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書記!”葛書記在辦公室裏屁股剛落坐,李林便一頭闖了進來。
看著李林風風火火的樣子,葛書記心裏一楞: “哦?是小李啊,有什麽事?”
李林從口袋裏掏出一張紙條說:“葛書記,這是我的辭職報告。”
葛書記接過紙條,皺了皺眉頭:“辭職?”
李林的語氣裏透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堅決:“是的,明天我就不來上班了!”
葛書記眉頭皺得更緊了:“不來上班,那你到哪兒去上班呀?”
李林並沒有直接迴答葛書記的問話: “反正我明天不來係裏上班了!”
葛書記看了看李林,知道再問下去也是白搭,於是便放緩語調說:“哎,我說
小李呀,你要辭職我不反對,這呢也是你的權利,但總得等上麵批下來,你才能走吧。你突然撂挑子走人,手中這一攤活怎麽辦?你總得給我一個思想準備吧。再說對你個人來說辭職也不是件小事,應慎重考慮才是。”
“葛書記,我的主意已定……”李林話還未說完,腰間的手機便笛笛地響了幾下。
李林打開手機看了看上麵的短信息,隨手拿起桌上的皮包,說:“葛書記,我下麵還有急事,以後再向你詳細匯報吧。”不等葛書記答話,便扭頭出了門去。看著李林的背影,葛書記無奈地搖了搖頭。對於李林的辭職,葛書記盡管感到有些意外,但仔細一想,覺得這也是遲早的事情。
李林畢業於複旦大學政治係,建校第二年就來到了太湖大學,可以說是出身名門且算得上年輕人中的“元老”了。按理說,這樣的人前途應該是很不錯的。事實上李林初來學校時的“人氣”還是很旺的,進校第二年就當上了馬列教研室副主任課,後來又被書記看中調到學校做團委書記,在學校是公認的校級幹部後備接班人。不料,在八九年那場政治風波中,毛頭毛腳的他帶領一幫學生從學校到火車站繞了一圈不說,還跑到北京去搞什麽“聲援”活動。結果,本想借這次“東風”把自已推到更高層次的他不但沒有達到原來的目標反而受到學校撤職紀大過處分,最終被調到中文係當了一介小小行政秘書,並且一幹就是七、八年。眼見與他一道來的,甚至比他晚來好多年,原先什麽也不是的同事不是做了官,就是成了學術骨幹,個個事業有成,他心裏別提有多冤了。唉,要不是那場風波,自已一時心血來潮,現在哪會淪到這種地步!每每念及此事,李林心裏就不由得冒出一股怨氣來,他恨自已當初的魯莽,也恨學校的某些領導揪住自已那點錯誤不放。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這股怨氣也漸漸地轉成了憤怒,性情也變得越來越古怪,常常動不動就發莫名其妙火,原先幾個要好的朋友見狀也漸漸地與他疏遠了。他在係裏就象一顆定時炸彈似的,幾乎沒人敢和他交往,生怕那一天會無意中把它給引爆了。係裏幾任主任都想把他調走了事,但葛書記就是不鬆口,“小李還年輕,還有可塑性呢,不要一棍子把人打死了!再說小李在係裏工作做得還是挺不錯的嘛。”其實,葛書記心裏清楚得很,把小李放到哪個部門,都不如把他放在自已手下穩妥、安全。至少,自已的話對他還能起一點作用。說來也怨不得葛書記,大前年,李林就有一次被提拔為中文係辦公室主任的機會,人事處都考核過了,就隻差下令了。然而,就在這個節骨眼上,李林卻出事了,出在洗頭房的小姐身上。
李林非但仕途不順,個人生活也很不如意,三十五六歲了,對象談了多少,他自已也都弄不清了,其中有兩個已到談婚論嫁程度,最後還是吹了。吹得理由都是出奇的相似,認為他這個人太自私,權利欲太強,和他在一起沒有安全感。時間一長,李林對自已的婚姻大事也逐漸淡漠了。從此,他常常出沒於舞場、洗頭房一類的場所,再也沒有談戀愛的心情了。那一次,他照常來到寶成路上的一家洗頭房,正要和那小姐上床行苟合之事時,不料被幾個破門而入的聯防隊員抓了個正著。當時李林的感覺就象天榻了一樣,“撲通”一聲跪在地上不住地向聯防隊員求情,希望不要把這件事情捅到學校去,要多少錢都好商量。但任憑他怎麽求饒,那聯防員卻壓根兒就不理他,楞是把這件事告到了學校。結果眼見就要到手的辦公室主任也吹了,還背一個留校察看的處分。要不是葛書記出麵求情,沒準還會被開除了呢。那些日子,葛書記可真是擔心死了,生怕他會做出什麽出格的事來,便在係裏下了一道死命令,對李林的事一律不準提。其實,葛書記不講,大家也不會去自找麻煩捅這個馬蜂窩的。過了些日子,見到李林並沒有什麽異常,葛書記那顆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這次李林辭職該不會又出了什麽問題吧?他決定晚上親自找李林聊一聊,畢竟他還年輕嘛。
這一天因有了李林辭職的事對葛書記來說似乎特別地長,好不容易等到快下班時間了,葛書記便匆忙拿起一張剛剛出爐、還散發著油墨香的《太湖晚報》朝辦公室大樓前的停車場走去。由於比平時早了五分鍾,校車上隻有三、四個人,葛書記朝他們點點頭算是打了招唿,便在後排靠窗的一個位置上坐了下來,然後打開報紙遊覽起來,不經意間報紙右下角一則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第130期體育彩票特等大獎花落吳州,太湖大學一李姓教師獨得500萬元大獎。
“李姓教師,該不會是李林吧?”看到這則消息,葛書記馬上想到了李林的辭職,心裏不由得一楞。按理獲獎該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不過對李林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呢?聯想起發生在李林身上的件件往事,葛書記心裏很是沒底。這麽多年相處下來,葛書記總感到李林身上有一種自小就形成的自私孤僻的本性。
葛書記猜得沒錯,李林確實中了500萬元大獎。
從外麵辦完事迴到那個隻有三十平方米的“家”裏,李林一頭栽倒在沙發裏,每個神經細胞裏都漲滿了興奮。嘿,不用偷,不用搶,不用吊著膽子貪汙公款,一夜之間,我就變成了百萬富翁,以往那些個委屈在今天總算有了迴報,蒼天啊,你總算有眼!
