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們有利可圖,朝廷又多了一條稅收的渠道。</p>
這就是趙爍的思路。</p>
可是趙爍還沒有提出來。</p>
李彥迴就直接說道:“陛下,微臣以為要刺激經濟,首當其衝的便是鼓勵民間商人經商的積極性。”</p>
“在此之前,要給他們減少交易時的繁瑣流程,同時還要提升朝廷的權威跟公信力。”</p>
“所以微臣覺得,朝廷應當出一個引岸,以鹽或者核心礦產鐵為主。”</p>
“用這兩樣當做衡量白銀的籌碼,鼓勵民間置換。”</p>
“朝廷可從中促成他們的交易,又有了很大的保障。”</p>
“如此既能增加國庫盈收,也能極大的增加財政稅收。”</p>
聽聽……</p>
李彥迴不愧是李彥迴!</p>
趙爍驚訝的眼前一亮,他沒想到,這樣的法子,在汴梁城內還有第二個人知曉。</p>
這個家夥,絕對是大宋崛起的棟梁之材啊!</p>
更是無雙國士。</p>
趙爍對李彥迴這個戶部尚書刮目相看。</p>
已然將他當做了自己人。</p>
如今趙爍武將這邊有李綱跟張叔夜,未來還有嶽飛,韓世忠等人。</p>
可謂是大業可期。</p>
同理,他還需要振興大宋經濟的人才。</p>
因為自古帝王要成就萬世霸業,想要一飛衝天,就不能缺少軍事跟經濟的雙翼。</p>
兩者少一翼,則無法衝天。</p>
如今的李彥迴,還有軍備司的魯尼,這可都是天賜大宋的肱骨之臣,無雙國士。</p>
大宋的文臣士大夫裏麵若是多這樣的人才,便可對金國形成軍事跟經濟雙重的吊打。</p>
</p>
到時候,還何懼那些蠻荒暴徒?</p>
“太尉,李愛卿的建議,你怎麽看?”趙爍問道張叔夜。</p>
張叔夜目露欣賞的看向李彥迴,點頭讚同道:“老臣深感此法之妙,若是以此實行,必能振興民間經濟。”</p>
“依老臣多年在民間駐軍的經驗來說,地方的那些商賈們是很願意遵從此法行商的。”</p>
“其實也不單單是商賈,如此一來老百姓家裏有中充足過剩的糧食便可拿來兌換其他物資。”</p>
“朝廷的引岸做擔保,確實能極大的提升我大宋的公信力。”</p>
“這是一個一舉多得的方法。”</p>
“隻是……”</p>
張叔夜言及於此,有些憂慮。</p>
趙爍問道:“太尉擔心什麽?”</p>
張叔夜皺眉說道:“老臣擔心,如今金賊圍城,所以天下商賈們敢不敢用朝廷的引岸。”</p>
“畢竟,很多人都害怕萬一汴梁城破了,那引岸的擔保就如同沒有。”</p>
“到時候竹籃打水一場空,所以大概率那些精明的商人會處於觀望的狀態。”</p>
“若要高效的實行,恐怕得徹底讓大家相信,汴梁城不會被金人攻克,才能緩和民間商人們的顧慮。”</p>
張叔夜的話,又說到點子上了。</p>
所以還是要讓汴梁城內的軍民都擁有擊敗金軍的信心。</p>
趙爍安排李彥迴去籌備引岸的事情。</p>
交給張叔夜一個任務。</p>
那就是抄盧德公和王達的家。</p>
大宋末年,這些貪生怕死的官員們肥的流油。</p>
這也是他們極力想要苟且偷生的主要原因。</p>
盧德公的油水絕對不比徐秉哲少。</p>
抄他的資產,已經足夠抵消這一次守城陣亡士兵們的撫恤了。</p>
這還隻是一個六部尚書!</p>
與此同時,汴梁城外五裏的禁軍營帳裏麵。</p>
也正在緊鑼密鼓的商議著接下來的戰術跟策略。</p>
陸昭陽說道:“汴梁城附近的信陽城以及周口鎮,我軍將他們全部攻下。”</p>
“以那兩座軍鎮為支點,可以逐漸積攢一些糧草。”</p>
“在等我軍後方的軍需隊前來援助一波,我們就可以支撐一個月有餘。”</p>
“這麽長的時間,汴梁城必然發生內訌,畢竟,宋軍的糧食也所剩無幾了。”</p>
“現如今,我們跟宋軍之間其實拚的就是糧草的支撐時間。”</p>
“誰撐的久,誰就是最終的贏家。”</p>
陸昭陽這個漢奸,倒是了解宋人的生活習慣。</p>
他這樣的分析,也正是當前趙爍所畏懼的。</p>
如果金人這麽做的話,趙爍還真得捏一把汗。</p>
因為即便宗澤前來,縱然嶽飛也會兵臨汴梁城外。</p>
