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歧視


    這幾日李氏讓文沁停了手裏的活暫且休息一下,文沁便去指導大梅繡花,幫著帶孩子。唐妙看著大梅繡的葡萄,眼睛開始發直,大家都說這個孩子比別個好吃得早一點,也不以為意。


    文沁逗她,“這是什麽?”


    唐妙小手摸了摸口水,“葡萄,好吃!”腦中不由得浮現出一嘟嚕一嘟嚕的黑紫葡萄來,那一次下鄉經過葡萄園,園主請他們進去吃了個夠。雖然後來牙齒酸掉,可那酸甜甘美的味道,還是讓她時時想念。


    文沁便抱起她,對大梅道,“你帶著景椿在家裏,我去後頭唐懷禮家看看,他家有葡萄。”


    大梅點了點頭,“還還沒熟呢!”


    文沁說就帶唐妙去認認,隨便走走。


    唐懷禮家的小女兒和文沁是好姐妹,隻不過後來嫁得遠,難得迴來趟,文沁鮮少出門,就沒什麽走動了。


    她抱著唐妙出了家門往西走,拐過牆角向後,沒走兩步,發現有個老太太捂著腳哎呀喊疼。她忙上前去關問,老太太說去後麵女兒家看外孫,結果走到這裏崴了腳。文沁聽老太太口音是本地人,問了問是南邊楊家屯的,便一手抱著唐妙忙扶著老人去家裏歇息。


    王氏說找人一起編蒲扇,不在家。李氏一見忙放下手裏的抹布,幫著扶進去,老太太連連感激,互通了稱唿,老太太是楊家屯人氏都叫她楊老婆子,近得很,就是沒什麽走動所以不認識。


    楊家屯在鳳凰屯後麵,實際本是一村的,後來不知道怎麽就分開了。


    李氏見楊婆子腳有點腫,腳麵崴出淤青,忙道:“我這裏恰好有小壇三七酒,還是上次我扭了腰我娘家姊妹送的,給你抹抹,好得快點。”李氏又讓文沁去現打井水上來,先給楊婆子冰冰腳,自己去裏屋拿藥酒。


    文沁去提了水,倒了瓦盆裏端進來讓楊婆子冰腳,唐妙在炕上乖乖地坐著,好奇地看著楊婆子,她長得壯實,臉胖胖的沒什麽褶子,保養得真好。


    李氏捧了小酒壇出來,放在炕上,讓唐妙別動。看著楊婆子她心裏直轉悠,笑問,“老姐姐,你和鳳凰屯老楊家,可是一家?”


    楊婆子笑了笑,“不算遠,但是也沒太近便。”說著看向文沁,讚道,“大妹子這個姑娘真好,可許人家了?”


    李氏便說到了年齡,也在張羅呢,看看晌天了,便對文沁道,“你大娘的腳一時半會兒好不了,就留下吃飯吧,等你四個迴來讓他送送。你三嫂去編蒲扇了,外麵有我洗好的菜,你去做飯吧。”


    文沁嗯了一聲,起身出去。


    楊婆子忙道,“快別忙活,快別忙活!這都給你們添麻煩了,還留我吃飯。不用的。我腳好一點,三步路就到家!”


    李氏道,“老姐姐快放寬心吧,自己園子的菜也沒什麽,我們四外莊的都是鄰居,誰家還不出個門,我們老頭子去走親戚,路上渴了,也常去人家歇歇腳喝碗茶。你要是跟我客氣,可真不應該。”


    李氏趁著下去添水的功夫讓文沁好好做兩個菜,文沁聽母親吩咐自然遵從,也不去問怎麽對個一麵之緣的老婆子如此禮遇。關鍵李氏從年輕時候就對人熱情,有人來討碗水喝或者四外莊求辦事的,隻要能做,無不盡心盡力。文沁也習慣了。


    有客人在,文沁便多炒了兩個菜,一小盆扁豆,一小盆茄子,兩盤韭菜炒蛋,一小盆上湯菠菜。客人那屋用白瓷盤盛了,自己家爺們的菜都是小瓦盆端上去,兩屋吃飯。


    楊婆子說他們真客氣,自己都不好意思的。李氏笑道,“有什麽不好意思?我們莊戶人就是沒錢,所以冬天吃不上什麽,這大夏天兒裏,自己家菜園子有菜,吃不完地吃,反正有點油星就好吃。”


    楊婆子嚐了嚐,果然是香,誇讚道,“丫頭好手藝,做飯不費油,還香。”


    文沁笑道,“大娘誇我呢,我大嫂做飯才好,我都是跟她學的。”


    楊婆子又讚他們姑嫂和睦,家風好,主賓盡歡。


    老唐頭他們迴家,看到有個婆子,又姓楊都以為是鳳凰屯來驗親的,隻是沒見著王媒婆。老唐頭叫了李氏下去詢問,怎麽不去割肉,這般清湯寡水的招待客人?李氏說不是那家,是後麵楊家屯的,估計兩家肯定認識,所以招待也沒錯的。


    老唐頭便不說話了,他向來聽老婆子的,帶著兒子們去打了招唿,又讓老四去灌壺酒來,讓李氏陪著楊大娘喝兩盅,反正既然到了家裏,以後就是親戚了。


    吃完飯楊婆子又跟李氏說話,兩人越說越投機,後來李氏便灌了一小壺三七酒,又讓老四用小推車送楊婆子迴家。


    楊婆子一走,家裏就炸了鍋,王氏問道,“娘,你說是不是老楊家故意來試探我們?我們家他妗子那裏,有戶大地主挑兒媳婦就去試探人家,看看姑娘心眼如何,廚藝怎麽樣,女紅如何,悄悄的去,總比跟著媒婆看的多,真切。怕不也是這麽迴事?”


