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裏母子心
至於那一幫混混,因為傷了蕭朗幾個,加上周諾得理不饒,就算原本知縣老爺想保他們也沒辦法。證據確鑿之下,他也不能因一批混混傷了自己的體麵,索性重重地判了,將他們流徙海邊鹽場北邊的煤礦等地去做苦力,以此討好周諾和蕭家等鄉紳。
一直恨著那批混混的幾個差役去那裏翻騰出不少偷來的物件,家具,金銀玉器,首飾,衣物,雞鴨牛羊……他們不單偷外麵的,連周圍鄰居以及熟悉的鋪子都偷,以往大家敢怒不敢言,如今被端大快人心,紛紛說知縣老爺是青天大老爺。
而寶銀兒和那個黃毛,因為周掌櫃答應過保全他們,便真的平安無事。周掌櫃甚至還一人給了他們幾兩銀子,邀請他們去店裏做事兒。雖然讓他們做正經事兒不行,可他們也有長處,消息靈通,無孔不入。以後讓他們負責打探鄉下喜歡什麽,然後組織人下去販運,也未嚐不是一種人才開發。兩人都答歡喜地應了。
周掌櫃便讓人戴著他們去給唐家磕頭賠罪。唐家因為周掌櫃幫了大忙,且他是周諾的人,自然領情。加上能讓寶銀兒改邪歸正,不再為禍鄉裏,便也不再計較。兩人便真個在周家的鋪子裏謀了差使。
蕭老夫人留唐妙住幾天,一是養病,二是她如今喜歡這丫頭。唐妙在這裏住著,蕭朗每日笑滋滋的,就好像頭上頂著個大太陽一般。以往還會耍脾氣,嫌這個嫌那個,吃飯挑三揀四。可因為唐妙在這裏,為了不讓她挑食,他倒是主動說這個好吃那個對身體好,讓廚房變著花樣給唐妙做吃的。比如說蕭朗最討厭吃蘿卜,可因為唐妙在,那排骨蘿卜湯,他也沒少喝,一邊喝一邊笑著讚“蘿卜可是小人參,吃了身體好,不生病。”
進了冬至月又住了兩天,唐妙身體好起來,記掛著自己暖棚裏的小鴨子這幾天要出殼,再也住不下,但是看蕭朗一副依依不舍地樣子幾次都開不了口。又住了一日,便跟他們說告辭。蕭老夫人讓蕭朗帶人去送她,到了唐家,恰好知縣朱大人在。
周諾早打發人來把事情原委跟唐家說過,知道蕭朗無事他們都鬆了口氣,還順帶解決了黃毛和寶銀兒的事情,都歡喜不盡,以後村裏會太平許多。
唐妙看了看那幾個守在門口的差役,個個膀大腰圓,麵色冷肅,腰挎佩刀,一副門神架勢。她悄悄問二姐:“為什麽事兒來的?是不是二叔的事情?”
杏兒點了點頭,“讓你猜對了。”
屋裏高氏夫婦帶著曹婧陪朱大人說話,唐妙便也不進去,拉著蕭朗和二姐悄悄去奶奶家。小薔薇說三嬸不知道在嘀咕什麽,一副怕人的樣子。唐妙便沒進去,跟蕭朗去了二嫂家。
小薔薇和景林負責打探消息,朱大人說什麽,都跑去二嫂家一一告知他們。
朱知縣大人言得知唐知縣二叔的事情,深表擔憂,特意找朋友打探一二,順路來唐家看看。他的意思是二叔因為助紂為虐,很可能會被歸為朝廷新律中那類“見一利而忘大義,不惜戕害他人性命,違法亂紀”的人裏麵而被斬首。如果有心人再稍微推波助瀾,誣賴景楓暗中指使,為官謀利,就有可能舉家受牽累。朱大人深諳為官之道,雖然隻是個知縣,可做官已有十幾年,可以代為唐家周旋,力保景楓的仕途,二叔的安全。
唐妙聽得眉頭緊鎖,問道:“大嫂和娘是什麽說法?”
“表麵上十分感謝,但是不絕對應承答應,隻是看樣子也堅持不了多久,要麽答應要麽拒絕,這兩樣哪樣都不合適。”秦泠月淡淡地歎了口氣。
杏兒有點著急,“那怎麽辦?”
