是白疼她了。別人家的姑娘都是斯斯的,你看明珠,活脫脫跟個野人似的,以後哪裏嫁得出去喲。”李明寶十分為自己妹妹的終身擔心。
“明珠是跟你鬧著玩兒的。”李太太笑道,“你也別總往趙家跑,長卿比你妹妹還小三歲。”兒子的心事,做娘的沒個不知道。趙長卿與李明珠交好,也常來李家。憑心而論,趙長卿真是越大越出息,且不說模樣,就是說話行事也叫人喜歡。更兼兩個女孩子交往,李太太時常見趙長卿送給女兒的禮物,什麽荷包啊手帕啊,有時還會送吃食點心。並不是多麽貴重的東西,有許多都是趙長卿自己做的,手藝很不錯。這樣的女孩子,自然叫人喜歡。尤其自己兒子去年仿佛突然開了竅,雖說趙家的家境比起自家略有不如。不過,這年頭講究“高門嫁女,低門娶婦”,趙家知根知底的,李太太心裏也並不是很反對。
李明珠喝了半盞蜜水,笑道,“我看我哥是瞎熱心,卿妹妹年紀還小,半點那個意思都沒有。”
李太太嗔道,“莫說這樣的話。你跟長卿是好朋友,現下你哥也才十三,長卿更小,自然是沒什麽的。咱們兩家交好,又是親戚,哥哥妹妹的,親近些也是有的。”說到與趙家的親戚,還真不遠。李太太的親娘也姓朱,說起來同趙老太太是同父異母的姐妹,李太太與趙勇是正經的兩姨表姐弟。隻是趙老太太同李太太的親娘張老太太在閨中時就關係平平,故此,婚後也極少走動。這親戚還是趙勇做了總旗後,兩家才真正慢慢的論起來的。
李明珠笑,“我知道我知道。娘,今天我跟哥哥還遇到了鸞姐兒。”
李太太問,“莫不是碰到你表哥表姐他們了?”
“不是。鸞姐兒一個人跟著淩家姐弟在一處。”李明珠解釋一句,“淩家姐弟就是卿妹妹舅家表親,你說多稀奇,大過節的,鸞姐兒不與自家人一起,反倒與外人一處。”
李太太歎,“鸞姐兒心高。”
李明珠笑,“才不去理她呢。還有一樁稀罕事說給娘知道,卿妹妹的妹妹,叫蓉姐兒的,娘知道不?”
“當然知道。”
“以往我隻覺著卿妹妹就是萬中無一的聰明人了,蓉姐兒這麽小小年紀,竟然會做詩。”李明珠道,“蓉姐兒得了第三名,等閑孩子,在她這個年紀也就剛識得幾個字罷了。”
李太太問,“不是長卿替她做的吧?”
“不是,卿妹妹詩才尋常,她自己的詩都沒中。”李明珠感慨,“她們姐妹真是絕了,一個兩個的都這樣聰明。”
李太太笑,“這也是天生的。家裏不是沒給你請過先生,你根本不學,倒白費了我的銀錢。”
“咱家祖墳上根本沒冒那陣煙,我跟我哥都不是讀書的材料。”李明珠眨眨眼,“卿妹妹可是經史子集樣樣都有的學,她屋裏抄的書就有半架了。說來我哥還真正有些眼光,不是我說大話,像卿妹妹這樣讀書識字的女孩子能有幾個?而且,她既通詩書,女紅針線也好,為人半點讀書人的酸架子都沒有。”女孩子知事早,李明珠與趙長卿關係好,雖然趙長卿小幾歲,不過,若趙長卿以後真能嫁到她家來,可比個外人強多了。
李明寶立刻道,“可不是麽。卿妹妹是正經的斯人。”
李太太李明珠俱笑了起來,李太太笑,“那你也收著些。你現在正當學些本事,隻要你出息,咱們兩家這樣好的交情,待長卿年長,我才好跟人家開口。”
“誒!”李明寶心下一喜,大聲應下,擦拭著自己的新弓,唇角彎起,笑道,“娘盡管放心,我這身武藝可不是白白學來的。”
待丈夫迴家,李太太跟丈夫說起兒子贏得新弓的事,李百戶摸著短須,自得一笑,“還算沒白學這幾年的武藝。”
李太太遞給丈夫一盞溫水,轉而說起趙家來,李百戶險些嗆了水,哭笑不得道,“你莫說瘋話了,趙家孩子都小,她家長女還是個娃娃,咱們寶哥兒過兩年就能說親了。”
李太太白他一眼,“長卿今年已經九歲了,也隻比咱們兒子小四歲而已。我看那孩子實在好,寶哥兒也很有那麽幾分意思呢。”
“啥?”李百戶瞪大眼珠子,驚問,“他們兩個好上了?”
“你這是什麽不著邊際的話!”李太太恨不能堵上丈夫這張沒邊際的嘴,嗔道,“人趙家的閨女自幼讀書,再知規矩禮儀不過。是你兒子有事沒事就跟著明珠去趙家,他那點子心事,長眼的都能看出來。長卿年紀還小,隻當明寶哥哥一般。其實這也無妨,本就是親戚,先這樣哥哥妹妹的叫著,以後再看。”
李百戶不以為然,“明寶這是啥眼光啊,就趙勇那相貌,還不如我呢,他閨女能有多好看?記得小時候見過一迴,圓圓滾滾,白胖白胖的。難不成咱兒子喜歡胖子?”李百戶倒不是非要兒子娶什麽天仙佳人,但,樣貌上也不能忒不像樣,一家子的臉麵呢。
李太太嘖嘖兩聲,“你兒子眼光好的很!”
李百戶道,“什麽時候趙家丫頭來了,你跟我說一聲,我也見見。”就這麽一個兒子,身為父親,不可能不為兒子的親事操心。
“這也容易,隻是長卿年紀還小,又是我表弟家的侄女,咱家可不能唐突了她。”
“看你說的。咱們可是正經親戚,論理,她得叫你一聲表姑,我就是表姑夫。”李百戶笑,“我跟她爹兄弟一般。不過是以往我忙,才沒見過。咱們丫頭正月底的生辰,請她來玩兒一日,我休沐,索性不出門,也瞧一瞧她。”
夫妻兩個商議定,
才休息了去。
作者有話要說:晚上還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