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壽宮正殿內燈火輝煌,擁立楊廣的有功之臣在出席晚宴。不及充分準備,筵席談不上豐盛,但也不失皇家菜肴的精美。楊廣高舉金樽,向在坐的楊素、宇文述、楊約、姬威等逐一致意:“各位勞苦功高,本宮聊備薄酒,權表謝意。且待正式榮登大寶之後,再頒令光祿寺隆重設宴款待,幹杯。”</p>
“謝殿下龍恩。”眾人同聲後一飲而盡。</p>
近侍王義引容華夫人上:“殿下,容華夫人奉召來到。”</p>
容華夫人盛裝豔服,打扮得花枝招展,比往日更加妖嬈。但她暗中膽虛,不知楊廣會否因宣華事件而遷怒於她。容華近前飄然跪倒,納頭便拜。按理說她本文帝妃子,輩分乃楊廣庶母,不當行跪拜之禮,更不該叩頭。可她明白老皇帝已升天國,楊廣不日登基,哪敢禮數不周。由於吉兇未卜,她開言有些口齒發抖,再有意做媚而發顫聲:“叩見殿下千歲千千歲!”</p>
“這如何使得,快快請起。”楊廣又吩咐王義,“看座。”</p>
“殿下麵前,不敢就坐。”</p>
“不需過謙,你本母妃名分,但坐無妨。”楊廣格外熱情,再吩咐王義,“斟酒。”</p>
容華方始放下心來,她從楊廣的目光中感覺到,自己的姿色還是起作用的。她起身接過王義遞來的夜光杯,緩緩飲下美酒。登時紅暈上臉,如桃花滿腮:“謝殿下恩賞。”</p>
楊廣目不轉睛:“夫人若不介意,請屈身為本宮及在座眾卿歌舞一番如何?”</p>
“殿下與眾位大人如不嫌棄,願當場獻醜。”容華巴不得有這獻媚討好的機會,不再多說,便下場翩翩舞將起來。幾圈過去,又展開歌喉:</p>
瑞氣噴彩金燈,海棠輕移月影。</p>
美人兒環叮咚,好一似陽台春夢。</p>
舒玉腕,展酥胸,多少嫵媚秋波中。</p>
銷魂最是芙蓉帳,香肌軟,雨露濃。</p>
楊廣金樽在唇,竟忘了飲酒,他笑得開心,看得忘情。</p>
楊素重重地把杯一頓,並用鼻孔狠狠哼了一聲。</p>
楊廣警覺,轉首問:“楊大人為何不悅?”</p>
“殿下,請恕老臣直言犯上。”楊素自恃為楊廣立了大功,說話頗不客氣,“而今不過初戰告捷,楊諒必不甘心,廢太子楊勇尚在,殿下還需登基大典,諸多急務皆如燃眉,殿下怎能醉心於酒色之中。”</p>
“楊大人所言極是,這些本宮俱在思考,且已有主張。”楊廣並未動怒,而是耐心解釋,“隻因慮及列位連日操勞,過於辛苦,才想趁晚餐時讓各位鬆弛一下,本宮何嚐不想趁熱打鐵,隻是使眾卿疲於奔命,於心不忍。”</p>
楊約、宇文述等迴答:“深謝殿iati諒,願不辭辛苦為殿下效犬馬之勞。”</p>
楊廣見楊素緘口不語,明白他仍不滿,便順乎其意說:“既然眾卿以國事為重,本宮求之不得。王義,速送容華夫人迴宮。”</p>
容華原想在楊廣麵前全力表現一番,不料中途離開,有些不情願。臨行戀戀不舍,向楊廣頻送秋波。容華走後,楊素氣色方始順過來:“殿下,這就對了,依老臣之見,這酒也到此為止吧,該說正事了。”</p>
“好,各位且聽本宮分派。”楊廣確已心中有數,“大局初定,兵權至關重要,就請國公楊大人兼領兵部尚書一職,若有為亂者,即出兵彈壓。”</p>
“老臣遵命。”楊素感覺到對他的倚重,甚為滿意。</p>
楊廣接下去說:“京城乃權力中心,一舉一動關乎全國,請楊約先生出任京兆尹,以確保長安安全。”</p>
“下官明白。”楊約信心十足。</p>
“宇文先生,”楊廣又做分派,“京城兵馬與防衛命運攸關,請你署理十門提督之職。”</p>
宇文述麵有難色:“殿下……”</p>
“先生不要說了,本宮知你心思,你本文職,卻委武差。你須知如此要職,若換旁人,本宮實難放心。”</p>
“如此下官從命。”宇文述也覺有理,不再推辭。</p>
“姬威。”</p>
“小人在。”姬威起立聽令。</p>
“本宮封你為左侍衛大將軍,掌管皇宮宿衛。由你出任此職,本宮可高枕無憂矣。”</p>
“小人定保皇宮與殿下不出半點差錯。”姬威大為感動。</p>
“本宮有一重大使命,欲交你去辦。”</p>
“殿下隻管吩咐,小人不惜肝腦塗地。”</p>
“廢太子楊勇,瘋癲日久,便溺不知,活著也是生受其罪,不如讓他早些超生。”</p>
“小人明白。”姬威既已扼殺了文帝,除楊勇更不在話下,滿口應承,“小人就去辦來,保證幹淨利落。”</p>
“好!各位暫請屈就,待本宮登基大典後當會再加封賞。”楊廣又舉起杯。</p>
“祝殿下早登大寶。”眾人又一飲而盡。</p>
百尺樓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風采,那金裝玉飾的富麗堂皇已無蹤影,而今仿佛是個高級豬欄。一盞欲滅未滅的油燈,散放出昏黃的微光。由於楊勇吃住便溺全在其中,使得這昔日花團錦簇的紅樓,不隻汙穢不堪,而且臭氣撲鼻。姬威沒想到百尺樓被作踐成這個樣子,穢氣令他作嘔,隻能以袖掩鼻。</p>
楊勇早已度過了狂躁不安期,如今他的心似乎已死。躺在牆角落,雙眼木然地望著頂棚。信手把一個個炸麵豆送入口中,還含混不清有氣無力地哼著小調:</p>
孤燈昏黃布衾涼,陋室難挨更漏長。</p>
虱蟲遍體不覺癢,垢麵蓬首臥殘床。</p>
最怕夜闌成好夢,醒來不見溫柔鄉。</p>
盡道酆都為鬼域,早赴黃泉又何妨。</p>
姬威站立多時,楊勇毫無反應,他便狠狠踢了一腳:“楊勇,睜大狗眼看看我是誰。”</p>
楊勇卻又側身麵部向牆而臥,口中如吐囈語:“來時來,往亦往,不知何處是歸鄉。”</p>
“你叨念什麽鬼話!”姬威俯身揪住楊勇衣領,把他拽起來,“楊勇你的末日到了。”</p>
“人生末日人人有,隻爭來早與來遲。”楊勇的頭軟綿綿地垂下。</p>
“楊勇,當初你貴為太子,是何等威風,又是何等殘忍。你將我閹割,害得我男不男女不女,人不人鬼不鬼,今天報仇的機會到了,我要叫你不得好死。”</p>
“命耶名也,無命可報命,隻能來由命,失去性命,解脫苦命。”楊勇簡直像僧家講禪。</p>
“你少與我裝神弄鬼地。”姬威拔出刀來,刀尖指向楊勇會陰處,“楊勇,我也劁了你。”</p>
“一報還一報,天公最公道。”</p>
“楊勇,我讓你死個明白,並非我自來尋仇,而是奉殿下之命行事。萬歲病危之際,本已頒旨廢楊廣重立你為太子。可惜你沒這個命,楊廣先下手為強,萬歲吹燈完蛋,你也美夢成空。”</p>