李林躺在沙發上,兩眼看著頭頂上那紋理各異的天花板,往事象電影一樣在他的眼前一幕幕飄過。
李林九歲時父親在一次耕作時被雷電擊死,沒過多久母親又患了重病,因為沒錢治療,不久便撒手走了。父母雙亡後,李林隻得寄住在唯一的親人叔叔家裏。叔叔在大隊裏開車一年到頭在外很少有迴家的時候,不過平心而論叔叔對這個小侄子挺不錯,倒是嬸嬸從來沒給他好臉色。盡管他在叔叔家髒活累活從未歇手,但挨打挨罵卻是家常便飯。有一次嬸嬸竟用燒紅的火嵌把他的手背掀掉了一塊皮。這一切,李林從來都沒有告訴叔叔,隻說是自已不小心燙的。在叔叔家住了不到一年,叔叔便在一次出行中遇車禍身亡。叔叔死後,李林在嬸嬸家再也呆不下去了。隊裏看到他可憐,便把他送到了公社孤兒院。在孤兒院裏,李林很少說話,也很少與其它孩子們在一起玩。他立誌將來一定要做大官、掙大錢,讓那些看不起他壓迫他的人一個個跪拜在他跟前。為了這一天,他幾乎把全部的時間都放在了學習上。孤兒院院長看著這個孩子學習是如此的努力,便認定他將來一定會是個有用之才,便資助李林從小學一直讀到中學,從中學一直讀到大學,卻沒有發現沾染在這個孩子幼小心靈上的灰塵。
人生在世圖個什麽?“鳥為食亡,人為財死”說到底還不是為了一個“錢”字。 要是有錢,我媽就不會病死,我就不會那麽小就成為孤兒。要是有錢,嬸嬸就不會那麽無情地對待我。你看象胡長清那麽大的官最後為什麽還被送上斷頭台,還不是為了一個“錢”字。當官為了賺錢,有了錢就可享盡天下美女,有了錢可以吃遍天下佳肴。人生說到底就是為了一個“錢”字!貪官手裏的錢是貪來的,花著心
裏多少會有一種不安的感覺,而我這錢不偷不搶,是靠運氣得來的,是上帝賜予我的,花得安心!
“哈……哈……哈……”
一種失態的狂笑在小屋裏迴蕩著,一個扭曲的靈魂在毫無拘束地施放著那原本屬於應該節製的行為。自打中了大獎後,李林就象換了一個人似的,他擁有了太湖邊上一幢高級別墅和一輛高級寶馬小轎車,他整日出入於高檔賓館飯店,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他要用這五百萬元來洗清自已以前遭遇的所有不公和屈辱,他要用這五百萬元來當一迴人間的“帝王”!當他的嬸嬸拐著那條被人打斷的腿來求他給點錢救救自已那患白血病生命垂危的孫兒時,他甚至連門都沒讓她進就給了她一個“暴跳如雷”。他甚至還想收買人來解決那幾個讓自已丟了辦公室主任的聯防隊員,盡管那個小官現在看來一文不值!
幸運與禍患在很多時候幾乎是一對孿生姐妹,尤其是當你不能正確對待幸運的時候!自打中了大獎後,是非便不斷找上李林的門來。他的寶馬車在光天化日之下竟然撞到了路邊上一個小孩身上,他的手在大街上無意中觸到了一位小姐的屁股竟然被幾個人勒索了五千元,一個小小的感冒醫院竟收了他一萬元……奇怪的事一樁接一樁,李林越來越覺得自已真正體會到了這個世界的本質——自私和貪婪。為了安全,每次他都花錢消災,五百萬元的巨款使他忘記了這個世界上還有法律,他用錢來擺平所遇到的一切。為了享受,他揮金如土,一擲千金,五百萬元在迅速減少。就象一輛高速行駛的汽車,一旦脫離跑道就再也控製不住了,李林再也管不了自已了!在他眼裏,整個世界、整個地球都象他一樣瘋狂地轉動著……。
葛書記擔心的事終於發生了。
自打李林辭職後,葛書記每隔幾天總要向沙飛和祝楓問一問是否有李林的信息,這次從北京出差迴來一到辦公室,還沒等他開口,沙飛便說:“葛書記,李林被抓起來了,你知道嗎?”
盡管葛書記對此早有預感,但他還是感到十分的震驚:“出了什麽事?”
沙飛說:“聽說一個月前,他在舞廳裏和另一名舞客為了爭奪一位小姐大動幹戈。結果,在打鬥中他拿隨身帶的水果刀把那人給捅死了。”
葛書記一聲歎息:“真可惜啊,一個好端端的複旦高材生就這樣給毀了。唉,錢有時候也能害死人的!法院判了嗎?”
沙飛說:“判了,昨天剛判的,而且是死刑。”
葛書記問:“那他現在關在哪?”
沙飛說:“吳州第三監獄。”
葛書記沉思片刻,說:“我得去看看,李林畢竟是從我們係出去的,他弄到今天這般天地,不管怎麽說,我這當書記的心裏也不安的很哪!”
吳州第三監獄位於吳州市北麵,高高的圍牆上纏繞著密密麻麻的電網,東麵緊靠一條寬寬的護城河,其它三麵都被新起的大商場給包圍了。說來這吳州監獄也算是一座有著百年曆史的老監獄了,據說抗戰期間著名的救國會七君子就曾關押在這裏。葛書記在吳州大學讀書時還曾來這裏參觀過,不過那時高牆周圍野草叢生,煞是荒涼。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吳州城市建設的迅速擴張,如今這裏早已是車水馬龍的鬧市區了。聽說市裏曾多次與上麵交涉要將這座監獄遷往它處,確實在鬧市區樹著這麽一棟高牆鐵網煞是紮人眼神,令人氣短。但由於該監獄屬省勞改局管轄,雙方在搬遷費用方麵相差甚遠,所以至今也沒有個結果。
葛書記這會兒望了望那高高的牆頭,又瞧了瞧高牆邊花花綠綠的大商場,想到幾個月前最後一次見到李林的情景,心裏陡然起了一種說不出的感慨。唉,有時從商場到高牆這兩者之間也僅僅隻有一步之遙啊!
來到監獄大門口,葛書記向門口那個荷槍實彈的高個子門衛守說明了自已的來意,並把隨身帶著的工作證遞了過去。門衛翻了翻工作證,又打量了葛書記幾眼,說:“你又不是他的家人,看他幹嗎?”
