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裏,霍一凡滿臉的嚴肅,迴頭在黑板上清清楚楚的寫下了四大大字:元朝,漢人。然後迴過臉來說道:“你們對元朝有什麽認識,站起來說一下。”
李博推了推鼻子上的眼睛,舉起手來說道:“元朝是華夏曆史上疆域最廣闊的王朝,國力最為強盛的王朝之一。元朝統一全國後,強盛時期的疆域是:北到蒙古、北冰洋,南到南海,西南包括西藏、雲南、西北至今新疆東部,東北至外興安嶺、鄂霍次克海。元朝總麵積超過2200萬平方千米。”
“元朝作為中國曆史上的一個重要朝代,不僅在中華文化史上發揮了承上啟下的作用,而且在諸多領域出現了新的飛躍,推進了華夏多元一體文化的發展進程,開創了華夏各民族文化全麵交流融合的新局麵,對中華文化的繁榮和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元朝中西經濟文化交流的空前繁榮,使不同地區、國家和地區間的經濟文化雙向交流加速。華夏的火藥、指南針、印刷術傳入阿拉伯和歐洲,推進了這些地區的文明進程。阿拉伯的醫學、天文學、農業技術,歐洲的數學、金屬工藝,南亞的雕塑藝術等傳入華夏,促進了華夏古代文化的豐富和發展。元代中西文化交流信息量之大、傳播範圍之廣、對當時及未來曆史影響之大,都是人類曆史上空前的。可以說,中西方文明成就第一次出現了全方位共享的局麵。”
霍一凡示意他坐下後,說道:“很好,還有沒有人補充?”
“蒙古軍隊的對外戰爭具有征服性質,為了減少蒙古軍隊的傷亡,加快戰爭的進度,蒙古軍隊在戰爭期間對敵人采取了殘酷的屠殺政策。戰爭的結果是蒙古部族對歐亞各國造成了空前的掠奪、破壞和殺戮,並在這些國家的廢墟之上,建立起了疆域空前廣闊、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居世界第一、影響力空前的蒙古帝國,雖然帝國存在時間短暫,但對後世的影響很大。(..tw)在新千年前夕,《華盛頓郵報》選出‘本千年第一人’,不是哥侖布,不是牛頓,而是野蠻人成吉思汗。他雖然殺人如麻,但‘他和他的子孫締造了一個廣大的自由貿易區,橫跨歐亞大陸,大大地促進了東西文明的連接。’這是現時代全球化的眼光之下對元朝的整體評價。”
“恩,很好,都很好。這兩位同學從兩種不同的側麵各自闡述了對元朝的認識,如果沒有同學再發言的話,那我就來說一說我的看法。”霍一凡拍了拍身上的衣襟,看到下麵沒有人舉手後,張口說道:“蒙古政府華夏全境後,將其政權下的人民化為分蒙古、色目、漢人和南人四個等級。而這個等級裏麵所謂的漢人隻單純是指淮河以北原金朝境內的漢、契丹、女真等族以及較早被蒙古征服的雲南人,東北的高麗人也是漢人。而我們現在這些在做的同學們大部分都屬於最後一種,也被叫做蠻人。”
“蠻人!”下麵頓時有人驚唿道,作為剛剛從學校裏出來還帶著點憤青思想的他們,平時所看的都隻是元朝的疆域曆史第一,卻從來沒有想過在宏偉之下還會有這樣的陰暗。
霍一凡笑了笑,沒有理睬他們的驚訝,繼續說道:“為什麽華夏曆史對元代的評價很少,而普通老百姓也都知道‘唐宋元明清’,但為什麽我們對元朝的了解遠沒有對其他朝代了解的多。而到了現在文學以及影視作品幾乎覆蓋到曆史任何一個朝代的時候,但偏偏對元代的介紹會那麽少?難道是元代在中國的作用不大,不值得一提嗎?”
