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忠範並沒有逃走多遠,便遇到了霹靂軍騎兵的截擊。在親衛的拚死保護下,以二百名騎兵為代價,他逃過了霹靂軍封鎖線,與也速帶兒和奧魯赤派來的一千騎兵匯合了。他不敢停留片刻,隨即策馬往西而去。在其身後,是兩千名緊追不舍的霹靂軍騎兵。雖然由於馬力上的差距,霹靂軍騎兵無法追上敵人,卻也讓元軍騎兵無法好好休息,人馬俱疲。
在距蕭關八十裏地時,又有五百霹靂軍騎兵堵住了去路。嚴忠範雖是文人,但麵臨絕境其兇性也激發出來了,竟然帶頭徑直往霹靂軍陣列衝去。堵路的是第二軍騎兵師一個剛整訓完畢的營,他們終歸經驗不足,讓嚴忠範僥幸逃出了生天。隻不過元軍付出的代價也極為沉重,在水冷型重機槍和輕型炮的火力之下,護送的騎兵成片倒下。當逃出來時,跟隨嚴忠範身邊的騎兵已不到四百人,足足損失了三分之二的騎兵。
在霹靂軍的一路追擊之下,元軍騎兵越來越少,當看見蕭關之時,已不足兩百騎。望著前方連綿的遠山和巍峨高大的城牆,嚴忠範長長籲了一口氣,身邊的親隨也露出了劫後餘生的欣喜。隻不過他們的笑容剛綻露便凝固在了臉上,城上那飄著的分明是霹靂軍的閃電旗。還未得及失聲驚唿,城牆上忽然槍炮齊鳴,隨即城下的元軍人馬便紛紛嘶叫哭嚎著翻滾倒地。硝煙和騰起的灰塵,隨即籠罩了鮮血橫流的大地。嚴忠範命也真硬,元軍騎兵幾乎死傷殆盡,他身上卻無大礙,隻是有幾處擦傷而已。他站起身來咳出一口濃痰,便見幾個人影往撲來,便急急去拔腰刀,隻是剛拔出一半,便被人死死拿住了。
嚴忠範被送迴了長安城。其被交給了城中百姓後,眨眼間便被活活打死,他的焚城毒計實在是人神共憤。在他逃走後不久,大多數守軍便向霹靂軍投降了,隻有二千餘名元軍不肯投降。這些人要麽與霹靂軍有不共戴天之仇,要麽是惡貫滿盈,知道投降了也沒有好下場,索性死戰到底。他們憑借著熟悉的地形優勢與霹靂軍巷戰,直到被逼入京兆府衙之中。眼見夜色已深,據守府衙的敵人仍有數百人,如果強攻士兵傷亡肯定不小,曹軒便下令將這些死硬分子圍而不打。第二日天明之後,他調來數門重炮對京兆府衙進行爆破拆遷,將死負隅頑抗的這些元軍餘孽活埋在瓦礫之中。
長安城中的軍需糧草數量龐大,足以供第一、二、四軍和城中的百姓一年所需,這大大緩減了後勤的壓力。雖說霹靂軍不缺糧草,但要從巴蜀和漢中運往關中,不僅需要大量人力畜力,也需要時日,如果遇到滂沱大雨,所需時間更加漫長。投降守軍的仍按老辦法處置,十惡不赫的處死,有罪的送往礦洞服苦役,其餘的士兵則送到勞力短缺的巴蜀。至於城中的壯勞力,霹靂軍也有安排。以長安為中心的關中大地,下一步將大量開礦、建廠、屯墾,使之成為霹靂軍進軍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和中原大地的前進基地。歐陽軒已下令從巴蜀和漢中抽調管理人員和技術工人前往長安。城中的這十餘萬的壯勞力,能解決前期的人力所需。
