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本再次敞開胸懷接納了程彬鋒。
厚厚的多本日記本疊放在床頭很顯眼的位置。它記載著曾經的過去——美好與辛酸。看到在殘荷冷雨中掙紮的身影和絕處逢生的險象,他既失望又興奮,艱難與否,快樂與否,畢竟是自己的足跡,是自己的心路曆程!平時看看隻當迴憶和欣賞,如今翻看著心情陡然沉重了,我又要續寫這種不滿和悲哀嗎?過去的遭遇占據了他的心,他多麽渴望萍水相逢的人是知己呀,可以促膝而談,宣泄不滿!於是他又拿起了筆。
他寫得很順暢,越寫越輕鬆,越寫越有勁兒。寫文章時,即使有靈感迸發,他寫起來也不是這樣得心應手、滔滔不絕,也隻有這種難以排遣心情的境遇下他才有這種宣泄於日記本的不竭之文思。在這個時候他是最佩服自己的,特別是寫完後以輕鬆的心態默讀著有血有肉的文字,一方麵是痛罵那些造成這種情況的人,另一方麵又真誠地感謝那些人給了他這種意外的驚喜。他這個時候又是矛盾的,哭笑不得,與剛寫完的心情相比又是天壤之別。一般情況下寫完之後很少再捧著迴味的,隻要一看,它就像遇上知己般如癡如醉戀戀不舍。
人在心情不好的時候總是想尋找一些精神寄托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程彬鋒也是一樣,日記本算是他的至愛了。往往在捧著日記本的時候,程彬鋒的心思又飄到李娟萍身上了。此時此刻,有個人陪在身邊該多好啊!
是啊,戀愛中的人誰不會牽掛著對方呢?可以說是對方最為信任的人,有了難事也最為需要對方的關心、理解和安慰。
昨天李娟萍打電話來,說現在很忙,一方麵要著手教學,另一方麵還要參加自學考試。這次隻考一科,還是第二次考,她還是擔心,底子薄啊!
擔心與思念相比,與其說李娟萍為自學考試擔心,還不如說太想念程彬鋒了,情到濃時心是敏感的,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情到濃時也就變得緊張和羞澀了,也沒有什麽必要直說“我愛你”吧,那讓對方聽起來多肉麻,自己也說不出口。何不一箭雙雕?
麵對李娟萍的電話,程彬鋒能不為她敞開胸懷坦露真心嗎?他知道自己被那件無中生有的事悶得難受,想找個知己來傾訴一下,也知道李娟萍會理解的,他更知道,如果一件小事也要讓所愛的人去煩惱,就顯得沒有安全感了,會給對方留下不好的印象。在李娟萍麵前,程彬鋒永遠是個快樂而穩重的好男孩。
程彬鋒又想起了妹妹,他是比較關心妹妹的打工生活的,電話裏問長問短的,先一番表揚再一番鼓勵,其愛惜程度不比對李娟萍差。上次的來信妹妹也提到了他和李娟萍的事,讓他高興不已,下定決心,絕不會讓妹妹失望……
深秋的季節裏,大樹依舊參天,隻不過落葉有了最後的歸宿,眠在花下藏在草叢中。要是在大街上,這些景色更顯得蕭條和淒涼,但在這花園式的校園內,依舊相間地長著些青綠得逼人的花草和喬木,有的還是花兒鮮豔,吸引住了師生們的眼睛!秋風起了。沉醉於濃烈的學習氛圍裏的學生,似乎沒有覺察到秋風的寒冷,成績好的學生依舊笑容滿麵,成績差的學生依舊愁眉苦臉。運動起來卻身輕如燕,朝氣蓬勃,不像大街上熱鬧的人群中個個顯得浮腫而笨拙。要是有溫暖的陽光的陪伴,他們肯定會學得更起勁兒。陰了好些天了。這不,還飄起了久違的小雨,轉眼間,校園裏變化萬千。首先是學生們收起了活潑的笑聲,取而代之的是跺地碰撞,或喃喃自語或群起而攻之的玩笑聲;其次,雨霧中的校園,樹木瑟瑟地顫抖著,鮮豔的花兒也失去了獨特的風韻和情調,畏縮地躲在枝葉間,很是討人同情……這些,程彬鋒都不是很在意,他在意的是這場小雨,在意的是這場小雨給他帶來的心情——
