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尋求一台稱心如意的電動輪椅,我還得要感謝老楊。老楊是我的大學同學,他原來是總參謀部測繪局的一名測繪作業人員,考上測繪學院是來進一步深造的。由於是從部隊來的幹部,地位自然不比一般,所以他當上了係學生會的主席。老楊他也酷愛文藝,他的歌唱得特別好,由於興趣愛好的一致,我們成了好朋友。大學畢業以後,我們之間尚有聯係,自打我受傷以後,老楊格外關心我,常常打來電話問候。
當他得知我想購要買電動輪椅時,更是盡全力地動員所有的關係為我打聽。那個時候沒有網絡,不像後來隻要在網上輸入“電動輪椅”一搜索,成百上千條的有關信息就會呈現在你的眼前。經過多方查詢,最終老楊來電話告訴我,說是蘭州的一家航天工業部所屬的萬裏機電總廠,有一個電動車分廠在生產電動輪椅。
得到這個消息後,我迅速地與該廠取得了聯係,廠方也同樣迅速地給我迴了信,並寄來了產品說明書。當我一看到說明書上的照片時,就認定我所夢寐以求的電動輪椅就是它了。這款電動輪椅是仿國外產品設計製作的,式樣和一般的手動輪椅差不多,坐椅、扶手、腳踏板和萬向前輪都與手動輪椅一樣,隻是把普通輪椅的手動大輪改成了直徑32厘米,輪胎寬約5—6厘米的驅動輪。當時電動車廠也是剛剛生產出第一批產品,電動輪椅的核心部件——電腦控製盒則是由國內研製的,其設計思想是:一根操縱杆就可以完成電動輪椅的前進、後退、左右轉彎以及原地旋轉的全部動作。推壓控製垂直操縱杆的角度,可以無極調速;當操縱杆直立時便是“刹車”,這時候任由人力推動或者是輪椅停在斜道上,它也會紋絲不動。應該說這台輪椅的安全性能和可操作性能都算是上乘的了,當時的售價是人民幣七千五百元一台。
既然選擇好了,我便準備夠買這台電動輪椅了。為了購買這台電動輪椅,我向大隊遞交了申請報告,國家測繪總局專門下撥了一筆款項,圓了我的夢。大約是在一九九五年的九、十月份吧,電動輪椅運到了。小劉他們按照說明書把它裝配停當,一台嬌小靈瓏、輕便靈活的電動輪椅就呈現在了我的麵前,我知道這就算是我的“坐騎”了,它將伴隨著我走完截癱人生路。
不知道這是一種緣分呢還是一種順應,當我一坐上電動輪椅時,我對它的感覺就是那樣的親切、對於它的操縱也感覺到是那樣的得心應手。這大概也是緣於我已經使用慣了手動輪椅,也可能是因為電動輪椅的設計製造更人性化、更貼近殘疾人的緣故吧,我很快地就熟悉了它。
電動輪椅扶手的前端(按駕駛者的習慣,它可以安裝在左或右扶手上)裝配了一個袖珍電腦控製盒,控製盒上有一隻頂端為圓球形狀,垂直安裝的小小操縱杆,它集“油門”、方向、刹車和“倒車擋”為一體。電源開關的輕觸鍵就位於操縱杆的前麵,很舒適地握著操縱杆的手,隻要用中指就能很方便地進行電源開關的點觸。電腦控製盒的後方,還設有一個旋鈕,用它可以無級地設定電動輪椅的整體速度(考濾到殘疾人的安全,電動輪椅的最大時速在平路上為6公裏)。而在旋鈕已經設定的速度上,利用操縱杆推、拉的傾斜程度,還可以掌握電動輪椅的“車行”速度:即在電源開啟時,操縱杆直立為“刹車”,隨著操縱杆傾斜程度的加大,“車速”逐漸增加。當操縱杆推、拉到“底”時(即最大傾斜),“車行”速度則與速度控製旋鈕設定的速度相等。
截癱人在操作電動輪椅時,行進方向是這樣控製的:即操縱杆在推、拉和左右板動時,其杆的指向就是電動輪椅的運行方向。特別有趣的是當操縱杆左右橫著搬壓時,電動輪椅則作原地旋轉運動。操縱杆向左時,右後驅動輪向前旋轉、而左後驅動輪則向後旋轉,因此電動輪椅便能在很小的範圍內,作原地旋轉運動;反之則向右作原地旋轉運動。
但是電動輪椅也有一個很大的弱點,那就是它的方向在起動時往往不易掌握。因為汽車的圓形方向盤控製的是前輪,而電動輪椅的行進是依靠操縱杆控製後驅動輪來完成的,由於電動輪椅的前輪是萬向的,它的滾動方向將隨著後驅動輪的行進方向隨時自動調整來適應。如果電動輪椅在靜止的狀況下重新起動時,不能完全按照“停車”前的方向繼續前進的話(這點很難做到),輪椅的前萬向輪就有一個自動調整的“瞬間”,那樣必然要造成“車頭”的“晃動”。對於這一點,截癱人必須有足夠的思想準備和熟練的操作技術才行,不然的話不僅是輪椅起動後不能完全按照截癱人的意願行進,還有可能會出一點小小的“碰撞”、“擦掛”之類的“交通事故”的。針對電動輪椅是靠後輪驅動的特點,一般在傾斜度比較大的道路上行駛時、或者是要跨越障礙物特別是跨越小溝時,我都采取“倒行”的方式,即用後驅動輪前行,以順勢帶動前萬向輪,才能確保行進方向的準確無誤。
