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問疑
那個春天比往年都消逝得快。(..tw好看的小說)華府在猝不及防到來的燠熱裏被一種慌亂警惕猜忌的氛圍籠罩。
彭時正小心翼翼的在門口張望,華相正在伏案披閱公文,他眉頭蹙得很緊,仿佛已經成為習慣,從鼻翼到嘴角有深深的紋路,那是長年憂心的結果。他覺察到有人,抬頭看著彭時正:“進來吧。”彭時正忙著進去打了千:“相爺。”華庭雩放下筆:“那件事情查清楚了?”彭時正點頭:“是何老頭身邊那個叫雷十兒的小廝。據他說,原是哥哥外麵犯事被人拿住,連老娘都拖累,萬不得已才受人指使做了這種大逆不道天打雷劈的事兒。”
“主使之人呢?”華庭雩問。彭時正惶恐不安的挪了挪身子:“迴相爺,沒查到。這小廝聽到消息,以為真的得手,一時沒瞞緊神色,被何老頭發現不對。他不得已跟何老頭承認了,何老頭才一轉頭來報,他就咬舌頭自盡了。怕是何老頭一麵之詞,我便拿了他,拷問了好久也說不出來,他恐怕真的不知情。”
華庭雩聽見拷問二字,皺了皺眉,又問:“姓雷那家人呢?”彭時正道:“公子早就命人去查了。我們的人到的時候,人都死了好幾天。那雷十兒以為自己死了就不連累老娘和老哥了,沒想著那幫人下手更狠,給公子下毒那天就直接把人給殺了,他還被蒙在鼓裏。村子裏的人也沒個頭緒。”
華庭雩沉吟半晌,道:“把何祿放了,讓他從此去莊子幹活,不必迴華府。”彭時正忙不迭的領命而去。華庭雩在案前愣了許久,方起身走出去。有人跟上來,他隻擺擺手:“我隨便走走,不用跟著。”
他穿了大半個園子,眼見著芍藥開得正盛,在一片蔥翠碧綠中愈顯嬌豔,不由神思恍惚。華府曆來素淨,隻愛種樹栽竹,這幾株芍藥還是從前華夫人石凝懷孕時命人特意栽的。這許多年來,竟每年依約如潮汛一般準時開放,不知是否伊人魂魄年年歸來。
芍藥亭後是雪窗堂,整個華府最清淨所在。堂中遍植翠竹,一踏入就感到一陣沁人心脾的清涼。華庭雩順著迴廊走過去,隔著窗戶就看見華煆姿態懶散的靠在竹榻上翻看什麽,不時從旁邊小幾上拿起杯子一飲而盡。窗外的竹影投在他臉上,有些瞧不清楚,走近些才發現他神情極為專注,嘴角卻挑起,也不知在嘲笑什麽。
聽見腳步聲,他抬頭,看見父親忙起身相見倒茶。華庭雩瞥了眼他手上放下的冊子,愣了一愣:“這是什麽?”還沒等華煆迴答,瞧清冊麵上特殊的青紅二色壓銀邊,不由啼笑皆非,又聞到香味,才發覺華煆方才喝的是酒不是茶,卻沒說話。
華煆本來以為又要被斥責,見華庭雩沒有動怒的跡象,才解釋道:“上次李唐遞了那個哭窮的折子,聖上交代下來,我少不得也親自看看軍餉調配是怎麽迴事。”華庭雩頷首,華煆在戶部做過幾日,人又精細,要有什麽岔子自然瞞不了他,便道:“你自己領過兵,迴來又學著打理這些後方的事情,這才真能瞧清楚打仗到底是怎麽迴事兒。”
父子倆談了一會公事,華庭雩才道:“雷十兒的事就此揭過罷。”華煆一怔,遂斂眉道:“爹可是要我放了何祿?”華庭雩掃他一眼:“我已經命人放了他。濫用私刑,嘿嘿,煆兒,你到底長大了。”華煆額頭冷汗涔涔而下,也不敢辯駁,隻得老老實實聽華庭雩訓了幾句。華庭雩話鋒又一轉:“此事來得突然,你最近可有不謹言慎行之處?”華煆哭笑不得,敢情遇刺還是因為自己做得不好,華庭雩的“自省”一誡真是放之四海而皆準。
卻聽華庭雩歎了一口氣:“煆兒,爹想你平平安安的做個好官。對小人,更要言必慮其所終,行必稽其所弊。隻要大節不錯,小處得饒人處且饒人,無謂處處樹敵。”華煆幾時聽到父親跟自己這樣推心置腹,說的又是這樣並不指望從他嘴裏聽到的論調,心頭感觸,脫口問道:“爹,做孤臣是什麽滋味?”
