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同偶然地做了一樁值得讚許的事,就被縣廣播站在《好人好事》這一檔節目中作了大量的宣傳,令隊裏的一些青年後生好生羨慕。
好人好事,顧名思義就是好人所做的事,仰或也可說,做了好事的也可以從一般的人變為了好人。好事也好,好人也好,這兩者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然而你一旦做了,就能獲得好評,就能上光榮榜,這倒是大家都一致認可了的。
群眾是盲從的,上麵在提倡什麽,他們自然就附和什麽。何況,這種好事比起當初隻喊些空洞的革命口號來畢竟要實際得多。於是,人們就以範同為榜樣,爭相仿效,很快地把屬於自己的休息時間演變成為收工以後的再出工。
盡管沒有絲毫報酬,但人們都不甘落後。起先隻是幾個小青年起早多拔幾隻秧或摸黑多墾一行田。可是越到後來這個隊伍卻越膨脹了。就連平時最落後的老頭老太也看著牆上的光榮榜熱,也要像征性地多摘幾把喂蠶的葉或多搓幾托草繩,為的是過一下自己的名字出現在光榮榜上的那份得意癮。
夜,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恩賜。經過一天勞累的人們,卸下了壓得直不起腰的重擔,鬆開了捏得雙手痙攣的鐵耙柄。在這屬於自己的時間裏,舒展著渾身的肌肉,躺到床上人輕得像騰雲駕霧,簡直如同進了仙界,無比的愜意。可是,由好人好事演變的再出工的興起,剝奪了人們這份甜密的享受,這不能說不是一種殘酷。
然而,讓人費解,人們竟然會毫無怨言地熱衷於這一類再出工,這中間的原因,可不是僅僅憑光榮榜能解釋的。
林彪死後,那個非常煩瑣的,每天必須進行三次的政治儀式——四件事,雖然被取消了,可是每逢三、六、九,每次兩個小時的學習班卻因為不是林彪提倡的而無須砍掉。相反,它現在搖身一變成了批判林彪反黨集團的政治園地,比以前更牢固地框住了社員們的業餘時間,人們早已膩煩了這種形而上學的學習班,隻是不敢不去。現在恰逢上麵在表揚範同的好人好事,我們何不用做好事來抵消學習班?一則也圖個有趣新鮮,再則,這時間橫豎不屬於自己。
自從範同與朱圖山、全畢正吵嘴後,社員們深藏在內心的同感也被激起了。他們心裏明白,隻是沒有範同的膽量而不敢發作罷了。你們這些當幹部的白天開會聊天,我們普通社員連夜裏都在做好人好事,還不是做給你們看的?難道你們看在眼裏還心安理得?說穿了,那意思就是“你們假如知趣的話,也一道下田吧!”
用做好人好事來否定枯噪無味的學習班,又用它來抗議幹部們白天泡會,這不能不說是用群眾的智慧開出的一貼良藥。對這一貼良藥感到苦口的第一個人就是朱圖山,他找到全畢正大吐苦水,語氣中仿佛受盡了委屈。
“我的大主任哪!我這個隊長現在管起社員來也不靈了。我去通知那些小青頭開會,可他們竟然說:白天我們聽你的,晚上我們聽範同的。我指責他們,你們做的是什麽活?中午高溫時插的秧,苗都曬枯了,夜裏墾的田,東一丘,西一窪,聳起的再生稻比插下去的原生苗還高。他們迴答說:我們年輕人放棄休息,不拿報酬,圖的就是輕鬆熱鬧,‘黃連樹下彈琴苦中作樂’。你叫我們去開會,會同意我們開開心心,嘻嘻哈哈嗎?我問他們:是政治重要,還是幹活重要?他們竟迴答:當然是幹活重要羅!我拿他們沒辦法,就對陳窈窕和華見森說:你們是知青,學習政治非常重要,就去開會吧!誰曉得兩個知青也不聽話,說‘我們下鄉鍍金,光榮榜上經常有我們的名字,將來對上調也有好處。我說這種光榮榜有什麽稀奇?連四類份子的名字也經常寫上去的,你們今後能否上調?還得大隊革委會和生產隊隊委們說了算!這一來連那些四類份子的子女也反對我了說:我們成份雖然不好,可我們的思想是好的,你怎麽把我們贖罪的機會也剝奪了呢?我實在耐不住,就火了說,現在倒底是我在當隊長,還是範同當隊長?誰知他們竟敢對我起哄,說,假如投票選舉,範同的票數肯定比你多!你說,我這個隊長還怎麽當得下去呀?”
