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穎他爸,幾點了?也該休息了,不要把身體給弄垮了。”
“好,好,我馬上就睡。”聽到妻子叫喚,老季看了看牆上擺鍾,已是深夜12點了。為了趕在年底之前完成書稿的寫作,老季已不知開了多少個夜車了。不過,這迴老季要完成的既不是他那雄心勃勃的《世紀金蛋》,也不是為那個馮畫家打造的傳記作品,而是一本有關《楚辭》研究的學術專著。自打女兒出了車禍後,老季對自已的人生又作了一次認真的盤點。在那段日子裏,老季被一股股濃濃的溫情包圍著,許多相識或不曾相識的人來看望小穎時也都“季教授長季教授短”地勸慰著他,對教授尊敬之情溢於言表。每當這個時候,老季心裏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慚愧。教授在人們的心目可是大學問家的代名詞,自已連一本象樣的專著都沒有,怎能配得上這個稱號?麵對那張張熱情的笑臉,老季總感到自已是在扮演一個騙子的角色。“看來,我必須做些有意義的事了,至少我不能愧對頭頂上的這頂副教授的帽子才是!”於是,在名利場轉了一圈後,老季又把讀研究生時的課題《楚辭研究》拾了起來,生活過得忙碌而又充實。
經過半年的苦戰,《楚辭新解》一書終於脫稿了。當老季小心翼翼地把厚厚一摞三十萬字的書稿寄往江海出版社時,也同時寄去了一個大大的希望。
“小穎他爸,江海出版社給你來信了!”老季腳剛跨進家門,妻子雪琴便指著桌上一封信說道。
“真的?”老季聞言跳將起來,幾乎是撲過去把那封信抓到手的。《楚辭新解》寄出去還不到半個月,出版社便來信了,看來這出書的事十有八九沒問題。本來老季對這本書就抱有很大的希望,那可是他六年心血的結晶啊!他深深地唿了一口氣,待自已稍稍平靜了些,才撕開信封。或許用力過猛,那信封被他整整截去了四分之一,一張香煙殼大小的小紙片從裏麵翩然飄出,不等紙片落地,老季便已將其掌握在手上了,那紙片上麵隻有短短的幾行小字:
季老師:
您的大作《楚辭新解》已拜讀,頗有出版價值。鑒於目前我社經費拮據,倘您能讚助3萬元,我社可予出版。
順致研安!
江海出版社
“3萬元?這可是我一年的工資啊!”老季仿佛一下子掉到冰窟裏,心裏一陣發冷。妻子在一家街道小廠工作,每月隻有500元的收入,一個女兒正在讀小學正是花錢的時候,到哪兒去弄這麽多錢呢?
“小穎他爸,你別著急,辦法總會有的。”看到老季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妻子在一旁安慰道。
“唉!這辦法究竟到哪一天才能有呢?現在學術研究的形勢發展很快,說不定過了幾年,我這部《楚辭新解》就新不起來了。”老季一聲歎息。
“小穎他爸,你看這裏麵是什麽?”第二天妻子下班一迴到家便從包裏拿出一隻厚厚的大信封來。老季打開一看,是厚厚一摞百元大鈔,吃驚問道: “你哪兒弄來這麽多錢?”
“我把母親給我的那副金鐲給賣了,總共8000元錢呢。起先那人隻肯出7000元,後講了半天,才又加了1000元。”妻子因為自已做成了一樁大買賣而興奮不已。
“那可是你母親給你的傳家寶啊,你怎麽能把它賣掉呢?”
“小穎他爸,你這是幹正事,又不是搞歪門邪道。再說你書出出來了,我臉上也有光啊!”
老季聞言大動,一把把妻子摟在懷裏:“雪琴啊,你可要記清楚買你金鐲的那個人住在什麽地方,等這本書出來後,我一定要想辦法掙多多的錢,不但要把那副金鐲贖迴來,而且還要讓你和小穎過上好日子。”
“我不要那麽多錢。”
“怎麽?錢多還不好嗎?”
“不好,你沒聽說‘男人有錢就變壞’嗎?”
“聽說了,我還聽說‘女人變壞才有錢’呢!”
“錢這東西夠用就行了,我不圖別的,隻要全家人在一起平平安安的就好了,這比什麽都金貴。”
“這倒也是,還是俗話說的好啊‘金窩銀窩不如自已的狗窩’。”妻子的話使老季不禁想起了上次在舞廳裏見到的那些麵無表情、眼睛空洞無光的一個個大款和舞女們。
八千元,加上原有的一萬元,還差一萬二千元呢!
本來老季想把出書的事往後推推,但現在妻子把金鐲都拿出來賣了,他必須盡快想辦法早一點把書出出來。為了這一萬二千元的款子,老季簡直傷透了腦子,他甚至跑到銀行去申請貸款。那銀行裏的小姐聽到老季貸款出書,象是看見外星人似的驚得把眼睛瞪得老大。老季見狀知道沒戲,二話沒說扭頭便走。哎,都說寫書難寫書難,沒想到出書比寫書還難!
轉眼間已到大年二十九,在吳州俗稱小年夜,從早到晚,整個城市“劈裏叭啦”聲就沒歇過,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濃烈的火藥味。老季踏著滿街支離破碎的花花紙頭,心裏因書出不來多了一些愁緒。心想,每年過年蹦鞭炮、放焰火要花掉多少錢啊,這些錢又可以出多少本書啊。唉,中國人的老毛病就是圖排場,比闊氣,許多錢都花在這毫無意義的奢侈玩藝上了。中國人發明了火藥卻把它用來做炮仗,而這玩藝兒到西洋人手中便成了攻城掠地的好工具。中國人發明了羅盤卻把它用來看風水,而這玩藝到了西洋人手裏就成了拓展疆域的指南針。現在有些地方連飯都吃不飽,卻大力倡導老百姓高消費。昨天電視裏還報道了一個名叫太慧縣的縣委縣政府竟聯合下文要求該縣每人每年須買五公斤該縣出產的“太慧酒”,並把 “為振興太慧酒業做貢獻!”“太慧人人能喝酒,喝酒要喝太慧酒!”的標語扯滿了大街小巷、鎮鎮村村。在眾多的例子裏也不乏和老季有相同遭遇的,前天報紙上還說某村有一個小夥子寫了一本洋洋五十萬字的小說,為了籌集四萬元出版費,在報上登了一個小廣告說是誰要是能幫他把書出了,他就甘願做誰的上門女婿。哎,總說科教興國科教興國,出本書都這麽難還談什麽科教興國!想到這裏,老季心裏恨得直發癢,用腳死勁在地上跺了幾跺,恰好此時一隻啞炮象中彈的孤雁從空中掉到了老季跟前,正窩著一肚子火沒處發泄的老季象找到了出氣筒似地狠狠地一腳將這隻啞炮踢到了半空,沒想到那炮竟“劈”“啪”地在空中炸成了兩截。
迴到家中,老季發泄似地滿屋子翻開了。老季有這個毛病,心裏一煩就喜歡滿屋子亂翻。妻子知道老季心裏煩燥,便任了他去。老季翻了半天,竟然翻出了《太湖晚報》上自已那幅“掛牌照片”,心裏的煩燥一下子減輕了許多,那次正是由於自已的“雨中掛牌”感動了不少好心人,驚動了電視台,最終找到了那個撞傷自已女兒的肇事者。看著照片,聯想到自已的書,老季突然來了一個靈感,對妻子大聲叫道:“雪琴,有了!”
