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到最後的人就是贏家。</p>


    而在古代戰場,耗的精髓,首當其衝的就是糧草。</p>


    隻要汴梁城內糧草充足。</p>


    那麽金軍將汴梁城周圍的土地都侵占了,想要孤立汴梁城,趙爍也同樣不懼。</p>


    趙爍看了看李彥迴,說道:“李愛卿,接下來這幾天是汴梁城最為難熬的日子。”</p>


    “我們上次糧草就出現了斷供的情況。”</p>


    “昨天朕讓高俅調查過城內的糧草資源。”</p>


    “恐怕再過七天,老百姓們就得啃樹皮充饑了。”</p>


    李彥迴點了點頭,他也深知道自己這位戶部尚書的責任。</p>


    故而神色凝重的他歎道:“眼下金賊剛吃敗仗,不可能緊鑼密鼓的發動進攻了。”</p>


    “但是我們要出去籌備糧草也不可能實現。”</p>


    “倘若金人再圍困汴梁半個月,城內必亂。”</p>


    “不錯!但是我們也無需擔憂。”</p>


    “為今之計要考慮的還是軍餉的事情。”</p>


    “畢竟那麽多的陣亡將士需要撫恤,朕苦了誰也不能苦了他們,不能寒了他們的心。”</p>


    “陛下聖明,陛下乃仁義之君。”</p>


    趙爍無視了李彥迴的吹捧,繼續說道:“如今大宋河北的成安郡,以及北京府跟山西太原一帶,各路勤王的義軍正在陸續集結。”</p>


    “成安郡的宗澤此時手裏應該有萬餘人的勤王義士,加上清河縣的竇知章,都是不可小覷的力量。”</p>


    “眼下,金軍已然從潼關到汴梁城這邊,構建了三百裏連營。他們的目標就是要延緩勤王義軍的支援速度,同時也是保障金軍的後勤糧道。”</p>


    “可是,宗澤老將軍如果可以在北京防線內給金軍幾個背刺,突破他們的營寨的話,這裏的粘罕大軍將會軍心大動。”</p>


    趙爍展望著接下來的戰局發展。</p>


    這可不是他空口無憑,或者是憑空吹噓。</p>


    而是真實的北宋曆史上,就在最近這幾天。</p>


    宗澤的義軍以及另外一支擁有嶽飛的義軍便已經開始在北京以及太原一帶接連攻克金軍的營寨。</p>


    尤其是宗澤,在那場進攻之中,沒有敗績。</p>


    反而是金軍營帳被他接連攻克了十三座。</p>


    這絕對在北宋年間屬於最高效的戰役。</p>


    所以,年老的宗澤也是在那個時候威震中原的。</p>


    縱觀宗澤的一生,頗有東漢末年老將黃忠的味道。</p>


    但是黃忠又比他幸運。</p>


    畢竟黃忠雖然不被重用,才華也得不到發揮。</p>


    可他終歸是長沙太守篤定的最強武將。</p>


    而北宋的宗澤呢?</p>


    他的前半生基本上上鬱鬱寡歡。</p>


    一直到國破家亡的時候,才出山參軍的。</p>


    這時候他的歲數已經奔七了。</p>


    七十歲的老頭,建功立業的心思已經少了。</p>


    隻有一腔救國的熱血!</p>


    唉!</p>


    其實,華夏種族向來如此。</p>


    真正的人才前半生都是鬱鬱寡歡,得不到重用的。</p>


    而在廟堂之上侃侃而談的那些士大夫們,卻是禽獸食祿。</p>


    趙爍又對李彥迴跟張叔夜說道:“現在朕以命令高平郡王趙棣前去北京,現在的他是天下勤王義軍的統帥。”</p>


    “到時候義軍南下,也能對金人形成掣肘。”</p>


    張叔夜聽了趙爍的陳述之後,點頭說道:“陛下英明,聖裁決斷,如今金軍嚐到了苦果,想要重振軍心進行攻城,至少在半個月之後。”</p>


    “要是在這期間,宗澤的勤王義軍如陛下所言那般,進攻金軍後背的話,金國大軍必然大潰。”</p>


    </p>


    “隻是老臣擔心,那些民兵們畏懼金賊,從而怯陣遇敗。”</p>


    如果沒有趙爍這個知前知後的穿越者的話。</p>


    張叔夜提出來的擔憂是一位優秀統帥必備的特長。</p>


    因為他的顧慮是非常正確的。</p>


    畢竟自從金軍南下之後,宋軍跟金軍大戰了數十次,未曾得到一勝。</p>


    訓練有素的正規軍也是如此。</p>


    即便是大宋最精銳的西路軍,也隻能跟金軍平分秋色,就更別提那些民間組織起來的民兵義勇了。</p>


    終歸他們在很多時候都無法展現出媲美正規軍的戰鬥素質跟威懾力。</p>


    這倒不是張叔夜瞧不起民兵。</p>


    半年前,北方的軍鎮基本上都在金軍猛烈的進攻下淪陷了。</p>


    否則,金軍也不能如此心安理得的順利南下,逼近汴梁城。</p>


    因為北方屏障破碎。</p>


    所以朝廷才不得不下令讓西北的三大精銳部隊前來勤王。</p>


    可是,先後半年多的時間。</p>


    種家軍、折家軍、姚家軍都被打散了。</p>


    甚至接近於番號消失。</p>


    最讓天下人感到蛋疼的是,陝西府穀那邊的折家軍,因不敵金軍,轉而投降了。</p>


    要知道,那可是楊門虎將裏麵佘老太君的娘家。</p>


    更是北宋三大王牌軍團的佼佼者。</p>


    折家軍繳械投降,有損折可存的威名。</p>


    同樣對大宋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p>


    幾乎所有宋人開始將金人當做無法戰勝的敵人。</p>


    所以,整個西北以及黃河兩岸的宋朝軍隊,見了金軍如同老鼠見了貓一樣。</p>


    麵對張叔夜的不安,趙爍則心平氣和的說道:“太尉放心,朕了解宗澤,他是一個知進退,懂征戰的老英雄。”</p>


    張叔夜點了點頭,他聽過宗澤,但是彼此沒有見過麵。</p>


    如今聽趙爍這麽說,自然也不再質疑。</p>


    趙爍很快把問題的關鍵拉到糧食問題上來。</p>


    他邀請李彥迴跟張叔夜前來,也是想一起研究出一套可行的取利模式。</p>


    畢竟,大宋現在的經濟也趨於疲軟。</p>


    需要注入新鮮的模式來刺激經濟的振興。</p>


    其實趙爍有了全盤的計劃,那就是等價的物資交換。</p>


    用朝廷的引岸來作為擔保。</p>


    比如,河東的商人要獲得鹽礦。</p>


    他需要一百萬兩的鹽。</p>


    而河西的商人需要糧食或者鐵礦。</p>


    雙方就可以置換。</p>


    這個時候朝廷隻需要出一份引岸。</p>


    置換雙方交納萬分之五的服務費用就可以完成交易。</p>


    換而言之,雙方交易的雙相資金是兩百萬兩銀子。</p>


    那就需要各自向朝廷交納五千兩銀子。</p>


    然後就不需要走複雜繁瑣的流程。</p>


    這還隻是開始。</p>


    因為河東商人得到鹽之後,他還會二次售賣。</p>


    同理,河西的商人得到糧食跟鐵礦之後,也會售賣給朝廷。</p>


    這中間就額外多了數次交易。</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奉天為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血後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血後裔並收藏奉天為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