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 課堂論台詞
我翻拍真沒想超過原作啊 作者:諾蘭來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批評完是枝裕和的電影,後麵的課還要繼續上。
上什麽內容呢?
那就是分析這部電影編導內容的亮點。
作為世界頂級的那一批導演,即便拍出來一部不被大眾喜愛和接受的爛片,也有很多地方值得學習。
大量的空鏡、中遠景、固定鏡頭,配上清新柔和的色調。
緩慢、恬淡的敘事節奏裏,充滿了豐富、細膩的情感表達。
能夠讓人感到是枝裕和內心中對於底層人物的溫柔同情。
劉尚隨便挑出一段,然後開始分析鏡頭是怎麽拍攝的。
摩天輪上東洙和素英的戲,看似平淡的話,簡單一組正反打(狹小的空間連第二台機位都不允許,估計現場隻有一個攝影師+一個錄音師),卻潛藏著大量的潛台詞,也解了許多前麵鋪墊的扣,比如解開人物心結、遞進人物關係。
演員表演也極其準確和克製。
下麵,我們一句一句分析,東方哲學中話說半句、弦外之音的功力,當然這也是是枝裕和強大的台詞功底。
東洙抱著孩子,看著坐在對麵、望著正看向窗外的素英:
東洙:“要不再找找?”(=你別急,我知道你並不想再也見不到羽星,我們再找找有沒有允許日後探望孩子的養父母)
素英感到奇怪,把目光從窗外收迴,看著東洙(潛台詞=你到底想說什麽?)
東洙想解釋,立刻補充:
東洙:“或者放棄找收養也行。”(=咱不賣孩子了也行)
素英搖了搖頭,表示不必再找了
東洙:“實在不行,我們養著也行。”(眼神不敢看素英,其實是在試探有沒有可能和素英在一起養孩子,所以有些不好意思)
素英直直地看著東洙,眼神毫不避諱。
素英:“我們?”
(素英是什麽人?什麽男人沒見過,渣男會被一眼看穿的,所以她用直勾勾的眼神過去確認東洙說這話背後的意思)
東洙停頓了一秒(並不是對素英的關係請求有所遲疑,而是在為自己找台階下,怕素英不同意遞進關係而產生的尷尬)
東洙:“……四個”(=應該是“我們三個”一起養孩子,也就是東洙、尚賢和素英)
“帶著海進,五個人也行。”
東洙露出了溫暖的笑容。(他對這個臨時家庭還是非常享受的,覺得就這樣帶著海進,大家一起,也不錯)
素英無可奈何地擠了一個笑,繼續說:
素英:“真是個奇怪的家庭,誰是誰的爸爸?”(她其實還在糾結剛剛東洙傳遞的關係遞進的請求,沒有放過,想讓東洙進行確認)
東洙看這迴再不說是不行了,於是勇敢地說出了口:(但還是眼神不敢看素英,而是看著窗外)
東洙:“我當羽星的爸爸吧。”
(再看素英這個超敢的眼神,她想從東洙的眼神中確認他是否是真心、並且有這個膽量承擔一切)
素英看了他幾秒,淺淺地露出了一個微笑。
素英:“這一般不是求婚時說的話嗎?”
素英眼神再次等待東洙(又進行了一次語義的確認)
東洙馬上接:
東洙:“是嗎?”(潛台詞=哦,那就算是吧。這裏導演沒有把鏡頭切迴到東洙臉上,因為這時關係的決定權早就掌握在素英手裏,隻要素英確認,這事就成了,我們不需要再看東洙的反應鏡頭了,我們隻關注素英同不同意)
(簡單的音符起)素英笑了,也有點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至此,我們知道兩個人都確認了心意,是願意走到一起的)
但緊接著,素英又抬起頭、望向了窗外遠方,輕聲歎了口氣。
素英:“希望能那樣重新開始。”(=真希望能重新開始,就像你說的那樣生活,但現在是不可能了)
(要知道,素英也是從小獨自闖蕩社會,被迫做皮肉生意,又經曆了那麽多她這個年紀不該經曆的磨難,她太知道這些生活中開心的瞬間是多麽可貴也易逝的,所以她馬上調整了狀態,習慣性地接受了現實)
素英有些失落地轉頭看了看這對“父子”,而這時東洙臉上則洋溢著笑容。(因為他以為素英同意了,他們可以這樣一起生活下去了但他沒聽出素英背後透露的“不可能”意味)
素英久久地望著孩子出神。(留出觀眾替他們惋惜的情緒時間)
素英:“但不可能了。”(恢複她最初的眼中無神,仿佛花火慢慢地熄滅下去)
“因為我馬上會被抓捕。”
東洙臉上的笑容也消失了,他反應了一會,意識到她之前說“殺人”的事情真的要有個結果到來了。
素英開始以電視新聞報道的方式解釋自己的命運(變換了近景,讓觀眾更容易感同身受她的悲劇)
素英:“釜山賣**文某,殺害男性逃亡途中,因孩子阻礙,將嬰兒丟到嬰兒箱中逃走。”(眼中含著不甘,還帶著熱淚)
東洙這時伸出一隻手捂上了素英的眼睛。
東洙:“會被這樣報道嗎?是嗎?”
