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癱人在他艱難曲折而又“壓抑”的求生路上,良好的心理狀況和堅韌的精神承受力是非常重要的,但實際上截癱人在精神上卻是非常地脆弱。盡管我把我的“寬容度”調到最大,把我的“心胸”像是充氣球般地極力擴張,可是每當遇到不順心的事,或聽到“流言蜚語”“閑言碎語”之類,還是會感到非常沮喪,美好的心情霎時間就會被破壞掉,整個人一下子就會墜入壞心情之中;這一切甚至於還會受到天氣的左右。
在陰雨連綿的季節,氣壓低、濕度大,天空陰沉沉地壓下來,壓得人透不過氣,那時節我的心情就可能糟透了,精神上的壓抑會導致什麽事都不順心、什麽事都不如意。其實精神是個很特別的東西,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個人情緒的左右;當你“萬念俱灰”時,你身邊的一切包括你自己,都是灰暗的。而當你心情舒暢時,你周圍的一切又都會是“灑滿了陽光”。
在盛夏,每當清晨我睜開眼睛,看見病床對麵窗下的鏡子裏,從我的臥室門、通過客廳大門、越過“大陽台”的欄杆反射進來街對麵建築物牆上耀眼的陽光時,心中就自然地升起一種“惆悵”:又一個連晴酷熱的日子,我又隻能在空調房間裏“窩”著“閉關”了。同樣是陽光,但在春日和秋日,它給我帶來的則是喜悅,令我心情舒暢、精力充沛,大有“世界真美好”之感受。
所以說控製自己的情緒,振奮自己的精神對截癱人來說應該是首位的大事,種種跡象表明“喜怒哀樂都取決於自己”這句話非常有道理。“喜樂”不用去說了,單就“怒哀”來說,當它們發生時截癱人能做到“冷靜”,或是事後哪怕是慢慢地做到“冷靜”,那你就算是步入了截癱人的“最高精神境界”了。截癱人隻能是“與世無爭”、與“名利無緣”,你的心理不平衡也罷,你嫉世忿俗、怨天尤人也罷,都隻能給自己帶來無盡的煩惱;時間的流逝應該磨去截癱人身上所有“畢露”的“鋒芒”,而取而代之的是以“圓滑”處世。
但是大凡遇到不順心的事,或是不中聽的言語時,還是會產生情緒波動的,每當這時我祭出的法寶是“難得糊塗”。“糊塗”是一種為人們所追求的處世的境界,然而又非常人所能做到,於是有了“難得糊塗”這句名言。什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之類當屬“糊塗”之列,不過這“糊塗”是需要花費心機才能“裝”出來的。隻有“忍一時氣”、不計較得失,才能讓截癱人常保持良好的心態,如果一時發生了心潮不平,也要隨著時間的推移迅速地將其平複。
其實最容易與之發生“齟齬”的,還是在與截癱人朝夕相伴的護理之間。截癱人必須非常大度和寬容,盡量地把一些不愉快處理在發生之前,比方說交代得清楚一點、說明得細致一點;要求不要太高、不要過分追求“完美”等等,即便是偶爾發生了一些小矛盾,也要以主動承擔責任來令其化解。你要想到人家能來照顧你、幫助你就已經不錯了,要盡力避免桑蘭式的“保姆糾紛”。
……已經連續三個晚上不能入睡了,炎症的滲出液隨著唿氣而躁動,唿嚕嚕地著響令上唿吸道發癢,無法抑製的平均每分鍾兩次的陣咳逼得人不能入睡。由於是躺著,佝僂著身子怎麽發力都“咳”不到點子上,猛烈的咳嗽又把血壓拉升,昏沉沉地躺在漫長的黑暗中,左側臥翻身到右側臥、右側臥又翻身到左側臥,絲毫不能解決問題,真盼望能有一種神奇的藥,能一下子解除我的病痛。我覺得特別無助、黑夜難熬,大有生不如死的感覺……
這些年來,靠著認命不服精神的支撐,我在截癱路上艱難地跋涉著,26年中的好些時候,特別是當病痛襲來而不欲生時,我孤獨、無助,我精疲力竭,我覺得我實在是堅持不下去了,多麽想“休息”一下啊。但每當那個時候,總是靠求生、不服、必與命運抗爭的精神,一次又一次地重新振奮著我,維持著我生存的毅力。截癱人是沒有退路的,他必須時時把精神上的弦繃得緊緊的,絲毫不得鬆懈,對於截癱人來說緊繃的弦一鬆馳,那將隻有一個結果——“弦斷”。
孟子說:“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指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這話非常正確。對我而言則是:“苦我心誌,勞我筋骨,餓我體膚,空乏我身,行指亂我所為”。其結果是達到了“所以動心忍性,曾益我所不能”的目的:“通過那些來使他的內心警覺,使他的性格堅定,增加他不具備的才能”。遺憾的是我看不到,而且也不可能有“天降大任於斯也”!