每個星期的星期一早上都要舉行升旗儀式,還要有同學代表在國旗下演講。這周剛好輪到程彬鋒所教的(5)班,天氣卻無情地變故了,像極了流言在他繃緊的臉上,不分青紅皂白地殘酷地對待他。程彬鋒是一個很有責任感的班主任,處處為班集體著想、為同學們著想。為了鼓勵唐滔更好的學習,這次他推薦了唐滔參加演講。想到唐滔當時那高興的勁兒及一有時間就練習演講的情景就難受。現在呢,在早讀課上唐滔還悶著氣呢,這又怎能不叫程彬鋒覺得他委屈?自己的事還沒解決清楚,又為學生擔心起來。偏偏下午的校領導會議又讓他操心了。
這次的校領導會議方式還是和以前一樣,總結、強調、監督,內容卻多了一個,討論參加“公開觀摩課比賽”的事,人選,每個年級兩名。說是討論,其實人選早就確定好了,程彬鋒就榮登榜上。看到校長奇怪的眼神並不是信任和鼓勵,也談不上是逼人和命令,卻是一種重擔壓在肩膀上的責任。第一次看到校長這種讓人難以捉摸的眼神,他的第七感覺告訴他,這種眼神有些自欺欺人。校長的關心,他滿不在乎,但還是應承了,為的就是讓這個關心人的校長真正地開心起來,這次他隻能如此。
主持年級會議時,他借故說校長找他,就讓黃意宇獨自主持會議了。他還清楚地記得上學期他自告奮勇推薦自己參加賽課時的情況,那次他是多麽渴望得到一個名額啊,因為李娟萍也參加了那次的比賽。學校卻以他經驗不足、會影響學校榮譽等因素阻止了他。他失望透了。這次恰恰相反,校長正兒八經的把帽子給他戴上了,從校長怪怪的眼神中,他不知感覺到了多少滋味:偏心、委屈、公平、鼓勵、信任、嘲諷……
二年級的另一參賽者是張國濤,是由黃意宇推薦的,校長本想讓黃意宇自己參加,以示注重領導人才和比賽效果,卻被他以“長江後浪推前浪”“充分發揮人才的能力”給說服了。說來也是,讓年輕人上上戰場,多積累一些實戰經驗。要是黃意宇和程彬鋒齊上陣的話,那不就成了名副其實的霸權主義了嗎?黃意宇不在乎說別人,但他在乎別人說他。
張國濤高興極了,禁不住美美地想要是還像以前和程彬鋒他們在一起混,說不定這次機會又泡湯了。黃意宇就是他的靠山,如果這次比賽失利,那也無關緊要,第一次嘛,權當積累經驗,說不定程彬鋒會比自己更精更糟呢。
張國濤又與程彬鋒親熱起來了,談論著這次觀摩比賽的事,說白了,他是在打聽程彬鋒的思想態度和準備情況,暗暗地和他在心底較勁兒。程彬鋒很看重張國濤的這次行動,他是很了解張國濤的,愛表現,這次可是難得的好機會,教育局顧局長都親自光臨,要是能“一語驚四座”,什麽機會都會在眼前的。程彬鋒對張國濤充滿了信心,有求必應,每次都讓張國濤滿意而歸。
程彬鋒雖然不重視這次觀摩比賽,但受到張國濤和自己思想的影響,他也在悄悄地進行著自己所想的事了。隻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他的生活和思想因這件事而改變,等待著他的將是一個可怕的未來。
