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太簡單不過。


    祖龍自己也清楚,迴首曆年來,他統治時期,對百姓實在是太不友好了。


    勞民傷財?


    苛利暴政?


    大興土木?


    使百姓水深火熱?


    每一項,都不足以比肩這些第三盛世的帝王。


    甚至是大唐當時的環境都不如。


    可以說,當時的大秦,不能用其他朝代的“太平盛世”來形容。


    既然都不太平,那還怎麽稱作盛世了。


    因此祖龍搖頭一歎,徹底失去了對盛世榜單爭奪的決心。


    哪怕他一生戎馬,雄心壯誌,不是輕易放棄之人。


    但祖龍深深知道,此次上榜,終是徒勞。


    ……


    李世民那邊,算是徹底心服口服了。


    本來他在第五,其實就不怎麽服氣。


    後來大漢排在他麵前,他自認為充其量也隻是險勝。


    但既然如此,漢唐為什麽隻能排在第五第四,而不是第一第二呢?


    究竟是哪三個盛世如此厲害?


    現在他看到了,原來大明是如此強盛!


    更重要的是,他們這骨氣,可是其他有些皇帝都學不來的。


    說起和親,難道李世民喜歡和親嗎?


    喜歡往外送人嗎?


    還不是當時環境所逼。


    和親,避免戰事,最後也是老百姓得到休息,得到太平的契機。


    然而這大明,整整一個王朝都不和親,不將自己人送入狼口,這就有些厲害了。


    當其他諸位皇帝也見識到此盤點之後,這個大明盛世,尤其是前兩個盛世,足已經能在第三的席位站穩。


    然而沒有想到的是,這上榜的大明盛世之中,竟然還有一席!


    ……朱祐樘


    【第三盛世——大明盛世】


    【第四席!】


    【弘治中興!】


    【在位皇帝:明孝宗朱祐樘!】


    ……


    頓時,朱元璋也都有些沒有反應過來。


    “咱還有後代子孫上榜?”


    朱棣也有些恍然並欣喜起來:“這是哪位孫兒?!”


    此刻,一直不怎麽說話的朱祐樘微微一愣,他想過自己上榜,可這一天來臨之時,隻覺得有些不真實,仿佛在做夢一般!