“胡扯!”全畢正猛一掌拍在桌上“誰當隊長,輪得到他們說?我要你當隊長,連玲委員也不能幹涉我。她雖然是縣革委的蹲點幹部,但是暫時的。她走後,紅光大隊仍然得由我說了算。看他們誰敢再提投票選舉的事?不過呀……”他頓了頓,重新把拍在桌子上的手心翻過來,作了個無可奈何的動作:“這做好人好事的活動,畢竟是玲委員親自發起的。我也沒有辦法呀!再說,那麽多人都自覺自願要去做好事,我又怎麽能去批評他們呢?”
按理說,朱圖山對好人好事的活動有抵觸是不應該的。原先,他自己就是個把榮譽看得重如生命的人,對範同的行為應該理解才對。可是當他看到範同有了他當年獻忠的那份勁頭後就渾身不自在了。正如俗話所說“媳婦越乖,婆婆越怕”範同的崛起對他始終都充滿了威脅。
“人人都說我範同好,範同我交了好運道……”。範同為自己創作了一首“什麽溜”含在嘴裏天天哼。現在,人們已經聽不到他的牢騷了,因為,他自己也跨進了“捏蒲扇柄”的行列,經常到公社或別的大隊去傳經送寶和宣傳講用。享受著脫產幹部才能享受的待遇。每天工分照記,外加三角錢四兩糧票的補貼,政治上和經濟上都打了個翻身仗。
他交上好運的主要原因是玲委員對他的賞識,其次與他本人的努力也是分不開的。經濟上複蘇後,他還像往常一樣省吃儉用。還聽從了玲委員的勸導,向她借了二十元錢到苕東鎮上捉了兩頭仔豬迴來養著。他盤算著,到過年時,豬就可以出棚了。那時,一定要給玲委員送隻肥豬腿去,給她家過年。
以一般的情況而言,玲委員是縣裏的幹部,他交範同這位窮朋友,一是因為自己有一顆善心,二是因為範同純樸踏實,憨厚忠誠。就她的動機來說,她是根本不圖迴報的。然而在一個偶然的情況下,偏偏給了範同一個迴報的機會。
進入臘月,一場大雪把田野下得一片銀裝素裹。還沒等它融完,又來了強冷空氣,把田間、道路、村莊凍得全是冰淩子。天寒地凍社員們沒什麽活好幹,三三兩兩地相攏袖子在廊簷下跺腳擠暖。隻有幾個老年社員閑不住,拆了個柴堆,殺幾把養蠶用的蠶毛柴,搓幾絞放水漿板(革命草)用的草繩。
玲委員來了,她也閑不住,看到那麽多人無所事事都不出工,就覺得不順眼,她在人叢裏找到朱圖山問:“我的隊長同誌啊!你知不知道陳永貴同誌曾經說過一句話:‘浪費是極大的犯罪’,今天那麽多勞動力白白泡過一天,你難道就不可惜?”
朱圖山往手上嗬著熱氣,遲遲疑疑地說“這麽大冷的天,外麵那冰雪……”
“正因為有冰雪……”玲委員的臉色頓時十分嚴肅“又這麽冷,你就更應該聯想到田間的作物也在受凍。噢!你人倒覺得冷,那莊稼就不曉得冷?雖然蠶豆小麥凍得起,可那嫩綠的油菜怎能經得起這麽大的冰雪摧殘呢?”
