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燒倉房》
我翻拍真沒想超過原作啊 作者:諾蘭來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年前,我和她在一個熟人的婚禮上相遇,要好起來。年紀我和她幾乎相差一輪,她二十,我三十一。但這不算什麽大問題。當時我傷腦筋的事除此之外多的是。老實說,也沒工夫一一考慮什麽年齡之類。她一開始就壓根兒沒把年齡放在心上。我已結婚,這也不在話下。什麽年齡、家庭、收入,在她看來,都和腳的尺寸聲音的高低指甲的形狀一樣,純屬先天產物。總之,不是考慮便能有對策那種性質的東西。
她一邊跟一位有名的某某老師學啞劇,一邊為了生計當廣告模特。不過,她因為嫌麻煩,時常把代理人交待的工作一推了之,所以收入實在微乎其微。不足部分似乎主要靠幾個男友的好意接濟。當然具體情況我不清楚,隻是根據她的語氣猜想大概如此。
話雖這麽說,可我並非暗示她為錢而同男人睡覺什麽的。偶爾或許有類似情況。即使真有,也不是本質性問題。本質上恐怕單純得多。也正是這種無遮無掩不拘一格的單純吸引了某一類型的人。在她的單純麵前,他們不由想把自己心中盤根錯節的感情投放到她身上去。解釋固然解釋不好,總之我想是這麽迴事。依她的說法,她是在這種單純的支撐下生活的。
當然,如此效用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這同“剝橘皮“是同一道理。
就講一下“剝橘皮“好了。
最初認識她時,她告訴我她在學啞劇。
我“哦“了一聲,沒怎麽吃驚。最近的女孩都在搞什麽名堂。而且看上去她也不像是一心一意磨練自己才能的那種類型。
而後她開始“剝橘皮“。如字麵所示,“剝橘皮“就是剝橘子的皮。她左邊有個小山般滿滿裝著橘子的玻璃盆,右邊有個裝橘皮的盆---這是假設,其實什麽也沒有。她拿起一個想象中的橘子,慢慢剝皮,一瓣一瓣放入口中把渣吐出。吃罷一個,把渣歸攏一起用橘皮包好放入右邊的盆。如此反複不止。用語言說來,自然算不了什麽事。然而實際在眼前看十分二十分鍾---我和她在酒吧高台前閑聊的時間裏她一直邊說邊幾乎下意識地如此“剝橘皮“---我漸漸覺得現實感從自己周圍被吮吸掉了。這實在是一種莫名其妙的心情。過去艾希曼在被送上以色列法庭時,有人建議最合適的刑罰是將其關進密封室後一點點將空氣抽去。究竟遭遇怎樣的死法我不清楚,隻是驀然記起有這麽迴事。
“你好像蠻有才能嘛。“我說。
“哎喲,這還不簡單,哪裏談得上才能!總之不是以為這裏有橘子,而隻要忘掉這裏沒橘子就行了嘛,非常簡單。“
“簡直是說禪。“
我因此中意了她。
我和她也不是常常見麵。一般每月一迴,頂多兩迴。我打電話給她,約她出去玩。我們一起吃飯,或去酒吧喝酒,很起勁地說話。我聽她說,她聽我說。盡管兩人之間幾乎不存在共同話題,但這無所謂。可以說,我們已經算是朋友了。吃喝錢當然全由我付。有時她也打電話給我,基本是她沒錢餓肚子的時候。那時候她的確吃得很多,多得叫人難以置信。
和她一起,我得以徹底放鬆下來。什麽不情願幹的工作啦,什麽弄不出頭緒的雞毛蒜皮小事啦,什麽莫名其妙之人的莫名其妙的思想啦,得以統統忘卻腦後。她像是有這麽一種本事。她所說的話沒有什麽正正經經的含義,有時我甚至隻是哼哈作答而幾乎沒聽。而每當側耳傾聽,便仿佛在望遠方的流雲,有一股悠悠然的溫馨。
我也跟她說了不少。從私人事情到泛泛之論,都可以暢所欲言。或者她也可能同我一樣半聽不聽而僅僅隨口附和。果真如此我也不在乎。我希求的是某種心緒,至少不是理解和同情。
我說了許多,但沒說一句要緊話。也沒什麽該說的。
實情就是這樣。
也沒什麽該說的。
兩年前的春天她父親患心髒病死了,一筆多少湊成整數的現金歸她所有。至少據她說來是這樣。她說想用這筆錢去北非一段時間。何苦去北非我不清楚,正好我認識一個在阿爾及利亞駐東京使館工作的女孩,遂介紹給她。於是她去了阿爾及利亞。也是因勢之所趨,我到機場送她。她隻拎一個塞有替換衣服的寒傖的波士頓旅行包。從外表看去,覺得她與其說去北非,莫如說是迴北非。
“真的返迴日本?“我開玩笑問道。
“當然返迴呀!“她說。
三個月後她返迴日本。比走時還瘦了三公斤,曬得黑黢黢的,並領迴一個新戀人,說兩人是在阿爾及利亞一家餐館相識的。阿爾及利亞日本人不多,兩人很快親密起來,不久成了戀人。據我所知,此人是她第一個較為正規的戀人。
他二十七八歲,高個子,衣著得體,說話斯斯文文。表情雖不夠豐富,但長相基本算是漂亮那類,給人的感覺也不壞。手大,指很長。
之所以了解這麽詳細,是因為我去機場接兩人來著。突然有電報從貝魯特打來,上麵隻有日期和飛機航班。意思像是要我接機。飛機一落地---其實由於天氣不好飛機誤點四小時之久,我在咖啡屋看了四本周刊---兩人便手挽手從艙門走出,儼然一對和和美美的小夫妻。她將男方介紹給我。我們幾乎條件反射地握手。一如在外國長期生活之人,他握得很有力。之後我們走進餐館。她說她橫豎得吃蓋澆飯,我和他喝啤酒。
他說他在搞貿易。什麽貿易卻沒說。至於是不大喜歡談自己的工作,還是怕談起來隻能使我無聊故而客氣不談,情由我不得而知。不過老實說,對於貿易我也不是很想聽,就沒特意打聽。由於沒什麽好談的,他講起貝魯特治安情況和突尼斯的上水道。看來他對北非到中東的局勢相當熟悉。
吃罷蓋澆飯,她大大打個哈欠,說困了,樣子簡直像當場就能睡著似的。忘說了,她的毛病就是不管什麽場所都犯困。她提出用出租車送我迴家,我說電車快,自己坐電車迴去好了。搞不清自己是為什麽特意來的機場。
“能見到你真高興。“他懷有歉意似地對我說。
“幸會幸會。“我答道。
其後同他見了幾次。每當我在哪裏同她邂逅,旁邊肯定有他。我和她約會,他甚至開車把她送到約會地點。他開一輛通體閃光的銀色德國賽車。對車我幾乎一無所知,具體無法介紹,隻覺得很像費裏尼黑白電影中的車,不是普通工薪人員所能擁有的。