“早死晚死,早晚是死。早死得離苦海去,晚死猶在苦海裏。”楊勇對姬威的述說無動於衷。</p>
楊勇的無所謂,使姬威感到沒勁。心說,看來他真的瘋癲了。他手中刀剛要進,轉念一想,楊勇這樣子已經夠慘了,何苦再讓他多受痛苦,便收起刀來:“楊勇,我姬某人要以德報怨,不使你身首分離,賞你個全屍吧。”</p>
楊勇依舊是茫然的目光:“今夕賞我白綾,他年報你白綾。全屍全死,全死全屍。”說罷,放聲狂笑起來。</p>
姬威被他笑得頭皮發炸,急忙將白綾套上楊勇脖頸用力一勒。初時楊勇還手腳亂動,漸漸手足癱軟,一命嗚唿了。姬威鬆開手正欲離開,樓梯上傳來了腳步聲。情急之間,他隱身於衣櫃內,欠開一條縫,屏神靜氣向外觀看。</p>
“王兄,王兄。”來人未及入內,先自唿喚連聲。聽這稱謂,姬威猜想是楊諒到了。當來人進門站立在燈光之下,姬威大為意外,這不是蜀王楊秀嗎?一年前,楊廣與楊素聯合上本,奏楊秀圖謀不軌,已將楊秀廢為庶民,如今他來做甚?</p>
楊秀不見楊勇應聲,以為他睡熟,待到近前,不禁驚呆,麵對屍身,他顫抖著向後移動腳步,遲疑片刻,楊秀飛步出門。</p>
姬威略一思索,悄悄在後尾隨。出府門,穿街過巷,眼見楊秀進了漢王府。姬威想了想,轉身直奔仁壽宮。</p>
夜已二更,楊廣仍在秉燭讀書。但他不時望著書本出神,顯然是有心事。</p>
王義上前規勸:“殿下,夜已深,安歇了吧,身體要緊。”</p>
楊廣並不答話,目光離開書籍,眼神凝視著燈花。他麵前依次浮現出蕭妃、雲昭訓、宣華、容華等人的花容月貌。孰好孰劣,他分辨不清。鮮花千姿百態,美人風姿各異,他說不清更喜歡誰。這一天是他有生以來最緊張的一日,激烈的心靈搏殺使他精神疲憊,確實需要鬆弛一下繃緊的神經,等下投入哪個女人的懷抱呢?他一時拿不定主意。</p>
姬威匆匆闖入:“殿下!”</p>
楊廣騰地站起,他是在專候姬威迴音:“大事如何?”</p>
“楊勇業已升天。”</p>
“好!本宮即位後再行封賞。”楊廣淡然一笑,又微微皺起眉頭。</p>
姬威猜出楊廣的心事:“殿下惟一擔心的就是漢王了。”</p>
“你如何知曉?”</p>
“小人還有重要事情稟報。”</p>
“隻管講來。”</p>
“被廢的楊秀在與漢王勾結。”姬威把適才所見講述了一番。</p>
沉思,楊廣不語沉思。姬威的話觸到他心頭之痛,對於楊諒這個最小的弟弟,楊廣確實是網開一麵了。他不忍加害,方在仁壽宮外放楊諒一馬。可楊諒顯然並不甘心,如今又與楊秀勾結在一起,去私探楊勇,定是意欲三人聯手,看起來這顆釘子是非拔不可了,否則就可能翻船。</p>
楊廣拿定主意吩咐姬威:“你連夜去楊素府邸,要他調集三千精兵,明晨五更包圍漢王府,務必生擒楊諒、楊秀,然後綁來見我。”</p>
“下官遵命。”姬威去了。</p>
楊廣如釋心頭重負,臉上現出輕鬆的笑容。</p>
王義見狀,不失時機地說:“殿下,該安歇了,待奴才為您收拾衾枕。”</p>
“慢,難道本宮孤宿獨眠不成?”</p>
“請殿下明示。”</p>
“將宣華召來。”</p>
“這……”王義遲疑一下,“合適嗎?”</p>
“有何不可,隻管去就是。”</p>
王義不好再勸說,也不敢再規勸,隻得照辦。</p>
宣華夫人的寢宮死氣沉沉,隻亮著少許燈光,多數殿堂是漆黑一片。一陣如泣如訴的琵琶聲,向夜色中的庭院飄灑著幽怨。王義入內見宣華夫人一身犒素,滿麵淚痕,懷抱琵琶,無限傷感,顯然正處於極度悲痛之中。他上前施禮:“奴才參見夫人。”</p>
宣華放下琵琶:“王公公深夜光顧,有何見教?”</p>
“奴才奉殿下之命,來請夫人去……”王義話到唇邊留半句。</p>
“做什麽?”宣華揚起柳眉。</p>
“自然是……伴寢。”</p>
“給我住嘴。”宣華眼角沁出淚滴,“萬歲屍骨未寒,殿下當素食守孝,而他竟欲對父妃無禮,難道就不怕遭到上天報應?”</p>
“夫人還請息怒。”王義轉個彎子,“殿下召見夫人,也許有事商議,夫人即往才是。”</p>
“你迴複太子,今夜更深,多有不便,有事明日再議。”</p>
“如此說,夫人是不肯奉召了?”王義既暗中讚許,又為她擔心。</p>
宣華冷若冰霜:“斷然不可。”</p>
“奴才不敢勉強,就此迴去複命。”王義一躬退出。</p>
楊廣在殿內焦灼地往迴走動,見王義孤身返迴,立刻猜到不妙:“怎麽,她不肯奉召?”</p>
王義盡量委婉迴奏:“殿下,宣華夫人其情可諒。她稱業已托體先皇,名分已定,不敢有汙殿下清名。”</p>
“哼!不識抬舉。”以權傾天下的威勢,期盼的卻不能得到,楊廣怎不動怒。</p>
王義感到宣華處境危險,不顧犯顏,再次進言:“殿下,事緩則圓,欲速不達。宣華夫人也飛不走逃不掉,且放一段時間再說。待萬歲舉哀完畢,她心情順應過來,再召幸亦不為遲。今夜殿下若寂寞,可召雲妃、豔秋或小桃侍寢,豈不美哉。”</p>
“住口!”楊廣怒氣不息,“何為名分?分明是不把本宮放在眼裏。”他氣唿唿走入後殿,良久,手托一漆金錦盒轉迴,交與王義說:“傳本宮旨意,此盒中物賜與宣華,要她當麵開啟。”</p>
“殿下,但不知內中何物?”</p>
“多嘴,好生送去就是。”楊廣又叮囑道,“不得拖延,火速迴報。”</p>
“遵命。”</p>
王義再次來到宣華居處,複述過楊廣口諭:“請夫人接過。”</p>
宣華木然而坐:“我知楊廣必加報複,想不到如此之快便禍事來臨。”</p>
王義見她不接,隻好將錦盒放在她麵前:“請夫人開啟。”</p>
宣華端坐不動。</p>
“夫人,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快些開啟,奴才也好複命。”</p>
宣華緩緩站起:“王公公,我不能讓你為難,想來無非一死,也可成全名節。”說罷,扯去禦封。掀開盒蓋看時,不由一怔。</p>
王義這時始知,內中是一杯酒和一枚同心結,另有字柬一幅。</p>
宣華拾起字柬,上麵乃楊廣親筆所寫:</p>
毒酒致命,同心成歡。天堂地獄,均請自裁。</p>
王義見宣華手一鬆字條墜地,滿麵淒苦,久久默默無言,便開口問道:“夫人,請速做抉擇,殿下要奴才盡快複命。”</p>
宣華把玉手伸向毒酒,緩緩端起,止不住發抖,想了想又放下。再將纖指觸向同心結,但剛一接觸,便像被烈火燒燙般縮迴。這真是一次痛苦的選擇。</p>