朱圖山被她問得啞口無言。大家也都麵麵相覷。
“同誌們”玲委員轉向了社員們“今天的天氣是冷了點。但是,我們有毛主席的英明領導,有人定勝天的堅定信念。這凍有什麽可怕?我們要發揚大無畏的革命精神,與嚴寒作堅決的鬥爭!”
說完,她竟動手脫下自己的鞋,扯去襪子,赤了腳,卷起褲管,裸露出嫩藕般的一雙白腿肚子。去養蠶場的地火龍裏畚了兩筐毛灰“蹭蹭”地挑著,率先往外沿田走去,給油菜保暖了。一邊走,還一邊牙齒得得響地鼓動大家:同誌們,‘為有犧牲多壯誌,敢叫日月換新天’。我們要學那泰山頂上一青鬆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衝啊!”
社員們被弄得哭笑不得,心中雖然不情願,但也沒奈何,隻得挑了毛灰,跟
在她後麵向外沿田走去。
去的時候,由於提足了火氣,倒也不覺得。沒料到,倒了毛灰後從那三裏遠的外沿田走迴來卻不行了,玲委員迴程還沒走到一半,就蹲在地上,捧著雙腳打哼哼了。那雙原來嫩藕一般的白腿已被凍得黑紫。活像一隻醃製過的火腿。那冰淩刺著她的腳心和腳踝猶如尖刀直往她心裏刺。拖出的清水鼻涕被風一吹拉得老長,仿佛非要把她早餐吃的麵條重新拉出來。
幸好,範同倒空了毛灰趕了上來,見了這副情景,急忙扔了灰擔,把她馱迴了家。
範同的老婆葉燕香見這陣勢也急得慌了手腳。趕忙打了一盆熱水過來,要焐她的腳,被範同一聲喝住:“不行!燙水敷腳,腳要爛的。快去換盆冷水,要用冷水搓。”
水打來了,這時的範同心疼得直哭“玲委員啊!你這是何苦呢?現在這天馬桶結冰夜壺實心哪!你為什麽隻知道給油菜保暖,卻不曉得給自己保暖呢?”
玲委員的小腿,原本是白白胖胖的,現在凍成了醬紫色。幸虧範同搓得及時,才使她腳漸漸地迴了陽。她的這雙腿,他當然舍不得褻瀆。可是,為了讓它複蘇得快些,他索性撈起了自己的棉襖,把這雙冰洇刺骨的腳焐進了自己的胸口。
玲委員又一次被實實在在地感動了。她噙著淚花,默聲不響。一雙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範同……。”
脫去棉衣,換上單衣,一轉眼,熱天又很快地降臨了。
清晨,範同手裏捧著兩塊布料,遲遲疑疑地來到陳窈窕的門口,說話也有些結結巴巴:“窈窕,聽說你鎮上的家裏有一台蝴蝶牌縫紉機,是吧?”
“有呀!這又沒什麽稀奇的,鎮上好多人家都有縫紉機,你是想做衣裳吧?”陳窈窕看著範同手裏的料問:“你剪來的是什麽料?”
“是好料,做襯衫的。那塊湖色的是夫綢,白色的是的確涼。”
“的確涼?”陳窈窕驚奇地瞪大了眼睛:“你哪裏掘了藏,發著橫財了?”
“不……我,沒發財。這是上次縣裏傳達批林批孔文件和參觀典型時省下來的,那次會期長,一共耽了十六天,補貼又高,每天六角,還另外一天一張電影票呢!”
“這兩塊料可得十多元錢哪 !這麽說你一分都沒有化,全省下來啦?”陳窈窕似乎感到不可思議,追問了一句:“那你吃什麽?”
