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太,您身為一派宗主,不宜輕動,對於呂將軍這道小小的題目,還是由晚輩代勞,草草書寫了吧!”司馬雲龍縱身躍上擋在飛來的泰山前。轟的一聲,真氣飛出,竟將大石推往空中,舉重若輕,頗顯輕鬆灑脫。緊跟著,右掌一翻,砰、砰、砰,淩空擊出三掌,真氣猶如大錘將條石擊成數十塊小石子。噌的一聲,一道白光直衝天空,衝向流星雨,右袖一翻,一招鯨魚吸水使出,將所有流星一一吸進袖中。落地時,右袖隨之極為灑脫的一翻、一擺,唰的一聲響,似變魔術是的將袖內流星傾數拈成齏粉,紛紛自袖子中飄出。
淩空以氣擊石已是上乘內功,而袖子一翻轉即可將無數小石子拈成石粉,這需要在袖子中有二股真氣相擊、相揉。這手絕藝對於一般高手而言乃是終生奮鬥的目標,而對於司馬雲龍而言無非是雕蟲小技、並不值一提。
眾位掌門人、呂子龍、天下英雄觀司馬雲龍內功修為如此了得,不由得暗暗翹起了大拇指。知道這位白衣少年誅殺“塞北雙雄”、擊敗冷玉鳳的門人並非僥幸而為。天下英雄均說,江湖上的後起之秀中論武功、人品、相貌、謙虛首推這位白袍佳公子。
鄭萬元對絕塵師太道:“師太,你已經見到了司馬少俠的身手,你看少俠的內功是不是很深厚哇?”
“這一點的確出乎貧尼的意料之外。”絕塵師太麵印驚喜。
鄭萬元又問道:“師太,你認為憑我的武功,能不能勝了‘塞北雙雄’?”
絕塵師太雖然不明白故人何以問這個問題,知道真假話都不便說,遂在兩可之間,折中道:“依貧尼看來,你以一敵二,打個平手應該還是不成什麽問題的吧?”
鄭萬元是剛正不阿的大俠,更是謙謙君子,他深知絕塵師太之所以這麽說,無非是人前顧及自己的麵子,可敗就是敗了,這是改變不了的事實。苦笑一聲,麵溢羞愧之色,坦蕩的道:“師太,你這麽說可當真是抬高鄭某了。說來當真是慚愧,鄭某雖然欲手刃‘塞北雙雄’,然而一出手,鄭某當真枉稱一門之主,委實非二賊的敵手。”向司馬雲龍一指,極為崇敬的道:“而司馬少俠一出手,則在數招之內即使二個賊子雙雙歸了位。關鍵是我們不知道上官青雲大俠的絕技周易六十四路奪命劍,而少俠則盡數知曉,這一點已經在殺手‘獨手荊軻’左仲仇的身上得到了印證。”
絕塵師太心下更加喜歡司馬雲龍,益加替秦美英、陳昌夫婦高興。道:“鄭莊主,聽你一言,又觀龍兒的出招,可以看得出來龍兒的內功修為非比一般。”扭頭見陳鳳如笑龐如花,盼睞生姿、動容多致,略點了一下讚許的頭。
玄真真人見司馬雲龍勝而無有驕色,益不自耀,對其好感漸增。拈須長歎,嘖嘖連聲:“哎,這真是長江後浪催前浪,一代新人趕舊人啊!貧道眼濁竟不知江湖上有如此一位後起之秀,今日觀來,果真是後生可畏啊!”
“是啊,看來我等已經垂垂老矣!”智雲甚是中肯玄真真人的說法。
司馬雲龍有如此雄厚的內功,令呂子龍感到始料未及,不言而喻其乃係難逢的對手,今日既然相逢,務必得鬥他一鬥。武林高手深知,通過苦習固然可以使自己武功大大長進,可畢竟尚有不足之處。這不足又如何能夠看得出來?也隻有通過與高手的決鬥來印證,來找出不足的所在。這無疑是呂子龍想與司馬雲龍一戰的重要緣故,這使他下定了決心,排除萬難非得與他動手不可。大步上前,說道:“哈哈,老和尚你說了一大些話,說來說去,隻有這句還有那麽一點兒道理。正如你所言,你們的確老糊塗了,若不是自己老糊塗了,豈能四人連戰一人不下反而盡數敗北呢?”
四位掌門人及其門人一個個均感無地自容,心下大為惱火。司徒文遠忍不開口道:“將軍此言未免有大言欺人之嫌!”
呂子龍滿不在乎的道:“本將軍一向欺人,但不講大話,欺人所憑的更是真功夫。不似你等,自稱什麽掌門,平素八麵威風、大話連篇,一動手盡皆不堪一擊。”
司馬雲龍聽呂子龍開口便對各大門派大加諷刺,深怕各門之主一時氣憤群起來攻,到時局麵更加難以控製。大步上前道:“將軍很是抬舉在下,在下若一再推辭,那便是小視將軍了。如許,在下就老著臉皮,先來領教一下將軍的七宿蒼龍刀法。”
呂子龍倒提三尖兩刃刀:“好極了,本將軍自是求之不得。剛才本將軍領教過了閣下的內功,但覺得未過癮,最好是痛痛快快打一場。小子,你亮兵刃吧!”
