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藏室
修仙從成為轉生者開始 作者:森蘿萬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葉對那位所謂的“帝君”感興趣,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他在這天傾池中生存了兩年多,對天傾池的每一個角落,也大都聊熟於胸了。
以至於,在楊兒說到帝君的事跡以後,蘇葉突然想起來,這巨大的天傾池,其實頗近似於“龍形”。
莫非,這天傾池是那位“龍神”留下的?也正因為如此,才會孕育這般濃鬱的天地元氣?
這倒是有點可能性。
隻不過,天傾池固然巨大,但和神話傳說中的巨龍相比,卻還是小巫見大巫了。所以這一點,蘇葉也不敢確信。
楊兒說的有些不清不楚的。畢竟,他是來拜師求道的。
他對蘇葉所說的,大多是為了表達自己對“帝君”的仰慕之情,並且多次作揖求拜。
對此,蘇葉也很無奈。
先不提輩分的事情,就算自己相教,也教不了呀。
一則,這“楊兒”的確還未生出道心。
二則,自己也沒法開口說話。
是的。
雖然蘇葉如今已成長了許多,但“魚軀”卻還沒有發生本質上的變化。以至於,他還不能像神話中那些精怪一般,口吐人言。
所以,別說是教學了,就算是提點兩句,也很困難,總不能拿尾巴寫字吧?
就算能,蘇葉也懶得弄。你有那麽厲害的師父不去問,來問我又是何道理?
於是蘇葉開始裝傻。
反正,這位“楊兒”說什麽,蘇葉大都一副聽不懂的樣子。隻有偶爾說到一些簡單的日常交流的,他才會擺尾巴迴上兩下。
“帝君莫非是還未恢複修為,因此,靈智尚未完全?”
久而久之,楊兒看著蘇葉,不禁有些犯迷糊。
尤其是,多少了幾句以後,那錦鯉幹脆一頭紮進了池子中,連影子都快看不到了。
他心中生出幾分遲疑。但雖然不甘心,卻也無可奈何。
看了看時間,自己在天傾池逗留了小半個時辰,想起這是第一次翹掉了吐納練氣,心中忽然浮現出了一種緊張感,於是連忙迴到了廳室之內。
等楊兒迴去的時候,卻發現,男童和女童也不在,估計是各自去遊玩了,唯有二師弟仍然坐在那裏仔細吐納。
他心中哀歎,迴到座位上,想著過幾天後,再去尋找那位“帝君”問候。
而就在楊兒離開以後,蘇葉卻並沒有繼續呆在天傾池中。
他重新浮出水麵,看向天地。
在他的眼中,那天地先是由“魚”的視界,變為正常的畫風,進而緩慢地,浮現出了一道道光華。
蘇葉輕輕彈跳,從池水中一躍而起,跳躍到了一處“暗青色”的光華之中。那光芒一閃,愈發濃重,隨即形成了一道道韻,托著蘇葉在空中遊動了起來。
他將自己融於天地元氣,再度化為了“飛魚”。不過,如今的蘇葉修為尚低,如此的飛渡還稱不上是“騰雲駕霧”、“馮虛禦風”,隻能算得上是勉強的爬風。
當然了,這也足夠了。在鍾山之中,就算自己不小心掉下去,老者也應當能注意到。
蘇葉的目的地,是藏室。
藏室,便是相當於圖書館的地方。
鍾山山中也有藏室,乃是老者建立的,裏麵有一些老者的手稿和典籍。
正因為如此,蘇葉一直覺得,這位老者應該不是山中人,可能是從山外來的。
不過其實這些事情蘇葉也是從四個弟子那裏聽來的,他在此之前,還從未離開天傾池逛過。
這一次去找藏室,也的確是有一些好奇心的因素在。
蘇葉在附近逛了逛,還看到了翹課在外男童和女童,兩人似乎在忙著什麽。
離近了一些,才發現,那男童抓著幾隻蟲子,正問向女童道:“刻的怎麽樣了?誒,可真醜!”
女童聞言,立刻不滿了起來:“抓你的蟲子好了!龍神肯定會喜歡我的貢品的!”