葛書記說:“他原來是我們係的秘書,我是係裏的書記,有責任來看他。我這次來主要是想讓他明白做人的道理,人並不都是為自已而活著的。”
門衛說:“晚了,他是判了死刑的人,也活不了多少天了,懂了又有什麽用?”
葛書記說:“同誌啊,你聽說過‘朝聞道,夕可死矣!’這句話麽?隻要他在走前的一秒鍾明白了人生的真諦,我這心也好受一點啊!”
門衛見葛書記態度堅決的很,便說:“這事我做不了主,我還是請示一下領導再說吧。”說完便拐進旁邊的崗亭撥電話去了。
“葛書記,我怎麽會落到這般田地啊?葛書記,你說人活著究竟為了什麽?啊,葛書記?究竟是為了什麽啊?”在小小會客室拖著腳鐐的李林見到葛書記時猛地撕扯著自已的頭發嚎嚎大哭。雖然隻有五個月的時間,但李林卻象換了一個人似的,蓬頭垢麵,麵容鬆軟,麵皮下垂,明顯地留著暴胖暴瘦後的印痕。
葛書記說:“小李啊,你冷靜點。你問這話就說明你對自已的人生開始進行反思了。小李啊,你以前總是認為人活著就是為自已,這個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活雷鋒。正由於你以前總戴著個人主義的有色眼鏡看人,結果人人在你眼中都變成個人主義的了。其實,事情完全不是你想象的那麽迴事。別的我不多說,我問你,你的父母,還有那位資助你上學的孤兒院院長,他們生下你或幫助你可曾有過個人目的在裏麵?可曾指望你將來給他們什麽迴報?”
“這……”李林怔怔地說不出話來。
葛書記接著說:“就拿你經常掛在嘴上的我們周圍的一些人來說吧。當然,我們周圍有許多人,包括我在內都有不少明顯的缺點。但是如果你從另一方麵看,在我們周圍許多人的身上不是也有很多的閃光點嗎?譬如說沙書記奮不顧身鬥歹徒,譬如說田赫老師為保護眾人生命安全勇闖火海,再譬如咱們的季老師女兒被人撞了,不但不要人家賠償,還把那個肇事的老人接到家裏管吃管住,就連你平時最看不慣的老馬也是一直在捐助貧困山區的幾個孩子上學……你能說這些不是雷鋒精神的再現嗎?我們不能一葉障目,隻見一斑不及其餘啊!小李啊,你之所以走到今天,從根本上說還是你個人主義思想在作怪啊。”
聽了葛書記的話,李林安靜了許多。是啊,多少年來,自已正象葛書記說的那樣無論是看還是做任何事情都是圍繞著自已的小天地進行的,稍有不如意便歸罪於他人,從來沒有從別人的角度來考慮問題……這難道不是走到今天這一步的原因之一嗎?李林從來沒有象現在這樣思考著自已的人生。
規定的時間到了,葛書記站起身來,用充滿期待的眼神看著李林:“我希望你這幾天好好反思自已。雖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晚了些,但是能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走時也會輕鬆一些啊。”
李林象是第一次見到葛書記似的,瞪大眼睛看著葛書記,他使勁地握了一下葛書記的手,拖著腳腳鐐向自已的囚室走去……。看著李林遠去的背影,葛書記心頭象有一團東西堵著似的悶得難受,李林腳下那哐當哐當的聲響象重錘一樣聲聲敲在他的心上。
“葛書記!”
“是你叫我?”葛書記聽到叫聲迴過身來,見一個細皮嫩肉的白胖子正朝自已這邊走來,很是吃驚。。
“是啊,剛才你和那個小夥子的談話我都聽見了,我想請教你一個問題行嗎?”
“行啊!什麽問題?”
“葛書記,您說現在這個世道公平不公平?”
“怎麽不公平?”
“我呢,原來是寶慧集團的總經理……。”
“寶慧集團?那可是全國電子行業的大哥大呀!”
“寶慧之所以有今天,靠得是誰?想當初我接手那個國營小廠時,
全廠一共才二、三十個人,外債卻達到五十萬,是我帶領大夥一步步地把這個虧損小廠發展到現在職工超萬人,年利潤數億元響當當的大集團。說到底,沒有我張萬山,就沒有今天的寶慧。您說,我對國家貢獻有多大?葛書記,您說,我拿個一百萬又算什麽!那是我創造利潤的九牛一毛啊,隻這麽一點點,就把我送到這個鬼地方,和那些個地痞小流氓呆在一起。葛書記,您說,這世道公平嗎?要是在國外那整個廠子就是我張某的了。咹,葛書記,您說,這世道公平嗎?公平嗎?”由於激動,白胖子臉漲得通紅。
葛書記問:“你來這兒之前是不是黨員?”
白胖子說:“怎麽不是?我還是寶慧集團的黨委書記。不過,現在,一切都沒有了,一切都沒有了,老婆也和我分手了,家也沒有了,一切都沒有了!”胖子說著說著便嚎嚎大哭起來。
“你說共產黨員的宗旨是什麽?為人民服務,要為人民謀利益。你呢,拿三百萬為誰謀利益呢?……”
“葛書記,那我要不是共產黨員呢,您說這三百萬該不該拿?”