華庭雩一愣,過了半晌方緩緩道:“無路可退。”華煆低頭思量,隻覺得這四個字如針一樣紮在胸口。有些事情,他竟然要到現在才明白。下定了決心,他仰頭將一壺酒飲幹,盯住華庭雩的眼睛道:“孟遼不是趙靖的對手,不出兩個月就會有敗績傳來。爹你信不信我?”華庭雩不由自主的點頭,喃喃道:“你有這般才略,真沒想到。”
華煆道:“隻是我要上戰場,要保錦安,就一定要有條退路。孩兒不想再以性命擔保才可出征,更不想臨陣被召迴。有些事患立原本不願,可是不得不為,望爹成全。”華庭雩看了他許久,長歎一聲道:“這兩日你先去定風寺拜佛,靜養修身罷。”華煆一笑,拱手起身送華庭雩:“孩兒知道了。我明日一早就動身。”想想又問了一句:“爹,當初觀影琉璃珠裏說孩兒是胡薑定世良臣,是真的麽?”華庭雩眼神苦澀而複雜:“爹希望你是胡薑的定世良臣。”
次日中午華煆就到了定風寺。帶路的小沙彌跟他已經認得了,笑嘻嘻的說:“聖僧無悟大師迴來了之後,寺裏可真是熱鬧。”華煆漫不經心道:“還有誰也來過?”小沙彌眨巴眨巴大眼睛,見左右無人,得意而悄聲的對華煆道:“我偷偷看見薛小侯爺來了。小侯爺大概有好多問題要問聖僧,所以呆了很久。”華煆腳步微微一滯,卻更加溫和:“你沒看走眼?”小沙彌頗為委屈:“我起夜瞧見,月亮亮得很,怎麽會看錯?”
說話間他已被小沙彌引到前殿,見那如澄清碧水的地上站著一個少年僧侶,正低頭看自己僧袍的影子。(..tw好看的小說)華煆走過去,無悟抬頭,竟然露出一個有些孩子氣的笑容:“施主好久不見了。”
華煆站得筆挺,容色凜冽,同無悟的爛漫放鬆形成鮮明對比。他淡淡道:“大師難得下定風塔。”無悟一笑,盤膝坐在有蓮花的石台上:“貧僧心頭有疑惑,所以來見師兄。”華煆注視他:“大師也會有疑惑麽?”無悟微笑:“不惑無悟啊。”華煆心頭一動,道:“如果我問大師,有人,比如說悠王,是否能成功篡了位,大師怎麽迴答?”
無悟抬起明淨的眼眸:“若能改變,就不是**。若不是**,又何須觀影琉璃珠?”華煆道:“這麽說來,觀影琉璃珠對人事完全無用,真是徒有虛名。”
無悟笑起來,華煆有些吃驚,多日不見,無悟似乎沒有從前那樣刻意的少年沉穩,反而更有些從心所欲的意味。卻聽無悟搖頭笑道:“這點施主不及始皇。始皇立下許多規矩約束天子,便是因為知道觀影琉璃珠局限。”華煆也笑了:“我何德何能,能與始皇相提並論。”
無悟一笑,也不接口,卻問:“世間有多少條路通往錦安?”