    ……


    【入榜原因一:清除佞臣!重用賢能。】


    【明孝宗即位之時,對於大明王朝是一個多災多難之年。】


    【當年,黃河發大水,頻繁鬧地震,外加遇到國喪,件件都是麻煩事。】


    【但明孝宗在位期間,推行一套非常明智的政治措施。】


    【斥逐前朝留下的一眾貪官汙吏,或殺,或貶,或逐出京師。】


    【或貶官放逐,或流放邊地,或孝陵司香。】


    【總之,前朝這些貪官,沒有一個好下場。】


    【入榜原因二:恭儉有製,勤政愛民!】


    【明孝宗力求節儉,減少皇宮的開支與供奉。】


    【裁撤皇宮中的太監、宮女等各色人員。】


    【比前朝明憲宗統治時期減少了一大半。】


    【宮廷開支最節儉的時候,隻有成化年間的六成。】


    【還停止各類奢靡活動,不大興土木,主張節約費用,各色的民間采買也都叫停,緩解百姓負擔。】


    【並屢次下詔,禁止宗室、勳戚侵占民田,魚肉百姓。且多次下詔減免地方夏稅、秋稅。】


    【這些舉措,都十分有利於緩和社會危機。】


    【正統、成化年間,農民起義不斷,有幾次還聲勢十分浩大。】


    【然而在弘治一朝,幾乎沒有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入榜原因三:注重司法。】


    【明孝宗十分重視司法,他令天下諸司審錄重囚,慎重處理刑事案件。】


    【並廢除了多項殘暴的法令,倡導寬仁治國,減輕刑罰,任用的執法官吏也比較賢明公正。】


    【入榜原因四:極力維護國家統一!】


    【明孝宗在武功方麵,也很有建樹。】


    【擊敗tlf,收複jyg以西的土地,經營哈密。】


    【並且修繕長城,抵禦外敵。】


    【愛護武將,征兵有度,在民兵製度的影響下,為明朝中後期大規模的募兵準備了充足的兵源,後來明朝幾個戰鬥力強大的募兵部隊,與此時脫離不開關係。】


    【入榜原因五,減免賦稅,經濟改革。】


    【入榜原因六,治理黃河與江南。】


    【治理水患,可以說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非常重要。】


    【黃河、運河與蘇、鬆水利的治理關係到防止沿河郡縣災害、南糧北調的運輸和財賦重地的生產,實際構成了當時國家經濟的主體。】


    【這方受難,對於整個大明王朝來說,將動搖國本。】


    【這是重中之重!】


    【而明朝開國一來,在弘治年間,發生了黃河最大規模的水災!】


    【開封城受災尤甚。】


    【為了整治此地,明孝宗不遺餘力。】


    【多次選才臣治水,疏通、堵塞決口,分水勢等等,經此治理,漕河上下二十年間,無大患!】


    【派遣大量人犒勞當時的治河工人員,經多方努力,共修浚河涇、港瀆、湖塘、鬥門、堤岸、堤壩、河道二百五十多所。】


    【徹底解決了江南水運的淤泥堵塞,經過此次治理後,以往水患多發的江南大地,從此水災頓漸,在之後的二百多年裏,幾乎是旱澇保收的魚米之鄉!】


    【總評】


    【這是一個容易被曆史遺忘的朝代。】


    【弘治中興,是明朝在明孝宗朱祐樘的治理下,出現了短暫而輝煌的治世。】


    【由於明孝宗一朝,削弱了太監亂政的現象,采取了一些發展經濟、挽救危機的治國措施,緩和了社會矛盾。】


    【出現了一個較為穩定的時期,社會經濟發展迅速,政治清明。】


    【明孝宗之後,大量起用正直之士,同時,更定律製,複議鹽法,革廢一切弊政。】


    【政治清明,朝野稱頌!】


    【此盛世,最符合對於盛世評判的所有公共標準!】


    【似乎一切屬於“盛世”的公共普遍定義,都能在此期間尋找到蛛絲馬跡。】


    【由於明孝宗勵精圖治,使明朝再度出現中興盛世。】


    【國家政治清明、經濟繁榮、百姓富裕、天下小康,是明代曆史上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的和平時期之一。】


    【而明孝宗本人,也被譽為“中興之主”!】


    ……


    “中,中興之主?”


    此時此刻,諸位皇帝都是猛然一驚。


    此天幕盤點之用詞,又上了一個台階!


    從來沒有聽說過,竟然還有所有中興盛世之令主的說辭!


    但是還確實讓人有些挑不出毛病。


    本來眾皇帝知道還有一個盛世的時候,基本上都可以想象得到了。


    既然是中興盛世,那便沒有多少墨水和可以留意的地方。


    卻沒有想到,此中興盛世,並沒有太過較於其他盛世眼前一亮的舉措。


    然而明孝宗朱祐樘就像是應該兢兢業業、隻低頭幹自己工作默默無聞的皇帝。


    他隻是將所有最基本的事情做好,卻沒有想到,隻是如此,縱觀曆史長河,又有幾人能做到?


    他能像朱元璋一樣,穿著麻衣力求節儉;


    可又有多少皇帝整日奢靡享受,紙醉金迷?


    他能治理水道天災時期,撫慰百姓;


    又是多少勞民傷財、不顧百姓死活的皇帝能做到?


    就憑愛護武將這一點,著實是打了所有大宋皇帝的臉。


    連保家衛國自己的脊梁鋼骨都不保護,外敵當前之時,誰還會保護你?


    一個朝代,連脊梁都彎了,都向敵人磕頭求饒了,還能有救?


    然而,就是在這麽多大明皇帝統治手中,大明始終昂首挺胸,屹立在世界東方!


    這一點,也是其他比不了存在!


    因此大明此刻在第三盛世,結合所有大明盛世來看,這席位,無一人有不服之意。


    祖龍看後,長歎一口氣,心情更有些淒涼。


    他如今已然明白,其實當時的方針舉措是沒有錯的。


    隻是太急於求成了。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朕一生想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


    “如果不信仙神追求長生,恐怕僅僅在那幾十年的光景之下,大秦根本無法再度崛起,再次抵禦匈奴的襲擊。”


    “可以說,當橫掃六國之後,朕唯一的敵人,就是光蔭!”


    祖龍一席感慨,出現在光幕盤點之中。


    對於祖龍來說,他的事跡,可以說是在場諸位皇帝之中最熟悉的。


    其實當時祖龍並不是那麽暴政暴戾,隻是被漢朝添油加醋得太過了。


    但勞民傷財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至於為什麽秦始皇會這麽急於求成?


    現在眾帝王也知道了答案。


    原來是秦始皇想要做的大事實在是太多了!