秦泠月看向唐妙,“還是小姑過去吧,這朱大人對你的暖棚種子也感興趣。你一去可以轉移話題,替他們解圍。”
唐妙點了點頭,“也隻能這樣。”
他們出門的時候,景林跑過來道:“奶奶哭了。”
唐妙忙問怎麽迴事。
小薔薇隨後跑出來,“還不是三嬸?她跟奶奶說二叔早就給過信兒的,是大爺大娘沒跟他們說。三嬸還說二叔寄信給她和三叔了呢,說是原本想迴家,但因家裏沒有他的房子和地,又沒有大哥那麽大的出息,迴家了憑空討人嫌。奶奶就哭了。三嬸還說二叔去求過大哥,請他幫點忙,可是大哥因為當了官,不想認窮親戚,讓人把他趕了出去。後來二叔被人誣賴,大哥不但不管,還給說狠話,跟著誣賴二叔。說二叔如今被人關大牢裏,過幾天可能就要砍頭。大哥因為怕被連累,連問都沒問過呢,還不讓我們告訴奶奶……”
唐妙聽了,忙讓二嫂幾個去勸奶奶,別讓三嬸胡說八道地挑唆,她則拉著蕭朗家去和稀泥。
屋裏曹婧一直忙著應付朱大人的話,由於高氏和唐文清跟官場人打交道少,說不兩句話就無意識地被繞進去,她隻能忙著填補打叉解釋。唐文清夫婦意識到這朱大人的意思,看媳婦的眼神兒也知道,最後索性閉了嘴,隻是嗯嗯呀呀,點頭搖頭歎氣之類的。曹婧早就看到唐妙迴來,原本鬆了口氣,見她又出去心下著急,這番看她和蕭朗過來,忙喜道:“朱大人,我小姑和她未來夫婿蕭少爺來了。”
朱知縣一臉歡喜,揚聲道:“啊,那……快請,快讓他們進來說話。”
唐妙和蕭朗進了廳房,規規矩矩地對著坐在正中的朱大人行了禮。她見蕭朗臉上有慍色,便對朱知縣道:“蕭朗聽說知縣大人到來,特意過來磕頭,他還趕著迴去呢,就不相陪了。”
朱知縣笑著擺了擺手,和氣道:“哈哈,既然如此,那就早點迴去,別讓蕭老夫人擔心。”又問蕭朗,“老夫人身子骨還硬朗吧。”
蕭朗扯了扯嘴角,拱了拱手,“謝大人,我奶奶好著呢,多謝大人關心。”
朱知縣嗬嗬一笑,“改日,本官沒那麽忙的時候,去探望老夫人。”
蕭朗道了謝告辭下去,臨走的時候看了唐妙一眼。唐妙朝他笑了笑,讓他放心。
唐妙走到西邊父母座位後麵,跟大嫂站在一起。
朱知縣笑了笑,“三小姐的暖棚如何?聽說種子如今越來越好,就算有錢也是千金難求啊。”
唐妙看了一眼父母,他們是老實巴交地農民,對為官者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敬畏和謙卑。朱知縣越是表現得和氣,他們反而越發不安,因為他們的意識裏,當官者就該是威嚴的,如今知縣大人這般笑嗬嗬的,會給他們笑麵虎的感覺。
她忙答道:“迴大人話,還差得遠。我們一定盡力,做得更好。”
朱知縣笑得越發和氣,又說了一通冠冕堂皇的客套話,在唐妙幾乎沒有耐心的時候終於提出了真實意圖。朱大人想上書朝廷,請求朝廷予以嘉獎,撥銀子建造一片莊子,統統劃撥唐家使用,每年隻要為朝廷提供麥種就好。假以時日甚至可以得到聖上的額外恩寵,不隻是景楓甚至其他人也可以獲得封賞。等舉國都種植唐家的種子,到時候可是造福萬民的事情,龍顏大悅很有可能封個什麽侯。
朱知縣笑眯眯地看著他們,“貴府二叔那點事,也就不足慮了。”
高氏夫婦互望了一眼。原本讓兒子讀書存的就是光宗耀祖的心思,而今女人捯飭幾畝地,伺候幾座大棚竟然比士子們寒窗十載都管用,竟然還能封侯?他們是不懂的,扭頭看唐妙和曹婧。
唐文清咳嗽了一聲,恭敬地道:“知縣大人,我們大字不識一個,這事兒也不知道輕重。我看還是等問過我們老大再說。”高氏也點了點頭。
朱知縣哈哈笑起來,搖著頭拍了拍自己的腿,“兩位太緊張,太緊張了,三小姐如此有見識,況且還有曹家小姐,這可都是巾幗不讓須眉的呀。”
唐妙福了福,脆聲道:“大人過獎,大人有什麽吩咐,我們莫不遵從的。如果想要種子,盡管開口就是。至於向朝廷請功可千萬不要再提。這天下是聖上的天下,子民也是聖上的子民。士農工商皆是響應天子之召,各司其職,各安本分。我們種地皆是應當應分的。還請大人萬勿過獎。萬一聖上突降天恩,要讓我們上京,以我們生於農長於農的品性來說,一時慌了陣腳,亂了心神,到時候說了不該說的話,得罪了什麽貴人,那可怎生是好?不如安安分分地呆在密州縣,做聖上的子民,大人的縣民,豈不是更好?”
朱知縣撫掌笑道:“果然是見識不凡的一位小姐,既然如此,本縣也不強求。那就跟唐大人商量之後再做打算。不過卻一定要讓我略表心意,不要推辭才是呀。”
接著朱大人招手,門外一個差役捧了隻一尺長三寸寬的錦盒進來,打開放在知縣手邊的八仙桌上。
朱知縣一臉和氣,朝坐在西側下手的唐家人道,“來,看看。”
唐妙福了福,上前捧起裏麵折疊的小本子,看了看,這算是一份禮單。除了送禮常用的各色點心、瓷器玉器、絹絲綢緞等。另外還有一座叫晴園的莊子,位於密州縣南邊十裏的位置,占地三百畝,靠山麵水,土地肥沃。
不等她說話,朱知縣道:“放心,這莊子不是本官私有。本官雖然為官十載,說起來可窮的很,這些禮物也是幾家人湊的。那座莊子為縣裏公有,是專門招待各位大人之所。”
唐妙忙推辭道:“大人,這可使不得。”
朱知縣笑眯眯地看著她,“三小姐何必如此推辭,唐家如此成就,各位大人自然會常來拜會,隻是怕驚擾你們,所以特讓本官先來打個先鋒。那莊子既然是公用,如今交到你等手裏才算是物有所值。貴府也隻需每年上繳朝廷賦稅即可,並不需額外交納什麽。保不齊的也不過是招待一下各位大人罷了。濟州府在薛大人帶領下,個個清正廉潔,就算各地巡查,也不過是按例接待,勿需特別勞神,更不許什麽奇珍異寶,不過是一日普通三餐而已。”
唐妙微微抿著唇角,視線毫不躲閃地看進知縣大人的眼底,看起來他是勢在必得,若自己拒絕那倒是不知好歹,說不得要迫他想別的招數。這廝表麵笑嘻嘻,背後陰森森,可見其手段高明。隻是他如此手段,為何十年隻做個知縣?