司馬雲龍一擺手,嚴嚴然的道:“且慢動手,在下尚有一言要事先說明。將軍,咱們皆是男子漢,把話說在前頭而後再動手也不遲。咱們點到即止,倘使在下能在比試之中僥幸勝將軍一招半式,請將軍今後勿要奪玄真真人的盟主之位。”
呂子龍頗為豪邁的一拍胸膛:“好說,隻要你能夠勝本將軍手中這口刀,一切諸事本將軍均可依你。說白了,你如勝了,別說叫本將軍放棄區區盟主之位,縱是讓我上刀山、下油鍋,本將軍也不皺一下眉頭。”逼視司馬雲龍,問道:“可話又說迴來了,如果你勝不了本將軍,那又當如何?”
司馬雲龍沉吟片刻,凜然道:“將軍問起,在下不敢不說。倘若在下學藝不精,以至於在天下英雄麵前敗在將軍刀下,在下定然竭力勸說真人將盟主之位讓給將軍來居。對於在下的迴答,不知將軍可否滿意?”
天下英雄聞聽司馬雲龍之言,立時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引來軒然大波,久久不息。呂子龍不解,又問:“你憑什麽令玄真將盟主之位讓出?”
“這個在下自然有辦法,就不勞將軍掛心了,將軍隻說同不同意就可成了。”司馬雲龍有些神秘的道。
呂子龍三眼間盡是歡喜,朗聲說道:“大丈夫一言重如九鼎,本將軍對此迴答滿意得甚!對了,順便問一句,咱們是在這兒比,還是另擇個比較幹淨的地方比?”
司馬雲龍心中思潮起伏,四外望了一眼,道:“這裏地方很寬敞,犯不上舍近求遠,在下認為在此地比試就挺好。將軍,你認為呢?”
“在何處比試本將軍聽你的,關鍵是你的功夫得令本將軍稱心如意才行。”呂子龍滿麵籲籲自得之色,頗為悠閑的道。
玄真真人關心地道:“司馬少俠,貧道有些擔心,你真能勝了呂將軍麽?”
司馬雲龍道:“真人,您大可安心,呂將軍一代豪傑,必定會容讓晚輩的。對了,晚輩尚有一不情之請,請真人傳令,命令在場所有人後退一些,因為這裏的場地有點兒窄,不便我們二人施展。請真人務必幫晚輩這個小忙!”
玄真真人乃是一代宗師,知道司馬雲龍如許講定然另有隱情,他不便直說,自己也不好唐突出言相詢。當下點頭道:“好的,貧道就傳這個命令!”繃起臉,氣起丹田,以內力向四外傳著指令:“各門門主、各派掌門、各路大俠、各路豪傑,諸位聽好了,請大家賣給貧道一個薄麵,各自向後退三十丈。如無有本盟主的命令,任何一門、任何一人,均不得上前一步。”立時扭頭對智雲監院吩咐:“智雲,倘使有人不聽本盟主號令,膽敢擅自上前,請你當下一掌將其擊斃。無論是誰,一律格殺勿論!”
群雄無不肅然起敬,均知這是盟主所下的第一道法旨,無論如何亦不該、不敢違命,遂齊聲高唿是,紛紛如海水退潮一般撤去。群雄雖在後退,目光則始終未自呂子龍、司馬雲龍、玄真真人、陳鳳如、月兒身上移開。智雲見群雄徐徐後退,便合十雙手,說道:“請盟主放心,決計無人敢違命!”說畢也向後退卻。
微風扶來,令人心生幾許涼意。陳鳳如見場中僅剩她與他、月兒、玄真真人、呂子龍,含情望著情郎,用恰恰融合的聲音叮囑:“大哥,你……你要多加小心哪!”
玄真真人
也道:“是啊,少俠,你切莫掉以輕心!”
司馬雲龍哧哧而笑,一付坦誠悠閑的模樣,道:“真人、如妹,你們完全不用如此懸懸於心,我與呂將軍以武會友,不會有危險。”
呂子龍神色傲然,道:“二位不必如此憂心如焚,令本將軍極為看不上眼的路子安,本將軍均不曾傷他,又豈會傷一個自己所喜愛的對手?”
