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開本王,爾等想造反麽?快放開本王,陳曦,爾這狗賊安敢無禮若此,本王定饒爾不得……”
李元軌措手不及之下,根本就來不及做出反應,便已被幾名魁梧有力的新軍士兵摁倒在了幾子旁,驚怒交加之下,不由地便破口大罵了起來。
“陳大人且慢,十四弟言語雖糙了些,卻並無外心,還請陳大人多多體諒則個。”
見得陳子明突然變了臉,諸王茫然不已間,也自不免心驚肉跳,一時間竟全都為之呆愣在了當場,也就隻有素來與李元軌關係最佳的韓王李元嘉站了出來,緊著為其緩頰了一句道。
“是啊,陳大人還請息怒,十四哥向來就是個粗人,您大人有大量,且就寬恕其一迴好了。”
“陳大人萬不可如此啊,十四弟雖魯莽了些,可畢竟是親王之尊,您這般做法怕是有所不妥罷?”
“陳大人且請消消氣,有話慢慢說麽。”
……
有了李元嘉的出頭,諸王們這才算是醒過了神來,亂紛紛地便出言勸解了起來,當然了,勸解歸勸解,卻是無人敢真衝上去解救李元軌的。
“諸位王爺還請稍安勿躁,容下官說上幾句。”
饒是諸王齊齊開了口,然則陳子明卻根本不為所動,麵色淡然地一壓手,示意諸王各自落座。
“陳曦,爾個狗官,屠夫,混賬東西,放開本王……”
聽得陳子明有言,諸王自是都不敢怠慢了去,盡管心中皆是驚怒不已,可也不敢在此際觸怒了陳子明,隻能是各自惴惴地各歸各位,唯有李元軌卻依舊在那兒謾罵個不休。
“李元軌,爾身為當今皇叔,深受兩朝天子之厚恩,不思報效朝廷,卻倒施逆行,意圖謀反,惡行昭彰,已是死罪難逃!”
陳子明可不是啥善男信女,這麽些年來,倒在他手下的親王權貴可不是一個兩個了的,早前能容忍李元軌的囂張,那是因動手的時機未至,而今麽,局勢既已盡皆在掌控之中,他又豈會再讓李元軌猖獗了去,但見陳子明猛拍了下麵前的幾子,聲色俱厲地便斷喝了一嗓子,聲如雷震一般,在場諸王大半被嚇得個渾身哆嗦不已。
“放屁,爾這是血口噴人,本王要去陛下麵前參你,爾這狂悖狗賊,爾不得好死……”
謀逆乃是死罪,別看李元軌乃是皇叔,犯了這一條,斷不會有活路可言,在沒見到真憑實據之前,他自是不肯伏法認罪,不僅不認罪,反倒是如瘋狗般地咒罵個不休。
一聽陳子明這般說法,絕大多數的王爺全都閉緊了嘴,沒旁的,概因謀逆之罪名實在是太大了些,誰跟這一條稍沾上點邊,那都是吃不了兜著走的下場,這當口上,不管李元軌是冤還是不冤,形勢不明之前,卻是誰都不願再為其緩頰了的,一時間,偌大的高台上,除了李元軌在那兒咒罵不已之外,竟是就此冷了場。
“陳大人慎言、慎言啊,這謀逆之罪可不是說著玩的,未經審明,又無陛下旨意,這話怕是說不得罷?”
旁人都可以保持緘默,唯獨韓王李元嘉卻是沒這個福分,道理很簡單,他與李元軌過往太密,彼此間算是一根線上的兩隻螞蚱,真要是李元軌玩完了去,指不定便會將他李元嘉也一並拖下了水,正因為此,哪怕明知道此際開口大為犯忌,他也不得不開聲力挺李元軌一把了的。
“本官從不說笑,不止是李元軌意圖謀逆,便是你韓王也同樣逃不脫國法之懲治,來啊,將李元嘉也一並拿下了。”
萬事隻因強出頭,這麽句雖俗,卻絕對是千古不易之真理,這不,眼前就又上演了一迴,還沒等諸王迴過神來呢,就見陳子明冷漠地掃了李元嘉一眼,聲線陰冷地又下了道拿人的命令。
“諾!”
觀禮台上的新軍將士雖不多,也就隻有一個班而已,可用來捉拿兩名王爺卻是綽綽有餘得很,這不,隨著陳子明一聲令下,自有兩名新軍士兵齊齊應了諾,一左一右地衝上前去,毫不客氣地便將李元嘉也摁倒在了幾子旁。
“陳大人,您這是作甚?本王無罪,爾休得無禮!”
李元嘉雖也粗通武藝,可到底不精,加之年歲已高,措不及防之下,根本不是那兩名孔武有力的新軍士兵之對手,幾無抵抗之力地便被摁住了,心驚之餘,情不自禁地便狂嚷了起來。
“無罪?嘿,好一個無罪,爾與霍王李元軌勾連原揚州刺使李慎元、越王李貞,意圖謀反,事實俱在,又豈容爾胡亂狡辯了去!”
