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章介紹一下主角的師門,請大家耐心看一下,絕對不是湊字數的,大家推薦和收藏,唿喚推薦票!謝謝大家的支持!


    ……


    ……


    葉飛聽老爺子這麽一說,似懂非懂,不由聯想到散打,泰拳職業格鬥運動員一般在二十五歲達到巔峰,在三十歲左右退役的事情來。(.mianhuatang.info好看的小說)


    “這些人大都是國家養著的,衣食住行,醫療都應該跟的上啊,為什麽巔峰狀態僅僅能保持幾年呢?這是他們訓練上進入了誤區還是衰老本就是人體不可逆轉的規律,一過二十五歲體能就開始走下坡路?”葉飛越想心中越是疑惑。


    “師傅,您這麽大年紀了,依舊寶刀未老,為什麽那些職業的散打高手和泰拳高手一般到三十歲就要退役呢?他們的生活待遇,醫療條件那麽好,不可能是因為沒有‘養’好的原因吧?”葉飛不解地問。


    “你個小傻瓜,你以為‘養’就是簡單的養身體啊。”聽了葉飛的發問後,老爺子哈哈一笑。


    “那是養什麽啊?”葉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在別人麵前他很早熟也很沉穩,隻有在師傅麵前他還是個半大的孩子。


    “為師說的‘養’,指的是養精氣神,養功夫,你明白嗎?”老爺子拍了拍葉飛的腦袋反道。


    “養精氣神,養功夫?我還是不太明白,師傅你和我詳細說說吧。”葉飛雖然已經練了兩年的武術,但是這些理論他還是第一次接觸到,自然不能一下就理解和明白。


    “看來為師要先和你說說武學境界了。”老爺子用手撫了撫花白的胡須,往園子裏的小亭子走去。


    葉飛知道老爺子肯定要和自己說緊要的事情,馬上跟了過去。


    老爺子走路如龍行虎步,腰杆子筆直,雖然穿的是一件寬鬆的練功服,但軍人風采和高手風範展露無餘。


    師徒兩人到了小亭子裏,老爺子向東而望,似乎在思考和迴憶什麽,葉飛對師傅向來敬畏,也就老老實實地站在師傅身旁,沒有說話。


    良久,老爺子輕輕地歎息了一聲,道:“如今你也算是我形意門的弟子了,我就給你講講師承吧,如果將來你有所成就,一定要記得你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走的那麽遠的。”


    “弟子明白。”葉飛點了點頭。


    “形意拳發源於山西太穀,出現於明末清初,為山西永濟姬際可所創,濟姬際傳曹繼武,曹繼武又傳山西戴龍邦和河南馬學禮。由此形意拳分化為南北兩大支係,北方的形意拳,和河南的心意**拳。"


    “戴龍邦又傳李洛能,李洛能號稱‘神拳’,他在河北山西廣收門徒,使形意拳得到大發展,這一時期其中代表人物是李洛能的八大弟子:山西的車永宏、宋世榮、宋世德、李廣亨四人;河北的郭雲深、劉奇蘭、劉曉蘭、賀運恆。這八大弟子各有所長,北方形意拳逐步衍化為具備地方特色的山西小架和河北大架。而我的師祖是李存義前輩師從劉奇蘭,我師傅是唐維祿先生,他們都是國術大師級別的人物,而那個時代是國術的黃金時代。”


    老爺子說起形意拳的發源和自己的師承的時候,臉上多少帶了些滄桑的意味。


    李存義曾在天津創辦中華武士會,後改為為天津國術館,他提出了‘武術強身健體,國術保家衛國’口號,這些都是有文獻記載的,所以葉飛也知道一些,但是對於唐維祿,葉飛根本不了解,因為李存義最出名的弟子是尚雲祥和薛顛等人,卻是沒有聽過唐維祿的名號。


    老爺子像是知道葉飛心中的疑問一般,繼續道:“師祖李存義門下弟子以尚雲祥和薛顛最富盛名,而我師父唐維祿雖然技擊水品不在尚雲祥和薛顛之下,但因為沒有什麽文化,沒有著書立說,所以後人並不知道他的名號。師祖以及我的師傅師伯師叔,對國術的發展都起了不小的貢獻,我就一一向你說說他們的事跡吧。”


    葉飛連忙稱好,他最喜歡聽這些英雄豪傑,武俠大宗師的故事和生平。


    老爺子開始介紹他的大師伯:


    “尚雲祥是我的大師伯,技成之後在武林之中威名赫赫,人稱‘鐵腳佛’,又因為他擅長崩拳,還有“半步崩拳打遍天下”的稱號。


    大師伯尚是山東人,小的時候隨其他的父親進京經營馬鐙鋪。大師伯尚雲祥自幼慧穎強識,生性爭強好勝,嗜武成性,剛開始的時候師從馬大義學功力拳,曆經幾年,前掃趟、後掃趟、古樹盤根、大掃趟,練的很是純熟,在北平已經鮮有敵手。


    大師伯尚雲祥一度自持功高。在北平護城河邊,看見一個姓李李的高手在練拳,卻不知是練何拳,大師伯尚雲祥覺得他練的拳法很是新鮮,上前就問:“你練的是什麽拳,在實戰中管用嗎?”


    李答:“不知道”。


    大師伯尚雲祥再三要求和李某試手,於是二人動起手來,剛一搭手,大師伯被李用手往前一拍,摔出很遠,師祖感到意外,要求再試,又被扔出去很遠。


    大師伯尚雲祥感到特別奇怪,又問李某:“你學的是什麽拳,學了多長時間“。


    李某答:“形意拳,不到三年”。


    從此大師伯尚雲祥對李某非常尊敬。


    大師伯尚雲祥為投名師,曆經三年耗費奔走,終見到威名武壇的師祖李存義,師祖嫌他“身矮力薄,難以成材。”而拒絕了他。


    幸得周明泰先生說情才李存義才同意收下大師伯尚雲祥。但他因身矮力小,體質並不好,又有人常以“小糖瓜”相戲,激得他發誓“糖瓜雖小,卻要他崩牙””,所以我師伯不計寒暑,汗洗朝夕,勤奮練武,終於功力大進,藝冠群英。其時,形意門中無人能出其右。”


    “大師伯尚宇祥一生崇尚其師李存義‘實戰出真知’的武學思想,公開比武,與人交手無數,從無未失手。我自幼是孤兒,是我師傅唐唯祿一手養大的,我那時候還經常看到大師伯和我師傅切磋商談武學。大師伯為人極其謙遜,對後輩提攜甚多,實在是我習武之人的榜樣,迴想往事,就如在眼前啊。”


    老爺子說起尚雲祥,臉上露出了崇敬的神色,看得出來他對這個大師伯相當的推崇,而葉飛卻是聽的入了迷,這也難怪,尚雲祥這樣的人物無疑是令每個真正的武者都神往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魂覺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戰紅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戰紅豆並收藏武魂覺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