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不韋立即下令:猛烈打擊韓國軍隊!同時他巧妙地把秦趙謀劃秘密媾和的假情報,“泄露”給韓亭,韓亭將信將疑。
韓亭、馮亭率領的韓國軍隊遭到秦軍異乎尋常猛烈的攻擊,傷亡慘重。看到李牧按兵不動,他們害怕了,秘密派人向秦國主動提出議和。
現在,隻剩下趙軍樂乘、龐煖了!他們卻是最難以對付的主。
作為聯軍統帥,樂乘滅秦之心最堅定,李牧作為下屬,說到底也會聽從他節製。
秦國的“軟刀子”都用完了,況且“軟刀子”也殺不到他!
龐煖老謀深算,不容易上當,也與秦國婦女素無瓜葛,無機可乘。
樂乘下令繼續發力猛攻,鹹陽外圍守軍戰死無數,無力抵擋,鹹陽城已經隱約在望。
呂不韋黔驢技窮,急的象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轉來轉去,倒真被他想出了一條妙計,去找樂乘、龐煖的領導說話!
他們的領導是誰呢?當然是趙悼襄王趙偃!趙王卻不能直接去找,他再傻也知道到嘴的肥肉不能丟,況且趙國的大臣們也不是白給的,直接去找他放秦國一馬,就是找死!
但是可以從背後下手,找他枕邊的人--趙王的寵妃趙香君,也就是後來趙國亡國之君趙遷的母親(此時也稱太後了)。這個趙後和曆史上有名的趙太後是婆媳關係,不是一個人。趙國國君惠文王去世,他的兒子孝成王繼承王位,因為年紀輕,故由太後執政。趙太後即赫赫有名的趙威後。當時的趙國,雖有廉頗、藺相如、平原君等人輔佐,但國勢已大不如前。而秦國看到趙國正在新舊交替之際,國內動蕩不安,孝成王又年少無知,認為有機可乘,於是派遣兵將“急攻之”,一舉攻占了趙國的三座城池,趙國危在旦夕,太後不得不請求與趙國關係密切的齊國增援。齊王雖然答應出兵,但提出趙國必須派太後的幼子長安君到齊國去作人質。《戰國策》中《觸龍說趙太後》的名篇說的就是趙太後。
呂不韋知道:這個趙後,卻原來也是趙姬當年在趙國的一名姐妹(歌姬),這事情就好辦了!
趙姬也親筆寫了一封給趙國王後--香君的帛書,又返身迴室內折騰半晌、耐心翻找出來幾樣東西,打理整齊。(..tw無彈窗廣告)悉心打好包裹交給秦相呂不韋。
呂不韋:“當年太後與那香君可是閨中密友,彼此情深意重。睹物思人,她不會一點麵子也不給吧?隻要苦苦煎熬過這一次,你什麽都可以答應她!”
趙姬有些擔心地說:“這次,人家肯不肯幫忙,?誰也說不好呀。呂公,眼下大軍圍城,遍地敵軍就在附近,各處交通斷絕,這書信怎麽送出去,如何能順利交到趙王後手上呢?若是書信送達的晚了,恐怕也毫無用處。”
呂不韋胸有成竹地說道,“太後不必憂慮,不韋自有妙計!”
呂不韋迴到相府,立即命人宣召來甘泉宮禁軍校尉嫪毐,“嫪毐,方今敵軍逼近都城,形勢告急。這你都看到了?聽到了?”
嫪毐:“是的,下官已督促手下,做好了撤離鹹陽、去往巴蜀避禍的準備。”
呂不韋鼻子哼了一聲,“我不是問這個。本相是想讓你等冒險去一趟趙國邯鄲,給趙王後捎帶一件東西過去,還要盡可能的快。晚了,也就遲了。汝肯去做嗎?”