別看陳子明此際威風凜凜,說捉拿親王便捉了,可實際上麽,心底裏其實並不甚爽,沒旁的,概因他眼下其實就是一把刀而已,真正要拿下二王的是李恪,而不是他陳子明,可反應在世人眼中麽,卻是他陳子明太過跋扈了些,哪怕陳子明並不甚太在意所謂的名聲,卻也不免為之不爽了些,當然了,不管如何不爽,以陳子明之城府,卻是斷然不會帶到臉上來的。
“冤枉,冤枉啊,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你這是喬詔亂命,本王要麵聖陳情,陳曦,爾休要汙人以罪,本王不服,本王要麵聖……”
李慎元一案一直就是李元嘉的心病之所在,自打李慎元落入了法網,李元嘉就難得再睡上個好覺,始終擔心著李慎元會將他給供了出來,若不是前不久大理寺宣布揚州一案已然結案,判了李慎元與陸自高等人死刑,卻並不曾涉及到諸王之密謀,李元嘉此番也不敢來京麵聖,本以為事情已然是過去了,卻不曾想會在此際被陳子明給翻了出來,驚怒交加之下,李元嘉沒口子地便喊起了冤枉來。
“大膽狂徒,事到如今,還敢狡辯若斯,聖旨在此,霍王李元軌、韓王李元嘉聽宣:茲查,據揚州原刺使李慎元供認,霍王李元軌。韓王李元嘉、越王李貞私下勾連,暗結同盟,意圖謀逆,朕聞知,怒甚,特著左仆射陳曦緝拿諸般人犯,徹查諸逆,以正視聽,欽此!”
霍王與韓王都是親王,又是皇叔,若是沒有聖旨在手,陳子明又怎敢當眾拿人,之所以先前不曾取出,不過是要看看諸王之反應罷了,這會兒見得二王在那兒鬧騰個不休,陳子明可就不耐了,但見其霍然爾起,抖手便從寬大的衣袖裏取出了份黃絹蒙麵的詔書,攤將開來,一板一眼地便將詔書宣了出來。
“誣陷!這是誣陷,本王不服,本王冤枉啊,本王冤枉啊……”
“陳曦,爾這助紂為虐的狗賊,本王便是做鬼也斷不會放過你,你給本王等著……”
……
陳子明這麽一宣詔,二王當即便徹底絕望了去,所不同的是李元嘉隻一味地喊著冤,而李元軌卻是不停地咒罵著,此乃二人個性之所差,卻也無甚可多言處。
“拖下去,嚴加看管,未得聖旨,任何人不得私下探訪,違令者,斬!”
事已至此,陳子明可沒心思再跟這兩倒黴蛋多言囉唕了,揮手間便已是聲色俱厲地下了令。
“諾!”
能被派到這觀禮台上執行警戒任務的可都是婁師德的親兵,對陳子明的命令自然不會有絲毫的抵觸,齊齊應諾之餘,也不管二王如何掙紮,拖拽著便將二王架下了觀禮台,自行押往營中關押了起來。
“諸位王爺不必驚慌,逆賊已除,也該到了談正事的時候了,且都請安坐,容下官從頭說起,唔,自我大唐開朝至今,攏共也不過三十六年而已,然,州刺使或是都督府都督謀反一事卻足足有三十四起之多,何也,是帝政不清麽,怕不是如此罷?究其根本乃是體製有漏洞所致,朝廷監管力度不足,以致於地方各行其政,此政體不加變革,社稷實難言穩,時移世易,變法宜矣,諸位王爺以為如何哉?”
陳子明今日擺出的便是以勢壓人之架勢,先是以新軍之威猛,示之以強,再以霍、韓二王的腦袋祭旗,鎮之以剛,至於此際的問話麽,雖言語平緩,可內裏的煞氣卻是凝而不散,很顯然,若是諸王不能給出個令其滿意的答複,接下來會發生甚事可就不好說了的。
“陳大人,小王有所不明,不知您先前所言之變法究竟應是怎個變法?”
有著霍、韓二王的前車之鑒在,諸王這會兒心裏頭都在打著鼓,唯恐自個兒之言行會再惹來陳子明的雷霆之怒,自是都不敢輕易開口言事,盡皆在那兒彼此麵麵相覷著,也就隻有事先曾受過李恪提點的李道宗膽氣最足,緊著便問出了諸王最為關切的問題來。
“江夏王問得好,自古以來,君權穩則社稷穩,君權不固則社稷必危殆矣,諸位王爺以為然否?”
