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者包括趙一理及先下車的馮偉,很快便發現了今天陳主任的情緒異常,便簡單的寒暄了兩句散開了,畢竟今天他們並不是主角。(.無彈窗廣告)


    在陳建方主任的示意下,趙一理找到了眼前唯一的一個空座,知道這是留給自己的座位趕緊就座。


    果然,陳建方主任一改平時謙和的態度,表情嚴峻的看了看向已經坐在桌邊等待的三個軍人,兩個相同製服的便裝人士,其中一個黑框眼鏡有些文質彬彬的便裝人士另和趙一理這六個人,先是向其他五個人介紹了趙一理這個毛頭小子。


    聽到這個年輕的一塌糊塗的高大青年便是當年首創暴風雪魚雷、電磁脈衝武器的發明者,五人紛紛起立,向趙一理伸出手來。


    畢竟這幾位都是混國防事業戰線的,也相較其他人而言,更明白這幾樣東西給這幾年的國防事業帶來了多大的受益。


    趙一理眼尖,在同他們握手的時候便發現,這三名軍人打扮的兩男一女三個人,應該是空軍的飛行員,因為從握手的姿勢、身姿和銳利眼神來看,恐怕是長時間飛在藍天上的戰士,而自己身側的這位戴眼鏡的年紀看上去四十幾歲的人,恐怕是一個專家之類的,因為隻看神態舉止就能夠透出幾絲學者味道來,另一位氣質相同,就不用多說了。


    在這個場合,居然有三名飛行員同時參與行動,便很是有意思了。


    大家坐下後,陳主任一臉嚴肅的說道:


    “同誌們,由於事態緊急,我就不多廢話了。


    “我收到可靠消息:天山的神光基地周邊忽然出現了幾股來意不善的敵對勢力,考慮到疆邊錯綜複雜的局勢,並不便於大批部隊的介入,因此邊防部隊無法插手,好在當地的安全部門已經出動並有所斬獲,不至於演變成一場毫無準備之仗。“


    停了幾秒鍾後,陳主任目光掃過六個表情嚴肅認真的聽眾,繼續說道:


    “昨天晚間第一批特遣隊員一行十人,已經趕赴天山,作為戰鬥的主力。今天你們作為第二梯隊也要盡快趕過去,今天在場的各位,王升和劉放是激光物理這方麵的專家,是基地那邊急需要的人員,而小趙,則原本是上麵特批的基地的客人,要在那邊做客幾天,現在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也就請他一起過去看看,而他們三個,除了是飛行員外,更是出色的戰士。這樣,如果沒有問題,你們即刻便出發吧。”


    點名到了王升、劉放的時候,兩個人都善意的衝著趙一理點了點頭。


    六個人很快便離開指揮中心,王升便打開了話匣子,主動上前來重新和趙一理握了握手,興奮的說道:


    “小趙同誌,可算讓我見到真人了,你可是我們研究所的大名人啊,如雷貫耳的。”


    趙一理連忙客氣的迴敬道:


    “王叔,您可千萬別這麽說,我當年那個也是運氣好,不過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罷了,您要是再誇我,咱這趟門可就不好出了啊,哈哈!”


    “得得得,我就是個話嘮,算了,咱們到了基地,有的是時間聊,那咱們就出發吧,正好我還沒坐過這種飛機呢。”


    “什麽樣子的飛機你沒坐過啊?難道還能是戰鬥機?”


    王升還沒說話的時候,趙一理隻聽得前麵的那個梳著五號頭的蘋果臉女飛行員迴過頭說道:


    “你說對了,還真就是戰鬥機,時間緊迫嘛。怎麽,你怕了,我怎麽聽說趙先生是年少多金,英雄了得的嘛,你還會害怕坐戰鬥機啊?”


    “我去,戰鬥機我還真沒坐過,”趙一理一聽居然真的是這樣,不禁有些忐忑起來,兩世為人,飛機倒是常坐了,這戰鬥機還真的是不曾涉足,倒不是說恐高,而是...


    “哎,對了,戰鬥機不是有乘客身高要求麽,我怎麽聽說一米八五以上就拒絕搭載了呢?”趙一理心想,反正去個天山我又不著急,坐的什麽戰鬥機啊?還是找個由子推掉的好,便靈機一動的想到了限高的問題,我這瑪德真是聰明啊,趙一理此時就差點沒拍自己的大腿了。


    這個蘋果臉的女飛行員停下了腳步,鄙夷的看著趙一理幸災樂禍的表情,沒有出聲,三秒鍾後,忽然從軍裝的兜裏,居然掏出來一個米尺,量了量趙一理上下半身的比例,然後繼續冷冷的說道:


    “恭喜你,坐高符合,你是可以乘坐的。”


