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挽天傾
修仙從成為轉生者開始 作者:森蘿萬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銜燭之龍,是一個稱唿,也可以叫做燭龍、燭陰、燭九陰等等。
《山海經》中記載: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麵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是燭九陰,是燭龍。
這應該是對燭龍較早的記載。當然,“人麵蛇身”這種描述,屬於是對古神的常見的描述了,上古神話中有人麵蛇身記載的古神,恐怕有兩位數之多。
從曆史角度來看,這是因為圖騰崇拜的緣故。
除了山海經,《楚辭》、《淮南子》等古籍,也都有對燭龍的描述。
同時,在《楚辭章句》中有記載:天西北有幽冥無日之國,有龍銜燭而照之也。
這一點,《詩緯含神霧》中也有提到:天不足西北,無有陰陽消息,故有龍銜火精以照天門中也。
也就是說燭龍之所以被稱作“燭龍”,是因為它口中銜有“火精”或者“火燭”。
並且他在神話中應該的確是龍,一開始也不是鍾山山神,之所以會來到鍾山,多半是因為“天傾西北,地陷東南”,西北方生靈塗炭,因此燭龍才會來到鍾山成為山神。
當然了,記載神話的典籍各有說辭,說法不一。正是因為如此,蘇葉才一直沒有往燭龍身上想過。
但如今《海外經》的記載,卻和曾經自己偶然了解過的《山海經》、《楚辭》有一些相契合的地方。這讓蘇葉不由得開始懷疑,難道真的存在燭龍這種古神嗎?
他想了想,又查閱了一些竹簡。
在藏室的竹簡中,神怪典籍其實並不多。雖然的確有關於上古時鍾山的記載,也的確記載了一位被尊稱為“帝君”的龍神,但是大都沒有提到過那位“龍神”的真正名稱。
以至於,蘇葉也不敢確信,那位龍神究竟和燭龍是否是同一存在。
畢竟,甚至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轉生到怎樣的一個世界裏了,也許根本不是單純的迴到商周時期那麽簡單。
但是有一點是可以確信的。
那就是,鍾山的確有過一位“龍神”,而且,十有八九和“天傾池”有關!
知道這一點,就足夠了。
蘇葉至少已確信了,那“天傾池”,蘊含著那位龍神的遺澤,對自己來說,也是一個機緣!
他將《海外經》收好。不過,卻並沒有急著迴去。
雖然自己可以短暫地離開天傾池,不過,其實蘇葉自己也不是很喜歡飛離池水。
畢竟他本質上還是一條魚,就算能駕馭“元氣”,但時間長了,本能上總還是會懷念水的。
難得來到藏室一次,蘇葉幹脆決定,好好查閱一下。下一次再來,就不知道是什麽時候了,或者說也沒什麽太大必要再來了。
畢竟,藏室的典籍雖然不少,卻也並不是很多。大部分內容老者都已教過。
於是蘇葉便繼續撥弄元氣,查閱竹簡。
這一次,他自然沒有將目光放在神怪典籍上。當然了,《任農》、《巧匠》之類學過的學問也是忽略。
蘇葉的目光,主要是放在記載國家地理的內容上。這些內容,老者授課時雖也提到過,但卻並未詳說。而蘇葉的目的便是,弄清楚如今到底是什麽時代!
他翻越了《海國》、《水經》、《禹貢》等竹簡,再結合一些有關貿易往來的記載,頓時心中細細皺起了眉頭。
從記載中,蘇葉結合地理與政策,差不多知道了,如今的朝代,與自己記憶中的“周朝”的確很是類似,而且,也的確被稱作“大周”。
周王自稱“周天子”,實行宗法製、井田製、尊崇禮樂,分封諸侯。
甚至,連周邊的一些外族,也都差不多,被稱作“夷、蠻、戎、狄”。而對周朝威脅最大的,便是西北的遊牧民族“犬戎”,又叫“獫狁”。
不過,好像卻又似是而非。
比如分封的諸侯上,就有很多自己印象中沒有的,那些諸侯也和史籍記載不太一樣。
而且,在周朝之前的朝代,並不是“殷商”,而是“邶商”。
再之前,才是“殷商”。
或許也正因為是如此,在很多細節上,都和記憶中的周朝不同。比如“奴隸製”向“封建製”過度的速度便快了許多,以至於如今的周朝雖然有奴隸,但已然不是廣泛存在的了。
“……算了,這種事情不急於一時。”
蘇葉隨便查了查,便放在一旁,沒有繼續在意。
現如今對他更重要的,自然還是“修煉”。至於朝代變遷,凡塵種種,自己以後有的時間去體驗。
在對“龍神”的存在確信,並且了解到了大致的時代以後,蘇葉便駕馭元氣,離開了藏室。
很快,他折返迴了“天傾池”,但臨近池邊的時候。卻發現男童喬兒和女童薑兒正在池邊,一臉糾結地看著池中。
“龍神到哪兒去了?平常這個時候早就應該浮出來了呀!”薑兒道。
“肯定是嫌你煩!”喬兒看向薑兒道:“你以前對他那樣,還總偷懶不去喂他。今天又拿著一塊大石頭過來當貢品,連我都覺得煩死了!”