    要怪,就怪秦始皇帝王之心太聰明;


    要怪,就怪秦始皇的理想太崇高;


    要怪,就怪秦始皇的目光太長遠!


    長遠到都跨越了千年!


    所以僅僅有幾十年的光景,去追上那千年的發展速度,怎麽可能?


    那不就隻能壓縮當時大秦百姓了嗎。


    ……


    漢武帝看完整個大明盛世之後,也是從中得到了啟發。


    畢竟他晚年之時,其實也昏庸了一些。


    要不是之前他的功績太過耀眼,也許第四盛世的榜單都上不去。


    眼下,他知道了和第三盛世的差距究竟在哪裏。


    明君有一個好處,那就是知錯就改!


    所以漢武帝在自己的“罪己詔”上,有增添幾筆,昭告天下。


    也許在這個時空位麵的曆史,對於百姓來說,將會悄悄有所改變吧。


    ……


    而大明所有位麵,當第三盛世的視頻全部播放完,可以說所有帝王包括大臣百姓,全都皆大歡喜!


    普天同慶!


    張燈結彩!


    真如同過年了一般。


    大明四個盛世上榜,沒有一個是子虛烏有。


    而且最重要的是,讓所有前朝,也都認識到了大明的厲害!


    如果沒有這次盤點,祖龍、大漢所有帝王、大唐所有帝王,包括後麵的宋、元,以及各種外夷、小國等等,怎會知道華夏之骨的厲害?


    尤其是伴隨盤點最開始的詞之中——


    大明山河永無疆!


    這一句,更讓所有大明百姓心中無比暢快淋漓!


    現在他們也才能正式理解這一句話的含義。


    隻要心中有日月,有大明,那麽大明王朝,將永遠沒有疆域——


    處處,都將是大明子孫!


    這如何不叫人心潮澎湃?


    當然,天幕視頻進行到了這裏,第三盛世也將告一段落。


    接下來,便是獎勵發放之時!


    【古往今來曆史十大盛世——第三盛世】


    【大明盛世!】


    【特賜!】


    【五位大明盛世締造者:以戰養戰!】


    【斬殺敵首越多,整個王朝的糧食生產將增倍!】


    【斬殺敵首越多,將解鎖更多科技點!科技發展,領先其他西方各國!】


    【斬殺敵首越多,整個王朝生產力也將大幅增強!】


    ……


    看到這,所有萬界皇帝,全都愣在當場!


    因為他們根本無法相信,竟然還有這麽陰霸的獎勵!


    漢武帝反應最大,瞬間驚起!


    雙眼控製不住地晃動,“朕需要這個能力啊!若不是因為連年的戰事將國庫打都空虛,打到了勞民傷財的地步,也不會讓匈奴苟延殘喘活下來,也不會沒有消滅殆盡!”


    李世民更眼紅了!


    以戰事居多的李世民,也同樣需要這樣的能力啊。


    說白了,就是殺的人越多,獲得的好處也越多,這不是他最需要的能力嗎?


    如果有這能力,當時即便是天災降臨,地動山搖,也要冒死打下高句麗!


    李治更是氣喘籲籲,壓抑不住心髒的狂跳,“如果有了這個能力,小倭奴還能活過初一?”


    “就是翻江倒海也要把那小島蕩平!”


    可這時,大漢和大唐皇帝們這時才更加對那個問題心癢難耐。


    那就是,屬於他們大漢和大唐皇帝的獎勵,哪去了?


    之前,大唐第五的時候,他們不敢要。


    畢竟他們做了錯事,在萬界麵前,和大漢吵了起來。


    甚至要鬧到讓外夷看笑話的程度。


    大漢當然也一樣。


    所以伴隨著天幕的盤點過後,他們便不敢多提。


    沒有降下屬於他們的天罰就好不錯了,哪還敢要什麽獎勵?


    再說了,即便是帝王,哪個敢伸手直接跟“仙神”要禮物的?


    都是祭天上貢還來不及呢,哪敢要什麽獎勵。


    可現在,看著大明皇帝獲得的獎勵,他們心更癢癢了。


    也許,是林仙人有其他心思,故意沒有先放出來?


    或者是在準備什麽超大的獎勵暫時不方便透露出來?


    總之,漢武帝、李世民兩位帝王,這內心抓心撓肝,實在是太期待了!


    而第三盛世暫時告一段落,第二盛世,馬上便隨之到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盤點十大盛世,榜首竟是種花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北北方方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北北方方方並收藏盤點十大盛世,榜首竟是種花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