“肯定錢多得不得了。“一次我試探她。
“是的。“她不大感興趣似地說,“肯定是的,或許。“
“搞貿易能賺那麽多?“
“搞貿易?“
“他那麽說的,說是搞貿易的。“
“那麽就是那樣的吧。不過……我可不太清楚的。因為看上去他也不像怎麽做事的樣子,總是見人,打電話。“
這簡直成了菲茨傑拉德的《了不起的蓋茨比》,我想。做什麽不知道,反正就是有錢,謎一樣的小夥子。
十月間一個周日下午,她打來電話。妻一清早就去親戚家了,隻我自己在家。那是個天氣晴好的愜意的周日,我邊望院子裏樟樹邊吃蘋果。僅那一天我就吃了七個蘋果。我不時有這種情況,想吃蘋果想得發瘋。也許是一種什麽預兆。
“就在離你家不遠的地方,兩個人馬上去你那裏玩好麽?“她說。
“兩個人?“我反問。
“我和他呀。“
“可以,當然可以。“我迴答。
“那好,三十分鍾後到。“言畢,她掛斷電話。
我在沙發上發了一會兒呆,去浴室衝淋浴刮胡子。擦幹身體,同時摳了摳耳朵。也想過是不是該拾掇一下房間,終歸還是作罷。因為統統拾掇妥當時間不夠用,而若不能統統拾掇妥當就莫如幹脆不動為好。房間裏,書籍雜誌信件唱片鉛筆毛衣到處扔得亂七八糟,但並不覺得怎麽不幹淨。剛結束了一件工作,沒心思做什麽。我坐在沙發上,又看著樟樹吃個蘋果。
兩點多時兩人來了。房子前傳來賽車的刹車聲。出門一看,見那輛有印象的銀色賽車停在路上。她從車窗裏探出臉招手。我把車領到後院停車位那裏。
“來了。“她笑吟吟地說。她穿一件薄得足以清楚勾勒出**形狀的短衫,下麵一條橄欖綠超短裙。
他穿一件藏青色輕便西服,覺得與以前見麵時印象多少有所不同---至少是因為他長出兩天左右的胡須。雖說沒刮胡須,但在他全然沒有邋遢感,不過陰翳約略變濃一點罷了。下了車,他馬上摘下太陽鏡,塞進胸袋。
“在您休息時突然打擾,實在抱歉。“他說。
“哪裏,無所謂。每天都算休息,再說正一個人閑得無聊呢。“我應道。
“飯食帶來了。“說著,他從車座後麵拿出一個大白紙袋。
“飯食?“
“也沒什麽東西。隻是覺得星期天突然來訪,還是帶點吃的合適。“他說。
“那太謝謝了。從早上起就光吃蘋果了。“
進了門,我們把食物攤在桌子上。東西相當可觀:烤牛肉三明治、色拉、熏鮭魚、藍漿果冰激淩,而且量也足夠。她把東西移往盤子的時間裏,我從冰箱裏取出白葡萄酒,拔出軟塞。儼然小型宴會。
“好了。好吧,肚子餓壞了。“依舊饑腸轆轆的她說。
我們嚼三明治,吃色拉,抓熏鮭魚。葡萄酒喝光後,又從冰箱拿啤酒來喝。我家的冰箱惟獨啤酒總是塞得滿滿的。一個朋友開一家小公司,應酬用的啤酒券剩下來就低價格分給我。
他怎麽喝臉都毫不改色。我也算是相當能喝啤酒的。她也陪著喝了幾罐。結果不到一小時二十四個空啤酒罐就擺滿了桌麵。喝得相當可以。她從唱片架上挑出幾張唱片,放在自動轉換唱片的唱機上。邁爾斯·戴維斯的《空氣精靈》傳到耳畔。
“自動轉換唱片的唱機---你還真有近來少見的東西。“他說。
我解釋說自己是自動轉換唱機迷。告訴他物色好的這類唱機相當不易。他彬彬有禮地聽著,邊聽邊附和。
談了一會兒唱機後,他沉默片刻。然後說:“有大麻葉,不吸點兒?“
我有點猶豫。因為一個月前我剛戒煙,正是微妙時期,我不清楚這時吸大麻對戒煙有怎樣的作用。但終歸還是決定吸了。他從紙袋底部掏出包在錫紙裏的黑煙葉,放在卷煙紙上迅速卷起,邊角那兒用舌頭舔了舔。隨即用打火機點燃,深深吸幾口確認火已點好後轉給我。大麻葉質量實在是好。好半天我們一聲不響,一人一口輪流吸著。邁爾斯·戴維斯終了,換上約翰·施特勞斯的圓舞曲集。搭配莫名其妙,不過不壞。
吸罷一支,她說困了。原本睡眠不足,又喝了三罐啤酒吸了大麻的緣故,她確實說困就困。我把她領上二樓,讓她在床上躺下。她說想借t恤。我把t恤遞給她。她三兩下脫去衣服,從頭頂一下子套進t恤躺下。我問冷不冷時,她已經“噝噝“睡了過去。我搖頭下樓。
客廳裏,她的戀人已卷好第二支大麻。小子真是厲害。說起來我也很想鑽到她旁邊猛猛睡上一覺。卻又不能。我們吸第二支大麻。約翰·施特勞斯的圓舞曲仍在繼續。不知為何,我竟想起小學文藝匯演時的戲劇來。我演的是手套店裏的老伯,小狐狸來店找老伯買手套。但小狐狸帶來的錢不夠。
“那可不夠買手套噢。“我說。角色有點不地道。
“可我媽媽冷得不得了,都紅紅的凍裂了。求求您了。“小狐狸說。
“不成,不行啊。攢夠錢再來。那樣……“
“……時常燒倉房。“他說。
“不好意思?“我正有點心不在焉,以為自己聽錯了。
“時常燒倉房。“他重複道。
我看著他。他用指尖摩挲打火機的花紋,爾後將大麻狠狠吸入肺裏憋十秒鍾,再徐徐吐出。煙圈宛如ectosm從他口中飄散出來。他把大麻轉遞給我。
“東西很不錯吧?“他問。
我點頭。
“從印度帶來的,隻選特別好的。吸這玩意兒,會莫名其妙地想起好些事來。而且都是光和氣味方麵的。記憶的質……“說到這裏,他悠悠停了一會兒,尋找確切字眼似地輕打了幾個響指,“好像整個變了。你不這麽認為?“
“那麽認為。“我說。我也恰好想起文藝匯演時舞台的嘈雜和做背景用的厚紙板上塗的顏料味兒。
“想聽你講講倉房。“我說。
他看了我一眼。臉上依然是沒有堪稱表情的表情。
“講可以麽?“他問。
“當然。“
“其實很簡單。澆上汽油,扔上擦燃的火柴,看它忽地起火---這就完事了。燒完十五分鍾都花不上。“
“那麽,“我銜住煙在口,竟找不出下一個詞來。“幹嘛燒倉房呢?“
“反常?“
“不明白。你燒倉房,我不燒倉房。可以說這裏有顯而易見的差別。作為我,較之是否反常,更想弄清這差別是怎麽個東西。再說,倉房是你先說出口的。“
“是啊,“他說,“的確如你所說。對了,可有拉維·香卡的唱片?“
沒有,我說。
他愣了一會兒。其意識仿佛拉不斷扯不開的橡膠泥。抑或拉不斷扯不開是我的意識也未可知。
“大約兩個月燒一處倉房。“他說,繼而打個響指,“我覺得這個進度最合適不過。當然我指的是對我來說。“
我不置可否地點下頭。進度?
