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宮裏生活的何陳氏倒也安分守己,小夏後死後,再也沒出過什麽幺蛾子,隻守在寶象園撥給她母子三人的屋子裏,除了領份例,常做些針線托采買的太監出去換錢存起來,瞧著挺會過日子的。(.)


    內廷的太監首領們自然知道皇後喜歡這孩子,吃的穿的絕不會短了,不說比照著太上皇的幼子幼女來,至少也比外頭富貴人家的供養強,小兔兒和他姐姐都長了個頭也長了肉。


    魏進見皇後精神難得好,滿麵堆笑道:“娘娘的千秋節不遠了,造辦處下頭的如意館、金玉作等奉旨造了許多新鮮奇巧的器物,各省亦有進獻,如今都暫陳在南三所,今兒早膳後娘娘不看折子了罷?奴婢們侍奉您去瞧一瞧?”


    淩妝的生日在九月裏頭,去年那時候京都人心惶惶,沘陽王府自保不暇,蘇錦鴻也從未關心一句,從小侍奉的丫頭一個也不剩,就連品笛也弄不清楚,她自個兒都忘記了,是過後才想起來的。


    不想今年居然就做了皇後,生日也成了一年裏頭的千秋節了。


    她微微出了會神,禦膳房應景雕了花瓜進上來,是翠玉樓船的樣子,十分精巧漂亮,小兔兒歪著頭打量,不時拿烏黑的眼睛溜她一眼。


    “拿迴去跟你姐姐一道吃罷。”淩妝摸了摸他的頭,又吩咐曹烈,“你送他迴去。”


    小兔兒本想纏著她問出宮玩的事,小孩子忘性大,見了諾大一個花瓜,倒把來時的念頭拋到了九霄雲外。[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宮裏玩的地方也多,皇後不說拘著,不念書的時候他就到處跑,到現在隻跑了三分之一的宮城,新鮮勁並沒有過去。


    小兔兒告辭了“皇後姐姐”,歡歡喜喜下樓去了。


    淩妝睇了眼魏進,這才道:“還有兩個多月呢。急什麽,交代下去,那些吃不得用不得的賞器少做些,讓他們把腦子用在做些實用的物件上頭。”


    魏進躬身仔細聽吩咐。白淨無須的臉上帶著恬靜的笑,恰到好處,“娘娘眼光獨到,上次您說西洋那邊來的鍾有意思,比咱們老祖宗傳下來的沙漏好。造辦處一小子拆了尋摸,如今倒做得比外頭傳進來的還好了,每日走得更準。”


    “嗯,這樣的人就要賞賜,真做了新奇玩意,再來迴罷。”


    魏進哈腰稱是。


    淩妝又想起一事,道:“昨日半夜看的一道折子,有地方官奏聞充軍的神機營士兵裏頭有人發明了連珠火銃,說可連續扣動扳機十幾次,才需裝填火藥。這就怪了。為何武將不奏,倒是文官來報?我將折子單擱在書案一旁,你去取來。”


    神機營因重明門之變整軍裁撤,另成立了火器營,原屬神機營的數千士兵遭流放。


    淩妝想了想,看的奏報太多,隻知流到廣西境內,一時倒想不起是哪個衛所。


    魏進去了片刻迴來,雙手呈上一道折子。


    淩妝打開看了,是廣西道宣慰司下的武仙縣縣令呈給兵部的公函。說他們那裏的慶元衛中流放士兵戴鐸製造出十六連發的火銃,唐崖土司聞其名前來討要此人,欲以五頭大象交換。


    兵部武庫司郎中上奏說:“唐崖土司實領鄂西南、渝東方圓數千地,位列恩施十八土司之首。鹹豐三大土司之最,朝廷不應讓此人流落在外,請命召迴。”


    門下省審閱曰“奏聞”,中書省批條陳為“可”。


    淩妝看一應衙門的舉措都沒問題,提筆批了,交給魏進道:“著兵部派專使接此人迴京。”


    魏進匆匆跑向兵部的值房。


    即使休沐日。各衙門在宮裏也有值班人員,皇後臨時有旨意要傳,那也便捷得很,隻是如今通常明發上諭需要輔政王撳印,律王爺若不在值房裏,奴才們便要多跑一趟腿了。


    宮娥們勸著用了些膳,淩妝更換了輕便衣裳,下了仙樓歪在暖閣裏喝茶,天色也已大亮。


    按慣例,若太後健在,皇後當五日一朝,若是太妃,則無定例,但如今聞道宮畢竟有個太上皇,淩妝便定了十日一朝的規矩,每當這一日,也會順道去上林兩宮給兩位太皇太妃請安。


    今日正該是朝賀的日子,等皇後喝完茶,曹烈上前請旨:“步輦已經備下了,時辰也正好,娘娘要去上林麽?”


    淩妝點頭起身。


    曹烈連忙作勢攙扶。


    其實淩專的做派與其餘娘娘皆不同,她走路基本是不用人扶的,隻不過宮裏規矩就是如此,尋常也由得太監們做個手勢罷了。


    到了聞道宮,太上皇打發人出來說“身上不好,改日再見。”


    每次來聞道宮幾乎都是一樣的戲碼,淩妝早就習慣,隻叮囑宮人小心侍奉,這便要走。


    剛從廡廊下走出,一團黑影“唿”地從一側飛來。


    隨侍的廣寧衛小子管陣生眼疾手快,劈手一掌打落,身形已掠了過去。


    剩下三名衛士銀劍出鞘,分三麵擺開姿勢。


    但是諸人定睛一看,落在地上的不過是一塊石頭。


    卻見管陣生已提溜著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小少年走迴,怒道:“還不參見皇後!”


    小少年扭動著身軀,目中帶著滿滿的怨毒之色,臉色也有些青黃。


    他身形瘦弱挺拔,幾乎與淩妝一般高的個頭,五官雖未脫盡稚氣,卻是清晰分明,如一杆鬱鬱青竹。


    淩妝愣了一愣,才醒起這是夏後的嫡幼子梁王容毓聰。


    宮裏未成年的禦弟親王有二個,容毓聰沒了母親,容汐玦念他年幼,不想將他與太上皇一起軟禁,便賜了他單獨居於東宮玉明殿,請了翰林院的宿老為師,亦早早為他配置了王府屬官。


    管陣生一喝,倒似乎激起了梁王的反骨,極力掙紮想脫出他的鉗製。


    沒有皇後的命令,管陣生哪裏能放,梁王扭得額頭青筋直蹦也是徒然。


    淩妝看他苦苦掙紮一迴,淡聲道:“放開他。”


    梁王咬牙切齒,一口痰吐了過來,大罵:“假惺惺,妖婦!”


    有衛士舉劍鞘將痰擋下,淩妝冷眼瞧著,他額頭脖子上浮起的青筋,破壞了好端端的樣貌,明明金尊玉貴的孩子卻壞了氣質,心中微微一歎,想著畢竟是大人的事,也不怪他,問道:“是誰教的你?”(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步步鳳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杏雨黃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杏雨黃裳並收藏步步鳳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