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血壓高和血壓低相伴的,當然就是眩暈,而我經常發生的眩暈還有一個特有的原因,那就是腦缺血。


    還早在我察覺到我那波動、捉摸不定的血壓之前(因為每次在上午去醫院就診時,測量的血壓都是正常的),我就時不時地感到眩暈,神經內科醫生建議我去做一個頸部的“核磁共振”,結果發現我的頸椎因外傷變形,造成椎管狹窄,擠壓右頸動脈而形成腦供血不足。


    根據這一診斷,聯係到我經常性地發生眩暈,而且有時還會發生相當嚴重的眩暈這一症狀,我自然就聯想到了“短暫腦缺血性發作”。“短暫腦缺血性發作”和“腦梗阻”、“腦溢血”一樣,被統稱為“腦中風”,而“腦中風”則是老年人的三大“殺手”之一。


    一個人到了年老,他的心血管係統就會自然地“衰老”、“退化”,他的心髒、他的血壓、他的血管、他的血液等等都會發生病變。這種情況當然也是因人而異的,它應該算作是幾十年人生的“積勞成疾”,它取決於一個人幾十年的生活方式、他的飲食習俗、他的起居、他的運動、他的心態等等諸多因素(當然還有遺傳因素)。然而對於截癱人來說,則還有更致命的一條:那就是長期不能運動;而人生健康的關鍵恰恰就是“生命在於運動”。


    截癱人失去了“運動”,也就缺少了生命的“原動力”,他活著隻能是“苟且”的,隻要是稍不注意,甚麽病痛都會找上身來。我的“高血壓”、我的“低血壓”、我的“腦缺血”鑄成了我常年的眩暈。在我截癱的初期,情況還稍稍好一些,隨著截癱的曆程眩暈便隨之而加重,到後來隻要是我一坐起來,馬上就開始眩暈,甚至於整個身軀都飄飄然的(可有時又是沉甸甸的)。眩暈經常是令我什麽事也不想做、什麽事都做不了,隻能是默默地坐在那裏、默默地“忍受”著、“抵抗”著,連眼睛都不想睜開。有時我也會在獨處時,大吼一聲、大聲呻吟一下、或者是長長地出一口“粗氣”,以緩解心理上和軀體上的痛苦,但是眩暈始終是頑固地粘附著我,令我難以自拔無法解脫。


    慢慢地我也發現我的眩暈多是發生在我坐著的時候(與體位有關!?),其次就是發生在患感冒的時候,再就是在天氣變化的時候,特別是空氣濕度大、氣壓低的悶熱天氣極容易發生眩暈。針對這些情況我就想了:盡管是躺著舒服,但我也不能老是躺著,截癱人最忌諱的就是“戀床”,截癱人要是躺著不起來,那他就完了,所以再困難我也要盡可能地坐在輪椅上,所有的不適都隻能是咬牙去承受。至於感冒那倒是可以盡量想辦法避免的,但對於氣候的影響那我同樣是“無法抗拒”的。


    慢慢地我又試圖用分散注意力的辦法來對付眩暈,倒也有點成效,我發現當我駕駛著電動輪椅出行時,說是緊張也罷、說是興奮也罷,總之尚能減輕眩暈的發作和眩暈的程度;當然那樣也不是完全能製約眩暈的。記得有一次我們在“大都會”六樓就餐,當時主要是由於天氣悶熱,餐廳的層間又比較低、人又多,雖然有中央空調,但空氣特別沉悶、濕熱,我一下子就感到眩暈急劇上升、唿吸窘迫,趕快乘電梯下到底層,逃出大樓。我當時的感覺是差點暈死過去了,一摸脈搏細若遊絲,我知道血壓已經跌破了90/60了、大腦嚴重缺血,我緊閉雙目坐在那裏好半晌,才算是緩過氣來。


    雖然我通過常年認真地觀察、仔細地摸索、小心地求證,也找到了一些於眩暈有關的“蛛絲馬跡”,但是對於眩暈爆發的具體內在原因還是“一頭霧水”,所以對眩暈來說還是“防不勝防”乃至於“無以為防”,而隻能是小心謹慎地生活,以精神上的毅力來抵禦肉體上的痛苦。


    除了眩暈我還有一個胸悶的毛病。自打我受傷時起,我就覺得我的截癱麵下圍著胸部有一圈“束帶感”,它時不時地“發作”讓我覺得胸悶、唿吸窘迫。在剛受傷時,大概是因為胸腔的運作還算正常,肺活量沒有受到影響的原因,除了不太習慣於胸部的“束帶感”外,胸悶的感覺倒也沒太在意。


    但是隨著截癱的曆程,胸部的肌肉同樣開始萎縮,肌肉失去了彈性,肌肉纖維慢慢地老化,成了“死肉”,我的胸悶感就愈演愈烈了。後來我發現“胸悶”和“眩暈”一樣,也是莫名其妙的發作,揣摩其原因我想大概由於胸部肌肉的痙孿而引發的,就像是我的下肢經常發生痙孿一樣。


    在截癱初期我還沒有意識到“胸悶”,直到肺活量逐漸減小,我的“胸悶”感就明顯地“入侵”到了我的意識之中。開始還以為是心髒的問題,還曾經服用過“救心丸”,但始終得不到緩解,後來經過唿吸科醫生的指點,才明白那是高位截癱後的胸腔在作怪。胸部肌肉的痙孿,壓迫著已經萎縮了的、肺活量明顯小於正常人的肺部,嚴重的唿吸不暢的客觀表象就是“胸悶”。


    迴想那次在民生路的“老”家裏,我服用了“祖傳”骨科中醫給我的“跳骨丹”(實際上是頗具毒性的中藥“馬前子”)後,與“死神共舞”的那驚險一幕:實際上是藥性引發的全身肌肉痙孿、抽搐(形象化地被借稱之為“跳骨”),而胸部的肌肉的痙孿致命地擠壓著肺部,造成可怕的短暫的唿吸停止,令我昏“死”過去。


    看起來“胸悶”的誘因:其一應該是由於高位截癱後遺的胸部肌肉“隨意”地痙孿;其二是每當肺部或唿吸係統感染時,會誘發胸部肌肉痙孿;其三是受氣候的影響(氣壓低、濕度大),亦會加重“胸悶”;其四就是受身體姿態的左右。其實最早發覺“胸悶”是在我午睡時,我午睡的睡姿是平躺仰臥,此時兩臂平放兩側,它們拉伸胸肌令胸廓變得扁平,在諸多誘因的作用下使原本肺活量就小的肺部,更受擠壓,於是我整個中午都得在“胸悶”隻中煎熬。初時還以為是心髒的問題,其實是唿吸的問題,每每隻要我舉起兩臂鬆弛胸肌,讓胸廓由“扁平”趨向“滾圓”,胸悶馬上就會得到緩解。


    如此艱難的活法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截癱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禪並收藏截癱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