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不到二十步,避無可避。一波射罷,衝擊中的金聲桓部數十騎人仰馬翻,刺鼻的硝煙之中,金聲桓發蓬甲斜,額頭因墜馬而擦傷了一大塊,滿頭鮮血淋漓,模樣可怖。他撿迴一條命已極幸運,放眼看去,周遭本齊頭並進的左家馬軍們大多連人帶馬伏屍當場,大部分屍軀均無數洞穿,一個個仿佛蜂窩煤般。


    衝在後排的左家馬軍們或驚或停,攻勢登時淩亂無序,前排尚有幾騎死裏逃生,但一頭紮進西營精騎陣中,沒等拚鬥,便給團團圍殺。


    金聲桓四足並用,往後逃去,張可繼操動三眼銃朝他打了一發,然而隻崩起一片土坯。隨即取過硬弓,立馬正要勁射,眼前驀是寒光一閃,他急一偏頭,躲過了這突如其來的一箭。定睛看去,對麵一將率眾後繼而來,舉弓大唿:“江都郝鳴鸞,來取爾等性命!”


    “捉得這廝,重重有賞!”張可繼認出了郝鳴鸞,知他乃郝景春之子,此前曾領縣兵守城,給攻城進度造成很大阻礙,數日前更是挑殺了張四虎,逼傷張獻忠,實是心腹大患。張獻忠說了,這一仗,能擒拿左良玉者賞千金,其餘官軍軍將百金,而郝鳴鸞同樣千金。以一布衣之身與左良玉這等地方大員相提並論,可見張獻忠對這郝鳴鸞多麽怨恨。


    西營精騎聞令即動,他們中的很多與張獻忠一樣是邊塞叛兵。九邊明軍,尤喜使用三眼銃,有這份傳承在加之張獻忠本人的大力提倡,西營馬軍三眼銃的裝配率極高,操練也很頻繁。這些西營精騎慣於此道,一射罷了,各自催動戰馬,揮舞著三眼銃徑向郝鳴鸞包抄過去。


    郝鳴鸞卻非孤身一人,西營精騎一動,頓時從他身後也閃出上百趙營飛捷左營馬軍。飛捷左營的馬軍與西營精騎裝備不同,在趙當世的規定下,飛捷左營與飛捷右營曾經多次統一裝備,統一的標準之一便是舍棄包括弓弩、飛錘、短銃在內的各種射擊類武器,隻需每騎一杆騎槍,一把馬刀。騎槍用於衝擊,馬刀則用於近戰。


    “隨旗來!”帶隊指揮的楊招鳳令旗一搖,上百趙營馬軍立刻隨旗往後撤去,郝鳴鸞趁著空當,救下金聲桓,複給他一匹馬騎。


    楊招鳳縱馬與金聲桓擦肩而過,口道:“金參將,勞煩你帶兵先將賊騎纏住。”俄而尋到隊中郝鳴鸞,“郝兄,你留下幫金參將。”


    金聲桓眼見麵前西營精騎鋪天蓋地湧來,咽口唾沫,但轉念一想,目光複銳利起來,點頭道:“好。”


    郝鳴鸞則無多言,聽得楊招鳳安排,一兜馬頭立刻插進了左家馬軍的隊列裏。


    楊招鳳帶著上百趙營馬軍繼續退卻,金聲桓與郝鳴鸞及剩下二十餘左家馬軍,反朝西營精騎撞去。


    三眼銃笨重,這支西營精騎很少攜長柄兵器,故而兩邊對衝,瞬間就近身攢鬥在一起。金聲桓等左家馬軍雖受三眼銃突襲,吃了大虧,但畢竟裝備精良,當下混戰,膽氣複振,又存著為袍澤報仇雪恨的信念,竟是勇猛精進,二十餘人扯住數倍於己的西營精騎還不斷將更多在外圍打轉的敵人纏進來。


    一個金聲桓、一個郝鳴鸞,都是張獻忠點名要捉的重要人物,西營精騎亦是個個奮勇爭先,均欲拔得頭籌。張可繼舉目四顧,尋不到了楊招鳳等趙營馬軍的身影,隻道是拋下友軍跑了,先在圈外張弓搭箭,射了兩箭,都給機警的郝鳴鸞挑開,於是也拔出腰刀,躍馬入陣親戰。


    金、郝二人以寡敵眾毫不畏懼,陷於亂陣反而激發出野獸般的鬥誌,如兩把尖刃在海綿中來迴穿通也似,所經之處西營精騎皆嘩然而亂。


    “郝難當,真萬人敵也。”張可繼暗自氣惱,不斷督促往後退卻的西營精騎們向前,“今日抓不到郝家小子,統統給我滾出營去!”


