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多衣服還買,衣櫥裏都放不下了,前天剛送了一箱子給張嬸她們,再說這花花綠綠的,我穿得出去嗎?”


    “媽,這些是大姐買的,這幾套是嘉輝他奶奶托我帶給您的,這兩件是二姐的,我給您和奶奶買得在那個箱子裏,顏色很素淨,保準合適。”


    一進家門,夏遙就忙不迭地打開拉杆箱,給奶奶和婆婆送起新年禮物。老太太笑得合不攏嘴,麵對兩大箱子衣服和鞋襪,吳秀蘭則一個勁地埋怨個不停。


    丁愛國、顧紅霞、大舅和大舅媽都來了,再加上白曉燕這個老同學,本來就不大的客廳裏,一下子變得人滿為患。隨章程和夏遙一起南濱的李曉山,以及揚-約瑟夫、馬格達雷娜、廉原告和高陽四位保鏢,幹脆站在外麵欣賞起江景。


    跟市長家千金打了個招唿,丁愛國便轉身笑道:“三兒,張兵、小柱他們馬上到,酒店也訂好了,海員俱樂部,又清靜,又不遠,算故地重遊。”


    這麽多人,家人肯定坐不下,況且吳秀蘭說得清楚,廚房裏做得那幾個菜,全是給章家現在最重要的兩個人―老太太和夏遙準備的。


    章程側身看了一眼外麵的李曉山等人,不無自嘲地笑道:“海員俱樂部倒不陌生,隻是倒匯那會兒一直站在外麵,從來沒有進去過,不知道裏麵到底什麽樣。”


    一提起以前的事,顧紅霞便感慨萬千地歎道:“時間過得真快啊,三兒。姨記的你們走得時候還是個半大小子。現在都已經成家立業啦。想想就像昨天似的。兒行千裏母擔心,你和文明、張兵、小柱、小軍剛走那會兒,我和你媽不知道有多擔心,哭了好多次,整夜整夜的睡不著覺。”


    “大過年的,淨說這些!”


    丁愛國埋怨了一句,旋即掏出香煙道:“士康在省城開會,你葛阿姨她們單位又組織學習。一時半會兒都來不了,你們到家前剛打過電話,讓我跟你們說一聲。”


    章程搖頭道:“年前剛見過,用不著那麽麻煩。”


    “我也是這麽說的。”


    丁愛國笑了笑,不無羨慕地說:“他倆頂多再幹半年,內退手續交上去了,等批下來之後就張羅長河跟小蓮的婚事,一個準備抱孫子,一個過去給你二舅幫忙。聽說名片都印好了,什麽……什麽……香港維多利亞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聽上去還挺洋氣。”


    二舅的裝修生意越做越大,在省二建和一幫香港老板的照顧下。已經成為特區業務最好、規模最大,施工隊伍最多的裝飾公司。


    合資企業能享受到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所沒有的稅收優惠,表姐吳小蓮又剛辦了投資移民,有這個條件當然要利用起來,搖身一變為香港獨資企業。


    這件事章程並非一無所知,禁不住笑道:“維多利亞裝飾公司隻是二舅的一個公司。除此之外,還有一家蒙娜麗莎家具公司,等中國公司考察完南濱的投資環境,他還打算在老家建一個分廠。丁叔,大舅,閑著也是閑著,要不你們也合一股。”


    “隔行如隔山,我又不是木匠,又不懂裝修,就不瞎摻和了。”


    丁愛國跟對麵正笑盈盈看著他們的白曉燕對視了一眼,洋洋得意地笑道:“再說我也不閑,白市長剛下了聘書,我現在可是南濱市人民政府諮詢委員會委員兼南濱市人民政府顧問,天天開會,忙著呢!”


    章程樂了,禁不住迴頭道:“老同學,你爸這牆角挖得也太過分啦。”


    白曉燕撲哧一笑道:“章大老板,我爸還不是為了家鄉建設?況且丁叔叔本來就是副處級領導幹部,請他迴來發揮餘熱有什麽不對?”