三人並未多言,徐徐向後退去,陳鳳如的一刻心早已懸了起來,每每退一步,對司馬雲龍的擔憂便不由自主增加一層。三人並未退到群雄現在的位置,而與他們均有十餘丈的距離。
“小子,現如今場中獨剩你我了,你不亮兵刃、不動手又等什麽呢?”呂子龍用刀一點對手,示意其先出招。
“將軍既然如此講了,何不出招來擊?”司馬雲龍一麵出言反問,一麵將手中白綢包裹頗為隨意的橫在胸前,左手平托,右手小心翼翼的解開係包裹扣,一層層打開白綢。漸漸的,七彩光芒隨著白綢子一層層被剖開而越聚越多,越來越強。
白綢子被司馬雲龍順手扔至一旁,令人驚訝萬分的是他手裏的劍。這是一柄與眾不同的古劍,劍柄儼然一條金光耀眼、栩栩若生的金龍,龍頭即為劍的護手,龍尾即為劍尾,龍的雙眼射出光華奪目的紅芒,赫然二顆赤珠,龍臉雙麵均嵌有白光閃爍、無有斑點的美玉,龍口大張含著一顆足有虎目大小的墨綠色、光芒四射、煒煒生輝的綠珠,一半外露,一半隱於劍鞘中,劍柄上竟雕有大小不等、閃光發亮的龍麟,劍尾上鑲有二塊美玉,劍鞘看似是潔白無暇的美玉,實則是上等白鋼,雪白的劍鞘上兩麵分別嵌著七顆七色起伏彎曲如龍紋形的寶石。不說此劍價值不菲,縱是上麵的一顆珠子、一塊玉石,也是價值連城之物。此劍一現青城山,各色光芒煒煒如電閃光發亮,直射向雲天之外,大有與炎炎金烏爭輝論明之勢,耀眼的程度不好說,反正群雄一見不約而同的閉上雙眼,可心下按不住,又紛紛睜開,死死盯向光芒。
“九龍至尊劍!”、“又是一柄九龍至尊劍!”、“哎喲,莫非這才是真正的九龍至尊劍?”、“怎麽會在他手裏?”寶刃一現,立時引起軒然大波,人聲鼎沸,群豪萬分驚詫、納悶,更有失魂落魄、垂涎欲滴者,也有雙手欲動、心下奇癢、飲冰征營、惶恐焦灼者。不論幾位掌門眼中溢出驚訝之光,還是怔忪之光,總而言之,是張口結舌、無話可說。有人在想這柄劍也一定是假的,畢竟少年人功夫有限,得到真劍也未必能夠抽劍出匣;有人認為在兩可之間,沒準或許為真;有人暗道,此劍劍鞘為銀色,真劍劍鞘是金色的,說不定少年是個沽名釣譽之徒,家裏甚是有錢,故意在劍上嵌了這麽多寶石珍珠,使其劍與九龍至尊劍相類。
鄭萬元下心最為納悶、震驚,心底狐疑:“怎麽又出來一柄九龍至尊劍,這劍是真的還是假的?啊,怎麽他的劍鞘是白色的?莫非這少年便是傳言中在洛陽現過身的那個持劍之人?他敢人前與高手過招,難道憑他竟解開了劍上的秘密?他此刻揚劍立威,真有打敗呂子龍而順便號令群雄之心?”
呂子龍固然少在江湖上走動,可江湖上的傳聞還是了然於胸的,而今見又一柄寶刃,亦難免有些頭暈、不知所以。突見美少年一晃寶刃,喳的一下,出人意表的竟將其釘入青石中三寸許,寶刃兀自四外霍閃放光。陡然之間,赤手一笑,心下恍然,知在動兵刃之前,他有意與自己一比拳腳。不錯,而今一會高手中的高手,獨搏兵刃不能盡興,如與其比兵刃前比比拳腳這才叫過癮,相信他的拳腳一定強過適才的李誌成。心溢此念,亦插刀立地,雙目緊盯著對手,雙手不自覺的彎曲成二隻鷹爪,通過骨節吱吱作響,知其雙爪上已運了勁力,萬事俱備,隻待敵人發招。雙方佇立須臾時刻,呂子龍見敵人未來進攻,忙問:“既然想比拳腳,何不進招?”
“將軍,你我固是未謀一麵,然也算神交已久,你長我幼,理當將軍先賜教;再者,在下一向久仰將軍威名,故不敢先出手。將軍先請!”從司馬雲龍的神態、口吻、語氣上看,完全不似在拿名譽、性命來與人搏,一付與朋友切磋技藝之態。
“好,還真是泥中之蓮,謙謙君子!能與閣下過招,縱敗猶榮。如許,你小心了!”呂子龍縱身飄忽飛上,去勢又快又急,出手更加捷,一爪上行,一個飛龍在天侚鎖向敵人嗌部,為的是調出敵人目光,一爪驀去狙擊,側擊敵人肋下精促穴,這一式奇峰突起的要旨在於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從這三指上所運的勁力上可知,別說區區血肉之軀,縱是鋼刀也可捏成飛刀。
“龍爪手,好一招奇峰突起!”司馬雲龍未出山已曉天下各門武功,故當對方一施神技之時,亦知其名稱要旨、手法招式。被呂子龍調出的右掌驟改路子,由沉猛的路子頓易快捷之路,目標直指敵人腕上會宗穴。這一招枝指猿猴固然非攻敵人罩門,然亦是攻其必救之處。呂子龍微微一凜,著實未料到敵人了解自己的身手,更加未料到敵人出手如此之捷。雖抽招變招亦為其將後路堵死,但立地迴爪出腳遄然踢向對手鳳尾穴。能隨敵招變而改,才是高手,司馬雲龍就不失為高手,頓時出手指急疾彈向呂子龍足內踝上七寸處的中都穴。
“好一招伯牙彈琴,果真比李誌成那草包強萬倍!”呂子龍對司馬雲龍的身手不僅滿意,簡直佩服。嘴兀自在動,身姿頓晃,猶如颶風自美少年頭頂刮過,雙爪霍閃迭出,一招一鱗半爪傾力而售。真氣包裹著爪直抓向少年背後督脈的腦戶、風府、陶道、身柱、神道、靈台等三十個大穴。爪爪相接相銜,加上快如山蹶,使人隻睹倏有倏無的一爪二爪,而實則是數爪齊出。正因為神秘異常、外溢一爪半爪,才得了一鱗半爪的名目。
