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年輕人太挑剔現實,還是中年人太挑剔年輕人?總之,年輕人和中年人之間總有一道無形的薄膜在隔離著,大家都想縮短這段距離,都想跨越這道鴻溝。現實卻有意似的告誡人們,這個距離有必要存在,除非年輕人的心融入老人的思想中或是中年人的思想被年輕人的觀念所感化,否則,這個距離有必要存在。尤其是經濟發展落後的農村和城鎮。
起初,林方衝、陳東明、張國濤、藍秋燕、程彬鋒這幾個年輕人能友好的在一起,就是憑著年輕人共有的信念、理想和共同的話題。
他們有很多共同點:同一年畢業於不同學校的中文係,同時被分配到“河東中學”任教,教同一年級的語文,在校時不是喜歡看書就是愛好寫作,文學潛力也不錯,有共同的大理想——很快被社會接受和認可且擁有平步青雲的美好未來……不同的也很多,主要有性格和思想的不同:藍秋燕就比較崇尚時尚,要強的心也逐漸被時尚所腐蝕,本來是有一股努力的拚搏勁兒的,可真正的落實到行動中時,隻會歎氣,唯獨在情感方麵能夠專一,那就是糾纏程彬鋒。他們這幾個人聚在一起,可以說是落難或是同病相憐者巧遇知己,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貧困者”小團隊。在請客或是外出遊玩,這五個人粘成了一團,有他就有他們,有他們就會有她,好像是如影隨從、影隨物轉、景隨人移。
有了工作,大家都以為有了施展才華的平台,當真正的想施展才能時,才發現處處受限製處處碰壁,特別是思想受到嚴重的束縛,就如鳥兒的翅膀被綁起來了,人們還能聽到它們快樂的叫聲嗎?高傲的自尊被踐踏,滿懷的信心被衝擊,這時,內心的苦楚最需要別人真誠的聆聽,脆弱的內心最需要別人誠心的安慰,他們五個人就是這樣被捆綁而拴在一起的人。最初聚在一起的初衷失去了光芒,表麵上看大家在一起嘻嘻哈哈的,心裏委屈的事可多著呢。
說說好勝的張國濤吧。
他自尊心和虛榮心較強,很愛表現,心靈也比較脆弱,受挫時總是一個人默默地流淚。任教以來,如果眼淚可以當酒飲,他都醉過若幹次了。最嚴重的一次就是被學生家長冤枉並被學校責令在全校師生及該學生家長麵前道歉且扣除半年獎金和取消評優的事了。說起冤枉,誰都難受,無過錯硬是被汙陷,無中生有,屈打成招,就算是圓滑世故、八麵玲瓏的過來人也是很難咽下這口氣的,更何況年輕氣盛、想以理服人的年輕人呢?偏偏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黃蓮哪,苦,苦不堪言,苦不能言!
經過這件事後,張國濤慢慢地收斂了愛表現的欲望,雖然他也很刻意的抓住來之不易的各種機會,但是他也慢慢地成熟起來,隻有在有一定把握的情況下才大膽出手,坦然的虛榮一把。
生活的遭遇化成了一種無形的力量把他們凝聚起來了。他們是單純的,經過自己的遭遇和別人的深刻教訓後,他們變了。藍秋燕慢慢地屈服了世俗,認為找個如意郎君,兩小無猜就有自己的世界了。張國濤則不同,冤枉的滋味是不好受的,他要忍辱負重、臥薪嚐膽,他要迎合社會,然後再去嘲笑這個社會。陳東明則不然,冷靜和沉默是最好的發言,我忙我的,管他搬弄是非,相信命運,相信天理,惡有惡報。林方衝和程彬鋒就讓他們刮目相看了,表麵上冷漠,其實是在反思;表麵上讓步,其實是為了更好的進攻。他們有些害怕,他們又不畏懼。無風時的海麵是平靜的,平靜的海麵又孕育著蛟龍出水的雄心壯誌,繼續以行動來證明他們的言語。
五個人是聚在一起了,這個聚隻是為了更好地溫暖受傷的心,一旦自己的傷愈合了,這種關係也就逐漸地瓦解。即使人還在一起,那也是“形不散而神散”了,很有烏合之眾虛張聲勢的跡象。
漫長的典禮結束了,可惡的談論和鄙視的眼光卻沒有消散,壓抑得程彬鋒在這些人麵前還要以禮相待——挺起胸脯抬起頭,一臉笑容,若無其事。
好在昨晚為了典禮的事奔波勞碌,散會時一倒在床上就睡著了。“咚咚咚”的敲門聲響起時,他才意識到吃晚飯的時間到了。這是他們約好的——為程彬鋒取得好成績而開的慶功會。不過放血的還是程彬鋒。
五點鍾,他們來到了“幸福飯店”,別看這隻是一個小飯店,精明的老板把它弄得淨、雅、爽,菜美價廉。最適合這些稱兄道弟的小知識分子的光顧了。一有什麽大的舉動需要請客的,這個“幸福飯店”就成為了首選。這次他們也不例外。
奉程彬鋒上正座後,他們各自爭搶著自己滿意的位置了,看那勁兒,好像擔心慢了點就沒有位置坐了似的。上菜了,倒酒了,一番場麵話後開懷一飲,嘰嘰喳喳的話就自由發揮了,樂此不疲。酒過三杯,情緒更高漲了,什麽話也拴不住。
“人活著真是累,辛辛苦苦的奔波換來的不是功勞,卻是嫉妒和嘲笑,為什麽做介好人就這麽難?”程彬鋒脹紅著臉,雙眼呆呆的盯著手上的杯中的酒,“高興的時候喝苦酒,真不是滋味。”
“彬鋒,你自言自語什麽啊?!難得今晚咱們高興,別說不高興的事!”張國濤勸道。
“別說不高興的事?我說啊,這事可關係到我們大家呢。有人說我們年輕人狂傲、奢望、心比天高……我不服……!”