“既然如此,那萬分感謝大人。”唐妙福了福,將禮單和地契房契放迴木匣內。同時她看到朱知縣眼底閃過的那抹得色和一閃即逝的陰沉,卻發覺得要小心謹慎。
又說了兩句,朱知縣喝了口茶,謝絕了唐家挽留用飯的好意,讓人收拾一下打道迴府。
將朱知縣送走之後,唐妙立刻請流觴幫忙,把朱知縣來過的事情,還有那隻木匣子裏的東西帶上送去周掌櫃那裏,告訴周諾知道。怕路上跟朱知縣的人碰上,唐妙讓流觴繞路,從別的地方走。
蕭朗道:“騎我的馬去。”
流觴笑道:“少爺,您又借口不迴家。”
蕭朗板著臉,“我找借口了嗎?我本來就打算不迴家的。”
紅彤彤的太陽像是青玉瓶內的火球,朦朧而又熱烈。霞光落在蕭朗的臉上,依稀是孩子時候的模樣。唐妙笑道:“這麽些年,隻有你好像從來沒變。”
蕭朗墨裁的眉梢漾起笑意,“那你還說我變得你不認識了?到底變好還是不變好呢?”常叔說不能讓三小姐覺得他太單調,但是更不能讓三小姐覺得他變得不可掌控。
唐妙笑了笑,握上他的手,“前些日子寶銀兒被人打了,是不是你找人做的?”
蕭朗明澈的眸子在豔霞中有一種動人的韻味,他笑得竟然有些憨厚,坦誠得讓唐妙沒成就感,“是啊,不過他不知道,我找不相幹的人出的手。那你怎麽知道的?”
唐妙撇撇嘴,不用猜她也知道蕭朗那點小心思,不需要證據,這是經驗。
蕭朗隨她去奶奶家,一點沒有把自己遇到陷阱的事情告訴她的打算。
唐妙進屋的時候,王氏正在勸奶奶想開點,讓她別傷心。
王氏道:“娘,你別太難過,朱知縣會想辦法讓二叔平安迴家的。”看到唐妙和蕭朗進來,她立刻一副指責的樣子,“那麽妙妙,你們怎麽說?到底想不想辦法救你二達達。”
唐妙揚了揚眉,“要是三娘娘有辦法,那我們就聽好信兒了。”
王氏提高了聲音道:“朱大人那麽不是說要幫忙嗎?你爹娘什麽意思?”
唐妙見奶奶哭得兩眼紅腫,一副睜不開的樣子,想必三嬸沒少挑唆,又見四嬸站在炕前裏,臉上神色不好。尋思可能是奶奶太過傷心,四嬸勸了兩句,被奶奶給訓了。
她笑了笑,道:“奶奶,您別難過,二叔肯定會沒事兒的。我大哥老早就想辦的。請了周公子和柳先生幫忙,那邊他們也有朋友。我大嫂還迴娘家拜托曹老爺幫忙,很快就沒事的。”
王氏撇嘴道:“能幫忙才好,就怕人家隻是說嘴兒。”
唐妙心下生氣,抿了抿唇角,沒說話。
王氏見她不說話,又道:“那麽我問問,是不是早就得了信兒?怎麽不告訴我們?這麽一看就是不想幫忙,二叔那裏都哭死了,你二娘娘這才給我打了信來的。景楓在外麵當了官,一點不照應自己家人。你們二達達是個本分人兒,又不做什麽壞事兒。不過是受人蒙蔽,你大哥說兩句好話,大不了就是送幾百兩銀子的事兒。誰知道你大哥連自己達達都不認,別說送銀子說好話,巴不得不認識的樣子……”
蕭朗見她一副指責唐妙的樣子便動了氣。唐妙感覺到他的不舒服,忙扯了扯他的袖子,低聲道:“你先去菜園裏看看我家的小雞小鴨吧,迴頭我找你去。”
王氏嘴角一扯,哼道:“這還沒做我們唐家的女婿呢……”
唐妙聽著難聽,忙拉著蕭朗出去讓他先去菜園。蕭朗不肯,她笑道:“你一個大男人,跟女人一般見識也不對,我三嬸那人,仗著你肯定不敢揍她,什麽話都說得出來。”
蕭朗隻好去了。
唐妙往屋子裏走的時候聽著奶奶又開始哭,說老二可憐,當日家裏沒得吃穿,他們為了把糧食留下所以才出去闖蕩的,如今家裏好了他們竟然有家不能歸。她哭得肝腸寸斷,聽得唐妙歎息不已。
這個時候隻怕奶奶是一句話也聽不進去,就算三嬸不說,她也認準了是大兒和大兒媳婦發達了,不想受二弟牽連,所以才把事情瞞著沒告訴大家。
又聽著三嬸在那裏安穩地說什麽,奶奶哭聲更大。
四嬸說了句什麽,奶奶突然尖聲斥責道:“你們一個這樣,兩個這樣,都巴不得老二死在外麵別迴來。他迴來能怎麽的,不用你們拿一分銀子來養他。這家裏還有他的房子和地。既然朱大人來了,人家主動提出來幫忙,你們為什麽不同意?安得什麽心?”
緊接著四嬸從屋裏走出來,低著頭抹淚。唐妙忙上去勸她。荊秋娥搖了搖頭,徑直出去了。
這時候老唐頭從東間進了西間,吼了一聲,“老三家的你快歇歇吧,家裏還一堆活,快忙活去吧。別整天價沒點正事兒就知道插舌頭。”
奶奶哭聲更大,王氏也開始哭。
片刻,老唐頭氣得嗨了一聲,也衝了出來。唐妙忙扶著他,“爺爺,你可別生氣。”
老唐頭氣道:“我日他猴,我不生氣,她從早到晚家的咄嘰,非得把這個家咄嘰散了才高興?”