司馬雲龍盤旋前衝數丈,雙足輕輕急點三尖兩刃刀刀麵,借力飛迴,因深知對手身披軟甲,故雖然淩空虛點,可目的地不是氣海、丹田,而是敵人嘴邊的地倉穴,其勢蹶蹶,不錯,軟甲固然包裹全身,可終無法連麵目也護住,自此處入手是明智的選擇。呂子龍當下斜身相讓,可一正身甫見敵人飛來的是拳,而其目標依舊是自己麵門,來勢有增無減,仍然駸駸如天馬行空。原來,司馬雲龍所施的前招為點穴,料定對手不能不閃,故中途又化為拳法。呂子龍一驚之下,立時後卻以便為自己贏得出手的時間,止步時立刻施五爪,啪的一聲,將鐵拳牢牢叼住。二手相吻,二人誰也不甘心認輸,各自騰出另一隻手繼續相搏。
呂子龍的雙足屢出,傾受踢穴、踹脈、蹴經,另一隻手相輔不時以彈穴、打脈、托肘、鎖吼等等各色老辣的招式,攻擊敵人兩肋大穴、身後督脈及各處大穴。不論拳、爪、手,遮莫腳無不是硬功夫,而且專講究以快打快、以猛製猛、以剛克剛。
對於呂子龍的身手,司馬雲龍亦暗翹大拇指,他雖出招快若電,暴若山傾,可並不想以硬打硬,而是從側麵捷巧入手,從敵人招式破綻之處奄忽入手,攻敵不得不迴招自守,屢屢令其進攻前功盡棄。
二位舉世無倫的年輕高手近身廝打,片刻之間已連連遞出百餘招,二人依舊未鬆開緊緊相連的雙手,身如旋風由平地卷起碎石枯枝直嘯長空。二人這般打鬥,加上又一柄九龍至尊劍現身,頓時至令天下英雄無語、噤若寒蟬,全成了呆子、啞巴。這也難怪,在其間,二大高手各易了不下數十套武功,掌法、拳術、指功、爪功、打脈、點穴等等奇異神秘、高深莫測的功夫。
奄忽間,二大高手於空中煞住旋轉的身形,各自加勁,輸氣己手,用以震開敵手。過去,二人之所以未發真氣相震,即恐一開自己會為敵人內力趁勢震傷,令敵人有可乘之機;而如今,二人不想僵持,想在拳腳上見個高下,至少呂子龍心情如此。轟——,在平地多出無數坑時,二大高手各自後翻開來,暫時分開了。二人落地
的情況則略有相異,司馬雲龍穩如泰山,呂子龍則後卻了幾步。
呂子龍心下忖度,用什麽武功甫可壓下敵人的氣焰。大腦電閃,出現數項武功,突而頓止,眉宇間微滲僖色。“司馬雲龍,瞧我神風掌的厲害。風卷殘雲——”奮力嘯天,意出氣走,傾力推動雙掌。掌風頓時唿唿,果真是黔風突起恚咆,怒卷天邊殘雲,鋪天蓋地、聲勢洶洶而至。由塊塊青磚砌成巨浪,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拍向敵人。
習精這神風掌的要訣就在內功的修為上,功到氣壓萬裏山河,全可卷走一切。但凡武功均有一個共同之處,便是內功精深者售出遠比內功平平者強。也正因為呂子龍內功修為頗為不凡,故其把神風掌已習到巔峰。
司馬雲龍了解這解神風掌的精意之處,故而十分清楚何種武功能順利化去它。提氣丹田,奮力疾揮雙拳,霎時見他每打出一拳頓時化成十八拳,使得滿天憑空出現不計其數的銅拳頭。萬馬千軍殺在一處,轟隆隆雷聲難止,真氣如陽光向十方疾刺。司馬雲龍一出拳,少林眾僧無不失聲而叫:“啊,十八羅漢伏虎拳……”
呂子龍衝開雲霧,發起新一輪更猛進攻,一著黑虎掏心傾力施出,轟的一聲,正打中敵人氣海膻中穴上。奇怪的是敵人平展雙臂、恍如無聞,大喜之餘立時加勁,真力猶如洪水猛獸灌入其體內。二人凝固聽風時,天下英雄雖寂靜杜口,愕然駭然,呂子龍心下竊喜,心說這一役業已以自己的取勝而將要告終了。殊不知,體內頓增真氣乃是每個習武者所夢寐以求的事,然而猛擊進來的真力就如江水灌禾苗、石擊平波,會幹戈難弭。正途輸進的真氣自是令人受益非淺,可不適當硬生生灌進來的真力會使人內息大亂、會摧斷人心脈。呂子龍這招忒也老辣,可也曉得對手內功不凡,此一拳下去對他而言充其量是受內傷,心脈則不會有損。
司馬雲龍並非閃不開呂子龍這一拳,而是有意如此而為。他知敵人此招的玄妙之處,敵拳一抵,立時追憶起《易筋經》中有一章關於巧妙化去敵人打入體內外力的奇招摘星換鬥的說明:“已傷盡由硬阻彼力,來勢盡擋之難也,莫若開氣海之門以納客,善導不速之客自後門遁之……”司馬雲龍立時照辦,將氣海之門大開,引敵力不斷順著任脈輾轉來到陰維、陽維二脈,開足心後門,送客於千裏之外。見真氣順其足直衝三丈許,地下雷鳴不繹,頓時真氣、磚石橫濺,形成極為壯觀的場麵。
呂子龍乍見敵人的功夫如此精湛,大驚之下飛身後躍開來,落地之時,右腳立時掃出,將腳下數十塊青磚一一踢向敵人,恐敵人趁勢來攻,忙綽起三尖兩刃刀。
司馬雲龍衝群磚輕輕彈了幾下,群星紛紛墜落,石碎沙飛,大占上風,同時也抄起了插入石中的劍,可不知為什麽並沒立時進攻,仍關注著呂子龍的一舉一動。
呂子龍拳腳不敵,甫抄起兵刃,然而見到敵人也抓起長劍,可並沒趁勢攻過來,怔了半晌,方問道:“你已經大占上風,為何不趁機拔劍衝上來?”
