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醴泉


    立春後隨著天氣轉暖,屋頂的積雪開始融化——每天出太陽的時候,主院屋簷便跟美猴王住的水簾洞似的滴滴答答個不停,而等傍晚太陽落了,未及落地的雪水便似被孫悟空瞬間定住的仙女一樣凍懸在空中,化成根根冰棱。


    其實冬天的雉水城化雪也是這樣,不過時日有限,遠不似京城這樣的持久——都已經二月中了,屋上的雪卻還未曾化盡,連帶的地也還凍著,隻中午太陽最烈的時刻才透出一點消融的濕潤,有些早春的意思。


    但離翻耕下種卻還差得遠。


    怪不得,紅棗心說京師這邊的種子得三月才能下。


    叫來曉樂,紅棗問道:“實驗田都劃好了嗎?”


    曉樂應道:“是,十塊實驗田每塊都是一畝,其中玉米、紅薯各兩塊,大豆、赤小豆、蠶豆、棉花、西瓜、香瓜各一塊。”


    “營養缽都已經製好,現早晌出太陽化雪的時候都搬到曬場照曬,傍晚再收迴場房裏去!”


    “這就好!”紅棗點頭道:“今年頭一迴,說不得都辛苦些。但能種出來,以後大家的日子也都好過些!”


    挨餓的日子可不好受,特別是京師這麽冷的天氣。隻有最大程度的利用好氣侯多出糧食才可能在小冰河的極端天氣下吃飽,吃好——比如端午就能吃上西瓜,香瓜。


    但有條件,紅棗從不虧待自己。


    一樣的地,多種一季糧便是雙倍的收成。


    收成多了,莊仆們日子自然就好過了——除了多糧食蔬果的收獲外,似玉米杆、紅薯頭還能養豬養羊,出產肉食皮毛肥料,而玉米頭、大豆杆、蠶豆殼更是絕好的柴禾。


    曉樂隻以為紅棗說的是這個意思,歡喜笑道:“但能多打糧食,小人們都不怕辛苦!”


    為了能日常吃上肉,出點氣力又算什麽?


    ……


    謝尚下衙家來看到紅棗如常在二門外迎接,心裏歡喜,嘴上卻絮囑咐道:“似今兒天好倒也罷了。明兒下雪可別再出來了。萬一滑了腳可不是玩的!”


    紅棗一愣:“又要下雪?這眼見都三月了!”


    “京師這邊的天就是這樣。”謝尚不願多說,轉問:“你今兒有胃口,吃得下吧?”


    紅棗笑道:“吃得下!”


    紅棗覺得自己現在和先前一樣能吃能睡挺好,偏謝尚總覺得她應該害喜,每天問十迴。


    聞言謝尚的眼光瞬間落到紅棗裹在鼠皮褂子的小腹上,心裏軟成一片:他兒子真乖!從不挑嘴!


    迴屋換衣喝茶,還未及吃點心,門房跑來告訴道:“老爺,宮裏來人了,讓老爺預備接旨!”


    謝尚……


    紅棗聞言也很詫異,問道:“老爺,什麽事?”


    該不是年前買黃花梨家具的事被禦史台知曉了彈劾?


    謝尚卻是一臉茫然。


    “不知道啊!”謝尚無辜地告訴紅棗道:“今兒禦史台沒給我送彈劾信,想來不是彈劾!”


    說話間,振理跑進來告訴道:“老爺,顯榮已經迎了宮裏來人進了前堂。聽那公公說是好事!”


    一聽是好事,謝尚立刻笑道:“我就說嘛,我都沒收到彈劾信!”


    紅棗……


    真這麽自信,紅棗無力吐槽:幹啥老提彈劾?


    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


    不過黃花梨那麽貴,謝尚被彈劾也是遲早的事,到是早彈早了的好!


    ……


    “奉天承運皇帝製曰:”謝尚跪在香案後聽李順字正腔圓地念叨:“上善若水,品物流形,上善降祥,流謙潤下。聖人之德,上及太清,下及太寧,中及萬靈,則醴泉出。故賜爾翰林院從六品編修謝尚園宅泉水名醴。欽此!”


    謝尚……


    謝尚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到陛下下旨是為自家泉水賜名,而且還是一個“醴”字,不免驚詫莫名,直待顯榮拉了一把方才磕頭謝恩。


    看謝尚接過明黃蠶絲彩繡祥雲的聖旨和禦筆親書,李順笑成了一朵花,抱拳道:“謝大人,恭喜!”


    謝尚不敢托大,躬身迴禮道:“還請公公代奏陛下上帝玄符,天子令德,豈臣之末學所能居?臣願將醴泉獻於陛下!”


    唐魏徵撰文,歐陽詢楷書的《九成宮醴泉銘》記述了唐太宗在九成宮避暑時發現醴泉之事。


    從此醴泉出成為聖天子仁德純和之祥瑞象征,謝尚決心搬家避禍。


    聞言李順笑容一絲未變,一樣引《九成宮醴泉銘》迴拒道:“神物之來,實扶明聖。謝大人連中六元,曠古爍今,實為朝廷棟梁!”


    “何況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陛下聖旨既已明言此泉處謝大人家園,謝大人又何必多此一舉?”


    謝尚恍然大悟,感激道:“多謝公公指教!”


    李順點點頭:“謝大人,灑家想瞧瞧這醴泉不知是否方便?”


    那必然是方便的。謝尚聞言自是答應道:“公公且坐,容下官先供好聖旨!”