妻子一臉的不解:“什麽有了?”
老季屬那種走到二樓就要掏四樓房間鑰匙的急性子,他顧不得與妻子詳細道來,七鼓八搗不一會便成就了一則“出書求助啟事”。
出書求助啟事
本人是太湖大學副教授,耗二十年心血於日前完成一部三十萬字的《楚辭新解》,受到有關專家及出版社的一致好評。怎奈當今搞學問難,出書更難。這部具有相當價值的學術專著需三萬元才能問世。這三萬元對於我這個普通教師來說實乃天文之數。萬般無奈,隻得求助各位,以期拙著能早日問世,以便使學術界能借此將楚辭研究推進到一個新的高度。凡捐助出版者,均列名於書後,以致感謝。
求助人季侯楓
“小穎他爸,你這是要上街掛牌擺攤嗎?”妻子吃驚地問道。
“雪琴,擺攤怎麽啦,我又不是沒擺過的嘍。要不是我那次掛牌,小穎能有現在這樣的情況麽?”老季說。
“可這次……”
“這次怎麽啦?我這次是為了出書,和那些滿大街跑的乞丐是不可同日而語的。”老季知道妻子要說什麽,不等她把話說完,便堵住了她的嘴。
上午九點剛過,老季便扛著大牌來到了觀前街新華書店門口。依據老季的想法,這出書的事隻有文化人才能理解,故在新華書店門口擺攤最為合適。這年頭,吳州人的年過得也越來越有文化味了,以往流行給小孩壓歲錢,現在那些如《安徒生童話集》之類精裝書也成了給小孩的熱門禮品。不過,對於今天是否能有一個好的收成,老季心裏還是有些打鼓。畢竟,這樣的事情自已還是大姑娘上轎頭一迴去做。大概是大年三十的緣故,書店前人進人出象鬧廟會般熱鬧非凡,這使老季信心陡然增加了不少。他將大牌靠在店前門柱上,便開始打攤,攤還未打好,周圍便聚攏了厚厚一圈人。
“怪怪,出書還要擺攤,倒是從來也沒見過的。”
“這唱得是那門子戲啊?喲,還是個大學教師呢。”
“你們啊,真是少見多怪,這樣的事在國外很平常的。”
“這年頭啊,好書出不來,壞書滿天飛,也沒個人去管管。”
…… ……
圍觀者你一言我一語地對著老季指點江山,言語中雖貶藵不一,但都對事不對人,象談論一種社會現象那樣,這使老季很開心,那感覺仿佛有人在給他做書評一樣。他正要就此發表一通高論時,一個大腹便便的油頭走上前來戲笑道:
“窮教書匠,你給我磕個頭,我給你捐五千元,怎麽樣?”
“你給我磕十個頭,你的出版費我全包了,怎麽樣?”另一個瘦猴在一旁幫腔道。
“怎麽?不願磕頭?那這樣吧,你給我鞠個躬,我給你伍拾元……”油頭邊說邊掏出伍拾元在老季麵前晃來晃去。
“你放尊重點!”老季再也耐不住性子,使勁推了油頭一把,那油頭沒料到老季會來這麽一下,一個趔趄差點摔倒在地上。
“好個臭教書匠,看我不……”那油頭惱羞成怒,卷起衣袖,剛要有所動作,便沒了聲息。老季可顧不了那麽多,他摘下牌子,拿起筆在上麵空白處唰唰地寫了起來:
凡捐助者須以誠心讚助文化教育事業為第一要義,凡懷二心者概不接受!
“喂,同誌,你這是幹什麽呢?”
老季迴頭一看,兩個巡警正站在自已身後。那個油頭和瘦猴不知什麽時候溜走了。原來,巡警看到這兒聚了一大堆人,以為發生了什麽事,便急忙趕來探個究竟。 但如何處理這事,他們還真是“老革命遇到新問題”。再說老季擺的這套龍門陣不比那些個乞錢要飯的,說到底還是屬於高雅文化之類的事。不知是出於對教師的尊重,還是出於對老季的同情,兩個巡警竟各自從口袋裏掏出了伍拾元錢。那些個旁觀的人見到警察也掏口袋了便也下意識地仿效起來。不一會,老季腳下的錢袋便開始漲潮般鼓起來。
巡警們前腳剛走,報社、電視台的記者便也紛紛趕來湊熱鬧了。這年頭新聞媒體之間的競爭也是空前的激烈,每個媒體對提供新聞采訪線索者一經采用都要給二百至一千元不等的獎勵。你別說,這麽一來,效果還真是不錯。現在不管吳州什麽地方出了值得報到的事,要不了幾分鍾記者就會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就象110報警一樣。老季這邊因了媒體的參與更加熱鬧了,麵對一波又一波的記者,老季樂的嘴都合不上了,那感覺不象擺攤倒更象是開記者招待會。老季其人其事一下子成了這條百年老街最耀眼的亮點。當金黃的陽光斜射在觀前街時,老季腳下的錢袋已漲了好幾次潮。嗨,今天少說也有五六百塊呢,快趕上企業職工一個月的工資了,到底是曆史文化名城,吳州人的文化素質就是高!老季興奮而又小心地清理好一天的勞動成果,便扛起牌子打道迴府了。沒走多遠,看到一家店門前螞蟻似的紮了一堆人,想必又是大降價了。店前招牌上那隻碩大的皮鞋使老季不由得想起了妻子腳上那雙打了好幾個補丁的皮鞋,他的腳不由自主地朝那家皮鞋店斜了過去。結婚這麽多年,老季還從來沒有給妻子買過一件象樣的東西呢。
老季擠到櫃前,挑了一雙藍色的女鞋在手中把玩了幾下,問道:“這是真皮的嗎?”