“夫人,奴才再不複命,殿下要治罪的。”王義不忍,但也隻有催逼。</p>
宣華眼淚像斷線珍珠一樣刷地滾落下來:“萬歲,先皇!妾妃隨你去矣。”端起毒酒,一飲而盡。“哈哈哈哈!”楊廣開懷大笑走入殿來。“你!殿下,太過分了。”宣華痛苦地皺起柳眉,“逼我飲下毒酒,走上死路,你竟如此得意。”</p>
“夫人,你死不了。”楊廣狡詰地笑著,“本宮怎能舍得讓你的花容月貌香消玉殞呢。”</p>
“你?”宣華有些納悶,但頭腦發暈,身子搖晃幾下,就要跌倒。</p>
楊廣一個箭步過去,伸雙臂扶住,就勢將宣華抱在懷中:“不妨事,夫人不必擔心。”</p>
“殿下,休要輕薄。”宣華四肢無力,欲待掙紮,奈何力不從心。</p>
“本宮對夫人愛慕已久,至真至誠。”楊廣抱起她,迴頭吩咐王義,“殿外侍候,任何人不得入內。”王義識趣地退出。</p>
楊廣將宣華放倒在龍鳳床上:“待本宮為你寬衣。”</p>
“殿下,切莫如此,須知人間有羞恥二字。”宣華又一陣頭暈,“我還是快些離開這人世吧,以免中媾之羞。”</p>
“夫人釋念,你飲下的不過迷魂酒,少許就會如常。”楊廣動手解其衣裙,“不可有輕生之念,潑天富貴已在麵前,本宮登基,難道你不想皇後寶座嗎?”</p>
“不!不,我一切都不。”宣華無力抗拒,眼見被剝得一絲不掛,羞愧難當,以雙手掩麵,“天哪!這叫我日後如何見人?”</p>
“男女之情,概莫能免。難道父皇花甲之年,納你這豆蔻年華的少女,便是天經地義嗎?”</p>
宣華一時語塞,無法迴答。少時,吐出一句譴責的話:“殿下總不該對你父皇下毒手吧?”</p>
楊廣自有他的邏輯:“昔年楚王強娶兒妻,將太子密建金瓜擊頂,就有父子之情嗎?”</p>
宣華被問住了。楊廣吹滅燈燭,赤身跳上龍床。宣華情知難免,隻能掩耳盜鈴般地閉上雙眼,毫無反應地任憑楊廣狂風驟雨般地摧殘……</p>
夜色中的國公府,陰森恐怖,高聳的門樓,雄踞的石獅,持刀值夜的門軍,都足以令人望而生畏。姬威飛騎至門前未及下馬,就知會門軍:“速去通報國公大人,有聖旨。”</p>
業已入睡的楊素,隻得披衣起床,整個楊府也就全被攪醒。和衣躺在床上想心事的楊玄感,不知發生了什麽事情,悄悄出房查看,恰見姬威被引入客廳。他躡手躡腳溜到後窗,輕輕端開,如貓鑽入,挨近堂壁,前麵的對話清晰可聞。隻聽姬威說:“殿下要楊大人於五更前必須包圍漢王府,生擒楊諒。”</p>
“三千精兵不在話下,而今已是三更,時間不多了,老夫立即調集兵馬。”</p>
楊玄感顧不得再聽,悄悄退出,準備出後園去漢王府報信。到了後園門,猛然間想起一事,感到不妥,他重又返迴前院,摸進楊素的公堂,很快,又悄然溜出,越過後園牆,直奔漢王府。</p>
楊諒與楊秀深夜難寐,正對飲澆愁。楊秀已有幾分醉意:“王弟,我被楊廣害得好苦,原想大哥重立太子,能有出頭之日。不料,父皇、長兄均慘遭他的毒手。王弟,這口氣我咽不下,你一定要為父皇,為大哥,為我報仇雪恨哪!”</p>
楊諒比較清醒:“我何嚐不想置楊廣於死地,然他羽翼已豐,幫兇甚眾,如之奈何。”</p>
“王弟,豁出去**一把,拚卻三分險,也許就能翻他的船。”</p>
“此事還需從長計議,我們不能白白送死。”</p>
“你,你膽小如鼠!”楊秀不悅。</p>
楊諒並不生氣:“王兄醉了,小弟扶你去休息吧。”</p>
“不,楊廣一日不死,我一日寢不安枕,食不甘味。”楊秀掙脫。</p>
總管進內通報:“王爺,楊玄感大人求見。”</p>
楊秀搶先一句:“不見,這個兩麵三刀的小人。”</p>
楊諒也深恨仁壽宮前關鍵時刻楊玄感竟溜走,但還是不動聲色地問:“他來做甚?”</p>
“聲稱有緊急大事,刻不容緩。”總管答。</p>
楊諒惟恐誤事,不聽楊秀阻攔:“著他進見。”</p>
楊玄感匆匆而入:“千歲,大事不好。”</p>
楊秀當頭一棒:“你這個滑頭油蛋,還有臉來見我王弟,滾!”</p>
楊玄感不與他計較,而對楊諒說:“請千歲火速逃離。”</p>
“你此話何意?”楊諒反問。</p>
“千歲,仁壽宮之事,此刻下官無暇解釋,家父奉太子之命正在集結兵馬,即將出發,前來擒拿你兄弟,十萬火急,快快逃出京城吧。”</p>
“當真?”楊秀先自慌了。</p>
楊玄感有些不悅:“信不信由你。”</p>
“我料到楊廣會這樣做的,隻是沒想到來得如此之快。”楊諒已有心理準備,“他既對楊勇下手,就不可能放過我們。”</p>
“請千歲火速逃遁。”楊玄感催促。</p>
“對,三十六計走為上。”楊秀分外急切,“不走等死。”</p>
“其實,躲過初一躲不過十五。”楊諒顯得悲觀,反倒坐下自斟自飲起來。</p>
總管見狀,不言不語離開,少時將王妃領到。</p>
王妃上前奪下酒杯:”王爺,你也太愚了,不能引頸等死。</p>
楊諒歎口氣:“為人誰不貪生,可我堂堂男子漢,拋下妻子兒女於不顧,有何麵目去逃生。”</p>
楊玄感勸道:“眼下,太子不會對王爺眷屬有所傷害,王爺理當避避風頭,且躲過這一時。”</p>
王妃已動手為楊諒收拾行裝,她打成一個包裹交與楊諒:“情急之下,不及安排,隻能將就了。”</p>
“已是落難,還講什麽排場。”楊諒把包裹係在腰間,“隻要能果腹足矣。”</p>
楊玄感問:“但不知王爺去何處落腳?”</p>
“依你之見呢?”楊諒反問。</p>
“下官想,並州乃王爺封地,故舊部下盡在彼處,可保萬無一失。”</p>
“正合吾意。”楊諒轉對王妃說,“愛妃為我所累,不得安寧,甚是不安。”</p>
“王爺快莫如此說,隻有你在,我們母子才有企盼。”王妃推他,“莫再婆婆媽媽,快些逃生去吧。”</p>
楊諒突然發怔,沉默片刻,解下包裹又坐迴太師椅。</p>
“你,這卻為何?”王妃倍覺詫異。</p>
楊秀更急:“王弟為何變卦?你不想活命了?”</p>
“不想逃,逃得了嗎?”楊諒的話如同一瓢冷水兜頭澆下,“半夜三更,四門緊閉,難道插翅飛出去不成?”</p>
“天哪!完了。”楊秀徹底絕望了,抱頭蹲在地上,“看來也隻有坐以待斃了。”</p>
“王爺請看,”楊玄感袖中順出兩柄令箭,“這是兵部大令,你們隻稱有緊急軍務,誰敢阻攔。”</p>
楊諒又驚又喜,令箭抱在懷中:“楊大人,你真是救命菩薩,請受本王一拜。”</p>