嫪毐有些懼怕,“大人,這,敵軍迫近、哨卡林立,路途遙遠且不通暢,很難過得去呀。就算是我能到了邯鄲,兩眼一抹黑,又怎麽能見到趙國王後呢?”
呂不韋:“本相且賜給你一匹寶馬良駒作為腳力。汝可化裝為趙國人裝束,速去郊外李牧軍大營,就說大秦相國呂不韋和秦王嬴政有乞降書奉上,請李牧將軍協助即刻送往邯鄲、轉交趙王。
韓後府上的女使璟愛已在那裏等候你,必會助你一臂之力。汝到了邯鄲附近,不要著急進城,先去往鄴城找尋一個叫做玉翠兒的婆婆,她原是趙國的鴇母,現在鄴城經營綢緞莊。我這裏還有一封書信和一些價值不菲的珍寶給她,後麵的事情你就聽她安排好啦!”
嫪毐還是畏畏縮縮、拿不定主意,“大人,吾未曾出過遠門,也不熟悉趙國的習俗,您還是派一個有經驗且幹練的人去吧?萬一下官失手誤事,可如何是好?”
呂不韋:“不!你就是這裏最膽大心細的人!若是膽子小,你豈敢上太後的臥榻?若是汝心眼不細,太後如何能寵愛於你?明說了吧!你辦事,我放心。(..tw)”
嫪毐聞言驚恐不安,渾身顫抖地看著呂不韋身旁幾名兇神惡煞的衛士,接連叩頭、語無倫次地唿喊:“相國,饒命呀!是太後--勾引--不,不,不是--垂愛小人--小人的。”
呂不韋嬉皮笑臉地調笑道:“這我知道,不管怎樣,汝也是在為王室盡忠呀。趙太後喜歡的人,就是秦王的義父,吾等也還要禮讓三分。”
嫪毐定定神,“好吧,豁出去了,我去闖一闖!悉聽相國的吩咐就是。”
呂不韋站起身,“一言為定!嫪毐,若是你完成使命、平安歸來,本相保舉汝為公侯何如?--當然,你跟太後之間的齷齪事情,也就一筆勾銷,無人再加理會了。”
嫪毐得了呂不韋賜予的救命護身符,自然是心甘情願賣命出力。述說簡短,嫪毐依計取得趙將李牧的令牌,日行千裏,飛馬奔赴趙國辦事。
趙王後香君見到昔日紅樓姐妹--秦國太後趙婉送達的帛書,展讀一觀,那書信中描述得秦人近況和趙婉她自己好是淒涼、悲滄,盡是乞求香君體恤昔日情誼,好歹勸說趙王饒恕秦國孤兒寡母之言,其情何堪?其狀甚慘。
趙婉送來的物品是:一隻玉蕭,兩雙嬰兒的虎頭鞋,還有幾件嶄新的刺繡龍鳳肚兜,另有不多的幾件名貴首飾。
趙婉在信中傾訴:昔日,秦王母子兩個困頓於邯鄲,舉目無親。香君顧念姐妹之情,常去拘禁她們母子的地點探視、送些衣物、飲食,陪伴她們母子渡過了那段不堪迴首的艱難歲月,深恩無以迴報。
如今,秦國麵臨絕境,書信若晚些到達之時,恐怕秦宮已然灰飛煙滅、姐妹泉下作別。彌留人世之際,趙婉親手給香君所生的太子製作了兩雙虎頭鞋和幾件肚兜,聊表心意。
趙香君睹物思人,不免悲戚落淚。“這一隻玉簫,還是當年寂寞時,姐姐時常吹奏的,我就在一旁傾聽。多少個漫長的夜晚,我們姐妹有說不完的話,彼此訴不完的苦,都是天底下可憐的人啊。如今,姐姐成了大秦國的王後,不成想夫君早亡守活寡,依舊是窘迫難堪、受盡欺淩,這豈不是紅顏命薄?唉!--可憐可悲。”
事前,呂不韋再三囑咐嫪毐:見了趙王後,千萬不要跟她說,秦國決心與趙國死拚到底的事。趙後是個吃軟不吃硬的主,多年前我在趙國就見識過--那趙後就是因為如此,才從裏脫穎而出,傍上趙王的。
乖乖,小小的趙國裏,竟培養出了秦國和趙國兩名王後!