“當然是真皮的嘍,牛皮!”那瘦猴一樣的店主不等老季說聲“買”字便飛快地幫他打好了包,隨後又麻利地拿出好幾件東西連同皮鞋一起朝一個大袋子裏塞,嘴裏還摻了蜜似的嗲聲嗲氣地一個勁兒嘍索著:
“先生,恭喜您啊!你今天是我們的第六十名幸運顧客,喏,這是名牌襯衫,你穿上肯定瀟灑得不得了。這是一隻勞力士手表,女式的,你愛人戴上肯定漂亮一百分。這是……這些東西原價要2000多元,都是貨真價實的,現隻收你400元。我們廠家從來不做廣告,省下來的錢都讓給了幸運顧客。我們其它沒什麽要求,隻想請你幫我們宣傳宣傳。”
“老板,給我買一雙。”
“還有優惠嗎?我也來一雙。”
旁邊的兩個中年婦女見狀也不停地叫道,個個都是一副急吼吼的樣子。
哇,今天運氣真好!老季腦海裏立馬浮現了電視裏常常出現的幸運觀眾。他生怕這好運被那兩個婦女搶了去,不等瘦猴把那隻鼓鼓的口袋紮好便一把將其抓了過來。就在老季得手的一刹那,那瘦猴也老鷹刁小雞似的以驚人的速度將老季手上的400元錢一下子抓了過去。老季最初的感覺就象上次在弄堂裏遭到兩個歹人的搶劫一樣,下意識地伸手去奪。
“哎,你想搶我的錢啊!”此時的瘦猴全然沒了剛才的笑臉。老季不由得楞了一下。看到手中的大口袋還在,這才意識到那錢雖是從自已口袋裏出去的,但現在確實不屬於自已的了,於是便嘿嘿地尷尬了兩聲,提起口袋走出了店門。
“嘿,你上當了,這些東西都是次品,總共還值不了一百塊錢。那幾個女的和那瘦子都是一夥騙子。”老季正要將東西掛在自行車上,看車的老太太走過來低聲說道。
“你說的不會假吧?”
“我在這裏看了好幾天了!大前天,有一個人來找他們退貨,還被他們打了一頓呢。”
好似一盆冷水從天而降,老季心裏一下子涼透了。他本想將貨退迴去,但又怕碰到熟人麵子上過不去。老季不怕吵架不怕打架,就怕在熟人麵前丟麵子。對一個堂堂的大學教師來說,麵子比什麽都重要。猶豫了幾分鍾,老季最後還是決定走人了事,就算是花錢買了一個教訓。至於妻子那裏好辦,就說是有人捐的。
迴到家時,天已斷黑了。進得家門,老季拋垃圾似地將那隻口袋狠狠地朝地上一扔,一屁股坐在沙發上,那陣勢顯然還沒從剛才受騙的情緒中恢複過來。
妻子顯然受了老季情緒的誤導,便上前安慰道:“我叫你不要去你偏要去,怎麽樣,一個子兒都沒撈著吧?你呢也用不著生氣,就當鍛練了一天身體。來,先吃塊西瓜解解乏。”
“哎,你還別說,今天收獲還真得不錯呢,吳州電視台還拍了我的電視呢!”老季從懷裏掏出了一個鼓鼓的小錢袋不無得意地說,顯然他的情緒已隨妻子的問話從買鞋轉到了擺攤上來了。
“這種事還值得上電視?又不是什麽光榮的事情!”
“哎,你別小看了電視,咱們中國的事情啊隻要媒體一介入,那成功也就八九不離十了。說不定馬上就有人來為我出讚助費呢。我呢,明天上街再站它一把,擴大戰果!”老季說完便吧唧吧唧地吃起了西瓜。
“喲,還有人捐衣物呢。”妻子打開那隻躺在地上的大口袋吃驚地說。
老季狠狠地白了那個大口袋一眼,對妻子的話不置可否。
第二天上午豔陽高照,天氣來得個好。九點鍾一過老季
便沿著昨天的線路扛著牌子朝新華書店前口走去。由於有昨天的成功作底氣,此時的老季很是自信,仿佛赴宴一般神氣十足。人還沒到書店前口,大老遠就看到那裏圍了一群人,一種不祥的感覺突然從老季的心裏泛了上來。他三步並作兩步擠上前去,驚詫得眼鏡差點從鼻梁上掉下來。但見四個“眼鏡”直挺挺地站在那裏,每人胸前都掛著一個大牌牌。那牌上的字也都是老季的翻版,大意均為本人是某某大學的教授、博士,花了多少年時間成就了一部大製作,隻因資金不足,難以出版,特求有心人讚助,不盡感謝之類雲雲。而且那口氣一個比一個牛,仿佛個個都是拿諾貝爾獎的料。盡管個個西裝革履,一副文人的行頭,卻怎麽也掩飾不住從骨子裏透出來的那股窮痞相,使人立馬產生一種“物質與精神分離”之感。見到這陣勢,老季仿佛被沾汙一般,汗顏不已。又仿佛偷了人家的東西且撞見了熟人一般,兩腳不由得往外挪。偏偏這時從人群中傳出一個童音:“看,又來一個!”老季心裏愈發慌亂了,分明感到背後有劍般的目光成排地射過來,腳步也不由得由挪變成了走,繼而由走變成了一溜小跑。進了自個家門,心裏還咚咚跳個不停。
“你怎麽這麽早就迴來了?”妻子看到老季額頭上的汗珠,一臉的不解。
“哎呀,別說了。今天書店前竟有五六個掛牌者,個個都是求助出書的,一眼就看出是冒牌的。唉,恐怕我的名聲這下要被這幾個無懶弄壞了。”老季一臉的愁苦。
“你又不是冒牌的怕什麽?”