司馬雲龍向呂子龍一伸手:“將軍,你我在拳腳上可謂是半斤對八兩,誰也奈何不了誰,又何談占上風一說呢?另外,請不必惦念在下之事,在下覺得要拔劍之時自會拔劍。將軍,請繼續出招吧!”
淩空以氣擊石已是上乘內功,而袖子一翻轉即可將無數小石子拈成石粉,這需要在袖子中有二股真氣相擊、相揉。這手絕藝對於一般高手而言乃是終生奮鬥的目標,而對於司馬雲龍而言無非是雕蟲小技、並不值一提。
眾位掌門人、呂子龍、天下英雄觀司馬雲龍內功修為如此了得,不由得暗暗翹起了大拇指。知道這位白衣少年誅殺“塞北雙雄”、擊敗冷玉鳳的門人並非僥幸而為。天下英雄均說,江湖上的後起之秀中論武功、人品、相貌、謙虛首推這位白袍佳公子。
鄭萬元對絕塵師太道:“師太,你已經見到了司馬少俠的身手,你看少俠的內功是不是很深厚哇?”
“這一點的確出乎貧尼的意料之外。”絕塵師太麵印驚喜。
鄭萬元又問道:“師太,你認為憑我的武功,能不能勝了‘塞北雙雄’?”
絕塵師太雖然不明白故人何以問這個問題,知道真假話都不便說,遂在兩可之間,折中道:“依貧尼看來,你以一敵二,打個平手應該還是不成什麽問題的吧?”
鄭萬元是剛正不阿的大俠,更是謙謙君子,他深知絕塵師太之所以這麽說,無非是人前顧及自己的麵子,可敗就是敗了,這是改變不了的事實。苦笑一聲,麵溢羞愧之色,坦蕩的道:“師太,你這麽說可當真是抬高鄭某了。說來當真是慚愧,鄭某雖然欲手刃‘塞北雙雄’,然而一出手,鄭某當真枉稱一門之主,委實非二賊的敵手。”向司馬雲龍一指,極為崇敬的道:“而司馬少俠一出手,則在數招之內即使二個賊子雙雙歸了位。關鍵是我們不知道上官青雲大俠的絕技周易六十四路奪命劍,而少俠則盡數知曉,這一點已經在殺手‘獨手荊軻’左仲仇的身上得到了印證。”
絕塵師太心下更加喜歡司馬雲龍,益加替秦美英、陳昌夫婦高興。道:“鄭莊主,聽你一言,又觀龍兒的出招,可以看得出來龍兒的內功修為非比一般。”扭頭見陳鳳如笑龐如花,盼睞生姿、動容多致,略點了一下讚許的頭。
玄真真人見司馬雲龍勝而無有驕色,益不自耀,對其好感漸增。拈須長歎,嘖嘖連聲:“哎,這真是長江後浪催前浪,一代新人趕舊人啊!貧道眼濁竟不知江湖上有如此一位後起之秀,今日觀來,果真是後生可畏啊!”
“是啊,看來我等已經垂垂老矣!”智雲甚是中肯玄真真人的說法。
司馬雲龍有如此雄厚的內功,令呂子龍感到始料未及,不言而喻其乃係難逢的對手,今日既然相逢,務必得鬥他一鬥。武林高手深知,通過苦習固然可以使自己武功大大長進,可畢竟尚有不足之處。這不足又如何能夠看得出來?也隻有通過與高手的決鬥來印證,來找出不足的所在。這無疑是呂子龍想與司馬雲龍一戰的重要緣故,這使他下定了決心,排除萬難非得與他動手不可。大步上前,說道:“哈哈,老和尚你說了一大些話,說來說去,隻有這句還有那麽一點兒道理。正如你所言,你們的確老糊塗了,若不是自己老糊塗了,豈能四人連戰一人不下反而盡數敗北呢?”
四位掌門人及其門人一個個均感無地自容,心下大為惱火。司徒文遠忍不開口道:“將軍此言未免有大言欺人之嫌!”
呂子龍滿不在乎的道:“本將軍一向欺人,但不講大話,欺人所憑的更是真功夫。不似你等,自稱什麽掌門,平素八麵威風、大話連篇,一動手盡皆不堪一擊。”
司馬雲龍聽呂子龍開口便對各大門派大加諷刺,深怕各門之主一時氣憤群起來攻,到時局麵更加難以控製。大步上前道:“將軍很是抬舉在下,在下若一再推辭,那便是小視將軍了。如許,在下就老著臉皮,先來領教一下將軍的七宿蒼龍刀法。”
呂子龍倒提三尖兩刃刀:“好極了,本將軍自是求之不得。剛才本將軍領教過了閣下的內功,但覺得未過癮,最好是痛痛快快打一場。小子,你亮兵刃吧!”
司馬雲龍一擺手,嚴嚴然的道:“且慢動手,在下尚有一言要事先說明。將軍,咱們皆是男子漢,把話說在前頭而後再動手也不遲。咱們點到即止,倘使在下能在比試之中僥幸勝將軍一招半式,請將軍今後勿要奪玄真真人的盟主之位。”
呂子龍頗為豪邁的一拍胸膛:“好說,隻要你能夠勝本將軍手中這口刀,一切諸事本將軍均可依你。說白了,你如勝了,別說叫本將軍放棄區區盟主之位,縱是讓我上刀山、下油鍋,本將軍也不皺一下眉頭。”逼視司馬雲龍,問道:“可話又說迴來了,如果你勝不了本將軍,那又當如何?”