“哦,怪不得你今天領獎時好像不高興。倒是勉強得有些滑稽了。”陳東明插斷道。
“你,還取笑我,你再說,我罰你喝酒。”
“來來來,別光顧著說話,喝酒,喝酒”藍秋燕適時的舉起了酒杯。
“是啊,好一句年輕人狂傲、奢望、心比天高啊!他們就憑什麽嘲笑我們,依我看,這純粹是嫉妒!”林方衝氣憤地說。
“是嫉妒,恐怕這嫉妒還有些來曆呀!”陳東明叼著“阿詩瑪”意味深長地說。
“嫉妒也有來曆?”眾人迷惑地問,“是你酒喝多了說胡話了吧?”
“嘿,你們這是幹嘛?不信?那我今天就讓你們大開眼界。俗話說上海有三十年浦東,三十年浦西,這也是發展的自然規律,可是在我們這個窮鄉僻壤的小縣城,似乎不用遵循這個道理,那就是河東是河東,永遠是河東。也不知道你們觀察、分析過沒有,這所學校為什麽叫做‘河東中學’?不知道吧,聽別人說啊,這不僅是地理位置的問題,還另有原因呢——那辦校時的第一屆校領導和老師都是河東的,當時的縣教育局還正愁怎樣給學校起名呢,於是靈機一動,就有了‘河東中學’的傑作了……你們也不想想,現在的縣長、教育局長和我們的校長,他們都是何方人士啊,告訴你們,河東人士,這迴你們該知道了吧。說我們壞話的人,肯定是資深格老的河東人士……記住,嫉妒,也是有來曆的,有來曆的!”
“哦,人家是酒後吐真言,你可是酒桌上發牢騷啊。”
“我們不信,不信。”
“來幹杯,幹杯!”
眾人七嘴八舌地說著,並拿起了杯子。
陳東明哪裏服氣,本以為自己的高論會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沒想到他們居然不識抬舉,說什麽不信不信,看著他們那副高興的模樣,這迴倒是真有一肚子委屈了,隻好自斟酒苦飲了一杯,以泄不快。
眾人自是明白,以陳東明的個性,不好表現的他要是表現出來了卻得不到掌聲,那份失望會布滿臉龐的。大家雖說不信,卻聽得聚精會神,時而驚訝,時而歎息。這好像是自然規律,改革開放這麽久了,河西卻沒有多大起色,和河東相比真是天壤之別。不過,這老師和縣長、教育局長的河東關係,他們都覺得這隻是巧合而已,虧陳東明這副酒後的認真勁兒!
不知過了多久藍秋燕提出迴去了,女孩子的她,要不是看在程彬鋒的麵子上,她是絕對不會單獨和這些年輕的老師喝酒瞎聊的,有程彬鋒在一切
都可以有例外了,她甘願為程彬鋒而付出。程彬鋒每次都不領情,但他的行為給藍秋燕的感覺總是朦朦朧朧的,很容易讓人造成了一種似是而非的錯覺。這也難怪,有了心上人的程彬鋒,自然不會接受她人的恩賜了。近在咫尺的藍秋燕,縱然是美麗的、溫柔的、嫵媚的、婀娜的,讓人想入非非,他也無動於衷。奇怪的是這次程彬鋒居然領了情,還是第一個應了藍秋燕的要求,看到藍秋燕緋紅而有點羞怯的臉龐,諸位雖然有些意猶未盡,但能沒有意識、能不捧場嗎?