“你不知道,這年頭李鬼害人的事比比皆是。”老季鬱鬱地說。
老季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當天晚上,老季便從電視新聞中又看到了那幾個掛牌人。報道說這幾個人都是無業人員,為騙錢搞起了這個勾當。並且,還不點名地提到 “昨天那位掛牌者是不是他們的同類也未可知。”
“這下如何是好?”老季聲音裏帶著顫音。
“你有一個同學不是在《太湖晚報》當記者嗎?請他幫你寫篇文章澄清一下不就得了。”妻子道。
“看來也隻好如此了”老季一臉的無奈。
“小季啊,你看看,你上了電視,上了報紙,很風光呀!你幹的什麽事嘛,把我們太湖大學的麵子都丟盡了。你寫了書,這固然是件好事。寫了書想出版,這我也理解。出版難,想弄點讚助,這也沒什麽不好。但你想什麽辦法不好,為什麽偏偏要象一個叫花子那樣到大街上去乞討呢?這下可好了,全吳州誰不知道咱們太湖大學有個文化乞丐。而且,你這樣做無疑之中還給那些真乞丐們開拓了一個創收渠道,昨天的電視大概你也看了吧。嗯,你這樣做影響至深,影響至深呀!”上午,老季一到學校便遭到了顏文海一頓劈頭蓋臉的數落。顏文海從中文係主任位置上退下來後不久便被秦書記安排到了校師德建設工作委員會主任位置上,雖然不象以前那麽有實權,但工作麵比以前大大地廣泛了一下,管的事也比以前寬泛多了。
“顏主任,你這樣說是不妥當的。我為什麽要這樣做?我這是不得已而為之啊!當今學術著作出版難,沒有錢再好的東西也沒人問。我多次向學校提出能解決部分出書費用,但科研處總以沒錢為由給擋了迴來。我不明白,為什麽學校大筆大筆的招待費拿得出,卻連一點學術著作資助費也出不起呢?再說了,我出書,對學校也是有很大的好處啊。學校靠什麽出名?還不是靠名教授出名嘛!名教授靠什麽?還不是靠論著嘛!”老季也不示弱,聲音也隨之提高了好幾度。
“你以為你是什麽?名教授?你能成為名教授?一個憑幾篇學報論文當上副教授的人能當上名教授?小季啊,你把自已看得太高了吧?!”顏主任的話中帶著一種明顯的諷刺。老季哪裏受得了這種奚落,不等顏大主任把話說完便大聲叫道:“顏主任,我的副教授可是經過一級一級正常程序正兒八經評上的,不象有人靠走旁門左道,搞小動作弄得那個教授。再說了,我這個人比較木納,不懂《三國演義》,更不會傍‘大官’、拉皮條。我隻知道幹幹淨淨做人,正正當當搞學問。我上街為出書拉讚助,堂堂正正,沒有對不起任何人!”
老季這番話不用解釋是衝著顏文海來的。顏文海是中文係裏四大正教授之一。四個教授中,唯有他這個教授來得不地道。顏文海的正教授是在九六年那年評上的。本來他的正教授評審在學校就被刷了下來,不是因為學問不到家。平心而論,在這四個正教授中,顏文海的學問搞得還是不錯的。但他仗著黨委副書記秦子牛的“哥們關係”把誰也不放在眼裏,弄得校學術委員會沒幾個人買他的賬。盡管顏文海在評職稱前先也曾私下躬身做了一些評委的工作,但最終還是以三票之差而落選。要是一般人,到此恐怕也就作罷,隻待來年“重整山河”了。但顏文海偏不服輸,憑著秦子牛副書記的“暗箱操作”,硬是把自已給推上去了。至於《三國演義》,老季也是有所指的。這顏文海平生最喜歡的書就是《三國演義》。他手中兩本厚厚的《三國演義》不知被他讀過,確切地說,是研究過多少遍了。裏麵的內容也被他那密密麻麻的小字塗得麵目全非,那上麵的評語簡直就可編成一部厚厚的《顏文海評點三國演義》。顏文海不但研究三國演義,而且還能活學活用《三國演義》。他在一篇論文中稱,古今中外的權術無不在《三國演義》中得到體現。顏文海有記日記的習慣,據說那些日記中也都少不了三國的權謀,如,吾用“草船借箭”之法,使唐新德“賠了夫人又折兵”。吾用“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法使葛喬夫變成了一個大呆瓜。諸如此類,不一而論。至於“傍大官”顯然是指秦子牛無疑了,而那“皮條”不用說也是為秦子牛而拉的了。老季的這一番話可謂句句中的,猶如一管利針把顏主任臉上的血色抽去大半。
“你、你、你給我出去!”顏文海鐵青著臉指著大門吼道,隨後“咚”的一聲把自已重重地撂在沙發上,唿唿地出著大氣。
看到這陣勢,老季的氣反而消了許多,感到自已剛才的話確實有些過份了,便道:“顏主任,開個玩笑,又何必當真?身體要緊,我告辭了。”說完拉上門,把那“唿唿”的喘氣聲關在了屋內。
“小穎他爸,剛才有個人打電話來,讓你給他迴個電話,電話號碼在桌上。哎,你出書的事有消息嗎?”
“出書,出書,真是煩死人了,本想搞兩個讚助錢,沒想到惹了一身騷。不出了,燒掉算了!這年頭搞他媽的鬼學問!”老季今天因昨天的事受到顏大主任的奚落,心裏正窩著一肚子氣,迴到家裏便把妻子當作出氣筒數落開了。似乎感到還不解氣,便順手操起桌上的電話扒拉了幾下,不等對方開口,便叫道:“喂,哪位?”
“是鬼子六嗎?聽出我是誰嗎?怎麽火氣那麽大呀,是跟嫂子吵架了吧?”對方的聲音很粗很大,直衝得老季耳朵發震。不過一聽到對方叫他“鬼子六”,老季便知道這定是大學同學無疑。老季讀大學一年級時班級組織觀看劉曉慶主演的影片《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因老季長得很像影片中那個綽號叫鬼子六的,同學們對老季也“鬼子六長,鬼子六短”地叫開了。
“好象是大蝦吧!”老季根據電話裏的聲音開始在大學同學中搜索起來,不一會便將目標鎖定在了班上那個因駝背而被稱為“大蝦”的同學—叢偉的身上。
“對,沒錯。”
“你現在在什麽地方?”