(這個動作設計的太妙了,一方麵是東洙用幽默的方式在安慰素英,用模仿新聞報道中對當事人打黑條、遮住眼的方式保護其隱私權,想幽默化解殺人入獄這太過痛苦尖銳的結局,另一方麵東洙也想以家人和愛人的方式保護素英,不讓他受外界的指責和責難,可他又知道自己什麽都幫不了忙,而且他們之前並未有過肢體接觸,所以不好上前直接觸摸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擋住她的雙眼、仿佛在保護她)
這時,摩天輪到頂端了,晃動了幾下。正好緩解了素英的尷尬。
素英:“有點晃了吧?”
東洙:“沒事,那是因為到頂了。”(=不怕,有我在呢。“到頂了”也有東方哲學中常說的“否極泰來”的意味,就是說事情最壞已經到這了,接下來就會往好處發展了,我會一直陪著你的。)
素英:“什麽也看不到,真可怕,好奇怪啊……”(=我對黑暗中的未來感到很害怕)
東洙這才慢慢把手放下。(=如果你害怕是因為看不到了,那我就把手拿下來吧)
然而素英卻在那瞬間用手抓住了東洙的手、沒有讓他放下去。(=別離開我,我需要你的陪伴)
東洙有點欣慰的樣子。
東洙:“看著你,我心裏有點舒服了。”
素英:“為什麽?”(鏡頭並沒有切迴素英,而是一直停留在東洙這邊,因為接下去該素英治愈東洙了)
東洙:“我媽也是……可能有不得不拋棄我的原因吧。”
素英:“那也……不用原諒你媽媽。”(=像我們這種拋棄孩子的媽媽是不值得被原諒的)
素英放開東洙的手(=歉疚的情緒,替東洙媽媽的,也是替自己孩子的)
素英:“她是一個糟糕的母親,這一事實不會改變。”(=我是一個糟糕的母親,這一事實不會改變。)
東洙這才把遮住素英的手臂放下來。
東洙:“所以,我替他原諒你,素英。”(=我相信你的孩子會原諒你的,我也想原諒我的媽媽。)
素英流著淚默默看著東洙。
(此刻他們在互相治愈,東洙從素英流著淚的眼神中仿佛看到了媽媽對自己的愧疚,而素英也在東洙的眼神中尋找被拋棄孩子式的救贖。)
素英眼神又黯淡下來。(她已經習慣性地自我否定一切關於生活會變美好的幻想)
素英:“羽星絕不會原諒我的。”
東洙:“你拋棄羽星,是不想讓他變成殺人犯的孩子吧。”
素英緩慢地點了點頭。
素英:“那也是。”(如果這裏沒有翻譯錯的話,隻加了個“也”的細微語義差別,語義就豐滿得多——即素英表示的是“也有這個原因”——如果真是這樣,導演對避免煽情的把控就相當克製了。因為素英沒有一下就把自己抬高到聖母的地位說“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因為拋棄孩子一定是有多方麵複雜的因素,因為自己的軟弱或沒有信心,覺得根本不可能一個人把孩子養大之類的應該也是素英的原因之一,所以她表示“不想讓羽星變成殺人犯的孩子才拋棄他”隻是其中一個原因。)
素英(繼續):“最終還是丟掉了。”(這時素英抬頭看著東洙,我覺得這個眼神極其複雜,其中有對自己犯下錯誤的認罪,也有替東洙媽媽的悔過,表示出無論出於什麽原因,媽媽親手把自己的孩子拋棄都是有罪的。)
這裏有一個長久的沉默,素英一直看著東洙,誰也沒再說話。