楊玄感以手相攔:“下官怎敢受禮,如今不是稱謝之時,還是出逃要緊,早走一步便多一分安全。”</p>
“好,容當後報。”楊諒、楊秀偏將打扮,乘馬如飛而去。</p>
楊玄感也立即迴轉國公府,暗中從後園越牆而入,人不知鬼不覺迴到自己臥室睡下。心頭方始輕鬆一些,救了楊諒,在仁壽宮不辭而別的愧疚似乎可以抵消了。</p>
大約五更時分,天際已現出曙光,楊玄感方始入睡。可是沒多久,房門即被擂鼓般敲響:“起來,起來。”</p>
楊玄感聽出是父親楊素的聲音,不敢稍有遲延,穿衣打開房門:“父親,這大清早唿喚孩兒,想必有事吩咐?”</p>
“你隻知一味貪睡,全然不為前程著想,”楊素顧不上多說,“走,隨為父去漢王府。”</p>
楊玄感故作懵懂:“怎麽,漢王府一大早就請客。”</p>
“你裝傻氣我,”楊素氣哼哼告知,“太子有令,擒拿漢王歸案,帶上你也好有一份功勞。”</p>
“父親,孩兒交出先皇聖旨,已是立下汗馬功勞。”</p>
“毫末之功,尚沾沾自喜。今日生擒漢王,才是大功一件。殿下登基,才會封你高官。”楊素父子說著來到府門。姬威已有些不耐煩,三千兵馬列隊出發,直抵漢王府,四麵團團圍住,真個是水泄不通。</p>
晨光中,姬威兇神惡煞般把大門叫開,也不聽總管盤問,也不說明原由,帶兵搶先擁入,顯然他是意在獨占頭功。楊玄感冷眼觀察,隻不作聲。霎時間,漢王府雞飛狗跳,女人哭,孩子叫,亂成了一團。當朝霞把天邊染紅,搜查的兵士也都空手而迴。</p>
楊素見姬威亦一無所獲,確實沉不住氣了:“姬大人,可全都搜遍?”</p>
“堪稱挖地三尺。”姬威滿臉沮喪。</p>
接著,楊玄感也是空手而歸:“父親,楊諒、楊秀蹤影皆無。”</p>
“這,這該如何向殿下交待。”楊素焦躁。</p>
“楊大人,下官看楊諒、楊秀無非是兩個去向。”姬威深有見地地說,“一是府中有密室藏身,二是事前逃走。”</p>
楊素臉上不見開晴:“密室難尋,逃走不知去往何方,又如之奈何?”</p>
“下官有辦法查明。”姬威狠咬下唇,“用皮鞭撬開王妃、總管的嘴。”</p>
“有理,就請姬大人拷問。”楊素急於抓到楊諒、楊秀,欣然讚同。</p>
皮鞭上下翻飛,總管聲聲呻喚,殷紅的鮮血點點飛濺。姬威下手又狠又重,抽一鞭問一句:“說!漢王藏在何處?”</p>
王妃被兵士扭住不能上前,但她不住求情:“別打了,不要再折磨總管了,要打打我。”</p>
姬威手不停,怒視王妃一眼:“打死他就會輪到你的,先與我綁了。”</p>
於是,王妃被捆在柳樹上。姬威麵對總管:“怎麽樣,是否給你個喘息時間,讓王妃嚐嚐皮鞭的滋味?”</p>
“不要,千萬不能。”總管仍不忘忠於主人,“隻管打我一人就是。”</p>
太陽冉冉升起,夏季的陽光格外明亮,皮鞭在空中閃光,像銀蛇狂舞。總管的衣服已被抽飛,可見他遍體鱗傷,身無完膚,臉上一處處鞭痕壓著鞭痕,眼部紅腫,嘴角、鼻孔都流出了鮮血。但總管始終咬緊牙關,一字不吐。</p>
楊素顯出焦躁,姬威也就愈加發狠。命人端來一盆鹽水,皮鞭蘸一下抽一下,而且是劈頭蓋臉,越抽打速度越快。總管痛得如撕心裂肺一般,止不住殺豬般嚎叫。</p>
王妃看著實在不忍:“不要打了,我說。”</p>
姬威並不停鞭:“王妃既然體諒下人,就請實說吧,講出後我自會住手。”</p>
王妃擔心總管性命不保,隻得明說:“漢王與楊秀業已出城?”</p>
“胡說!”姬威不信,“他並不知五更圍府,焉能預先出逃。”</p>
王妃瞄一眼楊玄感,趕緊移開目光,她想,無論如何也不能連累報信的恩人,但一時又無言以對。總管及時接過話來:“太子派人對楊勇下毒手,自然不會放過漢王,我家主人當然不會坐以待斃,與楊秀結伴出逃又有何奇怪?”</p>
王妃接上一句:“看來漢王果有先見之明。”</p>
姬威相信了,但手中皮鞭照抽不止:“說,逃往何處?”</p>
“漢王匆匆逃離,未及交待,我委實不知。”王妃不肯說明去向。</p>
姬威冷笑:“不說清下落,我就打死這個老奴才。”鞭雨紛飛,姬威下手更狠了。</p>
楊素擔心楊諒逃遠:“姬大人,這樣拷問下去,何時能有結果,莫如四門詢問,豈不方向立知。”姬威一聽,感到有理,隨即同楊素、楊玄感帶一隊馬軍去往城門。問過南門來到東門,守門統領迴答:“半個時辰前,曾有兩員偏將,持兵部令箭出城。”</p>
楊素抬手就是一耳光:“一派胡言,老夫何曾發過令箭,何曾派人出城?”</p>
姬威已自生疑:“國公爺,莫不是有人暗中做了手腳,偷去令箭也是有的。”</p>
“這萬萬不能。”楊玄感接話,“國公府戒備森嚴,外人如何進得去?”</p>
楊素亦認為不可能:“兵部令箭藏處隱秘,外人不曉,便偷亦無從下手。”</p>
楊玄感怒視東門統領:“那二人所持定是假令箭,將你騙過出城。”</p>
“小人驗看無誤,方才打開城門。”統領分辯。</p>
“算了,現在顧不上治你的罪。”楊玄感對楊素提議,“父親,趕快派人追趕吧,也許能擒迴逃犯。”</p>
楊素分派姬威:“你帶一隊馬軍,立即出城向東追尋。”</p>
姬威心存疑團,不願領命:“這,一則漫無目標,二則已過半個多時辰,隻恐追亦無望。”</p>
“馬不停蹄,快馬加鞭,隻管窮追就是。”楊素是撞大運的心情,“出發。”</p>
姬威不敢違抗,隻得領兵出城。</p>
折騰了大半夜,楊素一無所獲地迴轉府邸。熾烈的陽光刺得他頭暈眼花,他昏沉沉地進房,跌跌撞撞地癱坐在椅子上。</p>
楊玄感近前關切地說:“父親一夜未眠,過於勞累,快去臥室休息吧。”</p>
楊素支撐起身子,惡狠狠地注視著兒子一言不發。</p>
楊玄感覺得父親神情有異,不是好兆頭,便想溜之大吉:“父親需要休息,孩兒也疲困難支,不再打擾,告退了。”</p>
“站住!”楊素打雷似的猛喝一聲。</p>
“父親為何發火?”楊玄感像釘子一樣釘住了,不敢再動。</p>
“跪下!”楊素又厲聲吩咐。</p>
“父親,孩兒並未做錯什麽呀!”楊玄感心中已明白幾分。</p>
楊素晃晃悠悠站起身,抬腿狠踹一腳:“你這個吃裏扒外的東西。”</p>
楊玄感從地上爬起:“父親不該無故打罵孩兒。”</p>
“你以為我已老邁昏庸嗎?你那點小聰明還能瞞得了我?為父費盡心機扶保楊廣登基,還不是為我楊家世代榮華富貴。可你竟不識好歹,暗中與我做對,向仇敵通風報信不算,還盜出令箭助他出逃,你這不是拆我的台嗎!留下你這叛逆,早晚要連累我全家性命難保。”楊素抽出壁間寶劍,狠狠地向楊玄感當胸刺去……(未完待續)</p>