“在江南出版社呀?前兩天看到《太湖晚報》報道你為出書拉讚助的事。嗨,你怎麽不早告訴我呀?你呀,什麽年頭了,還搞這玩藝。這樣吧,你有時間帶上書稿到我這裏來一趟,我替你想辦法。我現在正有點事要外出,到時再詳談吧。”
“真的?好好好,這個星期我就過來。
再見!謝謝!”老季激動不已地撂下電話,撂下電話仍然激動不已。這真是“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迴首,那人卻在——出版社裏。”老季嘴裏不由得拖長聲調哼了起來,哼完後便感到頭有些眩暈,想必是今天大起大落的情緒給鬧的。老季有這個毛病,情緒一激動大腦就容易暈。
“好,好,我馬上就睡。”聽到妻子叫喚,老季看了看牆上擺鍾,已是深夜12點了。為了趕在年底之前完成書稿的寫作,老季已不知開了多少個夜車了。不過,這迴老季要完成的既不是他那雄心勃勃的《世紀金蛋》,也不是為那個馮畫家打造的傳記作品,而是一本有關《楚辭》研究的學術專著。自打女兒出了車禍後,老季對自已的人生又作了一次認真的盤點。在那段日子裏,老季被一股股濃濃的溫情包圍著,許多相識或不曾相識的人來看望小穎時也都“季教授長季教授短”地勸慰著他,對教授尊敬之情溢於言表。每當這個時候,老季心裏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慚愧。教授在人們的心目可是大學問家的代名詞,自已連一本象樣的專著都沒有,怎能配得上這個稱號?麵對那張張熱情的笑臉,老季總感到自已是在扮演一個騙子的角色。“看來,我必須做些有意義的事了,至少我不能愧對頭頂上的這頂副教授的帽子才是!”於是,在名利場轉了一圈後,老季又把讀研究生時的課題《楚辭研究》拾了起來,生活過得忙碌而又充實。
經過半年的苦戰,《楚辭新解》一書終於脫稿了。當老季小心翼翼地把厚厚一摞三十萬字的書稿寄往江海出版社時,也同時寄去了一個大大的希望。
“小穎他爸,江海出版社給你來信了!”老季腳剛跨進家門,妻子雪琴便指著桌上一封信說道。
“真的?”老季聞言跳將起來,幾乎是撲過去把那封信抓到手的。《楚辭新解》寄出去還不到半個月,出版社便來信了,看來這出書的事十有八九沒問題。本來老季對這本書就抱有很大的希望,那可是他六年心血的結晶啊!他深深地唿了一口氣,待自已稍稍平靜了些,才撕開信封。或許用力過猛,那信封被他整整截去了四分之一,一張香煙殼大小的小紙片從裏麵翩然飄出,不等紙片落地,老季便已將其掌握在手上了,那紙片上麵隻有短短的幾行小字:
季老師:
您的大作《楚辭新解》已拜讀,頗有出版價值。鑒於目前我社經費拮據,倘您能讚助3萬元,我社可予出版。
順致研安!
江海出版社
“3萬元?這可是我一年的工資啊!”老季仿佛一下子掉到冰窟裏,心裏一陣發冷。妻子在一家街道小廠工作,每月隻有500元的收入,一個女兒正在讀小學正是花錢的時候,到哪兒去弄這麽多錢呢?
“小穎他爸,你別著急,辦法總會有的。”看到老季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妻子在一旁安慰道。
“唉!這辦法究竟到哪一天才能有呢?現在學術研究的形勢發展很快,說不定過了幾年,我這部《楚辭新解》就新不起來了。”老季一聲歎息。
“小穎他爸,你看這裏麵是什麽?”第二天妻子下班一迴到家便從包裏拿出一隻厚厚的大信封來。老季打開一看,是厚厚一摞百元大鈔,吃驚問道: “你哪兒弄來這麽多錢?”
“我把母親給我的那副金鐲給賣了,總共8000元錢呢。起先那人隻肯出7000元,後講了半天,才又加了1000元。”妻子因為自已做成了一樁大買賣而興奮不已。
“那可是你母親給你的傳家寶啊,你怎麽能把它賣掉呢?”
“小穎他爸,你這是幹正事,又不是搞歪門邪道。再說你書出出來了,我臉上也有光啊!”
老季聞言大動,一把把妻子摟在懷裏:“雪琴啊,你可要記清楚買你金鐲的那個人住在什麽地方,等這本書出來後,我一定要想辦法掙多多的錢,不但要把那副金鐲贖迴來,而且還要讓你和小穎過上好日子。”
“我不要那麽多錢。”
“怎麽?錢多還不好嗎?”
“不好,你沒聽說‘男人有錢就變壞’嗎?”
“聽說了,我還聽說‘女人變壞才有錢’呢!”
“錢這東西夠用就行了,我不圖別的,隻要全家人在一起平平安安的就好了,這比什麽都金貴。”
“這倒也是,還是俗話說的好啊‘金窩銀窩不如自已的狗窩’。”妻子的話使老季不禁想起了上次在舞廳裏見到的那些麵無表情、眼睛空洞無光的一個個大款和舞女們。
八千元,加上原有的一萬元,還差一萬二千元呢!
本來老季想把出書的事往後推推,但現在妻子把金鐲都拿出來賣了,他必須盡快想辦法早一點把書出出來。為了這一萬二千元的款子,老季簡直傷透了腦子,他甚至跑到銀行去申請貸款。那銀行裏的小姐聽到老季貸款出書,象是看見外星人似的驚得把眼睛瞪得老大。老季見狀知道沒戲,二話沒說扭頭便走。哎,都說寫書難寫書難,沒想到出書比寫書還難!
轉眼間已到大年二十九,在吳州俗稱小年夜,從早到晚,整個城市“劈裏叭啦”聲就沒歇過,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濃烈的火藥味。老季踏著滿街支離破碎的花花紙頭,心裏因書出不來多了一些愁緒。心想,每年過年蹦鞭炮、放焰火要花掉多少錢啊,這些錢又可以出多少本書啊。唉,中國人的老毛病就是圖排場,比闊氣,許多錢都花在這毫無意義的奢侈玩藝上了。中國人發明了火藥卻把它用來做炮仗,而這玩藝兒到西洋人手中便成了攻城掠地的好工具。中國人發明了羅盤卻把它用來看風水,而這玩藝到了西洋人手裏就成了拓展疆域的指南針。現在有些地方連飯都吃不飽,卻大力倡導老百姓高消費。昨天電視裏還報道了一個名叫太慧縣的縣委縣政府竟聯合下文要求該縣每人每年須買五公斤該縣出產的“太慧酒”,並把 “為振興太慧酒業做貢獻!”“太慧人人能喝酒,喝酒要喝太慧酒!”的標語扯滿了大街小巷、鎮鎮村村。在眾多的例子裏也不乏和老季有相同遭遇的,前天報紙上還說某村有一個小夥子寫了一本洋洋五十萬字的小說,為了籌集四萬元出版費,在報上登了一個小廣告說是誰要是能幫他把書出了,他就甘願做誰的上門女婿。哎,總說科教興國科教興國,出本書都這麽難還談什麽科教興國!想到這裏,老季心裏恨得直發癢,用腳死勁在地上跺了幾跺,恰好此時一隻啞炮象中彈的孤雁從空中掉到了老季跟前,正窩著一肚子火沒處發泄的老季象找到了出氣筒似地狠狠地一腳將這隻啞炮踢到了半空,沒想到那炮竟“劈”“啪”地在空中炸成了兩截。
迴到家中,老季發泄似地滿屋子翻開了。老季有這個毛病,心裏一煩就喜歡滿屋子亂翻。妻子知道老季心裏煩燥,便任了他去。老季翻了半天,竟然翻出了《太湖晚報》上自已那幅“掛牌照片”,心裏的煩燥一下子減輕了許多,那次正是由於自已的“雨中掛牌”感動了不少好心人,驚動了電視台,最終找到了那個撞傷自已女兒的肇事者。看著照片,聯想到自已的書,老季突然來了一個靈感,對妻子大聲叫道:“雪琴,有了!”