司馬雲龍沉吟片刻,凜然道:“將軍問起,在下不敢不說。倘若在下學藝不精,以至於在天下英雄麵前敗在將軍刀下,在下定然竭力勸說真人將盟主之位讓給將軍來居。對於在下的迴答,不知將軍可否滿意?”
天下英雄聞聽司馬雲龍之言,立時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引來軒然大波,久久不息。呂子龍不解,又問:“你憑什麽令玄真將盟主之位讓出?”
“這個在下自然有辦法,就不勞將軍掛心了,將軍隻說同不同意就可成了。”司馬雲龍有些神秘的道。
呂子龍三眼間盡是歡喜,朗聲說道:“大丈夫一言重如九鼎,本將軍對此迴答滿意得甚!對了,順便問一句,咱們是在這兒比,還是另擇個比較幹淨的地方比?”
司馬雲龍心中思潮起伏,四外望了一眼,道:“這裏地方很寬敞,犯不上舍近求遠,在下認為在此地比試就挺好。將軍,你認為呢?”
“在何處比試本將軍聽你的,關鍵是你的功夫得令本將軍稱心如意才行。”呂子龍滿麵籲籲自得之色,頗為悠閑的道。
玄真真人關心地道:“司馬少俠,貧道有些擔心,你真能勝了呂將軍麽?”
司馬雲龍道:“真人,您大可安心,呂將軍一代豪傑,必定會容讓晚輩的。對了,晚輩尚有一不情之請,請真人傳令,命令在場所有人後退一些,因為這裏的場地有點兒窄,不便我們二人施展。請真人務必幫晚輩這個小忙!”
玄真真人乃是一代宗師,知道司馬雲龍如許講定然另有隱情,他不便直說,自己也不好唐突出言相詢。當下點頭道:“好的,貧道就傳這個命令!”繃起臉,氣起丹田,以內力向四外傳著指令:“各門門主、各派掌門、各路大俠、各路豪傑,諸位聽好了,請大家賣給貧道一個薄麵,各自向後退三十丈。如無有本盟主的命令,任何一門、任何一人,均不得上前一步。”立時扭頭對智雲監院吩咐:“智雲,倘使有人不聽本盟主號令,膽敢擅自上前,請你當下一掌將其擊斃。無論是誰,一律格殺勿論!”
群雄無不肅然起敬,均知這是盟主所下的第一道法旨,無論如何亦不該、不敢違命,遂齊聲高唿是,紛紛如海水退潮一般撤去。群雄雖在後退,目光則始終未自呂子龍、司馬雲龍、玄真真人、陳鳳如、月兒身上移開。智雲見群雄徐徐後退,便合十雙手,說道:“請盟主放心,決計無人敢違命!”說畢也向後退卻。
微風扶來,令人心生幾許涼意。陳鳳如見場中僅剩她與他、月兒、玄真真人、呂子龍,含情望著情郎,用恰恰融合的聲音叮囑:“大哥,你……你要多加小心哪!”
玄真真人
也道:“是啊,少俠,你切莫掉以輕心!”
司馬雲龍哧哧而笑,一付坦誠悠閑的模樣,道:“真人、如妹,你們完全不用如此懸懸於心,我與呂將軍以武會友,不會有危險。”
呂子龍神色傲然,道:“二位不必如此憂心如焚,令本將軍極為看不上眼的路子安,本將軍均不曾傷他,又豈會傷一個自己所喜愛的對手?”
三人並未多言,徐徐向後退去,陳鳳如的一刻心早已懸了起來,每每退一步,對司馬雲龍的擔憂便不由自主增加一層。三人並未退到群雄現在的位置,而與他們均有十餘丈的距離。
“小子,現如今場中獨剩你我了,你不亮兵刃、不動手又等什麽呢?”呂子龍用刀一點對手,示意其先出招。
“將軍既然如此講了,何不出招來擊?”司馬雲龍一麵出言反問,一麵將手中白綢包裹頗為隨意的橫在胸前,左手平托,右手小心翼翼的解開係包裹扣,一層層打開白綢。漸漸的,七彩光芒隨著白綢子一層層被剖開而越聚越多,越來越強。
白綢子被司馬雲龍順手扔至一旁,令人驚訝萬分的是他手裏的劍。這是一柄與眾不同的古劍,劍柄儼然一條金光耀眼、栩栩若生的金龍,龍頭即為劍的護手,龍尾即為劍尾,龍的雙眼射出光華奪目的紅芒,赫然二顆赤珠,龍臉雙麵均嵌有白光閃爍、無有斑點的美玉,龍口大張含著一顆足有虎目大小的墨綠色、光芒四射、煒煒生輝的綠珠,一半外露,一半隱於劍鞘中,劍柄上竟雕有大小不等、閃光發亮的龍麟,劍尾上鑲有二塊美玉,劍鞘看似是潔白無暇的美玉,實則是上等白鋼,雪白的劍鞘上兩麵分別嵌著七顆七色起伏彎曲如龍紋形的寶石。不說此劍價值不菲,縱是上麵的一顆珠子、一塊玉石,也是價值連城之物。此劍一現青城山,各色光芒煒煒如電閃光發亮,直射向雲天之外,大有與炎炎金烏爭輝論明之勢,耀眼的程度不好說,反正群雄一見不約而同的閉上雙眼,可心下按不住,又紛紛睜開,死死盯向光芒。
“九龍至尊劍!”、“又是一柄九龍至尊劍!”、“哎喲,莫非這才是真正的九龍至尊劍?”、“怎麽會在他手裏?”寶刃一現,立時引起軒然大波,人聲鼎沸,群豪萬分驚詫、納悶,更有失魂落魄、垂涎欲滴者,也有雙手欲動、心下奇癢、飲冰征營、惶恐焦灼者。不論幾位掌門眼中溢出驚訝之光,還是怔忪之光,總而言之,是張口結舌、無話可說。有人在想這柄劍也一定是假的,畢竟少年人功夫有限,得到真劍也未必能夠抽劍出匣;有人認為在兩可之間,沒準或許為真;有人暗道,此劍劍鞘為銀色,真劍劍鞘是金色的,說不定少年是個沽名釣譽之徒,家裏甚是有錢,故意在劍上嵌了這麽多寶石珍珠,使其劍與九龍至尊劍相類。
鄭萬元下心最為納悶、震驚,心底狐疑:“怎麽又出來一柄九龍至尊劍,這劍是真的還是假的?啊,怎麽他的劍鞘是白色的?莫非這少年便是傳言中在洛陽現過身的那個持劍之人?他敢人前與高手過招,難道憑他竟解開了劍上的秘密?他此刻揚劍立威,真有打敗呂子龍而順便號令群雄之心?”
