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酷愛文藝的人,截癱以後在文藝上的享受受到極大的限製,雖然通過報刊雜誌、錄像影碟、電視廣播也能讓我得到文藝方麵的極大滿足,但是不能親臨現場去觀賞、去領略、去陶醉,的確是一大憾事。在截癱的早期,我還能駕著輪椅進出電影院,因為那時的電影院差不多都有沒有台階的“太平門”安全通道。到後來順應商品經濟的發展,各個影劇院都裝璜得非常堂皇,可是卻沒有了一條能讓輪椅進出的通道。我曾經駕捉電動輪椅繞著“重慶市人民大禮堂”(一個非常大且經常舉辦大型演出的場地)轉了一圈,除了台階找不到一條能讓輪椅出入的通道。通向舞台後的台階算是少一些,但是也有十來級,又得要讓別人抬上抬下的,還不知道進去以後又是個什麽狀況,我隻有無奈地選擇“迴避”。
凡此種種,在截癱人太多的無奈中,事和物方麵的無奈還好處理,而在人與人的關係上、在與人相處方麵的無奈應該是最讓截癱人揪心的了。一個人截癱了,他喪失了生活自理的能力,工作就更談不上了,因此對社會就做不出貢獻,自然也就沒有了社會地位。雖然我們常說“不以成敗論英雄”,但是同時還有“勝者王、敗者寇”的經典之說,須知社會並不完全承認曆史,它更看重的是現實。而截癱人的現實是沒有社會地位的“三等公民”,於是乎他必須承受的是世俗的冷漠,並隨時準備接受為社會所拋棄的危機。
人是一種有思維能力的高等動物,為了生存人自然也逃脫不了可悲的為利益所左右,所以“世態炎涼”不足為奇,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了。既然截癱人再也不能給別人提供“利益”,那麽肯定他就不能奢望從別人那裏得到迴報的“情感”,諸如同情、友情、親情以及沒法說、說也說不清的愛情等等。
當你出事以後,悲壯的氣氛漸漸地消散,命運跌宕所激起的同情欷歔也慢慢地淡去,剩下的隻是一個渺小的、微不足道的、孤獨的你自己,你必須無奈地接受的是世俗的冷漠和無助。
當你在等待電梯的擁擠的人群外靠不近電梯門,或許是擠在等侯電梯的人群之中,當電梯一到門一打開,人們是爭先恐後地蜂擁而進,沒有人會給你讓路、很少會有人想到你、你想擠也擠不過人家時,你隻有無奈。這種情況甚至於還會發生在醫院裏。即便是遇上有工作人員管理的電梯,工作人員當然會照例地說:“請讓輪椅病人先上”,可往往是沒有人聽得見這句話(我想怕是也不願意聽見吧)。無奈。
當你與人產生矛盾,或是別人認為你妨礙了他時(僅僅是單方麵的認為),你總是處於劣勢,健全人可以毫無顧忌地無視你的人格、踐踏你的尊嚴;往往是他無理也“有理”,而你則是有理也“無理”、無力,你隻有無奈地選擇“躲避”。
為了方便我的進出,大隊給我安排的住房是在底樓,可麻煩跟著就來了。樓上的人毫不顧忌地向下扔垃圾、吐口痰、擤鼻涕,我大門外的“陽台”上經常是“慘不忍睹”的“狼籍”。遇到這種情況健全人還能向上吼幾聲、罵幾句,使得樓上的人會有所收斂、有所顧忌,而我一個截癱人就不行了,一來我沒有那個力氣去“吼”,再說了即便是我幹涉了,我想也未必能起作用。無奈之下我隻有在門前的“陽台”上,搭了個“雨”棚來保護我的頭和保護環境衛生。
而我頭頂上的那家鄰居,則更是“以鄰為豁”,自打我住進新居以後,便三番五次地發生“冒頂”漏水現象,可以說是“小雨”不斷,我的衛生間、廚房經常是“滴滴答答”的。嚴重的情況有兩次:一次全麵的漏水造成我廚房電線短路,還把我的電磁爐都給燒壞了。另外一次是正逢我裝修完畢,那次可摻了,把我的吊頂天花板全泡湯了,水的浸入造成埋在牆內的電線短路,燒壞了東西不說,我還請了電工整整花了一天時間,好不容易才排除了埋在牆裏電路的故障。