(我認為這個長長的沉默是留給觀眾的思考時間,仿佛在提示觀眾,你的答案是什麽?一個媽媽,無論她出於什麽因素考慮,把自己的孩子拋棄,是否是值得被原諒呢?作為旁觀者,或是作為那個孩子本身……我認為導演在本片中留下許許多多這樣的情緒空白,都是在提出問題、邀請觀眾一起思考,或是為了讓觀眾深入人物的內心感同身受,這樣的留白節奏是非常性感的。)
至此,摩天輪的段落就全部分析完了,但我還想加一點緊接著的裴鬥娜飾演的警官在車上的幾句台詞。
刑警秀珍(也許是一直在旁監聽了摩天輪上他們的對話)坐在車裏,仿佛自言自語地說:
秀珍:“(現在)最想把孩子賣出去的是我。”
助手(微笑了一下):“反而我們更像掮客了。”
(這句話很幽默、也一語道破影片主題。一群想賣孩子的人一路上互相之間、與孩子產生了深深的情感連接,他們互相撫慰和治愈,漸漸放棄自己的需求而不舍得再把孩子賣出去,一群看似十惡不赦的販賣兒童的罪犯倒變成了一群最善良、溫暖的人。而本來是正義的警察倒像是那個最無人性、千方百計想要促成買賣、抓獲他們的“壞人”。好與壞、善與惡的轉化就在他們一路相伴、追擊的過程中悄悄發生,映襯出人性裏無法被生存困境泯滅的善良底色。所以這裏秀珍也半開玩笑地指責自己現在才像是個壞人。)
講到這裏,不少學生釋然了。
之前劉尚毫不留情地批判一個大師級的導演新片,讓在場不少人惴惴不安。
現在聽到一些誇讚的話,顯得中肯。
韓露聽到周邊同學們的討論聲,笑了笑,她忽然舉手要提問。
劉尚看向韓露點頭,示意她有什麽問題可以說。
韓露直接說:
“我覺得電影台詞不該藏有這麽多玄機,尤其是生活中普通人的對話,就像我們和朋友說話,會藏那麽多的潛台詞嗎?當我們開始深究潛台詞的時候,就已經是出戲了。”
劉尚不置可否,他看向班裏的學生。
滿朝文武,支支吾吾,竟無一人敢言。
他們都認識韓露。
雖說韓露各方麵都比不上是枝裕和,但是比起學生身份的他們,輩分資曆高得多。
再怎麽樣,也輪不到他們跟韓露論道。
隻能等劉尚的解答。
劉尚卻不說話,他又看向助教江川。
江川被點了,隻能硬著頭皮站起來接話。
立場很重要,江川很顯然需要站在劉尚這邊,他直言說:
“我覺得,生活是生活,電影是電影,電影的台詞其實並不能和生活中的交談畫等號,就像是電影不能和生活劃等號一樣。一部電影有時候是幾代人濃縮的一生,一句話也可能濃縮了千萬句情緒,是值得再三解讀的。”
劉尚點點頭,示意江川坐下。
他又看向韓露,說:
“不管是編劇還是導演,設計一段台詞的時候都要考慮很多,要麽是立人設,要麽是推動劇情,電影中確實有很多生活向的台詞,但是我們看不到,為什麽呢?因為電影篇幅有限,導演就是要把重要的、有價值的對話呈現給我們看,這也是我們解讀台詞的原因所在。”
聽到這裏,台下的學生們又嘰嘰喳喳地討論起來。
下課,學生離開教室,韓露還坐在原處。
劉尚走過來,笑著問:
“有沒有找到曾經做學生的感覺?”
韓露點點頭,撐著下巴看向劉尚:
“謝謝劉哥啊,為了我,幾乎把是枝裕和批得體無完膚,就不怕大家傳出去,說你恃才傲物嗎?”
劉尚攤手,毫不介意:
“我一開始就說了,就因為是枝裕和是大師,所以才要用放大鏡去看他的電影,更何況,這次他的電影確實拍得不讓人滿意。”
韓露站起來:
“我懂了,即便是是枝裕和這樣的大師,都要被你罵,我還慫什麽呢?我迴去繼續拍電影了哈。”
上什麽內容呢?