丟出一連串的問題後,霍一凡不待下麵的學生們有什麽反應,自問自答道:“不,當然不是,元朝在華夏曆史和世界曆史中所取得的功績和地位,剛才的兩位同學已經說的很詳細了。.tw[]像你們之所以會為元朝感到自豪也便是基於對它的不了解,那為什麽有著那樣地位的元朝在現代會這麽沉默呢?一是資料少,身處第三和第四階層的漢人當時無權查看比較重要的文件,比如兵譜等有針對性的東西,因此並不能了解到當權者心中的想法。二來就是咱們現在的社會講究民族大團結,對元朝的大部分暴行都含糊帶過了。”
“作為草原上民族建立的政權,草原民族的不事生產、專事掠奪的本性,決定了剛剛成立的他們不可能在自己的土地上安居樂業。他們就像一個暫時聯合起來的犯罪團夥,如果不能持續不斷搶劫其他民族的財富,他們自己很快就會分裂並相互殘殺。曆史上無數次遊牧民族的分合曆史,無一例外的證明了這一點。而作為元朝奠基者的成吉思汗當然那也深諳此理,所以wie了擺脫內心中搶劫暫時得手後對同夥內訌的恐懼,他一生中都在不算的掠奪屠殺其他民族,企圖用其他民族的苦難,避免自己的火並。”
“說到成吉思汗,他是大蒙古帝國的創業者,也是華夏元朝的太祖,可以說是蒙古人,也可以說是華夏人。但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講,他生前是華夏的侵略者,死後才在民族一統的思想下成為的‘華夏人’。蒙古人的鐵蹄曾橫掃歐亞大陸,征服數十個國家,每破一城,絕大多數人民盡皆屠殺,所有財物盡予劫取,隻留下特殊技能人士、工匠與俊美男女兒童供其利用與玩樂。許多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淪為廢墟,人煙斷絕。蒙古軍大舉侵略華夏時,因起用漢化的契丹人耶律楚材為宰相,對當時的漢人采用攻心為上的懷柔政策,暴行才有所收斂。如公元1233年,蒙古大將速不台攻下金朝汴京,本擬循例屠城,為耶律楚材力爭所免。但他們對別的國家,仍舊不改殘忍習性,所到之處,殺人如麻,積屍遍野。蒙軍攻下花剌子模國舊都玉龍赤傑,一次就屠殺一百二十萬人,平均每一名蒙古兵殺二十四人。成吉思汗攻打巴曼,其愛孫中箭身亡,城破,令將城中居民完全屠殺,雞犬不留。拔都率軍第二次西征,攻入莫斯科城,每殺一人割一耳,共割了二十七萬隻人耳。破波蘭與日耳曼聯軍,割人耳九大囊。攻陷布達佩斯,辱婦女,焚教堂,劫財寶,逢人便殺。公元1254年,蒙哥遣大將劄喇台征高麗,所過城邑灰燼,俘男女二十萬六千八百餘人,殺人無算。1255年,旭烈兀奉蒙哥命討伐木剌夷,此即蒙古的第三次西征,共攻克大小堡壘數百個,包括不戰而降的城池四十餘座,旭烈兀下令不分男女老幼幾盡屠殺。大食國都報達開城投降,蒙軍屠城七天,將全城八十萬居民殺個精光。”
說到了這裏,霍一凡一臉嚴肅的沉默了片刻之後,才又板著臉開口說道:“我可以很負責人的告訴你們,蒙古人夢醒的種族滅絕政策,就連納粹德國和倭國法西斯軍國主義都不能望其項背。然而到了現代之後,成吉思汗卻以‘偉大的民族英雄’載入華夏史冊,與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並列,受盡了無數華夏子孫的尊崇。
但是,元朝這種以武力奪得天下,以本族那些個少習文化,在管理方麵目光短淺的貴族管理政權的行為卻恰恰為華夏古代文人腦子裏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所不恥的。雖然蒙元時期文化的多元性和廣收兼容有著其顯著的特點,使得在元王朝近百年的發展中,文化藝術特別是元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但是上層統治者對漢人的歧視,下層漢人對上層統治者的敵視,兩種完全截然不同的思想在碰撞時產生的深刻矛盾。就決定了在整個華夏在元朝時期的隱士最多,而吳鎮不過是這些隱士中最為出名的一個而已。作為將文化知識當做自己仕途敲門磚的古代文人來講,難道他不想出仕,不想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嗎?
絕對不是,但在那樣的一個政治背景下,身為第四等居民的他是無法也沒有那個能力來實現自己的理想的,所以他隻能寄情感於田野,化抱負於畫卷。所以如果我們要鑒定他的畫,最為簡單的堅定方法便是將自己設身處地的換位為他的角度來看這幅畫,從畫裏的每一個細節裏感受他當時的心情,他所要表達的到底是什麽?
這一點,便是後世的模仿者仿製的手法再過高超,但是也終會因為所處環境的不同在心情上有所不同,從而導致所刻畫出的景色在精神上有所不同。”
“叮鈴鈴”
“好,今天就到這裏,大家如果有什麽疑問的話下節課在迴答。下節課,我會給你們講一些不一樣的東西。”滔滔不絕的講述了一番之後,霍一凡的表情隨著下課鈴聲的想起轉向緩和的笑意,“你們如果在專業上或是在生活上有什麽問題,都可以給我打電話,或者到荷花池附近小山後麵的那棟樓來找我!”