“燒自家倉房不成?“我問。
他以費解的眼神看我的臉。“我何苦非燒自家倉房不可呢?你為什麽以為我會有幾處倉房?“
“那麽就是說,“我說,“是燒別人的倉房嘍?“
“是的,“他應道,“當然是的,別人的倉房。所以一句話,這是犯罪行為。如你我在這裏吸大麻,同屬犯罪行為。“
我臂肘拄在椅子扶手上不做聲。
“就是說,我是擅自放火燒別人的倉房。當然選擇不至發展成嚴重火災的來燒。畢竟我並非存心捅出一場火災。作為我,僅僅是想燒倉房。“
我點下頭,碾死吸短的大麻。“可一旦給逮住就是問題喲。到底是放火,弄不好可能吃官司的。“
“哪裏逮得住!“他很自若地說,“潑上汽油,擦燃火柴,轉身就跑,從遠處用望遠鏡慢慢欣賞。根本逮不住。何況燒的不過是小得不成樣子的倉房,警察不會那麽輕易出動。“
其言或許不差,我想。再說,任何人都不至於想到如此衣冠楚楚的開外國車的小夥子會到處燒人家的倉房。
“這事她可知道?“我指著二樓問。
“一無所知。說實話,這事除你,沒對任何人講過。畢竟不是可以對誰都講的那類事。“
“為什麽講給我聽呢?“
他筆直地伸出左手指蹭了蹭自己的臉頰,發出長胡須沙沙作響那種幹澀的聲音,如小蟲子爬在繃得緊緊的薄紙片上。“你是寫的,可能對人的行動模式之類懷有興趣,我想。我還猜想家那種人在對某一事物做出判斷之前能夠先原封不動地加以賞玩。如果賞玩措辭不合適,說全盤接受也未嚐不可。所以講給了你。也很想講的,作為我。“
我點點頭。但坦率地說,我還真不曉得如何算是全盤接受。
“這麽說也許奇怪,“他在我麵前攤開雙手,又慢慢合在一起,“我覺得世上好像有很多很多倉房,都在等我點火去燒。海邊孤零零的倉房,田地中間的倉房……反正各種各樣的倉房。隻消十五分鍾就燒得一幹二淨,簡直像壓根兒不存在那玩意兒。誰都不傷心。隻是---消失而已,忽地。“
“但倉房是不是已沒用,該由你判斷吧?“
“我不做什麽判斷。那東西等人去燒,我隻是接受下來罷了。明白?僅僅是接受那裏存在的東西。和下雨一樣。下雨,河水上漲,有什麽被衝跑---雨難道做什麽判斷?跟你說,我並非專門想幹有違道德的事。我也還是擁護道德規範的。那對人的存在乃是非常重要的力量。沒有道德規範,人就無法存在。而我覺得所謂道德規範,恐怕指的是同時存在的一種均衡。“
“同時存在?“
“就是說,我在這裏,又在那裏。我在東京,同時又在突尼斯。予以譴責的是我,加以寬恕的是我。打比方就是這樣,就是有這麽一種均衡。如果沒有這種均衡,我想我們就沒辦法生存下去。這也就像是一個金屬卡子似的,沒有它我們就會散架,徹底七零八落。正因為有它,我們的同時存在才成為可能。“
“那就是說,你燒倉房屬於符合道德規範的行為囉?“
“準確來說不然,而是維護道德規範的行為。不過,道德規範最好還是忘掉。在這裏它不是本質性的。我想說的是:世界上有許許多多那樣的倉房。我有我的倉房,你有你的倉房,不騙你。世界上大致所有地方我都去了,所有事都經曆了。好幾次差點兒沒命。非我自吹自擂。不過算了,不說了。平時我不怎麽開口,可一喝酒就喋喋不休。“
我們像要驅暑降溫似的,就那樣一動不動沉默良久。我不知說什麽好。感覺上就好像坐在列車上觀望窗外連連出現又連連消失的奇妙風景。身體鬆弛,把握不準細部動作。但可以作為觀念真切感覺出我身體的存在。的確未嚐不可以稱之為同時存在。一個我在思考,一個我在凝視思考的我。時間極為精確地刻錄著多重節奏。
“喝啤酒?“稍頃,我問。
“謝謝,那就不客氣了。“
我從廚房拿來四罐啤酒,卡蒙貝爾奶酪也一起拿來。我們各喝兩罐啤酒,吃著奶酪。
“上次燒倉房是什麽時候?“我試著問。
“是啊,“他輕輕握著空啤酒罐略一沉吟,“夏天,八月末。“
“下次什麽時候燒呢?“
“不知道,又不是排了日程表往日曆上做記號等著。心血來潮就去燒。“
“可並不是想燒的時候就正好有合適的倉房吧?“
“那當然。“他沉靜地說,“所以,要事先選好適合燒的才行。“
“做庫存記錄嘍?“
“是那麽迴事。“
“再問一點好麽?“
“請。“
“下次燒的倉房已經定了?“
他眉間聚起皺紋,然後“噝“一聲從鼻孔深吸口氣。“是啊,已經定了。“
我再沒說什麽,一小口一小口地啜著剩下的啤酒。
“那倉房好得很,好久沒碰上那麽值得燒的倉房了。其實今天也是來做事先調查的。“
“那就是說離這兒不遠嘍?“
“就在附近。“他說。
於是倉房談到此為止。
五點,他叫起戀人,就突然來訪表示歉意。雖然啤酒喝得相當夠量,臉色卻絲毫沒變。他從後院開出賽車。
“倉房的事當心點!“分手時我說。
“是啊。“他說,“反正就這附近。“
“倉房?什麽倉房?“她問。
“男人間的話。“他說。
“得得。“她道。
隨即兩人消失。
我返迴客廳,倒在沙發上。茶幾上所有東西都零亂不堪。我拾起掉地的雙排扣風衣,蒙在頭上沉沉睡了過去。
醒來時房間一片漆黑。
七點。
藍幽幽的夜色和大麻嗆人的煙味壅蔽著房間。夜色黑得很不均勻,不均勻得出奇。我倒在沙發上不動,試圖接著迴想文藝匯演時的那場戲,卻已記不真切。小狐狸莫非把手套弄到手了?
我從沙發上起身,開窗調換房間裏的空氣。之後去廚房煮咖啡喝了。
翌日,我去書店買一本我所在街區的地圖迴來。兩萬分之一的白色地圖,連小胡同都標在上麵。我手拿地圖在我家周圍一帶繞來轉去,用鉛筆往有倉房的位置打x。三天走了方圓四公裏,無一遺漏。我家位於郊區,四周還有很多農舍,所以倉房也不在少數:一共十六處。
他要燒的倉房必是其中一處。根據他說“就在附近“時的語氣,我堅信不至於離我家遠出多少。
我對十六處倉房的現狀仔細查看了一遍。首先把離住宅太近或緊挨塑料棚的除外。其次把裏邊堆放農具以至農藥等物,尚可充分利用的也去掉。因我想他決不至於燒什麽農具農藥。
結果隻剩五處,五處該燒的倉房,或者是說五處燒也無妨的倉房---十五分鍾即可燒垮也無人為之遺憾的倉房。至於他要燒其中哪一處我則難以確定。因為再往下隻是喜好問題。但作為我仍極想知道五處之中他選何處。
我攤開地圖,留下五處倉房,其餘的把x號擦掉。準備好直角規、曲線規和分線規,出門繞著五處倉房轉了一圈,設定折身迴家的最短路線。道路爬坡沿河,曲曲彎彎,因此這項作業頗費工夫。最後測定路線距離為七點二公裏。反複測量了幾次,可以說幾乎沒有誤差。
翌晨六時,我穿上運動服,登上輕便鞋,沿此路線跑去。反正每天早晨都跑六公裏,增加一公裏也沒什麽痛苦。風景不壞。雖說途中有兩個鐵路道口,但很少停下等車。