“千千萬萬。”
“那麽這條路被阻截,換條路就不能到錦安了?”
華煆一愣,似有所悟。卻聽無悟自己歎氣道:“其實貧僧也”還不能完全領悟上蒼賜觀影琉璃珠,由四大皆空的出家人掌握之用意。但是有一點貧僧是知道的,定世得世之珠既然互相吸引,也必然互相製衡。”
華煆何等聰慧,猛地抬頭道:“沒錯。得世之珠出世,是個極大的變數,定世之珠所預測之因果聯係並不包含這個變數。”
無悟含笑道:“如今的定世之珠,隻能看到世間平和定世後的景象。施主要問的問題,貧僧無能為力。”華煆站在那裏,久久不語,再抬頭,無悟已經不知何時離去。
夜裏山間蛙聲連連,鬆濤陣陣。華煆自袖中取出得世之珠。自百年重遇後,雙珠通洽,再不會牽動驚天動地的力量,所以他放心的將手掌放在觀影琉璃珠之上,片刻間珠內就看見他離開之後漠城戰況。
大軍兵敗如山倒,如潮水一般迅速撤退。華煆難得的感到無限心痛惋惜。掐指一算,漠城兵敗應該是好幾天前的事情了,可是並無半點消息傳到錦安。恐怕是敗軍之將隱瞞不報。所謂國之將亡大概就是如此,天子笑坐重花台,烽火已燃八千裏。
華煆在定風寺住了兩日,覺得神清氣爽,中毒之後的委靡一掃而光。接到華庭雩的信之後便上路迴到錦安。還沒到家,就被薛真派人來請。
華煆到了侯府,薛真笑嗬嗬的迎上來:“氣色當真不錯。”華煆問道:“不是說要專心陪夫人,閉門謝客麽?”薛真狡黠一笑:“我提前高興唄。”隨即神秘的湊過來道,“我去見了無悟大師,求了很久,他才告訴我我要有個兒子了。”華煆哪裏肯信,卻也笑著漫應道:“小薛你未免太心急,不是過幾日就知道了麽?”薛真肅然搖頭:“若是個兒子,我自然要大宴賓客。提前準備才不失了排場。”華煆道:“女兒也沒什麽不好。”說著這話,神情竟分外柔和。薛真呸了一聲:“我薛家爵位,難道由個姑娘家繼承?”
兩人說笑著轉到密室,摒退下人,薛真方道:“這兩日不見戰報,不知怎地,我心裏一直惴惴不安。”華煆水波不興的道:“已經輸了。”薛真失聲:“怎麽可能?你不是已經將破城的法子告訴了孟遼?”華煆看他一眼,慢條斯理的說:“戰場上情勢瞬息萬變,為將者需隨機應變。我已離開漠城一兩個月,中間不知道發生了多少事情,孟遼粗蠢,不懂靈活變通,輸又有什麽稀奇?”