趙後心一軟--你們等著迴話吧。
就這樣,趙後沒吹幾股枕邊風,就把趙王給搞定了。
趙王下令:算啦,饒了秦國吧,接受議和。欽此!
樂乘接到王命,拿給龐煖和李牧看。
龐煖當時就急了:這一定是趙王受了秦國說客和宮中敗類的蠱惑,做出的錯誤決定。
滅秦大計功敗垂成,將遺恨千古!絕對不行!我們外軍之將,當斷則斷。趙王遠在千裏之外,不知道實情。我們怎能去執行這樣錯誤的命令。
樂乘:李牧將軍,你是什麽意見?
李牧的心思還沉浸在溫柔鄉裏:啊?什麽,既然王命已頒,我們還是不要抗命為好。經曆此戰,秦國要想恢複元氣,二十年別想!趙王考慮的事情,我等不可妄加揣測。
李牧的意思是:軍隊要講政治!
對“進退”表決的結果是:2比1,龐煖毫無辦法,極不情願也隻好照辦。
樂乘派人去告訴韓軍馮亭和韓亭,那兩個接報,也暗自慶幸:果不其然,趙國要與秦國議和了!幸虧我們留了個心眼(提前議和),才沒有喪失主動。
於是,秦、趙、韓三國握手言和,設壇祭拜天地,盟誓互不侵犯,違者斷子絕孫,必遭天譴。(說也怪,後來的大秦帝國還真就斷了香火!)
韓國、趙國接受了秦國奉送的巨額金銀珠玉,諸國軍隊也不能白來嘛!各國陸續班師不提。
李牧還捎帶腳獲得了一位絕色的美人,以充家室。
呂不韋一連酣睡了三天,那真叫個放鬆!
列位,為何上麵五國聯軍中未說到魏國軍隊呢?
原來,這魏國雖然深恨秦國,但更恨趙國。諸侯伐秦,連齊國都參加了,魏國也算是個大國,它夾在韓、趙、齊、楚等國中間,不敢不從。戰前,魏國答應出兵10萬伐秦,最後隻有2萬人馬,這跟衛國是一個檔次,實際連衛國都不如--衛國還打了幾仗,魏軍卻自打進入函穀關,就在原地轉悠,出工不出力。
秦滅則趙強,魏國對此十分清楚。對於魏國的心態,聯軍統帥部也十分清楚。所以,最高指揮機關的人事安排,也沒有給魏國留下位置,魏國更加消極應對。
看到魏國軍隊裹足不前,聯軍統帥樂乘幹脆順水推舟:讓魏國布防函穀關,確保聯軍來時的道路(退路)安全。
對於魏國,自然也就用不著呂不韋費力氣去對付了!
秦、趙、韓三國講和後,魏國也很知趣,迅速撤軍迴國,就如同五國伐秦的事沒發生過一樣,更沒有向秦國提出過經濟補償等要求。魏國對於能夠借他國之利,收迴關外被秦國侵占的土地,已經是很知足了!
而五國聯軍中,提前退兵的齊國、衛國,聽聞三國議和了,十分恐懼,索性直接給秦國送去國書,表示願意倒貼財寶、歸附秦國。
龐煖怒齊附秦,迴軍攻取了齊國饒安(今河北鹽山西南),趙國由此有了自己的出海口。
秦國,這條死到臨頭、行將傾覆的小舟,被呂不韋三折騰、兩折騰又救活,起死迴生了。
聯軍最後就止步在距離秦都鹹陽不足30裏的地方,秦國被打成這樣都不死,天下“六國”就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
五國擊秦,貌合神離,各懷心思,終成千古遺恨。滅秦不成,反被秦滅!