“那也不行,法律不許可。”葛書記說出的話連自已也感到沒有說服力。前兩天,他看到廣東某國營企業年薪百萬招聘總經理,這百萬年薪可不是個小數目,隻是國營一個小小的規定,百萬就變成順理成章的事了。早就說國營體製存在著嚴重的弊病,這算不算其中的一個呢?是現在做得對了,還是原先做得對了?葛書記實在有些說不清,以前他隻知道拿共產黨員的原則、拿黨性來做工作。在學校,這些道理有時還能管點用,而這在複雜的社會現象麵前就顯得有些勉為其難了。
“謝謝!不多打擾了。”白胖子默然地看了一眼葛書記,便轉身它向了。
看著白胖子想得到什麽卻又一無所得的神情,葛書記象被針紮了一下似的心不由得顫動了一下。
探監迴來,葛書記心裏久久不能平靜。現在的政治思想工作真難做啊!要說服人,僅有熱情還不夠的,還必須要有正確的方法和適當的切入點。看來,單槍匹馬地搞政治思想工作是不行了。思來想去,他覺得學校有必要成立一個政治思想工作顧問團,集中各方麵的智慧來解決學生中存在的一係列問題。學校對葛書記的意見也很重視。不久,這個由葛書記任團長,囊括了學校各方麵頂尖人才的顧問團成立了。說來效果還真得不錯,學生政治思想,包括目前社會上存在的種種熱點問題,顧問團大多能給予滿意的答複。工作也從校內做到了校外,吳州監獄還聘請葛書記等人為兼職政治工作輔導員呢!而李林呢,在葛書記的開導下,情緒也比以前好了許多,葛書記所講得道理一點點地滲入李林的心田,他那原本暗淡的心靈一點點亮起來了。
“葛書記,這些天,我把自已從小到大走過的路仔細盤點了一下。我才發現,我和你之間在思想上是屬於兩個世界的人,尤其是獲得那五百萬元大獎之後。我本想靠這筆錢來充分享受人生,我要成為這個世界上最快樂的人,最長壽的人,說起來不怕您笑話。我光吃民間的長壽藥就花了三十萬元。然而,我得到了什麽呢?我想在紙醉金迷、一擲萬金的生活中充分享受人生的樂趣,然而我卻感到了從未有過的空虛。我想長壽,卻要在人生的盛年結束自已的生命。葛書記,要不是這五百萬元大獎,我就會還在太湖大學中文係,就會還留在你身邊。要是在你的身邊,我也許會慢慢地覺悟起來。是這筆錢,把我拖進了死亡陷井。不,說到底,是我的個人主義思想毀了我的一生。直到今天,我才懂得人的思想境界對於一個人的幸福來說是多麽的重要!但現在為時已晚了。葛書記,這些天,每每想到在太湖大學度過的時光,我就感到對不起你。我知道,你為了使我覺悟過來不知費了多少心血啊!” 一個星期後,也就是李林死刑執行日期的前一天,當葛書記最後一次來看望李林時,李林臉上的痛悔是難以言表的。
葛書記心頭湧上一股說不出的滋味:“小李,也怪我水平有限,工作沒做到家啊。”
“葛書記,我那剩下的二百萬元,其中三十萬賠給了死者家屬,還有一百四十萬可以自由處置。我都是快要去見上帝的人了,這些錢對我來說已無任何意義了。葛書記,在這個世界上,除了你,我沒有可以親近的人了。我想把它捐獻給太湖大學,作為政治思想工作經費。我雖犯了死罪,但這筆錢不是偷來的,不是搶來的,還是幹淨的。這樣我心裏也會安頓一些的。”李林說完,從被子裏拿出兩張紙來,“這一張是我的懺悔書,另一張是我的捐獻遺囑。我希望老師和同學們能通過我的例子吸取教訓,以免我的悲劇在他們身上重演。”
“唉,小李啊,多少年來我一直希望你能從個人小圈子裏跳出來,但你卻總是令人失望不已。今天,你總算開始認識到了這點。”
“葛書記,隻可惜我認識的太晚了,否則我這樣的年紀還能為學校為係裏為社會做多少事啊,但現在……”李林痛苦的說不下去了。葛書記的話使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曾經讀過的一篇小說。那小說篇名雖然記不得了,但故事情節此時卻是那麽清晰地浮現在腦海中。那小說寫的是一個窮漢為了能享受一下監獄的生活,想盡種種辦法,並且故意在警察眼皮底下做了種種壞事,但那些個警察卻陰差陽錯地沒有去抓他。有一天,當他偷東西時聽到遠處教堂裏傳來的聖歌,心靈突然得到了淨化,決心從此改過自新,重新做人時卻被警察抓住投進了監獄。想不到,這種情況在自已身上竟然得到了應驗。人生有時竟是這麽的殘酷!如果真有一次生活的機會,我最大願望就是找一個愛人,能過一個正常的、平民的生活,既便是默默無聞,也是值得的。也許平淡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現在世上很多人的幸福不都是象我一樣迷失在對權力的渴望和對金錢的膜拜中了嗎?
“小李啊,我沒專門學過法律,但我聽說犯了死罪的人,倘有重大立功表現,還可將功補過,從輕發落。前不久,我在報刊上還看到一名死刑犯因有重大發明而被免於死罪的報道。我多麽希望你也能有這方麵的機會啊。”看著李林那沉思的表情,葛書記象是想起了什麽似的問道。
“機會?”李林下意識地用手撓了撓頭,突然象是想起了什麽似的對葛書記說道:“要說機會,對了,在進籠子的當天,我看到報上有一個在河北連殺三人的通緝犯,那個通緝犯我認識,他現在就住在南門橋38號!”
“真的!你真的認識他,沒有看錯?”葛書記精神為之一振。
“絕對沒錯,他臉上有一塊斜長的刀痕,我和他還在一起喝過酒呢?看到通緝令的當天,我原本要去公安局匯報此事的。但不料自已犯了命案,這事就從我的腦海中被擠掉了。你現在要是不說,我還想不起此事呢!”李林眼睛裏閃出了一絲希望的亮光。
“那我們趕快去報告此事!”葛書記迫不急待地說。
“你們說的這個被通緝的殺人犯,確實住在南門橋38號的一間出租房內。但他在昨天已被抓獲了。你看今天的報紙上還登了這則消息呢。”監獄裏的一位工作人員聽了葛書記的話,把一張剛出來的《太湖晚報》報紙遞給了葛書記。
“唉,要是李林早一點把這事說出來就好了!”聽了工作人員的話,葛書記的充滿希望的眼神一下子暗淡了下來。
“葛書記,不瞞你說,這次法院判我死刑,現在仔細想想也是有點冤,那次我拿水果刀捅那個人也是沒辦法,他們幾個人把我往死裏打,恐怕我動刀子,他們也要把我打死了。”
“什麽?你再把當時的情形仔細給我說一遍。”葛書記原本暗淡的眼神又露出了希望之光。
李林吃驚地看著葛書記,一五一十地把當時的情形向葛書記描繪了一遍。
“小李呀,你怎麽不
早說呢,這個情節你跟律師或者法院講了沒有?”
“沒有,我隻知道殺人是要償命的,那會想到跟法院講這些事情啊。”
“小李,你這個情形依我看應當屬於防衛過當,不應判死刑的。快快,找法院去!”葛書記情緒大振,臉上的肌肉由於激動而不住地抖動著。
“葛書記……”看著葛書記那張激動的臉,李林的眼淚象是決了堤的洪水破眶而出。
看著李林風風火火的樣子,葛書記心裏一楞: “哦?是小李啊,有什麽事?”