薑兒道:“你說什麽?你不也是一樣?而且還弄那麽多惡心的蟲子過來,別人看了都要躲起來了!”
兩個人在池邊吵鬧了起來。
吵著吵著,演變成了打鬧。很顯然,這個時候什麽“龍神”已經被他們忘在腦後了。
最後喬兒一把將蟲子扔到了薑兒的身上,薑兒“呀”的一聲尖叫,追著想要還擊,結果被喬兒做著鬼臉跑開了。
“哇!!”
女童驚天動地的哭喊了起來:“可惡,我要告訴師父!!”
看著在池邊大哭的女童,蘇葉頓時感到頭疼。
料想,這個時候,老者應該也在頭疼吧。
女孩子哭喊起來,那可是很麻煩的一件事情。而且,看這個情形,好像和自己沒在池中也有那麽一點點的原因。
“……”
也罷。
蘇葉想了想,蘊動造化,瞬間,周遭浮現出了一團團地“天地元氣”。
那邊,女童還在大哭著。忽然發現,自己手中的“雕繪”一滑,緊接著,在自己眼前轉身一個翻躍,仿佛有了生命一樣,在眼前跳了兩下。
“咦?”
薑兒頓時一怔,看著眼前的雕繪愣了愣。
那是一條鯉魚模樣的石刻石雕。薑兒很喜歡雕刻,對老者講述的《雕繢》甚為著迷。不過,她如今年齡尚幼,雕出來的石繪自然不甚精妙,不能稱作是一個完美的石雕。
其中,有一半身子仍在石頭下,隻露出了魚頭。如今正朝著女童,翻著眼睛。
但即使如此,也已甚是神奇了。片刻後,薑兒更發現,腳底下那些喬兒方才扔到地上的蟲子,竟然也都仿佛“活了”一樣,朝女童作揖下拜著,似乎在道歉。
“龍神!”
意識到發生了什麽,薑兒頓時驚喜地叫出了聲。
《山海經》中記載: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麵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是燭九陰,是燭龍。
這應該是對燭龍較早的記載。當然,“人麵蛇身”這種描述,屬於是對古神的常見的描述了,上古神話中有人麵蛇身記載的古神,恐怕有兩位數之多。
從曆史角度來看,這是因為圖騰崇拜的緣故。
除了山海經,《楚辭》、《淮南子》等古籍,也都有對燭龍的描述。
同時,在《楚辭章句》中有記載:天西北有幽冥無日之國,有龍銜燭而照之也。
這一點,《詩緯含神霧》中也有提到:天不足西北,無有陰陽消息,故有龍銜火精以照天門中也。
也就是說燭龍之所以被稱作“燭龍”,是因為它口中銜有“火精”或者“火燭”。
並且他在神話中應該的確是龍,一開始也不是鍾山山神,之所以會來到鍾山,多半是因為“天傾西北,地陷東南”,西北方生靈塗炭,因此燭龍才會來到鍾山成為山神。
當然了,記載神話的典籍各有說辭,說法不一。正是因為如此,蘇葉才一直沒有往燭龍身上想過。
但如今《海外經》的記載,卻和曾經自己偶然了解過的《山海經》、《楚辭》有一些相契合的地方。這讓蘇葉不由得開始懷疑,難道真的存在燭龍這種古神嗎?
他想了想,又查閱了一些竹簡。
在藏室的竹簡中,神怪典籍其實並不多。雖然的確有關於上古時鍾山的記載,也的確記載了一位被尊稱為“帝君”的龍神,但是大都沒有提到過那位“龍神”的真正名稱。
以至於,蘇葉也不敢確信,那位龍神究竟和燭龍是否是同一存在。
畢竟,甚至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轉生到怎樣的一個世界裏了,也許根本不是單純的迴到商周時期那麽簡單。
但是有一點是可以確信的。
那就是,鍾山的確有過一位“龍神”,而且,十有八九和“天傾池”有關!
知道這一點,就足夠了。
蘇葉至少已確信了,那“天傾池”,蘊含著那位龍神的遺澤,對自己來說,也是一個機緣!