出門首先繞著附近的大學運動場兜了一圈,接著沿河邊沒人走動的土路跑三公裏。途中遇到第一處倉房。然後穿過樹林,爬徐緩的坡路。又遇到一處倉房。稍往前有一座賽馬用的馬廄。馬看見火也許多少會嘶鬧。但如此而已,別無實際損害。
第三處倉房和第四處倉房酷似又老又醜的雙胞胎,相距也不過二百米。哪個都那麽陳舊那麽髒汙,甚至叫人覺得要燒索性一起燒掉算了。
最後一處倉房在鐵道口旁邊,位於六公裏處。已完全棄置不用。朝鐵路那邊釘著一塊百事可樂白鐵皮招牌。建築物---我不知能否稱其為建築物---幾乎已開始解體。的確如他所說,看上去果真像在靜等誰來點上一把火。
我在最後一處倉房前稍站一會兒,做了幾次深唿吸,之後穿過鐵道口迴家。跑步所需時間為三十一分三十秒。跑完衝淋浴吃早餐。吃完歪在沙發聽一張唱片,聽完開始工作。
一個月時間裏每天早上我都跑這同一路線。然而倉房沒燒。
我不時掠過一念:他會不會叫我燒倉房呢?就是說,他往我腦袋裏輸入燒倉房這一圖像,之後像給自行車胎打氣一樣使之迅速膨脹。不錯,有時我的確心想,與其靜等他燒,莫如自己擦火柴燒幹淨來得痛快。畢竟隻是個破破爛爛的小倉房。
但這恐怕還是我想過頭了。作為實際問題,我並沒有燒什麽倉房。無論我腦袋裏火燒倉房圖像如何擴張,我都不是實際給倉房放火那一類型的人。燒倉房的不是我,是他。也可能他換了該燒的倉房。或者過於繁忙而找不出燒倉房時間亦未可知。她那邊也杳無音信。
十二月來臨,秋天完結,早晨的空氣開始砭人肌膚了。倉房依然故我。白色的霜落在倉房頂上。冬季的鳥們在冰冷的樹林裏“啪啦啪啦“傳出很大的振翅聲。世界照舊運轉不休。
再次見到他,已是去年的十二月中旬了,聖誕節前夕。到處都在放聖誕讚歌。我上街給各種各樣的人買各種各樣的聖誕禮物。走在乃木阪一帶時發現了他的車。無疑是他那輛銀色賽車。品川編號,左車頭燈旁邊有道輕傷。車停在一家咖啡館停車場內。當然車沒有以前見到時那麽神氣活現閃閃發光。也許我神經過敏,銀色看上去多少有些黯然。不過很可能是我的錯覺。我有一種把自己記憶篡改得於己有利的傾向。我果斷地走入咖啡館。
咖啡館裏黑麻麻的,一股濃鬱的咖啡味兒。幾乎聽不到人語,巴洛克音樂在靜靜流淌。我很快找到了他。他一個人靠窗邊坐著,正在喝奶油咖啡。盡管房間熱得足以使眼鏡完全變白,但他仍穿開司米斜紋呢大衣,圍巾也沒解下。
我略一遲疑,決定還是打招唿。但沒有說在外麵發現他的車---無論如何我是偶然進入這家咖啡館,偶然見到他的。
“坐坐可以?“我問。
“當然。請。“他說。
隨後我們不鹹不淡地聊起了閑話。聊不起來。原本就沒什麽共同話題,加之他好像在考慮別的什麽。雖說如此,又不像對我和他同坐覺得不便。他提起突尼斯的港口,講在那裏如何捉蝦。不是出於應酬地講,講得蠻認真。然而話如細涓滲入沙地倏然中止,再無下文。
他揚手叫來男侍,要了第二杯奶油咖啡。
“對了,倉房的事怎麽樣了?“我一咬牙問道。
他唇角泌出一絲笑意,“啊,你倒還記得,“說著,他從衣袋裏掏出手帕,擦下嘴角又裝迴去,“當然燒了,燒得一幹二淨,一如講定的那樣。“
“就在我家附近?“
“是的,真就在附近。“
“什麽時候?“
“上次去你家後大約十天。“
我告訴他自己把倉房位置標進地圖,每天都在那前麵轉圈跑步。“所以不可能看漏。“我說。
“真夠周密的。“他一副開心的樣子,“周密,合乎邏輯,但肯定看漏了。那種情況是有的。由於過分接近而疏忽看漏。“
“不大明白。“
他重新打好領帶,覷了眼表。“太近了。“他說,“可我這就得走了。這個下次再慢慢談好麽?對不起,讓人等著呢。“
我沒理由勸阻他。他站起身,把煙和打火機放進衣袋。
“對了,那以後可見到她了?“他問。
“沒有,沒見到。你呢?“
“也沒見到。聯係不上。宿舍房間沒有,電話打不通,啞劇班她也一直沒去。“
“說不定一忽兒去了哪裏,以前有過幾次的。“
他雙手插衣袋站著,定定地注視著桌麵。“身無分文,又一個半月之久!在維持生存這方麵她腦袋可是不太夠用的喲!“他在衣袋裏打了個響指。“我十分清楚,她的的確確身無分文。像樣的朋友也沒有。通訊錄上倒是排得滿滿的,那隻不過是人名罷了。那孩子沒有靠得住的朋友。不過她信賴你來著。這不是什麽社交辭令。我想你對她屬於特殊存在。我都有點嫉妒,真的。以前我這人幾乎沒嫉妒過誰。“他輕歎口氣,再次覷了眼表,“我得走了,在哪裏再見麵吧!“
我點下頭,話竟未順利出口。總是這樣。在這小子麵前語句難以道出。
其後我給她打了好多次電話。電話因未付電話費已被切斷。我不由擔心起來,便去宿舍找她。她房間的門關得嚴嚴的,直達郵件成捆插在信箱裏。哪裏也見不到管理人,連她是否仍住在這裏都無從確認。我從手冊上撕下一頁,寫了個留言條:“請跟我聯係“,寫下名字投進信箱。但沒有聯係。
第二次去那宿舍時,門上已掛了別的入居者的名牌。敲門也沒人出來。管理人依然不見影子。
於是我放棄了努力。事情差不多過去一年了。
她消失了。
每天早上我仍在五處倉房前跑步。我家周圍的倉房依然一個也沒被燒掉。也沒聽說哪裏倉房給燒了。又一個十二月轉來,冬鳥從頭頂掠過。我的年齡繼續遞增。
夜色昏黑中,我不時考慮將被燒毀的倉房。
-------------------------------------------------
本篇收錄於1987年發表的短篇集《螢》,是電影《燃燒》的原著。另,電影還部分吸納福克納的《燒馬棚》,可結合閱讀。
kadolfeichma
,**黨衛軍中校,作為二戰中屠殺猶太人的主要罪犯,在阿根廷被以色列秘密警察逮捕,在耶路撒冷被判死刑。
[3
eirut,黎巴嫩首都,重要的中轉城市。
federifellini,意大利著名導演,代表作《甜蜜的生活》,其作品風格神秘怪誕、奇幻誇張,有非理性主義和超現實的狂放特色。
milesdavis,美國著名小號手,曾是爵士樂領軍人物,對爵士樂發展有巨大貢獻。
joha
straussjr.,奧地利著名作曲家,被稱為“圓舞曲之王”“華爾茲之王”。
意為“心靈體”,心靈科學上假設靈媒體在降神時釋放出的一種物質。
[8
avishankar,印度傳統音樂作曲家,西塔爾琴大師,披頭士樂隊吉他手喬治·哈裏森的恩師,諾拉·瓊斯的父親。.
camembert,一種法國傳統奶酪,味道清淡,可用於烹飪,也可直接佐酒食用。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愛閱app閱讀最新內容
“沈兄!”
“嗯!”