麵對這種狀況,我一沒有罵街的本事,二又上不了樓去當麵交涉,實在忍不下去了也隻能讓護理上去說一說,你想一個農民工的話又有多大分量?通過觀察我發現樓上住的其實很清楚漏水的原因,當他們很小心地使用時,完全可以做到不漏,可當他們一隨便時,我家就遭殃了。無奈。
我家的門前有一條通道可以“無障礙”地讓我的輪椅“走”向大街。在我們居住樓的大門口出口處,臨街邊有一塊不大的場地,可就是這塊不大的、能任我自由的活動的場地惹的禍,居然經常有小車停在那裏,堵住了我進出的通道。如果說是不明真相的外來車還好說,問題是更多的是與我們大隊有關(職工或是家屬)的車,這就是說明明知道我是要駕著輪椅進出的,卻完全無視。無奈。
……那還是在一九九六年,我們在川西進行邊籌建、邊培訓、邊生產的野外作業。記得有一天我帶領著一個年輕技工組成的小組,連同儀器器材和行李炊具,搬家到了一個村鎮,找來找去找到一個空閑的院子,我們就同留守院子的一個老頭商量借用十多天,以完成我們在這個地區的測繪工作。可那是一個倔老頭,說什麽也不讓我們借用,讓他打電話給他們領導請示他與不,還叫我們去住旅店。在那個時候我們的野外作業就像是“打遊擊”似的,一般是借用“公房”(政府機關或村鎮的公用建築:辦公室、庫房一類)或者是住進老百姓家裏,你想我們帶著那麽些的貴重儀器、還有機密資料,是不可能去住旅店的,何況當時也沒有這筆開支。在極端無奈、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我發火了:“今天我們是在這裏住定了,不管你是同意還是不同意!”事後,年輕人都說:“周老師,我們從來都沒有見過你發過火,今天是怎麽啦?”我說“在那種情況下,隻能采用極端手段,才能解決問題。”就是說健全人完全可以能動地對待、化解“無奈”,而截癱人則隻能是被動地接受“無奈”……
凡此種種,在截癱人太多的無奈中,事和物方麵的無奈還好處理,而在人與人的關係上、在與人相處方麵的無奈應該是最讓截癱人揪心的了。一個人截癱了,他喪失了生活自理的能力,工作就更談不上了,因此對社會就做不出貢獻,自然也就沒有了社會地位。雖然我們常說“不以成敗論英雄”,但是同時還有“勝者王、敗者寇”的經典之說,須知社會並不完全承認曆史,它更看重的是現實。而截癱人的現實是沒有社會地位的“三等公民”,於是乎他必須承受的是世俗的冷漠,並隨時準備接受為社會所拋棄的危機。
人是一種有思維能力的高等動物,為了生存人自然也逃脫不了可悲的為利益所左右,所以“世態炎涼”不足為奇,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了。既然截癱人再也不能給別人提供“利益”,那麽肯定他就不能奢望從別人那裏得到迴報的“情感”,諸如同情、友情、親情以及沒法說、說也說不清的愛情等等。
當你出事以後,悲壯的氣氛漸漸地消散,命運跌宕所激起的同情欷歔也慢慢地淡去,剩下的隻是一個渺小的、微不足道的、孤獨的你自己,你必須無奈地接受的是世俗的冷漠和無助。