妻子一臉的不解:“什麽有了?”
老季屬那種走到二樓就要掏四樓房間鑰匙的急性子,他顧不得與妻子詳細道來,七鼓八搗不一會便成就了一則“出書求助啟事”。
出書求助啟事
本人是太湖大學副教授,耗二十年心血於日前完成一部三十萬字的《楚辭新解》,受到有關專家及出版社的一致好評。怎奈當今搞學問難,出書更難。這部具有相當價值的學術專著需三萬元才能問世。這三萬元對於我這個普通教師來說實乃天文之數。萬般無奈,隻得求助各位,以期拙著能早日問世,以便使學術界能借此將楚辭研究推進到一個新的高度。凡捐助出版者,均列名於書後,以致感謝。
求助人季侯楓
“小穎他爸,你這是要上街掛牌擺攤嗎?”妻子吃驚地問道。
“雪琴,擺攤怎麽啦,我又不是沒擺過的嘍。要不是我那次掛牌,小穎能有現在這樣的情況麽?”老季說。
“可這次……”
“這次怎麽啦?我這次是為了出書,和那些滿大街跑的乞丐是不可同日而語的。”老季知道妻子要說什麽,不等她把話說完,便堵住了她的嘴。
上午九點剛過,老季便扛著大牌來到了觀前街新華書店門口。依據老季的想法,這出書的事隻有文化人才能理解,故在新華書店門口擺攤最為合適。這年頭,吳州人的年過得也越來越有文化味了,以往流行給小孩壓歲錢,現在那些如《安徒生童話集》之類精裝書也成了給小孩的熱門禮品。不過,對於今天是否能有一個好的收成,老季心裏還是有些打鼓。畢竟,這樣的事情自已還是大姑娘上轎頭一迴去做。大概是大年三十的緣故,書店前人進人出象鬧廟會般熱鬧非凡,這使老季信心陡然增加了不少。他將大牌靠在店前門柱上,便開始打攤,攤還未打好,周圍便聚攏了厚厚一圈人。
“怪怪,出書還要擺攤,倒是從來也沒見過的。”
“這唱得是那門子戲啊?喲,還是個大學教師呢。”
“你們啊,真是少見多怪,這樣的事在國外很平常的。”
“這年頭啊,好書出不來,壞書滿天飛,也沒個人去管管。”
…… ……
圍觀者你一言我一語地對著老季指點江山,言語中雖貶藵不一,但都對事不對人,象談論一種社會現象那樣,這使老季很開心,那感覺仿佛有人在給他做書評一樣。他正要就此發表一通高論時,一個大腹便便的油頭走上前來戲笑道:
“窮教書匠,你給我磕個頭,我給你捐五千元,怎麽樣?”
“你給我磕十個頭,你的出版費我全包了,怎麽樣?”另一個瘦猴在一旁幫腔道。
“怎麽?不願磕頭?那這樣吧,你給我鞠個躬,我給你伍拾元……”油頭邊說邊掏出伍拾元在老季麵前晃來晃去。
“你放尊重點!”老季再也耐不住性子,使勁推了油頭一把,那油頭沒料到老季會來這麽一下,一個趔趄差點摔倒在地上。
“好個臭教書匠,看我不……”那油頭惱羞成怒,卷起衣袖,剛要有所動作,便沒了聲息。老季可顧不了那麽多,他摘下牌子,拿起筆在上麵空白處唰唰地寫了起來:
凡捐助者須以誠心讚助文化教育事業為第一要義,凡懷二心者概不接受!
“喂,同誌,你這是幹什麽呢?”
老季迴頭一看,兩個巡警正站在自已身後。那個油頭和瘦猴不知什麽時候溜走了。原來,巡警看到這兒聚了一大堆人,以為發生了什麽事,便急忙趕來探個究竟。 但如何處理這事,他們還真是“老革命遇到新問題”。再說老季擺的這套龍門陣不比那些個乞錢要飯的,說到底還是屬於高雅文化之類的事。不知是出於對教師的尊重,還是出於對老季的同情,兩個巡警竟各自從口袋裏掏出了伍拾元錢。那些個旁觀的人見到警察也掏口袋了便也下意識地仿效起來。不一會,老季腳下的錢袋便開始漲潮般鼓起來。
巡警們前腳剛走,報社、電視台的記者便也紛紛趕來湊熱鬧了。這年頭新聞媒體之間的競爭也是空前的激烈,每個媒體對提供新聞采訪線索者一經采用都要給二百至一千元不等的獎勵。你別說,這麽一來,效果還真是不錯。現在不管吳州什麽地方出了值得報到的事,要不了幾分鍾記者就會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就象110報警一樣。老季這邊因了媒體的參與更加熱鬧了,麵對一波又一波的記者,老季樂的嘴都合不上了,那感覺不象擺攤倒更象是開記者招待會。老季其人其事一下子成了這條百年老街最耀眼的亮點。當金黃的陽光斜射在觀前街時,老季腳下的錢袋已漲了好幾次潮。嗨,今天少說也有五六百塊呢,快趕上企業職工一個月的工資了,到底是曆史文化名城,吳州人的文化素質就是高!老季興奮而又小心地清理好一天的勞動成果,便扛起牌子打道迴府了。沒走多遠,看到一家店門前螞蟻似的紮了一堆人,想必又是大降價了。店前招牌上那隻碩大的皮鞋使老季不由得想起了妻子腳上那雙打了好幾個補丁的皮鞋,他的腳不由自主地朝那家皮鞋店斜了過去。結婚這麽多年,老季還從來沒有給妻子買過一件象樣的東西呢。
老季擠到櫃前,挑了一雙藍色的女鞋在手中把玩了幾下,問道:“這是真皮的嗎?”