    ……


    得了顯真報信的紅棗看謝尚匆匆進來問道:“要留晚飯嗎?”


    謝尚迴道:“先預備著,但不一定用得上!”


    ……


    果然李順看完泉便提出告辭。謝尚也不多留,讓顯真奉上銀票不提。


    看謝尚進屋,紅棗趕緊吩咐晚飯,謝尚頗為心疼道:“下迴再遇這樣的事,你且先吃,不必等我!”


    紅棗笑:“不過比平常多等了一刻鍾而已,且家裏這許多吃食點心,哪裏會餓到我?”


    “我就是想同老爺一起吃飯!”


    謝尚聞言自是喜歡,高興道:“咱們且先吃飯,飯後我有話同你說!”


    ……


    飯後廊下消食,謝尚告訴紅棗道:“你現懷著身孕,我原說水池的事先暫停不修,免得動了胎氣。但今兒陛下下了這道旨意,則怕是要等不了得趕緊修了!”


    紅棗聞言一愣,轉即理解得點頭道:“既是禦賜泉水,那必是要好好修繕!”


    “不過老爺放心,這泉地處花園,離我住的正院隔了一整個後院。哪裏就能吵到我了?”


    她這院安靜得坐屋裏便能清楚分辨簷頭每滴雪水落下的聲高。


    “那你也別操心,萬事都交下人們做去!”謝尚猶自不放心地叮嚀囑咐……


    李順迴宮後給弘德帝詳說了一迴醴泉的景象,弘德帝聞言自是心向往之,和心腹憧憬道:“但等謝尚再立點功,朕就能驗證名順地去他家看泉了!”


    但等年底兩季弄出來,他明旨嘉獎,再邸報一發昭告天下,想必禦史台對他去看祥瑞醴泉就會睜隻眼閉隻眼了——即便彈劾,言辭也不會太過激烈。


    不得不說弘德帝為了能去謝家看泉水下了好大一盤棋!


    對此李順能說啥,隻能低眉順眼地附和道:“陛下聖明!”


    ……


    次日上衙,甫一見麵,文明山便問道:“大尚,昨兒傍晚陛下又給你恩旨了!”


    聞言元維和艾正的目光都轉到謝尚身上。謝尚見狀笑道:“陛下聖明,昨兒諭旨親封我賜宅花園的那眼泉為‘醴泉’。”


    “醴泉!”


    《九成宮醴泉銘》的文明山旋即應道:“《東觀漢記》曰:光武帝建武中元元年,醴泉出京師,飲之者痼疾皆愈。後《禮緯》雲:王者刑殺當罪,賞錫當功,得禮之宜,則醴泉出於闕庭。”


    “京師曠古無泉,現地出醴泉,自是陛下得比光武,朝廷中興之兆!”


    “迴頭我必是要作一篇《新醴泉銘》以記次盛舉!”


    還沒理到這個茬的謝尚……


    傍晚下衙。進家後謝尚照常和紅棗說說笑笑吃晚飯。


    直待飯後謝尚以再作一篇《醴泉賦》為由去了書房方才問顯榮:“先前那塊二狐泉賦雕好了嗎?”


    顯榮垂頭應是,謝尚沉吟道:“既是雕好,毀了也未免可惜。正好要修泉池,石材難得,你瞅機會安擺到池底做地基吧!”


    他花心血做出來的他和紅棗的傳說故事即便不能見天日也得留存於世。


    而以這種方式,即便事後為人翻出來也能撇清。


    顯榮聞言自是答應不提。


    臨睡前對鏡梳頭,紅棗看謝尚進房問道:“《醴泉賦》寫好了?”


    對於謝尚這篇從《二狐井賦》改到《二狐泉賦》,現又必須定稿為《醴泉賦》的文章,紅棗也是哭笑不得——挖泉都沒這麽坎坷波折!


    謝尚點頭:“好了!”


    紅棗訝異:“這麽快!”


    謝尚笑:“歌功頌德的禦製文章!”


    都是套路詞藻,別說一篇,一百篇也是張口即來!


    “隻這字,”謝尚笑道:“還得從頭譽寫一遍。今兒晚了,我準備等下迴休沐時全神重寫!”


    雖不敢比歐陽詢,但也必是要寫出自己最好的楷書!


    對於謝尚的各種小偏執,紅棗一貫縱容,聞言隻提醒道:“二舅和二舅母迴京了。老爺看咱們什麽時候過去問安合適?”


    謝尚道:“那便先去二舅家吧,橫豎這事不急!”


    “對了,”謝尚又道:“這竹林這邊最好再修一片碑牆!”


    “陛下既有賜名,想來群臣中跟著唱和歌詠的不會少。說不定咱們能集齊當朝閣老們的親筆書文也未可知!”


    他仰慕董閣老和楊閣老的書法可是很久了,現有機會,必是要築巢引鳳!


    紅棗……


    紅棗真沒想到一個禦賜名字還有這麽大的附加價值,反應過來,立刻讚同:“老爺慮得極是!”


    閣老們的字一貫地有市無價,千金難求。這要一氣集齊了,還是同一個主題,其稀有難得跟集齊七龍珠召喚神龍也是沒差了!


    她的謝尚真不是一般的有頭腦。紅棗心裏佩服:別看平時不管財物,但一管就是連環王炸。


    “老爺,”紅棗給出主意道:“那咱們這個碑牆必得修得精致。說不得這樣式還得老爺你來拿主意!”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細水長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卉苗菁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卉苗菁彩並收藏穿越之細水長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