厚厚的多本日記本疊放在床頭很顯眼的位置。它記載著曾經的過去——美好與辛酸。看到在殘荷冷雨中掙紮的身影和絕處逢生的險象,他既失望又興奮,艱難與否,快樂與否,畢竟是自己的足跡,是自己的心路曆程!平時看看隻當迴憶和欣賞,如今翻看著心情陡然沉重了,我又要續寫這種不滿和悲哀嗎?過去的遭遇占據了他的心,他多麽渴望萍水相逢的人是知己呀,可以促膝而談,宣泄不滿!於是他又拿起了筆。
他寫得很順暢,越寫越輕鬆,越寫越有勁兒。寫文章時,即使有靈感迸發,他寫起來也不是這樣得心應手、滔滔不絕,也隻有這種難以排遣心情的境遇下他才有這種宣泄於日記本的不竭之文思。在這個時候他是最佩服自己的,特別是寫完後以輕鬆的心態默讀著有血有肉的文字,一方麵是痛罵那些造成這種情況的人,另一方麵又真誠地感謝那些人給了他這種意外的驚喜。他這個時候又是矛盾的,哭笑不得,與剛寫完的心情相比又是天壤之別。一般情況下寫完之後很少再捧著迴味的,隻要一看,它就像遇上知己般如癡如醉戀戀不舍。
人在心情不好的時候總是想尋找一些精神寄托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程彬鋒也是一樣,日記本算是他的至愛了。往往在捧著日記本的時候,程彬鋒的心思又飄到李娟萍身上了。此時此刻,有個人陪在身邊該多好啊!
是啊,戀愛中的人誰不會牽掛著對方呢?可以說是對方最為信任的人,有了難事也最為需要對方的關心、理解和安慰。
昨天李娟萍打電話來,說現在很忙,一方麵要著手教學,另一方麵還要參加自學考試。這次隻考一科,還是第二次考,她還是擔心,底子薄啊!
擔心與思念相比,與其說李娟萍為自學考試擔心,還不如說太想念程彬鋒了,情到濃時心是敏感的,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情到濃時也就變得緊張和羞澀了,也沒有什麽必要直說“我愛你”吧,那讓對方聽起來多肉麻,自己也說不出口。何不一箭雙雕?
麵對李娟萍的電話,程彬鋒能不為她敞開胸懷坦露真心嗎?他知道自己被那件無中生有的事悶得難受,想找個知己來傾訴一下,也知道李娟萍會理解的,他更知道,如果一件小事也要讓所愛的人去煩惱,就顯得沒有安全感了,會給對方留下不好的印象。在李娟萍麵前,程彬鋒永遠是個快樂而穩重的好男孩。
程彬鋒又想起了妹妹,他是比較關心妹妹的打工生活的,電話裏問長問短的,先一番表揚再一番鼓勵,其愛惜程度不比對李娟萍差。上次的來信妹妹也提到了他和李娟萍的事,讓他高興不已,下定決心,絕不會讓妹妹失望……
深秋的季節裏,大樹依舊參天,隻不過落葉有了最後的歸宿,眠在花下藏在草叢中。要是在大街上,這些景色更顯得蕭條和淒涼,但在這花園式的校園內,依舊相間地長著些青綠得逼人的花草和喬木,有的還是花兒鮮豔,吸引住了師生們的眼睛!秋風起了。沉醉於濃烈的學習氛圍裏的學生,似乎沒有覺察到秋風的寒冷,成績好的學生依舊笑容滿麵,成績差的學生依舊愁眉苦臉。運動起來卻身輕如燕,朝氣蓬勃,不像大街上熱鬧的人群中個個顯得浮腫而笨拙。要是有溫暖的陽光的陪伴,他們肯定會學得更起勁兒。陰了好些天了。這不,還飄起了久違的小雨,轉眼間,校園裏變化萬千。首先是學生們收起了活潑的笑聲,取而代之的是跺地碰撞,或喃喃自語或群起而攻之的玩笑聲;其次,雨霧中的校園,樹木瑟瑟地顫抖著,鮮豔的花兒也失去了獨特的風韻和情調,畏縮地躲在枝葉間,很是討人同情……這些,程彬鋒都不是很在意,他在意的是這場小雨,在意的是這場小雨給他帶來的心情——