“嗨嗨”範同有點不好意思:“我這個人錢沒有來路,隻有在開會的時候硬省一點,才能給家裏改善改善……吃飯麽,縣裏還發飯票給我們的。”
“你運氣真好,見著了世麵,又得到了補貼。人們都在背後羨慕你呢!近來,你的名字好像鍋裏的鏟刀,天天翻著響,社員們都在說你已經抵得上半個全畢正了。”
“我哪能跟他比呢?我隻不過偶然做了件好事,碰巧被玲委員看見,又蒙他看得起我,給了我這麽大的榮譽。可如今出了名,倒反而經常開會,用不著下田勞動了,不是我說嗲話,像我這種做煞坯,太愜意了反而不好,經常開會不幹活,見了鄉親們倒像是欠了債似的。”
“唷!看不出你思想倒是蠻通的啊!”陳窈窕語氣中帶了幾分揶揄:“怪不得玲委員上次在會上講:六十年代出了個雷鋒,是全國人民的光榮。七十年代我們反修公社出了個範同,也是反修公社全體社員的光榮……你既然思想這麽通,那會你就不要去開得了。”
“唔,這我可不能自作主張。再說,補貼雖然高,可不是隊裏發的,國家的錢,拿得心安理得,誰會舍得不要?就算我不要,玲委員也不會說我思想好。她上次對我說過:‘該拿就拿,不必客氣。人無論在政治上、經濟上都是波浪式的。有高潮,也必定會有低潮。她要我在高潮的時候多多參加活動,向組織靠攏。等有了一定的基礎,就不容易落下去了’。聽說過幾天她還要組織人員到防化連去參觀學習,迴來後還要組織討論、傳達學習,算起來又得半個月。”
“唔!像你現在這樣經常出去開會,是得出出新了,做幾條出客點的衣服。”她轉入正題,“你做衣服,先把尺寸量了吧!”
“不!不是我的,那塊的確涼,一共才五尺多,隻能給燕香做,燕香的身材跟你差不多,就按你的尺寸吧!那塊夫綢是六尺,請你媽媽算一下,給兩個小鬼套著裁,各做一條,不知道夠不夠?”
“噢!說了半天你原來不是為自己做啊?那你自己怎麽辦?難道到縣裏開會也像在家裏一樣,穿杜布衣裳,抽大紅鷹香煙啊?”
“香煙麽,我就幹脆不抽,硬憋住。假如別人發給我,我就說:不會!否則接了人家的總得迴敬,人家掏出來的可都是‘群英’、‘紅燈’,甚至有些人還抽牡丹牌,我哪裏迴敬得起啊?如果煙癮真的來了,我就找借口上廁所。點根‘大紅鷹’拚命抽幾口,那‘大紅鷹’味道苦,一天隻要三根就盡夠了。至於衣服麽,我倒是有一條結婚前穿的軍便裝,出客或開會時穿穿。另外,我板箱裏還有一條列寧裝的大衣放著呢!隻不過現在氣候熱了,不好穿了。”
“那你為什麽自己不買一塊料子,卻省死省活隻給老婆兒子做呢?”
“我自己就等下一次吧!反正機會多得很。老婆是不好怠慢的,她嫁給我真是鮮花插在牛糞中,她有時埋怨我‘嫁了你做老婆,像投錯了胎’。我要是再待她不好,她會不變心嗎?早在去年的時候,她就給我看過一次眼色了,那一次,我們小隊分到三斤絨線票,大家都同意照顧我一斤票子,可我就是沒有錢買,眼睜睜地重新給人要了去。她埋怨我,我不敢頂嘴,想起來我確實對她不起,慚愧嗬!”
