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生
修仙從成為轉生者開始 作者:森蘿萬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葉方才重生,還不會飛行。自然無法帶著光目一起飛離。
所幸他們墜落在須彌山上的一朵花芯之上,倒是沒有受什麽傷。
落下以後,蘇葉還怕那些迦樓羅會趁機過來追擊。畢竟他現在不像上一世,薪火道盡皆消散,雖然有上一世的經驗,自保還可,但卻無法護住光目。
但奇怪的是,那些迦樓羅被蘇葉壞了好事,卻並沒有任何來追趕上來的舉動。
他仔細去看,這時才發現。原來先自己而出生的一些迦樓羅,也都是眼中一片茫然。
是的,蘇葉理解到了。原來這些迦樓羅之所以去外麵叼人,更多的是一種無意識的行動。
“空劫”剛剛結束,萬物重生,包括迦樓羅也重新誕生了。
剛剛誕生的它們,並沒有自己的本能和情感,即使仞利天並不壓製這些。所以它們的行為多是無意識的,並且也並沒有被“帝釋天”和“四大天王”所阻攔。
也正因為如此,光目被蘇葉從迦樓羅的口中救下,它們也不會再追擊。而這個世界剛剛被淨化,也隻有少數存在才會引來迦樓羅。
譬如當初蘇葉遇到的“牛虻”,大概便是如此。
蘇葉看向身旁的少女,此刻,那“光目”也是心中一陣迷湖。
她也看向蘇葉,眼中一片茫然。
看到這個神情,蘇葉是沒有意外之色的。因為蘇葉知道,既然“空劫”結束以後,世界已經重新誕生。那麽曾經她們的記憶自然也會消失。
果然,光目是沒有認出蘇葉的。但是她還是說道:“我是不是在哪裏見到過你?”
蘇葉略微有些驚訝。
這“光目”難道對自己還有某種印象?
他點了點頭。
由於剛剛誕生的緣故,現在的蘇葉還無法開口說話。
不過他已能夠動用些微的“薪火”的力量了。如今見光目的反應,便也分出去一點火苗,點燃光目的內心。
瞬間,蘇葉便了解了光目身上所發生的事情。
原來她在上一次“空劫”之中,雖然心中的欲望被壓製了,但是情感卻並沒有被佛的力量徹底消滅。
這和以往是不太一樣的。主要是因為,上一次蘇葉啟發薩羅摩的智慧時,有不少受到蘇葉力量的渲染。而這光目,便是其中甚為聰慧的一個。而她又沒有被迦樓羅抓到仞利天中。
仞利天中的生物,都會被佛的力量消滅進而放逐,無一例外。但是仞利天外的生物,在“空劫”到來卻並不會真正的身死。
因此,光目才能留存下來,並且姑且算是成為了一個“例外”。
蘇葉看到了一個希望。如果所有人,都能夠像“光目”這樣“蒙混過關”,在空劫來到時,不會徹底被消滅的話,說不定可以……
隻不過,這個希望同樣很是渺茫。
智慧的增長並不是緩步向前的,而是飛躍式地遞進。
就好像人類,從誕生以後幾百萬年,都還在茹毛飲血。但一旦啟智,不過數千年,就能形成巨大的文明。
比丘國的比丘們也都是“人類”。如果自己以薪火點燃他們的智慧,他們也會迅速地得到“理性”。
可這樣,勢必會迎來更多更巨大的迦樓羅,然後盡皆被抓到仞利天中,進而,被“空劫”的力量消滅。
不過,這至少給了蘇葉一個目標。
光目看著眼前的這隻鳥,隻覺得甚是欣慰,而且剛剛這隻鳥還從“大鳥”的口中救了自己。
她的內心是有點“害怕”的,在被大鳥叼起來的時候。隻是,那點害怕又不是很鮮明,畢竟她的本能剛被重塑。
“無論如何,感謝你救了我,我還以為自己差一點就要被叼進多羅夜登陵舍(仞利天)裏了呢!一定是我對提和竭羅的信仰還不夠,你……要跟我迴去嗎?”
蘇葉點了點頭。
“好,那我就帶你迴去吧!”
