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朱頭領見已方頃刻間一死一傷,皆因暗中有高手偷襲,當下長劍一揮,叫道:“王善舟,老子知道你就藏在草叢裏裝龜孫,有種的滾出來,真刀真槍的幹上一仗。(..tw無彈窗廣告)”王善舟大怒,冷哼一聲,手執長劍,走到道中,喝道:“朱大酋,王爺爺在此,要戰便戰,難道我‘貢嘎大仙’還怕你天狼教不成。”那朱大酋道:“好,你不怕我,他日天狼魔尊殺上五須海十二神女峰,讓你死無葬身之地。”王善舟冷冷道:“先送爾等齊上西天,無人迴去報訊,周南山又怎知是我所為?”朱大酋大怒,長劍一揮,使一式橫掃千軍,削王善舟脖子,王善舟冷哼一聲,側身讓過。他武功高過朱大酋甚多,二人打不到五十餘合,王善舟一劍將朱大酋刺死。


    餘下天狼教衛士想要逃跑,王善舟展開劍法,左刺右點,不過幾個來迴,天狼教無一人幸免。王善舟見和天狼教結下冤仇,日後周南山定不會善罷甘休,隻得命鋼釺、烏鐵錘、雷公錘三人,將地上屍體藏入密林,又將血跡用泥沙掩埋。打掃畢,鋼釺突然驚叫道:“王先生,不好了,謝姑娘三人呢?”王善舟方記起謝春苗三人,就藏在林中,入林一看,三人早不見蹤影。王善舟大怒,命令鋼釺三人,分頭就在林中搜尋。


    謝春苗被封了**道,體力不支,行動緩慢,剛逃得二裏多,便被王善舟擋住去路。王善舟冷冷道:“小美人,你說真心跟我,原來不過是緩兵之計。也罷,省得夜長夢多,擇日不如撞日,現下咱們便生米煮成熟飯,再迴五須海不遲。”謝春苗大驚,叫道:“狗賊,你,你敢褻瀆我,我,我死給你看。”王善舟突然向前,封住謝春苗啞**,謝春苗咬舌自盡皆不可能了。王善舟得意洋洋道:“小美人,待我們成就好事,你再死去,我也不會遺憾。(..tw無彈窗廣告)”言畢,開始撕剝謝春苗衣衫,眼見得謝春苗即遭不虞,但傻子和湯素妍功力全失,如同常人一般,想要援救,也無能為力……


    卻說王高直做了刑部尚書,與石崇高沆瀣一氣,狼狽為**。王高直為報父仇,不惜殫精竭慮,絞盡腦汁,欲致皇帝於死地。這**三更,王高直在密室中,接見一神秘人物。二人品茗畢,王高直道:“先生,懷王謀反失敗,皇帝身邊,多了封浩和閔家三父子貼身相助,我等再要突然發難,便會受到掣肘,應如何行動,才能成就大事呢?”那人笑道:“大人心中,早有妙策,故意詢問,是揣著明白裝糊塗,作弄在下啊?”王高直笑道:“先生何出此言?以你之韜略武功,當今之世,已然鮮有敵手,還請不吝賜教啊。”


    那人笑道:“大人,若欲成功,既有中秋佳節,我等何愁沒有機會?”王高直聞言,哈哈大笑,說道:“內子今日,特釀了桂花釀,咱們二人,不醉不休。”那人道:“好,在下願陪王大人,醉入壺中觀日月。”二人出了密室,來到花廳,李仁英已備好酒席,正含笑等候。李仁英自嫁給王高直後,二人心心相印,情深意重,非常恩愛。那人讚道:“嫂子巧手,居然能釀出如此香醇的桂花釀來。相傳蘇學士在惠州,曾誇讚桂酒不啻是仙露,今日能夠飲得,確是無上之榮幸啊。”李仁英謙道:“能得先生誇讚,小婦人真是受寵若驚啊。”三人寒喧畢,自入席暢飲。


    卻說李鳳山卸任鴻臚寺卿後,由石元佑繼任。石元佑仍然是日日難得糊塗,喜歡醉裏乾坤大,愛好壺中日月長。這一日中午,石元佑又在鴻臚寺伏案暢飲,不知不覺,竟然醉了過去。石崇高來到鴻臚寺衙門,見石元佑衣冠不整,涎水長流,伏案而眠,醜態百出,不禁擂了石元估一拳,痛心疾首道:“佑兒啊,你、你日日爛醉如泥,不思進取,今後如何是好啊?”石元佑睜開醉眼,見是父親,傻笑道:“父親大人,您乃當朝一品,位極人臣,有您在,孩兒想做多大的官,還不是取手之勞,何苦辛勞?”石崇高怒道:“糊塗,糊塗啊。”


    石元佑道:“父親,您親自來到鴻臚寺,不知有何要事吩咐啊?”石崇高道:“確有要事。不過幾日,便是中秋佳節,聖上要到太祖祭祀,你要早作安排啊。”石元佑聞言笑道:“父親,我當是什麽了不得的大事,原來不過是皇帝祭祖。此事孩兒早安排妥當了,您不必擔心。”石崇高奇道:“佑兒,往日見你除了喝酒,就是睡覺,想不到辦起事來,竟然動若脫兔,大出為父親意料之外啊。”石元佑突然小聲道:“父親,小心,小心中了**賊圈套啊。”石崇高驚道:“佑兒,**賊在哪裏,父親怎沒有見到?”石元佑晃晃腦袋,又伏下酣睡,說道:“不可說,佛曰不可說,一說便是錯,父親,前麵兇險,萬分兇險啊。您要小心……”石崇高見石元佑又胡言亂語,怒道:“真是朽木不可雕也。”拂袖悻悻而去。