“想不到你倒是破涼傘,好骨子。人雖然窮,良心卻很 好,有你這句話,你老婆就應該對你好一點。……好在你現在已經逢上正像玲委員所說的,波浪上來的時候了。”
“是的,是的,一波上,一波下,現在正是一波上的時候。”
可不是嗎?範同目前確實處在人生的高潮期。自從批林批孔的運動一開始,公社就組成了宣講團。由於玲委員的作用,他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被選為宣講團的副團長。這個副團長可不是以前那種掛掛名的突擊隊長。而是拿了工資,到處巡迴演講,上台說得著話,下台吃得著肉的那種“半脫產”幹部,比起全畢正當初的“半脫產”來,也簡直是等量齊觀了。
好人好事,顧名思義就是好人所做的事,仰或也可說,做了好事的也可以從一般的人變為了好人。好事也好,好人也好,這兩者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然而你一旦做了,就能獲得好評,就能上光榮榜,這倒是大家都一致認可了的。
群眾是盲從的,上麵在提倡什麽,他們自然就附和什麽。何況,這種好事比起當初隻喊些空洞的革命口號來畢竟要實際得多。於是,人們就以範同為榜樣,爭相仿效,很快地把屬於自己的休息時間演變成為收工以後的再出工。
盡管沒有絲毫報酬,但人們都不甘落後。起先隻是幾個小青年起早多拔幾隻秧或摸黑多墾一行田。可是越到後來這個隊伍卻越膨脹了。就連平時最落後的老頭老太也看著牆上的光榮榜熱,也要像征性地多摘幾把喂蠶的葉或多搓幾托草繩,為的是過一下自己的名字出現在光榮榜上的那份得意癮。
夜,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恩賜。經過一天勞累的人們,卸下了壓得直不起腰的重擔,鬆開了捏得雙手痙攣的鐵耙柄。在這屬於自己的時間裏,舒展著渾身的肌肉,躺到床上人輕得像騰雲駕霧,簡直如同進了仙界,無比的愜意。可是,由好人好事演變的再出工的興起,剝奪了人們這份甜密的享受,這不能說不是一種殘酷。
然而,讓人費解,人們竟然會毫無怨言地熱衷於這一類再出工,這中間的原因,可不是僅僅憑光榮榜能解釋的。
林彪死後,那個非常煩瑣的,每天必須進行三次的政治儀式——四件事,雖然被取消了,可是每逢三、六、九,每次兩個小時的學習班卻因為不是林彪提倡的而無須砍掉。相反,它現在搖身一變成了批判林彪反黨集團的政治園地,比以前更牢固地框住了社員們的業餘時間,人們早已膩煩了這種形而上學的學習班,隻是不敢不去。現在恰逢上麵在表揚範同的好人好事,我們何不用做好事來抵消學習班?一則也圖個有趣新鮮,再則,這時間橫豎不屬於自己。
自從範同與朱圖山、全畢正吵嘴後,社員們深藏在內心的同感也被激起了。他們心裏明白,隻是沒有範同的膽量而不敢發作罷了。你們這些當幹部的白天開會聊天,我們普通社員連夜裏都在做好人好事,還不是做給你們看的?難道你們看在眼裏還心安理得?說穿了,那意思就是“你們假如知趣的話,也一道下田吧!”
用做好人好事來否定枯噪無味的學習班,又用它來抗議幹部們白天泡會,這不能不說是用群眾的智慧開出的一貼良藥。對這一貼良藥感到苦口的第一個人就是朱圖山,他找到全畢正大吐苦水,語氣中仿佛受盡了委屈。
“我的大主任哪!我這個隊長現在管起社員來也不靈了。我去通知那些小青頭開會,可他們竟然說:白天我們聽你的,晚上我們聽範同的。我指責他們,你們做的是什麽活?中午高溫時插的秧,苗都曬枯了,夜裏墾的田,東一丘,西一窪,聳起的再生稻比插下去的原生苗還高。他們迴答說:我們年輕人放棄休息,不拿報酬,圖的就是輕鬆熱鬧,‘黃連樹下彈琴苦中作樂’。你叫我們去開會,會同意我們開開心心,嘻嘻哈哈嗎?我問他們:是政治重要,還是幹活重要?他們竟迴答:當然是幹活重要羅!我拿他們沒辦法,就對陳窈窕和華見森說:你們是知青,學習政治非常重要,就去開會吧!誰曉得兩個知青也不聽話,說‘我們下鄉鍍金,光榮榜上經常有我們的名字,將來對上調也有好處。我說這種光榮榜有什麽稀奇?連四類份子的名字也經常寫上去的,你們今後能否上調?還得大隊革委會和生產隊隊委們說了算!這一來連那些四類份子的子女也反對我了說:我們成份雖然不好,可我們的思想是好的,你怎麽把我們贖罪的機會也剝奪了呢?我實在耐不住,就火了說,現在倒底是我在當隊長,還是範同當隊長?誰知他們竟敢對我起哄,說,假如投票選舉,範同的票數肯定比你多!你說,我這個隊長還怎麽當得下去呀?”
