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蟒袍


    五月二十五一路遊山玩水的謝子安和謝尚終於迴到了雉水城南門外的莊子。


    莊裏住下後謝子安問兒子:“明兒你打算怎麽進城?坐轎嗎?”


    謝尚反問:“爹,您怎麽說?我跟您一樣就成!”


    “跟我一樣,”謝子安嘲笑道:“那你可就出不了風頭了!”


    謝尚雖是中了狀元,但隻能坐四人官轎,遠不及謝子安的八抬大轎威風。


    謝尚無謂笑道:“爹,我已經威風夠了!”


    會試前就已威風得雉水城人將他家門堂當文廟拜了。


    謝尚相信現加貼了會元、狀元的門堂香火一準比去歲更旺!


    聞言原本糾結要不要坐八抬轎搶兒子風頭的謝子安有了決定。他吩咐管家道:“謝福,明兒坐轎!”


    既然兒子不在意,謝子安就不客氣了。畢竟他從不是一個謙虛人。


    次日五月二十六。早起吃過早飯,謝子安便梳頭洗臉,搽麵脂抹唇膏,然後換穿了蟒袍。


    這就是有冰鑒的好處,不然這個天這樣穿不用一刻鍾就能渾身汗透。


    謝尚不遑多讓,穿了一身麒麟袍。


    昨兒謝福就打發長隨來家報信,今兒一早謝知道便帶了謝奕來長亭。


    早起的雉水城人看見謝家大門當先抬出來的轎子,立就有人奇怪:“今兒什麽日子?”


    “謝大老爺,謝老太爺,咦?謝大老爺的轎子怎麽跑謝老太爺官轎前麵去了?這是什麽道理?”


    往日可都是謝老太爺的八抬大轎一馬當先!


    周圍人聽到後跟著思索,然後便發現了更多的奇怪:“跟著謝老太爺轎子出來的官轎裏坐的又是誰?”


    “謝老爺迴來了?沒聽說啊?”


    “會不會是大太太?”有人插嘴。


    “當然不會!”有人反駁:“這轎子的順序不對!謝大老爺,老太爺,大太太?可能嗎?”


    “再看後麵是謝家大房三爺的馬車。他的車夫還有車旁的長隨我認識!”


    提到長隨有人想起來了,剛過去的兩頂轎子左右兩邊並沒有仆人,所以,有人恍然道:“剛是兩頂空轎!”


    “大老爺這是去接人!”


    “是不是咱們的狀元公迴來了?”


    眾人聽得有理,一下子全興奮起來,更熱烈地議論道:“這中了狀元就是不一樣,瞧瞧這一做官就是大官——八抬大轎!喝,好家夥,他爺和他爹都還沒掙上呢!”


    ……


    熱烈議論中有人提出疑議:“接狀元公怎麽要兩頂轎子?”


    這是個問題,然後就有人自作聰明道:“會不會是聖上還給狀元公賜了婚?”


    眾人……


    感受到周圍人的突然沉默,說話人有些心虛地挽尊道:“戲裏不都是這樣唱的嗎?”


    “你也知道是戲啊!”有人反駁:“戲裏的故事能當真嗎?再說那戲裏的狀元都是沒成親的,而咱們狀元公可是早十年就娶過媳婦了!”


    “娶媳婦算什麽?”抬杠的繼續抬杠:“秦香蓮生了一對兒女,那陳世美還不是一樣的娶了公主娘娘”


    “你這不還是戲嗎?”


    “戲怎麽了?戲還不都是現實裏的影子。比如先前戲裏唱《連中三元》,但自從尚老爺連中六元後,戲班子可就全改唱《連中六元》了!”


    近來看過《連中六元》這出戲的人沒詞了,就是抬杠的小販自己都傻了眼——千百年來雉水城就出了謝尚這麽一個狀元,雉水城人情感上誰都接受不了這是個陳世美。


    “不可能!”有人經過認真思考斬釘截鐵道:“尚老爺中狀元是上個月的事,而這個月月頭謝家大房還大張旗鼓地去狀元公媳婦的娘家桂莊送圓房的擇日貼,那禮物,喝,拉了好幾車!”


    “對!”有人附和:“我那天也看到了。尚太太是罕有的旺夫命,她公婆稀罕的緊——當初這門親就是謝老爺謝太太三書六禮,萬兩做聘跟李秀才求娶來的,而且過去十年每逢年節哪迴謝老爺和謝太太沒給李秀才拉一車的禮”


    “俗話說‘日久見人心’。我是不信你的話。不說尚老爺自己如何,隻謝老爺謝太太就不能許尚老爺做這樣的事!”


    “就是!”又有人道:“我聽人說尚老爺和尚太太夫妻感情好得很。去歲尚老爺寫的書還印了尚太太的名!”


    “尚老爺才不是陳世美!”


    為了證實謝尚的好人品,又有人提出新的看法:“大丈夫三妻四妾。先謝老太爺不就納了好幾房妾室?裏麵還有京城官紳家的小姐呢!”


    “咱們狀元公有才有貌,人又年輕,京城裏上趕著給他做妾的小姐一準不少!”


    “俗話說‘夫妻一體’,狀元公坐八抬大轎,尚太太作為正室必是跟他一樣。你們看現隻抬一頂官轎,可見就是個妾。”


    “尚太太還是尚太太!”


