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的蝗災鬧得紛紛揚揚的,但是在青州,卻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仍然是一片平靜。
此時,已經是興平元年八月初十,再過得幾日,便也是我們國人最大的一個禮節,中秋節。
中秋節,古時又稱“月節”或稱“八月會”,乃是國人中,以祈求團圓的一種主要節日。
這幾日,即便以方寧這種不怎麽管事的甩手掌櫃,亦是忙得前腳背打後腦勺了,夜而不能寐,算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著的典型。
隻因這八月,正是青州大豐收的時節。
中平元年時,在張角引黃巾賊造反那會,為了能與冀州的廣宗相連,這青州,張角亦算是特別的照顧了一下,而張角這特別的照顧一下,其結果便是這青州亦是成了黃巾大亂的重災地區。
青州內有些名望的士族大家們早就不知道跑哪躲災避禍去了,隻待得張角被滅,黃巾軍基本被漢軍給打散了之後,諸士家大族們才算是迴青州而來,隻是,到得中平二年,也就是一八五年春,漢靈帝大封天下有功之臣,卻把個曹操這位大神給分封到了濟南國為相。
曹操那是誰,十年前的曹操,在見得這天下剛平了大亂,正以為正是中興大盛之時,如何不忠君以報國。
慳然間,入為濟南相不足一月,便著手清除貪官汙吏,與官鬥,與士家鬥,那一場好殺,隻殺得濟南國是血流成河,可謂是雞犬皆安寧也。
殺光了士家,百姓自然是拍手稱快,然而,這卻也給方寧帶來了好運。
在方寧當初被分封到青州的時候,他就知道,自己的命運,這一輩子,將注定要紮根在這青州了。
此時的方寧,便已經把這青州視為自己的老窩。做為一個現代人,他又如何不知道這些士家們的危害到底有多大。若不乘此大亂,不殺之以為以後鋪路,那又如何能成大事。
殺。。。。已經成為一種必須。
所以,借著曹操的勢頭,方寧乘勢出兵,以迅雷不急掩耳之勢,迅攻占樂安郡,爾而轉戰濟南國。城陽郡。
能殺的士族,幾乎都被方寧偷偷地殺了個遍。
到得如今,這青州內,幾乎已經沒有任何有點份量的士家,若有,亦是對方寧服服帖帖,不敢有半分異動。
所以,在青州,方寧早在數年前,便順利的搬下屯田令,課勸農桑,與民修身養息,後來更是因為糜竺的原故,讓方寧得以引入商利,大肆在青州經商,使得青州更是能迅的展繁盛起來。
到得如今,方寧入主青州已是有十年之久,在青州早已是深得民心,而青州在方寧的治理下,卻是更見蓬勃的展趨勢。
而因為屯田令的搬,因為多年的與民修身養息,使得青州之民人口大大增加,更因為商貿的原因,所以,每到八月秋收之時,便成為整個青州最忙碌的時候。(..tw好看的小說)
輕輕地揉了揉仍然是布滿絲絲血線的眼睛,方寧大大地伸了個懶腰,卻是爬起身來,往門外走去。
此時,卻是剛過了正午時分,陽光雖然仍然有些毒辣,可是順著這秋意,帶著絲絲的涼風,人走在這太陽底下,卻也仍然顯得有幾分嵌意,甚至於有著幾分疏懶的味道。
隻因為這幾日,方寧實在是太忙,林林總總一個青州內,卻是有那麽許多事情,卻不是徐庶,孫乾他們所能決定的,卻必須經過他這個州牧大人同意過之後方才可以搬的手令,自然是需要他這州牧大人去看過的。
漫步走在這陽光底下,卻是難得的有著份輕閑。
輕抬起頭來,卻聞得自後院處傳來陣陣笑聲,原本心內的那絲淡淡的疲倦,卻也在不知不覺覺消散了幾分。
嘴角處,輕輕扯過一個淡淡的弧度,腳下的路去在不知不覺間,換了個方向,向著後院走去,步伐間亦是在不知不覺間加快了幾分。
後院裏,陽光下,一虎頭虎腦的少年,此刻,卻顧不得滿頭滿腦的大汗,與那一身的泥巴,卻正在努力的追逐著遠處一知名的飛蟲兒,滿院子的亂轉著。
“景兒,過來。。。”此少年,卻正是方寧的長子方景,乃是糜竺之妹,糜貞所出,也是方寧的第一個直係後代。
隻是可能因為著父母雙方年紀都太過幼小的關係,這長子,出生後,腦子卻是一直都不很靈光,一直到現在,都七八歲光景了,卻仍然是整天隻知嬉笑打鬧,卻不知禮儀為何物。
