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進了桂花園路六十六號,我說過離同事們、朋友們更近了,在他們當中我特別要談的就是老張。
老張和我是測繪學院的同學,準確地說我們同是六三屆的畢業生,但他是航測係的,而我學的是天文大地測量專業。因為大學的學生很多,一般來說係與係之間同學們很少往來。當然老談是個例外,雖說是他也是航測係的,但我們是重慶老鄉,在當年赴校時,船過三峽,我們是由於同時在船頭觀賞風景,而有緣結識的。但在學院裏,我們之間也僅僅是偶爾見見麵。
畢業那年,國家測繪局為了改變大地測量隊和航測地形隊技術單一的狀況,向所屬各外業隊交叉地分配了航測係和大地係的畢業生。所以才有我這個學大地的,有幸分配到地形四隊,迴到了家鄉—重慶。為了趕在當月十五日之前報到(能多拿到半個月工資),我在漢口港務局排了一個晚上的隊,為的是買到船票(坐火車要換乘三次車)。正巧航測係的購票“代表”也來了,其中就有老張。我們一共買了20張船票(航測係和大地係各10名畢業生),同學們就同船駛往重慶。
來到四隊,由於大隊還在野外作業,大隊就安排我們學習和實習,我們吃住在一起,共同生活了半年。後來在野外作業期間,雖然我們各自在不同的中隊,但冬訓期間還能相處在一起。我們就像單身漢似的,白天學習,晚上和周末大家一起聊天、逛街、看電影、看球賽、偶爾也喝喝酒。我和老張之間友誼的升級,是由於我和妻子促成了他的婚姻。迴到重慶我的家鄉,我理應盡地主之誼,再加上我妻子是個熱心腸的人,於是便盡一切可能,張羅著給同學們做紅娘;老張的婚姻就是我們的促成的。在後來動亂年代,由於我們都“消遙”在家時,我們兩家還經常走動。
老張因為身體較差,在野外作業了幾年,就脫離了野外轉迴大隊,參與基建工作。也就是那次轉行,留下了後遺症。在後來的工資調整、職稱評定等等一係列的工作中,他被人授以脫離業務、又不在生產第一線而受到歧視。其實老張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他有敏銳的洞察能力和精細的分析能力,而且很會為人處世。他與老陳之間不同在於:老陳是個實幹家、很有組織能力,他能帶領他的隊伍克敵製勝,他是個將才。而老張是個智者,他有掌握全麵的能力,他應該是個帥才。
直到我參與的“室內外綜合判調法”的科研工作成功後,進行試生產,我組建“是內外綜合判調室”時,我首先就想到了他。記得當時有人反對,說是他脫離生產多年,專業生疏了,不適合參與組織試生產。可我堅持了我的選擇,讓老張做了我的副手。在往後的那些年裏的事實,證明了我的選擇是正確的。
當突然的車禍把我放倒後,“判調室”的一攤子工作,就落到了老張的肩上。當時的突發事件令所有的人都措手不及,尤其是老張。後來他告訴我說,原本還習慣於依賴於我、安心當好我的參謀的他,一夜之間被推到了前台,一下子全懵了。好在憑他“帥才”的應變能力,憑著我們之間平日的友誼,我的好些想法他都知道,也算是臨危受命吧。“室內外綜合判調法”的試生產,在他的領導下,得以順利進行。後來,憑著老張個人能力的展現,最終他被提升為副大隊長。