唐妙心念一動,奶奶原本就傷心,被三嬸一挑撥,才越發傷心難過的,因為鑽了牛角尖,便越想越傷心,以為是自己大兒媳不好。
當下得把王氏給弄走才成。
老唐頭氣得哼哼了兩聲,嘶著氣,“我這牙疼了一天了。上火。你二嫂和吳媽說了兩句,被她們給罵走了。人家臉皮薄兒,可不像這些娘們兒似的。你四叔說了兩句也被罵走了。將將的,你四娘娘也叫她們罵出去。家去說說,叫你爹娘別過來,省的生氣。”
唐妙問道:“爺爺,我二姐呢?”
老唐頭又嗨了一聲,“還不是讓他們罵走了?一個勁地說嫁出去的閨女,氣得你二姐說再也不來了。”
這時候高氏和唐文清一起過來,問怎麽迴事。他們一直在陪朱大人,還什麽都不知道。
老唐頭搖了搖頭,擺著手說不出話,牙疼得一鼓一鼓的,做手勢讓他們趕緊走,別進屋了。
高氏關切道:“達達,你這是怎麽啦?”
老唐頭按了按自己的牙根,高氏讓唐文清去請個郎中來給父親看看,自己進了屋。唐妙沒來得及拉住母親,原想著把三嬸弄走,他們再勸奶奶就好了,如今母親進去,隻怕要壞事。
一個正在氣頭上傷心怨氣沒處撒,一個因著兒女出息而春風得意,豈不是刺激到極處。正想著,屋裏響起李氏的聲音,“嗯,你們想著,沒有那個弟弟是正好正好的,他沒了,你們什麽事兒也沒有。該當官的當官,該發財的發財。兒子是我養的,心疼也隻有我自己知道。”
高氏愣了下,看向王氏,“這是怎麽說的?”
王氏哼了一聲,“大嫂,這話我們也不明白,得問問你們啦。你們早就有孩子二叔的信兒,都不告訴我們。還是二嫂找人打信給我……”不等她說完,李氏哭著道:“不用說了。反正都是單過,這門兒裏也不能容不下他,他也是正正經經老唐家的子孫。你們這些孩子,我哪個都疼,我不偏不向。盼著你們都好,都人丁興旺,我就算死了也閉得上眼。可要是有一個不好,我也不欲作,咽不下這口氣去。”
高氏剛想解釋,王氏又接著道:“大嫂,你就別惹咱娘生氣了。你們知道二伯的消息,沒跟我們說。我們也體諒,不就是怕他影響景楓的仕途嗎?這也沒什麽,那人家朱大人出麵幫忙,你們為什麽攔著不幫?還得等朱大人送了宅子地的才鬆口?也幸好朱大人出麵幫忙,二叔肯定沒事兒就是了。”
高氏現在才弄明白怎麽迴事,看樣子之前自己為婆婆好瞞著她,結果錯了,她不但不領情,反而以為自己挑唆家裏不救二叔。二叔那邊寫了信給老三家,這才有了出婆媳結盟大鬧的戲來。
“老大家的,我問你,你是不是生怕你二叔子連累的景楓?所以才不讓景楓救他二達達的?”李氏流著淚,眼睛紅腫的厲害。
高氏張了張口,想辯解,李氏卻一聲聲地質疑是不是是不是。
高氏道,“當時我確實是怕二叔做的那些事兒太大,連累……”
“這不就是了?這不就是了?”王氏喊道。
高氏眉頭緊鎖,“老三家的,你別添亂行不行?老二家在外麵做了什麽事兒,你知道?”
李氏哼道:“我當然知道。我的兒子我知道。你這個二弟,雖然不是什麽大本事,可他心底善良,正直。跟老四是一樣的人。他可不會做老好人,不會怕老婆。更不會昧著良心。從小他就聽話,家裏沒吃的,他一天就吃一個地瓜,幹活搶著幹,他剛結了婚,怕到時候家裏不夠吃的,領著他媳婦出去打拚。他說‘娘,我要是在家裏,咱都得餓死,不如把糧食留下,我領著媳婦出去闖蕩,這樣她生了孩子也不吃爹娘的飯,不和侄子們搶’你們聽聽,你們聽聽,要不是你們二弟仗義,把糧食留給你們,那兩年,我們家早都餓死了。到了這時候,你們都不管他死活,都巴不得他死在外麵……嗚嗚嗚……你們都滾吧,都滾吧,你們都發達了,當官的當官,發財的發財,我們家的事兒就不用你們管,不用你們管啦……”
王氏也一個勁地煽風點火:“我這個二伯子是個好人,真的好人,否則朱大人也不能那麽主動地要幫忙,人家是看不過去……”
老唐頭實在聽不下去了,“你發什麽瘋,老二十多年沒迴來,你知道他到底做什麽事兒?到時候他在外麵幹點什麽,連累的一家子跟著砍頭,你就痛快了。”