沈長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會打個招唿,或是點頭。
但不管是誰。
每個人臉上都沒有多餘的表情,仿佛對什麽都很是淡漠。
對此。
沈長青已是習以為常。
因為這裏是鎮魔司,乃是維護大秦穩定的一個機構,主要的職責就是斬殺妖魔詭怪,當然也有一些別的副業。
可以說。
鎮魔司中,每一個人手上都沾染了許多的鮮血。
當一個人見慣了生死,那麽對很多事情,都會變得淡漠。
剛開始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沈長青有些不適應,可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
鎮魔司很大。
能夠留在鎮魔司的人,都是實力強橫的高手,或者是有成為高手潛質的人。
沈長青屬於後者。
其中鎮魔司一共分為兩個職業,一為鎮守使,一為除魔使。
任何一人進入鎮魔司,都是從最低層次的除魔使開始,
網站即將關閉,下載愛閱app免費看最新內容
然後一步步晉升,最終有望成為鎮守使。
沈長青的前身,就是鎮魔司中的一個見習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級的那種。
擁有前身的記憶。
他對於鎮魔司的環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沒有用太長時間,沈長青就在一處閣樓麵前停下。
跟鎮魔司其他充滿肅殺的地方不同,此處閣樓好像是鶴立雞群一般,在滿是血腥的鎮魔司中,呈現出不一樣的寧靜。
此時閣樓大門敞開,偶爾有人進出。
沈長青僅僅是遲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進去。
進入閣樓。
環境便是徒然一變。
一陣墨香夾雜著微弱的血腥味道撲麵而來,讓他眉頭本能的一皺,但又很快舒展。
鎮魔司每個人身上那種血腥的味道,幾乎是沒有辦法清洗幹淨。
請退出轉碼頁麵,請下載愛閱app閱讀最新章節。
筆趣派為你提供最快的我翻拍真沒想超過原作啊更新,番外《燒倉房》免費閱讀。
23shu8
她一邊跟一位有名的某某老師學啞劇,一邊為了生計當廣告模特。不過,她因為嫌麻煩,時常把代理人交待的工作一推了之,所以收入實在微乎其微。不足部分似乎主要靠幾個男友的好意接濟。當然具體情況我不清楚,隻是根據她的語氣猜想大概如此。
話雖這麽說,可我並非暗示她為錢而同男人睡覺什麽的。偶爾或許有類似情況。即使真有,也不是本質性問題。本質上恐怕單純得多。也正是這種無遮無掩不拘一格的單純吸引了某一類型的人。在她的單純麵前,他們不由想把自己心中盤根錯節的感情投放到她身上去。解釋固然解釋不好,總之我想是這麽迴事。依她的說法,她是在這種單純的支撐下生活的。
當然,如此效用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這同“剝橘皮“是同一道理。
就講一下“剝橘皮“好了。
最初認識她時,她告訴我她在學啞劇。
我“哦“了一聲,沒怎麽吃驚。最近的女孩都在搞什麽名堂。而且看上去她也不像是一心一意磨練自己才能的那種類型。
而後她開始“剝橘皮“。如字麵所示,“剝橘皮“就是剝橘子的皮。她左邊有個小山般滿滿裝著橘子的玻璃盆,右邊有個裝橘皮的盆---這是假設,其實什麽也沒有。她拿起一個想象中的橘子,慢慢剝皮,一瓣一瓣放入口中把渣吐出。吃罷一個,把渣歸攏一起用橘皮包好放入右邊的盆。如此反複不止。用語言說來,自然算不了什麽事。然而實際在眼前看十分二十分鍾---我和她在酒吧高台前閑聊的時間裏她一直邊說邊幾乎下意識地如此“剝橘皮“---我漸漸覺得現實感從自己周圍被吮吸掉了。這實在是一種莫名其妙的心情。過去艾希曼在被送上以色列法庭時,有人建議最合適的刑罰是將其關進密封室後一點點將空氣抽去。究竟遭遇怎樣的死法我不清楚,隻是驀然記起有這麽迴事。
“你好像蠻有才能嘛。“我說。
“哎喲,這還不簡單,哪裏談得上才能!總之不是以為這裏有橘子,而隻要忘掉這裏沒橘子就行了嘛,非常簡單。“
“簡直是說禪。“
我因此中意了她。
我和她也不是常常見麵。一般每月一迴,頂多兩迴。我打電話給她,約她出去玩。我們一起吃飯,或去酒吧喝酒,很起勁地說話。我聽她說,她聽我說。盡管兩人之間幾乎不存在共同話題,但這無所謂。可以說,我們已經算是朋友了。吃喝錢當然全由我付。有時她也打電話給我,基本是她沒錢餓肚子的時候。那時候她的確吃得很多,多得叫人難以置信。
和她一起,我得以徹底放鬆下來。什麽不情願幹的工作啦,什麽弄不出頭緒的雞毛蒜皮小事啦,什麽莫名其妙之人的莫名其妙的思想啦,得以統統忘卻腦後。她像是有這麽一種本事。她所說的話沒有什麽正正經經的含義,有時我甚至隻是哼哈作答而幾乎沒聽。而每當側耳傾聽,便仿佛在望遠方的流雲,有一股悠悠然的溫馨。
我也跟她說了不少。從私人事情到泛泛之論,都可以暢所欲言。或者她也可能同我一樣半聽不聽而僅僅隨口附和。果真如此我也不在乎。我希求的是某種心緒,至少不是理解和同情。
我說了許多,但沒說一句要緊話。也沒什麽該說的。
實情就是這樣。
也沒什麽該說的。
兩年前的春天她父親患心髒病死了,一筆多少湊成整數的現金歸她所有。至少據她說來是這樣。她說想用這筆錢去北非一段時間。何苦去北非我不清楚,正好我認識一個在阿爾及利亞駐東京使館工作的女孩,遂介紹給她。於是她去了阿爾及利亞。也是因勢之所趨,我到機場送她。她隻拎一個塞有替換衣服的寒傖的波士頓旅行包。從外表看去,覺得她與其說去北非,莫如說是迴北非。
“真的返迴日本?“我開玩笑問道。
“當然返迴呀!“她說。
三個月後她返迴日本。比走時還瘦了三公斤,曬得黑黢黢的,並領迴一個新戀人,說兩人是在阿爾及利亞一家餐館相識的。阿爾及利亞日本人不多,兩人很快親密起來,不久成了戀人。據我所知,此人是她第一個較為正規的戀人。
他二十七八歲,高個子,衣著得體,說話斯斯文文。表情雖不夠豐富,但長相基本算是漂亮那類,給人的感覺也不壞。手大,指很長。
之所以了解這麽詳細,是因為我去機場接兩人來著。突然有電報從貝魯特打來,上麵隻有日期和飛機航班。意思像是要我接機。飛機一落地---其實由於天氣不好飛機誤點四小時之久,我在咖啡屋看了四本周刊---兩人便手挽手從艙門走出,儼然一對和和美美的小夫妻。她將男方介紹給我。我們幾乎條件反射地握手。一如在外國長期生活之人,他握得很有力。之後我們走進餐館。她說她橫豎得吃蓋澆飯,我和他喝啤酒。