我搬到了六十六號後,老張是我的常客,尤其是在我們退休之後,用他的話來說,是每天必須要來我這裏“報到”的。我們娓娓而談,天南地北、古今中外無所不及。我和老張之間,無論是思想方法之和諧、還是興趣愛好之廣泛、乃至涉獵範疇之深邃都相當投緣。可想而知,和老張在一起的時光,對我來說是多麽地美妙。我們談論工作、談論測繪技術;我們談論曆史、談論現實;我們談論政治、談論時事;我們談論“高雅”、談論“流行”;我們談論軍事、談論武器;我們談論歌手、談論球星;還會談到烹飪、還會談到時裝……。老張是一個很細心,而且非常善解人意的人。舉個例子:某一天當他知道護理外出辦事去了,我的午餐因此而準時不了時,到了我每天習慣的午餐時間,他一準會讓他的女兒把飯菜給我送來。順便說一句,老張的廚藝可堪稱是一流的。
我們是老張婚姻的男方介紹人,而女方介紹人是我妻子一個同事的侄女。這個圈子可繞大了,但結果卻很有戲劇性,給老張介紹的女朋友,竟然是我二中的同學。隻不過我們之間相差三個年級,我高三時她讀初三,因為她是校排球隊的隊員,所以在我的記憶中,留有深刻的印象。老張的妻子是一位數學老師,授課相當有水平;特別是解題,我是親眼目睹過的,令人叫絕。不幸的是後來在學校,一次晚自習輔導下課後,在擁擠的學生潮流中,被撞下樓梯,腦部嚴重摔傷。
這樣一來,除了家庭的重擔落在了老張的肩上之外,他還得照顧腦部受傷的妻子。由於腦部做了手術,他的妻子行動缺乏自製能力,而且獨處還怕出意外。這樣一來一切繁雜便圍困著老張,為了全力對付糾纏,他便無法顧及到自己的健康狀況了。按說我們平日的交談中,圍繞我的傷情,還常常會討論到各類疾病。當他說到他大便性狀有所改變時,記得我還提醒過他要注意腸道,可智者千慮啊!偏偏忘了他自己。等到他正忙碌著張羅迎接他的外孫時,便血住院,一查便是癌症晚期。而且不光是直腸癌,更為嚴重的是還有腺癌。
老張走了,走得那麽快、走得那麽突然。我痛失了一位摯友,世界上又少了一個好人。我悲痛萬分地麵對老張的女兒:怎麽會是這樣?要說走,怎麽也應該是我比他先走啊!後來那些年,每當我遇到難題,或是有解不開的心結時,總是留戀:要是老張在該有多好。
老張和我是測繪學院的同學,準確地說我們同是六三屆的畢業生,但他是航測係的,而我學的是天文大地測量專業。因為大學的學生很多,一般來說係與係之間同學們很少往來。當然老談是個例外,雖說是他也是航測係的,但我們是重慶老鄉,在當年赴校時,船過三峽,我們是由於同時在船頭觀賞風景,而有緣結識的。但在學院裏,我們之間也僅僅是偶爾見見麵。
畢業那年,國家測繪局為了改變大地測量隊和航測地形隊技術單一的狀況,向所屬各外業隊交叉地分配了航測係和大地係的畢業生。所以才有我這個學大地的,有幸分配到地形四隊,迴到了家鄉—重慶。為了趕在當月十五日之前報到(能多拿到半個月工資),我在漢口港務局排了一個晚上的隊,為的是買到船票(坐火車要換乘三次車)。正巧航測係的購票“代表”也來了,其中就有老張。我們一共買了20張船票(航測係和大地係各10名畢業生),同學們就同船駛往重慶。
來到四隊,由於大隊還在野外作業,大隊就安排我們學習和實習,我們吃住在一起,共同生活了半年。後來在野外作業期間,雖然我們各自在不同的中隊,但冬訓期間還能相處在一起。我們就像單身漢似的,白天學習,晚上和周末大家一起聊天、逛街、看電影、看球賽、偶爾也喝喝酒。我和老張之間友誼的升級,是由於我和妻子促成了他的婚姻。迴到重慶我的家鄉,我理應盡地主之誼,再加上我妻子是個熱心腸的人,於是便盡一切可能,張羅著給同學們做紅娘;老張的婚姻就是我們的促成的。在後來動亂年代,由於我們都“消遙”在家時,我們兩家還經常走動。