“謝殿下龍恩。”眾人同聲後一飲而盡。</p>
近侍王義引容華夫人上:“殿下,容華夫人奉召來到。”</p>
容華夫人盛裝豔服,打扮得花枝招展,比往日更加妖嬈。但她暗中膽虛,不知楊廣會否因宣華事件而遷怒於她。容華近前飄然跪倒,納頭便拜。按理說她本文帝妃子,輩分乃楊廣庶母,不當行跪拜之禮,更不該叩頭。可她明白老皇帝已升天國,楊廣不日登基,哪敢禮數不周。由於吉兇未卜,她開言有些口齒發抖,再有意做媚而發顫聲:“叩見殿下千歲千千歲!”</p>
“這如何使得,快快請起。”楊廣又吩咐王義,“看座。”</p>
“殿下麵前,不敢就坐。”</p>
“不需過謙,你本母妃名分,但坐無妨。”楊廣格外熱情,再吩咐王義,“斟酒。”</p>
容華方始放下心來,她從楊廣的目光中感覺到,自己的姿色還是起作用的。她起身接過王義遞來的夜光杯,緩緩飲下美酒。登時紅暈上臉,如桃花滿腮:“謝殿下恩賞。”</p>
楊廣目不轉睛:“夫人若不介意,請屈身為本宮及在座眾卿歌舞一番如何?”</p>
“殿下與眾位大人如不嫌棄,願當場獻醜。”容華巴不得有這獻媚討好的機會,不再多說,便下場翩翩舞將起來。幾圈過去,又展開歌喉:</p>
瑞氣噴彩金燈,海棠輕移月影。</p>
美人兒環叮咚,好一似陽台春夢。</p>
舒玉腕,展酥胸,多少嫵媚秋波中。</p>
銷魂最是芙蓉帳,香肌軟,雨露濃。</p>
楊廣金樽在唇,竟忘了飲酒,他笑得開心,看得忘情。</p>
楊素重重地把杯一頓,並用鼻孔狠狠哼了一聲。</p>
楊廣警覺,轉首問:“楊大人為何不悅?”</p>
“殿下,請恕老臣直言犯上。”楊素自恃為楊廣立了大功,說話頗不客氣,“而今不過初戰告捷,楊諒必不甘心,廢太子楊勇尚在,殿下還需登基大典,諸多急務皆如燃眉,殿下怎能醉心於酒色之中。”</p>
“楊大人所言極是,這些本宮俱在思考,且已有主張。”楊廣並未動怒,而是耐心解釋,“隻因慮及列位連日操勞,過於辛苦,才想趁晚餐時讓各位鬆弛一下,本宮何嚐不想趁熱打鐵,隻是使眾卿疲於奔命,於心不忍。”</p>
楊約、宇文述等迴答:“深謝殿iati諒,願不辭辛苦為殿下效犬馬之勞。”</p>
楊廣見楊素緘口不語,明白他仍不滿,便順乎其意說:“既然眾卿以國事為重,本宮求之不得。王義,速送容華夫人迴宮。”</p>
容華原想在楊廣麵前全力表現一番,不料中途離開,有些不情願。臨行戀戀不舍,向楊廣頻送秋波。容華走後,楊素氣色方始順過來:“殿下,這就對了,依老臣之見,這酒也到此為止吧,該說正事了。”</p>
“好,各位且聽本宮分派。”楊廣確已心中有數,“大局初定,兵權至關重要,就請國公楊大人兼領兵部尚書一職,若有為亂者,即出兵彈壓。”</p>
“老臣遵命。”楊素感覺到對他的倚重,甚為滿意。</p>
楊廣接下去說:“京城乃權力中心,一舉一動關乎全國,請楊約先生出任京兆尹,以確保長安安全。”</p>
“下官明白。”楊約信心十足。</p>
“宇文先生,”楊廣又做分派,“京城兵馬與防衛命運攸關,請你署理十門提督之職。”</p>
宇文述麵有難色:“殿下……”</p>
“先生不要說了,本宮知你心思,你本文職,卻委武差。你須知如此要職,若換旁人,本宮實難放心。”</p>
“如此下官從命。”宇文述也覺有理,不再推辭。</p>
“姬威。”</p>
“小人在。”姬威起立聽令。</p>
“本宮封你為左侍衛大將軍,掌管皇宮宿衛。由你出任此職,本宮可高枕無憂矣。”</p>
“小人定保皇宮與殿下不出半點差錯。”姬威大為感動。</p>
“本宮有一重大使命,欲交你去辦。”</p>
“殿下隻管吩咐,小人不惜肝腦塗地。”</p>
“廢太子楊勇,瘋癲日久,便溺不知,活著也是生受其罪,不如讓他早些超生。”</p>
“小人明白。”姬威既已扼殺了文帝,除楊勇更不在話下,滿口應承,“小人就去辦來,保證幹淨利落。”</p>
“好!各位暫請屈就,待本宮登基大典後當會再加封賞。”楊廣又舉起杯。</p>
“祝殿下早登大寶。”眾人又一飲而盡。</p>
百尺樓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風采,那金裝玉飾的富麗堂皇已無蹤影,而今仿佛是個高級豬欄。一盞欲滅未滅的油燈,散放出昏黃的微光。由於楊勇吃住便溺全在其中,使得這昔日花團錦簇的紅樓,不隻汙穢不堪,而且臭氣撲鼻。姬威沒想到百尺樓被作踐成這個樣子,穢氣令他作嘔,隻能以袖掩鼻。</p>
楊勇早已度過了狂躁不安期,如今他的心似乎已死。躺在牆角落,雙眼木然地望著頂棚。信手把一個個炸麵豆送入口中,還含混不清有氣無力地哼著小調:</p>
孤燈昏黃布衾涼,陋室難挨更漏長。</p>
虱蟲遍體不覺癢,垢麵蓬首臥殘床。</p>
最怕夜闌成好夢,醒來不見溫柔鄉。</p>
盡道酆都為鬼域,早赴黃泉又何妨。</p>
姬威站立多時,楊勇毫無反應,他便狠狠踢了一腳:“楊勇,睜大狗眼看看我是誰。”</p>
楊勇卻又側身麵部向牆而臥,口中如吐囈語:“來時來,往亦往,不知何處是歸鄉。”</p>
“你叨念什麽鬼話!”姬威俯身揪住楊勇衣領,把他拽起來,“楊勇你的末日到了。”</p>
“人生末日人人有,隻爭來早與來遲。”楊勇的頭軟綿綿地垂下。</p>
“楊勇,當初你貴為太子,是何等威風,又是何等殘忍。你將我閹割,害得我男不男女不女,人不人鬼不鬼,今天報仇的機會到了,我要叫你不得好死。”</p>
“命耶名也,無命可報命,隻能來由命,失去性命,解脫苦命。”楊勇簡直像僧家講禪。</p>
“你少與我裝神弄鬼地。”姬威拔出刀來,刀尖指向楊勇會陰處,“楊勇,我也劁了你。”</p>
“一報還一報,天公最公道。”</p>
“楊勇,我讓你死個明白,並非我自來尋仇,而是奉殿下之命行事。萬歲病危之際,本已頒旨廢楊廣重立你為太子。可惜你沒這個命,楊廣先下手為強,萬歲吹燈完蛋,你也美夢成空。”</p>
“早死晚死,早晚是死。早死得離苦海去,晚死猶在苦海裏。”楊勇對姬威的述說無動於衷。</p>
楊勇的無所謂,使姬威感到沒勁。心說,看來他真的瘋癲了。他手中刀剛要進,轉念一想,楊勇這樣子已經夠慘了,何苦再讓他多受痛苦,便收起刀來:“楊勇,我姬某人要以德報怨,不使你身首分離,賞你個全屍吧。”</p>