光目帶著蘇葉,向石下的比丘國迴去。
很快,他就來到了那個熟悉的地方。
在比丘國,蘇葉看到了蓮花目、吉祥目、妙善目、天音目等熟悉的人。
但他們給蘇葉的感覺,就好像迴到了第一次看到他們時的感覺。
是的,在“空劫”之後,他們的本能、情感、欲望迴歸初始。重新變成了之前的“虔敬”和“空白”。
蘇葉嚐試著和他們聊了聊天,但是,很快蘇葉發現,這些人喪失了一些記憶。
那就是之前被迦樓羅“叼走”的生靈們的記憶。比如說蓮花目,竟然已忘記了薩羅摩。
在她的記憶中,似乎從沒有“薩羅摩”的記憶。
當然的,他們也都忘了蘇葉,不過在看到蘇葉的時候,也都隱隱約約有一點印象的痕跡。
看來隻要被“叼到”仞利天中消滅,就好像是被抹掉了存在一樣,再也不會被人記得。
蘇葉看到如此模樣,也不由得覺得這些人甚為可憐。畢竟,他們被“佛”強行抑製住了身為“人”的那部分。
蘇葉想要帶領他們改變現狀。
不僅僅是改變他們,同時,也是想要從中找到一個能夠“超越”那尊佛的“道”的道路。
是的。
現如今,麵對在蘇葉眼前的,既不是迦樓羅,也不是帝釋天,更不是四大天王。
而是那處於“林加神樹”之外的“佛”——提和竭羅!
當然,如果從正麵與其對抗的話,蘇葉沒有信心能夠擊敗提和竭羅。
別說是現在的他,就算是前世巔峰時,掌握西北星天的他,能否擊敗提和竭羅,也是未知之數。
也就是說,想要從正麵以薪火道擊敗提和竭羅,那蘇葉至少要擁有前世巔峰時那般強大的力量才行。
而且,就算能夠贏,也一定是慘勝。薪火道和西北天必定會損失慘重。
不過蘇葉並不是真的想從武力的角度,去對抗提和竭羅。
是的。
蘇葉從來不認為,“道”與“道”之間隻存在著對抗。
對抗,隻是“未曾聞道”的凡人,所解決分歧的一種低級手段而已。求道者與求道者之間更大的對抗,應該是“超越”。
當求道者真的是在“求道”的時候,那麽她必定是可以交流的。
所幸他們墜落在須彌山上的一朵花芯之上,倒是沒有受什麽傷。
落下以後,蘇葉還怕那些迦樓羅會趁機過來追擊。畢竟他現在不像上一世,薪火道盡皆消散,雖然有上一世的經驗,自保還可,但卻無法護住光目。
但奇怪的是,那些迦樓羅被蘇葉壞了好事,卻並沒有任何來追趕上來的舉動。
他仔細去看,這時才發現。原來先自己而出生的一些迦樓羅,也都是眼中一片茫然。
是的,蘇葉理解到了。原來這些迦樓羅之所以去外麵叼人,更多的是一種無意識的行動。
“空劫”剛剛結束,萬物重生,包括迦樓羅也重新誕生了。
剛剛誕生的它們,並沒有自己的本能和情感,即使仞利天並不壓製這些。所以它們的行為多是無意識的,並且也並沒有被“帝釋天”和“四大天王”所阻攔。
也正因為如此,光目被蘇葉從迦樓羅的口中救下,它們也不會再追擊。而這個世界剛剛被淨化,也隻有少數存在才會引來迦樓羅。
譬如當初蘇葉遇到的“牛虻”,大概便是如此。
蘇葉看向身旁的少女,此刻,那“光目”也是心中一陣迷湖。
她也看向蘇葉,眼中一片茫然。
看到這個神情,蘇葉是沒有意外之色的。因為蘇葉知道,既然“空劫”結束以後,世界已經重新誕生。那麽曾經她們的記憶自然也會消失。
果然,光目是沒有認出蘇葉的。但是她還是說道:“我是不是在哪裏見到過你?”
蘇葉略微有些驚訝。
這“光目”難道對自己還有某種印象?