李氏沒鼻子沒臉地喊道:“我願意,我願意,再怎麽也是我兒子,做娘的替兒子死我願意……”她用力地揮著胳膊,“都走吧都走吧,我不用你們管,你們也別怕當官發財的時候叫人家戳脊梁骨不孝順老娘,你們哪個都是我的親骨肉,我不偏不向,我心疼二兒子,也不會嫉恨大兒子三兒子四兒子,你們都走吧。”
高氏還想說什麽,氣得兩眼發昏,胸口像是堵著一團火,一個字也說不出來。唐妙忙扶著她,強行給她攙出去,出了大門,高氏慘叫了一聲,“娘啊——”猛得昏闕過去。
唐妙嚇得尖叫了一聲,忙大喊二哥二嫂,秦泠月和荊秋娥幾個忙跑出來,見高氏麵色如紙,牙關緊閉慌忙給她扶去景椿家。
至於那一幫混混,因為傷了蕭朗幾個,加上周諾得理不饒,就算原本知縣老爺想保他們也沒辦法。證據確鑿之下,他也不能因一批混混傷了自己的體麵,索性重重地判了,將他們流徙海邊鹽場北邊的煤礦等地去做苦力,以此討好周諾和蕭家等鄉紳。
一直恨著那批混混的幾個差役去那裏翻騰出不少偷來的物件,家具,金銀玉器,首飾,衣物,雞鴨牛羊……他們不單偷外麵的,連周圍鄰居以及熟悉的鋪子都偷,以往大家敢怒不敢言,如今被端大快人心,紛紛說知縣老爺是青天大老爺。
而寶銀兒和那個黃毛,因為周掌櫃答應過保全他們,便真的平安無事。周掌櫃甚至還一人給了他們幾兩銀子,邀請他們去店裏做事兒。雖然讓他們做正經事兒不行,可他們也有長處,消息靈通,無孔不入。以後讓他們負責打探鄉下喜歡什麽,然後組織人下去販運,也未嚐不是一種人才開發。兩人都答歡喜地應了。
周掌櫃便讓人戴著他們去給唐家磕頭賠罪。唐家因為周掌櫃幫了大忙,且他是周諾的人,自然領情。加上能讓寶銀兒改邪歸正,不再為禍鄉裏,便也不再計較。兩人便真個在周家的鋪子裏謀了差使。
蕭老夫人留唐妙住幾天,一是養病,二是她如今喜歡這丫頭。唐妙在這裏住著,蕭朗每日笑滋滋的,就好像頭上頂著個大太陽一般。以往還會耍脾氣,嫌這個嫌那個,吃飯挑三揀四。可因為唐妙在這裏,為了不讓她挑食,他倒是主動說這個好吃那個對身體好,讓廚房變著花樣給唐妙做吃的。比如說蕭朗最討厭吃蘿卜,可因為唐妙在,那排骨蘿卜湯,他也沒少喝,一邊喝一邊笑著讚“蘿卜可是小人參,吃了身體好,不生病。”
進了冬至月又住了兩天,唐妙身體好起來,記掛著自己暖棚裏的小鴨子這幾天要出殼,再也住不下,但是看蕭朗一副依依不舍地樣子幾次都開不了口。又住了一日,便跟他們說告辭。蕭老夫人讓蕭朗帶人去送她,到了唐家,恰好知縣朱大人在。
周諾早打發人來把事情原委跟唐家說過,知道蕭朗無事他們都鬆了口氣,還順帶解決了黃毛和寶銀兒的事情,都歡喜不盡,以後村裏會太平許多。
唐妙看了看那幾個守在門口的差役,個個膀大腰圓,麵色冷肅,腰挎佩刀,一副門神架勢。她悄悄問二姐:“為什麽事兒來的?是不是二叔的事情?”
杏兒點了點頭,“讓你猜對了。”
屋裏高氏夫婦帶著曹婧陪朱大人說話,唐妙便也不進去,拉著蕭朗和二姐悄悄去奶奶家。小薔薇說三嬸不知道在嘀咕什麽,一副怕人的樣子。唐妙便沒進去,跟蕭朗去了二嫂家。
小薔薇和景林負責打探消息,朱大人說什麽,都跑去二嫂家一一告知他們。
朱知縣大人言得知唐知縣二叔的事情,深表擔憂,特意找朋友打探一二,順路來唐家看看。他的意思是二叔因為助紂為虐,很可能會被歸為朝廷新律中那類“見一利而忘大義,不惜戕害他人性命,違法亂紀”的人裏麵而被斬首。如果有心人再稍微推波助瀾,誣賴景楓暗中指使,為官謀利,就有可能舉家受牽累。朱大人深諳為官之道,雖然隻是個知縣,可做官已有十幾年,可以代為唐家周旋,力保景楓的仕途,二叔的安全。
唐妙聽得眉頭緊鎖,問道:“大嫂和娘是什麽說法?”
“表麵上十分感謝,但是不絕對應承答應,隻是看樣子也堅持不了多久,要麽答應要麽拒絕,這兩樣哪樣都不合適。”秦泠月淡淡地歎了口氣。
杏兒有點著急,“那怎麽辦?”