    “我,這個......”王升不禁意味深長的看了看在這邊耍寶的趙一理,無奈的歎了口氣,跟著前麵的那個飛行員徑直走向了早已停好的一輛迷彩軍車。


    趙一理一看這一招也沒靈,便隻好乖乖的跟著這個女飛行員上了車。


    在車上,王升和劉放這兩個專家就試著開導趙一理,同他聊起了已經解密的一些關於神光項目的資料。


    一直以來,人類就對陽光充滿著敬畏,認為她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源泉,沒有了陽光,整個世界可就不隻是陷入黑暗那麽簡單了。


    實際上,製約著大部分先進科技從設想之初到最後現實的實現,基本上受製於三個方麵:材料、能源、技術手段。


    乃至如今看起來的一些極度超前但又不是幻想級別的黑科技,也曾經是被某種條件製約著,要麽受製於材料的不合適,要麽所需要的能耗太高,要麽無法在技術上讓這種科級持續實現,一直到後來人們找到了鑰匙,打破了這個桎梏,這才將她發展起來。


    趙一理手裏其實就握著很多這樣的黑科技,隻不過有些是因為基礎製造工藝精度、有些是暫時沒法批量生產還在技術攻關,但是可以占據統治地位的黑科技,可控核聚變絕對是排得上前三的技術。


    提到可控核聚變,就不得不向各位書友科普一下,我們知道,地球上各個有核國家的核彈已經可以將地球毀滅個四十多次,更知道如今核能的廣泛應用,除了核彈之外就是核能發電,但實際上,目前世界上現有的核能發電裝置,所采用的都還不是清潔能源。


    而核聚變,就是人類曆史上,到目前為止所發現的最有發展前景的清潔能源,沒有之一。


    這裏麵有一個小常識,是必須要向各位提到的,那就是核裂變與核聚變的區別。


    小質量的兩個原子核在某種觸發條件下合成為一個比較大的原子核,由兩個氫原子合為一個氦原子,就叫核聚變,太陽就是依此而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而核裂變就是一個大質量的原子核分裂成兩個比較小的原子核,在這個變化過程中也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前者釋放的能量更大。大家熟悉的原子彈則是用核裂變原理造成的,目前的核電站也是利用核裂變而發電。


    人類利用核變的曆史可以追溯到二戰中,實際上無論是核彈還是氫彈,這兩種核聚變也好,核裂變也罷,都是不可控的,也就是說能量雖然巨大,卻不能為人類的和平與發展提供正能量。


    而實際上,核裂變所采用的原材料卻是地球上儲藏量極為稀少的,但可控核聚變既是清潔能源的項目,原材料的來源卻是幾乎無窮無盡的。


    在我們生存的宇宙裏,每一種物質都處於不穩定狀態,有時會分裂或合成,變成另外的物質。物質無論是分裂或合成,都會產生能量。核裂變雖然能產生巨大的能量,但遠遠比不上核聚變,裂變堆的核燃料蘊藏極為有限,不僅產生強大的輻射,傷害人體,而且遺害千年的廢料也很難處理,核聚變的輻射則少得多,核聚變的燃料目前為止便可以直接使用海水,以地球上海水的蘊藏量同那些個高危險、儲藏量又很少的核裂變原材料來相較而言,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我國在1964年,便首先由“兩彈一星元勳”汪乾光提出了開發可控核聚變項目的必要性,童年由國家正式立項。


    汪乾光1933年獲柏林大學博士學位。他獨立地提出了用激光打靶實現核聚變的設想後,是世界激光慣性約束核聚變理論和研究的創始人之一,更是參與了中國原子彈、氫彈原理突破及核武器研製的試驗研究和組織領導,因此也是是中國核武器研製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當全世界都以為我國的可控核聚變項目在上海嘉興研究所的時候,實際上早早的,在另一個地方,一個設施更完備,場地更大的場所早早就就開始了真正的研究工作,這就是天山神光基地。


    而神光這名稱,便是由陳建方中將的父親――時任國防科工委主任的陳巍將軍所命名的,全程叫做“東方神光可控核聚變項目”,也就是後來的“神光i”項目。


    我國的神光可控核聚變項目雖然立項並不太晚,但是一方麵建國初期的科研基礎和經費實在是有限,加上後來的那十年特殊時期的影響,多少還是拖了些神光前進的步伐,但是我們可敬的科研工作者就硬是頂著壓力,克服困難,在神光i-ii項目的研發過程中,依舊是為我國在材料學、激光與生命科學、信息科學等前沿交叉領域的學科發展做出了極為重要的曆史性貢獻。


    實際上,趙一理手中所擁有的兩個巴掌大小的聚能環,便是磁約束核聚變的微型代表作品,這些遠遠超越了整個時代的科技,是在迴國前最後一次探險獲得的,密封在那座神殿的最深處,等到眾人抵達的時候,已經觸發了自毀裝置很快便要全麵坍塌了,如果不是趙一理運氣足夠好,很可能就會同那個破損的神殿陪葬了。(有關此神殿的探險曆程,會在稍後的歐洲探險之旅呈獻給大家)


    求月票、訂閱、推薦啦,三遍,嗬嗬。(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完美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品大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品大臣並收藏重生之完美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