李林從口袋裏掏出一張紙條說:“葛書記,這是我的辭職報告。”
葛書記接過紙條,皺了皺眉頭:“辭職?”
李林的語氣裏透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堅決:“是的,明天我就不來上班了!”
葛書記眉頭皺得更緊了:“不來上班,那你到哪兒去上班呀?”
李林並沒有直接迴答葛書記的問話: “反正我明天不來係裏上班了!”
葛書記看了看李林,知道再問下去也是白搭,於是便放緩語調說:“哎,我說
小李呀,你要辭職我不反對,這呢也是你的權利,但總得等上麵批下來,你才能走吧。你突然撂挑子走人,手中這一攤活怎麽辦?你總得給我一個思想準備吧。再說對你個人來說辭職也不是件小事,應慎重考慮才是。”
“葛書記,我的主意已定……”李林話還未說完,腰間的手機便笛笛地響了幾下。
李林打開手機看了看上麵的短信息,隨手拿起桌上的皮包,說:“葛書記,我下麵還有急事,以後再向你詳細匯報吧。”不等葛書記答話,便扭頭出了門去。看著李林的背影,葛書記無奈地搖了搖頭。對於李林的辭職,葛書記盡管感到有些意外,但仔細一想,覺得這也是遲早的事情。
李林畢業於複旦大學政治係,建校第二年就來到了太湖大學,可以說是出身名門且算得上年輕人中的“元老”了。按理說,這樣的人前途應該是很不錯的。事實上李林初來學校時的“人氣”還是很旺的,進校第二年就當上了馬列教研室副主任課,後來又被書記看中調到學校做團委書記,在學校是公認的校級幹部後備接班人。不料,在八九年那場政治風波中,毛頭毛腳的他帶領一幫學生從學校到火車站繞了一圈不說,還跑到北京去搞什麽“聲援”活動。結果,本想借這次“東風”把自已推到更高層次的他不但沒有達到原來的目標反而受到學校撤職紀大過處分,最終被調到中文係當了一介小小行政秘書,並且一幹就是七、八年。眼見與他一道來的,甚至比他晚來好多年,原先什麽也不是的同事不是做了官,就是成了學術骨幹,個個事業有成,他心裏別提有多冤了。唉,要不是那場風波,自已一時心血來潮,現在哪會淪到這種地步!每每念及此事,李林心裏就不由得冒出一股怨氣來,他恨自已當初的魯莽,也恨學校的某些領導揪住自已那點錯誤不放。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這股怨氣也漸漸地轉成了憤怒,性情也變得越來越古怪,常常動不動就發莫名其妙火,原先幾個要好的朋友見狀也漸漸地與他疏遠了。他在係裏就象一顆定時炸彈似的,幾乎沒人敢和他交往,生怕那一天會無意中把它給引爆了。係裏幾任主任都想把他調走了事,但葛書記就是不鬆口,“小李還年輕,還有可塑性呢,不要一棍子把人打死了!再說小李在係裏工作做得還是挺不錯的嘛。”其實,葛書記心裏清楚得很,把小李放到哪個部門,都不如把他放在自已手下穩妥、安全。至少,自已的話對他還能起一點作用。說來也怨不得葛書記,大前年,李林就有一次被提拔為中文係辦公室主任的機會,人事處都考核過了,就隻差下令了。然而,就在這個節骨眼上,李林卻出事了,出在洗頭房的小姐身上。
李林非但仕途不順,個人生活也很不如意,三十五六歲了,對象談了多少,他自已也都弄不清了,其中有兩個已到談婚論嫁程度,最後還是吹了。吹得理由都是出奇的相似,認為他這個人太自私,權利欲太強,和他在一起沒有安全感。時間一長,李林對自已的婚姻大事也逐漸淡漠了。從此,他常常出沒於舞場、洗頭房一類的場所,再也沒有談戀愛的心情了。那一次,他照常來到寶成路上的一家洗頭房,正要和那小姐上床行苟合之事時,不料被幾個破門而入的聯防隊員抓了個正著。當時李林的感覺就象天榻了一樣,“撲通”一聲跪在地上不住地向聯防隊員求情,希望不要把這件事情捅到學校去,要多少錢都好商量。但任憑他怎麽求饒,那聯防員卻壓根兒就不理他,楞是把這件事告到了學校。結果眼見就要到手的辦公室主任也吹了,還背一個留校察看的處分。要不是葛書記出麵求情,沒準還會被開除了呢。那些日子,葛書記可真是擔心死了,生怕他會做出什麽出格的事來,便在係裏下了一道死命令,對李林的事一律不準提。其實,葛書記不講,大家也不會去自找麻煩捅這個馬蜂窩的。過了些日子,見到李林並沒有什麽異常,葛書記那顆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這次李林辭職該不會又出了什麽問題吧?他決定晚上親自找李林聊一聊,畢竟他還年輕嘛。
這一天因有了李林辭職的事對葛書記來說似乎特別地長,好不容易等到快下班時間了,葛書記便匆忙拿起一張剛剛出爐、還散發著油墨香的《太湖晚報》朝辦公室大樓前的停車場走去。由於比平時早了五分鍾,校車上隻有三、四個人,葛書記朝他們點點頭算是打了招唿,便在後排靠窗的一個位置上坐了下來,然後打開報紙遊覽起來,不經意間報紙右下角一則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第130期體育彩票特等大獎花落吳州,太湖大學一李姓教師獨得500萬元大獎。
“李姓教師,該不會是李林吧?”看到這則消息,葛書記馬上想到了李林的辭職,心裏不由得一楞。按理獲獎該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不過對李林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呢?聯想起發生在李林身上的件件往事,葛書記心裏很是沒底。這麽多年相處下來,葛書記總感到李林身上有一種自小就形成的自私孤僻的本性。
葛書記猜得沒錯,李林確實中了500萬元大獎。
從外麵辦完事迴到那個隻有三十平方米的“家”裏,李林一頭栽倒在沙發裏,每個神經細胞裏都漲滿了興奮。嘿,不用偷,不用搶,不用吊著膽子貪汙公款,一夜之間,我就變成了百萬富翁,以往那些個委屈在今天總算有了迴報,蒼天啊,你總算有眼!