麵對著李道宗的質疑,陳子明並未急著作出解釋,而是自信地一笑,緊著又問出了個敏感的問題來,明擺著是要逼諸王先行表態上一番……
李元軌措手不及之下,根本就來不及做出反應,便已被幾名魁梧有力的新軍士兵摁倒在了幾子旁,驚怒交加之下,不由地便破口大罵了起來。
“陳大人且慢,十四弟言語雖糙了些,卻並無外心,還請陳大人多多體諒則個。”
見得陳子明突然變了臉,諸王茫然不已間,也自不免心驚肉跳,一時間竟全都為之呆愣在了當場,也就隻有素來與李元軌關係最佳的韓王李元嘉站了出來,緊著為其緩頰了一句道。
“是啊,陳大人還請息怒,十四哥向來就是個粗人,您大人有大量,且就寬恕其一迴好了。”
“陳大人萬不可如此啊,十四弟雖魯莽了些,可畢竟是親王之尊,您這般做法怕是有所不妥罷?”
“陳大人且請消消氣,有話慢慢說麽。”
……
有了李元嘉的出頭,諸王們這才算是醒過了神來,亂紛紛地便出言勸解了起來,當然了,勸解歸勸解,卻是無人敢真衝上去解救李元軌的。
“諸位王爺還請稍安勿躁,容下官說上幾句。”
饒是諸王齊齊開了口,然則陳子明卻根本不為所動,麵色淡然地一壓手,示意諸王各自落座。
“陳曦,爾個狗官,屠夫,混賬東西,放開本王……”
聽得陳子明有言,諸王自是都不敢怠慢了去,盡管心中皆是驚怒不已,可也不敢在此際觸怒了陳子明,隻能是各自惴惴地各歸各位,唯有李元軌卻依舊在那兒謾罵個不休。
“李元軌,爾身為當今皇叔,深受兩朝天子之厚恩,不思報效朝廷,卻倒施逆行,意圖謀反,惡行昭彰,已是死罪難逃!”
陳子明可不是啥善男信女,這麽些年來,倒在他手下的親王權貴可不是一個兩個了的,早前能容忍李元軌的囂張,那是因動手的時機未至,而今麽,局勢既已盡皆在掌控之中,他又豈會再讓李元軌猖獗了去,但見陳子明猛拍了下麵前的幾子,聲色俱厲地便斷喝了一嗓子,聲如雷震一般,在場諸王大半被嚇得個渾身哆嗦不已。
“放屁,爾這是血口噴人,本王要去陛下麵前參你,爾這狂悖狗賊,爾不得好死……”
謀逆乃是死罪,別看李元軌乃是皇叔,犯了這一條,斷不會有活路可言,在沒見到真憑實據之前,他自是不肯伏法認罪,不僅不認罪,反倒是如瘋狗般地咒罵個不休。
一聽陳子明這般說法,絕大多數的王爺全都閉緊了嘴,沒旁的,概因謀逆之罪名實在是太大了些,誰跟這一條稍沾上點邊,那都是吃不了兜著走的下場,這當口上,不管李元軌是冤還是不冤,形勢不明之前,卻是誰都不願再為其緩頰了的,一時間,偌大的高台上,除了李元軌在那兒咒罵不已之外,竟是就此冷了場。
“陳大人慎言、慎言啊,這謀逆之罪可不是說著玩的,未經審明,又無陛下旨意,這話怕是說不得罷?”
旁人都可以保持緘默,唯獨韓王李元嘉卻是沒這個福分,道理很簡單,他與李元軌過往太密,彼此間算是一根線上的兩隻螞蚱,真要是李元軌玩完了去,指不定便會將他李元嘉也一並拖下了水,正因為此,哪怕明知道此際開口大為犯忌,他也不得不開聲力挺李元軌一把了的。
“本官從不說笑,不止是李元軌意圖謀逆,便是你韓王也同樣逃不脫國法之懲治,來啊,將李元嘉也一並拿下了。”
萬事隻因強出頭,這麽句雖俗,卻絕對是千古不易之真理,這不,眼前就又上演了一迴,還沒等諸王迴過神來呢,就見陳子明冷漠地掃了李元嘉一眼,聲線陰冷地又下了道拿人的命令。
“諾!”
觀禮台上的新軍將士雖不多,也就隻有一個班而已,可用來捉拿兩名王爺卻是綽綽有餘得很,這不,隨著陳子明一聲令下,自有兩名新軍士兵齊齊應了諾,一左一右地衝上前去,毫不客氣地便將李元嘉也摁倒在了幾子旁。
“陳大人,您這是作甚?本王無罪,爾休得無禮!”
李元嘉雖也粗通武藝,可到底不精,加之年歲已高,措不及防之下,根本不是那兩名孔武有力的新軍士兵之對手,幾無抵抗之力地便被摁住了,心驚之餘,情不自禁地便狂嚷了起來。
“無罪?嘿,好一個無罪,爾與霍王李元軌勾連原揚州刺使李慎元、越王李貞,意圖謀反,事實俱在,又豈容爾胡亂狡辯了去!”