可是他們終歸隻有萬餘人。</p>
麵對粘罕、完顏宗望以及金兀術統帥的十幾萬金軍,勝算無多。</p>
然而,金軍的完顏宗望卻很不認同陸昭陽的想法。</p>
準確的說,他是不希望粘罕繼續留在這裏圍困汴梁了。</p>
因為眼下久攻不下,已經是兵家大忌了。</p>
再者,大宋的各路勤王大軍正在風雨兼程的往這裏趕。</p>
一時間所有事情都在朝著他們之前沒有預料到的情況發展。</p>
這對金人是極為不利的。</p>
此外,粘罕要滅宋!</p>
起初完顏宗望也覺得,一旦進攻得逞,倒也能夠一勞永逸。</p>
可是如今的情況已經急轉直下。</p>
正好應了宋朝皇帝趙爍發布的《抗金策論》。</p>
這難道不是恰恰說明,戰爭的主動權就是掌握在人家手中嗎?</p>
粘罕繃著臉說道:“我非常讚同陸先生的計劃,繼續圍困,我就不信宋人不內亂。”</p>
完顏康附和道:“沒錯,把宋朝那狗皇帝禁錮在裏麵,最好他一輩子別出來!”</p>
完顏康性格火暴,嚐嚐爆驚人之語。</p>
故而也很少有人跟他頂撞。</p>
粘罕看了一眼完顏宗望,說道:“我們再待半個月。”</p>
完顏宗望歎了口氣:“粘罕,我說實話不是很讚成你在此地逗留。眼下即便是圍困,可是我們的糧食已然無多。”</p>
“尤其最關鍵的問題是,我們孤軍深入,原本的計劃是執行閃電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汴梁。可是一旦進攻受阻,那我們就得快速後撤。”</p>
“自古以來孤軍深入就是兵家大忌,眼下大宋的三麵都有宋軍馳援。”</p>
“難道孤軍深入,不是閃電戰的精髓嗎?”</p>
粘罕反駁了一句。</p>
接著說道:“雖然此舉是兵家大忌,可是兵者,詭道也。”</p>
“如今大宋軍閥割據,即便他們前來勤王,也不一定能夠同心協力。”</p>
“反而我們隻要一鼓作氣拿下汴梁,那大功可成。”</p>
“至於,糧草……”</p>
粘罕頓了頓,看向完顏經略那個管軍需的將領,問道:“經略,我們現在籌糧,有什麽難度?”</p>
這就是趙爍的思路。</p>
可是趙爍還沒有提出來。</p>
李彥迴就直接說道:“陛下,微臣以為要刺激經濟,首當其衝的便是鼓勵民間商人經商的積極性。”</p>
“在此之前,要給他們減少交易時的繁瑣流程,同時還要提升朝廷的權威跟公信力。”</p>
“所以微臣覺得,朝廷應當出一個引岸,以鹽或者核心礦產鐵為主。”</p>
“用這兩樣當做衡量白銀的籌碼,鼓勵民間置換。”</p>
“朝廷可從中促成他們的交易,又有了很大的保障。”</p>
“如此既能增加國庫盈收,也能極大的增加財政稅收。”</p>
聽聽……</p>
李彥迴不愧是李彥迴!</p>
趙爍驚訝的眼前一亮,他沒想到,這樣的法子,在汴梁城內還有第二個人知曉。</p>
這個家夥,絕對是大宋崛起的棟梁之材啊!</p>
更是無雙國士。</p>
趙爍對李彥迴這個戶部尚書刮目相看。</p>
已然將他當做了自己人。</p>
如今趙爍武將這邊有李綱跟張叔夜,未來還有嶽飛,韓世忠等人。</p>
可謂是大業可期。</p>
同理,他還需要振興大宋經濟的人才。</p>
因為自古帝王要成就萬世霸業,想要一飛衝天,就不能缺少軍事跟經濟的雙翼。</p>
兩者少一翼,則無法衝天。</p>
如今的李彥迴,還有軍備司的魯尼,這可都是天賜大宋的肱骨之臣,無雙國士。</p>
大宋的文臣士大夫裏麵若是多這樣的人才,便可對金國形成軍事跟經濟雙重的吊打。</p>
</p>
到時候,還何懼那些蠻荒暴徒?</p>
“太尉,李愛卿的建議,你怎麽看?”趙爍問道張叔夜。</p>
張叔夜目露欣賞的看向李彥迴,點頭讚同道:“老臣深感此法之妙,若是以此實行,必能振興民間經濟。”</p>
“依老臣多年在民間駐軍的經驗來說,地方的那些商賈們是很願意遵從此法行商的。”</p>
“其實也不單單是商賈,如此一來老百姓家裏有中充足過剩的糧食便可拿來兌換其他物資。”</p>
“朝廷的引岸做擔保,確實能極大的提升我大宋的公信力。”</p>
“這是一個一舉多得的方法。”</p>
