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謀長當然知道羅壯要做什麽,卻無法阻止。霹靂軍的傳統是身先士卒,雖然總參謀部屢次下令軍官不準擅離指揮崗位,卻仍有不少軍官仍然衝鋒在前,並屢次挽迴危局。團政委原本乃崇慶府學的一名學生,後投筆從戎,立誌以馬革裹屍。在這危機關頭,一介書生也如此剛烈,羅壯如何敢苟活?如果此次戰敗或全團傷亡過大,作為主官的他肯定難辭其咎。即便戰後不受到軍法處置,不遭到同僚們的恥笑,他的良心也會感到不安,餘生也會在內疚中度過。


    怯薛軍衝踏過的霹靂軍戰陣,如同被犁過的農地一樣七零八落。要想結好防禦陣形,部署好機槍和火炮,至少需要小半刻鍾的時間。怯薛軍肯定不會給霹靂軍結陣的時間,眼下他們已經重新列成箭矢形狀,正欲衝鋒過來。雙方之間的距離不過兩裏地,用不了十息的時間就會衝過來,屆時剩下的七百餘騎都要交待在這裏。團政委及警衛排已經用生命證明,輕騎根本擋不住怯薛軍的衝擊,更何況敵人的數量是已方的幾倍。羅壯已經意識到,唯有自殺性爆破衝鋒,才能為戰友爭取時間。


    怯薛軍又開始衝鋒了。羅壯見狀也策馬小跑起來,準備迎頭而上,他的身後跟著幾十名全身掛滿了手雷的霹靂軍士兵。在這生死存亡的關頭,他們自願站了出來,希望用自己的死亡換取大部分戰友的性命。隻是敵人的戰馬剛小跑起來,怯薛軍卻偏轉馬頭,往霹靂軍來時的方向而去。羅壯轉頭望去,隻見後方一群騎兵帶著煙塵而來,飄著的正是霹靂軍的旗幟——第四營的五百名槍騎兵趕來了。高興之餘,羅壯又不禁擔心起來,雖然槍騎兵裝備精良,還配有轉輪短火槍,但怯薛軍是具裝甲騎,戰馬和騎術也有優勢,數量更是槍騎兵的四倍。雙方交手,槍騎兵恐會吃大虧。


    見援軍到來,正在結陣的霹靂軍士兵也是士氣大振,但他們隻高興了片刻,臉色的笑容隨即又凝重起來,因為正前方又有元軍的騎兵襲來。前方來敵乃是他們之前追擊的色目輕騎兵。這些色目騎兵更換了乘用馬匹後,已然恢複了戰力。在這些色目輕騎後麵幾裏處,還跟隨著一片黑壓壓的騎兵。這些全身黑色的騎兵的數量隻有一千餘人,但戰馬和裝備的質量比怯薛騎兵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們靜默而陣形嚴密,唯有如雷的馬蹄聲滾滾而來。其數量雖少於怯薛軍,但造成的壓迫感卻不在其之下。羅壯和參謀已經從旗幟上看到了阿速軍的標誌,這些來自遙遠西方的騎兵以狂暴和殘忍而聞名。不少前線的宋軍甚至聽聞阿速軍前來,便拋棄城寨逃跑。


    所幸的是,當色目輕騎兵衝近之時,參謀長已初步組織好了防禦戰陣——火槍手伏在了由死馬和死屍堆成的胸牆後麵,超過一半的輕機槍已經架設好,輕型炮仍在緊張的部署中。色目輕騎兵緊緊地貼在馬背上,一邊衝鋒一邊大聲嘯叫著助勢,騎術高超則手持弓弩,欲射出箭矢。眼見敵人衝進射程,參謀長一聲令下,李廣型火槍和輕機槍射出密集的彈雨,將這些色目輕騎兵如同麥子一般收割在地。為了減輕後勤壓力,這兩種火槍均使用同一型號的彈藥。