薛真坐下來,想了一會,才重重的歎了一聲。華煆又道:“不過戰敗也不是孟遼一個人的錯。”薛真稍做思考,就又重重的歎氣:“也是,一個孟遼加上三州刺史,你不服我我不服你,能有什麽好事?”華煆淡淡道:“鍾迴不用說了,最可恨孫統,自負狂妄,上次吃了趙靖的虧還不長記性。”薛真唉了一聲,道:“幸好你臨走之前對劉止千叮嚀萬囑咐,如果永州沅州失守,戰船來不及撤出,要他燒掉水寨戰船,決不能讓趙靖奪去。”華煆頷首:“如果真到了這一步,劉止能做到這些,也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薛真道:“如此說來,你再次出征也是遲早的事情。隻是這次得在錦安布置周全再走。”華煆但笑不語,薛真又道:“我這裏自然安排,你恐怕也要勸勸太師。華大人畢竟為相多年,若真心要結交,找幾個為你說話的人也不是不可能。”
華煆也不說自己和薛真想法不謀而合,隻是收斂了笑意道:“先帝在位時,我爹就因結黨而致禍。”薛真一笑:“當今聖上跟先帝大不一樣啊。”一麵說著一麵拿眼睛斜睨著他,“我聽說殷家本打算和你結親來著。”華煆道:“我要真答應了才惹禍。”薛真口裏嘖嘖:“聽說殷家二小姐比姐姐還要出眾。”華煆緘默,過了一會起身告辭。薛真知道自己說錯了話,隻得乖乖的送他到門口,想想還是嬉皮笑臉的又道:“我兒子生了你記得來吃酒。”華煆搖搖頭,終於笑了出來。
迴到家華庭雩也剛從政事堂迴來,彭時正命人擺了飯。華煆素來在自己院子裏吃飯,這次想了想,竟然留了下來。華庭雩見兒子等在飯桌旁,愣了一下,嘴角泛起不易覺察的微笑。
華煆等父親落了座,自己坐下,看看桌上的菜色,心想:“父親也太簡樸了些。”一時倒不知道說什麽好。卻聽華庭雩道:“這兩日前方沒有戰報送來,我心裏總覺得不妥。莫非你說孟遼會敗,竟已經應驗了?”華煆吃了口菜,慢慢咀嚼,然後才道:“爹就安心吃飯吧,哪裏有飯桌上還談論政事的?”華庭雩一愣,笑道:“煆兒說的沒錯。”華煆想起父親平時總是一個人吃飯,又哪裏有機會跟人說話,心裏不免歉疚得厲害。父子兩人久不相處,見麵也是談論公務,此刻倒默默相對,一時無話,有些尷尬。
飯後,華庭雩咳嗽一聲,從袖子裏拿出一張紙遞給華煆。華煆收了,想說什麽,華庭雩已經轉身離開。華煆迴到屋裏,在燈火下細看那張紙,寫了幾個姓名官職。他記性奇好,看了一遍就放在火上燒得幹幹淨淨。
接下去幾日,華煆帶著楚容帶刀深夜去拜訪了幾人。其中一個叫從樸的,已經做到了戶部侍郎,人極爽朗精明。其兄原是華庭雩門生,見了華煆開門見山的就道:“華大人當日出征的風采,下官甚是仰慕,哪怕揭過家兄這層不提,下官也自當為華大人效力。”
華煆道:“你我同殿為臣,自然要為聖上分憂。”從樸正色道:“華大人說的沒錯。百官心智才幹不同,可分之憂也不同。怕就怕隻一人說話,這憂又如何分得過來。”華煆見他頗有見識,微微一笑道:“當年令兄因為我爹爹的緣故,也吃了不少苦頭。從大人不怕重蹈覆轍?”從樸笑道:“大人能親身入戰陣,下官就是貪生怕死的人麽?”