按照慣例,軍隊在大戰之後會整編打殘打散部隊,官兵也可以得到一段時間的休息。對元軍來說,關中戰況激烈死傷慘重,其防守關中的五萬蒙古漢軍全軍盡墨,也速帶兒麾下的騎兵也損失了四千人;河東來援的禿哥和史格部也隻逃迴了二千餘騎兵;奧魯赤的損失最小,但也損失了二千精騎。三路蒙軍加起來,共損失了七萬步騎,另有數萬民夫,糧草器械無數。毫不誇張地說,蒙元在北方漢地西部的主力已被打殘。讓歐陽軒感到遺憾的是,此戰並沒有實現關門打狗的計劃。元軍的騎兵雖然損失慘重,但主力尚存,仍逃走了三萬餘人。
相對於元軍,霹靂軍的損失可謂輕微。曹軒的第一軍死傷者最多,為一千七百餘人;昝萬壽的第二軍死傷者次之,有八百餘人。這兩軍死傷占比最多的是騎兵,步兵和炮兵的傷亡極小。第四軍的四個師皆是輕裝步兵,僅有一個騎兵團負責偵察和通訊,隻損失了一百餘騎,另有三百多名步兵傷亡。讓董虎痛心疾首的是在進軍鞏州的過程中,一個尖刀連在山穀中了敵人的埋伏,猝不及防之下全連人員皆陣亡,其武器裝備也落入元軍手中。所幸的是,該連官兵在犧牲之前,用手雷將大部分的水冷式重機槍和輕型炮盡數炸毀。
拿下長安城幾日之後,各軍又開始行動了。按照歐陽軒的命令,關中的防務由董虎的第四軍接管。關中雖然是平原,但其周邊皆崇山峻嶺,正適合輕步兵活動,而董虎又有豐富的山地作戰經驗。除此之外,其麾下的第四軍還要負責肅清蒙元陝西行省的殘敵。為此董虎將麾下的四個師分為了三個方向,第一師及軍部直屬旅坐鎮關中,並肅清蒙元殘餘勢力和土匪;第二師拿下秦鞏諸州後繼續西進,往河湟穀地和河西走廊方向前進;第三師出蕭關之後,以步步為營方式,進逼六盤山的也速帶兒和奧魯赤的騎兵部隊;第四師則一路北上,拿下延安府。
曹軒的第一軍則經風陵渡和蒲津渡一路北上,先拿下河中府後,再東進解州,北上太原府,再過雁門關直趨大同府。解州境內的大鹽湖是北方漢地的最重要食鹽產地,其出產占蒙元政權財稅的八分之一,堪稱忽必烈的錢袋子。太原府是李唐的起家之地,也是蒙元河東路核心城池,不僅有大量甲胄軍械作坊,周邊還有大量的屯田,也是元軍糧稅的重要來源。大同府即著名漢地屏障“燕雲十六州”之中的雲州,占領該城不僅可以扼住遊牧部落自草原南下,還可以向東側擊元大都,戰略位置極為重要。
第一軍的任務十分艱巨,既因為元軍會殊死反撲,也因後勤運輸路途過長。糧草軍需便罷了,可以就地籌措,但槍炮彈藥則需從巴蜀和漢中運來,路途實在遙遠。按照總參謀部的方案,第一軍的輜重和後續軍需,可以先從渭水入黃河,再經汾水進行轉運。此條水路長達近千裏,可以大大節省運輸成本,但相比於陸路,水路的距離還是稍短了點。漫長的陸路運輸效率既低又不安全,前往太原的道路還好,但出了雁門關後,運輸車隊會受到元軍騎兵和馬匪的騷擾,需要投入重兵保護。
昝萬壽所率的第二軍則自潼關東進,先奪下洛陽和開封。此兩城雖然眼下破敗蕭條,但在政治上卻有重要意義,前者是大唐的東都,後者則是大宋的故都。兩城自被金人占領之後,已淪陷於異族達上百年之久,奪迴兩城將會大大提升霹靂軍在漢人中的聲望。在此之後,第二軍將分三路行動,一路沿黃河繼續向東進,進逼山東;一路南下襄陽和唐、鄧諸州,並與關中自武關方向而來的第四軍特種團會合;第三路則往淮西路進發。此方向的元軍兵力較少,也有大量的河道可供運輸糧草原,如果能肅清黃河與淮水沿岸的元軍據點,便可獲得來自海路支持。