    說話間,不遠處的拐角緩坡出,乍起火光。張可繼望過去,但見之前撤離的那上百趙營馬軍竟然又轉了迴來。


    “驢逑的。”


    張可繼敏銳感覺到事態有變環顧四周,所有的西營精騎如今都加入了圍攻左家馬軍的戰鬥,心無旁騖,很少有人注意到去而複返的趙營馬軍。


    “扯唿!”


    張可繼當機立斷,下令撤退,然而當其時,為了捉拿郝鳴鸞與金聲桓,所有西營精騎都已經殺紅了眼,各自爭戰,那還有人去管什麽軍令不軍令的。


    連下三次命令,無一收效,張可繼心下一急,拽過一騎手起刀落斬於馬下,厲聲道:“再有戀戰不從的,一個都別想活。”


    這一來,圍在他身旁的一部分西營精騎方陸續勒馬,隻是他心慌意亂,卻忘了不但臨陣易帥是大忌,朝令夕改對軍隊的傷害同樣巨大。尤其是在這個混亂的形勢下,雖有十餘騎聽他令跳出戰局,但更多尚在酣戰的西營精騎聞訊不及,忽見袍澤匆忙後撤,以為已經生變,當即手足無措自亂起來。


    張可繼正焦急當口兒,那上百趙營馬軍已經迫近,負責指揮的楊招鳳有傷在身,居後指揮,將旗招搖,趙營馬軍隨著步伐從整一股漸次剝離出來,排排並進。最前三排每排十餘騎,各挺中長騎槍如牆堵進。因訓練尚不充分,從側麵看,每一排的各騎前後參差甚至有些犬牙交錯,但以西營精騎視覺正麵看去,層疊而來,壓迫力極強。


    “撤!”


    張可繼大唿一聲,拎動韁繩,然為時已晚,趙營馬軍的騎槍密林已經猛烈撞入西營精騎陣中,幾乎是眨眼間,無數騎槍折斷,將西營精騎人馬嘩啦啦崩倒大片。前三排的趙營馬軍借著強有力的衝擊刹那間改變了敵我態勢,西營精騎死傷慘重,更重要的是士氣陡墜。那三排趙營馬軍緊接著棄槍拔刀,加入混戰。在他們後頭,更多的趙營馬軍揮動馬刀,自左右抄襲,與左家馬軍一外一裏,將散亂無章的西營精騎反包圍了起來。


    戰況急轉直下,張可繼肝膽俱裂,拍馬要跑,郝鳴鸞覷得親切,疾馳追趕。張可繼惶惶中自箭囊中抽出一支破甲箭,邊跑邊扭頭射向郝鳴鸞。隻不過因方寸已亂,他這一箭手忙腳亂,全無往日氣勢,射速甚慢,箭支在空中飛得歪歪扭扭,迎著風堪堪打在郝鳴鸞胸甲上,無力彈開。


    郝鳴鸞眼疾手快,接過那箭,插刀取弓,“繃”一聲行雲流水般將箭射還了迴來。張可繼大驚失色,六神無主間也是鬼迷心竅,竟然朝那箭怔怔看去。這一看,那箭“劈呲”疾至,不偏不倚,恰好從他左半臉貫穿過去,將他射落馬下。


    “我說過,江都郝鳴鸞,取爾性命。”郝鳴鸞跳下馬,將張可繼的腦袋割下來,再從鞍韉邊解下懸掛著的長槊——這把長槊正是他擊殺張國興的戰利品——並將張可繼的腦袋綁在了槊頭與槊柄之間的留情處,高舉著返迴戰場。


    “江都郝鳴鸞,已取張可繼之首!”郝鳴鸞大搖大擺,上下挑動長槊,誇耀著戰功。一邊,官軍歡欣;一邊,賊寇膽寒。


    西營精騎被殺散大半,楊招鳳聚攏兵馬,甲上斑斑血跡的金聲桓喘息未定,胸膛起伏著道:“金某謝、謝過貴部出手相助!”


    楊招鳳道:“沒有金參將浴血奮戰將賊寇拖住,亦無我軍逞勇的機會。今戰,是兩家攜手之功。”


    金聲桓心念左良玉,急切問道:“左帥尚安?”


    楊招鳳答道:“放心,左帥已由趙總鎮接應過去了,萬無一失。”


    金聲桓舒口氣道:“那便好......”說著看郝鳴鸞招搖而來,望著張可繼那隨著長槊搖搖晃晃的腦袋,歎息道,“此等賊子,左帥追剿經年而不可得,不想今日伏法,大快人心!”