華煆頷首,從袖子裏取出一本帳冊來:“我這裏的帳冊,你比我看得明白。裏麵有幾筆看著蹊蹺,麻煩從大人多多費心。”從樸接過,隻一瞟就知道是兵部調用的購置糧草馬匹的銀子,數目頗大,心下登時恍然:定是兵部裏出了紕漏,華煆便另叫不相幹的人來查。這事情果然棘手,一做不好自己身家性命也要搭進去,可是話已經說了出去,自然不能悔改,當下慨然道:“大人放心。”
華煆默然許久,才解釋道:“我也想過袖手旁觀,隻是這一仗畢竟不同往日。前方戰場不用說,後方也不能出了岔子。這幾年朝廷發放軍餉已經捉襟見肘,若再有人從中克扣,就真要出亂子了。”從樸見他金冠束發,錦衣華美,分明是一個翩翩濁世佳公子,說話聲調也不高,不急不徐,然而句極為有力沉著,其中痛心疾首憤然憂患之處極為牽動人心神,不由心折不已,從此一心一意願為差遣。
那個春天比往年都消逝得快。(..tw好看的小說)華府在猝不及防到來的燠熱裏被一種慌亂警惕猜忌的氛圍籠罩。
彭時正小心翼翼的在門口張望,華相正在伏案披閱公文,他眉頭蹙得很緊,仿佛已經成為習慣,從鼻翼到嘴角有深深的紋路,那是長年憂心的結果。他覺察到有人,抬頭看著彭時正:“進來吧。”彭時正忙著進去打了千:“相爺。”華庭雩放下筆:“那件事情查清楚了?”彭時正點頭:“是何老頭身邊那個叫雷十兒的小廝。據他說,原是哥哥外麵犯事被人拿住,連老娘都拖累,萬不得已才受人指使做了這種大逆不道天打雷劈的事兒。”
“主使之人呢?”華庭雩問。彭時正惶恐不安的挪了挪身子:“迴相爺,沒查到。這小廝聽到消息,以為真的得手,一時沒瞞緊神色,被何老頭發現不對。他不得已跟何老頭承認了,何老頭才一轉頭來報,他就咬舌頭自盡了。怕是何老頭一麵之詞,我便拿了他,拷問了好久也說不出來,他恐怕真的不知情。”
華庭雩聽見拷問二字,皺了皺眉,又問:“姓雷那家人呢?”彭時正道:“公子早就命人去查了。我們的人到的時候,人都死了好幾天。那雷十兒以為自己死了就不連累老娘和老哥了,沒想著那幫人下手更狠,給公子下毒那天就直接把人給殺了,他還被蒙在鼓裏。村子裏的人也沒個頭緒。”
華庭雩沉吟半晌,道:“把何祿放了,讓他從此去莊子幹活,不必迴華府。”彭時正忙不迭的領命而去。華庭雩在案前愣了許久,方起身走出去。有人跟上來,他隻擺擺手:“我隨便走走,不用跟著。”
他穿了大半個園子,眼見著芍藥開得正盛,在一片蔥翠碧綠中愈顯嬌豔,不由神思恍惚。華府曆來素淨,隻愛種樹栽竹,這幾株芍藥還是從前華夫人石凝懷孕時命人特意栽的。這許多年來,竟每年依約如潮汛一般準時開放,不知是否伊人魂魄年年歸來。
芍藥亭後是雪窗堂,整個華府最清淨所在。堂中遍植翠竹,一踏入就感到一陣沁人心脾的清涼。華庭雩順著迴廊走過去,隔著窗戶就看見華煆姿態懶散的靠在竹榻上翻看什麽,不時從旁邊小幾上拿起杯子一飲而盡。窗外的竹影投在他臉上,有些瞧不清楚,走近些才發現他神情極為專注,嘴角卻挑起,也不知在嘲笑什麽。
聽見腳步聲,他抬頭,看見父親忙起身相見倒茶。華庭雩瞥了眼他手上放下的冊子,愣了一愣:“這是什麽?”還沒等華煆迴答,瞧清冊麵上特殊的青紅二色壓銀邊,不由啼笑皆非,又聞到香味,才發覺華煆方才喝的是酒不是茶,卻沒說話。
華煆本來以為又要被斥責,見華庭雩沒有動怒的跡象,才解釋道:“上次李唐遞了那個哭窮的折子,聖上交代下來,我少不得也親自看看軍餉調配是怎麽迴事。”華庭雩頷首,華煆在戶部做過幾日,人又精細,要有什麽岔子自然瞞不了他,便道:“你自己領過兵,迴來又學著打理這些後方的事情,這才真能瞧清楚打仗到底是怎麽迴事兒。”
父子倆談了一會公事,華庭雩才道:“雷十兒的事就此揭過罷。”華煆一怔,遂斂眉道:“爹可是要我放了何祿?”華庭雩掃他一眼:“我已經命人放了他。濫用私刑,嘿嘿,煆兒,你到底長大了。”華煆額頭冷汗涔涔而下,也不敢辯駁,隻得老老實實聽華庭雩訓了幾句。華庭雩話鋒又一轉:“此事來得突然,你最近可有不謹言慎行之處?”華煆哭笑不得,敢情遇刺還是因為自己做得不好,華庭雩的“自省”一誡真是放之四海而皆準。
卻聽華庭雩歎了一口氣:“煆兒,爹想你平平安安的做個好官。對小人,更要言必慮其所終,行必稽其所弊。隻要大節不錯,小處得饒人處且饒人,無謂處處樹敵。”華煆幾時聽到父親跟自己這樣推心置腹,說的又是這樣並不指望從他嘴裏聽到的論調,心頭感觸,脫口問道:“爹,做孤臣是什麽滋味?”