別看陳子明此際威風凜凜,說捉拿親王便捉了,可實際上麽,心底裏其實並不甚爽,沒旁的,概因他眼下其實就是一把刀而已,真正要拿下二王的是李恪,而不是他陳子明,可反應在世人眼中麽,卻是他陳子明太過跋扈了些,哪怕陳子明並不甚太在意所謂的名聲,卻也不免為之不爽了些,當然了,不管如何不爽,以陳子明之城府,卻是斷然不會帶到臉上來的。
“冤枉,冤枉啊,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你這是喬詔亂命,本王要麵聖陳情,陳曦,爾休要汙人以罪,本王不服,本王要麵聖……”
李慎元一案一直就是李元嘉的心病之所在,自打李慎元落入了法網,李元嘉就難得再睡上個好覺,始終擔心著李慎元會將他給供了出來,若不是前不久大理寺宣布揚州一案已然結案,判了李慎元與陸自高等人死刑,卻並不曾涉及到諸王之密謀,李元嘉此番也不敢來京麵聖,本以為事情已然是過去了,卻不曾想會在此際被陳子明給翻了出來,驚怒交加之下,李元嘉沒口子地便喊起了冤枉來。
“大膽狂徒,事到如今,還敢狡辯若斯,聖旨在此,霍王李元軌、韓王李元嘉聽宣:茲查,據揚州原刺使李慎元供認,霍王李元軌。韓王李元嘉、越王李貞私下勾連,暗結同盟,意圖謀逆,朕聞知,怒甚,特著左仆射陳曦緝拿諸般人犯,徹查諸逆,以正視聽,欽此!”
霍王與韓王都是親王,又是皇叔,若是沒有聖旨在手,陳子明又怎敢當眾拿人,之所以先前不曾取出,不過是要看看諸王之反應罷了,這會兒見得二王在那兒鬧騰個不休,陳子明可就不耐了,但見其霍然爾起,抖手便從寬大的衣袖裏取出了份黃絹蒙麵的詔書,攤將開來,一板一眼地便將詔書宣了出來。
“誣陷!這是誣陷,本王不服,本王冤枉啊,本王冤枉啊……”
“陳曦,爾這助紂為虐的狗賊,本王便是做鬼也斷不會放過你,你給本王等著……”
……
陳子明這麽一宣詔,二王當即便徹底絕望了去,所不同的是李元嘉隻一味地喊著冤,而李元軌卻是不停地咒罵著,此乃二人個性之所差,卻也無甚可多言處。
“拖下去,嚴加看管,未得聖旨,任何人不得私下探訪,違令者,斬!”
事已至此,陳子明可沒心思再跟這兩倒黴蛋多言囉唕了,揮手間便已是聲色俱厲地下了令。
“諾!”
能被派到這觀禮台上執行警戒任務的可都是婁師德的親兵,對陳子明的命令自然不會有絲毫的抵觸,齊齊應諾之餘,也不管二王如何掙紮,拖拽著便將二王架下了觀禮台,自行押往營中關押了起來。
“諸位王爺不必驚慌,逆賊已除,也該到了談正事的時候了,且都請安坐,容下官從頭說起,唔,自我大唐開朝至今,攏共也不過三十六年而已,然,州刺使或是都督府都督謀反一事卻足足有三十四起之多,何也,是帝政不清麽,怕不是如此罷?究其根本乃是體製有漏洞所致,朝廷監管力度不足,以致於地方各行其政,此政體不加變革,社稷實難言穩,時移世易,變法宜矣,諸位王爺以為如何哉?”
陳子明今日擺出的便是以勢壓人之架勢,先是以新軍之威猛,示之以強,再以霍、韓二王的腦袋祭旗,鎮之以剛,至於此際的問話麽,雖言語平緩,可內裏的煞氣卻是凝而不散,很顯然,若是諸王不能給出個令其滿意的答複,接下來會發生甚事可就不好說了的。
“陳大人,小王有所不明,不知您先前所言之變法究竟應是怎個變法?”
有著霍、韓二王的前車之鑒在,諸王這會兒心裏頭都在打著鼓,唯恐自個兒之言行會再惹來陳子明的雷霆之怒,自是都不敢輕易開口言事,盡皆在那兒彼此麵麵相覷著,也就隻有事先曾受過李恪提點的李道宗膽氣最足,緊著便問出了諸王最為關切的問題來。
“江夏王問得好,自古以來,君權穩則社稷穩,君權不固則社稷必危殆矣,諸位王爺以為然否?”
麵對著李道宗的質疑,陳子明並未急著作出解釋,而是自信地一笑,緊著又問出了個敏感的問題來,明擺著是要逼諸王先行表態上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