他說他在搞貿易。什麽貿易卻沒說。至於是不大喜歡談自己的工作,還是怕談起來隻能使我無聊故而客氣不談,情由我不得而知。不過老實說,對於貿易我也不是很想聽,就沒特意打聽。由於沒什麽好談的,他講起貝魯特治安情況和突尼斯的上水道。看來他對北非到中東的局勢相當熟悉。
吃罷蓋澆飯,她大大打個哈欠,說困了,樣子簡直像當場就能睡著似的。忘說了,她的毛病就是不管什麽場所都犯困。她提出用出租車送我迴家,我說電車快,自己坐電車迴去好了。搞不清自己是為什麽特意來的機場。
“能見到你真高興。“他懷有歉意似地對我說。
“幸會幸會。“我答道。
其後同他見了幾次。每當我在哪裏同她邂逅,旁邊肯定有他。我和她約會,他甚至開車把她送到約會地點。他開一輛通體閃光的銀色德國賽車。對車我幾乎一無所知,具體無法介紹,隻覺得很像費裏尼黑白電影中的車,不是普通工薪人員所能擁有的。
“肯定錢多得不得了。“一次我試探她。
“是的。“她不大感興趣似地說,“肯定是的,或許。“
“搞貿易能賺那麽多?“
“搞貿易?“
“他那麽說的,說是搞貿易的。“
“那麽就是那樣的吧。不過……我可不太清楚的。因為看上去他也不像怎麽做事的樣子,總是見人,打電話。“
這簡直成了菲茨傑拉德的《了不起的蓋茨比》,我想。做什麽不知道,反正就是有錢,謎一樣的小夥子。
十月間一個周日下午,她打來電話。妻一清早就去親戚家了,隻我自己在家。那是個天氣晴好的愜意的周日,我邊望院子裏樟樹邊吃蘋果。僅那一天我就吃了七個蘋果。我不時有這種情況,想吃蘋果想得發瘋。也許是一種什麽預兆。
“就在離你家不遠的地方,兩個人馬上去你那裏玩好麽?“她說。
“兩個人?“我反問。
“我和他呀。“
“可以,當然可以。“我迴答。
“那好,三十分鍾後到。“言畢,她掛斷電話。
我在沙發上發了一會兒呆,去浴室衝淋浴刮胡子。擦幹身體,同時摳了摳耳朵。也想過是不是該拾掇一下房間,終歸還是作罷。因為統統拾掇妥當時間不夠用,而若不能統統拾掇妥當就莫如幹脆不動為好。房間裏,書籍雜誌信件唱片鉛筆毛衣到處扔得亂七八糟,但並不覺得怎麽不幹淨。剛結束了一件工作,沒心思做什麽。我坐在沙發上,又看著樟樹吃個蘋果。
兩點多時兩人來了。房子前傳來賽車的刹車聲。出門一看,見那輛有印象的銀色賽車停在路上。她從車窗裏探出臉招手。我把車領到後院停車位那裏。
“來了。“她笑吟吟地說。她穿一件薄得足以清楚勾勒出**形狀的短衫,下麵一條橄欖綠超短裙。
他穿一件藏青色輕便西服,覺得與以前見麵時印象多少有所不同---至少是因為他長出兩天左右的胡須。雖說沒刮胡須,但在他全然沒有邋遢感,不過陰翳約略變濃一點罷了。下了車,他馬上摘下太陽鏡,塞進胸袋。
“在您休息時突然打擾,實在抱歉。“他說。
“哪裏,無所謂。每天都算休息,再說正一個人閑得無聊呢。“我應道。
“飯食帶來了。“說著,他從車座後麵拿出一個大白紙袋。
“飯食?“
“也沒什麽東西。隻是覺得星期天突然來訪,還是帶點吃的合適。“他說。
“那太謝謝了。從早上起就光吃蘋果了。“
進了門,我們把食物攤在桌子上。東西相當可觀:烤牛肉三明治、色拉、熏鮭魚、藍漿果冰激淩,而且量也足夠。她把東西移往盤子的時間裏,我從冰箱裏取出白葡萄酒,拔出軟塞。儼然小型宴會。
“好了。好吧,肚子餓壞了。“依舊饑腸轆轆的她說。
我們嚼三明治,吃色拉,抓熏鮭魚。葡萄酒喝光後,又從冰箱拿啤酒來喝。我家的冰箱惟獨啤酒總是塞得滿滿的。一個朋友開一家小公司,應酬用的啤酒券剩下來就低價格分給我。
他怎麽喝臉都毫不改色。我也算是相當能喝啤酒的。她也陪著喝了幾罐。結果不到一小時二十四個空啤酒罐就擺滿了桌麵。喝得相當可以。她從唱片架上挑出幾張唱片,放在自動轉換唱片的唱機上。邁爾斯·戴維斯的《空氣精靈》傳到耳畔。
“自動轉換唱片的唱機---你還真有近來少見的東西。“他說。
我解釋說自己是自動轉換唱機迷。告訴他物色好的這類唱機相當不易。他彬彬有禮地聽著,邊聽邊附和。
談了一會兒唱機後,他沉默片刻。然後說:“有大麻葉,不吸點兒?“
我有點猶豫。因為一個月前我剛戒煙,正是微妙時期,我不清楚這時吸大麻對戒煙有怎樣的作用。但終歸還是決定吸了。他從紙袋底部掏出包在錫紙裏的黑煙葉,放在卷煙紙上迅速卷起,邊角那兒用舌頭舔了舔。隨即用打火機點燃,深深吸幾口確認火已點好後轉給我。大麻葉質量實在是好。好半天我們一聲不響,一人一口輪流吸著。邁爾斯·戴維斯終了,換上約翰·施特勞斯的圓舞曲集。搭配莫名其妙,不過不壞。
吸罷一支,她說困了。原本睡眠不足,又喝了三罐啤酒吸了大麻的緣故,她確實說困就困。我把她領上二樓,讓她在床上躺下。她說想借t恤。我把t恤遞給她。她三兩下脫去衣服,從頭頂一下子套進t恤躺下。我問冷不冷時,她已經“噝噝“睡了過去。我搖頭下樓。
客廳裏,她的戀人已卷好第二支大麻。小子真是厲害。說起來我也很想鑽到她旁邊猛猛睡上一覺。卻又不能。我們吸第二支大麻。約翰·施特勞斯的圓舞曲仍在繼續。不知為何,我竟想起小學文藝匯演時的戲劇來。我演的是手套店裏的老伯,小狐狸來店找老伯買手套。但小狐狸帶來的錢不夠。
“那可不夠買手套噢。“我說。角色有點不地道。
“可我媽媽冷得不得了,都紅紅的凍裂了。求求您了。“小狐狸說。
“不成,不行啊。攢夠錢再來。那樣……“
“……時常燒倉房。“他說。
“不好意思?“我正有點心不在焉,以為自己聽錯了。
“時常燒倉房。“他重複道。
我看著他。他用指尖摩挲打火機的花紋,爾後將大麻狠狠吸入肺裏憋十秒鍾,再徐徐吐出。煙圈宛如ectosm從他口中飄散出來。他把大麻轉遞給我。
“東西很不錯吧?“他問。
我點頭。
“從印度帶來的,隻選特別好的。吸這玩意兒,會莫名其妙地想起好些事來。而且都是光和氣味方麵的。記憶的質……“說到這裏,他悠悠停了一會兒,尋找確切字眼似地輕打了幾個響指,“好像整個變了。你不這麽認為?“
“那麽認為。“我說。我也恰好想起文藝匯演時舞台的嘈雜和做背景用的厚紙板上塗的顏料味兒。
“想聽你講講倉房。“我說。
他看了我一眼。臉上依然是沒有堪稱表情的表情。
“講可以麽?“他問。
“當然。“
“其實很簡單。澆上汽油,扔上擦燃的火柴,看它忽地起火---這就完事了。燒完十五分鍾都花不上。“
“那麽,“我銜住煙在口,竟找不出下一個詞來。“幹嘛燒倉房呢?“
“反常?“
“不明白。你燒倉房,我不燒倉房。可以說這裏有顯而易見的差別。作為我,較之是否反常,更想弄清這差別是怎麽個東西。再說,倉房是你先說出口的。“
“是啊,“他說,“的確如你所說。對了,可有拉維·香卡的唱片?“
沒有,我說。
他愣了一會兒。其意識仿佛拉不斷扯不開的橡膠泥。抑或拉不斷扯不開是我的意識也未可知。
“大約兩個月燒一處倉房。“他說,繼而打個響指,“我覺得這個進度最合適不過。當然我指的是對我來說。“
我不置可否地點下頭。進度?
