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為一件簡單的搶劫案,沒想到還牽涉到徐國公,李翔緊張起來,巴巴的趕到西北大營向徐國公請罪。
李翔是行政長官,與軍方原本無涉,可是蘇瑋還有國公的爵位,那就不能以軍政不同界論了。如果沒有蘇瑋,他可以過年的時候放大假,可以案子能破則破,不能破則拖,反正景福樓也好,日盛銀樓也好,隻不過一介商人,拖的時間越長,他們越會拿銀子出來打點。
可是蘇瑋牽涉其中就不同了,他隻不過是一個七品小官,遠遠沒在皇帝心中留下丁點兒的印象。這個時候隻要蘇瑋在奏折中輕描淡寫地說一句話,他的前程就盡毀了。再者說,以前就愁找不到機會和蘇瑋搭上關係,現在不是有了搭上線的機會嗎?
在轅門外站了一上午,進去通報的軍士才出來,麵無表情地道:“國公爺公務繁忙,沒空見你,你有什麽話我可以幫你通傳。”
李翔無奈,隻好迴去。
可是查了兩天,一點頭緒也沒有。他急得不行,萬般無奈之下,隻好讓自己的夫人去探探樂思齊的口氣。這銀子,說到底還是樂思齊的。
景福樓正月初二便照常營業了,大過年的,生意比平常好了三四成。過年嘛,菜價當然也會上調,康文看著如水的客人,李清泉看著白花花的銀子,兩人都笑得合不攏嘴。
接到李夫人訂座的消息,康文也沒往心裏去。誰家沒有個七大姑八大姨的呢,興許縣尊大人打算在景福樓宴請親戚呢。要知道,現如今在景福樓請客,可是新潮流。
雅座訂的是午時二刻,差一刻鍾才到午時,朱大成稟道:“大總管,李夫人來了,吩咐開雅座。請我們家東家過去說話呢。”
康文一怔,問道:“李夫人帶了多少客人來?”
朱大成道:“隻有李夫人一人,並沒有什麽客人。”
乙等雅座可是很寬敞的,坐上十個人也綽綽有餘。康文想了想,親自去了乙等雅座。李紀氏已坐在上首喝茶。身旁隻有一個十五六歲的丫鬟侍候,雅座益發顯得寬敞了。
放下茶盅,李紀氏含笑道:“樂小姐沒過來麽?倒是我唐突了。事先應該下個貼子的。”
康文人老成精,聽著是借口過來吃飯,實則是來找東家的,忙恭恭敬敬道:“迴夫人,我家東家在呢,小的這就去請東家過來。”
看李紀氏不像是有惡意的樣子,康文放了心。
樂思齊案幾上放著一份景福樓的人員名單,她坐在椅上手托香腮,不知在想什麽。聽說李紀氏找。微一凝神已經想到她為什麽來,把名單收好,道:“我這就過去。”
菜還沒上,李紀氏站在窗前,聽說樂思齊到來,邊道:“快進來。”邊快步迎了出來。牽著樂思齊的手一起入內,親熱地道:“好些天不見,你也不來瞧我。”
樂思齊去縣衙給李翔拜年,並沒有求見李紀氏,李翔忙著緝兇。兩下裏寒喧幾句,樂思齊便告辭了。
樂思齊自然是要告罪的,道:“過年過節的,想必夫人忙碌,沒敢打擾。”
李紀氏便嗬嗬地笑,道:“你這孩子,就是嘴甜。”又道:“我像你這麽大的時候隻懂得在閨中繡花,哪有你這麽能幹,你跟穆桂英似的,竟是巾幗不讓須眉。”
說話間,兩人坐下,小二重新沏了茶來。雅座的茶自然是好的,李紀氏便說起這茶:“怪道你們景福樓生意紅火呢,就是茶,也比別處好喝些。就是我家老爺喝的茶,也比不上。”
樂思齊謙遜道:“其實很一般,就是普通的毛尖。”又喊小二:“去櫃上支兩斤茶葉來,交與跟李夫人來的姐姐。”
李紀氏拍著樂思齊的手,道:“怎好白吃你的茶。”對應聲是轉身準備去辦理的小二道:“記在我帳上吧。”
小二迴轉身望著樂思齊。
樂思齊笑道:“平時想討夫人的好還沒機會呢,難得夫人喜歡我這茶,可不是便宜了我?”