華庭雩一愣,過了半晌方緩緩道:“無路可退。”華煆低頭思量,隻覺得這四個字如針一樣紮在胸口。有些事情,他竟然要到現在才明白。下定了決心,他仰頭將一壺酒飲幹,盯住華庭雩的眼睛道:“孟遼不是趙靖的對手,不出兩個月就會有敗績傳來。爹你信不信我?”華庭雩不由自主的點頭,喃喃道:“你有這般才略,真沒想到。”
華煆道:“隻是我要上戰場,要保錦安,就一定要有條退路。孩兒不想再以性命擔保才可出征,更不想臨陣被召迴。有些事患立原本不願,可是不得不為,望爹成全。”華庭雩看了他許久,長歎一聲道:“這兩日你先去定風寺拜佛,靜養修身罷。”華煆一笑,拱手起身送華庭雩:“孩兒知道了。我明日一早就動身。”想想又問了一句:“爹,當初觀影琉璃珠裏說孩兒是胡薑定世良臣,是真的麽?”華庭雩眼神苦澀而複雜:“爹希望你是胡薑的定世良臣。”
次日中午華煆就到了定風寺。帶路的小沙彌跟他已經認得了,笑嘻嘻的說:“聖僧無悟大師迴來了之後,寺裏可真是熱鬧。”華煆漫不經心道:“還有誰也來過?”小沙彌眨巴眨巴大眼睛,見左右無人,得意而悄聲的對華煆道:“我偷偷看見薛小侯爺來了。小侯爺大概有好多問題要問聖僧,所以呆了很久。”華煆腳步微微一滯,卻更加溫和:“你沒看走眼?”小沙彌頗為委屈:“我起夜瞧見,月亮亮得很,怎麽會看錯?”
說話間他已被小沙彌引到前殿,見那如澄清碧水的地上站著一個少年僧侶,正低頭看自己僧袍的影子。(..tw好看的小說)華煆走過去,無悟抬頭,竟然露出一個有些孩子氣的笑容:“施主好久不見了。”
華煆站得筆挺,容色凜冽,同無悟的爛漫放鬆形成鮮明對比。他淡淡道:“大師難得下定風塔。”無悟一笑,盤膝坐在有蓮花的石台上:“貧僧心頭有疑惑,所以來見師兄。”華煆注視他:“大師也會有疑惑麽?”無悟微笑:“不惑無悟啊。”華煆心頭一動,道:“如果我問大師,有人,比如說悠王,是否能成功篡了位,大師怎麽迴答?”
無悟抬起明淨的眼眸:“若能改變,就不是**。若不是**,又何須觀影琉璃珠?”華煆道:“這麽說來,觀影琉璃珠對人事完全無用,真是徒有虛名。”
無悟笑起來,華煆有些吃驚,多日不見,無悟似乎沒有從前那樣刻意的少年沉穩,反而更有些從心所欲的意味。卻聽無悟搖頭笑道:“這點施主不及始皇。始皇立下許多規矩約束天子,便是因為知道觀影琉璃珠局限。”華煆也笑了:“我何德何能,能與始皇相提並論。”
無悟一笑,也不接口,卻問:“世間有多少條路通往錦安?”