    李氏也吃不準,尋思老楊家也不是什麽了不起的人家,不過是比自己家多了那麽幾十畝地,用得著如此嗎?


    文沁臉倒是紅了紅,抱著唐妙去了大嫂家。


    李氏心裏也忐忑,便親自去找王媒婆問問,描述了一番楊婆子的形容,王媒婆拍著大腿讓她放心,楊婆子不是他們相親那家沒關係的。


    過了兩天,楊婆子打發她兒子帶了禮品來道謝,送了一隻雞,一壇酒,還有一條肉。李氏連說楊婆子太客氣,讓大侄子把肉留下活雞拿迴去養著,楊家小子非把酒也留下,沒吃飯便返迴了。


    沒多久王媒婆領著老楊家的老婆婆來認門兒。李氏也知道給兒子挑媳婦,做娘的最關心,自然要親眼來看看,無可非議,隻不過心裏有些不是很樂意她們沒把兒子帶來給自己瞧瞧。迴頭一想,文沁嫁給老楊家,說起來稍微有點高攀,誰家條件好,便有資格挑挑揀揀,雖然心裏有些不悅,可也沒表現出來,覺得過得去。


    老楊家的給兒子挑媳婦也挑多了去了,照例是先誇一番自己的日子,挑挑別家姑娘的毛病。


    唐妙跟著李氏在一旁湊熱鬧,尋思這老楊家也不是什麽了不起的富戶,還這般挑三揀四,看別人家女兒跟挑商品似的,真個可惡。要是文沁姑姑去了,指不定得受多少氣呢!


    老楊家的要強慣了,實際去驗親也沒那麽了不起。人家女兒家條件比她好一點的,她便說不出挑剔的話,也揚不起眉撇不起嘴,人家根本不搭理她,就說算了。就是門當戶對的,人家也不會多給她三分顏色的。隻有去挑那些條件不如自己的,才能趾高氣揚,好像自己家是老大的架勢。


    她對文沁倒是很滿意,女紅出挑,下得廚房,模樣清秀也出得廳堂,唯一一樣便是家世比自己差了些。這也沒什麽大不了的,反正家裏的地夠吃,兒子也沒什麽大想法,無非是生兒育女,管著家裏那一百三十畝地。


    且她見李氏雖然是個莊戶地老太太,說話條理清晰,明事理,頗有見識的樣子,做親家也挺不錯。


    雖然心裏樂意,表麵上老楊家還是得提醒老唐家比自家差一點,以便從心理和麵子上壓過去,以後不管怎麽說,對自己家都有好處。


    喝了酒,事情就這麽定了,後麵合八字之類的事情便由王媒婆在中間跑動,老楊家的不再出麵。


    乞巧節前一天,家裏也做了巧果,鍋巴之類的點心給孩子吃。


    景楓的信也恰到了家,隨信還有一吊錢,一隻花包袱,裏麵兩件送景椿的衣服,還有給景森的一件小布袍,幾朵女孩子的頭花花手帕。還有一對嬰兒的銀手鐲,腳鐲,上麵帶著小鈴鐺,刻著長命百歲之類的字樣。是柳無暇送給唐妙的禮物,唐妙歡喜地讓大梅給戴上。


    王氏一直盯著那吊錢,眼睛幾乎要冒火。自己一年累死累活,也見不到幾個錢,婆婆倒是有,可也不會拿出來給自己。


    高氏把給景森的衣服遞給王氏,然後把包袱包了,讓大梅拿迴去放在櫃子裏。


    等高氏也走後,王氏對婆婆道,“娘,柳家真是好人家呀。”


    李氏正在打掃炕前,沒抬頭,“那當然,別人在地主家雇工,天不亮就得下地,轟黑了才能迴來,吃得也差,工錢一個月也就一兩百,他能有這麽舒服?也是我們景楓能幹,讀書好,德品好。要是差了,柳家能要?否則這麽些孩子,怎麽單挑我們景楓去?”


    李氏話裏話外地驕傲讓王氏越發不悅。


    王氏道,“我們他姥娘家那邊有個孩子,先生也說讀書好得很,不過就是個短命鬼,一直生病,先頭秀才考得順溜,就是沒過幾天好日子,現在還病怏怏的呢。”


    李氏心裏登時窩上了火,這個三媳婦每每見不得自己家人好,如果你好,她就找個這個村那個村更好的,要不就混編個這個和你們差不多,但是怎麽怎麽倒黴的事情來。


    她哼了一聲,“老天爺管著呢,誰有什麽福氣那是該當的。咱們老唐家從沒做過傷天害理的事兒,供奉祖宗神靈也虔誠,自然要保佑我們子孫發達的。”


    王氏還要說什麽,李氏笤帚掃到她腳底下,“你不是說今天不編蒲扇,要給他爹把棉褲拆洗拆洗嗎?”


