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的北京奧運會圓滿地閉幕了,繼大地震後,中華民族又創造了大奧運的奇跡,緊接著在國慶前夕,我們的“神舟7號”宇宙飛船又“發”射升空;大悲、大喜、大禍、大福,誰不說2008不是“大事”多“發”的年月,同時也是中國大“發”的時節。


    當我們隨著電視屏幕,追蹤著“神7”的軌跡,欣賞著“神7”發射中那準確而優美的一次又一次的“分離”,直到她準確地進入預定軌道,無不驚歎現代科技的“高、精、尖”。隨著翟誌剛打開軌道倉的門,跨出了中國航天員走向太空的第一步,這是繼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焰火演繹的巨人步伐跨越曆史長河後,中國巨人的步伐紮實、堅定地繼續向著太空的邁進。


    從毛澤東開國那天起(時年我九歲),“沉睡的獅子”蘇醒了,新中國走過了差不多60年的曆程(相當於一個人生的“花甲”)。前30年我們的共和國雖然多災多難、道路曲折、步履維艱,但終究還是紮實、堅定、穩穩地站立在了“東方”,我們瞻前顧後、總結調整,毫不猶豫地又“蓄勢待發”,開始了新的“長征”。


    經過了由鄧小平設計的改革開放30年的曆程,我們的共和國從新的起跑線上起步,以不僅我們自己從未有過,甚至於世界上發達國家也從未有過的速度,向前跨越;步子越來越大、速度越來越快、實力越來越雄厚。其實2008年那多“發”的歲月,除了是種種對我們共和國的考驗之外,更可以說是對我們國力、民心和民族凝聚力麵向世界的檢閱。


    中華民族一旦醒悟,自己掌握了自己的命運,她的發展和崛起肯定是令全世界“矚目”的。於是乎驚慌失措的大有人在,於是乎就有人不遺餘力、不擇手段地竭盡汙蔑、詆毀、離間、挑釁、破壞之能事。“人權”是他們糾纏最多的“救命稻草”;在香港、澳門順利迴歸祖國後,經過海峽兩岸的長期溝通和國共兩黨的共同努力,“台獨”的夢被徹底粉碎了,於是他們就在“藏獨”和“疆獨”上大做文章。什麽“貿易保護主義”、什麽蠶食我海疆島嶼等等,什麽手段都頻頻使出,而這一切恰恰從反麵證明了我們共和國的強大,不過又說明了我們共和國還不夠強大。


    “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應該是一種“緩兵”、一種“韜晦”,是為了爭取時間和環境,以求得自身迅速發展之“計”。從曆史的角度來看,“國富民強”和“霸”應該是息息相連和水到渠成,更是自然而然的,這是社會發展的自然規律。我們常說中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時,中國人民說話也硬了,腰杆子也更挺了,應該就是這種“意味”,所以有人害怕就不足為奇了。


    在成功地抵禦了川大地震、成功地舉辦了“無與倫比”的大奧運、成功地讓“神7”升空、成功地進行了太空“行走”、我們共和國的錢袋子“漲鼓鼓”的時候,我們也同時遭遇了全球性“金融地震”的挑戰和考驗。其實源自美國而蔓延到全球的金融風暴,早在2007年就爆發了,但波及到中國,並通過媒體引起中國人民的警覺,是在2008年下半年。


    我對於金融方麵的知識知之甚少,雖然我“炒”十多年的“股”,但始終是“遊戲玩法”,從未認認真真地研究過。至於什麽債券啦、保險啦、按揭啦、分期付款啦等等,一概與我“無緣”;當聽說到“金融風暴”時,我首先聯想到的隻是學生時代知道的“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馬克思主義認為“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痼疾”,資本主義社會每發展到一定時期,就會爆發“經濟危機”。美國是世界上的“超級大國”,而美元又是全球的“統治”貨幣,因此隻要是美國一打“噴涕”,全世界就會“感冒”。


    全球性的“金融地震”爆發了,網上馬上就展開了全民性的“金融知識”的“普及教育”,我也趕“時髦”地學習了一點有關“金融”的常識。人們都說這次“金融地震”是由美國的“次貸危機”引發的。所謂“次貸危機”,通俗地講就是銀行大量地、無節製地向沒有償還能力的個人、企業、公司、集團發放貸款,因無法還貸,缺少消費迴收而造成資金鏈脫節引發的大規模的倒閉、破產和失業,形成全麵的經濟衰退。


    美國人靠借貸生活是早就出名了的,他那些號稱上百億、上千億的公司、集團,都是靠借貸支撐的。以前曾有人“教育”過我們:說中國人常常是辛辛苦苦一輩子,積蓄到老了才買到房子,可享受的時間已經不多了。而美國人年紀輕輕就貸款買房,享受到老貸款也慢慢還上了。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消費理念”,兩種完全相悖人生觀的“活法”,我們姑且不去議論其利弊、判斷其“優劣”。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就有積蓄的美德,自力更生,吃苦在前,享受在後;而洋“活法”則是先享受了再說(不顧及後果)。


    那麽要靠借債度日,債又從何借來呢?狡猾的美國人憑借他的世界霸主地位,把債轉嫁給了世界各國,美國人把全世界的錢借來自己“揮霍”,最有強大的外匯儲備且又樂於助人的中國,就成了美國的最大債權國。


    其實靠“借貸”生活應該是一種現代的生活方式,這些年來我們不也是在借鑒嗎?貸款買房、貸款買車、乃至大件耐用消費品的分期付款等等。但是“借貸”必須有個尺度,像我們的按揭“月供”就有控製在“借貸”人月工資的50%以內的“政策”。所以說凡事都不能過分,必須要有一個“度”,像美國那樣為了追求經濟的“刺激”,“盲目”、“樂觀”、毫無限顧忌地“放貸”,就必然導致“次貸危機”,從而引發全球性的“金融地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截癱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禪並收藏截癱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