李林躺在沙發上,兩眼看著頭頂上那紋理各異的天花板,往事象電影一樣在他的眼前一幕幕飄過。
李林九歲時父親在一次耕作時被雷電擊死,沒過多久母親又患了重病,因為沒錢治療,不久便撒手走了。父母雙亡後,李林隻得寄住在唯一的親人叔叔家裏。叔叔在大隊裏開車一年到頭在外很少有迴家的時候,不過平心而論叔叔對這個小侄子挺不錯,倒是嬸嬸從來沒給他好臉色。盡管他在叔叔家髒活累活從未歇手,但挨打挨罵卻是家常便飯。有一次嬸嬸竟用燒紅的火嵌把他的手背掀掉了一塊皮。這一切,李林從來都沒有告訴叔叔,隻說是自已不小心燙的。在叔叔家住了不到一年,叔叔便在一次出行中遇車禍身亡。叔叔死後,李林在嬸嬸家再也呆不下去了。隊裏看到他可憐,便把他送到了公社孤兒院。在孤兒院裏,李林很少說話,也很少與其它孩子們在一起玩。他立誌將來一定要做大官、掙大錢,讓那些看不起他壓迫他的人一個個跪拜在他跟前。為了這一天,他幾乎把全部的時間都放在了學習上。孤兒院院長看著這個孩子學習是如此的努力,便認定他將來一定會是個有用之才,便資助李林從小學一直讀到中學,從中學一直讀到大學,卻沒有發現沾染在這個孩子幼小心靈上的灰塵。
人生在世圖個什麽?“鳥為食亡,人為財死”說到底還不是為了一個“錢”字。 要是有錢,我媽就不會病死,我就不會那麽小就成為孤兒。要是有錢,嬸嬸就不會那麽無情地對待我。你看象胡長清那麽大的官最後為什麽還被送上斷頭台,還不是為了一個“錢”字。當官為了賺錢,有了錢就可享盡天下美女,有了錢可以吃遍天下佳肴。人生說到底就是為了一個“錢”字!貪官手裏的錢是貪來的,花著心
裏多少會有一種不安的感覺,而我這錢不偷不搶,是靠運氣得來的,是上帝賜予我的,花得安心!
“哈……哈……哈……”
一種失態的狂笑在小屋裏迴蕩著,一個扭曲的靈魂在毫無拘束地施放著那原本屬於應該節製的行為。自打中了大獎後,李林就象換了一個人似的,他擁有了太湖邊上一幢高級別墅和一輛高級寶馬小轎車,他整日出入於高檔賓館飯店,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他要用這五百萬元來洗清自已以前遭遇的所有不公和屈辱,他要用這五百萬元來當一迴人間的“帝王”!當他的嬸嬸拐著那條被人打斷的腿來求他給點錢救救自已那患白血病生命垂危的孫兒時,他甚至連門都沒讓她進就給了她一個“暴跳如雷”。他甚至還想收買人來解決那幾個讓自已丟了辦公室主任的聯防隊員,盡管那個小官現在看來一文不值!
幸運與禍患在很多時候幾乎是一對孿生姐妹,尤其是當你不能正確對待幸運的時候!自打中了大獎後,是非便不斷找上李林的門來。他的寶馬車在光天化日之下竟然撞到了路邊上一個小孩身上,他的手在大街上無意中觸到了一位小姐的屁股竟然被幾個人勒索了五千元,一個小小的感冒醫院竟收了他一萬元……奇怪的事一樁接一樁,李林越來越覺得自已真正體會到了這個世界的本質——自私和貪婪。為了安全,每次他都花錢消災,五百萬元的巨款使他忘記了這個世界上還有法律,他用錢來擺平所遇到的一切。為了享受,他揮金如土,一擲千金,五百萬元在迅速減少。就象一輛高速行駛的汽車,一旦脫離跑道就再也控製不住了,李林再也管不了自已了!在他眼裏,整個世界、整個地球都象他一樣瘋狂地轉動著……。
葛書記擔心的事終於發生了。
自打李林辭職後,葛書記每隔幾天總要向沙飛和祝楓問一問是否有李林的信息,這次從北京出差迴來一到辦公室,還沒等他開口,沙飛便說:“葛書記,李林被抓起來了,你知道嗎?”
盡管葛書記對此早有預感,但他還是感到十分的震驚:“出了什麽事?”
沙飛說:“聽說一個月前,他在舞廳裏和另一名舞客為了爭奪一位小姐大動幹戈。結果,在打鬥中他拿隨身帶的水果刀把那人給捅死了。”
葛書記一聲歎息:“真可惜啊,一個好端端的複旦高材生就這樣給毀了。唉,錢有時候也能害死人的!法院判了嗎?”
沙飛說:“判了,昨天剛判的,而且是死刑。”
葛書記問:“那他現在關在哪?”
沙飛說:“吳州第三監獄。”
葛書記沉思片刻,說:“我得去看看,李林畢竟是從我們係出去的,他弄到今天這般天地,不管怎麽說,我這當書記的心裏也不安的很哪!”
吳州第三監獄位於吳州市北麵,高高的圍牆上纏繞著密密麻麻的電網,東麵緊靠一條寬寬的護城河,其它三麵都被新起的大商場給包圍了。說來這吳州監獄也算是一座有著百年曆史的老監獄了,據說抗戰期間著名的救國會七君子就曾關押在這裏。葛書記在吳州大學讀書時還曾來這裏參觀過,不過那時高牆周圍野草叢生,煞是荒涼。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吳州城市建設的迅速擴張,如今這裏早已是車水馬龍的鬧市區了。聽說市裏曾多次與上麵交涉要將這座監獄遷往它處,確實在鬧市區樹著這麽一棟高牆鐵網煞是紮人眼神,令人氣短。但由於該監獄屬省勞改局管轄,雙方在搬遷費用方麵相差甚遠,所以至今也沒有個結果。
葛書記這會兒望了望那高高的牆頭,又瞧了瞧高牆邊花花綠綠的大商場,想到幾個月前最後一次見到李林的情景,心裏陡然起了一種說不出的感慨。唉,有時從商場到高牆這兩者之間也僅僅隻有一步之遙啊!
來到監獄大門口,葛書記向門口那個荷槍實彈的高個子門衛守說明了自已的來意,並把隨身帶著的工作證遞了過去。門衛翻了翻工作證,又打量了葛書記幾眼,說:“你又不是他的家人,看他幹嗎?”
