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傳統走,雖然麻煩,但是得讓老人走的安生!你是長子,任何事情咱們就按照傳統走,沒錯的!因為隻有這樣,家裏人和外人都沒的說,一旦咱們萬事從簡,家裏人第一個鬧起來!”</p>
“另外你得吃東西,別被這件事壓垮了,明天報喪,然後來人起棺入殮!咱們不提倡大操大辦,但是也不能讓老人走的寒酸,最起碼讓村裏的老人都來送一程!”</p>
“人間最是真情暖人心,你記住,什麽時候都不要忘了!”</p>
望著李海濤真誠的眼神,牛文舉決定給對方上一課。</p>
如果今晚李海濤不過來,牛文舉已經考慮退路了,至少必須保障自己的所有利益。現在看李海濤還是有一定主意,那就再等等。</p>
“好,文舉哥!明早我開始報喪,一定讓我爹走的安生!”</p>
給牛文舉鞠了一躬,李海濤迴身離開,一個趔趄差點栽倒,牛文舉沒穿鞋就去扶。</p>
“沒事,我李海濤倒不下!”</p>
推開牛文舉的手,李海濤長舒了一口氣,一口把果汁幹掉,慢慢走向靈堂。</p>
第二天早晨六點左右,李海濤穿戴好了東西。</p>
兩個姐姐那邊依舊在罵,李海濤全然不顧,帶著家裏的一個親戚開始在村裏人報喪,一條街一條街的,挨家挨戶的跪拜。</p>
“孩子,快起來!這都七八天水米沒打牙了,可別磕了……”</p>
還是老禮數,李海濤進入別人家的院子,在屋門外磕頭報喪。</p>
這個時候正是每一家吃早飯的時候,人員都在。</p>
很多老人都看到了李海濤這些天的所作所為,幾乎統一的攔著李海濤不要下跪,但是李海濤還是堅持著。</p>
“叔,我父親沒了,希望您能送我爹一程!我父親生前有什麽做的不對的地方,請您多擔待,有什麽錯都怪在我身上,有什麽債我來背,我爹就讓他安生走了,拜托!”</p>
每一家三個響頭,每一家都是一樣的話,這種發自內心的聲音最感人肺腑,老人們無一不落淚。</p>
“孩子,有你這話誰還會跟死人計較?快起來,咱們一個村的,啥事還過不去的?以後你就是這個村的村長,繼續幹,老李家人有出息!”</p>
“這孩子懂事,李順培養這麽多年老李家終於有一個知事的人,好好幹,這村的村長就是你孩子,誰來都不好使!”</p>
“李順有你這個兒子可以瞑目了,我們都去,你爹這輩子最大的本事就是培養了你啊,好孩子……”</p>
李海濤一路報喪,村裏的老人跟了一路。</p>
有些好事的遊客拿著設備拍攝,李海濤也不讓村裏人阻攔,畢竟自己送自己父親安生不丟人。</p>
“我多少年沒見過這種報喪方式了,看來整個中國最有人情味的地方還是農村,這次李村來對了!”</p>
“我也好些年沒見到了,現在的很多年輕人連自己父母死了都不到場的越來越多,吵一句嘴記住一輩子,還是這個孩子懂事!”</p>
</p>
“如果我將來死了,我兒子給我這麽報喪,我就知足了,可惜啊我沒兒子……”</p>
很多遊客無意間看到了李海濤這邊報喪,出於好奇過來看著,此時李海濤的額頭已經磕紅了。</p>
連村裏的孤寡老人家裏,李海濤也沒落下,整個村裏都轟動了。</p>
“他真的這麽報喪?現在不都是破除了封建迷信了麽?就這一條咱們就可以告他,李海濤找死!”</p>
王老六的手下反饋迴來消息,王老六那邊別提多興奮了。</p>
至於李海濤的兩個姐姐知道消息後趕忙跑出來,此時李海濤的額頭已經磕破了,眼睛裏的都是星星,全村磕了一半。</p>
“你幹什麽?”</p>
兩個女人急得直跺腳,在兩人看來,李順大小是村裏的村長,作為長子的李海濤跪著報喪,這非常丟人。</p>
“兩個丫頭,你們真以為自己在城裏呆了一段時間就是城裏人了?把村裏的老說老講究都忘了?真是一點禮數都沒有!”</p>