李紀氏便哈哈大笑,道:“你這妮子,難怪小小年紀如此出息,瞧這一張嘴,可真能說。”接著示意上菜。
樂思齊怎麽還瞧不出她特地來會晤自己的?吩咐小二道:“上了海鮮的席麵吧。”
如此邊陲山近而海遠,現在這交通條件,運輸不易,不提在路上的損耗,光是人工路費,海鮮的成本就直線上升了。因而海鮮席不僅價貴而且量少,還時常沒有貨。剛巧昨日從山東運到一批,雖然不算什麽海珍,但是海蝦和魷魚以及兩三斤大的魚還是有的。
李紀氏大喜,道:“你怎麽知道我喜歡吃海鮮呢?”
樂思齊含笑不語。有一次來了批海鮮,卻有一半損耗,已經腐壞不能食用。剛好李朝過來,看了心痛不已,不顧葷臭,親自在腐壞的食材裏頭檢看,說是母親喜吃海鮮,想揀些迴去孝敬母親。
損壞那麽多樂思齊也心疼,可還是咬牙分了一斤海蝦給他拿迴家去。過後那個月分紅時,他非要少拿一點,說是已經拿了海鮮,讓母親好一場高興,已經心滿意足了。
李紀氏自然不清楚這一節,看著上了滿滿一大盤海蝦,喜不自勝地道:“我最喜食海鮮,尤其喜歡食蝦。有一次小兒不知從哪淘來的蝦,我親自下廚,用清水灼了,一個人全吃了,一點也沒留給他們。哈哈。”
樂思齊笑著應是,倒了些蝦進沸騰的湯底,道:“食海鮮講究的是個鮮字,這湯底可沒加什麽佐料,就是清水加鹽,夫人嚐嚐。”
李紀氏拿起筷子,才伸進鍋裏,猛地縮了迴來,道:“可別光顧著吃,把正事給忘了。”放下筷子正色道:“有件事,我想麻煩你。”
樂思齊佯裝訝異,道:“夫人說哪裏話來,有什麽事讓人過來吩咐一聲就是,怎麽敢勞夫人大駕呢。”
破門的知縣,滅門的知府,豈是開玩笑的。
李紀氏便把搶劫案兩三天沒有頭緒,李翔急得坐立不安,偏生無計可施的事兒說了,道:“因你是這件事的苦主,還得麻煩你在徐國公麵前美言幾句,就說我家老爺已在盡辦緝兇,可是兇徙狡猾無比,哪有這麽容易就捉到呢。還請徐國公寬限幾天。”
樂思齊睜大眼睛,“不解”地問:“徐國公限日破案麽?”
“那倒沒有。”李紀氏道:“隻是拖延日久,難免顯得我家老爺無能。再說,聽說徐國公上陣兇敵殺人如麻,我家老爺生怕不能及時破案,他心中不喜,所以……”
看來蘇瑋兇名在外。他上陣兇敵不緊著殺敵人,難道等敵人來殺他?這李翔也真是的,難不成內外敵我不分,拿這個說事。
樂思齊原本也沒指望李翔能破案。可是景福樓每個月孝敬不斷,在他麵前又低一等,樂思齊很是不爽,難得有機會揚眉吐氣,她自然不會放過。心裏想著,麵上便露出為難的神色,道:“徐國公的脾氣大家都是知道的,現在出了這麽一樁事,他很是生氣,我一個小小的商人,哪敢老虎頭上搔癢?”