楊勇依舊是茫然的目光:“今夕賞我白綾,他年報你白綾。全屍全死,全死全屍。”說罷,放聲狂笑起來。</p>
姬威被他笑得頭皮發炸,急忙將白綾套上楊勇脖頸用力一勒。初時楊勇還手腳亂動,漸漸手足癱軟,一命嗚唿了。姬威鬆開手正欲離開,樓梯上傳來了腳步聲。情急之間,他隱身於衣櫃內,欠開一條縫,屏神靜氣向外觀看。</p>
“王兄,王兄。”來人未及入內,先自唿喚連聲。聽這稱謂,姬威猜想是楊諒到了。當來人進門站立在燈光之下,姬威大為意外,這不是蜀王楊秀嗎?一年前,楊廣與楊素聯合上本,奏楊秀圖謀不軌,已將楊秀廢為庶民,如今他來做甚?</p>
楊秀不見楊勇應聲,以為他睡熟,待到近前,不禁驚呆,麵對屍身,他顫抖著向後移動腳步,遲疑片刻,楊秀飛步出門。</p>
姬威略一思索,悄悄在後尾隨。出府門,穿街過巷,眼見楊秀進了漢王府。姬威想了想,轉身直奔仁壽宮。</p>
夜已二更,楊廣仍在秉燭讀書。但他不時望著書本出神,顯然是有心事。</p>
王義上前規勸:“殿下,夜已深,安歇了吧,身體要緊。”</p>
楊廣並不答話,目光離開書籍,眼神凝視著燈花。他麵前依次浮現出蕭妃、雲昭訓、宣華、容華等人的花容月貌。孰好孰劣,他分辨不清。鮮花千姿百態,美人風姿各異,他說不清更喜歡誰。這一天是他有生以來最緊張的一日,激烈的心靈搏殺使他精神疲憊,確實需要鬆弛一下繃緊的神經,等下投入哪個女人的懷抱呢?他一時拿不定主意。</p>
姬威匆匆闖入:“殿下!”</p>
楊廣騰地站起,他是在專候姬威迴音:“大事如何?”</p>
“楊勇業已升天。”</p>
“好!本宮即位後再行封賞。”楊廣淡然一笑,又微微皺起眉頭。</p>
姬威猜出楊廣的心事:“殿下惟一擔心的就是漢王了。”</p>
“你如何知曉?”</p>
“小人還有重要事情稟報。”</p>
“隻管講來。”</p>
“被廢的楊秀在與漢王勾結。”姬威把適才所見講述了一番。</p>
沉思,楊廣不語沉思。姬威的話觸到他心頭之痛,對於楊諒這個最小的弟弟,楊廣確實是網開一麵了。他不忍加害,方在仁壽宮外放楊諒一馬。可楊諒顯然並不甘心,如今又與楊秀勾結在一起,去私探楊勇,定是意欲三人聯手,看起來這顆釘子是非拔不可了,否則就可能翻船。</p>
楊廣拿定主意吩咐姬威:“你連夜去楊素府邸,要他調集三千精兵,明晨五更包圍漢王府,務必生擒楊諒、楊秀,然後綁來見我。”</p>
“下官遵命。”姬威去了。</p>
楊廣如釋心頭重負,臉上現出輕鬆的笑容。</p>
王義見狀,不失時機地說:“殿下,該安歇了,待奴才為您收拾衾枕。”</p>
“慢,難道本宮孤宿獨眠不成?”</p>
“請殿下明示。”</p>
“將宣華召來。”</p>
“這……”王義遲疑一下,“合適嗎?”</p>
“有何不可,隻管去就是。”</p>
王義不好再勸說,也不敢再規勸,隻得照辦。</p>
宣華夫人的寢宮死氣沉沉,隻亮著少許燈光,多數殿堂是漆黑一片。一陣如泣如訴的琵琶聲,向夜色中的庭院飄灑著幽怨。王義入內見宣華夫人一身犒素,滿麵淚痕,懷抱琵琶,無限傷感,顯然正處於極度悲痛之中。他上前施禮:“奴才參見夫人。”</p>
宣華放下琵琶:“王公公深夜光顧,有何見教?”</p>
“奴才奉殿下之命,來請夫人去……”王義話到唇邊留半句。</p>
“做什麽?”宣華揚起柳眉。</p>
“自然是……伴寢。”</p>
“給我住嘴。”宣華眼角沁出淚滴,“萬歲屍骨未寒,殿下當素食守孝,而他竟欲對父妃無禮,難道就不怕遭到上天報應?”</p>
“夫人還請息怒。”王義轉個彎子,“殿下召見夫人,也許有事商議,夫人即往才是。”</p>
“你迴複太子,今夜更深,多有不便,有事明日再議。”</p>
“如此說,夫人是不肯奉召了?”王義既暗中讚許,又為她擔心。</p>
宣華冷若冰霜:“斷然不可。”</p>
“奴才不敢勉強,就此迴去複命。”王義一躬退出。</p>
楊廣在殿內焦灼地往迴走動,見王義孤身返迴,立刻猜到不妙:“怎麽,她不肯奉召?”</p>
王義盡量委婉迴奏:“殿下,宣華夫人其情可諒。她稱業已托體先皇,名分已定,不敢有汙殿下清名。”</p>
“哼!不識抬舉。”以權傾天下的威勢,期盼的卻不能得到,楊廣怎不動怒。</p>
王義感到宣華處境危險,不顧犯顏,再次進言:“殿下,事緩則圓,欲速不達。宣華夫人也飛不走逃不掉,且放一段時間再說。待萬歲舉哀完畢,她心情順應過來,再召幸亦不為遲。今夜殿下若寂寞,可召雲妃、豔秋或小桃侍寢,豈不美哉。”</p>
“住口!”楊廣怒氣不息,“何為名分?分明是不把本宮放在眼裏。”他氣唿唿走入後殿,良久,手托一漆金錦盒轉迴,交與王義說:“傳本宮旨意,此盒中物賜與宣華,要她當麵開啟。”</p>
“殿下,但不知內中何物?”</p>
“多嘴,好生送去就是。”楊廣又叮囑道,“不得拖延,火速迴報。”</p>
“遵命。”</p>
王義再次來到宣華居處,複述過楊廣口諭:“請夫人接過。”</p>
宣華木然而坐:“我知楊廣必加報複,想不到如此之快便禍事來臨。”</p>
王義見她不接,隻好將錦盒放在她麵前:“請夫人開啟。”</p>
宣華端坐不動。</p>
“夫人,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快些開啟,奴才也好複命。”</p>
宣華緩緩站起:“王公公,我不能讓你為難,想來無非一死,也可成全名節。”說罷,扯去禦封。掀開盒蓋看時,不由一怔。</p>
王義這時始知,內中是一杯酒和一枚同心結,另有字柬一幅。</p>
宣華拾起字柬,上麵乃楊廣親筆所寫:</p>
毒酒致命,同心成歡。天堂地獄,均請自裁。</p>
王義見宣華手一鬆字條墜地,滿麵淒苦,久久默默無言,便開口問道:“夫人,請速做抉擇,殿下要奴才盡快複命。”</p>
宣華把玉手伸向毒酒,緩緩端起,止不住發抖,想了想又放下。再將纖指觸向同心結,但剛一接觸,便像被烈火燒燙般縮迴。這真是一次痛苦的選擇。</p>
“夫人,奴才再不複命,殿下要治罪的。”王義不忍,但也隻有催逼。</p>
宣華眼淚像斷線珍珠一樣刷地滾落下來:“萬歲,先皇!妾妃隨你去矣。”端起毒酒,一飲而盡。“哈哈哈哈!”楊廣開懷大笑走入殿來。“你!殿下,太過分了。”宣華痛苦地皺起柳眉,“逼我飲下毒酒,走上死路,你竟如此得意。”</p>
