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對於這一點,蘇葉也有著自己的猜想。


    他說道:“我認為,我等與‘天外’的鴻溝在於,個體與群體之間的差異。”


    “個體與群體?”


    摩醯首羅斟酌著這兩個詞語,她若有所思。


    當然,這兩個詞語,蘇葉是以自己所理解的概述出來的。


    他說道:“摩醯首羅,你是否發現,生靈每一次對‘鴻溝’的跨越都並不是完全的?雖然可以達到一種新的層次,但卻一定不是一種新生,而是一種繼承。”


    摩醯首羅能夠理解蘇葉的話。


    蘇葉雖然或許是唯一一個“輪迴者”,但他肯定不是唯一一個“超越者”。


    從“螞蟻”到“蜉蝣”,從“蜉蝣”到“赤蝦”。這樣的“超越”,摩醯首羅也經曆過。


    隻不過,是以另一種形式。


    阿彌陀佛也經曆過。


    雖然也許不是親身轉生成那樣存在,但一定是經曆過的。因此阿彌陀佛才會認為“眾生平等”。


    但是。


    正因為她們經曆過。所以她們也知道。


    超越,不是完全意義地否定過去和新生。而是一種對過去的繼承。


    這一點,就算是“蘇葉”這個輪迴者,也不例外。他雖然身體重生了,但靈魂卻繼承了。


    但這也是當然的。


    如果沒有過去,就沒有超越的基礎。但一旦有了過去,就永遠不可能完全舍棄過去。


    生靈的進步,就是如此的矛盾。


    摩醯首羅說道:“我當然明白這個道理……難道你的意思是說,那‘天外’的存在,能夠舍棄自己的基礎嗎?”


    蘇葉並沒有確認,也沒有否認:“我不知道。”


    事實上,他是真的不知道。


    蘇葉並不比摩醯首羅懂得多。他隻是,在看待事物的角度上與摩醯首羅有些不同之處而已。


    他頓了頓,道:“但是,我認為,無論你認為的那個‘天外者’是何存在。我們如果想要跨越雙方之間的鴻溝,就一定要令過去變得完美。讓超越以後的自己可以忽略掉以往的矛盾之處。”


    當生靈超越自己的過去以後,雖然踏入到了一個新的境界,得到了一個新的重生。但是,也往往會保留超越之前的一些本能或思索方式。


    或多或少,總是有的。


    那些看起來不合理的——對於普通人來說,比如大多數生物的唿吸和進食是通過同一個器官,以至於有不少生物會因此而在進食時憋死。


    雖然也有了一些相應防護措施的進化,但是也往往隻是治標不治本。


    當然了,這種事情,對於蘇葉和摩醯首羅來說,自然不是問題。但他們也一樣存在著“拘束”。


    其中,可能大多是思想模式之中。但也仍然有一些是源自靈魂的本能,無法更改。


    比如蘇葉就是。


    他曾經的曾經,是一個人。


    因此即便他經曆了很多世,但始終不會放棄身為人的思考模式。


    即使是隨波逐流過。但當成為魚兒,被老者吊走以後,他第一印象自然仍是借助自己身為人時的經驗去判斷。


    當然,從這個角度來看,老者也是一樣的。在老者的眼中,蘇葉的智慧,也是人的智慧。


    但魚兒本身難道真的沒有“智慧”嗎?也許,沒有“人”的智慧,但一定有著魚兒自己獨特的智慧。


    蘇葉也曾利用過這種智慧,去悟道,去超越自己。但他本質上仍然是一個“人”。


    而現在,他是越來越清楚了。一旦無法修正自己過去的基礎,那麽就算再怎樣“超越”,也是有極限的。三乘法的浴火重生之所以會令許多人感到震撼,甚至連阿彌陀佛等諸佛也認可。正是因為,“浴火重生”,有著些許修複過去基礎的功效。


    然而很可惜的是,“涅槃道”也仍然不夠徹底。


    摩醯首羅歎道:“隻可惜,過去的好壞本身便是相對的。縱使我等能夠全盤否定我等的過去,難道就能夠新生和超越了嗎?”


    蘇葉否認道:“當然不會。如果沒有基礎,超越就是空中樓閣。不過,這也是我所想說的。個體是無法變得完整的,那麽……一個群體的概念呢?”


    摩醯首羅的光輝微微凝起。


    她終於理解了蘇葉的意思。


    實際上,摩醯首羅存在了如此久遠的大歲月。她又豈能不理解?


    是的。


    在久遠大歲月中,摩醯首羅曾見證過,一個個文明的消滅。


    宇宙之中,有萬族曾崛起,也有萬族曾覆滅。


    正法、像法、末法。這三個時期,的確是非常久遠磅礴的時期。然而,對比於摩醯首羅從最初誕生到現在的時間,卻還是渺小得很。


    所以。


    摩醯首羅,其實是見過三千魔王夢中的那種“世界”的。如果想的話,她也完全可以創造出那種世界。


    這也就是所謂的,追求不同。


    三千魔王為了那種“乾坤斡旋”的世界,可以獻出生命,可以付出所有。


    對那對於摩醯首羅來說,那種世界,算不了什麽。那種世界也早晚會覆滅,何況那種世界本身也不是一個最為完美的世界。


    隻是,三千魔王生活在空虛中,所以才會如此地向往充實。


    當然了,阿彌陀佛也見過那樣的世界,並且也不認為那樣的世界是“完美”的。所以她才會執著於普度眾生。


    但蘇葉很顯然,他的想法也頗為近似摩醯首羅和阿彌陀佛。


    隻不過,他從沒有將目光放在追尋一個“完美”的世界上。蘇葉的目光,放在的,是創造那些世界的“生靈”的身上的。


    宇宙無限,歲月久遠。


    “人”的存在,在浩瀚宇宙中,也不過隻有彈指刹那。


    以蟲豸;以走獸;以飛禽;以魚龍。


    以“人”。


    以這一個個文明的“集合”,充當一個存在的“個體”。


    這就是所謂的,由個體到群體。


    也是蘇葉認為的,可以達到一個趨近於完美“超越”的路途……


    這也是蘇葉,將薪火道,和涅槃道,合而為一的道果。


    前承薪火,後繼涅槃!


    嗡!


    那浩瀚時空大海之上,浮現出了一個個光點。


    久遠歲月以前被“凍結”的過去,此刻,忽然閃耀出了一個個“文明”的種子。


    而他們的薪火,此刻……也在涅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修仙從成為轉生者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森蘿萬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森蘿萬象並收藏修仙從成為轉生者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