秦泠月看向唐妙,“還是小姑過去吧,這朱大人對你的暖棚種子也感興趣。你一去可以轉移話題,替他們解圍。”
唐妙點了點頭,“也隻能這樣。”
他們出門的時候,景林跑過來道:“奶奶哭了。”
唐妙忙問怎麽迴事。
小薔薇隨後跑出來,“還不是三嬸?她跟奶奶說二叔早就給過信兒的,是大爺大娘沒跟他們說。三嬸還說二叔寄信給她和三叔了呢,說是原本想迴家,但因家裏沒有他的房子和地,又沒有大哥那麽大的出息,迴家了憑空討人嫌。奶奶就哭了。三嬸還說二叔去求過大哥,請他幫點忙,可是大哥因為當了官,不想認窮親戚,讓人把他趕了出去。後來二叔被人誣賴,大哥不但不管,還給說狠話,跟著誣賴二叔。說二叔如今被人關大牢裏,過幾天可能就要砍頭。大哥因為怕被連累,連問都沒問過呢,還不讓我們告訴奶奶……”
唐妙聽了,忙讓二嫂幾個去勸奶奶,別讓三嬸胡說八道地挑唆,她則拉著蕭朗家去和稀泥。
屋裏曹婧一直忙著應付朱大人的話,由於高氏和唐文清跟官場人打交道少,說不兩句話就無意識地被繞進去,她隻能忙著填補打叉解釋。唐文清夫婦意識到這朱大人的意思,看媳婦的眼神兒也知道,最後索性閉了嘴,隻是嗯嗯呀呀,點頭搖頭歎氣之類的。曹婧早就看到唐妙迴來,原本鬆了口氣,見她又出去心下著急,這番看她和蕭朗過來,忙喜道:“朱大人,我小姑和她未來夫婿蕭少爺來了。”
朱知縣一臉歡喜,揚聲道:“啊,那……快請,快讓他們進來說話。”
唐妙和蕭朗進了廳房,規規矩矩地對著坐在正中的朱大人行了禮。她見蕭朗臉上有慍色,便對朱知縣道:“蕭朗聽說知縣大人到來,特意過來磕頭,他還趕著迴去呢,就不相陪了。”
朱知縣笑著擺了擺手,和氣道:“哈哈,既然如此,那就早點迴去,別讓蕭老夫人擔心。”又問蕭朗,“老夫人身子骨還硬朗吧。”
蕭朗扯了扯嘴角,拱了拱手,“謝大人,我奶奶好著呢,多謝大人關心。”
朱知縣嗬嗬一笑,“改日,本官沒那麽忙的時候,去探望老夫人。”
蕭朗道了謝告辭下去,臨走的時候看了唐妙一眼。唐妙朝他笑了笑,讓他放心。
唐妙走到西邊父母座位後麵,跟大嫂站在一起。
朱知縣笑了笑,“三小姐的暖棚如何?聽說種子如今越來越好,就算有錢也是千金難求啊。”
唐妙看了一眼父母,他們是老實巴交地農民,對為官者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敬畏和謙卑。朱知縣越是表現得和氣,他們反而越發不安,因為他們的意識裏,當官者就該是威嚴的,如今知縣大人這般笑嗬嗬的,會給他們笑麵虎的感覺。
她忙答道:“迴大人話,還差得遠。我們一定盡力,做得更好。”
朱知縣笑得越發和氣,又說了一通冠冕堂皇的客套話,在唐妙幾乎沒有耐心的時候終於提出了真實意圖。朱大人想上書朝廷,請求朝廷予以嘉獎,撥銀子建造一片莊子,統統劃撥唐家使用,每年隻要為朝廷提供麥種就好。假以時日甚至可以得到聖上的額外恩寵,不隻是景楓甚至其他人也可以獲得封賞。等舉國都種植唐家的種子,到時候可是造福萬民的事情,龍顏大悅很有可能封個什麽侯。
朱知縣笑眯眯地看著他們,“貴府二叔那點事,也就不足慮了。”
高氏夫婦互望了一眼。原本讓兒子讀書存的就是光宗耀祖的心思,而今女人捯飭幾畝地,伺候幾座大棚竟然比士子們寒窗十載都管用,竟然還能封侯?他們是不懂的,扭頭看唐妙和曹婧。
唐文清咳嗽了一聲,恭敬地道:“知縣大人,我們大字不識一個,這事兒也不知道輕重。我看還是等問過我們老大再說。”高氏也點了點頭。
朱知縣哈哈笑起來,搖著頭拍了拍自己的腿,“兩位太緊張,太緊張了,三小姐如此有見識,況且還有曹家小姐,這可都是巾幗不讓須眉的呀。”
唐妙福了福,脆聲道:“大人過獎,大人有什麽吩咐,我們莫不遵從的。如果想要種子,盡管開口就是。至於向朝廷請功可千萬不要再提。這天下是聖上的天下,子民也是聖上的子民。士農工商皆是響應天子之召,各司其職,各安本分。我們種地皆是應當應分的。還請大人萬勿過獎。萬一聖上突降天恩,要讓我們上京,以我們生於農長於農的品性來說,一時慌了陣腳,亂了心神,到時候說了不該說的話,得罪了什麽貴人,那可怎生是好?不如安安分分地呆在密州縣,做聖上的子民,大人的縣民,豈不是更好?”
朱知縣撫掌笑道:“果然是見識不凡的一位小姐,既然如此,本縣也不強求。那就跟唐大人商量之後再做打算。不過卻一定要讓我略表心意,不要推辭才是呀。”
接著朱大人招手,門外一個差役捧了隻一尺長三寸寬的錦盒進來,打開放在知縣手邊的八仙桌上。
朱知縣一臉和氣,朝坐在西側下手的唐家人道,“來,看看。”
唐妙福了福,上前捧起裏麵折疊的小本子,看了看,這算是一份禮單。除了送禮常用的各色點心、瓷器玉器、絹絲綢緞等。另外還有一座叫晴園的莊子,位於密州縣南邊十裏的位置,占地三百畝,靠山麵水,土地肥沃。
不等她說話,朱知縣道:“放心,這莊子不是本官私有。本官雖然為官十載,說起來可窮的很,這些禮物也是幾家人湊的。那座莊子為縣裏公有,是專門招待各位大人之所。”
唐妙忙推辭道:“大人,這可使不得。”
朱知縣笑眯眯地看著她,“三小姐何必如此推辭,唐家如此成就,各位大人自然會常來拜會,隻是怕驚擾你們,所以特讓本官先來打個先鋒。那莊子既然是公用,如今交到你等手裏才算是物有所值。貴府也隻需每年上繳朝廷賦稅即可,並不需額外交納什麽。保不齊的也不過是招待一下各位大人罷了。濟州府在薛大人帶領下,個個清正廉潔,就算各地巡查,也不過是按例接待,勿需特別勞神,更不許什麽奇珍異寶,不過是一日普通三餐而已。”
唐妙微微抿著唇角,視線毫不躲閃地看進知縣大人的眼底,看起來他是勢在必得,若自己拒絕那倒是不知好歹,說不得要迫他想別的招數。這廝表麵笑嘻嘻,背後陰森森,可見其手段高明。隻是他如此手段,為何十年隻做個知縣?