當你在等待電梯的擁擠的人群外靠不近電梯門,或許是擠在等侯電梯的人群之中,當電梯一到門一打開,人們是爭先恐後地蜂擁而進,沒有人會給你讓路、很少會有人想到你、你想擠也擠不過人家時,你隻有無奈。這種情況甚至於還會發生在醫院裏。即便是遇上有工作人員管理的電梯,工作人員當然會照例地說:“請讓輪椅病人先上”,可往往是沒有人聽得見這句話(我想怕是也不願意聽見吧)。無奈。
當你與人產生矛盾,或是別人認為你妨礙了他時(僅僅是單方麵的認為),你總是處於劣勢,健全人可以毫無顧忌地無視你的人格、踐踏你的尊嚴;往往是他無理也“有理”,而你則是有理也“無理”、無力,你隻有無奈地選擇“躲避”。
為了方便我的進出,大隊給我安排的住房是在底樓,可麻煩跟著就來了。樓上的人毫不顧忌地向下扔垃圾、吐口痰、擤鼻涕,我大門外的“陽台”上經常是“慘不忍睹”的“狼籍”。遇到這種情況健全人還能向上吼幾聲、罵幾句,使得樓上的人會有所收斂、有所顧忌,而我一個截癱人就不行了,一來我沒有那個力氣去“吼”,再說了即便是我幹涉了,我想也未必能起作用。無奈之下我隻有在門前的“陽台”上,搭了個“雨”棚來保護我的頭和保護環境衛生。
而我頭頂上的那家鄰居,則更是“以鄰為豁”,自打我住進新居以後,便三番五次地發生“冒頂”漏水現象,可以說是“小雨”不斷,我的衛生間、廚房經常是“滴滴答答”的。嚴重的情況有兩次:一次全麵的漏水造成我廚房電線短路,還把我的電磁爐都給燒壞了。另外一次是正逢我裝修完畢,那次可摻了,把我的吊頂天花板全泡湯了,水的浸入造成埋在牆內的電線短路,燒壞了東西不說,我還請了電工整整花了一天時間,好不容易才排除了埋在牆裏電路的故障。
麵對這種狀況,我一沒有罵街的本事,二又上不了樓去當麵交涉,實在忍不下去了也隻能讓護理上去說一說,你想一個農民工的話又有多大分量?通過觀察我發現樓上住的其實很清楚漏水的原因,當他們很小心地使用時,完全可以做到不漏,可當他們一隨便時,我家就遭殃了。無奈。
我家的門前有一條通道可以“無障礙”地讓我的輪椅“走”向大街。在我們居住樓的大門口出口處,臨街邊有一塊不大的場地,可就是這塊不大的、能任我自由的活動的場地惹的禍,居然經常有小車停在那裏,堵住了我進出的通道。如果說是不明真相的外來車還好說,問題是更多的是與我們大隊有關(職工或是家屬)的車,這就是說明明知道我是要駕著輪椅進出的,卻完全無視。無奈。
……那還是在一九九六年,我們在川西進行邊籌建、邊培訓、邊生產的野外作業。記得有一天我帶領著一個年輕技工組成的小組,連同儀器器材和行李炊具,搬家到了一個村鎮,找來找去找到一個空閑的院子,我們就同留守院子的一個老頭商量借用十多天,以完成我們在這個地區的測繪工作。可那是一個倔老頭,說什麽也不讓我們借用,讓他打電話給他們領導請示他與不,還叫我們去住旅店。在那個時候我們的野外作業就像是“打遊擊”似的,一般是借用“公房”(政府機關或村鎮的公用建築:辦公室、庫房一類)或者是住進老百姓家裏,你想我們帶著那麽些的貴重儀器、還有機密資料,是不可能去住旅店的,何況當時也沒有這筆開支。在極端無奈、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我發火了:“今天我們是在這裏住定了,不管你是同意還是不同意!”事後,年輕人都說:“周老師,我們從來都沒有見過你發過火,今天是怎麽啦?”我說“在那種情況下,隻能采用極端手段,才能解決問題。”就是說健全人完全可以能動地對待、化解“無奈”,而截癱人則隻能是被動地接受“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