他點了點頭。
由於剛剛誕生的緣故,現在的蘇葉還無法開口說話。
不過他已能夠動用些微的“薪火”的力量了。如今見光目的反應,便也分出去一點火苗,點燃光目的內心。
瞬間,蘇葉便了解了光目身上所發生的事情。
原來她在上一次“空劫”之中,雖然心中的欲望被壓製了,但是情感卻並沒有被佛的力量徹底消滅。
這和以往是不太一樣的。主要是因為,上一次蘇葉啟發薩羅摩的智慧時,有不少受到蘇葉力量的渲染。而這光目,便是其中甚為聰慧的一個。而她又沒有被迦樓羅抓到仞利天中。
仞利天中的生物,都會被佛的力量消滅進而放逐,無一例外。但是仞利天外的生物,在“空劫”到來卻並不會真正的身死。
因此,光目才能留存下來,並且姑且算是成為了一個“例外”。
蘇葉看到了一個希望。如果所有人,都能夠像“光目”這樣“蒙混過關”,在空劫來到時,不會徹底被消滅的話,說不定可以……
隻不過,這個希望同樣很是渺茫。
智慧的增長並不是緩步向前的,而是飛躍式地遞進。
就好像人類,從誕生以後幾百萬年,都還在茹毛飲血。但一旦啟智,不過數千年,就能形成巨大的文明。
比丘國的比丘們也都是“人類”。如果自己以薪火點燃他們的智慧,他們也會迅速地得到“理性”。
可這樣,勢必會迎來更多更巨大的迦樓羅,然後盡皆被抓到仞利天中,進而,被“空劫”的力量消滅。
不過,這至少給了蘇葉一個目標。
光目看著眼前的這隻鳥,隻覺得甚是欣慰,而且剛剛這隻鳥還從“大鳥”的口中救了自己。
她的內心是有點“害怕”的,在被大鳥叼起來的時候。隻是,那點害怕又不是很鮮明,畢竟她的本能剛被重塑。
“無論如何,感謝你救了我,我還以為自己差一點就要被叼進多羅夜登陵舍(仞利天)裏了呢!一定是我對提和竭羅的信仰還不夠,你……要跟我迴去嗎?”
蘇葉點了點頭。
“好,那我就帶你迴去吧!”
光目帶著蘇葉,向石下的比丘國迴去。
很快,他就來到了那個熟悉的地方。
在比丘國,蘇葉看到了蓮花目、吉祥目、妙善目、天音目等熟悉的人。
但他們給蘇葉的感覺,就好像迴到了第一次看到他們時的感覺。
是的,在“空劫”之後,他們的本能、情感、欲望迴歸初始。重新變成了之前的“虔敬”和“空白”。
蘇葉嚐試著和他們聊了聊天,但是,很快蘇葉發現,這些人喪失了一些記憶。
那就是之前被迦樓羅“叼走”的生靈們的記憶。比如說蓮花目,竟然已忘記了薩羅摩。
在她的記憶中,似乎從沒有“薩羅摩”的記憶。
當然的,他們也都忘了蘇葉,不過在看到蘇葉的時候,也都隱隱約約有一點印象的痕跡。
看來隻要被“叼到”仞利天中消滅,就好像是被抹掉了存在一樣,再也不會被人記得。
蘇葉看到如此模樣,也不由得覺得這些人甚為可憐。畢竟,他們被“佛”強行抑製住了身為“人”的那部分。
蘇葉想要帶領他們改變現狀。
不僅僅是改變他們,同時,也是想要從中找到一個能夠“超越”那尊佛的“道”的道路。
是的。
現如今,麵對在蘇葉眼前的,既不是迦樓羅,也不是帝釋天,更不是四大天王。
而是那處於“林加神樹”之外的“佛”——提和竭羅!
當然,如果從正麵與其對抗的話,蘇葉沒有信心能夠擊敗提和竭羅。
別說是現在的他,就算是前世巔峰時,掌握西北星天的他,能否擊敗提和竭羅,也是未知之數。
也就是說,想要從正麵以薪火道擊敗提和竭羅,那蘇葉至少要擁有前世巔峰時那般強大的力量才行。
而且,就算能夠贏,也一定是慘勝。薪火道和西北天必定會損失慘重。
不過蘇葉並不是真的想從武力的角度,去對抗提和竭羅。
是的。
蘇葉從來不認為,“道”與“道”之間隻存在著對抗。
對抗,隻是“未曾聞道”的凡人,所解決分歧的一種低級手段而已。求道者與求道者之間更大的對抗,應該是“超越”。
當求道者真的是在“求道”的時候,那麽她必定是可以交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