在距蕭關八十裏地時,又有五百霹靂軍騎兵堵住了去路。嚴忠範雖是文人,但麵臨絕境其兇性也激發出來了,竟然帶頭徑直往霹靂軍陣列衝去。堵路的是第二軍騎兵師一個剛整訓完畢的營,他們終歸經驗不足,讓嚴忠範僥幸逃出了生天。隻不過元軍付出的代價也極為沉重,在水冷型重機槍和輕型炮的火力之下,護送的騎兵成片倒下。當逃出來時,跟隨嚴忠範身邊的騎兵已不到四百人,足足損失了三分之二的騎兵。
在霹靂軍的一路追擊之下,元軍騎兵越來越少,當看見蕭關之時,已不足兩百騎。望著前方連綿的遠山和巍峨高大的城牆,嚴忠範長長籲了一口氣,身邊的親隨也露出了劫後餘生的欣喜。隻不過他們的笑容剛綻露便凝固在了臉上,城上那飄著的分明是霹靂軍的閃電旗。還未得及失聲驚唿,城牆上忽然槍炮齊鳴,隨即城下的元軍人馬便紛紛嘶叫哭嚎著翻滾倒地。硝煙和騰起的灰塵,隨即籠罩了鮮血橫流的大地。嚴忠範命也真硬,元軍騎兵幾乎死傷殆盡,他身上卻無大礙,隻是有幾處擦傷而已。他站起身來咳出一口濃痰,便見幾個人影往撲來,便急急去拔腰刀,隻是剛拔出一半,便被人死死拿住了。
嚴忠範被送迴了長安城。其被交給了城中百姓後,眨眼間便被活活打死,他的焚城毒計實在是人神共憤。在他逃走後不久,大多數守軍便向霹靂軍投降了,隻有二千餘名元軍不肯投降。這些人要麽與霹靂軍有不共戴天之仇,要麽是惡貫滿盈,知道投降了也沒有好下場,索性死戰到底。他們憑借著熟悉的地形優勢與霹靂軍巷戰,直到被逼入京兆府衙之中。眼見夜色已深,據守府衙的敵人仍有數百人,如果強攻士兵傷亡肯定不小,曹軒便下令將這些死硬分子圍而不打。第二日天明之後,他調來數門重炮對京兆府衙進行爆破拆遷,將死負隅頑抗的這些元軍餘孽活埋在瓦礫之中。
長安城中的軍需糧草數量龐大,足以供第一、二、四軍和城中的百姓一年所需,這大大緩減了後勤的壓力。雖說霹靂軍不缺糧草,但要從巴蜀和漢中運往關中,不僅需要大量人力畜力,也需要時日,如果遇到滂沱大雨,所需時間更加漫長。投降守軍的仍按老辦法處置,十惡不赫的處死,有罪的送往礦洞服苦役,其餘的士兵則送到勞力短缺的巴蜀。至於城中的壯勞力,霹靂軍也有安排。以長安為中心的關中大地,下一步將大量開礦、建廠、屯墾,使之成為霹靂軍進軍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和中原大地的前進基地。歐陽軒已下令從巴蜀和漢中抽調管理人員和技術工人前往長安。城中的這十餘萬的壯勞力,能解決前期的人力所需。
按照慣例,軍隊在大戰之後會整編打殘打散部隊,官兵也可以得到一段時間的休息。對元軍來說,關中戰況激烈死傷慘重,其防守關中的五萬蒙古漢軍全軍盡墨,也速帶兒麾下的騎兵也損失了四千人;河東來援的禿哥和史格部也隻逃迴了二千餘騎兵;奧魯赤的損失最小,但也損失了二千精騎。三路蒙軍加起來,共損失了七萬步騎,另有數萬民夫,糧草器械無數。毫不誇張地說,蒙元在北方漢地西部的主力已被打殘。讓歐陽軒感到遺憾的是,此戰並沒有實現關門打狗的計劃。元軍的騎兵雖然損失慘重,但主力尚存,仍逃走了三萬餘人。