“就是,李順這輩子最大的本事就是培養了一個兒子,不然養老送終的人都沒有,現在俺們信了!”</p>
“可不就是,迴家來就作!李順攆走你們一點沒錯,海濤從你爹去世就水米沒打牙,迴來還橫挑鼻子豎挑眼,哪是個人?”</p>
“什麽東西,辦完喪事馬上給我滾,敢跟海濤爭奪家裏財產,腦瓜籃子給你打放屁了!”</p>
“就是,女人外向這句話一點都沒錯!老人死了,衣服都是孩子給穿的,你們迴來收拾一把了?再敢嗶嗶一句直接給你們也下葬,看看有沒有人給你報喪……”</p>
望著兩個女子還想說什麽,村裏的幾個老人立馬炸了。</p>
尤其八九十歲的幾個老人,平日裏在村裏最受尊敬,指著李順的兩個閨女一頓罵,兩人被罵的頭都不敢抬。</p>
“海濤暈倒了,快快……”</p>
“弟弟……”</p>
伴著最後一家報喪完畢,李海濤那邊撲通一聲倒在地上,全村都亂了。</p>
幸虧牛文舉那邊早有準備,衛所的醫生給李海濤那邊掛了葡萄糖,一個小時李海濤那邊醒了。</p>
此時李海濤那邊才哭出聲,整個村裏都聽得見。</p>
“唉,這孩子大悲失聲,真性情!”</p>
幾個老年遊客也在關注這邊的一切,聽到李海濤那悲痛的聲音,幾個人也摘掉眼鏡抹了一下眼淚。</p>
伴著李順骨灰的下葬,李順的兩個閨女也沒臉在村裏呆著了,被一幫老人‘禮送出境’,至於家裏的財產,按照村裏的老說法,誰伺候老人就是誰的。</p>
李海濤和父母生活這麽多年,現在都是李海濤的,什麽現在的法律,你到這試試?!</p>
至於王老六那邊,此時已經炸鍋了。</p>
“什麽玩意?任命李海濤做村長書記?誰規定的?馬勒戈壁的,我不服……”</p>
指著李順家裏的方向,王老六暴跳如雷。</p>
就在剛剛,上麵的任命下來了,李海濤當仁不讓成為了李村的新一任村長,代理書記。</p>
“是村裏的老人聯名請上麵做的,如果這個村的村長是別人,老人就鬧事,這件事上麵也很難做,再說他們家在村裏的威望很高!”</p>
“另外你得吃東西,別被這件事壓垮了,明天報喪,然後來人起棺入殮!咱們不提倡大操大辦,但是也不能讓老人走的寒酸,最起碼讓村裏的老人都來送一程!”</p>
“人間最是真情暖人心,你記住,什麽時候都不要忘了!”</p>
望著李海濤真誠的眼神,牛文舉決定給對方上一課。</p>
如果今晚李海濤不過來,牛文舉已經考慮退路了,至少必須保障自己的所有利益。現在看李海濤還是有一定主意,那就再等等。</p>
“好,文舉哥!明早我開始報喪,一定讓我爹走的安生!”</p>
給牛文舉鞠了一躬,李海濤迴身離開,一個趔趄差點栽倒,牛文舉沒穿鞋就去扶。</p>
“沒事,我李海濤倒不下!”</p>
推開牛文舉的手,李海濤長舒了一口氣,一口把果汁幹掉,慢慢走向靈堂。</p>
第二天早晨六點左右,李海濤穿戴好了東西。</p>
兩個姐姐那邊依舊在罵,李海濤全然不顧,帶著家裏的一個親戚開始在村裏人報喪,一條街一條街的,挨家挨戶的跪拜。</p>
“孩子,快起來!這都七八天水米沒打牙了,可別磕了……”</p>
還是老禮數,李海濤進入別人家的院子,在屋門外磕頭報喪。</p>
這個時候正是每一家吃早飯的時候,人員都在。</p>
很多老人都看到了李海濤這些天的所作所為,幾乎統一的攔著李海濤不要下跪,但是李海濤還是堅持著。</p>
“叔,我父親沒了,希望您能送我爹一程!我父親生前有什麽做的不對的地方,請您多擔待,有什麽錯都怪在我身上,有什麽債我來背,我爹就讓他安生走了,拜托!”</p>
每一家三個響頭,每一家都是一樣的話,這種發自內心的聲音最感人肺腑,老人們無一不落淚。</p>
“孩子,有你這話誰還會跟死人計較?快起來,咱們一個村的,啥事還過不去的?以後你就是這個村的村長,繼續幹,老李家人有出息!”</p>