“隻是……”</p>
張叔夜言及於此,有些憂慮。</p>
趙爍問道:“太尉擔心什麽?”</p>
張叔夜皺眉說道:“老臣擔心,如今金賊圍城,所以天下商賈們敢不敢用朝廷的引岸。”</p>
“畢竟,很多人都害怕萬一汴梁城破了,那引岸的擔保就如同沒有。”</p>
“到時候竹籃打水一場空,所以大概率那些精明的商人會處於觀望的狀態。”</p>
“若要高效的實行,恐怕得徹底讓大家相信,汴梁城不會被金人攻克,才能緩和民間商人們的顧慮。”</p>
張叔夜的話,又說到點子上了。</p>
所以還是要讓汴梁城內的軍民都擁有擊敗金軍的信心。</p>
趙爍安排李彥迴去籌備引岸的事情。</p>
交給張叔夜一個任務。</p>
那就是抄盧德公和王達的家。</p>
大宋末年,這些貪生怕死的官員們肥的流油。</p>
這也是他們極力想要苟且偷生的主要原因。</p>
盧德公的油水絕對不比徐秉哲少。</p>
抄他的資產,已經足夠抵消這一次守城陣亡士兵們的撫恤了。</p>
這還隻是一個六部尚書!</p>
與此同時,汴梁城外五裏的禁軍營帳裏麵。</p>
也正在緊鑼密鼓的商議著接下來的戰術跟策略。</p>
陸昭陽說道:“汴梁城附近的信陽城以及周口鎮,我軍將他們全部攻下。”</p>
“以那兩座軍鎮為支點,可以逐漸積攢一些糧草。”</p>
“在等我軍後方的軍需隊前來援助一波,我們就可以支撐一個月有餘。”</p>
“這麽長的時間,汴梁城必然發生內訌,畢竟,宋軍的糧食也所剩無幾了。”</p>
“現如今,我們跟宋軍之間其實拚的就是糧草的支撐時間。”</p>
“誰撐的久,誰就是最終的贏家。”</p>
陸昭陽這個漢奸,倒是了解宋人的生活習慣。</p>
他這樣的分析,也正是當前趙爍所畏懼的。</p>
如果金人這麽做的話,趙爍還真得捏一把汗。</p>
因為即便宗澤前來,縱然嶽飛也會兵臨汴梁城外。</p>
可是他們終歸隻有萬餘人。</p>
麵對粘罕、完顏宗望以及金兀術統帥的十幾萬金軍,勝算無多。</p>
然而,金軍的完顏宗望卻很不認同陸昭陽的想法。</p>
準確的說,他是不希望粘罕繼續留在這裏圍困汴梁了。</p>
因為眼下久攻不下,已經是兵家大忌了。</p>
再者,大宋的各路勤王大軍正在風雨兼程的往這裏趕。</p>
一時間所有事情都在朝著他們之前沒有預料到的情況發展。</p>
這對金人是極為不利的。</p>
此外,粘罕要滅宋!</p>
起初完顏宗望也覺得,一旦進攻得逞,倒也能夠一勞永逸。</p>
可是如今的情況已經急轉直下。</p>
正好應了宋朝皇帝趙爍發布的《抗金策論》。</p>
這難道不是恰恰說明,戰爭的主動權就是掌握在人家手中嗎?</p>
粘罕繃著臉說道:“我非常讚同陸先生的計劃,繼續圍困,我就不信宋人不內亂。”</p>
完顏康附和道:“沒錯,把宋朝那狗皇帝禁錮在裏麵,最好他一輩子別出來!”</p>
完顏康性格火暴,嚐嚐爆驚人之語。</p>
故而也很少有人跟他頂撞。</p>
粘罕看了一眼完顏宗望,說道:“我們再待半個月。”</p>
完顏宗望歎了口氣:“粘罕,我說實話不是很讚成你在此地逗留。眼下即便是圍困,可是我們的糧食已然無多。”</p>
“尤其最關鍵的問題是,我們孤軍深入,原本的計劃是執行閃電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汴梁。可是一旦進攻受阻,那我們就得快速後撤。”</p>
“自古以來孤軍深入就是兵家大忌,眼下大宋的三麵都有宋軍馳援。”</p>
“難道孤軍深入,不是閃電戰的精髓嗎?”</p>
粘罕反駁了一句。</p>
接著說道:“雖然此舉是兵家大忌,可是兵者,詭道也。”</p>
“如今大宋軍閥割據,即便他們前來勤王,也不一定能夠同心協力。”</p>
“反而我們隻要一鼓作氣拿下汴梁,那大功可成。”</p>
“至於,糧草……”</p>
粘罕頓了頓,看向完顏經略那個管軍需的將領,問道:“經略,我們現在籌糧,有什麽難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