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人們常用“天底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這句話來描述人世間的“離合”。“宴席”以其美味佳肴、杯觥交錯把人們聚在一起,席間大家談笑風生,盡揀美好之言詞,或相互恭維、或相互吹捧、或求全、或交易,或妥協、或溝通、或傾訴、或喧泄……一時間大家“和和睦睦”。舉杯投箸之間融親情、友情、愛情於美味酒酣之中,這是人類融洽相處理想主義的最高境界(當然也有席麵上“舉杯”,桌底下“踢腳”的,那當屬“鴻門宴”之類);可是終究還是會有“杯盤狼藉”、“曲終人散”的時候。當然比起“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當頭各自飛”那鍾“粗俗”的語句來,描述人世間的“離合”用“天底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這句話確實要“溫文爾雅”得多。


    人類的祖先就是群居動物,每個現代人都有其社會性,他必須把自己置身於社會之中,與別人相處:幫助別人同時接受別人的幫助,以形成社會發展的動力,他自己也才能得以生存。因而就有了各種各樣不同類型、不同規模、不同範圍、不同層次的“圈”;諸如家庭、夫妻、情侶、朋友、社團以及原本看來似乎彼此無關,可由於共同利益的驅使而湊到一起的,這些“圈”我們不妨就稱之為“宴席”。縱觀人類社會,小到二人世界,大到國與國之間,都是在苦心經營著大小不等、規模相去甚遠的“宴席”。


    截癱人由於喪失了運動功能,不能再為社會作出貢獻,因而社會地位低下,在很大程度上全靠別人的幫助,而自己卻很難給別人以幫助、提供物質“利益”,其可悲的結果很可能是“眾叛親離”,陷入孤獨的困境。然而截癱人也是人,他同樣有享受生活的權利,享受“愛”與“被愛”的權利,所以截癱人為了生存,就更有必要主動地、“苦心地”去經營適合於自己的“宴席”、開創屬於自己且又能為他人所接受、還非得與別人所共享的“繽紛世界”。


    截癱人除了必須與護理相處外,還要盡可能地團結一些願意幫助自己的朋友們在身邊,我的宗旨是即便是親人離開了自己,我仍然要追求一種“家庭”式的生活方式:一個有老有少、有男有女的“圈子”。當然從我自己年齡偏大的情況出發,我更喜歡和年輕、年幼的朋友相處,那樣的話我就能時時處於年輕向上的氣氛之中,接受朝氣的熏陶、接受朝氣的感染,自然地就給孤獨乏味的截癱人生注入了活力。


    截癱人要維持自己的“圈子”、“經營”好自己的“宴席”,必須花費遠比健全人更多的心思:截癱人在物質利益的提供上頗為“拮據”,就要在精神利益上多做文章;“宴席”上的“美味”雖然欠佳,但在“宴席”上的“氣氛”上則一定要濃。要做到“以心換心”、“以愛換愛”、“以誠換誠”。


    首先截癱人應該以健全人一般的精神麵貌展現在人們麵前,我討厭“無病呻吟”,也不會“有病呻吟”,須知“病殃殃”的狀態時間長久了,會使與你相處的人感到厭煩。自己能做的事盡力自己去做,要有長者的風範,要善於寬容;遇事要主動承擔責任,要知道承認“錯誤”往往還會抬高自己的威信。總之要以長輩的方式“管理”,用平等的態度待人,我從不把自己放到“特殊位置”上,總是盡力保持著健全人的“姿態”(時間長了我身邊的朋友們幾乎忘了我還是一個截癱人),這樣一來你的“宴席”雖然“菜肴一般”,可是席間“推心置腹”仍然會“氣氛非凡”。


    生活“死氣沉沉”,這是“病人”圈子的大忌,要讓年輕人的朝氣得以發揮,而截癱人則要把自己融入“樂觀向上”之中。聽聽音樂、唱唱卡拉ok,節假日大家一起去公園玩玩、去“步行街”逛逛,去“遊樂”、去“購物”,要善於把別人的歡樂,當成自己的歡樂。我的音響設備、我的照相機、我的攝像機等等都是大家共享,行動不便的我,也就自然而然地“樂在其中”了。


    二oo五年初夏,我們“舉家”出遊,七天的三峽、武漢行,無論是從身體狀況,還是從精神狀況上看,乃是我截癱曆程的“高峰”。一路上同行的遊客們都羨慕我們這個帶著截癱人出遊的“大家庭”,其實那次“宴席”是我女兒為我而設的(全程費用由她買單),而對於我來說,與其說是我帶著他們去旅遊,還不如說是他們幫著我去旅遊。


    截癱人在“物質利益”的提供上“匱乏”,我就發揮我的優勢,在“精神利益”上下功夫,用自己的學識、自己的智慧、自己敏銳的思維以及順應潮流的思想方法去幫助朋友們,當然給小靈靈補習功課那是最直接的“精神利益”的“輸出”了。要力求不光是做一個“長者”,還要爭取做一個“智者”;這樣也就能給自己的“宴席”增加一道道“佳肴”。


    然而終究“天底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特別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說過人與人之間如果生活的道路不能“平行”,甚至於沒有“交叉點”,那他們之間肯定是“行同路人”。畢竟“情感”是由“利益”所決定的,而截癱人在“物質利益”上是極度地“貧窮”,又苦於社會地位低下,截癱人再主動、再“苦心經營”的“宴席”還是相當“脆弱”的,隨時都會發生“部分”或“全部”無可奈何地“散去”,而我認為自己的“宴席”“散去”,雖說是“無奈”,但也是自己的“無能”。


    “宴席”散了,或是“修修補補”、或是“另起鍋灶”總之生活的道路還得要走下去,這裏用上“生命不息,衝鋒不止” 那句話,也算不得過分;“認命而不服”應該是截癱人的信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截癱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禪並收藏截癱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