    王氏應了一聲往外走,走到當門迴頭跟李氏道,“娘,文沁的事情還缺錢嗎?大嫂那邊有了閑錢,你問問看唄。”


    李氏沒抬頭,“你大哥家現在破破爛爛的,要什麽沒什麽,一吊錢也辦置不了什麽東西就沒了。如今去鎮上買東西,什麽都比原來貴了很多。一吊錢不頂以前八百錢使。”


    王氏拉著臉出去了,又尋思要不要去找大嫂借個二十錢去買新的裏外麵料,做新襖來。


    夜裏高氏抱著唐妙來跟婆婆說話,放下半吊錢,李氏不要說他們分家什麽也沒有,先置辦點東西。高氏讓她先給文沁置辦嫁妝,家裏湊活著反正也能過,等以後時間久一點自然就更好了。


    李氏便收下了。


    睡覺時候李氏跟老唐頭說起來,老唐頭便說以後農具錢裏扣就是,不能總讓大媳婦吃虧,李氏說以後慢慢找補也好。


    過了幾日鳳凰屯老楊家讓王媒婆帶了禮物來提親問名,把文沁的八字要了去合一合,王媒婆悄悄告訴李氏老楊家是很滿意文沁這個未來媳婦的,她的媒人酒喝定了。八字實際王媒婆早就跟老楊家說過的,合了八字,老楊家才來認門兒的。


    轉眼到了七夕,前一天李氏讓唐文清去接了杏兒迴來,又讓媳婦們做了巧果等點心。女孩子準備晚上拜七姐神,男孩子拜魁星。


    一大早老楊家打發了兩個全福婦人陪著自己兒子給老唐家送了禮物,還有單給文沁的幾樣首飾和繡花鞋。文沁躲在東間從窗戶偷偷看了,見未來夫君模樣周正,神態和氣,心中暗暗歡喜,將自己做的繡花荷包作為禮物迴贈。


    杏兒幾個在西間悄悄地聽大人說話,然後嘻嘻嗬嗬地跑去東間學給姑姑聽,他們不懂什麽是嫁人相親,隻覺得好玩,互相也會說些沒羞的話。


    文沁害羞,把孩子都攆出去,獨自去裏間呆著。


    晌午飯後,老楊家人告辭,兩個嫂子讓小叔子去文沁門外告了辭,便樂嗬嗬地走了。


    女孩子們打扮一新,來找文沁和大梅去後麵陳先生家跟拜七姐神。李氏讓文沁穿上那身嶄新的衣裙,笑問道,“見了吧,娘沒蒙你,是個不錯的小夥子。”


    文沁臉頰紅撲撲的,低著頭係衣帶,李氏又問她才羞澀地道,“娘都做主了,還問什麽呢。我去陳先生家了!”


    說著一扭腰,飛快地出了門,李氏喜滋滋地看著。


    大梅抱著唐妙,給她抓了一隻蜘蛛放在一隻小小的木盒裏,笑道,“如果第二天打開看看有蜘蛛網,我們桃花就是個小巧手呢!”


    唐妙看著那隻蜘蛛被扣在盒子裏,尋思它可一定要使勁吐絲才行。


    杏兒和景森和興奮地四處找蜘蛛,然後去跟小孩子們鬥巧,看誰的蜘蛛先結網。


    文沁和眾姐妹一起去了陳先生家,烈日下的院子裏開著嬌豔的月季花,當間擺著幾隻盛滿水的大瓦盆,已經有心急的姑娘開始投針驗巧。她們見文沁來,都知道她即將出閣,忙推著她來投針。文沁笑著把針輕輕地放下去,沒一會,陽光將針影投射在盆地,雲巒疊嶂的模樣,大家都說乞巧了。


    天黑的時候,陳先生的女人領著一群姑娘們在院子裏擺了香案,供上瓜果巧果等,都上了香拜七姐神,各自心中暗暗祈求美好的姻緣,或者早生兒子之類的心願。


    拜完了,互相說些私房話,無非是些要出嫁,想如何如何的女兒心事。


    唐妙無比關心自己的蜘蛛,第二天一大早便醒過來,讓大梅給她看看蜘蛛。大梅把木盒子打開,發現蜘蛛不見了,隻有兩根蜘蛛腿,一絲網也沒。


    唐妙很是鬱悶,看來古代的蜘蛛很是歧視她這個現代靈魂,根本不肯讓她乞巧,真是過份!難道這蜘蛛知道自己什麽針線都不會做?別說做衣服釘扣子對她來說都是極為困難的工程!看來自己得學學才行,否則到時候就不隻是蜘蛛歧視的問題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市井田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花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花露並收藏穿越市井田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