李紀氏歎氣道:“我原也這麽說,可是我家老爺道,你在徐國公麵前頗能說得上話,非讓我來不可。”壓低聲音道:“他去西北大營兩次,都沒能見到徐國公。聽說徐國公經常在這兒吃飯,你與他也非常相熟。”
樂思齊暗罵李翔利用起人來眼都不眨一下,臉上的笑容卻沒減半分,也壓低聲音道:“夫人有所不知,我開的是酒樓,客人自來吃飯,與我並沒有什麽交情。徐國公有神鬼莫測之能,我是不知道他來,不知道他去,哪裏能與他說得上話?”
李紀氏沉默半晌,道:“話雖如此,你若願意幫忙,並非無法可想。隻需吩咐小二一聲,待他來時求見便是了。”
樂思齊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道:“人家來吃飯,我卻求人辦事,卻不知會不會惹得他不高興?要是適得其反可怎麽辦?”
鍋裏的水咕咚咕咚地響著,麵對心愛的海鮮,李紀氏也沒了動筷的興致,愁眉苦臉地道:“那可如何是好?”
樂思齊涮了兩條大蝦放到她碗裏,道:“我看徐國公也不是不講理的人,想必李大人忠於職守,勤於政事他是瞧在眼裏的。夫人還請放寬心。”
丈夫急得團團轉,她怎麽能放得下心來?
待她走後,樂思齊問起冬兒:“韓大哥他們還沒有任何線索嗎?”
冬兒稟道:“韓先生和段先生從昨天起就沒迴來過,估計有什麽線索吧,要不然也應該差個人迴來跟小姐說一聲。”
樂思齊想想也是,又想大過年的,他們也沒能好好歇一下,吩咐鄭氏給每家加發二十兩銀子的節禮,著人給他們送家裏去。
鄭氏答應了,對樂思齊的慷慨不免心痛,隻是小姐有命隻得照辦。
到得晚上,韓先沒迴來,蘇瑋卻差了艾軍拿了日盛銀樓開的一千兩銀票過來。接著韓先段勇帶著護衛們也迴來。
李翔是行政長官,與軍方原本無涉,可是蘇瑋還有國公的爵位,那就不能以軍政不同界論了。如果沒有蘇瑋,他可以過年的時候放大假,可以案子能破則破,不能破則拖,反正景福樓也好,日盛銀樓也好,隻不過一介商人,拖的時間越長,他們越會拿銀子出來打點。
可是蘇瑋牽涉其中就不同了,他隻不過是一個七品小官,遠遠沒在皇帝心中留下丁點兒的印象。這個時候隻要蘇瑋在奏折中輕描淡寫地說一句話,他的前程就盡毀了。再者說,以前就愁找不到機會和蘇瑋搭上關係,現在不是有了搭上線的機會嗎?
在轅門外站了一上午,進去通報的軍士才出來,麵無表情地道:“國公爺公務繁忙,沒空見你,你有什麽話我可以幫你通傳。”
李翔無奈,隻好迴去。
可是查了兩天,一點頭緒也沒有。他急得不行,萬般無奈之下,隻好讓自己的夫人去探探樂思齊的口氣。這銀子,說到底還是樂思齊的。
景福樓正月初二便照常營業了,大過年的,生意比平常好了三四成。過年嘛,菜價當然也會上調,康文看著如水的客人,李清泉看著白花花的銀子,兩人都笑得合不攏嘴。
接到李夫人訂座的消息,康文也沒往心裏去。誰家沒有個七大姑八大姨的呢,興許縣尊大人打算在景福樓宴請親戚呢。要知道,現如今在景福樓請客,可是新潮流。
雅座訂的是午時二刻,差一刻鍾才到午時,朱大成稟道:“大總管,李夫人來了,吩咐開雅座。請我們家東家過去說話呢。”
康文一怔,問道:“李夫人帶了多少客人來?”