    聞言城裏得了紅棗好處的人不覺都鬆了一口氣,沒甚猶豫地就接受了謝尚納了一個妾的事實,重新歡天喜地地議論起來。


    俗話說“娶妻娶德,納妾納色”。紅棗的賢德已是雉水城的公認,但見過紅棗的人少,而傳說裏賢惠女人的麵貌都比較尋常,比如班昭就不及飛燕合德。


    謝尚這個狀元完美符合雉水城人對狀元的想象,雉水城人自是願意錦上添花地腦補他賢妻美妾,左擁右抱……


    為了第一時間圍觀新狀元,不少人丟下手裏的活計,不辭辛苦地跟著謝家的車對出了城。


    看到騾轎裏當先走出來的大紅袍,未及看清,不少人就已拱手叫道:“狀元公!”


    自覺衣錦還鄉的謝子安……


    謝尚見狀忍俊不禁,“噗嗤”一聲笑出了聲……


    謝子安前麵聽見,迴頭瞪了兒子一眼,謝尚忍笑走出來,安撫謝子安道:“爹,誰讓您臉嫩,看著跟我沒差呢?”


    謝子安“哼”了一聲表示不屑,心裏想的卻是尚兒媳婦做的這麵脂唇膏可真好用啊!


    看到又出來一個狀元公,眾人怔住,心說:怎麽兩個?


    揉揉眼,再一看,眾人嘩然——謝老爺升官了!


    而且是大官!


    官服的樣式他們從沒見過!


    所以這是個什麽官?官袍上繡的竟然是龍?好幾條龍!


    這世人的眼神都不錯,能遠遠地看出謝子安謝尚身上一色正紅錦緞上刺繡的花紋的不同。


    似謝尚身上的麒麟眾人都識得,但於謝子安身上的龍,眾人都不敢相信!


    龍鳳呈祥是人口裏長說的話,不過實際裏除了新娘子的喜服喜轎,並沒人敢於衣裳上繡龍——龍是天下至尊的象征,連新郎喜袍都不敢用。


    聽到周圍百姓的議論,謝福站出來以正視聽。


    “諸位,”謝福抱拳道:“我家老爺蒙皇恩新授正三品的山東提學官,賞穿蟒袍。”


    雉水城人雖然大都見識短淺,但勝在不少人看過戲倒是知道蟒袍——戲裏的王侯將相、後妃公主等身份高貴人一式都穿蟒袍。


    隻是現實裏沒見過,剛一時沒想起來。


    現聽得謝福如此一說,眾人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朝廷蟒服的樣式啊!


    這式樣和戲裏的行頭可有很大不同,比戲班子的戲服威風多了,戲班子應該跟改“連中六元”一樣把戲袍也給改改,不然看著一點都不像……


    說曹操曹操就到。有人看到日常在城隍廟門前戲台演戲的戲班班主立刻建議,而戲班班主嘴裏答應,心裏卻是著實苦惱。


    唱戲講究的就是個逼真,就是個共鳴,戲班班主暗想:剛幾個人提的意見頗有道理,這戲袍子確是改了後更招眼球。


    但製新行頭得要錢,這錢可打哪裏來?


    不過不管了,他先把這蟒袍的樣式記下來再說!


    看到圍觀群眾終於議論上了自己的蟒袍,謝子安終於找到了點衣錦還鄉的感覺。


    謝子安端出慈父的模樣,和長子笑道:“尚兒,你同我去見你爺爺!”


    看到謝子安和謝尚一身大紅錦繡地來給自己問安行禮,謝知道喜得連連點頭,一手拉著一個道:“好!好!”


    謝奕差不多有一年都沒見謝子安了,上前行禮後便一把抱住他爹的腰仰著臉依戀道:“爹,您可迴來了!”


    謝子安揉揉小兒子的後腦勺,笑道:“多大了?馬上都過十歲生日了,還這麽黏糊?”


    “還不去給你哥見禮?”


    聞言謝奕又蹭了兩下方鬆開手給謝尚行禮。


    謝尚一貫看不慣謝奕仗著年歲小跟爹娘賣痛。但和他爹遊玩了大半個月,謝尚補足了心裏缺少的父愛,心情大暢,當下頗為大度地揉了揉弟弟的腦袋,笑問道:“奕兒,過去半年,你《五經》背下來了吧?”


    謝奕卒。


    謝子平看著臉被身上的大紅彩繡官袍印襯得越發粉嫩的謝子安,心裏歎息:他大哥原就是眼裏揉不進沙子的閻羅,若真似他爹說的分了家,他往後真是一點光都別想蹭上。


    歎口氣謝子平同著一眾兄弟子侄上前行禮問候,謝子安好脾氣地一一招唿了一遍。


    官做大了,底氣足了,曾經的對手不足為慮了,謝子安去了心底長久以來的焦慮,人立就變得和藹,隱隱有些謝老天爺的做派了!


    城沒白出。費腿跑出南城外十裏吃到謝子安升官穿蟒袍大瓜的群眾一個個心滿意足,進城見到熟人後不免告知,最後還不忘加一句:“那蟒袍,你是沒見過,見了你就知道比那戲裏的戲袍子威風多了!”


    為了能人前說嘴,親眼見一迴蟒袍,更多的人跟上了謝家迴程的車隊,於是雉水城東大街謝家大門再一次被圍了個水泄不通!


    而謝家人都深諳衣錦還鄉的作秀。謝知道直接就在大門外停了轎。隨後的謝子安、謝尚自是跟著也停了。


    謝子安和謝尚心有靈犀地打頭領著謝子平等人上前從轎子裏攙扶出謝知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細水長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卉苗菁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卉苗菁彩並收藏穿越之細水長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