“胡扯!”全畢正猛一掌拍在桌上“誰當隊長,輪得到他們說?我要你當隊長,連玲委員也不能幹涉我。她雖然是縣革委的蹲點幹部,但是暫時的。她走後,紅光大隊仍然得由我說了算。看他們誰敢再提投票選舉的事?不過呀……”他頓了頓,重新把拍在桌子上的手心翻過來,作了個無可奈何的動作:“這做好人好事的活動,畢竟是玲委員親自發起的。我也沒有辦法呀!再說,那麽多人都自覺自願要去做好事,我又怎麽能去批評他們呢?”
按理說,朱圖山對好人好事的活動有抵觸是不應該的。原先,他自己就是個把榮譽看得重如生命的人,對範同的行為應該理解才對。可是當他看到範同有了他當年獻忠的那份勁頭後就渾身不自在了。正如俗話所說“媳婦越乖,婆婆越怕”範同的崛起對他始終都充滿了威脅。
“人人都說我範同好,範同我交了好運道……”。範同為自己創作了一首“什麽溜”含在嘴裏天天哼。現在,人們已經聽不到他的牢騷了,因為,他自己也跨進了“捏蒲扇柄”的行列,經常到公社或別的大隊去傳經送寶和宣傳講用。享受著脫產幹部才能享受的待遇。每天工分照記,外加三角錢四兩糧票的補貼,政治上和經濟上都打了個翻身仗。
他交上好運的主要原因是玲委員對他的賞識,其次與他本人的努力也是分不開的。經濟上複蘇後,他還像往常一樣省吃儉用。還聽從了玲委員的勸導,向她借了二十元錢到苕東鎮上捉了兩頭仔豬迴來養著。他盤算著,到過年時,豬就可以出棚了。那時,一定要給玲委員送隻肥豬腿去,給她家過年。
以一般的情況而言,玲委員是縣裏的幹部,他交範同這位窮朋友,一是因為自己有一顆善心,二是因為範同純樸踏實,憨厚忠誠。就她的動機來說,她是根本不圖迴報的。然而在一個偶然的情況下,偏偏給了範同一個迴報的機會。
進入臘月,一場大雪把田野下得一片銀裝素裹。還沒等它融完,又來了強冷空氣,把田間、道路、村莊凍得全是冰淩子。天寒地凍社員們沒什麽活好幹,三三兩兩地相攏袖子在廊簷下跺腳擠暖。隻有幾個老年社員閑不住,拆了個柴堆,殺幾把養蠶用的蠶毛柴,搓幾絞放水漿板(革命草)用的草繩。
玲委員來了,她也閑不住,看到那麽多人無所事事都不出工,就覺得不順眼,她在人叢裏找到朱圖山問:“我的隊長同誌啊!你知不知道陳永貴同誌曾經說過一句話:‘浪費是極大的犯罪’,今天那麽多勞動力白白泡過一天,你難道就不可惜?”
朱圖山往手上嗬著熱氣,遲遲疑疑地說“這麽大冷的天,外麵那冰雪……”
“正因為有冰雪……”玲委員的臉色頓時十分嚴肅“又這麽冷,你就更應該聯想到田間的作物也在受凍。噢!你人倒覺得冷,那莊稼就不曉得冷?雖然蠶豆小麥凍得起,可那嫩綠的油菜怎能經得起這麽大的冰雪摧殘呢?”