說完,霍一凡不管坐下那些還沉浸他剛才那番言語之中的學生,當先走了出去,讓學生們空自感歎這老師果然不管講課還是做人都是有夠牛叉。隻有那邵蕾不管不顧的追著霍一凡的腳步跟了出去。
李博推了推鼻子上的眼睛,舉起手來說道:“元朝是華夏曆史上疆域最廣闊的王朝,國力最為強盛的王朝之一。元朝統一全國後,強盛時期的疆域是:北到蒙古、北冰洋,南到南海,西南包括西藏、雲南、西北至今新疆東部,東北至外興安嶺、鄂霍次克海。元朝總麵積超過2200萬平方千米。”
“元朝作為中國曆史上的一個重要朝代,不僅在中華文化史上發揮了承上啟下的作用,而且在諸多領域出現了新的飛躍,推進了華夏多元一體文化的發展進程,開創了華夏各民族文化全麵交流融合的新局麵,對中華文化的繁榮和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元朝中西經濟文化交流的空前繁榮,使不同地區、國家和地區間的經濟文化雙向交流加速。華夏的火藥、指南針、印刷術傳入阿拉伯和歐洲,推進了這些地區的文明進程。阿拉伯的醫學、天文學、農業技術,歐洲的數學、金屬工藝,南亞的雕塑藝術等傳入華夏,促進了華夏古代文化的豐富和發展。元代中西文化交流信息量之大、傳播範圍之廣、對當時及未來曆史影響之大,都是人類曆史上空前的。可以說,中西方文明成就第一次出現了全方位共享的局麵。”
霍一凡示意他坐下後,說道:“很好,還有沒有人補充?”
“蒙古軍隊的對外戰爭具有征服性質,為了減少蒙古軍隊的傷亡,加快戰爭的進度,蒙古軍隊在戰爭期間對敵人采取了殘酷的屠殺政策。戰爭的結果是蒙古部族對歐亞各國造成了空前的掠奪、破壞和殺戮,並在這些國家的廢墟之上,建立起了疆域空前廣闊、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居世界第一、影響力空前的蒙古帝國,雖然帝國存在時間短暫,但對後世的影響很大。(..tw)在新千年前夕,《華盛頓郵報》選出‘本千年第一人’,不是哥侖布,不是牛頓,而是野蠻人成吉思汗。他雖然殺人如麻,但‘他和他的子孫締造了一個廣大的自由貿易區,橫跨歐亞大陸,大大地促進了東西文明的連接。’這是現時代全球化的眼光之下對元朝的整體評價。”
“恩,很好,都很好。這兩位同學從兩種不同的側麵各自闡述了對元朝的認識,如果沒有同學再發言的話,那我就來說一說我的看法。”霍一凡拍了拍身上的衣襟,看到下麵沒有人舉手後,張口說道:“蒙古政府華夏全境後,將其政權下的人民化為分蒙古、色目、漢人和南人四個等級。而這個等級裏麵所謂的漢人隻單純是指淮河以北原金朝境內的漢、契丹、女真等族以及較早被蒙古征服的雲南人,東北的高麗人也是漢人。而我們現在這些在做的同學們大部分都屬於最後一種,也被叫做蠻人。”
“蠻人!”下麵頓時有人驚唿道,作為剛剛從學校裏出來還帶著點憤青思想的他們,平時所看的都隻是元朝的疆域曆史第一,卻從來沒有想過在宏偉之下還會有這樣的陰暗。
霍一凡笑了笑,沒有理睬他們的驚訝,繼續說道:“為什麽華夏曆史對元代的評價很少,而普通老百姓也都知道‘唐宋元明清’,但為什麽我們對元朝的了解遠沒有對其他朝代了解的多。而到了現在文學以及影視作品幾乎覆蓋到曆史任何一個朝代的時候,但偏偏對元代的介紹會那麽少?難道是元代在中國的作用不大,不值得一提嗎?”