然而,這終歸是方寧的親骨肉,這天下間萬萬種心,卻唯有父母對自己子女的心才是一片真心,其它,亦不過如浮雲般。
雖然,方景有些虎頭虎腦,腦子並不怎麽靈光,可是對於方寧這位父親,卻是感到了從心底裏的害怕。
聞得方寧叫喚,原本正追得興起的方景,卻是乖乖的停下身來,亦步亦驅地挪著步子走至方寧麵前。
輕輕地為這孩子拂去額頭處的草屑,雙手,卻有些愛憐地撫過他的頭頂。
此刻的方寧,卻感覺到了自己的手在顫抖,自己的心,亦是在顫抖。
這,就是我的孩子,我已經是為人父了。
“景兒,告訴爹爹,你識得幾個字了?”此刻的方寧,聲音卻是無比的輕柔,雙目中,更是因為有著深深的愧疚和自責,而顯得更加多了幾分憐惜。
憐惜眼前這孩童,天真無邪,然而,小小年紀,卻隻是懵懂一片。
這是孩子的錯嗎?顯然,孩子是無辜的,那這又是誰的錯呢?方寧嗎?糜貞嗎?亦或者是糜竺?都不是,所有的人,包括方寧在內,他們都隻是這個時代的犧牲品而已,在這個可怕的命運麵前,他們在掙紮,可是他們的掙紮卻是顯得如此的無力,如此的蒼白,他們隻能選擇被動的去接受這一切。
一切,卻是苦了孩子。
~~~~分割線~~~~
內蒙古g友...你看到三國誌裏那個李進破呂布。注意隻是破呂布,古人寫這種傳記要求很嚴謹的,再說打仗大敗敵軍,不一定就說李進猛過呂布,當年,關雲長還被個馬忠給陰死呢,其實這隻是兵勢而已。勢所逼,不死也得死,再驍勇,也怕兵多啊,所謂蟻多咬死象就是這道理。並不能說李進有多牛,若他猛,以曹操之愛才,會不重用他,史上還是張遼他們為五子良將,李進卻隻在呂布傳裏留個名嗎?想來也是其勢所逼的。若不然,你想想就王朗,孔融那種書生,還大勝黃巾賊呢。。其中所講的,無非也就是一個勢而已。
再說,你說主角手下沒有獨擋一麵的大將之才,其實是有的,比如太史慈,比如於禁,比如史渙,比如韓浩,他們其實統兵能力都不錯的。
至於你說的田豫,他在幽州,現在已經在公孫瓚手下了,彌橫,和蔣幹,他二人學的乃是縱橫之道,對治國,卻是並不怎麽再行的,隻有個甘寧,是位猛將兄,偶很喜歡,嘿嘿,想辦法收了。。。
此時,已經是興平元年八月初十,再過得幾日,便也是我們國人最大的一個禮節,中秋節。
中秋節,古時又稱“月節”或稱“八月會”,乃是國人中,以祈求團圓的一種主要節日。
這幾日,即便以方寧這種不怎麽管事的甩手掌櫃,亦是忙得前腳背打後腦勺了,夜而不能寐,算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著的典型。
隻因這八月,正是青州大豐收的時節。
中平元年時,在張角引黃巾賊造反那會,為了能與冀州的廣宗相連,這青州,張角亦算是特別的照顧了一下,而張角這特別的照顧一下,其結果便是這青州亦是成了黃巾大亂的重災地區。
青州內有些名望的士族大家們早就不知道跑哪躲災避禍去了,隻待得張角被滅,黃巾軍基本被漢軍給打散了之後,諸士家大族們才算是迴青州而來,隻是,到得中平二年,也就是一八五年春,漢靈帝大封天下有功之臣,卻把個曹操這位大神給分封到了濟南國為相。
曹操那是誰,十年前的曹操,在見得這天下剛平了大亂,正以為正是中興大盛之時,如何不忠君以報國。
慳然間,入為濟南相不足一月,便著手清除貪官汙吏,與官鬥,與士家鬥,那一場好殺,隻殺得濟南國是血流成河,可謂是雞犬皆安寧也。
殺光了士家,百姓自然是拍手稱快,然而,這卻也給方寧帶來了好運。
在方寧當初被分封到青州的時候,他就知道,自己的命運,這一輩子,將注定要紮根在這青州了。
此時的方寧,便已經把這青州視為自己的老窩。做為一個現代人,他又如何不知道這些士家們的危害到底有多大。若不乘此大亂,不殺之以為以後鋪路,那又如何能成大事。
殺。。。。已經成為一種必須。
所以,借著曹操的勢頭,方寧乘勢出兵,以迅雷不急掩耳之勢,迅攻占樂安郡,爾而轉戰濟南國。城陽郡。
能殺的士族,幾乎都被方寧偷偷地殺了個遍。
到得如今,這青州內,幾乎已經沒有任何有點份量的士家,若有,亦是對方寧服服帖帖,不敢有半分異動。