呂子龍固然少在江湖上走動,可江湖上的傳聞還是了然於胸的,而今見又一柄寶刃,亦難免有些頭暈、不知所以。突見美少年一晃寶刃,喳的一下,出人意表的竟將其釘入青石中三寸許,寶刃兀自四外霍閃放光。陡然之間,赤手一笑,心下恍然,知在動兵刃之前,他有意與自己一比拳腳。不錯,而今一會高手中的高手,獨搏兵刃不能盡興,如與其比兵刃前比比拳腳這才叫過癮,相信他的拳腳一定強過適才的李誌成。心溢此念,亦插刀立地,雙目緊盯著對手,雙手不自覺的彎曲成二隻鷹爪,通過骨節吱吱作響,知其雙爪上已運了勁力,萬事俱備,隻待敵人發招。雙方佇立須臾時刻,呂子龍見敵人未來進攻,忙問:“既然想比拳腳,何不進招?”
“將軍,你我固是未謀一麵,然也算神交已久,你長我幼,理當將軍先賜教;再者,在下一向久仰將軍威名,故不敢先出手。將軍先請!”從司馬雲龍的神態、口吻、語氣上看,完全不似在拿名譽、性命來與人搏,一付與朋友切磋技藝之態。
“好,還真是泥中之蓮,謙謙君子!能與閣下過招,縱敗猶榮。如許,你小心了!”呂子龍縱身飄忽飛上,去勢又快又急,出手更加捷,一爪上行,一個飛龍在天侚鎖向敵人嗌部,為的是調出敵人目光,一爪驀去狙擊,側擊敵人肋下精促穴,這一式奇峰突起的要旨在於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從這三指上所運的勁力上可知,別說區區血肉之軀,縱是鋼刀也可捏成飛刀。
“龍爪手,好一招奇峰突起!”司馬雲龍未出山已曉天下各門武功,故當對方一施神技之時,亦知其名稱要旨、手法招式。被呂子龍調出的右掌驟改路子,由沉猛的路子頓易快捷之路,目標直指敵人腕上會宗穴。這一招枝指猿猴固然非攻敵人罩門,然亦是攻其必救之處。呂子龍微微一凜,著實未料到敵人了解自己的身手,更加未料到敵人出手如此之捷。雖抽招變招亦為其將後路堵死,但立地迴爪出腳遄然踢向對手鳳尾穴。能隨敵招變而改,才是高手,司馬雲龍就不失為高手,頓時出手指急疾彈向呂子龍足內踝上七寸處的中都穴。
“好一招伯牙彈琴,果真比李誌成那草包強萬倍!”呂子龍對司馬雲龍的身手不僅滿意,簡直佩服。嘴兀自在動,身姿頓晃,猶如颶風自美少年頭頂刮過,雙爪霍閃迭出,一招一鱗半爪傾力而售。真氣包裹著爪直抓向少年背後督脈的腦戶、風府、陶道、身柱、神道、靈台等三十個大穴。爪爪相接相銜,加上快如山蹶,使人隻睹倏有倏無的一爪二爪,而實則是數爪齊出。正因為神秘異常、外溢一爪半爪,才得了一鱗半爪的名目。
司馬雲龍盤旋前衝數丈,雙足輕輕急點三尖兩刃刀刀麵,借力飛迴,因深知對手身披軟甲,故雖然淩空虛點,可目的地不是氣海、丹田,而是敵人嘴邊的地倉穴,其勢蹶蹶,不錯,軟甲固然包裹全身,可終無法連麵目也護住,自此處入手是明智的選擇。呂子龍當下斜身相讓,可一正身甫見敵人飛來的是拳,而其目標依舊是自己麵門,來勢有增無減,仍然駸駸如天馬行空。原來,司馬雲龍所施的前招為點穴,料定對手不能不閃,故中途又化為拳法。呂子龍一驚之下,立時後卻以便為自己贏得出手的時間,止步時立刻施五爪,啪的一聲,將鐵拳牢牢叼住。二手相吻,二人誰也不甘心認輸,各自騰出另一隻手繼續相搏。
呂子龍的雙足屢出,傾受踢穴、踹脈、蹴經,另一隻手相輔不時以彈穴、打脈、托肘、鎖吼等等各色老辣的招式,攻擊敵人兩肋大穴、身後督脈及各處大穴。不論拳、爪、手,遮莫腳無不是硬功夫,而且專講究以快打快、以猛製猛、以剛克剛。
對於呂子龍的身手,司馬雲龍亦暗翹大拇指,他雖出招快若電,暴若山傾,可並不想以硬打硬,而是從側麵捷巧入手,從敵人招式破綻之處奄忽入手,攻敵不得不迴招自守,屢屢令其進攻前功盡棄。