“燒自家倉房不成?“我問。
他以費解的眼神看我的臉。“我何苦非燒自家倉房不可呢?你為什麽以為我會有幾處倉房?“
“那麽就是說,“我說,“是燒別人的倉房嘍?“
“是的,“他應道,“當然是的,別人的倉房。所以一句話,這是犯罪行為。如你我在這裏吸大麻,同屬犯罪行為。“
我臂肘拄在椅子扶手上不做聲。
“就是說,我是擅自放火燒別人的倉房。當然選擇不至發展成嚴重火災的來燒。畢竟我並非存心捅出一場火災。作為我,僅僅是想燒倉房。“
我點下頭,碾死吸短的大麻。“可一旦給逮住就是問題喲。到底是放火,弄不好可能吃官司的。“
“哪裏逮得住!“他很自若地說,“潑上汽油,擦燃火柴,轉身就跑,從遠處用望遠鏡慢慢欣賞。根本逮不住。何況燒的不過是小得不成樣子的倉房,警察不會那麽輕易出動。“
其言或許不差,我想。再說,任何人都不至於想到如此衣冠楚楚的開外國車的小夥子會到處燒人家的倉房。
“這事她可知道?“我指著二樓問。
“一無所知。說實話,這事除你,沒對任何人講過。畢竟不是可以對誰都講的那類事。“
“為什麽講給我聽呢?“
他筆直地伸出左手指蹭了蹭自己的臉頰,發出長胡須沙沙作響那種幹澀的聲音,如小蟲子爬在繃得緊緊的薄紙片上。“你是寫的,可能對人的行動模式之類懷有興趣,我想。我還猜想家那種人在對某一事物做出判斷之前能夠先原封不動地加以賞玩。如果賞玩措辭不合適,說全盤接受也未嚐不可。所以講給了你。也很想講的,作為我。“
我點點頭。但坦率地說,我還真不曉得如何算是全盤接受。
“這麽說也許奇怪,“他在我麵前攤開雙手,又慢慢合在一起,“我覺得世上好像有很多很多倉房,都在等我點火去燒。海邊孤零零的倉房,田地中間的倉房……反正各種各樣的倉房。隻消十五分鍾就燒得一幹二淨,簡直像壓根兒不存在那玩意兒。誰都不傷心。隻是---消失而已,忽地。“
“但倉房是不是已沒用,該由你判斷吧?“
“我不做什麽判斷。那東西等人去燒,我隻是接受下來罷了。明白?僅僅是接受那裏存在的東西。和下雨一樣。下雨,河水上漲,有什麽被衝跑---雨難道做什麽判斷?跟你說,我並非專門想幹有違道德的事。我也還是擁護道德規範的。那對人的存在乃是非常重要的力量。沒有道德規範,人就無法存在。而我覺得所謂道德規範,恐怕指的是同時存在的一種均衡。“
“同時存在?“
“就是說,我在這裏,又在那裏。我在東京,同時又在突尼斯。予以譴責的是我,加以寬恕的是我。打比方就是這樣,就是有這麽一種均衡。如果沒有這種均衡,我想我們就沒辦法生存下去。這也就像是一個金屬卡子似的,沒有它我們就會散架,徹底七零八落。正因為有它,我們的同時存在才成為可能。“
“那就是說,你燒倉房屬於符合道德規範的行為囉?“
“準確來說不然,而是維護道德規範的行為。不過,道德規範最好還是忘掉。在這裏它不是本質性的。我想說的是:世界上有許許多多那樣的倉房。我有我的倉房,你有你的倉房,不騙你。世界上大致所有地方我都去了,所有事都經曆了。好幾次差點兒沒命。非我自吹自擂。不過算了,不說了。平時我不怎麽開口,可一喝酒就喋喋不休。“
我們像要驅暑降溫似的,就那樣一動不動沉默良久。我不知說什麽好。感覺上就好像坐在列車上觀望窗外連連出現又連連消失的奇妙風景。身體鬆弛,把握不準細部動作。但可以作為觀念真切感覺出我身體的存在。的確未嚐不可以稱之為同時存在。一個我在思考,一個我在凝視思考的我。時間極為精確地刻錄著多重節奏。
“喝啤酒?“稍頃,我問。
“謝謝,那就不客氣了。“
我從廚房拿來四罐啤酒,卡蒙貝爾奶酪也一起拿來。我們各喝兩罐啤酒,吃著奶酪。
“上次燒倉房是什麽時候?“我試著問。
“是啊,“他輕輕握著空啤酒罐略一沉吟,“夏天,八月末。“
“下次什麽時候燒呢?“
“不知道,又不是排了日程表往日曆上做記號等著。心血來潮就去燒。“
“可並不是想燒的時候就正好有合適的倉房吧?“
“那當然。“他沉靜地說,“所以,要事先選好適合燒的才行。“
“做庫存記錄嘍?“
“是那麽迴事。“
“再問一點好麽?“
“請。“
“下次燒的倉房已經定了?“
他眉間聚起皺紋,然後“噝“一聲從鼻孔深吸口氣。“是啊,已經定了。“
我再沒說什麽,一小口一小口地啜著剩下的啤酒。
“那倉房好得很,好久沒碰上那麽值得燒的倉房了。其實今天也是來做事先調查的。“
“那就是說離這兒不遠嘍?“
“就在附近。“他說。
於是倉房談到此為止。
五點,他叫起戀人,就突然來訪表示歉意。雖然啤酒喝得相當夠量,臉色卻絲毫沒變。他從後院開出賽車。
“倉房的事當心點!“分手時我說。
“是啊。“他說,“反正就這附近。“
“倉房?什麽倉房?“她問。
“男人間的話。“他說。
“得得。“她道。
隨即兩人消失。
我返迴客廳,倒在沙發上。茶幾上所有東西都零亂不堪。我拾起掉地的雙排扣風衣,蒙在頭上沉沉睡了過去。
醒來時房間一片漆黑。
七點。
藍幽幽的夜色和大麻嗆人的煙味壅蔽著房間。夜色黑得很不均勻,不均勻得出奇。我倒在沙發上不動,試圖接著迴想文藝匯演時的那場戲,卻已記不真切。小狐狸莫非把手套弄到手了?
我從沙發上起身,開窗調換房間裏的空氣。之後去廚房煮咖啡喝了。
翌日,我去書店買一本我所在街區的地圖迴來。兩萬分之一的白色地圖,連小胡同都標在上麵。我手拿地圖在我家周圍一帶繞來轉去,用鉛筆往有倉房的位置打x。三天走了方圓四公裏,無一遺漏。我家位於郊區,四周還有很多農舍,所以倉房也不在少數:一共十六處。
他要燒的倉房必是其中一處。根據他說“就在附近“時的語氣,我堅信不至於離我家遠出多少。
我對十六處倉房的現狀仔細查看了一遍。首先把離住宅太近或緊挨塑料棚的除外。其次把裏邊堆放農具以至農藥等物,尚可充分利用的也去掉。因我想他決不至於燒什麽農具農藥。
結果隻剩五處,五處該燒的倉房,或者是說五處燒也無妨的倉房---十五分鍾即可燒垮也無人為之遺憾的倉房。至於他要燒其中哪一處我則難以確定。因為再往下隻是喜好問題。但作為我仍極想知道五處之中他選何處。
我攤開地圖,留下五處倉房,其餘的把x號擦掉。準備好直角規、曲線規和分線規,出門繞著五處倉房轉了一圈,設定折身迴家的最短路線。道路爬坡沿河,曲曲彎彎,因此這項作業頗費工夫。最後測定路線距離為七點二公裏。反複測量了幾次,可以說幾乎沒有誤差。
翌晨六時,我穿上運動服,登上輕便鞋,沿此路線跑去。反正每天早晨都跑六公裏,增加一公裏也沒什麽痛苦。風景不壞。雖說途中有兩個鐵路道口,但很少停下等車。
出門首先繞著附近的大學運動場兜了一圈,接著沿河邊沒人走動的土路跑三公裏。途中遇到第一處倉房。然後穿過樹林,爬徐緩的坡路。又遇到一處倉房。稍往前有一座賽馬用的馬廄。馬看見火也許多少會嘶鬧。但如此而已,別無實際損害。
第三處倉房和第四處倉房酷似又老又醜的雙胞胎,相距也不過二百米。哪個都那麽陳舊那麽髒汙,甚至叫人覺得要燒索性一起燒掉算了。
最後一處倉房在鐵道口旁邊,位於六公裏處。已完全棄置不用。朝鐵路那邊釘著一塊百事可樂白鐵皮招牌。建築物---我不知能否稱其為建築物---幾乎已開始解體。的確如他所說,看上去果真像在靜等誰來點上一把火。
我在最後一處倉房前稍站一會兒,做了幾次深唿吸,之後穿過鐵道口迴家。跑步所需時間為三十一分三十秒。跑完衝淋浴吃早餐。吃完歪在沙發聽一張唱片,聽完開始工作。
一個月時間裏每天早上我都跑這同一路線。然而倉房沒燒。
我不時掠過一念:他會不會叫我燒倉房呢?就是說,他往我腦袋裏輸入燒倉房這一圖像,之後像給自行車胎打氣一樣使之迅速膨脹。不錯,有時我的確心想,與其靜等他燒,莫如自己擦火柴燒幹淨來得痛快。畢竟隻是個破破爛爛的小倉房。