“夫人,你死不了。”楊廣狡詰地笑著,“本宮怎能舍得讓你的花容月貌香消玉殞呢。”</p>
“你?”宣華有些納悶,但頭腦發暈,身子搖晃幾下,就要跌倒。</p>
楊廣一個箭步過去,伸雙臂扶住,就勢將宣華抱在懷中:“不妨事,夫人不必擔心。”</p>
“殿下,休要輕薄。”宣華四肢無力,欲待掙紮,奈何力不從心。</p>
“本宮對夫人愛慕已久,至真至誠。”楊廣抱起她,迴頭吩咐王義,“殿外侍候,任何人不得入內。”王義識趣地退出。</p>
楊廣將宣華放倒在龍鳳床上:“待本宮為你寬衣。”</p>
“殿下,切莫如此,須知人間有羞恥二字。”宣華又一陣頭暈,“我還是快些離開這人世吧,以免中媾之羞。”</p>
“夫人釋念,你飲下的不過迷魂酒,少許就會如常。”楊廣動手解其衣裙,“不可有輕生之念,潑天富貴已在麵前,本宮登基,難道你不想皇後寶座嗎?”</p>
“不!不,我一切都不。”宣華無力抗拒,眼見被剝得一絲不掛,羞愧難當,以雙手掩麵,“天哪!這叫我日後如何見人?”</p>
“男女之情,概莫能免。難道父皇花甲之年,納你這豆蔻年華的少女,便是天經地義嗎?”</p>
宣華一時語塞,無法迴答。少時,吐出一句譴責的話:“殿下總不該對你父皇下毒手吧?”</p>
楊廣自有他的邏輯:“昔年楚王強娶兒妻,將太子密建金瓜擊頂,就有父子之情嗎?”</p>
宣華被問住了。楊廣吹滅燈燭,赤身跳上龍床。宣華情知難免,隻能掩耳盜鈴般地閉上雙眼,毫無反應地任憑楊廣狂風驟雨般地摧殘……</p>
夜色中的國公府,陰森恐怖,高聳的門樓,雄踞的石獅,持刀值夜的門軍,都足以令人望而生畏。姬威飛騎至門前未及下馬,就知會門軍:“速去通報國公大人,有聖旨。”</p>
業已入睡的楊素,隻得披衣起床,整個楊府也就全被攪醒。和衣躺在床上想心事的楊玄感,不知發生了什麽事情,悄悄出房查看,恰見姬威被引入客廳。他躡手躡腳溜到後窗,輕輕端開,如貓鑽入,挨近堂壁,前麵的對話清晰可聞。隻聽姬威說:“殿下要楊大人於五更前必須包圍漢王府,生擒楊諒。”</p>
“三千精兵不在話下,而今已是三更,時間不多了,老夫立即調集兵馬。”</p>
楊玄感顧不得再聽,悄悄退出,準備出後園去漢王府報信。到了後園門,猛然間想起一事,感到不妥,他重又返迴前院,摸進楊素的公堂,很快,又悄然溜出,越過後園牆,直奔漢王府。</p>
楊諒與楊秀深夜難寐,正對飲澆愁。楊秀已有幾分醉意:“王弟,我被楊廣害得好苦,原想大哥重立太子,能有出頭之日。不料,父皇、長兄均慘遭他的毒手。王弟,這口氣我咽不下,你一定要為父皇,為大哥,為我報仇雪恨哪!”</p>
楊諒比較清醒:“我何嚐不想置楊廣於死地,然他羽翼已豐,幫兇甚眾,如之奈何。”</p>
“王弟,豁出去**一把,拚卻三分險,也許就能翻他的船。”</p>
“此事還需從長計議,我們不能白白送死。”</p>
“你,你膽小如鼠!”楊秀不悅。</p>
楊諒並不生氣:“王兄醉了,小弟扶你去休息吧。”</p>
“不,楊廣一日不死,我一日寢不安枕,食不甘味。”楊秀掙脫。</p>
總管進內通報:“王爺,楊玄感大人求見。”</p>
楊秀搶先一句:“不見,這個兩麵三刀的小人。”</p>
楊諒也深恨仁壽宮前關鍵時刻楊玄感竟溜走,但還是不動聲色地問:“他來做甚?”</p>
“聲稱有緊急大事,刻不容緩。”總管答。</p>
楊諒惟恐誤事,不聽楊秀阻攔:“著他進見。”</p>
楊玄感匆匆而入:“千歲,大事不好。”</p>
楊秀當頭一棒:“你這個滑頭油蛋,還有臉來見我王弟,滾!”</p>
楊玄感不與他計較,而對楊諒說:“請千歲火速逃離。”</p>
“你此話何意?”楊諒反問。</p>
“千歲,仁壽宮之事,此刻下官無暇解釋,家父奉太子之命正在集結兵馬,即將出發,前來擒拿你兄弟,十萬火急,快快逃出京城吧。”</p>
“當真?”楊秀先自慌了。</p>
楊玄感有些不悅:“信不信由你。”</p>
“我料到楊廣會這樣做的,隻是沒想到來得如此之快。”楊諒已有心理準備,“他既對楊勇下手,就不可能放過我們。”</p>
“請千歲火速逃遁。”楊玄感催促。</p>
“對,三十六計走為上。”楊秀分外急切,“不走等死。”</p>
“其實,躲過初一躲不過十五。”楊諒顯得悲觀,反倒坐下自斟自飲起來。</p>
總管見狀,不言不語離開,少時將王妃領到。</p>
王妃上前奪下酒杯:”王爺,你也太愚了,不能引頸等死。</p>
楊諒歎口氣:“為人誰不貪生,可我堂堂男子漢,拋下妻子兒女於不顧,有何麵目去逃生。”</p>
楊玄感勸道:“眼下,太子不會對王爺眷屬有所傷害,王爺理當避避風頭,且躲過這一時。”</p>
王妃已動手為楊諒收拾行裝,她打成一個包裹交與楊諒:“情急之下,不及安排,隻能將就了。”</p>
“已是落難,還講什麽排場。”楊諒把包裹係在腰間,“隻要能果腹足矣。”</p>
楊玄感問:“但不知王爺去何處落腳?”</p>
“依你之見呢?”楊諒反問。</p>
“下官想,並州乃王爺封地,故舊部下盡在彼處,可保萬無一失。”</p>
“正合吾意。”楊諒轉對王妃說,“愛妃為我所累,不得安寧,甚是不安。”</p>
“王爺快莫如此說,隻有你在,我們母子才有企盼。”王妃推他,“莫再婆婆媽媽,快些逃生去吧。”</p>
楊諒突然發怔,沉默片刻,解下包裹又坐迴太師椅。</p>
“你,這卻為何?”王妃倍覺詫異。</p>
楊秀更急:“王弟為何變卦?你不想活命了?”</p>
“不想逃,逃得了嗎?”楊諒的話如同一瓢冷水兜頭澆下,“半夜三更,四門緊閉,難道插翅飛出去不成?”</p>
“天哪!完了。”楊秀徹底絕望了,抱頭蹲在地上,“看來也隻有坐以待斃了。”</p>
“王爺請看,”楊玄感袖中順出兩柄令箭,“這是兵部大令,你們隻稱有緊急軍務,誰敢阻攔。”</p>
楊諒又驚又喜,令箭抱在懷中:“楊大人,你真是救命菩薩,請受本王一拜。”</p>
楊玄感以手相攔:“下官怎敢受禮,如今不是稱謝之時,還是出逃要緊,早走一步便多一分安全。”</p>
“好,容當後報。”楊諒、楊秀偏將打扮,乘馬如飛而去。</p>
楊玄感也立即迴轉國公府,暗中從後園越牆而入,人不知鬼不覺迴到自己臥室睡下。心頭方始輕鬆一些,救了楊諒,在仁壽宮不辭而別的愧疚似乎可以抵消了。</p>