男童道:“哼,鯉魚更喜歡吃蟲子。之前師父不讓喂,這一次我偷偷喂過去,龍神肯定會開心得很。”
“……”
原來他們竟然在忙著給自己“製作”貢品。
蘇葉甚是無語。女童的雕繪也就罷了,但看到那男童手裏尚在蠕動的蟲子……雖然鯉魚的確是吃蟲兒的。
“算了。”
他沒有打擾兩人,反正,孩童心性,估計也就一時的興趣罷了,應當不像那位楊兒。
放著不管,很快,就忘了這迴事兒了。
蘇葉繞了幾圈,地方雖不複雜,卻也陌生。終於在東處看到了一間石室,裏麵放著一些典籍。
他鑽了進去,石室略微灰暗。蘇葉便輕輕張口,吐出了一些黃紅的光彩,將石室裏照亮了許多。
“這是……”
蘇葉看到了許多竹簡。那正是藏室中的典籍,典籍上的文字是以一種類似金文的文字,幸好,這兩年中,老者也教過這種文字,他認得大部分。
這上麵,有很多日常學過的典籍。譬如《內觀》、《百草》、《巧匠》、《用眾》、《巫祀》、《藝文》等等。
還有一些,則是老者的手稿。但是看那些文字,已甚是古老了,應當不是近日刻下的。
蘇葉利用造化,時而吹動元氣,時而用身軀頂著,大概查閱了一番。很快,找到了自己想要的記載。
那正是記載著有關鍾山傳說的典籍,名叫《海外經》。
《海外經》中,記載了關於西北海、西北大地、以及西北國的內容,比楊兒所講的更清晰。
“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撐天為柱,立而不合,故名不周……”
蘇葉看了一番,不由一愣。
“山海經?”
是的,他發現,這《海外經》記載的,和曾幾何時自己身為人時看到過的《山海經》很是類似。
但是,仔細看了看,也不完全一樣。《海外經》的記載,在事件上更為詳細,但在人名上則頗為模糊。
不僅如此,很多人名和故事,與自己記憶中的也不太類似。
不過即使如此,還是有很多重合度的。
他仔細翻了翻《海外經》,上麵的文字不多,著重於西北海的內容更少。
前麵講述的,乃是上古時,海外有多少國度,多少異獸,多少神明。
其中光國土,就足足有三十多個。
中間講的,是因一場大戰,致使天柱折斷。
天柱斷裂之後,西北天塌陷,日月星辰滑落。致使西北大地民不聊生,無數國土覆滅,異獸、天神亦不知葬身幾何。
而便在這時,一條神龍由大海而來,落在了西北海外的“章尾山”處。而那“章尾山”,就是後來的鍾山!
莫非。
所謂的龍神,難道是傳說中的“銜燭之龍”!?
蘇葉猛然迴過了神來。
他在這天傾池中生存了兩年多,對天傾池的每一個角落,也大都聊熟於胸了。
以至於,在楊兒說到帝君的事跡以後,蘇葉突然想起來,這巨大的天傾池,其實頗近似於“龍形”。
莫非,這天傾池是那位“龍神”留下的?也正因為如此,才會孕育這般濃鬱的天地元氣?
這倒是有點可能性。
隻不過,天傾池固然巨大,但和神話傳說中的巨龍相比,卻還是小巫見大巫了。所以這一點,蘇葉也不敢確信。
楊兒說的有些不清不楚的。畢竟,他是來拜師求道的。
他對蘇葉所說的,大多是為了表達自己對“帝君”的仰慕之情,並且多次作揖求拜。
對此,蘇葉也很無奈。
先不提輩分的事情,就算自己相教,也教不了呀。
一則,這“楊兒”的確還未生出道心。
二則,自己也沒法開口說話。
是的。
雖然蘇葉如今已成長了許多,但“魚軀”卻還沒有發生本質上的變化。以至於,他還不能像神話中那些精怪一般,口吐人言。
所以,別說是教學了,就算是提點兩句,也很困難,總不能拿尾巴寫字吧?
就算能,蘇葉也懶得弄。你有那麽厲害的師父不去問,來問我又是何道理?
於是蘇葉開始裝傻。
反正,這位“楊兒”說什麽,蘇葉大都一副聽不懂的樣子。隻有偶爾說到一些簡單的日常交流的,他才會擺尾巴迴上兩下。
“帝君莫非是還未恢複修為,因此,靈智尚未完全?”