老張因為身體較差,在野外作業了幾年,就脫離了野外轉迴大隊,參與基建工作。也就是那次轉行,留下了後遺症。在後來的工資調整、職稱評定等等一係列的工作中,他被人授以脫離業務、又不在生產第一線而受到歧視。其實老張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他有敏銳的洞察能力和精細的分析能力,而且很會為人處世。他與老陳之間不同在於:老陳是個實幹家、很有組織能力,他能帶領他的隊伍克敵製勝,他是個將才。而老張是個智者,他有掌握全麵的能力,他應該是個帥才。
直到我參與的“室內外綜合判調法”的科研工作成功後,進行試生產,我組建“是內外綜合判調室”時,我首先就想到了他。記得當時有人反對,說是他脫離生產多年,專業生疏了,不適合參與組織試生產。可我堅持了我的選擇,讓老張做了我的副手。在往後的那些年裏的事實,證明了我的選擇是正確的。
當突然的車禍把我放倒後,“判調室”的一攤子工作,就落到了老張的肩上。當時的突發事件令所有的人都措手不及,尤其是老張。後來他告訴我說,原本還習慣於依賴於我、安心當好我的參謀的他,一夜之間被推到了前台,一下子全懵了。好在憑他“帥才”的應變能力,憑著我們之間平日的友誼,我的好些想法他都知道,也算是臨危受命吧。“室內外綜合判調法”的試生產,在他的領導下,得以順利進行。後來,憑著老張個人能力的展現,最終他被提升為副大隊長。
我搬到了六十六號後,老張是我的常客,尤其是在我們退休之後,用他的話來說,是每天必須要來我這裏“報到”的。我們娓娓而談,天南地北、古今中外無所不及。我和老張之間,無論是思想方法之和諧、還是興趣愛好之廣泛、乃至涉獵範疇之深邃都相當投緣。可想而知,和老張在一起的時光,對我來說是多麽地美妙。我們談論工作、談論測繪技術;我們談論曆史、談論現實;我們談論政治、談論時事;我們談論“高雅”、談論“流行”;我們談論軍事、談論武器;我們談論歌手、談論球星;還會談到烹飪、還會談到時裝……。老張是一個很細心,而且非常善解人意的人。舉個例子:某一天當他知道護理外出辦事去了,我的午餐因此而準時不了時,到了我每天習慣的午餐時間,他一準會讓他的女兒把飯菜給我送來。順便說一句,老張的廚藝可堪稱是一流的。
我們是老張婚姻的男方介紹人,而女方介紹人是我妻子一個同事的侄女。這個圈子可繞大了,但結果卻很有戲劇性,給老張介紹的女朋友,竟然是我二中的同學。隻不過我們之間相差三個年級,我高三時她讀初三,因為她是校排球隊的隊員,所以在我的記憶中,留有深刻的印象。老張的妻子是一位數學老師,授課相當有水平;特別是解題,我是親眼目睹過的,令人叫絕。不幸的是後來在學校,一次晚自習輔導下課後,在擁擠的學生潮流中,被撞下樓梯,腦部嚴重摔傷。
這樣一來,除了家庭的重擔落在了老張的肩上之外,他還得照顧腦部受傷的妻子。由於腦部做了手術,他的妻子行動缺乏自製能力,而且獨處還怕出意外。這樣一來一切繁雜便圍困著老張,為了全力對付糾纏,他便無法顧及到自己的健康狀況了。按說我們平日的交談中,圍繞我的傷情,還常常會討論到各類疾病。當他說到他大便性狀有所改變時,記得我還提醒過他要注意腸道,可智者千慮啊!偏偏忘了他自己。等到他正忙碌著張羅迎接他的外孫時,便血住院,一查便是癌症晚期。而且不光是直腸癌,更為嚴重的是還有腺癌。
老張走了,走得那麽快、走得那麽突然。我痛失了一位摯友,世界上又少了一個好人。我悲痛萬分地麵對老張的女兒:怎麽會是這樣?要說走,怎麽也應該是我比他先走啊!後來那些年,每當我遇到難題,或是有解不開的心結時,總是留戀:要是老張在該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