大約五更時分,天際已現出曙光,楊玄感方始入睡。可是沒多久,房門即被擂鼓般敲響:“起來,起來。”</p>
楊玄感聽出是父親楊素的聲音,不敢稍有遲延,穿衣打開房門:“父親,這大清早唿喚孩兒,想必有事吩咐?”</p>
“你隻知一味貪睡,全然不為前程著想,”楊素顧不上多說,“走,隨為父去漢王府。”</p>
楊玄感故作懵懂:“怎麽,漢王府一大早就請客。”</p>
“你裝傻氣我,”楊素氣哼哼告知,“太子有令,擒拿漢王歸案,帶上你也好有一份功勞。”</p>
“父親,孩兒交出先皇聖旨,已是立下汗馬功勞。”</p>
“毫末之功,尚沾沾自喜。今日生擒漢王,才是大功一件。殿下登基,才會封你高官。”楊素父子說著來到府門。姬威已有些不耐煩,三千兵馬列隊出發,直抵漢王府,四麵團團圍住,真個是水泄不通。</p>
晨光中,姬威兇神惡煞般把大門叫開,也不聽總管盤問,也不說明原由,帶兵搶先擁入,顯然他是意在獨占頭功。楊玄感冷眼觀察,隻不作聲。霎時間,漢王府雞飛狗跳,女人哭,孩子叫,亂成了一團。當朝霞把天邊染紅,搜查的兵士也都空手而迴。</p>
楊素見姬威亦一無所獲,確實沉不住氣了:“姬大人,可全都搜遍?”</p>
“堪稱挖地三尺。”姬威滿臉沮喪。</p>
接著,楊玄感也是空手而歸:“父親,楊諒、楊秀蹤影皆無。”</p>
“這,這該如何向殿下交待。”楊素焦躁。</p>
“楊大人,下官看楊諒、楊秀無非是兩個去向。”姬威深有見地地說,“一是府中有密室藏身,二是事前逃走。”</p>
楊素臉上不見開晴:“密室難尋,逃走不知去往何方,又如之奈何?”</p>
“下官有辦法查明。”姬威狠咬下唇,“用皮鞭撬開王妃、總管的嘴。”</p>
“有理,就請姬大人拷問。”楊素急於抓到楊諒、楊秀,欣然讚同。</p>
皮鞭上下翻飛,總管聲聲呻喚,殷紅的鮮血點點飛濺。姬威下手又狠又重,抽一鞭問一句:“說!漢王藏在何處?”</p>
王妃被兵士扭住不能上前,但她不住求情:“別打了,不要再折磨總管了,要打打我。”</p>
姬威手不停,怒視王妃一眼:“打死他就會輪到你的,先與我綁了。”</p>
於是,王妃被捆在柳樹上。姬威麵對總管:“怎麽樣,是否給你個喘息時間,讓王妃嚐嚐皮鞭的滋味?”</p>
“不要,千萬不能。”總管仍不忘忠於主人,“隻管打我一人就是。”</p>
太陽冉冉升起,夏季的陽光格外明亮,皮鞭在空中閃光,像銀蛇狂舞。總管的衣服已被抽飛,可見他遍體鱗傷,身無完膚,臉上一處處鞭痕壓著鞭痕,眼部紅腫,嘴角、鼻孔都流出了鮮血。但總管始終咬緊牙關,一字不吐。</p>
楊素顯出焦躁,姬威也就愈加發狠。命人端來一盆鹽水,皮鞭蘸一下抽一下,而且是劈頭蓋臉,越抽打速度越快。總管痛得如撕心裂肺一般,止不住殺豬般嚎叫。</p>
王妃看著實在不忍:“不要打了,我說。”</p>
姬威並不停鞭:“王妃既然體諒下人,就請實說吧,講出後我自會住手。”</p>
王妃擔心總管性命不保,隻得明說:“漢王與楊秀業已出城?”</p>
“胡說!”姬威不信,“他並不知五更圍府,焉能預先出逃。”</p>
王妃瞄一眼楊玄感,趕緊移開目光,她想,無論如何也不能連累報信的恩人,但一時又無言以對。總管及時接過話來:“太子派人對楊勇下毒手,自然不會放過漢王,我家主人當然不會坐以待斃,與楊秀結伴出逃又有何奇怪?”</p>
王妃接上一句:“看來漢王果有先見之明。”</p>
姬威相信了,但手中皮鞭照抽不止:“說,逃往何處?”</p>
“漢王匆匆逃離,未及交待,我委實不知。”王妃不肯說明去向。</p>
姬威冷笑:“不說清下落,我就打死這個老奴才。”鞭雨紛飛,姬威下手更狠了。</p>
楊素擔心楊諒逃遠:“姬大人,這樣拷問下去,何時能有結果,莫如四門詢問,豈不方向立知。”姬威一聽,感到有理,隨即同楊素、楊玄感帶一隊馬軍去往城門。問過南門來到東門,守門統領迴答:“半個時辰前,曾有兩員偏將,持兵部令箭出城。”</p>
楊素抬手就是一耳光:“一派胡言,老夫何曾發過令箭,何曾派人出城?”</p>
姬威已自生疑:“國公爺,莫不是有人暗中做了手腳,偷去令箭也是有的。”</p>
“這萬萬不能。”楊玄感接話,“國公府戒備森嚴,外人如何進得去?”</p>
楊素亦認為不可能:“兵部令箭藏處隱秘,外人不曉,便偷亦無從下手。”</p>
楊玄感怒視東門統領:“那二人所持定是假令箭,將你騙過出城。”</p>
“小人驗看無誤,方才打開城門。”統領分辯。</p>
“算了,現在顧不上治你的罪。”楊玄感對楊素提議,“父親,趕快派人追趕吧,也許能擒迴逃犯。”</p>
楊素分派姬威:“你帶一隊馬軍,立即出城向東追尋。”</p>
姬威心存疑團,不願領命:“這,一則漫無目標,二則已過半個多時辰,隻恐追亦無望。”</p>
“馬不停蹄,快馬加鞭,隻管窮追就是。”楊素是撞大運的心情,“出發。”</p>
姬威不敢違抗,隻得領兵出城。</p>
折騰了大半夜,楊素一無所獲地迴轉府邸。熾烈的陽光刺得他頭暈眼花,他昏沉沉地進房,跌跌撞撞地癱坐在椅子上。</p>
楊玄感近前關切地說:“父親一夜未眠,過於勞累,快去臥室休息吧。”</p>
楊素支撐起身子,惡狠狠地注視著兒子一言不發。</p>
楊玄感覺得父親神情有異,不是好兆頭,便想溜之大吉:“父親需要休息,孩兒也疲困難支,不再打擾,告退了。”</p>
“站住!”楊素打雷似的猛喝一聲。</p>
“父親為何發火?”楊玄感像釘子一樣釘住了,不敢再動。</p>
“跪下!”楊素又厲聲吩咐。</p>
“父親,孩兒並未做錯什麽呀!”楊玄感心中已明白幾分。</p>
楊素晃晃悠悠站起身,抬腿狠踹一腳:“你這個吃裏扒外的東西。”</p>
楊玄感從地上爬起:“父親不該無故打罵孩兒。”</p>
“你以為我已老邁昏庸嗎?你那點小聰明還能瞞得了我?為父費盡心機扶保楊廣登基,還不是為我楊家世代榮華富貴。可你竟不識好歹,暗中與我做對,向仇敵通風報信不算,還盜出令箭助他出逃,你這不是拆我的台嗎!留下你這叛逆,早晚要連累我全家性命難保。”楊素抽出壁間寶劍,狠狠地向楊玄感當胸刺去……(未完待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