葛書記說:“他原來是我們係的秘書,我是係裏的書記,有責任來看他。我這次來主要是想讓他明白做人的道理,人並不都是為自已而活著的。”
門衛說:“晚了,他是判了死刑的人,也活不了多少天了,懂了又有什麽用?”
葛書記說:“同誌啊,你聽說過‘朝聞道,夕可死矣!’這句話麽?隻要他在走前的一秒鍾明白了人生的真諦,我這心也好受一點啊!”
門衛見葛書記態度堅決的很,便說:“這事我做不了主,我還是請示一下領導再說吧。”說完便拐進旁邊的崗亭撥電話去了。
“葛書記,我怎麽會落到這般田地啊?葛書記,你說人活著究竟為了什麽?啊,葛書記?究竟是為了什麽啊?”在小小會客室拖著腳鐐的李林見到葛書記時猛地撕扯著自已的頭發嚎嚎大哭。雖然隻有五個月的時間,但李林卻象換了一個人似的,蓬頭垢麵,麵容鬆軟,麵皮下垂,明顯地留著暴胖暴瘦後的印痕。
葛書記說:“小李啊,你冷靜點。你問這話就說明你對自已的人生開始進行反思了。小李啊,你以前總是認為人活著就是為自已,這個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活雷鋒。正由於你以前總戴著個人主義的有色眼鏡看人,結果人人在你眼中都變成個人主義的了。其實,事情完全不是你想象的那麽迴事。別的我不多說,我問你,你的父母,還有那位資助你上學的孤兒院院長,他們生下你或幫助你可曾有過個人目的在裏麵?可曾指望你將來給他們什麽迴報?”
“這……”李林怔怔地說不出話來。
葛書記接著說:“就拿你經常掛在嘴上的我們周圍的一些人來說吧。當然,我們周圍有許多人,包括我在內都有不少明顯的缺點。但是如果你從另一方麵看,在我們周圍許多人的身上不是也有很多的閃光點嗎?譬如說沙書記奮不顧身鬥歹徒,譬如說田赫老師為保護眾人生命安全勇闖火海,再譬如咱們的季老師女兒被人撞了,不但不要人家賠償,還把那個肇事的老人接到家裏管吃管住,就連你平時最看不慣的老馬也是一直在捐助貧困山區的幾個孩子上學……你能說這些不是雷鋒精神的再現嗎?我們不能一葉障目,隻見一斑不及其餘啊!小李啊,你之所以走到今天,從根本上說還是你個人主義思想在作怪啊。”
聽了葛書記的話,李林安靜了許多。是啊,多少年來,自已正象葛書記說的那樣無論是看還是做任何事情都是圍繞著自已的小天地進行的,稍有不如意便歸罪於他人,從來沒有從別人的角度來考慮問題……這難道不是走到今天這一步的原因之一嗎?李林從來沒有象現在這樣思考著自已的人生。
規定的時間到了,葛書記站起身來,用充滿期待的眼神看著李林:“我希望你這幾天好好反思自已。雖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晚了些,但是能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走時也會輕鬆一些啊。”
李林象是第一次見到葛書記似的,瞪大眼睛看著葛書記,他使勁地握了一下葛書記的手,拖著腳腳鐐向自已的囚室走去……。看著李林遠去的背影,葛書記心頭象有一團東西堵著似的悶得難受,李林腳下那哐當哐當的聲響象重錘一樣聲聲敲在他的心上。
“葛書記!”
“是你叫我?”葛書記聽到叫聲迴過身來,見一個細皮嫩肉的白胖子正朝自已這邊走來,很是吃驚。。
“是啊,剛才你和那個小夥子的談話我都聽見了,我想請教你一個問題行嗎?”
“行啊!什麽問題?”
“葛書記,您說現在這個世道公平不公平?”
“怎麽不公平?”
“我呢,原來是寶慧集團的總經理……。”
“寶慧集團?那可是全國電子行業的大哥大呀!”
“寶慧之所以有今天,靠得是誰?想當初我接手那個國營小廠時,
全廠一共才二、三十個人,外債卻達到五十萬,是我帶領大夥一步步地把這個虧損小廠發展到現在職工超萬人,年利潤數億元響當當的大集團。說到底,沒有我張萬山,就沒有今天的寶慧。您說,我對國家貢獻有多大?葛書記,您說,我拿個一百萬又算什麽!那是我創造利潤的九牛一毛啊,隻這麽一點點,就把我送到這個鬼地方,和那些個地痞小流氓呆在一起。葛書記,您說,這世道公平嗎?要是在國外那整個廠子就是我張某的了。咹,葛書記,您說,這世道公平嗎?公平嗎?”由於激動,白胖子臉漲得通紅。
葛書記問:“你來這兒之前是不是黨員?”
白胖子說:“怎麽不是?我還是寶慧集團的黨委書記。不過,現在,一切都沒有了,一切都沒有了,老婆也和我分手了,家也沒有了,一切都沒有了!”胖子說著說著便嚎嚎大哭起來。
“你說共產黨員的宗旨是什麽?為人民服務,要為人民謀利益。你呢,拿三百萬為誰謀利益呢?……”
“葛書記,那我要不是共產黨員呢,您說這三百萬該不該拿?”