相對於元軍,霹靂軍的損失可謂輕微。曹軒的第一軍死傷者最多,為一千七百餘人;昝萬壽的第二軍死傷者次之,有八百餘人。這兩軍死傷占比最多的是騎兵,步兵和炮兵的傷亡極小。第四軍的四個師皆是輕裝步兵,僅有一個騎兵團負責偵察和通訊,隻損失了一百餘騎,另有三百多名步兵傷亡。讓董虎痛心疾首的是在進軍鞏州的過程中,一個尖刀連在山穀中了敵人的埋伏,猝不及防之下全連人員皆陣亡,其武器裝備也落入元軍手中。所幸的是,該連官兵在犧牲之前,用手雷將大部分的水冷式重機槍和輕型炮盡數炸毀。
拿下長安城幾日之後,各軍又開始行動了。按照歐陽軒的命令,關中的防務由董虎的第四軍接管。關中雖然是平原,但其周邊皆崇山峻嶺,正適合輕步兵活動,而董虎又有豐富的山地作戰經驗。除此之外,其麾下的第四軍還要負責肅清蒙元陝西行省的殘敵。為此董虎將麾下的四個師分為了三個方向,第一師及軍部直屬旅坐鎮關中,並肅清蒙元殘餘勢力和土匪;第二師拿下秦鞏諸州後繼續西進,往河湟穀地和河西走廊方向前進;第三師出蕭關之後,以步步為營方式,進逼六盤山的也速帶兒和奧魯赤的騎兵部隊;第四師則一路北上,拿下延安府。
曹軒的第一軍則經風陵渡和蒲津渡一路北上,先拿下河中府後,再東進解州,北上太原府,再過雁門關直趨大同府。解州境內的大鹽湖是北方漢地的最重要食鹽產地,其出產占蒙元政權財稅的八分之一,堪稱忽必烈的錢袋子。太原府是李唐的起家之地,也是蒙元河東路核心城池,不僅有大量甲胄軍械作坊,周邊還有大量的屯田,也是元軍糧稅的重要來源。大同府即著名漢地屏障“燕雲十六州”之中的雲州,占領該城不僅可以扼住遊牧部落自草原南下,還可以向東側擊元大都,戰略位置極為重要。
第一軍的任務十分艱巨,既因為元軍會殊死反撲,也因後勤運輸路途過長。糧草軍需便罷了,可以就地籌措,但槍炮彈藥則需從巴蜀和漢中運來,路途實在遙遠。按照總參謀部的方案,第一軍的輜重和後續軍需,可以先從渭水入黃河,再經汾水進行轉運。此條水路長達近千裏,可以大大節省運輸成本,但相比於陸路,水路的距離還是稍短了點。漫長的陸路運輸效率既低又不安全,前往太原的道路還好,但出了雁門關後,運輸車隊會受到元軍騎兵和馬匪的騷擾,需要投入重兵保護。
昝萬壽所率的第二軍則自潼關東進,先奪下洛陽和開封。此兩城雖然眼下破敗蕭條,但在政治上卻有重要意義,前者是大唐的東都,後者則是大宋的故都。兩城自被金人占領之後,已淪陷於異族達上百年之久,奪迴兩城將會大大提升霹靂軍在漢人中的聲望。在此之後,第二軍將分三路行動,一路沿黃河繼續向東進,進逼山東;一路南下襄陽和唐、鄧諸州,並與關中自武關方向而來的第四軍特種團會合;第三路則往淮西路進發。此方向的元軍兵力較少,也有大量的河道可供運輸糧草原,如果能肅清黃河與淮水沿岸的元軍據點,便可獲得來自海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