起初,林方衝、陳東明、張國濤、藍秋燕、程彬鋒這幾個年輕人能友好的在一起,就是憑著年輕人共有的信念、理想和共同的話題。
他們有很多共同點:同一年畢業於不同學校的中文係,同時被分配到“河東中學”任教,教同一年級的語文,在校時不是喜歡看書就是愛好寫作,文學潛力也不錯,有共同的大理想——很快被社會接受和認可且擁有平步青雲的美好未來……不同的也很多,主要有性格和思想的不同:藍秋燕就比較崇尚時尚,要強的心也逐漸被時尚所腐蝕,本來是有一股努力的拚搏勁兒的,可真正的落實到行動中時,隻會歎氣,唯獨在情感方麵能夠專一,那就是糾纏程彬鋒。他們這幾個人聚在一起,可以說是落難或是同病相憐者巧遇知己,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貧困者”小團隊。在請客或是外出遊玩,這五個人粘成了一團,有他就有他們,有他們就會有她,好像是如影隨從、影隨物轉、景隨人移。
有了工作,大家都以為有了施展才華的平台,當真正的想施展才能時,才發現處處受限製處處碰壁,特別是思想受到嚴重的束縛,就如鳥兒的翅膀被綁起來了,人們還能聽到它們快樂的叫聲嗎?高傲的自尊被踐踏,滿懷的信心被衝擊,這時,內心的苦楚最需要別人真誠的聆聽,脆弱的內心最需要別人誠心的安慰,他們五個人就是這樣被捆綁而拴在一起的人。最初聚在一起的初衷失去了光芒,表麵上看大家在一起嘻嘻哈哈的,心裏委屈的事可多著呢。
說說好勝的張國濤吧。
他自尊心和虛榮心較強,很愛表現,心靈也比較脆弱,受挫時總是一個人默默地流淚。任教以來,如果眼淚可以當酒飲,他都醉過若幹次了。最嚴重的一次就是被學生家長冤枉並被學校責令在全校師生及該學生家長麵前道歉且扣除半年獎金和取消評優的事了。說起冤枉,誰都難受,無過錯硬是被汙陷,無中生有,屈打成招,就算是圓滑世故、八麵玲瓏的過來人也是很難咽下這口氣的,更何況年輕氣盛、想以理服人的年輕人呢?偏偏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黃蓮哪,苦,苦不堪言,苦不能言!
經過這件事後,張國濤慢慢地收斂了愛表現的欲望,雖然他也很刻意的抓住來之不易的各種機會,但是他也慢慢地成熟起來,隻有在有一定把握的情況下才大膽出手,坦然的虛榮一把。
生活的遭遇化成了一種無形的力量把他們凝聚起來了。他們是單純的,經過自己的遭遇和別人的深刻教訓後,他們變了。藍秋燕慢慢地屈服了世俗,認為找個如意郎君,兩小無猜就有自己的世界了。張國濤則不同,冤枉的滋味是不好受的,他要忍辱負重、臥薪嚐膽,他要迎合社會,然後再去嘲笑這個社會。陳東明則不然,冷靜和沉默是最好的發言,我忙我的,管他搬弄是非,相信命運,相信天理,惡有惡報。林方衝和程彬鋒就讓他們刮目相看了,表麵上冷漠,其實是在反思;表麵上讓步,其實是為了更好的進攻。他們有些害怕,他們又不畏懼。無風時的海麵是平靜的,平靜的海麵又孕育著蛟龍出水的雄心壯誌,繼續以行動來證明他們的言語。
五個人是聚在一起了,這個聚隻是為了更好地溫暖受傷的心,一旦自己的傷愈合了,這種關係也就逐漸地瓦解。即使人還在一起,那也是“形不散而神散”了,很有烏合之眾虛張聲勢的跡象。
漫長的典禮結束了,可惡的談論和鄙視的眼光卻沒有消散,壓抑得程彬鋒在這些人麵前還要以禮相待——挺起胸脯抬起頭,一臉笑容,若無其事。
好在昨晚為了典禮的事奔波勞碌,散會時一倒在床上就睡著了。“咚咚咚”的敲門聲響起時,他才意識到吃晚飯的時間到了。這是他們約好的——為程彬鋒取得好成績而開的慶功會。不過放血的還是程彬鋒。
五點鍾,他們來到了“幸福飯店”,別看這隻是一個小飯店,精明的老板把它弄得淨、雅、爽,菜美價廉。最適合這些稱兄道弟的小知識分子的光顧了。一有什麽大的舉動需要請客的,這個“幸福飯店”就成為了首選。這次他們也不例外。
奉程彬鋒上正座後,他們各自爭搶著自己滿意的位置了,看那勁兒,好像擔心慢了點就沒有位置坐了似的。上菜了,倒酒了,一番場麵話後開懷一飲,嘰嘰喳喳的話就自由發揮了,樂此不疲。酒過三杯,情緒更高漲了,什麽話也拴不住。
“人活著真是累,辛辛苦苦的奔波換來的不是功勞,卻是嫉妒和嘲笑,為什麽做介好人就這麽難?”程彬鋒脹紅著臉,雙眼呆呆的盯著手上的杯中的酒,“高興的時候喝苦酒,真不是滋味。”
“彬鋒,你自言自語什麽啊?!難得今晚咱們高興,別說不高興的事!”張國濤勸道。
“別說不高興的事?我說啊,這事可關係到我們大家呢。有人說我們年輕人狂傲、奢望、心比天高……我不服……!”