精神是人類生存行為的支撐,對於截癱人來說則更,截癱人必須以“自尊、自立、自強”精神來支撐自己的生存。做一個弱者,截癱人可以選擇輕生,但那不過是宇宙之中一粒“塵埃”的飄散;浩瀚汪洋之中一滴水的蒸發;做一個強者,截癱人可能頑強地奮鬥一生,甚至取得一些成就,也未必能當上“英雄”、承擔起“天降之大任”。但有一點是很明確的,那就是人生在世隻要他努力了、奮鬥了、為自己為社會做了哪怕是一絲絲、一點點,隻要他是盡力了,“不以成敗論英雄”,那他就是不枉此生。
在陰雨連綿的季節,氣壓低、濕度大,天空陰沉沉地壓下來,壓得人透不過氣,那時節我的心情就可能糟透了,精神上的壓抑會導致什麽事都不順心、什麽事都不如意。其實精神是個很特別的東西,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個人情緒的左右;當你“萬念俱灰”時,你身邊的一切包括你自己,都是灰暗的。而當你心情舒暢時,你周圍的一切又都會是“灑滿了陽光”。
在盛夏,每當清晨我睜開眼睛,看見病床對麵窗下的鏡子裏,從我的臥室門、通過客廳大門、越過“大陽台”的欄杆反射進來街對麵建築物牆上耀眼的陽光時,心中就自然地升起一種“惆悵”:又一個連晴酷熱的日子,我又隻能在空調房間裏“窩”著“閉關”了。同樣是陽光,但在春日和秋日,它給我帶來的則是喜悅,令我心情舒暢、精力充沛,大有“世界真美好”之感受。
所以說控製自己的情緒,振奮自己的精神對截癱人來說應該是首位的大事,種種跡象表明“喜怒哀樂都取決於自己”這句話非常有道理。“喜樂”不用去說了,單就“怒哀”來說,當它們發生時截癱人能做到“冷靜”,或是事後哪怕是慢慢地做到“冷靜”,那你就算是步入了截癱人的“最高精神境界”了。截癱人隻能是“與世無爭”、與“名利無緣”,你的心理不平衡也罷,你嫉世忿俗、怨天尤人也罷,都隻能給自己帶來無盡的煩惱;時間的流逝應該磨去截癱人身上所有“畢露”的“鋒芒”,而取而代之的是以“圓滑”處世。
但是大凡遇到不順心的事,或是不中聽的言語時,還是會產生情緒波動的,每當這時我祭出的法寶是“難得糊塗”。“糊塗”是一種為人們所追求的處世的境界,然而又非常人所能做到,於是有了“難得糊塗”這句名言。什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之類當屬“糊塗”之列,不過這“糊塗”是需要花費心機才能“裝”出來的。隻有“忍一時氣”、不計較得失,才能讓截癱人常保持良好的心態,如果一時發生了心潮不平,也要隨著時間的推移迅速地將其平複。
其實最容易與之發生“齟齬”的,還是在與截癱人朝夕相伴的護理之間。截癱人必須非常大度和寬容,盡量地把一些不愉快處理在發生之前,比方說交代得清楚一點、說明得細致一點;要求不要太高、不要過分追求“完美”等等,即便是偶爾發生了一些小矛盾,也要以主動承擔責任來令其化解。你要想到人家能來照顧你、幫助你就已經不錯了,要盡力避免桑蘭式的“保姆糾紛”。
……已經連續三個晚上不能入睡了,炎症的滲出液隨著唿氣而躁動,唿嚕嚕地著響令上唿吸道發癢,無法抑製的平均每分鍾兩次的陣咳逼得人不能入睡。由於是躺著,佝僂著身子怎麽發力都“咳”不到點子上,猛烈的咳嗽又把血壓拉升,昏沉沉地躺在漫長的黑暗中,左側臥翻身到右側臥、右側臥又翻身到左側臥,絲毫不能解決問題,真盼望能有一種神奇的藥,能一下子解除我的病痛。我覺得特別無助、黑夜難熬,大有生不如死的感覺……
這些年來,靠著認命不服精神的支撐,我在截癱路上艱難地跋涉著,26年中的好些時候,特別是當病痛襲來而不欲生時,我孤獨、無助,我精疲力竭,我覺得我實在是堅持不下去了,多麽想“休息”一下啊。但每當那個時候,總是靠求生、不服、必與命運抗爭的精神,一次又一次地重新振奮著我,維持著我生存的毅力。截癱人是沒有退路的,他必須時時把精神上的弦繃得緊緊的,絲毫不得鬆懈,對於截癱人來說緊繃的弦一鬆馳,那將隻有一個結果——“弦斷”。
孟子說:“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指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這話非常正確。對我而言則是:“苦我心誌,勞我筋骨,餓我體膚,空乏我身,行指亂我所為”。其結果是達到了“所以動心忍性,曾益我所不能”的目的:“通過那些來使他的內心警覺,使他的性格堅定,增加他不具備的才能”。遺憾的是我看不到,而且也不可能有“天降大任於斯也”!
精神是人類生存行為的支撐,對於截癱人來說則更,截癱人必須以“自尊、自立、自強”精神來支撐自己的生存。做一個弱者,截癱人可以選擇輕生,但那不過是宇宙之中一粒“塵埃”的飄散;浩瀚汪洋之中一滴水的蒸發;做一個強者,截癱人可能頑強地奮鬥一生,甚至取得一些成就,也未必能當上“英雄”、承擔起“天降之大任”。但有一點是很明確的,那就是人生在世隻要他努力了、奮鬥了、為自己為社會做了哪怕是一絲絲、一點點,隻要他是盡力了,“不以成敗論英雄”,那他就是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