所以,在青州,方寧早在數年前,便順利的搬下屯田令,課勸農桑,與民修身養息,後來更是因為糜竺的原故,讓方寧得以引入商利,大肆在青州經商,使得青州更是能迅的展繁盛起來。
到得如今,方寧入主青州已是有十年之久,在青州早已是深得民心,而青州在方寧的治理下,卻是更見蓬勃的展趨勢。
而因為屯田令的搬,因為多年的與民修身養息,使得青州之民人口大大增加,更因為商貿的原因,所以,每到八月秋收之時,便成為整個青州最忙碌的時候。(..tw好看的小說)
輕輕地揉了揉仍然是布滿絲絲血線的眼睛,方寧大大地伸了個懶腰,卻是爬起身來,往門外走去。
此時,卻是剛過了正午時分,陽光雖然仍然有些毒辣,可是順著這秋意,帶著絲絲的涼風,人走在這太陽底下,卻也仍然顯得有幾分嵌意,甚至於有著幾分疏懶的味道。
隻因為這幾日,方寧實在是太忙,林林總總一個青州內,卻是有那麽許多事情,卻不是徐庶,孫乾他們所能決定的,卻必須經過他這個州牧大人同意過之後方才可以搬的手令,自然是需要他這州牧大人去看過的。
漫步走在這陽光底下,卻是難得的有著份輕閑。
輕抬起頭來,卻聞得自後院處傳來陣陣笑聲,原本心內的那絲淡淡的疲倦,卻也在不知不覺覺消散了幾分。
嘴角處,輕輕扯過一個淡淡的弧度,腳下的路去在不知不覺間,換了個方向,向著後院走去,步伐間亦是在不知不覺間加快了幾分。
後院裏,陽光下,一虎頭虎腦的少年,此刻,卻顧不得滿頭滿腦的大汗,與那一身的泥巴,卻正在努力的追逐著遠處一知名的飛蟲兒,滿院子的亂轉著。
“景兒,過來。。。”此少年,卻正是方寧的長子方景,乃是糜竺之妹,糜貞所出,也是方寧的第一個直係後代。
隻是可能因為著父母雙方年紀都太過幼小的關係,這長子,出生後,腦子卻是一直都不很靈光,一直到現在,都七八歲光景了,卻仍然是整天隻知嬉笑打鬧,卻不知禮儀為何物。
然而,這終歸是方寧的親骨肉,這天下間萬萬種心,卻唯有父母對自己子女的心才是一片真心,其它,亦不過如浮雲般。
雖然,方景有些虎頭虎腦,腦子並不怎麽靈光,可是對於方寧這位父親,卻是感到了從心底裏的害怕。
聞得方寧叫喚,原本正追得興起的方景,卻是乖乖的停下身來,亦步亦驅地挪著步子走至方寧麵前。
輕輕地為這孩子拂去額頭處的草屑,雙手,卻有些愛憐地撫過他的頭頂。
此刻的方寧,卻感覺到了自己的手在顫抖,自己的心,亦是在顫抖。
這,就是我的孩子,我已經是為人父了。
“景兒,告訴爹爹,你識得幾個字了?”此刻的方寧,聲音卻是無比的輕柔,雙目中,更是因為有著深深的愧疚和自責,而顯得更加多了幾分憐惜。
憐惜眼前這孩童,天真無邪,然而,小小年紀,卻隻是懵懂一片。
這是孩子的錯嗎?顯然,孩子是無辜的,那這又是誰的錯呢?方寧嗎?糜貞嗎?亦或者是糜竺?都不是,所有的人,包括方寧在內,他們都隻是這個時代的犧牲品而已,在這個可怕的命運麵前,他們在掙紮,可是他們的掙紮卻是顯得如此的無力,如此的蒼白,他們隻能選擇被動的去接受這一切。
一切,卻是苦了孩子。
~~~~分割線~~~~
內蒙古g友...你看到三國誌裏那個李進破呂布。注意隻是破呂布,古人寫這種傳記要求很嚴謹的,再說打仗大敗敵軍,不一定就說李進猛過呂布,當年,關雲長還被個馬忠給陰死呢,其實這隻是兵勢而已。勢所逼,不死也得死,再驍勇,也怕兵多啊,所謂蟻多咬死象就是這道理。並不能說李進有多牛,若他猛,以曹操之愛才,會不重用他,史上還是張遼他們為五子良將,李進卻隻在呂布傳裏留個名嗎?想來也是其勢所逼的。若不然,你想想就王朗,孔融那種書生,還大勝黃巾賊呢。。其中所講的,無非也就是一個勢而已。
再說,你說主角手下沒有獨擋一麵的大將之才,其實是有的,比如太史慈,比如於禁,比如史渙,比如韓浩,他們其實統兵能力都不錯的。
至於你說的田豫,他在幽州,現在已經在公孫瓚手下了,彌橫,和蔣幹,他二人學的乃是縱橫之道,對治國,卻是並不怎麽再行的,隻有個甘寧,是位猛將兄,偶很喜歡,嘿嘿,想辦法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