“這孩子懂事,李順培養這麽多年老李家終於有一個知事的人,好好幹,這村的村長就是你孩子,誰來都不好使!”</p>
“李順有你這個兒子可以瞑目了,我們都去,你爹這輩子最大的本事就是培養了你啊,好孩子……”</p>
李海濤一路報喪,村裏的老人跟了一路。</p>
有些好事的遊客拿著設備拍攝,李海濤也不讓村裏人阻攔,畢竟自己送自己父親安生不丟人。</p>
“我多少年沒見過這種報喪方式了,看來整個中國最有人情味的地方還是農村,這次李村來對了!”</p>
“我也好些年沒見到了,現在的很多年輕人連自己父母死了都不到場的越來越多,吵一句嘴記住一輩子,還是這個孩子懂事!”</p>
</p>
“如果我將來死了,我兒子給我這麽報喪,我就知足了,可惜啊我沒兒子……”</p>
很多遊客無意間看到了李海濤這邊報喪,出於好奇過來看著,此時李海濤的額頭已經磕紅了。</p>
連村裏的孤寡老人家裏,李海濤也沒落下,整個村裏都轟動了。</p>
“他真的這麽報喪?現在不都是破除了封建迷信了麽?就這一條咱們就可以告他,李海濤找死!”</p>
王老六的手下反饋迴來消息,王老六那邊別提多興奮了。</p>
至於李海濤的兩個姐姐知道消息後趕忙跑出來,此時李海濤的額頭已經磕破了,眼睛裏的都是星星,全村磕了一半。</p>
“你幹什麽?”</p>
兩個女人急得直跺腳,在兩人看來,李順大小是村裏的村長,作為長子的李海濤跪著報喪,這非常丟人。</p>
“兩個丫頭,你們真以為自己在城裏呆了一段時間就是城裏人了?把村裏的老說老講究都忘了?真是一點禮數都沒有!”</p>
“就是,李順這輩子最大的本事就是培養了一個兒子,不然養老送終的人都沒有,現在俺們信了!”</p>
“可不就是,迴家來就作!李順攆走你們一點沒錯,海濤從你爹去世就水米沒打牙,迴來還橫挑鼻子豎挑眼,哪是個人?”</p>
“什麽東西,辦完喪事馬上給我滾,敢跟海濤爭奪家裏財產,腦瓜籃子給你打放屁了!”</p>
“就是,女人外向這句話一點都沒錯!老人死了,衣服都是孩子給穿的,你們迴來收拾一把了?再敢嗶嗶一句直接給你們也下葬,看看有沒有人給你報喪……”</p>
望著兩個女子還想說什麽,村裏的幾個老人立馬炸了。</p>
尤其八九十歲的幾個老人,平日裏在村裏最受尊敬,指著李順的兩個閨女一頓罵,兩人被罵的頭都不敢抬。</p>
“海濤暈倒了,快快……”</p>
“弟弟……”</p>
伴著最後一家報喪完畢,李海濤那邊撲通一聲倒在地上,全村都亂了。</p>
幸虧牛文舉那邊早有準備,衛所的醫生給李海濤那邊掛了葡萄糖,一個小時李海濤那邊醒了。</p>
此時李海濤那邊才哭出聲,整個村裏都聽得見。</p>
“唉,這孩子大悲失聲,真性情!”</p>
幾個老年遊客也在關注這邊的一切,聽到李海濤那悲痛的聲音,幾個人也摘掉眼鏡抹了一下眼淚。</p>
伴著李順骨灰的下葬,李順的兩個閨女也沒臉在村裏呆著了,被一幫老人‘禮送出境’,至於家裏的財產,按照村裏的老說法,誰伺候老人就是誰的。</p>
李海濤和父母生活這麽多年,現在都是李海濤的,什麽現在的法律,你到這試試?!</p>
至於王老六那邊,此時已經炸鍋了。</p>
“什麽玩意?任命李海濤做村長書記?誰規定的?馬勒戈壁的,我不服……”</p>
指著李順家裏的方向,王老六暴跳如雷。</p>
就在剛剛,上麵的任命下來了,李海濤當仁不讓成為了李村的新一任村長,代理書記。</p>
“是村裏的老人聯名請上麵做的,如果這個村的村長是別人,老人就鬧事,這件事上麵也很難做,再說他們家在村裏的威望很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