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水火既濟


    謝尚是個優秀的天氣預報員。他說要下雪,即便昨晚臨睡前還沒動靜,今早起床已是一院潔白。


    紅棗對此也是服氣。


    穿上雪褂子,紅棗準備送謝尚出門上衙順帶在院裏迴廊散步消食。


    謝尚見狀阻止道:“雪後寒,你現懷著身孕,不比平時,還是待在屋裏吧!”


    紅棗自顧戴上雪帽道:“不走走,午飯都吃不下!”


    解鈴還須係鈴人,謝尚為胎兒憂心而限製她行動,她便拿胎兒來做擋箭牌。


    紅棗現在是一人吃兩人補,謝尚聞言終不再堅持,隻道:“那你換穿貂褂,暖和點!”


    雖說禮部明文規定二月初一集體換裝,不能再穿貂褂,但在自己家,卻沒這許多規矩。


    紅棗一聽就同意了,吩咐丫頭道:“拿那件貂脊子來!”


    既然謝尚覺得她冷她便穿好了。謝尚愛麵子,她得給他台階下。


    眼見紅棗依言換穿了學過習得嚴實,謝尚猶覺不放心,又囑咐丫頭道:“好生跟著太太,都仔細些看著路。”


    ……


    孟輝在聽說陛下給謝尚家泉水賜名後問孟山:“現和春記的蜂窩煤銷得如何?”


    雖然京裏煤炭生意的大頭在夏末秋初——殷實人家買煤都是一年一買,但等米下鍋三天一買的窮人也很不少。現已二月,煤鋪該有些生意了。


    孟山迴道:“據各分號掌櫃們說買迴去試用過的人基本都成了迴頭客,而先前買煤迴去自製煤球的現也有不少願意加點工費買成品。”


    自製煤球無非是為多省兩個加工費。但發現自製煤球沒有現成的蜂窩煤經燒、好少,必是不願再多費這個事。


    人人心裏都有杆秤,誰也不是傻子。


    “因為隻老爺的迴春記賣蜂窩煤的緣故,現各家分號都添了不少新客。”孟山接著道:“售賣不過十天,便抵了往年二月全月三倍的銷量。”


    雖說往年二月的銷量原本有些低。


    “若蜂窩煤一直隻咱們賣倒還罷了,”對於孟山讚好的業績,孟輝並不滿意:“甘迴齋很快就會上市做煤圖紙,而有咱們珠玉在前,現城裏被搶了生意的其他鋪子必是會紛紛跟做——嗬,我說萍水相逢地謝尚怎麽會白送咱們圖紙?敢情是拿咱們和春記試水來了!”


    孟山……


    仰頭想了一刻,孟輝忽而笑道:“不愧是能連中六元的人!”


    除了運氣夠好外頭腦也是夠用。


    虧他先前嘲笑謝尚給人做嫁衣裳,結果沒想這就被打臉了——反是他給謝尚做了人梯。


    是他透信給錦衣衛,從而讓謝尚上達天聽,泉得賜名。


    別說水火不相容。這蜂窩煤因水而起,水在火上,既為下離上坎,水火既濟卦。


    既濟卦在卦象上寓意功德完滿,亨通順利。


    他身在其中,也不是全無益處。


    不過為免盛極必衰,接下來怎麽做才是重點。


    看孟山垂首不語,孟輝提點道:“罷了,謝尚行事還算有底線,也沒坑咱們,咱們也不是完全地白做工,好歹占了迴先手,維係住了鋪子聲名!”


    “孟山,你不妨替我好好想想,這先手要怎麽維係?”


    孟山趕緊迴道:“老爺,雖說才過年沒人買爐子,現咱們鋪子的爐子銷得不好,但隨著用蜂窩煤的人多,這爐子大賣也是遲早的事。”


    “無論做爐子還是蜂窩煤模具都要用到鐵,咱們是不是想法子拿個鐵引?”


    鐵引?孟輝皺起了眉頭。朝廷的鹽引鐵引茶引等不是靠錢買,而是要出商隊幫軍隊給邊疆運送指定量的補給。


    風險和利益並存,一般人幹不了。


    現京裏幹這個的多是武勳,他家世代書香,和武勳是兩條路。


    先前他想多買鐵就必須請托兵部任職的同年……


    “不行!”孟輝搖頭道:“撈過界在哪裏都是大忌,而武勳們一貫地抱團,不會分咱們一杯羹。不過也算一個優勢就是了。”


    沒門路的鋪子拿了圖紙也買不了爐子和蜂窩煤模具……


    二月小月,沒有三十。休沐就在二十九。這天早晌紅棗同謝尚來雲家。


    雲意已聽說了醴泉的事,一見麵不免關心問道:“時隔半年,陛下怎麽忽然想起你家的泉來了?還給賜了名?”


    是不是有什麽人在陛下跟前提的?


    這也是謝尚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搖頭道:“這事我也沒能想透。開年後我日常上衙,並沒有什麽異事發生。”


    隻能當是陛下的心血來潮。幸而不算壞事。


    眼見冷場,一直在看謝尚紅棗拿來的禮單的方氏乘機笑問道:“大尚這蜂窩煤是什麽個啥?”


    方氏在京十年,主婦十年,每年都隻七月買煤打煤球,現剛迴京還不知道城裏煤鋪賣蜂窩煤的事。


    “二舅,二舅母,”謝尚親熱笑道:“我知二舅家不缺爐子,也不差煤。隻這爐子和煤是紅棗對此前煤球爐子的改良,所以送些來給舅舅舅母使!”