    按照以往的經驗,蒙元騎兵特別是輕騎兵,往往在遇到強力抵抗後,會迅速撤退到火力打擊範圍之外,並利用機動性優勢,進行騷擾和伺機偷襲,畢竟輕騎兵強項從來不是攻堅,而是偵察、剽掠和長途奔襲。此次色目輕騎兵卻十分反常,馬匹被打死他們就躍上備用馬,備用馬被打死他們就徒步衝鋒。要說蒙元軍隊采用這種悍不畏死衝鋒的也不在少數,但都是具裝鐵騎和鐵甲重步兵,從來沒有輕騎兵發動過這樣的自殺性衝鋒。


    “事出反常必要妖”。參謀長左思右想也不明白敵人為什麽要這麽做,雖說色目人在蒙元帝國不是主人,但也是僅次於蒙古人的第二等人,地位不僅高於漢人,也高於契丹、吐蕃等其他民族。不少色目人在汗廷中擔任高官,掌握著帝國財政、稅收、商業大權,甚至擔任行省主管,成為一方諸侯。“炮灰!”眼見敵人越來越近,他的腦中驀然跳出這個念頭。原來,這些色目輕騎居然是炮灰,目的是為接下來發動必死衝鋒的阿速軍充作肉盾。他們雖然已死傷過半,但其後的阿速軍已在其掩護下衝近五百米的距離,這個距離對騎兵來說,不過是轉瞬之間的事。


    為了方便攜帶,騎兵用的輕機槍和李廣型火槍都進行了改良,槍管更短,重量也更輕。輕量化帶來的結果,必然是殺傷力的下降,子彈雖然可以在三百米有效射程內擊穿皮甲甚至鎖甲,但卻無法擊穿鐵甲。要想對付阿速軍這種人馬皆鐵甲重騎兵,需要在一百米內開火,但衝過這個距離對敵人騎兵來說隻不過是眨眼之間的事,開不了兩槍就會被敵人衝入陣中,結果便是萬劫不複。為了對付鐵甲重騎兵,霹靂軍為每個騎兵團都配置了水冷式重機槍和五斤炮。隻要有冷卻水,水冷式重機槍可以做到火力不斷,其子彈重量為輕機槍子彈的三倍,可以輕鬆擊穿鐵甲。五斤炮雖然射速較慢,但彈片也可以輕易破開鐵甲。


    如果色目輕騎沒有在前麵充作炮灰,如果輕機槍和2斤炮已經全部準備就緒,那麽霹靂軍仍有可能擋住阿速軍的亡命衝鋒。兩個龍騎兵營共裝備了八十挺輕機槍和二十門兩斤炮,但在剛才怯薛軍的衝鋒中損失過半——武器和機槍手炮手皆是。眼下隻架設好了十餘挺輕機槍和幾門兩斤炮,即便再加上李廣型火槍的集火射擊,也難以讓阿速軍止步。參謀長一想到這裏,冷汗便涔涔流了一背。和他一樣想到這個問題的還有羅壯,能成為第一軍的主力團長,他顯然不是平庸之輩。在犯下狂傲的錯誤之後,他現在已經冷靜下來,此刻已帶著數十騎走出防禦圈,正策馬向阿速軍衝去。在他們的前方,剩下色目輕騎兵已是零零落落。


    參謀長暗歎一聲,抹了一把眼淚,隨即嘶吼著下達著軍令。在他的婆娑淚眼中,羅壯一行踏踩著仆倒一地的死屍和傷兵縱馬衝鋒,背影毅然決絕。幾息過後,他們與阿速軍撞在了一起。如果說政委所率警衛排的衝鋒對怯薛軍來說,是蚍蜉撼樹的話,那麽羅壯所率勇士的決死衝鋒對阿速軍來說就是當頭一棒,將其砸得七葷八素。一連串劇烈的爆炸之後,阿速軍衝鋒勢頭為之一滯。在突如其來的打擊之下,最前的兩百名阿速鐵軍被炸得人仰馬翻。倒地的人馬又將後麵的鐵騎絆倒一大片。饒是阿速軍跟隨蒙古人南征北戰見多識廣,卻也沒有見過這種戰法。慒逼之下,他們衝鋒的速度慢了下來,最終竟然停在了霹靂軍陣前五百米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宋之霹靂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寂靜的銀鬆森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寂靜的銀鬆森林並收藏南宋之霹靂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