那就是分析這部電影編導內容的亮點。
作為世界頂級的那一批導演,即便拍出來一部不被大眾喜愛和接受的爛片,也有很多地方值得學習。
大量的空鏡、中遠景、固定鏡頭,配上清新柔和的色調。
緩慢、恬淡的敘事節奏裏,充滿了豐富、細膩的情感表達。
能夠讓人感到是枝裕和內心中對於底層人物的溫柔同情。
劉尚隨便挑出一段,然後開始分析鏡頭是怎麽拍攝的。
摩天輪上東洙和素英的戲,看似平淡的話,簡單一組正反打(狹小的空間連第二台機位都不允許,估計現場隻有一個攝影師+一個錄音師),卻潛藏著大量的潛台詞,也解了許多前麵鋪墊的扣,比如解開人物心結、遞進人物關係。
演員表演也極其準確和克製。
下麵,我們一句一句分析,東方哲學中話說半句、弦外之音的功力,當然這也是是枝裕和強大的台詞功底。
東洙抱著孩子,看著坐在對麵、望著正看向窗外的素英:
東洙:“要不再找找?”(=你別急,我知道你並不想再也見不到羽星,我們再找找有沒有允許日後探望孩子的養父母)
素英感到奇怪,把目光從窗外收迴,看著東洙(潛台詞=你到底想說什麽?)
東洙想解釋,立刻補充:
東洙:“或者放棄找收養也行。”(=咱不賣孩子了也行)
素英搖了搖頭,表示不必再找了
東洙:“實在不行,我們養著也行。”(眼神不敢看素英,其實是在試探有沒有可能和素英在一起養孩子,所以有些不好意思)
素英直直地看著東洙,眼神毫不避諱。
素英:“我們?”
(素英是什麽人?什麽男人沒見過,渣男會被一眼看穿的,所以她用直勾勾的眼神過去確認東洙說這話背後的意思)
東洙停頓了一秒(並不是對素英的關係請求有所遲疑,而是在為自己找台階下,怕素英不同意遞進關係而產生的尷尬)
東洙:“……四個”(=應該是“我們三個”一起養孩子,也就是東洙、尚賢和素英)
“帶著海進,五個人也行。”
東洙露出了溫暖的笑容。(他對這個臨時家庭還是非常享受的,覺得就這樣帶著海進,大家一起,也不錯)
素英無可奈何地擠了一個笑,繼續說:
素英:“真是個奇怪的家庭,誰是誰的爸爸?”(她其實還在糾結剛剛東洙傳遞的關係遞進的請求,沒有放過,想讓東洙進行確認)
東洙看這迴再不說是不行了,於是勇敢地說出了口:(但還是眼神不敢看素英,而是看著窗外)
東洙:“我當羽星的爸爸吧。”
(再看素英這個超敢的眼神,她想從東洙的眼神中確認他是否是真心、並且有這個膽量承擔一切)
素英看了他幾秒,淺淺地露出了一個微笑。
素英:“這一般不是求婚時說的話嗎?”
素英眼神再次等待東洙(又進行了一次語義的確認)
東洙馬上接:
東洙:“是嗎?”(潛台詞=哦,那就算是吧。這裏導演沒有把鏡頭切迴到東洙臉上,因為這時關係的決定權早就掌握在素英手裏,隻要素英確認,這事就成了,我們不需要再看東洙的反應鏡頭了,我們隻關注素英同不同意)
(簡單的音符起)素英笑了,也有點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至此,我們知道兩個人都確認了心意,是願意走到一起的)
但緊接著,素英又抬起頭、望向了窗外遠方,輕聲歎了口氣。
素英:“希望能那樣重新開始。”(=真希望能重新開始,就像你說的那樣生活,但現在是不可能了)
(要知道,素英也是從小獨自闖蕩社會,被迫做皮肉生意,又經曆了那麽多她這個年紀不該經曆的磨難,她太知道這些生活中開心的瞬間是多麽可貴也易逝的,所以她馬上調整了狀態,習慣性地接受了現實)
素英有些失落地轉頭看了看這對“父子”,而這時東洙臉上則洋溢著笑容。(因為他以為素英同意了,他們可以這樣一起生活下去了但他沒聽出素英背後透露的“不可能”意味)
素英久久地望著孩子出神。(留出觀眾替他們惋惜的情緒時間)
素英:“但不可能了。”(恢複她最初的眼中無神,仿佛花火慢慢地熄滅下去)
“因為我馬上會被抓捕。”
東洙臉上的笑容也消失了,他反應了一會,意識到她之前說“殺人”的事情真的要有個結果到來了。
素英開始以電視新聞報道的方式解釋自己的命運(變換了近景,讓觀眾更容易感同身受她的悲劇)
素英:“釜山賣**文某,殺害男性逃亡途中,因孩子阻礙,將嬰兒丟到嬰兒箱中逃走。”(眼中含著不甘,還帶著熱淚)
東洙這時伸出一隻手捂上了素英的眼睛。
東洙:“會被這樣報道嗎?是嗎?”