“千千萬萬。”
“那麽這條路被阻截,換條路就不能到錦安了?”
華煆一愣,似有所悟。卻聽無悟自己歎氣道:“其實貧僧也”還不能完全領悟上蒼賜觀影琉璃珠,由四大皆空的出家人掌握之用意。但是有一點貧僧是知道的,定世得世之珠既然互相吸引,也必然互相製衡。”
華煆何等聰慧,猛地抬頭道:“沒錯。得世之珠出世,是個極大的變數,定世之珠所預測之因果聯係並不包含這個變數。”
無悟含笑道:“如今的定世之珠,隻能看到世間平和定世後的景象。施主要問的問題,貧僧無能為力。”華煆站在那裏,久久不語,再抬頭,無悟已經不知何時離去。
夜裏山間蛙聲連連,鬆濤陣陣。華煆自袖中取出得世之珠。自百年重遇後,雙珠通洽,再不會牽動驚天動地的力量,所以他放心的將手掌放在觀影琉璃珠之上,片刻間珠內就看見他離開之後漠城戰況。
大軍兵敗如山倒,如潮水一般迅速撤退。華煆難得的感到無限心痛惋惜。掐指一算,漠城兵敗應該是好幾天前的事情了,可是並無半點消息傳到錦安。恐怕是敗軍之將隱瞞不報。所謂國之將亡大概就是如此,天子笑坐重花台,烽火已燃八千裏。
華煆在定風寺住了兩日,覺得神清氣爽,中毒之後的委靡一掃而光。接到華庭雩的信之後便上路迴到錦安。還沒到家,就被薛真派人來請。
華煆到了侯府,薛真笑嗬嗬的迎上來:“氣色當真不錯。”華煆問道:“不是說要專心陪夫人,閉門謝客麽?”薛真狡黠一笑:“我提前高興唄。”隨即神秘的湊過來道,“我去見了無悟大師,求了很久,他才告訴我我要有個兒子了。”華煆哪裏肯信,卻也笑著漫應道:“小薛你未免太心急,不是過幾日就知道了麽?”薛真肅然搖頭:“若是個兒子,我自然要大宴賓客。提前準備才不失了排場。”華煆道:“女兒也沒什麽不好。”說著這話,神情竟分外柔和。薛真呸了一聲:“我薛家爵位,難道由個姑娘家繼承?”
兩人說笑著轉到密室,摒退下人,薛真方道:“這兩日不見戰報,不知怎地,我心裏一直惴惴不安。”華煆水波不興的道:“已經輸了。”薛真失聲:“怎麽可能?你不是已經將破城的法子告訴了孟遼?”華煆看他一眼,慢條斯理的說:“戰場上情勢瞬息萬變,為將者需隨機應變。我已離開漠城一兩個月,中間不知道發生了多少事情,孟遼粗蠢,不懂靈活變通,輸又有什麽稀奇?”