“當然是真皮的嘍,牛皮!”那瘦猴一樣的店主不等老季說聲“買”字便飛快地幫他打好了包,隨後又麻利地拿出好幾件東西連同皮鞋一起朝一個大袋子裏塞,嘴裏還摻了蜜似的嗲聲嗲氣地一個勁兒嘍索著:
“先生,恭喜您啊!你今天是我們的第六十名幸運顧客,喏,這是名牌襯衫,你穿上肯定瀟灑得不得了。這是一隻勞力士手表,女式的,你愛人戴上肯定漂亮一百分。這是……這些東西原價要2000多元,都是貨真價實的,現隻收你400元。我們廠家從來不做廣告,省下來的錢都讓給了幸運顧客。我們其它沒什麽要求,隻想請你幫我們宣傳宣傳。”
“老板,給我買一雙。”
“還有優惠嗎?我也來一雙。”
旁邊的兩個中年婦女見狀也不停地叫道,個個都是一副急吼吼的樣子。
哇,今天運氣真好!老季腦海裏立馬浮現了電視裏常常出現的幸運觀眾。他生怕這好運被那兩個婦女搶了去,不等瘦猴把那隻鼓鼓的口袋紮好便一把將其抓了過來。就在老季得手的一刹那,那瘦猴也老鷹刁小雞似的以驚人的速度將老季手上的400元錢一下子抓了過去。老季最初的感覺就象上次在弄堂裏遭到兩個歹人的搶劫一樣,下意識地伸手去奪。
“哎,你想搶我的錢啊!”此時的瘦猴全然沒了剛才的笑臉。老季不由得楞了一下。看到手中的大口袋還在,這才意識到那錢雖是從自已口袋裏出去的,但現在確實不屬於自已的了,於是便嘿嘿地尷尬了兩聲,提起口袋走出了店門。
“嘿,你上當了,這些東西都是次品,總共還值不了一百塊錢。那幾個女的和那瘦子都是一夥騙子。”老季正要將東西掛在自行車上,看車的老太太走過來低聲說道。
“你說的不會假吧?”
“我在這裏看了好幾天了!大前天,有一個人來找他們退貨,還被他們打了一頓呢。”
好似一盆冷水從天而降,老季心裏一下子涼透了。他本想將貨退迴去,但又怕碰到熟人麵子上過不去。老季不怕吵架不怕打架,就怕在熟人麵前丟麵子。對一個堂堂的大學教師來說,麵子比什麽都重要。猶豫了幾分鍾,老季最後還是決定走人了事,就算是花錢買了一個教訓。至於妻子那裏好辦,就說是有人捐的。
迴到家時,天已斷黑了。進得家門,老季拋垃圾似地將那隻口袋狠狠地朝地上一扔,一屁股坐在沙發上,那陣勢顯然還沒從剛才受騙的情緒中恢複過來。
妻子顯然受了老季情緒的誤導,便上前安慰道:“我叫你不要去你偏要去,怎麽樣,一個子兒都沒撈著吧?你呢也用不著生氣,就當鍛練了一天身體。來,先吃塊西瓜解解乏。”
“哎,你還別說,今天收獲還真得不錯呢,吳州電視台還拍了我的電視呢!”老季從懷裏掏出了一個鼓鼓的小錢袋不無得意地說,顯然他的情緒已隨妻子的問話從買鞋轉到了擺攤上來了。
“這種事還值得上電視?又不是什麽光榮的事情!”
“哎,你別小看了電視,咱們中國的事情啊隻要媒體一介入,那成功也就八九不離十了。說不定馬上就有人來為我出讚助費呢。我呢,明天上街再站它一把,擴大戰果!”老季說完便吧唧吧唧地吃起了西瓜。
“喲,還有人捐衣物呢。”妻子打開那隻躺在地上的大口袋吃驚地說。
老季狠狠地白了那個大口袋一眼,對妻子的話不置可否。
第二天上午豔陽高照,天氣來得個好。九點鍾一過老季
便沿著昨天的線路扛著牌子朝新華書店前口走去。由於有昨天的成功作底氣,此時的老季很是自信,仿佛赴宴一般神氣十足。人還沒到書店前口,大老遠就看到那裏圍了一群人,一種不祥的感覺突然從老季的心裏泛了上來。他三步並作兩步擠上前去,驚詫得眼鏡差點從鼻梁上掉下來。但見四個“眼鏡”直挺挺地站在那裏,每人胸前都掛著一個大牌牌。那牌上的字也都是老季的翻版,大意均為本人是某某大學的教授、博士,花了多少年時間成就了一部大製作,隻因資金不足,難以出版,特求有心人讚助,不盡感謝之類雲雲。而且那口氣一個比一個牛,仿佛個個都是拿諾貝爾獎的料。盡管個個西裝革履,一副文人的行頭,卻怎麽也掩飾不住從骨子裏透出來的那股窮痞相,使人立馬產生一種“物質與精神分離”之感。見到這陣勢,老季仿佛被沾汙一般,汗顏不已。又仿佛偷了人家的東西且撞見了熟人一般,兩腳不由得往外挪。偏偏這時從人群中傳出一個童音:“看,又來一個!”老季心裏愈發慌亂了,分明感到背後有劍般的目光成排地射過來,腳步也不由得由挪變成了走,繼而由走變成了一溜小跑。進了自個家門,心裏還咚咚跳個不停。
“你怎麽這麽早就迴來了?”妻子看到老季額頭上的汗珠,一臉的不解。
“哎呀,別說了。今天書店前竟有五六個掛牌者,個個都是求助出書的,一眼就看出是冒牌的。唉,恐怕我的名聲這下要被這幾個無懶弄壞了。”老季一臉的愁苦。
“你又不是冒牌的怕什麽?”