    郝鳴鸞走馬到近前,楊招鳳讚道:“西營‘四虎’,三人已栽在郝兄手裏,此等勇武,在下生平僅見。”


    “‘四虎’......還有一個是誰?”顯擺夠了,郝鳴鸞將張可繼的腦袋從槊上解下來,緊緊拴在鞍韉上,抬眼問道。


    “張惠兒,人稱善戰不下張國興。”金聲桓替楊招鳳迴道。


    郝鳴鸞不以為意,努努嘴道:“區區一個張惠兒罷了,取之又有何難。若非獻賊運氣好,那夜已死在我手。哼,逃的了一時,逃不了一世。”


    追兵已破,楊招鳳不多逗留,轉軍迴見趙當世稟明經過。這時孟敖曹與韓袞也率軍迴來了,聽說張可繼已死,嘖嘖稱奇。


    左家軍既大敗,無複戰力,趙營雖勝了一場,但亦無法改變今日勝敗之勢,趙當世於是對左良玉道:“左帥,退兵否?”此時的左良玉那還有半分往日驕恣,唯有連連應諾而已。


    大戰後張獻忠與羅汝才解除了後方威脅,順勢向西進入崇山峻嶺。鄖陽府的軍糧轉到,左良玉便屯駐寺坪鄉,招徠被打散的各路兵馬。有左良玉前車之鑒,趙當世麵對熊文燦,也有理由拒絕進兵,引無儔營與飛捷左營迴屯穀城。


    熊文燦偷雞不成蝕把米,心若死灰,整日以酒澆愁、以淚洗麵,不見外人。陳洪範同樣心煩意亂,他受熊文燦保薦而複起,熊文燦倒台,大半年來他沒立下什麽顯赫戰功,也未必落得好。想和熊文燦商議對策,又見熊文燦爛泥扶不上牆,也受不了襄陽城中風言風語,鬱悶無比。到最後,本著眼不見心不煩的念頭,索性拔軍移駐到了襄陽府城西麵不遠的仙人渡,與趙營隔江相望。


    七月底,羅猴山兵敗的處置從朝中傳下,出乎意料,戰鬥的實際指揮者左良玉僅僅隻被奪了“平賊將軍”的掛印,遠在數百裏外的河南總兵張任學卻受牽連,直接罷了官。乍一想朝廷這麽做委實沒有道理,但靜下心來一想,裏頭倒還有些門道。


    具體說來還是迴到實力問題。眾所周知,左良玉不僅是河南的中流砥柱,還是數省聯合剿寇防線的重要組成部分,朝廷目前重點聚在遼東,無力抽調兵力填充中原,在這種情況下,再處分左良玉以致左家軍分崩離析,借朝中一些官員的話說實乃“自毀長城”之舉,最好的方式莫過於“宜奪印,使殺賊以自贖”。可這一場失敗太大,參將級別的羅岱都戰死了,若不找個人擔責任,難平眾口。所以思來想去,想到了張任學。


    張任學是河南總兵,但標下兵馬並不多,羅岱雖是左家軍係統,編製卻歸於張任學節製,這下剛好利用起來,將禍水直接引到張任學“運籌帷幄”之過上。雖然牽強,但朝廷這麽定總算有些由頭,張任學無權無勢,有冤難鳴,當然隻能乖乖背了這個鍋。當然,有這個結果,也無人相信作為當事人之一的左良玉會老老實實等待朝廷決斷,以他之能,必也沒少在暗中進行些自保的操作。


    事件結果已定,再糾結過程並無太大意義。總之八月初,豫將王紹禹接替張任學成為新任河南總兵。他倒不是左家軍一係出身,而是由河南巡撫李仙風、與陳永福、孔希貴、宋環等一樣的河南本地將領。從這裏多多少少也能看出朝廷依然存有對地方勢力進行製衡的意思。不過從張任學蒙冤這事更能看出內憂外患之下,為了維持一時的穩定與均衡,朝廷對於地方軍隊的綏靖縱容已經到了何種地步。


    喜歡明匪請大家收藏:()明匪更新速度最快。


    剛開始的時候,它根本就不認為自己麵對這樣一個對手需要動用武器,可此時此刻卻不得不將武器取出,否則的話,它已經有些要抵擋不住了。浴火重生再強也是要不斷消耗的,一旦自身血脈之力消耗過度也會傷及本源。