薛真坐下來,想了一會,才重重的歎了一聲。華煆又道:“不過戰敗也不是孟遼一個人的錯。”薛真稍做思考,就又重重的歎氣:“也是,一個孟遼加上三州刺史,你不服我我不服你,能有什麽好事?”華煆淡淡道:“鍾迴不用說了,最可恨孫統,自負狂妄,上次吃了趙靖的虧還不長記性。”薛真唉了一聲,道:“幸好你臨走之前對劉止千叮嚀萬囑咐,如果永州沅州失守,戰船來不及撤出,要他燒掉水寨戰船,決不能讓趙靖奪去。”華煆頷首:“如果真到了這一步,劉止能做到這些,也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薛真道:“如此說來,你再次出征也是遲早的事情。隻是這次得在錦安布置周全再走。”華煆但笑不語,薛真又道:“我這裏自然安排,你恐怕也要勸勸太師。華大人畢竟為相多年,若真心要結交,找幾個為你說話的人也不是不可能。”
華煆也不說自己和薛真想法不謀而合,隻是收斂了笑意道:“先帝在位時,我爹就因結黨而致禍。”薛真一笑:“當今聖上跟先帝大不一樣啊。”一麵說著一麵拿眼睛斜睨著他,“我聽說殷家本打算和你結親來著。”華煆道:“我要真答應了才惹禍。”薛真口裏嘖嘖:“聽說殷家二小姐比姐姐還要出眾。”華煆緘默,過了一會起身告辭。薛真知道自己說錯了話,隻得乖乖的送他到門口,想想還是嬉皮笑臉的又道:“我兒子生了你記得來吃酒。”華煆搖搖頭,終於笑了出來。
迴到家華庭雩也剛從政事堂迴來,彭時正命人擺了飯。華煆素來在自己院子裏吃飯,這次想了想,竟然留了下來。華庭雩見兒子等在飯桌旁,愣了一下,嘴角泛起不易覺察的微笑。
華煆等父親落了座,自己坐下,看看桌上的菜色,心想:“父親也太簡樸了些。”一時倒不知道說什麽好。卻聽華庭雩道:“這兩日前方沒有戰報送來,我心裏總覺得不妥。莫非你說孟遼會敗,竟已經應驗了?”華煆吃了口菜,慢慢咀嚼,然後才道:“爹就安心吃飯吧,哪裏有飯桌上還談論政事的?”華庭雩一愣,笑道:“煆兒說的沒錯。”華煆想起父親平時總是一個人吃飯,又哪裏有機會跟人說話,心裏不免歉疚得厲害。父子兩人久不相處,見麵也是談論公務,此刻倒默默相對,一時無話,有些尷尬。
飯後,華庭雩咳嗽一聲,從袖子裏拿出一張紙遞給華煆。華煆收了,想說什麽,華庭雩已經轉身離開。華煆迴到屋裏,在燈火下細看那張紙,寫了幾個姓名官職。他記性奇好,看了一遍就放在火上燒得幹幹淨淨。
接下去幾日,華煆帶著楚容帶刀深夜去拜訪了幾人。其中一個叫從樸的,已經做到了戶部侍郎,人極爽朗精明。其兄原是華庭雩門生,見了華煆開門見山的就道:“華大人當日出征的風采,下官甚是仰慕,哪怕揭過家兄這層不提,下官也自當為華大人效力。”
華煆道:“你我同殿為臣,自然要為聖上分憂。”從樸正色道:“華大人說的沒錯。百官心智才幹不同,可分之憂也不同。怕就怕隻一人說話,這憂又如何分得過來。”華煆見他頗有見識,微微一笑道:“當年令兄因為我爹爹的緣故,也吃了不少苦頭。從大人不怕重蹈覆轍?”從樸笑道:“大人能親身入戰陣,下官就是貪生怕死的人麽?”
華煆頷首,從袖子裏取出一本帳冊來:“我這裏的帳冊,你比我看得明白。裏麵有幾筆看著蹊蹺,麻煩從大人多多費心。”從樸接過,隻一瞟就知道是兵部調用的購置糧草馬匹的銀子,數目頗大,心下登時恍然:定是兵部裏出了紕漏,華煆便另叫不相幹的人來查。這事情果然棘手,一做不好自己身家性命也要搭進去,可是話已經說了出去,自然不能悔改,當下慨然道:“大人放心。”
華煆默然許久,才解釋道:“我也想過袖手旁觀,隻是這一仗畢竟不同往日。前方戰場不用說,後方也不能出了岔子。這幾年朝廷發放軍餉已經捉襟見肘,若再有人從中克扣,就真要出亂子了。”從樸見他金冠束發,錦衣華美,分明是一個翩翩濁世佳公子,說話聲調也不高,不急不徐,然而句極為有力沉著,其中痛心疾首憤然憂患之處極為牽動人心神,不由心折不已,從此一心一意願為差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