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太湖大學命運的一天終於到來了!


    公元2002年10月10日,在太湖大學能容納一千多人的大禮堂裏黑鴉鴉地擠滿了太湖大學和吳州農業大學的中層幹部和副高以上職稱的教師,禮堂主席台上方一條寫有“熱烈祝賀太湖大學與吳州農業科技大學合並組建東方大學!”大橫幅在強烈的燈光映照下顯得格外醒目。《我們走進新時代》那優美的旋律在禮堂裏、在人們的心裏迴旋著……。在一陣熱烈的掌聲中,交通部副部長李全林、農業部部長助理史金生、江南省委副書記趙全中、吳州市委吳書記以及太湖大學和吳州農業科技大學的有關領導依次走上主席台。大會由施書記主持,交通部和農業部的領導在發言中分別總結了原來各自所屬院校所取得的成績,並就新成立的東方大學提出了幾點建議和希望,省委副書記帶來的一份100萬元的厚禮更是把慶祝大會推向了高潮。與過去相比,這次大會既隆重又簡潔,幾位領導發言過後便徑直和大家告別離去了,不象以前總要會個餐什麽的。各位領導走後,施書記在會上發表了長篇講話:


    “同誌們,我們兩校合並,這也是我們兩校發展史上一個具體重要裏程碑意義的新點,它不是簡單的1加1等於2,而是1+1大於2。以前,我們兩所學校每所學校隻有區區幾千人,拿不出手,辦事也沒有氣魄,出去也沒人理睬。現在可不同了,我們一下子成了萬人大學,這可是一個質的變化啊!萬人大學要有萬人大學的氣魄和胸懷!現在我們已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上,下麵就看我們怎麽幹了。以後我們做每一件事都要高標準,嚴要求,爭取把我們的學校建成全國乃至世界一流的綜合性大學!同誌們,我這話可不是憑空說的,我們有我們有利的條件,我們吳州是全國最發達地區之一,我們要立足於吳州,放眼全國,放眼世界。我們站在了吳州前沿,就等於站在了全國前沿,就靠近了世界的前沿。原吳州農業大學有些師生對兩校合並後與農業有關的專業能否發展還有些擔心。在這裏我勸這些同誌不要有絲毫的顧慮。同誌們,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搞不上去,什麽也談不上。大家可以迴過頭來看看我們黨走過的曆史,哪一件重大的事情不是從農村抓起?我們黨搞革命是從農村開始的,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我們搞改革是從農村開始的,搞的是聯產承包責任製。所以啊,我們新組建的東方大學不但要拓展我們原有的農學專業,而且還將把它作為一個重點來發展。至於原太湖大學所有的專業也都一律保留,而且有些學科還要根據市場的需要大力發展。這一點,大家盡可放心,綜合性大學,什麽叫綜合性大學,就是什麽學科都要有,當然,我們將來會根市場需求對某些學科加以調整,所以大家完全不用擔心自已所學的專業在新學校無用武之地。另外,我還要在這裏鄭重聲明,大家不要抱走迴頭路的希望,兩校合並不會再走迴頭路了。擺在我們麵前的隻有一條,向前走,努力幹,把學校做大做強!我們現在在座的各位可以說都是東方大學的創業者,我們要把這個頭開好,開不好,我們就成了東方大學的罪人,那是要被我們的後人罵的!”


    “同誌們,兩校合並,前途光明,問題也很多。但我想事在人為,我們有有利的一麵,那就是上級的支持,吳州市的支持,還有剛才講過了,我們吳州又處全國發展前沿地帶。但目前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人和。人們常說‘天時地利人和’現在我們具備了天時,地利的有利條件,天時地利隻有通過人和才發揮作用。在這個關鍵的時候,我們一定要顧大局,識大體,一切有利於東方大學出發,而不是從原來的學校出發。如果沒有人和,前兩項都是空的。”


    “同誌們,兩校合並也為我們的改革帶來了新的機遇,前一時期,太湖大學的改革可以說是很成功的,尤其是中文係推出的一係列改革措施,是很得力的,與過去相比,學校的麵貌也因此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如果把我們的體製,我們目前的改革放在吳州這個經濟發展的大環境中去看,我們的改革又是很小的,體製方麵還有許多陳舊落後的地方,兩校都有很多不好的觀念和習慣勢力在起作用。以前改很難,這一次合並可以說為改掉這些落後的東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理由和時機,不抓住這個機會,我們以後的發展就要受到影響,我們要充分利用現在的各項條件進行改革。大家知道吳州大學在十多年前也不怎麽樣,現在發展得這麽快,關鍵就在於抓住了機遇。”


    “改革的關鍵在於有一個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沒有一支過硬的領導隊伍,就不會有一個充滿生機的新東方大學。今後,對於那些搞小團體、小宗派的幹部,堅決不用。我們要做到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說,不利於團結的事不做,在目前這個階段,穩定壓倒一切。這也是對我們每個幹部黨性的一個考驗。我相信,隻要從全體教職工利益出發,我們的事業就會蒸蒸日上,大有可為!”


    “新的大學,要靠我們全體教職工的共同努力,我們一定把全體教職工發動起來,積極為新大學做貢獻。曆史將會記住我們的!我的話完了!”


    “嘩——嘩——。”施書記說完全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在座的無不為新大學的藍圖所鼓舞。


    “葛書記,想不到,形勢發展的這麽快,我們學校一下子變成了萬人大學了,昨晚我躺在床上興奮的一晚上也沒有休息好。”沙飛說。


    葛書記也深有感慨,說道:“是啊,我們早盼著這一天了,這幾年看到別的學校都是上萬人,心裏不免有一種失落感。現在可好了,我們也達到了一萬人了,這可是一個極好的發展機遇呢。”


    許楓道:“葛書記,我們中文係有了前麵的基礎,再加上這種大好形勢,以後在你的帶領下一定會大有作為的。”


    葛書記連連擺手道:“我年紀大了,力不從心了,老朽啦!下麵主要靠你們這些年輕人了,你看這次學校領導班子,平均年齡隻有四十多一點,而且都是研究生畢業,還有兩個博士呢,這股氣勢就非常喜人的了。我還真是羨慕你們呢。不過,在我有生之年,能看到太湖大學有這麽一個結局,也該知足了。以後呢,我肯定要退居二線了,如果你們需要,我可以略施援手的。唉,我來到太湖大學這麽多年,也隻是從去年開始才感到了一種奮鬥的樂趣,想想以前浪費的時光,真是有些可惜呀!”


    “葛書記,許主任,沙書記,可等到你們了,現在全體教師熱情可高了,都在會議室裏等著你給大家傳達新的精神呢!”葛書記一行一出禮堂大門,早已在此等候的小羅便迎上前來說道。


    “哦!”葛書記眼睛一亮,和許楓、沙飛一道大步向係裏走去……


    (本小說已由作家出版社於2006年11月出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校園芳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袁成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袁成亮並收藏校園芳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