    “不得不說,你出乎了我的意料。但是,現在我要動用全力了。”伴隨著曹彧瑋的話語,鳳凰真火宛如海納百川一般向它會聚而去,竟是將鳳凰真炎領域收迴了。


    熾烈的鳳凰真火在它身體周圍凝聚成型,化為一身瑰麗的金紅色甲胄覆蓋全身。手持戰刀的它,宛如魔神一般凝視著美公子。


    美公子沒有追擊,站在遠處,略微平複著自己有些激蕩的心情。這一戰雖然持續的時間不長,但她的情緒卻是正在變得越來越亢奮起來。


    在沒有真正麵對大妖王級別的不死火鳳之前,她也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能夠抵擋得住。她的信心都是來自於之前唐三所給予。而伴隨著戰鬥持續,當她真的開始壓製對手,憑借著七彩天火液也是保護住了自己不受到鳳凰真火的侵襲之後,她知道,自己真的可以。


    這百年來,唐三指點了她很多戰鬥的技巧,都是最適合她使用的。就像之前的幽冥突刺,幽冥百爪。還有剛剛第一次刺斷了曹彧瑋手指的那一記劍星寒。在唐三說來,這些都是真正的神技,經過他的略微改變之後教給了美公子,都是最為適合她進行施展的。


    越是使用這些能力,美公子越是不禁對唐三心悅誠服起來。最初唐三告訴她這些是屬於神技範疇的時候,她心中多少還有些疑惑。可是,此時她能夠越階不斷的創傷對手、壓迫對手,如果不是神技,在修為差距之下怎麽可能做到?


    此時此刻,站在皇天柱之上的眾位皇者無不對這個小姑娘刮目相看。當鳳凰真炎領域出現的時候,他們在考慮的還是美公子在這領域之下能堅持多長時間。白虎大妖皇和晶鳳大妖皇甚至都已經做好了出手救援的準備。可是,隨著戰鬥的持續,他們卻是目瞪口呆的看著,美公子竟然將一位不死火鳳族的大妖王壓製了,真正意義的壓製了,連浴火重生都給逼出來了。這是何等不可思議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愛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正如曹彧瑋內心所想的那樣,一級血脈的大妖王和普通的大妖王可不是一迴事兒啊!更何況還是在天宇帝國之中名列前三的強大種族後裔。論底蘊深厚,不死火鳳一脈說是天宇帝國最強,也不是不可以的。畢竟,天狐族並不擅長於戰鬥。


    可就是這樣,居然被低一個大位階的美公子給壓製了。孔雀妖族現在連皇者都沒有啊!美公子在半年多前還是一名九階的存在,還在參加祖庭精英賽。而半年多之後的今天竟然就能和大妖王抗衡了,那再給她幾年,她又會強大到什麽程度?她需要多長時間能夠成就皇者?在場的皇者們此時都有些匪夷所思的感覺,因為美公子所展現出的實力,著實是大大的出乎了他們的意料之外啊!


    天狐大妖皇眉頭微蹙,雙眼眯起,不知道在思考著些什麽。


    從他的角度,他所要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妖怪族和精怪族能夠更好的延續,為了讓妖精大陸能夠始終作為整個位麵的核心而存在。


    為什麽要針對這一個小女孩兒,就是因為在她當初奪冠的時候,他曾經在她身上感受到一些不同尋常的東西,也從她的那個同伴身上感受到更強烈的威脅。以他皇者的身份都能夠感受到這份威脅,威脅的就不是他自身,而是他所守護的。


    所以,他才在暗中引導了暗魔大妖皇去追殺唐三和美公子。


    暗魔大妖皇迴歸之後,說是有類似海神的力量阻攔了自己,但已經被他消滅了,那個叫修羅的小子徹底泯滅。天狐大妖皇也果然感受不到屬於修羅的那份氣運存在了。


    所以,隻需要再將眼前這個小姑娘扼殺在搖籃之中,至少也要中斷她的氣運,那麽,威脅應該就會消失。


    但是,連天狐大妖皇自己也沒想到,美公子的成長速度竟然能夠快到這種程度。在短短半年多的時間來,不但渡劫成功了,居然還能夠與大妖王層次的一級血脈強者抗衡。她展現出的能力越強,天狐大妖皇自然也就越是能夠從她身上感受到威脅。而且這份威脅已經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了。


    曹彧瑋手中戰刀閃爍著刺目的金紅色光芒,全身殺氣凜然。一步跨出,戰刀悍然斬出。天空頓時劇烈的扭曲起來。熾烈的刀意直接籠罩向美公子的身體。


    依舊是以力破巧。


    美公子臉色不變,主動上前一步,又是一個天之玄圓揮灑而出。


    戰刀強勢無比的一擊也又一次被卸到一旁。在場都是頂級強者,他們誰都看得出,美公子現在所施展的這種技巧絕對是神技之中的神技。對手的力量明明比她強大的多,但卻就是破不了她這超強的防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安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安野並收藏明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