    老樗樹下茅屋裏,此日來了一個客人,客人年少英俊,氣宇軒昂。二人並不寒喧,品過香茶,客人道:“大人,懷王伏法,但封浩等賊子成了皇帝左膀右臂,長此以往,朝事危矣。雖然朝鮮使臣案告破,但張鳳儀兄之死,仍然令人百思不得其解,還望大人指點迷津。”楊新正長歎一聲,說道:“兄弟,張鳳儀護衛,乃為好朋友所殺無疑。據宮中傳言,懷王在養心殿事危之時,曾叫出‘神機先生’四字,這神出鬼沒的‘神機先生’,便極有可能是殺害張護衛的兇手。我料此人,也是你我相熟之人。”


    那客人聞言,大急道:“大人,如此說來,豈非還有謀逆**黨,處於暗中,蓄勢待發?”楊新正黯然道:“正是。”那客人道:“還請大人點撥,斬除**邪,以正朝綱,勿讓反賊得道啊。”楊新正道:“兄弟,施賊去朝,以大石攔道,此一險。**鹿升天,雞犬不寧,此二險也。還有‘神機先生’,深不可測,最險也。王高直,跳梁小醜,勿懼他。伊願兄弟去後,兄弟力單,若能摒除三險,天下必定太平矣。”那客人黯然道:“孤鴻明知冰霜至,仍將展翅迎箭飛,俠義盟宗旨使然,雖千萬人,吾往矣。”言畢向楊新正揖了一揖,瀟灑而去。


    相傳,中秋節吃月餅始於朱元璋抗元。為了聯合各路義軍同時舉事,便須傳遞消息,但元軍搜查十分嚴密,消息不易傳開。劉伯溫便想出了一條妙計,將寫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當中送出,果然各路義軍接到餅子,得信一齊響應,如星火燎原,將元朝摧枯拉朽。此後朱元璋建立了元朝,便將起義時的餅子,稱作月餅,大賞功臣。此時外夷臣服,海內安寧,皇帝為了炫耀其文治武功,今歲中秋,特到太廟祭祖,喜報佳訊。太廟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在承天門(今**)的東北側,主分前中後三大殿,用材珍貴,裝飾豪華,極盡皇家氣派。


    皇帝在宮中齋戒三日後,焚香沐浴,更衣畢,吉時已到,鑾駕出行,鼓樂喧天,百官隨護,浩浩蕩蕩。閔束閣父子三人,領著大批錦衣衛,貼身衛護,來到太廟祭祖。石元佑既為鴻臚寺卿,喜逢大典,自然歸其主持。皇帝來到前殿,百官下跪,石元佑唱禮畢,由貼身太監阿貴引導,皇帝來到太祖神牌前麵。正欲行禮,突然梁上跳下一人,閔束閣大驚,龍雀刀一揮,叫道:“護駕。”眾錦衛一擁而上,那人長刀一展,架在皇帝脖上,笑道:“閔千戶,你不要皇命了嗎?”正是原錦衣衛指揮使張策。眾錦衣衛見皇帝受製,皆不敢妄動,皇帝神色不變,冷冷道:“你想做什麽?”張策笑道:“陛下,臣本無加害之心,隻是陛下既殺了懷王,又派錦衣衛四處抓拿為臣,臣日夜躲藏,形同土撥鼠(旱獺)一般生活,苦不堪言,故而一時**起,冒險前來,想借陛下頭顱一用,也讓陛下感同身受為臣的土拔鼠生活之苦。”


    言畢,長刀一緊,便欲將皇帝頭顱割下。皇帝冷笑一聲,喝道:“張策,你瞧瞧我是誰?”張策長刀鋒利無比,竟然割不斷皇帝肉脖,聽得皇帝喝叫,驚駭道:“你、你怎的是封浩?”石元佑笑道:“張策,你想借機前來行刺陛下,此等伎倆,我早已知曉,故而讓封指揮假扮陛下,前來賺你入甕。”張策驚道:“你,你怎的知曉我會前來?”石元佑笑道:“你夥同王高直,忤逆作亂,早在我預料之中,今日聖上出宮,如此良機,你不前來行刺,更待何時?”張策道:“何人告密?”石元佑笑道:“王夫人,李仁英。”


    張策聞言,如鬥敗的公雞,垂頭喪氣,再無鬥誌,歎道:“不想王大人和我自認為聰明一世,竟然敗在一弱女子手中,真是奇恥大辱啊。”封浩脖子上早戴了天蠶絲護脖,故而張策刀斬不斷,封浩見張策慌亂,趁機封住張策**道,眾錦衣衛上前,將張策琵琶骨捏碎,廢了張策武功,百年出一人的長白派高手張策,便栽在了日日糊塗的石元佑手中。封浩降伏了張策,喜不自禁,讚道:“石大人,真看不出,你居然是大智若愚啊。”石元佑不知從哪裏拿出一個酒葫蘆,也不管太廟是何等重地,咕嚕灌了兩口,漫不經心道:“聰明反被聰明誤,機關算盡,反誤了自己**命。人心不足蛇吞象,既然衣食富足,人在人上,何苦再逆天而行呢?欲壑難填,迴頭是岸,迴頭是岸啊。”言畢作歌而行,視文武百官、曆代皇帝神牌若無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嶽劍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冰原畫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冰原畫蝶並收藏南嶽劍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