“哦,怪不得你今天領獎時好像不高興。倒是勉強得有些滑稽了。”陳東明插斷道。
“你,還取笑我,你再說,我罰你喝酒。”
“來來來,別光顧著說話,喝酒,喝酒”藍秋燕適時的舉起了酒杯。
“是啊,好一句年輕人狂傲、奢望、心比天高啊!他們就憑什麽嘲笑我們,依我看,這純粹是嫉妒!”林方衝氣憤地說。
“是嫉妒,恐怕這嫉妒還有些來曆呀!”陳東明叼著“阿詩瑪”意味深長地說。
“嫉妒也有來曆?”眾人迷惑地問,“是你酒喝多了說胡話了吧?”
“嘿,你們這是幹嘛?不信?那我今天就讓你們大開眼界。俗話說上海有三十年浦東,三十年浦西,這也是發展的自然規律,可是在我們這個窮鄉僻壤的小縣城,似乎不用遵循這個道理,那就是河東是河東,永遠是河東。也不知道你們觀察、分析過沒有,這所學校為什麽叫做‘河東中學’?不知道吧,聽別人說啊,這不僅是地理位置的問題,還另有原因呢——那辦校時的第一屆校領導和老師都是河東的,當時的縣教育局還正愁怎樣給學校起名呢,於是靈機一動,就有了‘河東中學’的傑作了……你們也不想想,現在的縣長、教育局長和我們的校長,他們都是何方人士啊,告訴你們,河東人士,這迴你們該知道了吧。說我們壞話的人,肯定是資深格老的河東人士……記住,嫉妒,也是有來曆的,有來曆的!”
“哦,人家是酒後吐真言,你可是酒桌上發牢騷啊。”
“我們不信,不信。”
“來幹杯,幹杯!”
眾人七嘴八舌地說著,並拿起了杯子。
陳東明哪裏服氣,本以為自己的高論會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沒想到他們居然不識抬舉,說什麽不信不信,看著他們那副高興的模樣,這迴倒是真有一肚子委屈了,隻好自斟酒苦飲了一杯,以泄不快。
眾人自是明白,以陳東明的個性,不好表現的他要是表現出來了卻得不到掌聲,那份失望會布滿臉龐的。大家雖說不信,卻聽得聚精會神,時而驚訝,時而歎息。這好像是自然規律,改革開放這麽久了,河西卻沒有多大起色,和河東相比真是天壤之別。不過,這老師和縣長、教育局長的河東關係,他們都覺得這隻是巧合而已,虧陳東明這副酒後的認真勁兒!
不知過了多久藍秋燕提出迴去了,女孩子的她,要不是看在程彬鋒的麵子上,她是絕對不會單獨和這些年輕的老師喝酒瞎聊的,有程彬鋒在一切
都可以有例外了,她甘願為程彬鋒而付出。程彬鋒每次都不領情,但他的行為給藍秋燕的感覺總是朦朦朧朧的,很容易讓人造成了一種似是而非的錯覺。這也難怪,有了心上人的程彬鋒,自然不會接受她人的恩賜了。近在咫尺的藍秋燕,縱然是美麗的、溫柔的、嫵媚的、婀娜的,讓人想入非非,他也無動於衷。奇怪的是這次程彬鋒居然領了情,還是第一個應了藍秋燕的要求,看到藍秋燕緋紅而有點羞怯的臉龐,諸位雖然有些意猶未盡,但能沒有意識、能不捧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