久而久之,楊兒看著蘇葉,不禁有些犯迷糊。
尤其是,多少了幾句以後,那錦鯉幹脆一頭紮進了池子中,連影子都快看不到了。
他心中生出幾分遲疑。但雖然不甘心,卻也無可奈何。
看了看時間,自己在天傾池逗留了小半個時辰,想起這是第一次翹掉了吐納練氣,心中忽然浮現出了一種緊張感,於是連忙迴到了廳室之內。
等楊兒迴去的時候,卻發現,男童和女童也不在,估計是各自去遊玩了,唯有二師弟仍然坐在那裏仔細吐納。
他心中哀歎,迴到座位上,想著過幾天後,再去尋找那位“帝君”問候。
而就在楊兒離開以後,蘇葉卻並沒有繼續呆在天傾池中。
他重新浮出水麵,看向天地。
在他的眼中,那天地先是由“魚”的視界,變為正常的畫風,進而緩慢地,浮現出了一道道光華。
蘇葉輕輕彈跳,從池水中一躍而起,跳躍到了一處“暗青色”的光華之中。那光芒一閃,愈發濃重,隨即形成了一道道韻,托著蘇葉在空中遊動了起來。
他將自己融於天地元氣,再度化為了“飛魚”。不過,如今的蘇葉修為尚低,如此的飛渡還稱不上是“騰雲駕霧”、“馮虛禦風”,隻能算得上是勉強的爬風。
當然了,這也足夠了。在鍾山之中,就算自己不小心掉下去,老者也應當能注意到。
蘇葉的目的地,是藏室。
藏室,便是相當於圖書館的地方。
鍾山山中也有藏室,乃是老者建立的,裏麵有一些老者的手稿和典籍。
正因為如此,蘇葉一直覺得,這位老者應該不是山中人,可能是從山外來的。
不過其實這些事情蘇葉也是從四個弟子那裏聽來的,他在此之前,還從未離開天傾池逛過。
這一次去找藏室,也的確是有一些好奇心的因素在。
蘇葉在附近逛了逛,還看到了翹課在外男童和女童,兩人似乎在忙著什麽。
離近了一些,才發現,那男童抓著幾隻蟲子,正問向女童道:“刻的怎麽樣了?誒,可真醜!”
女童聞言,立刻不滿了起來:“抓你的蟲子好了!龍神肯定會喜歡我的貢品的!”
男童道:“哼,鯉魚更喜歡吃蟲子。之前師父不讓喂,這一次我偷偷喂過去,龍神肯定會開心得很。”
“……”
原來他們竟然在忙著給自己“製作”貢品。
蘇葉甚是無語。女童的雕繪也就罷了,但看到那男童手裏尚在蠕動的蟲子……雖然鯉魚的確是吃蟲兒的。
“算了。”
他沒有打擾兩人,反正,孩童心性,估計也就一時的興趣罷了,應當不像那位楊兒。
放著不管,很快,就忘了這迴事兒了。
蘇葉繞了幾圈,地方雖不複雜,卻也陌生。終於在東處看到了一間石室,裏麵放著一些典籍。
他鑽了進去,石室略微灰暗。蘇葉便輕輕張口,吐出了一些黃紅的光彩,將石室裏照亮了許多。
“這是……”
蘇葉看到了許多竹簡。那正是藏室中的典籍,典籍上的文字是以一種類似金文的文字,幸好,這兩年中,老者也教過這種文字,他認得大部分。
這上麵,有很多日常學過的典籍。譬如《內觀》、《百草》、《巧匠》、《用眾》、《巫祀》、《藝文》等等。
還有一些,則是老者的手稿。但是看那些文字,已甚是古老了,應當不是近日刻下的。
蘇葉利用造化,時而吹動元氣,時而用身軀頂著,大概查閱了一番。很快,找到了自己想要的記載。
那正是記載著有關鍾山傳說的典籍,名叫《海外經》。
《海外經》中,記載了關於西北海、西北大地、以及西北國的內容,比楊兒所講的更清晰。
“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撐天為柱,立而不合,故名不周……”
蘇葉看了一番,不由一愣。
“山海經?”
是的,他發現,這《海外經》記載的,和曾幾何時自己身為人時看到過的《山海經》很是類似。
但是,仔細看了看,也不完全一樣。《海外經》的記載,在事件上更為詳細,但在人名上則頗為模糊。
不僅如此,很多人名和故事,與自己記憶中的也不太類似。
不過即使如此,還是有很多重合度的。
他仔細翻了翻《海外經》,上麵的文字不多,著重於西北海的內容更少。
前麵講述的,乃是上古時,海外有多少國度,多少異獸,多少神明。
其中光國土,就足足有三十多個。
中間講的,是因一場大戰,致使天柱折斷。
天柱斷裂之後,西北天塌陷,日月星辰滑落。致使西北大地民不聊生,無數國土覆滅,異獸、天神亦不知葬身幾何。
而便在這時,一條神龍由大海而來,落在了西北海外的“章尾山”處。而那“章尾山”,就是後來的鍾山!
莫非。
所謂的龍神,難道是傳說中的“銜燭之龍”!?
蘇葉猛然迴過了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