朱圖山被她問得啞口無言。大家也都麵麵相覷。
“同誌們”玲委員轉向了社員們“今天的天氣是冷了點。但是,我們有毛主席的英明領導,有人定勝天的堅定信念。這凍有什麽可怕?我們要發揚大無畏的革命精神,與嚴寒作堅決的鬥爭!”
說完,她竟動手脫下自己的鞋,扯去襪子,赤了腳,卷起褲管,裸露出嫩藕般的一雙白腿肚子。去養蠶場的地火龍裏畚了兩筐毛灰“蹭蹭”地挑著,率先往外沿田走去,給油菜保暖了。一邊走,還一邊牙齒得得響地鼓動大家:同誌們,‘為有犧牲多壯誌,敢叫日月換新天’。我們要學那泰山頂上一青鬆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衝啊!”
社員們被弄得哭笑不得,心中雖然不情願,但也沒奈何,隻得挑了毛灰,跟
在她後麵向外沿田走去。
去的時候,由於提足了火氣,倒也不覺得。沒料到,倒了毛灰後從那三裏遠的外沿田走迴來卻不行了,玲委員迴程還沒走到一半,就蹲在地上,捧著雙腳打哼哼了。那雙原來嫩藕一般的白腿已被凍得黑紫。活像一隻醃製過的火腿。那冰淩刺著她的腳心和腳踝猶如尖刀直往她心裏刺。拖出的清水鼻涕被風一吹拉得老長,仿佛非要把她早餐吃的麵條重新拉出來。
幸好,範同倒空了毛灰趕了上來,見了這副情景,急忙扔了灰擔,把她馱迴了家。
範同的老婆葉燕香見這陣勢也急得慌了手腳。趕忙打了一盆熱水過來,要焐她的腳,被範同一聲喝住:“不行!燙水敷腳,腳要爛的。快去換盆冷水,要用冷水搓。”
水打來了,這時的範同心疼得直哭“玲委員啊!你這是何苦呢?現在這天馬桶結冰夜壺實心哪!你為什麽隻知道給油菜保暖,卻不曉得給自己保暖呢?”
玲委員的小腿,原本是白白胖胖的,現在凍成了醬紫色。幸虧範同搓得及時,才使她腳漸漸地迴了陽。她的這雙腿,他當然舍不得褻瀆。可是,為了讓它複蘇得快些,他索性撈起了自己的棉襖,把這雙冰洇刺骨的腳焐進了自己的胸口。
玲委員又一次被實實在在地感動了。她噙著淚花,默聲不響。一雙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範同……。”
脫去棉衣,換上單衣,一轉眼,熱天又很快地降臨了。
清晨,範同手裏捧著兩塊布料,遲遲疑疑地來到陳窈窕的門口,說話也有些結結巴巴:“窈窕,聽說你鎮上的家裏有一台蝴蝶牌縫紉機,是吧?”
“有呀!這又沒什麽稀奇的,鎮上好多人家都有縫紉機,你是想做衣裳吧?”陳窈窕看著範同手裏的料問:“你剪來的是什麽料?”
“是好料,做襯衫的。那塊湖色的是夫綢,白色的是的確涼。”
“的確涼?”陳窈窕驚奇地瞪大了眼睛:“你哪裏掘了藏,發著橫財了?”
“不……我,沒發財。這是上次縣裏傳達批林批孔文件和參觀典型時省下來的,那次會期長,一共耽了十六天,補貼又高,每天六角,還另外一天一張電影票呢!”
“這兩塊料可得十多元錢哪 !這麽說你一分都沒有化,全省下來啦?”陳窈窕似乎感到不可思議,追問了一句:“那你吃什麽?”