    聽說是紅棗改良的,雲意頗有興趣地問道:“這有什麽好處嗎?”


    謝尚難得謙虛道:“不過是個新鮮罷了!”


    這生爐子燒煤曆來都是女人的事,謝尚做為男人自不會多說。


    橫豎好酒不怕巷子深。謝尚心說:蜂窩煤的好處誰用誰知道,不必他多言。


    雲意的女婿成銘是京城土著,聞言卻吃驚道:“表弟,我先聽人說城裏和春記賣蜂窩煤,隻以為是孟家自己的生意,現聽你說卻是表弟妹做的——孟家那方子該不是跟你買的吧?”


    孟家可是京裏數得上的書香門第,謝尚來京才幾天怎麽就攀上了交情?


    還是大房嫡係!


    謝尚笑道:“京城人燒鍋取暖多用煤,內子來京後瞧那碎煤球黑渣多,取用不便就叫人試做了大個的蜂窩煤和燒蜂窩煤的爐子。”


    “正月裏請人,有客人看到覺得新奇,我便送了幾個與人。隻這事不知怎麽給和春記的掌櫃知道了,請托了我爹的故交出麵說項,我卻不過麵子便送了對方一張底稿圖。”


    “竟是白送!”聞言成銘驚呆了。


    成銘是京師土著,他的朋友也多是土著,其中就有家中開煤鋪的,隻不似和春記生意做得那麽大而已。


    “也不算完全地白送,”謝尚解釋:“對這做蜂窩煤和爐子的方子原是打算跟四根竹針打毛衣的方子一樣印圖紙賣的。


    “這麽說,”成銘抓到了重點:“這做煤的方子甘迴齋會放在鋪子裏售賣?”


    “嗯!”謝尚點頭,轉臉問紅棗:“太太,大概什麽時候?”


    紅棗被謝尚的裝腔作勢逗樂了,抿嘴笑道:“就是明兒,三月初一!”


    成銘得了確信,心裏有些高興:迴頭把這事告訴朋友,便是樁現成人情。


    ……


    三月初一,甘迴齋發售蜂窩煤圖紙經錦衣衛傳到宮中,弘德帝旋即就笑了:“果然是甘迴齋的行事!”


    沒有為一己之利夥同孟家壟斷京城煤市,弘德帝心說:謝尚為人雖說有些好大喜功,但瑕不掩瑜,心裏還是裝著國計民生的。


    “對此,”弘德帝笑問心腹:“孟輝是個什麽態度?”


    李順迴道:“孟大人似是早有所知,昨兒又請了他同年李大人說話,打算代銷蜂窩煤模具。”


    知道自己不能沾鐵,便另辟蹊徑地走代銷,說起來這位孟大人也是一個人才。


    但可惜姓孟,是陛下要抑製的孟家人。


    弘德帝聞言點點頭,淡然道:“算他知道分寸。”


    沒有完全地掉到錢眼裏,撈過界。


    單就個人喜好而言,弘德帝挺欣賞孟輝,不止有年輕才華,而且耐得住,早年被他踢出一甲後也不怨天尤人,官依舊做得兢兢業業,有聲有色——實話實說,人品行事比絕大部分翰林都強。


    但身為帝王,弘德帝還必須考慮到孟家百年士族,人才輩出,京城士林不能叫孟家一枝獨秀,不能叫孟輝入翰林院為國攬才,壯他孟家人脈。


    孟輝是個人才,但這個人才要怎麽用,弘德帝還得再看看,再想想……


    一進入三月,天氣瞬間轉暖——連起夜都能聽到滴答滴答的化雪聲。


    不過也就兩天的事,第三日早起紅棗出門便再沒看到一絲的雪影子。


    可算是春天了!


    紅棗心裏高興,看著廊下迎春新爆出來的花芽,忍不住感慨:“這京城的冬天可真夠長的!”


    擱雉水城這迎春都開謝了。


    地既化了凍,曉樂便來與紅棗告假去莊子,紅棗笑道:“去吧!這實驗田是大事!”


    弄好了,她端午就能有西瓜吃了!


    ……


    弘德帝看到錦衣衛密報送來的太平莊十畝實驗田移栽種苗的消息時不禁和心腹感歎道:“別處才剛下種,太平莊的種苗卻都已經是棵棵篩選出來的二三寸的壯苗了。”


    沒想這營養缽種植還有這提早剔除弱苗病苗的好處。


    “陛下聖明,”李順附和道:“好苗才出好莊稼,才有好收成。臣瞧著這營養缽的法子不止能一年兩季,隻怕這一季的收成也不比先前差!”


    “嗯!”弘德帝點頭,心說真想實地去瞧瞧啊!


    轉念,弘德帝又問:“皇莊的幾處實驗田進展如何了?”


    氣候不同,糧食生長不同。隻太平莊一處成功,還不夠,皇莊得同步跟上。


    時節不等人,早一年整出能大規模推廣的一年兩季,他麵對全國此起彼伏的旱澇饑荒便多添一份把握從容。


    李順迴道:“迴陛下,因為消息得的晚,種苗都才剛一寸,還得再等幾日才能移種下地。”


    “即便趕不上一年兩季,”弘德帝心情好,說話也特別體諒道:“但能篩選出優壯苗,保證豐收增產,也是極大的好處!”


    李順感激涕零道:“陛下聖明!”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細水長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卉苗菁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卉苗菁彩並收藏穿越之細水長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