(這個動作設計的太妙了,一方麵是東洙用幽默的方式在安慰素英,用模仿新聞報道中對當事人打黑條、遮住眼的方式保護其隱私權,想幽默化解殺人入獄這太過痛苦尖銳的結局,另一方麵東洙也想以家人和愛人的方式保護素英,不讓他受外界的指責和責難,可他又知道自己什麽都幫不了忙,而且他們之前並未有過肢體接觸,所以不好上前直接觸摸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擋住她的雙眼、仿佛在保護她)
這時,摩天輪到頂端了,晃動了幾下。正好緩解了素英的尷尬。
素英:“有點晃了吧?”
東洙:“沒事,那是因為到頂了。”(=不怕,有我在呢。“到頂了”也有東方哲學中常說的“否極泰來”的意味,就是說事情最壞已經到這了,接下來就會往好處發展了,我會一直陪著你的。)
素英:“什麽也看不到,真可怕,好奇怪啊……”(=我對黑暗中的未來感到很害怕)
東洙這才慢慢把手放下。(=如果你害怕是因為看不到了,那我就把手拿下來吧)
然而素英卻在那瞬間用手抓住了東洙的手、沒有讓他放下去。(=別離開我,我需要你的陪伴)
東洙有點欣慰的樣子。
東洙:“看著你,我心裏有點舒服了。”
素英:“為什麽?”(鏡頭並沒有切迴素英,而是一直停留在東洙這邊,因為接下去該素英治愈東洙了)
東洙:“我媽也是……可能有不得不拋棄我的原因吧。”
素英:“那也……不用原諒你媽媽。”(=像我們這種拋棄孩子的媽媽是不值得被原諒的)
素英放開東洙的手(=歉疚的情緒,替東洙媽媽的,也是替自己孩子的)
素英:“她是一個糟糕的母親,這一事實不會改變。”(=我是一個糟糕的母親,這一事實不會改變。)
東洙這才把遮住素英的手臂放下來。
東洙:“所以,我替他原諒你,素英。”(=我相信你的孩子會原諒你的,我也想原諒我的媽媽。)
素英流著淚默默看著東洙。
(此刻他們在互相治愈,東洙從素英流著淚的眼神中仿佛看到了媽媽對自己的愧疚,而素英也在東洙的眼神中尋找被拋棄孩子式的救贖。)
素英眼神又黯淡下來。(她已經習慣性地自我否定一切關於生活會變美好的幻想)
素英:“羽星絕不會原諒我的。”
東洙:“你拋棄羽星,是不想讓他變成殺人犯的孩子吧。”
素英緩慢地點了點頭。
素英:“那也是。”(如果這裏沒有翻譯錯的話,隻加了個“也”的細微語義差別,語義就豐滿得多——即素英表示的是“也有這個原因”——如果真是這樣,導演對避免煽情的把控就相當克製了。因為素英沒有一下就把自己抬高到聖母的地位說“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因為拋棄孩子一定是有多方麵複雜的因素,因為自己的軟弱或沒有信心,覺得根本不可能一個人把孩子養大之類的應該也是素英的原因之一,所以她表示“不想讓羽星變成殺人犯的孩子才拋棄他”隻是其中一個原因。)
素英(繼續):“最終還是丟掉了。”(這時素英抬頭看著東洙,我覺得這個眼神極其複雜,其中有對自己犯下錯誤的認罪,也有替東洙媽媽的悔過,表示出無論出於什麽原因,媽媽親手把自己的孩子拋棄都是有罪的。)
這裏有一個長久的沉默,素英一直看著東洙,誰也沒再說話。