“既然如此,那萬分感謝大人。”唐妙福了福,將禮單和地契房契放迴木匣內。同時她看到朱知縣眼底閃過的那抹得色和一閃即逝的陰沉,卻發覺得要小心謹慎。
又說了兩句,朱知縣喝了口茶,謝絕了唐家挽留用飯的好意,讓人收拾一下打道迴府。
將朱知縣送走之後,唐妙立刻請流觴幫忙,把朱知縣來過的事情,還有那隻木匣子裏的東西帶上送去周掌櫃那裏,告訴周諾知道。怕路上跟朱知縣的人碰上,唐妙讓流觴繞路,從別的地方走。
蕭朗道:“騎我的馬去。”
流觴笑道:“少爺,您又借口不迴家。”
蕭朗板著臉,“我找借口了嗎?我本來就打算不迴家的。”
紅彤彤的太陽像是青玉瓶內的火球,朦朧而又熱烈。霞光落在蕭朗的臉上,依稀是孩子時候的模樣。唐妙笑道:“這麽些年,隻有你好像從來沒變。”
蕭朗墨裁的眉梢漾起笑意,“那你還說我變得你不認識了?到底變好還是不變好呢?”常叔說不能讓三小姐覺得他太單調,但是更不能讓三小姐覺得他變得不可掌控。
唐妙笑了笑,握上他的手,“前些日子寶銀兒被人打了,是不是你找人做的?”
蕭朗明澈的眸子在豔霞中有一種動人的韻味,他笑得竟然有些憨厚,坦誠得讓唐妙沒成就感,“是啊,不過他不知道,我找不相幹的人出的手。那你怎麽知道的?”
唐妙撇撇嘴,不用猜她也知道蕭朗那點小心思,不需要證據,這是經驗。
蕭朗隨她去奶奶家,一點沒有把自己遇到陷阱的事情告訴她的打算。
唐妙進屋的時候,王氏正在勸奶奶想開點,讓她別傷心。
王氏道:“娘,你別太難過,朱知縣會想辦法讓二叔平安迴家的。”看到唐妙和蕭朗進來,她立刻一副指責的樣子,“那麽妙妙,你們怎麽說?到底想不想辦法救你二達達。”
唐妙揚了揚眉,“要是三娘娘有辦法,那我們就聽好信兒了。”
王氏提高了聲音道:“朱大人那麽不是說要幫忙嗎?你爹娘什麽意思?”
唐妙見奶奶哭得兩眼紅腫,一副睜不開的樣子,想必三嬸沒少挑唆,又見四嬸站在炕前裏,臉上神色不好。尋思可能是奶奶太過傷心,四嬸勸了兩句,被奶奶給訓了。
她笑了笑,道:“奶奶,您別難過,二叔肯定會沒事兒的。我大哥老早就想辦的。請了周公子和柳先生幫忙,那邊他們也有朋友。我大嫂還迴娘家拜托曹老爺幫忙,很快就沒事的。”
王氏撇嘴道:“能幫忙才好,就怕人家隻是說嘴兒。”
唐妙心下生氣,抿了抿唇角,沒說話。
王氏見她不說話,又道:“那麽我問問,是不是早就得了信兒?怎麽不告訴我們?這麽一看就是不想幫忙,二叔那裏都哭死了,你二娘娘這才給我打了信來的。景楓在外麵當了官,一點不照應自己家人。你們二達達是個本分人兒,又不做什麽壞事兒。不過是受人蒙蔽,你大哥說兩句好話,大不了就是送幾百兩銀子的事兒。誰知道你大哥連自己達達都不認,別說送銀子說好話,巴不得不認識的樣子……”
蕭朗見她一副指責唐妙的樣子便動了氣。唐妙感覺到他的不舒服,忙扯了扯他的袖子,低聲道:“你先去菜園裏看看我家的小雞小鴨吧,迴頭我找你去。”
王氏嘴角一扯,哼道:“這還沒做我們唐家的女婿呢……”
唐妙聽著難聽,忙拉著蕭朗出去讓他先去菜園。蕭朗不肯,她笑道:“你一個大男人,跟女人一般見識也不對,我三嬸那人,仗著你肯定不敢揍她,什麽話都說得出來。”
蕭朗隻好去了。
唐妙往屋子裏走的時候聽著奶奶又開始哭,說老二可憐,當日家裏沒得吃穿,他們為了把糧食留下所以才出去闖蕩的,如今家裏好了他們竟然有家不能歸。她哭得肝腸寸斷,聽得唐妙歎息不已。
這個時候隻怕奶奶是一句話也聽不進去,就算三嬸不說,她也認準了是大兒和大兒媳婦發達了,不想受二弟牽連,所以才把事情瞞著沒告訴大家。
又聽著三嬸在那裏安穩地說什麽,奶奶哭聲更大。
四嬸說了句什麽,奶奶突然尖聲斥責道:“你們一個這樣,兩個這樣,都巴不得老二死在外麵別迴來。他迴來能怎麽的,不用你們拿一分銀子來養他。這家裏還有他的房子和地。既然朱大人來了,人家主動提出來幫忙,你們為什麽不同意?安得什麽心?”
緊接著四嬸從屋裏走出來,低著頭抹淚。唐妙忙上去勸她。荊秋娥搖了搖頭,徑直出去了。
這時候老唐頭從東間進了西間,吼了一聲,“老三家的你快歇歇吧,家裏還一堆活,快忙活去吧。別整天價沒點正事兒就知道插舌頭。”
奶奶哭聲更大,王氏也開始哭。
片刻,老唐頭氣得嗨了一聲,也衝了出來。唐妙忙扶著他,“爺爺,你可別生氣。”
老唐頭氣道:“我日他猴,我不生氣,她從早到晚家的咄嘰,非得把這個家咄嘰散了才高興?”