    “對對對,你說得對,不過話必須說在前麵,我迴來的事你一定要幫我保密,這是老同學的懇求,不會不給我這個麵子吧?”


    令他倍感無奈的是,白曉燕居然抬起胳膊看了一眼手表,愛莫能助地說:“老同學,您七年才迴來一次,下次不知道要到什麽時候。[]而且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想您你一次比見國家主席還難,這個密我沒法兒給您保。


    電話早打過了,我爸和王伯伯正在從省城往迴趕的路上。給我這個老同學麵子,那您等會兒就請他們一起吃頓飯;不給我這個老同學麵子,那他們就在海員俱樂部外麵等著,直到您有時間接見他們為止。”


    真是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短。


    丁愛國剛受聘為市政府顧問,就煞有介事地幫市裏說起話:“三兒,誰不為咱家鄉好?集團那麽多項目,投資那兒和投資這兒又有什麽區別?”


    父母官馬上就到,章程還能說什麽,朝緊盯著他的白曉燕笑道:“老同學,你的麵子我怎麽能不給呢?不過酒量有限,等會兒隻能請丁叔陪你爸他們好好喝幾杯。”


    好姐妹騰溪前幾天才說過,以後不能把漂亮女人往家帶。沒想到自己剛吸取了教訓,婆婆又把他青梅竹馬的小學和中學同學招家來了。


    不過夏遙對自己,對自己的老公非常有信心,不想也不能搞得大家不愉快,幹脆從箱子裏翻出幾盒孕婦不能用的化妝品,走到她身邊大大方方地笑道:“白老師,不知道你也在,一點準備都沒有。這我的一點心意,祝你新年快樂。”


    她在章家的地位非常高,現在又懷上了老同學的孩子,白曉燕不敢怠慢,急忙起身道:“夏遙,這也太客氣了,你第一次來南濱,應該由我盡地主之誼才是,現在既要吃你家的飯,還要收你禮物,真讓我過意不去。”


    夏遙把化妝品袋往她手裏一塞。像久別重逢的姐妹一樣。挽著她胳膊笑得:“你跟我家章程是同學。對我奶奶和我媽又那麽照顧,感謝是應該的,有什麽不好意思的?另外,好不容易迴一次南濱,我還打算麻煩你陪我逛逛呢。”


    “沒問題,明天我正好休息。”


    正說著,張兵、吳小柱和吳小軍的車到了。眾人在丁愛國的安排下,分乘四輛轎車和滬江公司的兩輛商務車趕到海員俱樂部。


    不知道父母官有多少隨員。丁愛國又請俱樂部經理臨時加了兩桌。夏遙自然不會幹坐著等,把章程拉到窗戶前好奇地問:“老公,你以前就在這兒賣煙的嗎?”


    “嗯,就站在下麵賣水果的那兒,天啦!那位賣茶葉蛋的老伯伯居然還在,不行,我得下去跟他打個招唿。”


    “我跟你一起去。”


    小兩口說下樓就下樓,穿上羽絨服,跑到下麵跟老攤主興高采烈地攀談起來,老伯伯記性不錯。幾句話一說,就想起當年那個每天準時來這兒賣煙倒匯的半大小子。


    “吃。別客氣,我再給你們挑幾個殼碎一點的,煮得時間長,有味兒。”


    “謝謝大爺,您煮得真好吃。”


    故人重逢,別提多麽興奮。章程送他一包大中華,他請章程和夏遙吃茶葉蛋,三人圍坐在小碳爐邊聊得不亦樂乎。


    他一點架子都沒有,跟賣茶葉蛋的老人家談笑風生。夏遙也一點不像闊太太,蛋黃吃得滿嘴都是,甚至不嫌老人家髒,接過滿是茶垢的杯子就喝。幾位保鏢像經常光顧這裏的海員們一樣,不動聲色的站在他們周圍,確保萬無一失。