他將《海外經》收好。不過,卻並沒有急著迴去。
雖然自己可以短暫地離開天傾池,不過,其實蘇葉自己也不是很喜歡飛離池水。
畢竟他本質上還是一條魚,就算能駕馭“元氣”,但時間長了,本能上總還是會懷念水的。
難得來到藏室一次,蘇葉幹脆決定,好好查閱一下。下一次再來,就不知道是什麽時候了,或者說也沒什麽太大必要再來了。
畢竟,藏室的典籍雖然不少,卻也並不是很多。大部分內容老者都已教過。
於是蘇葉便繼續撥弄元氣,查閱竹簡。
這一次,他自然沒有將目光放在神怪典籍上。當然了,《任農》、《巧匠》之類學過的學問也是忽略。
蘇葉的目光,主要是放在記載國家地理的內容上。這些內容,老者授課時雖也提到過,但卻並未詳說。而蘇葉的目的便是,弄清楚如今到底是什麽時代!
他翻越了《海國》、《水經》、《禹貢》等竹簡,再結合一些有關貿易往來的記載,頓時心中細細皺起了眉頭。
從記載中,蘇葉結合地理與政策,差不多知道了,如今的朝代,與自己記憶中的“周朝”的確很是類似,而且,也的確被稱作“大周”。
周王自稱“周天子”,實行宗法製、井田製、尊崇禮樂,分封諸侯。
甚至,連周邊的一些外族,也都差不多,被稱作“夷、蠻、戎、狄”。而對周朝威脅最大的,便是西北的遊牧民族“犬戎”,又叫“獫狁”。
不過,好像卻又似是而非。
比如分封的諸侯上,就有很多自己印象中沒有的,那些諸侯也和史籍記載不太一樣。
而且,在周朝之前的朝代,並不是“殷商”,而是“邶商”。
再之前,才是“殷商”。
或許也正因為是如此,在很多細節上,都和記憶中的周朝不同。比如“奴隸製”向“封建製”過度的速度便快了許多,以至於如今的周朝雖然有奴隸,但已然不是廣泛存在的了。
“……算了,這種事情不急於一時。”
蘇葉隨便查了查,便放在一旁,沒有繼續在意。
現如今對他更重要的,自然還是“修煉”。至於朝代變遷,凡塵種種,自己以後有的時間去體驗。
在對“龍神”的存在確信,並且了解到了大致的時代以後,蘇葉便駕馭元氣,離開了藏室。
很快,他折返迴了“天傾池”,但臨近池邊的時候。卻發現男童喬兒和女童薑兒正在池邊,一臉糾結地看著池中。
“龍神到哪兒去了?平常這個時候早就應該浮出來了呀!”薑兒道。
“肯定是嫌你煩!”喬兒看向薑兒道:“你以前對他那樣,還總偷懶不去喂他。今天又拿著一塊大石頭過來當貢品,連我都覺得煩死了!”
薑兒道:“你說什麽?你不也是一樣?而且還弄那麽多惡心的蟲子過來,別人看了都要躲起來了!”
兩個人在池邊吵鬧了起來。
吵著吵著,演變成了打鬧。很顯然,這個時候什麽“龍神”已經被他們忘在腦後了。
最後喬兒一把將蟲子扔到了薑兒的身上,薑兒“呀”的一聲尖叫,追著想要還擊,結果被喬兒做著鬼臉跑開了。
“哇!!”
女童驚天動地的哭喊了起來:“可惡,我要告訴師父!!”
看著在池邊大哭的女童,蘇葉頓時感到頭疼。
料想,這個時候,老者應該也在頭疼吧。
女孩子哭喊起來,那可是很麻煩的一件事情。而且,看這個情形,好像和自己沒在池中也有那麽一點點的原因。
“……”
也罷。
蘇葉想了想,蘊動造化,瞬間,周遭浮現出了一團團地“天地元氣”。
那邊,女童還在大哭著。忽然發現,自己手中的“雕繪”一滑,緊接著,在自己眼前轉身一個翻躍,仿佛有了生命一樣,在眼前跳了兩下。
“咦?”
薑兒頓時一怔,看著眼前的雕繪愣了愣。
那是一條鯉魚模樣的石刻石雕。薑兒很喜歡雕刻,對老者講述的《雕繢》甚為著迷。不過,她如今年齡尚幼,雕出來的石繪自然不甚精妙,不能稱作是一個完美的石雕。
其中,有一半身子仍在石頭下,隻露出了魚頭。如今正朝著女童,翻著眼睛。
但即使如此,也已甚是神奇了。片刻後,薑兒更發現,腳底下那些喬兒方才扔到地上的蟲子,竟然也都仿佛“活了”一樣,朝女童作揖下拜著,似乎在道歉。
“龍神!”
意識到發生了什麽,薑兒頓時驚喜地叫出了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