丟出一連串的問題後,霍一凡不待下麵的學生們有什麽反應,自問自答道:“不,當然不是,元朝在華夏曆史和世界曆史中所取得的功績和地位,剛才的兩位同學已經說的很詳細了。.tw[]像你們之所以會為元朝感到自豪也便是基於對它的不了解,那為什麽有著那樣地位的元朝在現代會這麽沉默呢?一是資料少,身處第三和第四階層的漢人當時無權查看比較重要的文件,比如兵譜等有針對性的東西,因此並不能了解到當權者心中的想法。二來就是咱們現在的社會講究民族大團結,對元朝的大部分暴行都含糊帶過了。”
“作為草原上民族建立的政權,草原民族的不事生產、專事掠奪的本性,決定了剛剛成立的他們不可能在自己的土地上安居樂業。他們就像一個暫時聯合起來的犯罪團夥,如果不能持續不斷搶劫其他民族的財富,他們自己很快就會分裂並相互殘殺。曆史上無數次遊牧民族的分合曆史,無一例外的證明了這一點。而作為元朝奠基者的成吉思汗當然那也深諳此理,所以wie了擺脫內心中搶劫暫時得手後對同夥內訌的恐懼,他一生中都在不算的掠奪屠殺其他民族,企圖用其他民族的苦難,避免自己的火並。”
“說到成吉思汗,他是大蒙古帝國的創業者,也是華夏元朝的太祖,可以說是蒙古人,也可以說是華夏人。但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講,他生前是華夏的侵略者,死後才在民族一統的思想下成為的‘華夏人’。蒙古人的鐵蹄曾橫掃歐亞大陸,征服數十個國家,每破一城,絕大多數人民盡皆屠殺,所有財物盡予劫取,隻留下特殊技能人士、工匠與俊美男女兒童供其利用與玩樂。許多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淪為廢墟,人煙斷絕。蒙古軍大舉侵略華夏時,因起用漢化的契丹人耶律楚材為宰相,對當時的漢人采用攻心為上的懷柔政策,暴行才有所收斂。如公元1233年,蒙古大將速不台攻下金朝汴京,本擬循例屠城,為耶律楚材力爭所免。但他們對別的國家,仍舊不改殘忍習性,所到之處,殺人如麻,積屍遍野。蒙軍攻下花剌子模國舊都玉龍赤傑,一次就屠殺一百二十萬人,平均每一名蒙古兵殺二十四人。成吉思汗攻打巴曼,其愛孫中箭身亡,城破,令將城中居民完全屠殺,雞犬不留。拔都率軍第二次西征,攻入莫斯科城,每殺一人割一耳,共割了二十七萬隻人耳。破波蘭與日耳曼聯軍,割人耳九大囊。攻陷布達佩斯,辱婦女,焚教堂,劫財寶,逢人便殺。公元1254年,蒙哥遣大將劄喇台征高麗,所過城邑灰燼,俘男女二十萬六千八百餘人,殺人無算。1255年,旭烈兀奉蒙哥命討伐木剌夷,此即蒙古的第三次西征,共攻克大小堡壘數百個,包括不戰而降的城池四十餘座,旭烈兀下令不分男女老幼幾盡屠殺。大食國都報達開城投降,蒙軍屠城七天,將全城八十萬居民殺個精光。”
說到了這裏,霍一凡一臉嚴肅的沉默了片刻之後,才又板著臉開口說道:“我可以很負責人的告訴你們,蒙古人夢醒的種族滅絕政策,就連納粹德國和倭國法西斯軍國主義都不能望其項背。然而到了現代之後,成吉思汗卻以‘偉大的民族英雄’載入華夏史冊,與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並列,受盡了無數華夏子孫的尊崇。
但是,元朝這種以武力奪得天下,以本族那些個少習文化,在管理方麵目光短淺的貴族管理政權的行為卻恰恰為華夏古代文人腦子裏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所不恥的。雖然蒙元時期文化的多元性和廣收兼容有著其顯著的特點,使得在元王朝近百年的發展中,文化藝術特別是元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但是上層統治者對漢人的歧視,下層漢人對上層統治者的敵視,兩種完全截然不同的思想在碰撞時產生的深刻矛盾。就決定了在整個華夏在元朝時期的隱士最多,而吳鎮不過是這些隱士中最為出名的一個而已。作為將文化知識當做自己仕途敲門磚的古代文人來講,難道他不想出仕,不想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嗎?
絕對不是,但在那樣的一個政治背景下,身為第四等居民的他是無法也沒有那個能力來實現自己的理想的,所以他隻能寄情感於田野,化抱負於畫卷。所以如果我們要鑒定他的畫,最為簡單的堅定方法便是將自己設身處地的換位為他的角度來看這幅畫,從畫裏的每一個細節裏感受他當時的心情,他所要表達的到底是什麽?
這一點,便是後世的模仿者仿製的手法再過高超,但是也終會因為所處環境的不同在心情上有所不同,從而導致所刻畫出的景色在精神上有所不同。”
“叮鈴鈴”
“好,今天就到這裏,大家如果有什麽疑問的話下節課在迴答。下節課,我會給你們講一些不一樣的東西。”滔滔不絕的講述了一番之後,霍一凡的表情隨著下課鈴聲的想起轉向緩和的笑意,“你們如果在專業上或是在生活上有什麽問題,都可以給我打電話,或者到荷花池附近小山後麵的那棟樓來找我!”
說完,霍一凡不管坐下那些還沉浸他剛才那番言語之中的學生,當先走了出去,讓學生們空自感歎這老師果然不管講課還是做人都是有夠牛叉。隻有那邵蕾不管不顧的追著霍一凡的腳步跟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