    白曉燕站在窗戶邊看得入神,顧紅霞見怪不怪地笑道:“三兒這孩子念舊,夏遙那丫頭心好,由他們去吧,反正你爸和王書記要一會兒才能到。(.好看的小說)”


    一別七年,當年那個輟學賣煙的同學,已經成為赫赫有名的香港第十大富豪,白曉燕清楚的明白,自己跟他完全在兩個世界的人。如果不是父親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想請他投資家鄉、建設家鄉,很可能這輩子都不會再有交際。


    她迴頭看了一眼餐桌上的美酒佳肴,喃喃地說:“看來晚飯他倆是吃不下了。”


    “吃不下很正常,他們在飯店從來沒吃飽過,也很少去飯店。”


    “都在家裏吃?”


    “不在家裏還能在哪裏?”


    顧紅霞反問了一句,若無其事地笑道:“在別人看來他是億萬富豪,應該過花天酒地生活。而事實上他就是一個普通人,準時上班,到點下班,除了事業大一點之外,跟你我沒什麽區別。”


    白曉燕對他們的生活很好奇,又忍不住問道:“夏遙也上班?”


    “當然啦,這麽年輕怎麽能什麽都不做,她在慈善基金會幫忙,年前剛去西川貧困山區呆了一個多月。”


    顧紅霞的話音剛落,就聽見吳小柱嚷嚷道:“白老師,別管他倆了,80分會不會,我們正好三缺一。”


    章程的表哥,香港興國地產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經理,正在與市政府談一個五金機電市場和一個房地產投資項目,上次在市政府招待所吃飯時見過。


    見另外兩位同樣年輕得過分的老總一個舉著撲克牌,一個正在收拾桌子,白曉燕嫣然一笑道:“會是會一點,但玩得不好,在學校玩時光挨對家罵。吳總、張總,丁叔叔和顧阿姨肯定比我玩得好,要不你們請他們吧。”


    不等吳小柱和張兵開口,顧紅霞便微笑著催促道:“會一點就行,又不來錢,去吧,你們年輕人跟年輕人玩,這是我們幾家的規矩。”


    “真的?”


    “騙你幹什麽,等會吃飯也一樣,年輕人跟年輕人坐。”


    剛坐下來玩了兩把,南濱市委王書記和白曉燕的父親市長白仁川滿麵春風的走進宴會廳。李曉山、丁愛國、吳秀峰以及張兵、吳小柱、吳小兵等晚輩連忙起身相迎,跟他們挨個握完手,兩位大佬們就迫不及待地給老太太和吳秀蘭問起了好。


    “老太太,我祝您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趁王書記給老太太拜晚年的空擋,白仁川把女兒拉到一邊。百思不得其解地問:“章先生呢。怎麽沒見他人?”


    “在門口吃茶葉蛋。你們上來時沒看見?”


    “茶葉蛋?”白仁川被搞得一頭霧水。


    白曉燕把他拉到窗邊吃吃笑道:“看見沒有,那位賣茶葉蛋的老伯伯比你受歡迎。”


    億萬富豪做事就是跟別人不一樣,白仁川正準備下樓打招唿,丁愛國便當仁不讓地安排道:“王書記、白市長,我們跟李總和秀峰一桌。小柱,人都到齊了,還愣著幹什麽,快去把章程和夏遙叫上來。”


    縣官不如現管。況且正主兒已經迴來了,有的是時間打交道,王書記和白仁川幹脆把目標轉移到李曉山身上,緊握著他雙手熱情無比地說:“李總,歡迎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我們南濱參觀考察,今天我一定要借章先生的酒好好敬你幾杯。”


    “是啊李總,您可是大忙人,這個機會我們決不能錯過,一定要來個一醉方休。”


    李曉山一邊招唿他們坐下,一邊笑道:“二位領導太客氣了。不過喝酒之前有件事必須先向二位領導匯報一下,我們集團董事局將要對各大區公司進行一次人員調整。也就是說南濱的投資項目將會由另一位中國公司總裁負責。”


    好不容易才搭上關係又要換人,白仁川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不禁問道:“那李總您呢,接下來要調到哪兒高就?”