每個星期的星期一早上都要舉行升旗儀式,還要有同學代表在國旗下演講。這周剛好輪到程彬鋒所教的(5)班,天氣卻無情地變故了,像極了流言在他繃緊的臉上,不分青紅皂白地殘酷地對待他。程彬鋒是一個很有責任感的班主任,處處為班集體著想、為同學們著想。為了鼓勵唐滔更好的學習,這次他推薦了唐滔參加演講。想到唐滔當時那高興的勁兒及一有時間就練習演講的情景就難受。現在呢,在早讀課上唐滔還悶著氣呢,這又怎能不叫程彬鋒覺得他委屈?自己的事還沒解決清楚,又為學生擔心起來。偏偏下午的校領導會議又讓他操心了。
這次的校領導會議方式還是和以前一樣,總結、強調、監督,內容卻多了一個,討論參加“公開觀摩課比賽”的事,人選,每個年級兩名。說是討論,其實人選早就確定好了,程彬鋒就榮登榜上。看到校長奇怪的眼神並不是信任和鼓勵,也談不上是逼人和命令,卻是一種重擔壓在肩膀上的責任。第一次看到校長這種讓人難以捉摸的眼神,他的第七感覺告訴他,這種眼神有些自欺欺人。校長的關心,他滿不在乎,但還是應承了,為的就是讓這個關心人的校長真正地開心起來,這次他隻能如此。
主持年級會議時,他借故說校長找他,就讓黃意宇獨自主持會議了。他還清楚地記得上學期他自告奮勇推薦自己參加賽課時的情況,那次他是多麽渴望得到一個名額啊,因為李娟萍也參加了那次的比賽。學校卻以他經驗不足、會影響學校榮譽等因素阻止了他。他失望透了。這次恰恰相反,校長正兒八經的把帽子給他戴上了,從校長怪怪的眼神中,他不知感覺到了多少滋味:偏心、委屈、公平、鼓勵、信任、嘲諷……
二年級的另一參賽者是張國濤,是由黃意宇推薦的,校長本想讓黃意宇自己參加,以示注重領導人才和比賽效果,卻被他以“長江後浪推前浪”“充分發揮人才的能力”給說服了。說來也是,讓年輕人上上戰場,多積累一些實戰經驗。要是黃意宇和程彬鋒齊上陣的話,那不就成了名副其實的霸權主義了嗎?黃意宇不在乎說別人,但他在乎別人說他。
張國濤高興極了,禁不住美美地想要是還像以前和程彬鋒他們在一起混,說不定這次機會又泡湯了。黃意宇就是他的靠山,如果這次比賽失利,那也無關緊要,第一次嘛,權當積累經驗,說不定程彬鋒會比自己更精更糟呢。
張國濤又與程彬鋒親熱起來了,談論著這次觀摩比賽的事,說白了,他是在打聽程彬鋒的思想態度和準備情況,暗暗地和他在心底較勁兒。程彬鋒很看重張國濤的這次行動,他是很了解張國濤的,愛表現,這次可是難得的好機會,教育局顧局長都親自光臨,要是能“一語驚四座”,什麽機會都會在眼前的。程彬鋒對張國濤充滿了信心,有求必應,每次都讓張國濤滿意而歸。
程彬鋒雖然不重視這次觀摩比賽,但受到張國濤和自己思想的影響,他也在悄悄地進行著自己所想的事了。隻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他的生活和思想因這件事而改變,等待著他的將是一個可怕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