(我認為這個長長的沉默是留給觀眾的思考時間,仿佛在提示觀眾,你的答案是什麽?一個媽媽,無論她出於什麽因素考慮,把自己的孩子拋棄,是否是值得被原諒呢?作為旁觀者,或是作為那個孩子本身……我認為導演在本片中留下許許多多這樣的情緒空白,都是在提出問題、邀請觀眾一起思考,或是為了讓觀眾深入人物的內心感同身受,這樣的留白節奏是非常性感的。)
至此,摩天輪的段落就全部分析完了,但我還想加一點緊接著的裴鬥娜飾演的警官在車上的幾句台詞。
刑警秀珍(也許是一直在旁監聽了摩天輪上他們的對話)坐在車裏,仿佛自言自語地說:
秀珍:“(現在)最想把孩子賣出去的是我。”
助手(微笑了一下):“反而我們更像掮客了。”
(這句話很幽默、也一語道破影片主題。一群想賣孩子的人一路上互相之間、與孩子產生了深深的情感連接,他們互相撫慰和治愈,漸漸放棄自己的需求而不舍得再把孩子賣出去,一群看似十惡不赦的販賣兒童的罪犯倒變成了一群最善良、溫暖的人。而本來是正義的警察倒像是那個最無人性、千方百計想要促成買賣、抓獲他們的“壞人”。好與壞、善與惡的轉化就在他們一路相伴、追擊的過程中悄悄發生,映襯出人性裏無法被生存困境泯滅的善良底色。所以這裏秀珍也半開玩笑地指責自己現在才像是個壞人。)
講到這裏,不少學生釋然了。
之前劉尚毫不留情地批判一個大師級的導演新片,讓在場不少人惴惴不安。
現在聽到一些誇讚的話,顯得中肯。
韓露聽到周邊同學們的討論聲,笑了笑,她忽然舉手要提問。
劉尚看向韓露點頭,示意她有什麽問題可以說。
韓露直接說:
“我覺得電影台詞不該藏有這麽多玄機,尤其是生活中普通人的對話,就像我們和朋友說話,會藏那麽多的潛台詞嗎?當我們開始深究潛台詞的時候,就已經是出戲了。”
劉尚不置可否,他看向班裏的學生。
滿朝文武,支支吾吾,竟無一人敢言。
他們都認識韓露。
雖說韓露各方麵都比不上是枝裕和,但是比起學生身份的他們,輩分資曆高得多。
再怎麽樣,也輪不到他們跟韓露論道。
隻能等劉尚的解答。
劉尚卻不說話,他又看向助教江川。
江川被點了,隻能硬著頭皮站起來接話。
立場很重要,江川很顯然需要站在劉尚這邊,他直言說:
“我覺得,生活是生活,電影是電影,電影的台詞其實並不能和生活中的交談畫等號,就像是電影不能和生活劃等號一樣。一部電影有時候是幾代人濃縮的一生,一句話也可能濃縮了千萬句情緒,是值得再三解讀的。”
劉尚點點頭,示意江川坐下。
他又看向韓露,說:
“不管是編劇還是導演,設計一段台詞的時候都要考慮很多,要麽是立人設,要麽是推動劇情,電影中確實有很多生活向的台詞,但是我們看不到,為什麽呢?因為電影篇幅有限,導演就是要把重要的、有價值的對話呈現給我們看,這也是我們解讀台詞的原因所在。”
聽到這裏,台下的學生們又嘰嘰喳喳地討論起來。
下課,學生離開教室,韓露還坐在原處。
劉尚走過來,笑著問:
“有沒有找到曾經做學生的感覺?”
韓露點點頭,撐著下巴看向劉尚:
“謝謝劉哥啊,為了我,幾乎把是枝裕和批得體無完膚,就不怕大家傳出去,說你恃才傲物嗎?”
劉尚攤手,毫不介意:
“我一開始就說了,就因為是枝裕和是大師,所以才要用放大鏡去看他的電影,更何況,這次他的電影確實拍得不讓人滿意。”
韓露站起來:
“我懂了,即便是是枝裕和這樣的大師,都要被你罵,我還慫什麽呢?我迴去繼續拍電影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