    “我去集團總部幫忙,我愛人去慈善基金會。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接替我的應該是一位美國同事。在此之前,他一直擔任美洲公司副總裁。”


    丁愛國同樣十分意外,忍不住問道:“曉山,你和小胡都去總部,那宋總呢?”


    “宋總也去總部,接替梁寶兒擔任集團事務部主管,bj那邊由歐洲公司副總裁阿塞納溫格負責,美琪的工作則由集團行政總裁助理伍英哲接手。不光我們中國公司,美洲公司、歐洲公司和非洲公司的人員都要調整,涉及十幾位總裁和副總裁。”


    想到伍英哲早辦了技術移民,丁愛國脫口而出道:“這麽說從今往後,中國公司高管沒一個中國人?”


    李曉山笑了笑,若無其事地確認道:“我們nb電氣是一家跨國公司,業務遍及全球,人事安排同樣需要著眼於全球。此外隨著bnb新聞網在美國的收購,我們在中國、德國和美國的投資基本上已經持平,所以人事安排上也要有全球化的考量。”


    動作這麽大,丁愛國皺起眉頭:“全球化,全到最後一個中國人都沒有?”


    “怎麽可能呢?”


    章程不知道什麽時候走了進來,一邊跟兩位父母官點頭致意,一邊循循善誘地說道:“丁叔,之所以出現現在這種情況,主要由於國內具有全球化視野的人才太少。相信隨著國內經濟的不斷發展,隨著教育水平不斷提高,將來走上高管崗位的中國人會越來越多。更何況這次調整之後,華人在各海外公司高管中所占的比例將有大幅提高。”


    人才難得啊,尤其管理方麵的人才。


    之所以有剛才的疑問,隻是這個消息太突然,丁愛國怎麽可能幹涉集團內部事務,急忙指著旁邊那桌笑道:“章程,按照老規矩,你們年輕人跟年輕人一桌,我跟李總、你二舅陪王書記和白市長,有什麽事吃完飯再說。”


    “聽您的。”


    不談工作,一頓飯吃得其樂融融,賓主盡歡。吃完之後,不能再不談工作,在丁愛國的安排下,章程、李曉山、張兵、吳小柱、吳小軍和兩位父母官來到俱樂部三樓的小會議室,就中國公司即將在南濱投資進行交流。


    守著這麽大一財神爺,一兩個億王書記都感覺有點少,而且省裏對nb電氣極為重視,省委劉書記和薑省長不止一次的指示,南濱一定要把握好這個機會,給全省今年的招商引資來個開門紅。


    “章先生、李總,仁川市長從南疆迴來之後,市裏一連召開了三次常委擴大會議,就我們南濱的招商引資政策進行討論研究。並組織各局委辦一把手,分赴香江特區和滬東新區參觀學習……”


    他像給領導匯報似的。一臉誠懇。章程急忙打斷道:“王書記、白市長。於公,您二位是市領導。於私,您二位是老鄉,是我的長輩,完全無需這樣。更何況我是南濱人,投資家鄉、建設家鄉,為家鄉發展出謀劃策,是我的份內事。我們隨便聊聊。用不著那麽正式。”


    果然一點架子都沒有,不像之前遇到的那些盛氣淩人的港商,王書記暗讚的一個,正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麽開口,他便接著說道:“我們nb電氣主要從事製造業,既然是製造業,那就離不開技術工人。如果市裏能夠像香江特區和滬東新區一樣,為我們未來的職工解決戶籍、教育、醫療和住房等問題,那我們可以把籌建中的nb重工放在南濱。”