“嗨嗨”範同有點不好意思:“我這個人錢沒有來路,隻有在開會的時候硬省一點,才能給家裏改善改善……吃飯麽,縣裏還發飯票給我們的。”
“你運氣真好,見著了世麵,又得到了補貼。人們都在背後羨慕你呢!近來,你的名字好像鍋裏的鏟刀,天天翻著響,社員們都在說你已經抵得上半個全畢正了。”
“我哪能跟他比呢?我隻不過偶然做了件好事,碰巧被玲委員看見,又蒙他看得起我,給了我這麽大的榮譽。可如今出了名,倒反而經常開會,用不著下田勞動了,不是我說嗲話,像我這種做煞坯,太愜意了反而不好,經常開會不幹活,見了鄉親們倒像是欠了債似的。”
“唷!看不出你思想倒是蠻通的啊!”陳窈窕語氣中帶了幾分揶揄:“怪不得玲委員上次在會上講:六十年代出了個雷鋒,是全國人民的光榮。七十年代我們反修公社出了個範同,也是反修公社全體社員的光榮……你既然思想這麽通,那會你就不要去開得了。”
“唔,這我可不能自作主張。再說,補貼雖然高,可不是隊裏發的,國家的錢,拿得心安理得,誰會舍得不要?就算我不要,玲委員也不會說我思想好。她上次對我說過:‘該拿就拿,不必客氣。人無論在政治上、經濟上都是波浪式的。有高潮,也必定會有低潮。她要我在高潮的時候多多參加活動,向組織靠攏。等有了一定的基礎,就不容易落下去了’。聽說過幾天她還要組織人員到防化連去參觀學習,迴來後還要組織討論、傳達學習,算起來又得半個月。”
“唔!像你現在這樣經常出去開會,是得出出新了,做幾條出客點的衣服。”她轉入正題,“你做衣服,先把尺寸量了吧!”
“不!不是我的,那塊的確涼,一共才五尺多,隻能給燕香做,燕香的身材跟你差不多,就按你的尺寸吧!那塊夫綢是六尺,請你媽媽算一下,給兩個小鬼套著裁,各做一條,不知道夠不夠?”
“噢!說了半天你原來不是為自己做啊?那你自己怎麽辦?難道到縣裏開會也像在家裏一樣,穿杜布衣裳,抽大紅鷹香煙啊?”
“香煙麽,我就幹脆不抽,硬憋住。假如別人發給我,我就說:不會!否則接了人家的總得迴敬,人家掏出來的可都是‘群英’、‘紅燈’,甚至有些人還抽牡丹牌,我哪裏迴敬得起啊?如果煙癮真的來了,我就找借口上廁所。點根‘大紅鷹’拚命抽幾口,那‘大紅鷹’味道苦,一天隻要三根就盡夠了。至於衣服麽,我倒是有一條結婚前穿的軍便裝,出客或開會時穿穿。另外,我板箱裏還有一條列寧裝的大衣放著呢!隻不過現在氣候熱了,不好穿了。”
“那你為什麽自己不買一塊料子,卻省死省活隻給老婆兒子做呢?”
“我自己就等下一次吧!反正機會多得很。老婆是不好怠慢的,她嫁給我真是鮮花插在牛糞中,她有時埋怨我‘嫁了你做老婆,像投錯了胎’。我要是再待她不好,她會不變心嗎?早在去年的時候,她就給我看過一次眼色了,那一次,我們小隊分到三斤絨線票,大家都同意照顧我一斤票子,可我就是沒有錢買,眼睜睜地重新給人要了去。她埋怨我,我不敢頂嘴,想起來我確實對她不起,慚愧嗬!”
“想不到你倒是破涼傘,好骨子。人雖然窮,良心卻很 好,有你這句話,你老婆就應該對你好一點。……好在你現在已經逢上正像玲委員所說的,波浪上來的時候了。”
“是的,是的,一波上,一波下,現在正是一波上的時候。”
可不是嗎?範同目前確實處在人生的高潮期。自從批林批孔的運動一開始,公社就組成了宣講團。由於玲委員的作用,他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被選為宣講團的副團長。這個副團長可不是以前那種掛掛名的突擊隊長。而是拿了工資,到處巡迴演講,上台說得著話,下台吃得著肉的那種“半脫產”幹部,比起全畢正當初的“半脫產”來,也簡直是等量齊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