唐妙心念一動,奶奶原本就傷心,被三嬸一挑撥,才越發傷心難過的,因為鑽了牛角尖,便越想越傷心,以為是自己大兒媳不好。
當下得把王氏給弄走才成。
老唐頭氣得哼哼了兩聲,嘶著氣,“我這牙疼了一天了。上火。你二嫂和吳媽說了兩句,被她們給罵走了。人家臉皮薄兒,可不像這些娘們兒似的。你四叔說了兩句也被罵走了。將將的,你四娘娘也叫她們罵出去。家去說說,叫你爹娘別過來,省的生氣。”
唐妙問道:“爺爺,我二姐呢?”
老唐頭又嗨了一聲,“還不是讓他們罵走了?一個勁地說嫁出去的閨女,氣得你二姐說再也不來了。”
這時候高氏和唐文清一起過來,問怎麽迴事。他們一直在陪朱大人,還什麽都不知道。
老唐頭搖了搖頭,擺著手說不出話,牙疼得一鼓一鼓的,做手勢讓他們趕緊走,別進屋了。
高氏關切道:“達達,你這是怎麽啦?”
老唐頭按了按自己的牙根,高氏讓唐文清去請個郎中來給父親看看,自己進了屋。唐妙沒來得及拉住母親,原想著把三嬸弄走,他們再勸奶奶就好了,如今母親進去,隻怕要壞事。
一個正在氣頭上傷心怨氣沒處撒,一個因著兒女出息而春風得意,豈不是刺激到極處。正想著,屋裏響起李氏的聲音,“嗯,你們想著,沒有那個弟弟是正好正好的,他沒了,你們什麽事兒也沒有。該當官的當官,該發財的發財。兒子是我養的,心疼也隻有我自己知道。”
高氏愣了下,看向王氏,“這是怎麽說的?”
王氏哼了一聲,“大嫂,這話我們也不明白,得問問你們啦。你們早就有孩子二叔的信兒,都不告訴我們。還是二嫂找人打信給我……”不等她說完,李氏哭著道:“不用說了。反正都是單過,這門兒裏也不能容不下他,他也是正正經經老唐家的子孫。你們這些孩子,我哪個都疼,我不偏不向。盼著你們都好,都人丁興旺,我就算死了也閉得上眼。可要是有一個不好,我也不欲作,咽不下這口氣去。”
高氏剛想解釋,王氏又接著道:“大嫂,你就別惹咱娘生氣了。你們知道二伯的消息,沒跟我們說。我們也體諒,不就是怕他影響景楓的仕途嗎?這也沒什麽,那人家朱大人出麵幫忙,你們為什麽攔著不幫?還得等朱大人送了宅子地的才鬆口?也幸好朱大人出麵幫忙,二叔肯定沒事兒就是了。”
高氏現在才弄明白怎麽迴事,看樣子之前自己為婆婆好瞞著她,結果錯了,她不但不領情,反而以為自己挑唆家裏不救二叔。二叔那邊寫了信給老三家,這才有了出婆媳結盟大鬧的戲來。
“老大家的,我問你,你是不是生怕你二叔子連累的景楓?所以才不讓景楓救他二達達的?”李氏流著淚,眼睛紅腫的厲害。
高氏張了張口,想辯解,李氏卻一聲聲地質疑是不是是不是。
高氏道,“當時我確實是怕二叔做的那些事兒太大,連累……”
“這不就是了?這不就是了?”王氏喊道。
高氏眉頭緊鎖,“老三家的,你別添亂行不行?老二家在外麵做了什麽事兒,你知道?”
李氏哼道:“我當然知道。我的兒子我知道。你這個二弟,雖然不是什麽大本事,可他心底善良,正直。跟老四是一樣的人。他可不會做老好人,不會怕老婆。更不會昧著良心。從小他就聽話,家裏沒吃的,他一天就吃一個地瓜,幹活搶著幹,他剛結了婚,怕到時候家裏不夠吃的,領著他媳婦出去打拚。他說‘娘,我要是在家裏,咱都得餓死,不如把糧食留下,我領著媳婦出去闖蕩,這樣她生了孩子也不吃爹娘的飯,不和侄子們搶’你們聽聽,你們聽聽,要不是你們二弟仗義,把糧食留給你們,那兩年,我們家早都餓死了。到了這時候,你們都不管他死活,都巴不得他死在外麵……嗚嗚嗚……你們都滾吧,都滾吧,你們都發達了,當官的當官,發財的發財,我們家的事兒就不用你們管,不用你們管啦……”
王氏也一個勁地煽風點火:“我這個二伯子是個好人,真的好人,否則朱大人也不能那麽主動地要幫忙,人家是看不過去……”
老唐頭實在聽不下去了,“你發什麽瘋,老二十多年沒迴來,你知道他到底做什麽事兒?到時候他在外麵幹點什麽,連累的一家子跟著砍頭,你就痛快了。”
李氏沒鼻子沒臉地喊道:“我願意,我願意,再怎麽也是我兒子,做娘的替兒子死我願意……”她用力地揮著胳膊,“都走吧都走吧,我不用你們管,你們也別怕當官發財的時候叫人家戳脊梁骨不孝順老娘,你們哪個都是我的親骨肉,我不偏不向,我心疼二兒子,也不會嫉恨大兒子三兒子四兒子,你們都走吧。”
高氏還想說什麽,氣得兩眼發昏,胸口像是堵著一團火,一個字也說不出來。唐妙忙扶著她,強行給她攙出去,出了大門,高氏慘叫了一聲,“娘啊——”猛得昏闕過去。
唐妙嚇得尖叫了一聲,忙大喊二哥二嫂,秦泠月和荊秋娥幾個忙跑出來,見高氏麵色如紙,牙關緊閉慌忙給她扶去景椿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