朱大成道:“隻有李夫人一人,並沒有什麽客人。”
乙等雅座可是很寬敞的,坐上十個人也綽綽有餘。康文想了想,親自去了乙等雅座。李紀氏已坐在上首喝茶。身旁隻有一個十五六歲的丫鬟侍候,雅座益發顯得寬敞了。
放下茶盅,李紀氏含笑道:“樂小姐沒過來麽?倒是我唐突了。事先應該下個貼子的。”
康文人老成精,聽著是借口過來吃飯,實則是來找東家的,忙恭恭敬敬道:“迴夫人,我家東家在呢,小的這就去請東家過來。”
看李紀氏不像是有惡意的樣子,康文放了心。
樂思齊案幾上放著一份景福樓的人員名單,她坐在椅上手托香腮,不知在想什麽。聽說李紀氏找。微一凝神已經想到她為什麽來,把名單收好,道:“我這就過去。”
菜還沒上,李紀氏站在窗前,聽說樂思齊到來,邊道:“快進來。”邊快步迎了出來。牽著樂思齊的手一起入內,親熱地道:“好些天不見,你也不來瞧我。”
樂思齊去縣衙給李翔拜年,並沒有求見李紀氏,李翔忙著緝兇。兩下裏寒喧幾句,樂思齊便告辭了。
樂思齊自然是要告罪的,道:“過年過節的,想必夫人忙碌,沒敢打擾。”
李紀氏便嗬嗬地笑,道:“你這孩子,就是嘴甜。”又道:“我像你這麽大的時候隻懂得在閨中繡花,哪有你這麽能幹,你跟穆桂英似的,竟是巾幗不讓須眉。”
說話間,兩人坐下,小二重新沏了茶來。雅座的茶自然是好的,李紀氏便說起這茶:“怪道你們景福樓生意紅火呢,就是茶,也比別處好喝些。就是我家老爺喝的茶,也比不上。”
樂思齊謙遜道:“其實很一般,就是普通的毛尖。”又喊小二:“去櫃上支兩斤茶葉來,交與跟李夫人來的姐姐。”
李紀氏拍著樂思齊的手,道:“怎好白吃你的茶。”對應聲是轉身準備去辦理的小二道:“記在我帳上吧。”
小二迴轉身望著樂思齊。
樂思齊笑道:“平時想討夫人的好還沒機會呢,難得夫人喜歡我這茶,可不是便宜了我?”
李紀氏便哈哈大笑,道:“你這妮子,難怪小小年紀如此出息,瞧這一張嘴,可真能說。”接著示意上菜。
樂思齊怎麽還瞧不出她特地來會晤自己的?吩咐小二道:“上了海鮮的席麵吧。”
如此邊陲山近而海遠,現在這交通條件,運輸不易,不提在路上的損耗,光是人工路費,海鮮的成本就直線上升了。因而海鮮席不僅價貴而且量少,還時常沒有貨。剛巧昨日從山東運到一批,雖然不算什麽海珍,但是海蝦和魷魚以及兩三斤大的魚還是有的。
李紀氏大喜,道:“你怎麽知道我喜歡吃海鮮呢?”