當他得知我想購要買電動輪椅時,更是盡全力地動員所有的關係為我打聽。那個時候沒有網絡,不像後來隻要在網上輸入“電動輪椅”一搜索,成百上千條的有關信息就會呈現在你的眼前。經過多方查詢,最終老楊來電話告訴我,說是蘭州的一家航天工業部所屬的萬裏機電總廠,有一個電動車分廠在生產電動輪椅。
得到這個消息後,我迅速地與該廠取得了聯係,廠方也同樣迅速地給我迴了信,並寄來了產品說明書。當我一看到說明書上的照片時,就認定我所夢寐以求的電動輪椅就是它了。這款電動輪椅是仿國外產品設計製作的,式樣和一般的手動輪椅差不多,坐椅、扶手、腳踏板和萬向前輪都與手動輪椅一樣,隻是把普通輪椅的手動大輪改成了直徑32厘米,輪胎寬約5—6厘米的驅動輪。當時電動車廠也是剛剛生產出第一批產品,電動輪椅的核心部件——電腦控製盒則是由國內研製的,其設計思想是:一根操縱杆就可以完成電動輪椅的前進、後退、左右轉彎以及原地旋轉的全部動作。推壓控製垂直操縱杆的角度,可以無極調速;當操縱杆直立時便是“刹車”,這時候任由人力推動或者是輪椅停在斜道上,它也會紋絲不動。應該說這台輪椅的安全性能和可操作性能都算是上乘的了,當時的售價是人民幣七千五百元一台。
既然選擇好了,我便準備夠買這台電動輪椅了。為了購買這台電動輪椅,我向大隊遞交了申請報告,國家測繪總局專門下撥了一筆款項,圓了我的夢。大約是在一九九五年的九、十月份吧,電動輪椅運到了。小劉他們按照說明書把它裝配停當,一台嬌小靈瓏、輕便靈活的電動輪椅就呈現在了我的麵前,我知道這就算是我的“坐騎”了,它將伴隨著我走完截癱人生路。
不知道這是一種緣分呢還是一種順應,當我一坐上電動輪椅時,我對它的感覺就是那樣的親切、對於它的操縱也感覺到是那樣的得心應手。這大概也是緣於我已經使用慣了手動輪椅,也可能是因為電動輪椅的設計製造更人性化、更貼近殘疾人的緣故吧,我很快地就熟悉了它。
電動輪椅扶手的前端(按駕駛者的習慣,它可以安裝在左或右扶手上)裝配了一個袖珍電腦控製盒,控製盒上有一隻頂端為圓球形狀,垂直安裝的小小操縱杆,它集“油門”、方向、刹車和“倒車擋”為一體。電源開關的輕觸鍵就位於操縱杆的前麵,很舒適地握著操縱杆的手,隻要用中指就能很方便地進行電源開關的點觸。電腦控製盒的後方,還設有一個旋鈕,用它可以無級地設定電動輪椅的整體速度(考濾到殘疾人的安全,電動輪椅的最大時速在平路上為6公裏)。而在旋鈕已經設定的速度上,利用操縱杆推、拉的傾斜程度,還可以掌握電動輪椅的“車行”速度:即在電源開啟時,操縱杆直立為“刹車”,隨著操縱杆傾斜程度的加大,“車速”逐漸增加。當操縱杆推、拉到“底”時(即最大傾斜),“車行”速度則與速度控製旋鈕設定的速度相等。
截癱人在操作電動輪椅時,行進方向是這樣控製的:即操縱杆在推、拉和左右板動時,其杆的指向就是電動輪椅的運行方向。特別有趣的是當操縱杆左右橫著搬壓時,電動輪椅則作原地旋轉運動。操縱杆向左時,右後驅動輪向前旋轉、而左後驅動輪則向後旋轉,因此電動輪椅便能在很小的範圍內,作原地旋轉運動;反之則向右作原地旋轉運動。
但是電動輪椅也有一個很大的弱點,那就是它的方向在起動時往往不易掌握。因為汽車的圓形方向盤控製的是前輪,而電動輪椅的行進是依靠操縱杆控製後驅動輪來完成的,由於電動輪椅的前輪是萬向的,它的滾動方向將隨著後驅動輪的行進方向隨時自動調整來適應。如果電動輪椅在靜止的狀況下重新起動時,不能完全按照“停車”前的方向繼續前進的話(這點很難做到),輪椅的前萬向輪就有一個自動調整的“瞬間”,那樣必然要造成“車頭”的“晃動”。對於這一點,截癱人必須有足夠的思想準備和熟練的操作技術才行,不然的話不僅是輪椅起動後不能完全按照截癱人的意願行進,還有可能會出一點小小的“碰撞”、“擦掛”之類的“交通事故”的。針對電動輪椅是靠後輪驅動的特點,一般在傾斜度比較大的道路上行駛時、或者是要跨越障礙物特別是跨越小溝時,我都采取“倒行”的方式,即用後驅動輪前行,以順勢帶動前萬向輪,才能確保行進方向的準確無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