“那也不行,法律不許可。”葛書記說出的話連自已也感到沒有說服力。前兩天,他看到廣東某國營企業年薪百萬招聘總經理,這百萬年薪可不是個小數目,隻是國營一個小小的規定,百萬就變成順理成章的事了。早就說國營體製存在著嚴重的弊病,這算不算其中的一個呢?是現在做得對了,還是原先做得對了?葛書記實在有些說不清,以前他隻知道拿共產黨員的原則、拿黨性來做工作。在學校,這些道理有時還能管點用,而這在複雜的社會現象麵前就顯得有些勉為其難了。
“謝謝!不多打擾了。”白胖子默然地看了一眼葛書記,便轉身它向了。
看著白胖子想得到什麽卻又一無所得的神情,葛書記象被針紮了一下似的心不由得顫動了一下。
探監迴來,葛書記心裏久久不能平靜。現在的政治思想工作真難做啊!要說服人,僅有熱情還不夠的,還必須要有正確的方法和適當的切入點。看來,單槍匹馬地搞政治思想工作是不行了。思來想去,他覺得學校有必要成立一個政治思想工作顧問團,集中各方麵的智慧來解決學生中存在的一係列問題。學校對葛書記的意見也很重視。不久,這個由葛書記任團長,囊括了學校各方麵頂尖人才的顧問團成立了。說來效果還真得不錯,學生政治思想,包括目前社會上存在的種種熱點問題,顧問團大多能給予滿意的答複。工作也從校內做到了校外,吳州監獄還聘請葛書記等人為兼職政治工作輔導員呢!而李林呢,在葛書記的開導下,情緒也比以前好了許多,葛書記所講得道理一點點地滲入李林的心田,他那原本暗淡的心靈一點點亮起來了。
“葛書記,這些天,我把自已從小到大走過的路仔細盤點了一下。我才發現,我和你之間在思想上是屬於兩個世界的人,尤其是獲得那五百萬元大獎之後。我本想靠這筆錢來充分享受人生,我要成為這個世界上最快樂的人,最長壽的人,說起來不怕您笑話。我光吃民間的長壽藥就花了三十萬元。然而,我得到了什麽呢?我想在紙醉金迷、一擲萬金的生活中充分享受人生的樂趣,然而我卻感到了從未有過的空虛。我想長壽,卻要在人生的盛年結束自已的生命。葛書記,要不是這五百萬元大獎,我就會還在太湖大學中文係,就會還留在你身邊。要是在你的身邊,我也許會慢慢地覺悟起來。是這筆錢,把我拖進了死亡陷井。不,說到底,是我的個人主義思想毀了我的一生。直到今天,我才懂得人的思想境界對於一個人的幸福來說是多麽的重要!但現在為時已晚了。葛書記,這些天,每每想到在太湖大學度過的時光,我就感到對不起你。我知道,你為了使我覺悟過來不知費了多少心血啊!” 一個星期後,也就是李林死刑執行日期的前一天,當葛書記最後一次來看望李林時,李林臉上的痛悔是難以言表的。
葛書記心頭湧上一股說不出的滋味:“小李,也怪我水平有限,工作沒做到家啊。”
“葛書記,我那剩下的二百萬元,其中三十萬賠給了死者家屬,還有一百四十萬可以自由處置。我都是快要去見上帝的人了,這些錢對我來說已無任何意義了。葛書記,在這個世界上,除了你,我沒有可以親近的人了。我想把它捐獻給太湖大學,作為政治思想工作經費。我雖犯了死罪,但這筆錢不是偷來的,不是搶來的,還是幹淨的。這樣我心裏也會安頓一些的。”李林說完,從被子裏拿出兩張紙來,“這一張是我的懺悔書,另一張是我的捐獻遺囑。我希望老師和同學們能通過我的例子吸取教訓,以免我的悲劇在他們身上重演。”
“唉,小李啊,多少年來我一直希望你能從個人小圈子裏跳出來,但你卻總是令人失望不已。今天,你總算開始認識到了這點。”
“葛書記,隻可惜我認識的太晚了,否則我這樣的年紀還能為學校為係裏為社會做多少事啊,但現在……”李林痛苦的說不下去了。葛書記的話使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曾經讀過的一篇小說。那小說篇名雖然記不得了,但故事情節此時卻是那麽清晰地浮現在腦海中。那小說寫的是一個窮漢為了能享受一下監獄的生活,想盡種種辦法,並且故意在警察眼皮底下做了種種壞事,但那些個警察卻陰差陽錯地沒有去抓他。有一天,當他偷東西時聽到遠處教堂裏傳來的聖歌,心靈突然得到了淨化,決心從此改過自新,重新做人時卻被警察抓住投進了監獄。想不到,這種情況在自已身上竟然得到了應驗。人生有時竟是這麽的殘酷!如果真有一次生活的機會,我最大願望就是找一個愛人,能過一個正常的、平民的生活,既便是默默無聞,也是值得的。也許平淡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現在世上很多人的幸福不都是象我一樣迷失在對權力的渴望和對金錢的膜拜中了嗎?
“小李啊,我沒專門學過法律,但我聽說犯了死罪的人,倘有重大立功表現,還可將功補過,從輕發落。前不久,我在報刊上還看到一名死刑犯因有重大發明而被免於死罪的報道。我多麽希望你也能有這方麵的機會啊。”看著李林那沉思的表情,葛書記象是想起了什麽似的問道。
“機會?”李林下意識地用手撓了撓頭,突然象是想起了什麽似的對葛書記說道:“要說機會,對了,在進籠子的當天,我看到報上有一個在河北連殺三人的通緝犯,那個通緝犯我認識,他現在就住在南門橋38號!”
“真的!你真的認識他,沒有看錯?”葛書記精神為之一振。
“絕對沒錯,他臉上有一塊斜長的刀痕,我和他還在一起喝過酒呢?看到通緝令的當天,我原本要去公安局匯報此事的。但不料自已犯了命案,這事就從我的腦海中被擠掉了。你現在要是不說,我還想不起此事呢!”李林眼睛裏閃出了一絲希望的亮光。
“那我們趕快去報告此事!”葛書記迫不急待地說。
“你們說的這個被通緝的殺人犯,確實住在南門橋38號的一間出租房內。但他在昨天已被抓獲了。你看今天的報紙上還登了這則消息呢。”監獄裏的一位工作人員聽了葛書記的話,把一張剛出來的《太湖晚報》報紙遞給了葛書記。
“唉,要是李林早一點把這事說出來就好了!”聽了工作人員的話,葛書記的充滿希望的眼神一下子暗淡了下來。
“葛書記,不瞞你說,這次法院判我死刑,現在仔細想想也是有點冤,那次我拿水果刀捅那個人也是沒辦法,他們幾個人把我往死裏打,恐怕我動刀子,他們也要把我打死了。”
“什麽?你再把當時的情形仔細給我說一遍。”葛書記原本暗淡的眼神又露出了希望之光。
李林吃驚地看著葛書記,一五一十地把當時的情形向葛書記描繪了一遍。
“小李呀,你怎麽不
早說呢,這個情節你跟律師或者法院講了沒有?”
“沒有,我隻知道殺人是要償命的,那會想到跟法院講這些事情啊。”
“小李,你這個情形依我看應當屬於防衛過當,不應判死刑的。快快,找法院去!”葛書記情緒大振,臉上的肌肉由於激動而不住地抖動著。
“葛書記……”看著葛書記那張激動的臉,李林的眼淚象是決了堤的洪水破眶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