二位舉世無倫的年輕高手近身廝打,片刻之間已連連遞出百餘招,二人依舊未鬆開緊緊相連的雙手,身如旋風由平地卷起碎石枯枝直嘯長空。二人這般打鬥,加上又一柄九龍至尊劍現身,頓時至令天下英雄無語、噤若寒蟬,全成了呆子、啞巴。這也難怪,在其間,二大高手各易了不下數十套武功,掌法、拳術、指功、爪功、打脈、點穴等等奇異神秘、高深莫測的功夫。
奄忽間,二大高手於空中煞住旋轉的身形,各自加勁,輸氣己手,用以震開敵手。過去,二人之所以未發真氣相震,即恐一開自己會為敵人內力趁勢震傷,令敵人有可乘之機;而如今,二人不想僵持,想在拳腳上見個高下,至少呂子龍心情如此。轟——,在平地多出無數坑時,二大高手各自後翻開來,暫時分開了。二人落地
的情況則略有相異,司馬雲龍穩如泰山,呂子龍則後卻了幾步。
呂子龍心下忖度,用什麽武功甫可壓下敵人的氣焰。大腦電閃,出現數項武功,突而頓止,眉宇間微滲僖色。“司馬雲龍,瞧我神風掌的厲害。風卷殘雲——”奮力嘯天,意出氣走,傾力推動雙掌。掌風頓時唿唿,果真是黔風突起恚咆,怒卷天邊殘雲,鋪天蓋地、聲勢洶洶而至。由塊塊青磚砌成巨浪,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拍向敵人。
習精這神風掌的要訣就在內功的修為上,功到氣壓萬裏山河,全可卷走一切。但凡武功均有一個共同之處,便是內功精深者售出遠比內功平平者強。也正因為呂子龍內功修為頗為不凡,故其把神風掌已習到巔峰。
司馬雲龍了解這解神風掌的精意之處,故而十分清楚何種武功能順利化去它。提氣丹田,奮力疾揮雙拳,霎時見他每打出一拳頓時化成十八拳,使得滿天憑空出現不計其數的銅拳頭。萬馬千軍殺在一處,轟隆隆雷聲難止,真氣如陽光向十方疾刺。司馬雲龍一出拳,少林眾僧無不失聲而叫:“啊,十八羅漢伏虎拳……”
呂子龍衝開雲霧,發起新一輪更猛進攻,一著黑虎掏心傾力施出,轟的一聲,正打中敵人氣海膻中穴上。奇怪的是敵人平展雙臂、恍如無聞,大喜之餘立時加勁,真力猶如洪水猛獸灌入其體內。二人凝固聽風時,天下英雄雖寂靜杜口,愕然駭然,呂子龍心下竊喜,心說這一役業已以自己的取勝而將要告終了。殊不知,體內頓增真氣乃是每個習武者所夢寐以求的事,然而猛擊進來的真力就如江水灌禾苗、石擊平波,會幹戈難弭。正途輸進的真氣自是令人受益非淺,可不適當硬生生灌進來的真力會使人內息大亂、會摧斷人心脈。呂子龍這招忒也老辣,可也曉得對手內功不凡,此一拳下去對他而言充其量是受內傷,心脈則不會有損。
司馬雲龍並非閃不開呂子龍這一拳,而是有意如此而為。他知敵人此招的玄妙之處,敵拳一抵,立時追憶起《易筋經》中有一章關於巧妙化去敵人打入體內外力的奇招摘星換鬥的說明:“已傷盡由硬阻彼力,來勢盡擋之難也,莫若開氣海之門以納客,善導不速之客自後門遁之……”司馬雲龍立時照辦,將氣海之門大開,引敵力不斷順著任脈輾轉來到陰維、陽維二脈,開足心後門,送客於千裏之外。見真氣順其足直衝三丈許,地下雷鳴不繹,頓時真氣、磚石橫濺,形成極為壯觀的場麵。
呂子龍乍見敵人的功夫如此精湛,大驚之下飛身後躍開來,落地之時,右腳立時掃出,將腳下數十塊青磚一一踢向敵人,恐敵人趁勢來攻,忙綽起三尖兩刃刀。
司馬雲龍衝群磚輕輕彈了幾下,群星紛紛墜落,石碎沙飛,大占上風,同時也抄起了插入石中的劍,可不知為什麽並沒立時進攻,仍關注著呂子龍的一舉一動。
呂子龍拳腳不敵,甫抄起兵刃,然而見到敵人也抓起長劍,可並沒趁勢攻過來,怔了半晌,方問道:“你已經大占上風,為何不趁機拔劍衝上來?”
司馬雲龍向呂子龍一伸手:“將軍,你我在拳腳上可謂是半斤對八兩,誰也奈何不了誰,又何談占上風一說呢?另外,請不必惦念在下之事,在下覺得要拔劍之時自會拔劍。將軍,請繼續出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