但這恐怕還是我想過頭了。作為實際問題,我並沒有燒什麽倉房。無論我腦袋裏火燒倉房圖像如何擴張,我都不是實際給倉房放火那一類型的人。燒倉房的不是我,是他。也可能他換了該燒的倉房。或者過於繁忙而找不出燒倉房時間亦未可知。她那邊也杳無音信。
十二月來臨,秋天完結,早晨的空氣開始砭人肌膚了。倉房依然故我。白色的霜落在倉房頂上。冬季的鳥們在冰冷的樹林裏“啪啦啪啦“傳出很大的振翅聲。世界照舊運轉不休。
再次見到他,已是去年的十二月中旬了,聖誕節前夕。到處都在放聖誕讚歌。我上街給各種各樣的人買各種各樣的聖誕禮物。走在乃木阪一帶時發現了他的車。無疑是他那輛銀色賽車。品川編號,左車頭燈旁邊有道輕傷。車停在一家咖啡館停車場內。當然車沒有以前見到時那麽神氣活現閃閃發光。也許我神經過敏,銀色看上去多少有些黯然。不過很可能是我的錯覺。我有一種把自己記憶篡改得於己有利的傾向。我果斷地走入咖啡館。
咖啡館裏黑麻麻的,一股濃鬱的咖啡味兒。幾乎聽不到人語,巴洛克音樂在靜靜流淌。我很快找到了他。他一個人靠窗邊坐著,正在喝奶油咖啡。盡管房間熱得足以使眼鏡完全變白,但他仍穿開司米斜紋呢大衣,圍巾也沒解下。
我略一遲疑,決定還是打招唿。但沒有說在外麵發現他的車---無論如何我是偶然進入這家咖啡館,偶然見到他的。
“坐坐可以?“我問。
“當然。請。“他說。
隨後我們不鹹不淡地聊起了閑話。聊不起來。原本就沒什麽共同話題,加之他好像在考慮別的什麽。雖說如此,又不像對我和他同坐覺得不便。他提起突尼斯的港口,講在那裏如何捉蝦。不是出於應酬地講,講得蠻認真。然而話如細涓滲入沙地倏然中止,再無下文。
他揚手叫來男侍,要了第二杯奶油咖啡。
“對了,倉房的事怎麽樣了?“我一咬牙問道。
他唇角泌出一絲笑意,“啊,你倒還記得,“說著,他從衣袋裏掏出手帕,擦下嘴角又裝迴去,“當然燒了,燒得一幹二淨,一如講定的那樣。“
“就在我家附近?“
“是的,真就在附近。“
“什麽時候?“
“上次去你家後大約十天。“
我告訴他自己把倉房位置標進地圖,每天都在那前麵轉圈跑步。“所以不可能看漏。“我說。
“真夠周密的。“他一副開心的樣子,“周密,合乎邏輯,但肯定看漏了。那種情況是有的。由於過分接近而疏忽看漏。“
“不大明白。“
他重新打好領帶,覷了眼表。“太近了。“他說,“可我這就得走了。這個下次再慢慢談好麽?對不起,讓人等著呢。“
我沒理由勸阻他。他站起身,把煙和打火機放進衣袋。
“對了,那以後可見到她了?“他問。
“沒有,沒見到。你呢?“
“也沒見到。聯係不上。宿舍房間沒有,電話打不通,啞劇班她也一直沒去。“
“說不定一忽兒去了哪裏,以前有過幾次的。“
他雙手插衣袋站著,定定地注視著桌麵。“身無分文,又一個半月之久!在維持生存這方麵她腦袋可是不太夠用的喲!“他在衣袋裏打了個響指。“我十分清楚,她的的確確身無分文。像樣的朋友也沒有。通訊錄上倒是排得滿滿的,那隻不過是人名罷了。那孩子沒有靠得住的朋友。不過她信賴你來著。這不是什麽社交辭令。我想你對她屬於特殊存在。我都有點嫉妒,真的。以前我這人幾乎沒嫉妒過誰。“他輕歎口氣,再次覷了眼表,“我得走了,在哪裏再見麵吧!“
我點下頭,話竟未順利出口。總是這樣。在這小子麵前語句難以道出。
其後我給她打了好多次電話。電話因未付電話費已被切斷。我不由擔心起來,便去宿舍找她。她房間的門關得嚴嚴的,直達郵件成捆插在信箱裏。哪裏也見不到管理人,連她是否仍住在這裏都無從確認。我從手冊上撕下一頁,寫了個留言條:“請跟我聯係“,寫下名字投進信箱。但沒有聯係。
第二次去那宿舍時,門上已掛了別的入居者的名牌。敲門也沒人出來。管理人依然不見影子。
於是我放棄了努力。事情差不多過去一年了。
她消失了。
每天早上我仍在五處倉房前跑步。我家周圍的倉房依然一個也沒被燒掉。也沒聽說哪裏倉房給燒了。又一個十二月轉來,冬鳥從頭頂掠過。我的年齡繼續遞增。
夜色昏黑中,我不時考慮將被燒毀的倉房。
-------------------------------------------------
本篇收錄於1987年發表的短篇集《螢》,是電影《燃燒》的原著。另,電影還部分吸納福克納的《燒馬棚》,可結合閱讀。
kadolfeichma
,**黨衛軍中校,作為二戰中屠殺猶太人的主要罪犯,在阿根廷被以色列秘密警察逮捕,在耶路撒冷被判死刑。
[3
eirut,黎巴嫩首都,重要的中轉城市。
federifellini,意大利著名導演,代表作《甜蜜的生活》,其作品風格神秘怪誕、奇幻誇張,有非理性主義和超現實的狂放特色。
milesdavis,美國著名小號手,曾是爵士樂領軍人物,對爵士樂發展有巨大貢獻。
joha
straussjr.,奧地利著名作曲家,被稱為“圓舞曲之王”“華爾茲之王”。
意為“心靈體”,心靈科學上假設靈媒體在降神時釋放出的一種物質。
[8
avishankar,印度傳統音樂作曲家,西塔爾琴大師,披頭士樂隊吉他手喬治·哈裏森的恩師,諾拉·瓊斯的父親。.
camembert,一種法國傳統奶酪,味道清淡,可用於烹飪,也可直接佐酒食用。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愛閱app閱讀最新內容
“沈兄!”
“嗯!”
沈長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會打個招唿,或是點頭。
但不管是誰。
每個人臉上都沒有多餘的表情,仿佛對什麽都很是淡漠。
對此。
沈長青已是習以為常。
因為這裏是鎮魔司,乃是維護大秦穩定的一個機構,主要的職責就是斬殺妖魔詭怪,當然也有一些別的副業。
可以說。
鎮魔司中,每一個人手上都沾染了許多的鮮血。
當一個人見慣了生死,那麽對很多事情,都會變得淡漠。
剛開始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沈長青有些不適應,可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
鎮魔司很大。
能夠留在鎮魔司的人,都是實力強橫的高手,或者是有成為高手潛質的人。
沈長青屬於後者。
其中鎮魔司一共分為兩個職業,一為鎮守使,一為除魔使。
任何一人進入鎮魔司,都是從最低層次的除魔使開始,
網站即將關閉,下載愛閱app免費看最新內容
然後一步步晉升,最終有望成為鎮守使。
沈長青的前身,就是鎮魔司中的一個見習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級的那種。
擁有前身的記憶。
他對於鎮魔司的環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沒有用太長時間,沈長青就在一處閣樓麵前停下。
跟鎮魔司其他充滿肅殺的地方不同,此處閣樓好像是鶴立雞群一般,在滿是血腥的鎮魔司中,呈現出不一樣的寧靜。
此時閣樓大門敞開,偶爾有人進出。
沈長青僅僅是遲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進去。
進入閣樓。
環境便是徒然一變。
一陣墨香夾雜著微弱的血腥味道撲麵而來,讓他眉頭本能的一皺,但又很快舒展。
鎮魔司每個人身上那種血腥的味道,幾乎是沒有辦法清洗幹淨。
請退出轉碼頁麵,請下載愛閱app閱讀最新章節。
筆趣派為你提供最快的我翻拍真沒想超過原作啊更新,番外《燒倉房》免費閱讀。
23shu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