“你不知道,這年頭李鬼害人的事比比皆是。”老季鬱鬱地說。
老季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當天晚上,老季便從電視新聞中又看到了那幾個掛牌人。報道說這幾個人都是無業人員,為騙錢搞起了這個勾當。並且,還不點名地提到 “昨天那位掛牌者是不是他們的同類也未可知。”
“這下如何是好?”老季聲音裏帶著顫音。
“你有一個同學不是在《太湖晚報》當記者嗎?請他幫你寫篇文章澄清一下不就得了。”妻子道。
“看來也隻好如此了”老季一臉的無奈。
“小季啊,你看看,你上了電視,上了報紙,很風光呀!你幹的什麽事嘛,把我們太湖大學的麵子都丟盡了。你寫了書,這固然是件好事。寫了書想出版,這我也理解。出版難,想弄點讚助,這也沒什麽不好。但你想什麽辦法不好,為什麽偏偏要象一個叫花子那樣到大街上去乞討呢?這下可好了,全吳州誰不知道咱們太湖大學有個文化乞丐。而且,你這樣做無疑之中還給那些真乞丐們開拓了一個創收渠道,昨天的電視大概你也看了吧。嗯,你這樣做影響至深,影響至深呀!”上午,老季一到學校便遭到了顏文海一頓劈頭蓋臉的數落。顏文海從中文係主任位置上退下來後不久便被秦書記安排到了校師德建設工作委員會主任位置上,雖然不象以前那麽有實權,但工作麵比以前大大地廣泛了一下,管的事也比以前寬泛多了。
“顏主任,你這樣說是不妥當的。我為什麽要這樣做?我這是不得已而為之啊!當今學術著作出版難,沒有錢再好的東西也沒人問。我多次向學校提出能解決部分出書費用,但科研處總以沒錢為由給擋了迴來。我不明白,為什麽學校大筆大筆的招待費拿得出,卻連一點學術著作資助費也出不起呢?再說了,我出書,對學校也是有很大的好處啊。學校靠什麽出名?還不是靠名教授出名嘛!名教授靠什麽?還不是靠論著嘛!”老季也不示弱,聲音也隨之提高了好幾度。
“你以為你是什麽?名教授?你能成為名教授?一個憑幾篇學報論文當上副教授的人能當上名教授?小季啊,你把自已看得太高了吧?!”顏主任的話中帶著一種明顯的諷刺。老季哪裏受得了這種奚落,不等顏大主任把話說完便大聲叫道:“顏主任,我的副教授可是經過一級一級正常程序正兒八經評上的,不象有人靠走旁門左道,搞小動作弄得那個教授。再說了,我這個人比較木納,不懂《三國演義》,更不會傍‘大官’、拉皮條。我隻知道幹幹淨淨做人,正正當當搞學問。我上街為出書拉讚助,堂堂正正,沒有對不起任何人!”
老季這番話不用解釋是衝著顏文海來的。顏文海是中文係裏四大正教授之一。四個教授中,唯有他這個教授來得不地道。顏文海的正教授是在九六年那年評上的。本來他的正教授評審在學校就被刷了下來,不是因為學問不到家。平心而論,在這四個正教授中,顏文海的學問搞得還是不錯的。但他仗著黨委副書記秦子牛的“哥們關係”把誰也不放在眼裏,弄得校學術委員會沒幾個人買他的賬。盡管顏文海在評職稱前先也曾私下躬身做了一些評委的工作,但最終還是以三票之差而落選。要是一般人,到此恐怕也就作罷,隻待來年“重整山河”了。但顏文海偏不服輸,憑著秦子牛副書記的“暗箱操作”,硬是把自已給推上去了。至於《三國演義》,老季也是有所指的。這顏文海平生最喜歡的書就是《三國演義》。他手中兩本厚厚的《三國演義》不知被他讀過,確切地說,是研究過多少遍了。裏麵的內容也被他那密密麻麻的小字塗得麵目全非,那上麵的評語簡直就可編成一部厚厚的《顏文海評點三國演義》。顏文海不但研究三國演義,而且還能活學活用《三國演義》。他在一篇論文中稱,古今中外的權術無不在《三國演義》中得到體現。顏文海有記日記的習慣,據說那些日記中也都少不了三國的權謀,如,吾用“草船借箭”之法,使唐新德“賠了夫人又折兵”。吾用“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法使葛喬夫變成了一個大呆瓜。諸如此類,不一而論。至於“傍大官”顯然是指秦子牛無疑了,而那“皮條”不用說也是為秦子牛而拉的了。老季的這一番話可謂句句中的,猶如一管利針把顏主任臉上的血色抽去大半。
“你、你、你給我出去!”顏文海鐵青著臉指著大門吼道,隨後“咚”的一聲把自已重重地撂在沙發上,唿唿地出著大氣。
看到這陣勢,老季的氣反而消了許多,感到自已剛才的話確實有些過份了,便道:“顏主任,開個玩笑,又何必當真?身體要緊,我告辭了。”說完拉上門,把那“唿唿”的喘氣聲關在了屋內。
“小穎他爸,剛才有個人打電話來,讓你給他迴個電話,電話號碼在桌上。哎,你出書的事有消息嗎?”
“出書,出書,真是煩死人了,本想搞兩個讚助錢,沒想到惹了一身騷。不出了,燒掉算了!這年頭搞他媽的鬼學問!”老季今天因昨天的事受到顏大主任的奚落,心裏正窩著一肚子氣,迴到家裏便把妻子當作出氣筒數落開了。似乎感到還不解氣,便順手操起桌上的電話扒拉了幾下,不等對方開口,便叫道:“喂,哪位?”
“是鬼子六嗎?聽出我是誰嗎?怎麽火氣那麽大呀,是跟嫂子吵架了吧?”對方的聲音很粗很大,直衝得老季耳朵發震。不過一聽到對方叫他“鬼子六”,老季便知道這定是大學同學無疑。老季讀大學一年級時班級組織觀看劉曉慶主演的影片《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因老季長得很像影片中那個綽號叫鬼子六的,同學們對老季也“鬼子六長,鬼子六短”地叫開了。
“好象是大蝦吧!”老季根據電話裏的聲音開始在大學同學中搜索起來,不一會便將目標鎖定在了班上那個因駝背而被稱為“大蝦”的同學—叢偉的身上。
“對,沒錯。”
“你現在在什麽地方?”
“在江南出版社呀?前兩天看到《太湖晚報》報道你為出書拉讚助的事。嗨,你怎麽不早告訴我呀?你呀,什麽年頭了,還搞這玩藝。這樣吧,你有時間帶上書稿到我這裏來一趟,我替你想辦法。我現在正有點事要外出,到時再詳談吧。”
“真的?好好好,這個星期我就過來。
再見!謝謝!”老季激動不已地撂下電話,撂下電話仍然激動不已。這真是“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迴首,那人卻在——出版社裏。”老季嘴裏不由得拖長聲調哼了起來,哼完後便感到頭有些眩暈,想必是今天大起大落的情緒給鬧的。老季有這個毛病,情緒一激動大腦就容易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