樂思齊含笑不語。有一次來了批海鮮,卻有一半損耗,已經腐壞不能食用。剛好李朝過來,看了心痛不已,不顧葷臭,親自在腐壞的食材裏頭檢看,說是母親喜吃海鮮,想揀些迴去孝敬母親。
損壞那麽多樂思齊也心疼,可還是咬牙分了一斤海蝦給他拿迴家去。過後那個月分紅時,他非要少拿一點,說是已經拿了海鮮,讓母親好一場高興,已經心滿意足了。
李紀氏自然不清楚這一節,看著上了滿滿一大盤海蝦,喜不自勝地道:“我最喜食海鮮,尤其喜歡食蝦。有一次小兒不知從哪淘來的蝦,我親自下廚,用清水灼了,一個人全吃了,一點也沒留給他們。哈哈。”
樂思齊笑著應是,倒了些蝦進沸騰的湯底,道:“食海鮮講究的是個鮮字,這湯底可沒加什麽佐料,就是清水加鹽,夫人嚐嚐。”
李紀氏拿起筷子,才伸進鍋裏,猛地縮了迴來,道:“可別光顧著吃,把正事給忘了。”放下筷子正色道:“有件事,我想麻煩你。”
樂思齊佯裝訝異,道:“夫人說哪裏話來,有什麽事讓人過來吩咐一聲就是,怎麽敢勞夫人大駕呢。”
破門的知縣,滅門的知府,豈是開玩笑的。
李紀氏便把搶劫案兩三天沒有頭緒,李翔急得坐立不安,偏生無計可施的事兒說了,道:“因你是這件事的苦主,還得麻煩你在徐國公麵前美言幾句,就說我家老爺已在盡辦緝兇,可是兇徙狡猾無比,哪有這麽容易就捉到呢。還請徐國公寬限幾天。”
樂思齊睜大眼睛,“不解”地問:“徐國公限日破案麽?”
“那倒沒有。”李紀氏道:“隻是拖延日久,難免顯得我家老爺無能。再說,聽說徐國公上陣兇敵殺人如麻,我家老爺生怕不能及時破案,他心中不喜,所以……”
看來蘇瑋兇名在外。他上陣兇敵不緊著殺敵人,難道等敵人來殺他?這李翔也真是的,難不成內外敵我不分,拿這個說事。
樂思齊原本也沒指望李翔能破案。可是景福樓每個月孝敬不斷,在他麵前又低一等,樂思齊很是不爽,難得有機會揚眉吐氣,她自然不會放過。心裏想著,麵上便露出為難的神色,道:“徐國公的脾氣大家都是知道的,現在出了這麽一樁事,他很是生氣,我一個小小的商人,哪敢老虎頭上搔癢?”
李紀氏歎氣道:“我原也這麽說,可是我家老爺道,你在徐國公麵前頗能說得上話,非讓我來不可。”壓低聲音道:“他去西北大營兩次,都沒能見到徐國公。聽說徐國公經常在這兒吃飯,你與他也非常相熟。”
樂思齊暗罵李翔利用起人來眼都不眨一下,臉上的笑容卻沒減半分,也壓低聲音道:“夫人有所不知,我開的是酒樓,客人自來吃飯,與我並沒有什麽交情。徐國公有神鬼莫測之能,我是不知道他來,不知道他去,哪裏能與他說得上話?”
李紀氏沉默半晌,道:“話雖如此,你若願意幫忙,並非無法可想。隻需吩咐小二一聲,待他來時求見便是了。”
樂思齊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道:“人家來吃飯,我卻求人辦事,卻不知會不會惹得他不高興?要是適得其反可怎麽辦?”
鍋裏的水咕咚咕咚地響著,麵對心愛的海鮮,李紀氏也沒了動筷的興致,愁眉苦臉地道:“那可如何是好?”
樂思齊涮了兩條大蝦放到她碗裏,道:“我看徐國公也不是不講理的人,想必李大人忠於職守,勤於政事他是瞧在眼裏的。夫人還請放寬心。”
丈夫急得團團轉,她怎麽能放得下心來?
待她走後,樂思齊問起冬兒:“韓大哥他們還沒有任何線索嗎?”
冬兒稟道:“韓先生和段先生從昨天起就沒迴來過,估計有什麽線索吧,要不然也應該差個人迴來跟小姐說一聲。”
樂思齊想想也是,又想大過年的,他們也沒能好好歇一下,吩咐鄭氏給每家加發二十兩銀子的節禮,著人給他們送家裏去。
鄭氏答應了,對樂思齊的慷慨不免心痛,隻是小姐有命隻得照辦。
到得晚上,韓先沒迴來,蘇瑋卻差了艾軍拿了日盛銀樓開的一千兩銀票過來。接著韓先段勇帶著護衛們也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