    “章先生盡管放心,那些政策我們都考慮到了。總之。特區有的,我們南濱也有。”


    “謝謝。”


    章程微微點下了頭。一邊招唿二人喝茶,一邊繼續說道:“nb重工將來主要從事船舶製造,我會以此為龍頭動員更多的港商來南濱投資,為nb重工提供配套。現在有意向的企業大概三十多家,其中包括專業生產船漆的海龍公司,生產船機的大昌公司,而且他們也打算入駐我們規劃中的nb工業園。”


    要麽不來,一來就是三十多家,白仁川欣喜若狂,禁不住問道:“章先生,冒昧的問一下,您預計總投資額大概有多少?”


    章程笑道:“包括我們在內,三五億應該沒問題。如果算上對基礎設施和地產感興趣的港商,今年的總投資額估計能達到十億人民幣。”


    真正的一唿百應,王書記不禁起身道:“太謝謝了,我就知道章先生不會忘了家鄉。”


    “王書記言重了,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章程跟李曉山對視了一眼,接著說道:“nb重工是第一個項目,未來幾年內,我們會陸續把一些工廠從國外和南方往南濱轉移。同時會視研發進展和市場情況,增加一些電力和電子方麵的投資,將南濱作為集團在國內繼香江特區、滬江新區之後的第三個生產基地。


    但考慮到與國有合資合股所涉及的事情太多,集團暫時沒有與市造船廠和市高壓電器廠合作的計劃,隻準備以土地入股或獨資的方式與市裏合作。”


    市造船廠每況愈下,高壓電器廠問題多多,不能借這個機會盤活它們,王書記和白市長有些失望,不過想到那高達十億人民幣的投資,那點失望又實在算不上什麽。


    nb工業園的位置,市裏以土地入股所占的股份等細節問題會有專人去談,雙方確定完大方向之後,王書記又滿是期待地問道:“章先生、李總,南濱發展需要資金,不知道滬江nb銀行能不能在南濱設立一個分行,相關手續您二位盡管放心,我們市裏會去跑。”


    這種好事章程自然不會拒絕,一口答應道:“隻要市裏能把手續跑下來,我想我們這邊應該沒什麽問題。甚至可以從國外籌集一筆資金,專門投入南濱的基礎設施建設,比如建一座長江大橋,從根本上改善南濱的投資環境。”


    長江大橋,那可是南濱人想了幾十年的事。


    作為市委書記和市長,二人豈能不知道那是一個多麽大政績,但一直以來苦於沒有資金,隻能把想法深深的藏在心裏。


    章大老板願意投資,王書記激動不已,緊握著他的手道:“章先生,如果您能幫市裏解決資金問題,那我們就敢放心大膽的去省裏和bj跑手續,爭取把這座120萬南濱人盼了幾十年的大橋,在我們的任期裏建起來!”


    高速公路和長江大橋那是包賺不賠的生意,就算將來連本帶利收迴投資後想免費政府都不會答應。更重要的是,nb銀行需要一個有穩定收益的投資渠道,既能帶動家鄉經濟發展,又有利可圖,章程為什麽不去做?


    蛋糕畫得越大,將來對付那些心懷不軌的**們時才越有底氣。至於高達幾百億的基礎設施建設資金,nb電氣沒有,nb銀行也沒那麽多,但香港有。


    乘長航輪渡過江時就有這個想法,見兩位父母官真感興趣,他斬釘截鐵地說道:“王書記、白市長,資金不成問題,大不了我們共同組建一家股份公司去香港融資,關鍵大橋涉及到兩個地級市。如果算上一條連接滬江的高速公路,那就意味著涉及到兩個省市。”


    難度是很大,尤其江南的高速公路。


    王書記權衡了一番,毅然說道:“章先生、李總,明天一早,我就和仁川市長去省裏匯報,相信省裏一定會支持我們的。”(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電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寒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寒臻並收藏電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