再後來,趙、燕、楚、越四國也曾有過形成合縱的趨勢,卻被秦國的姚賈通過奸謀破壞,合縱抗秦的最後一次企圖,也被扼殺在繈褓之中,六國再也沒有能組織起合縱抗秦的軍事行動。
僅僅過了五年不到的光景,大難不死的秦國,就又一次複興並崛起了。
再度崛起的秦國,卻象長出三頭六臂的巨人魔獸,勇力難敵,再也無法應付了。
韓亭、馮亭率領的韓國軍隊遭到秦軍異乎尋常猛烈的攻擊,傷亡慘重。看到李牧按兵不動,他們害怕了,秘密派人向秦國主動提出議和。
現在,隻剩下趙軍樂乘、龐煖了!他們卻是最難以對付的主。
作為聯軍統帥,樂乘滅秦之心最堅定,李牧作為下屬,說到底也會聽從他節製。
秦國的“軟刀子”都用完了,況且“軟刀子”也殺不到他!
龐煖老謀深算,不容易上當,也與秦國婦女素無瓜葛,無機可乘。
樂乘下令繼續發力猛攻,鹹陽外圍守軍戰死無數,無力抵擋,鹹陽城已經隱約在望。
呂不韋黔驢技窮,急的象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轉來轉去,倒真被他想出了一條妙計,去找樂乘、龐煖的領導說話!
他們的領導是誰呢?當然是趙悼襄王趙偃!趙王卻不能直接去找,他再傻也知道到嘴的肥肉不能丟,況且趙國的大臣們也不是白給的,直接去找他放秦國一馬,就是找死!
但是可以從背後下手,找他枕邊的人--趙王的寵妃趙香君,也就是後來趙國亡國之君趙遷的母親(此時也稱太後了)。這個趙後和曆史上有名的趙太後是婆媳關係,不是一個人。趙國國君惠文王去世,他的兒子孝成王繼承王位,因為年紀輕,故由太後執政。趙太後即赫赫有名的趙威後。當時的趙國,雖有廉頗、藺相如、平原君等人輔佐,但國勢已大不如前。而秦國看到趙國正在新舊交替之際,國內動蕩不安,孝成王又年少無知,認為有機可乘,於是派遣兵將“急攻之”,一舉攻占了趙國的三座城池,趙國危在旦夕,太後不得不請求與趙國關係密切的齊國增援。齊王雖然答應出兵,但提出趙國必須派太後的幼子長安君到齊國去作人質。《戰國策》中《觸龍說趙太後》的名篇說的就是趙太後。
呂不韋知道:這個趙後,卻原來也是趙姬當年在趙國的一名姐妹(歌姬),這事情就好辦了!
趙姬也親筆寫了一封給趙國王後--香君的帛書,又返身迴室內折騰半晌、耐心翻找出來幾樣東西,打理整齊。(..tw無彈窗廣告)悉心打好包裹交給秦相呂不韋。
呂不韋:“當年太後與那香君可是閨中密友,彼此情深意重。睹物思人,她不會一點麵子也不給吧?隻要苦苦煎熬過這一次,你什麽都可以答應她!”
趙姬有些擔心地說:“這次,人家肯不肯幫忙,?誰也說不好呀。呂公,眼下大軍圍城,遍地敵軍就在附近,各處交通斷絕,這書信怎麽送出去,如何能順利交到趙王後手上呢?若是書信送達的晚了,恐怕也毫無用處。”
呂不韋胸有成竹地說道,“太後不必憂慮,不韋自有妙計!”
呂不韋迴到相府,立即命人宣召來甘泉宮禁軍校尉嫪毐,“嫪毐,方今敵軍逼近都城,形勢告急。這你都看到了?聽到了?”
嫪毐:“是的,下官已督促手下,做好了撤離鹹陽、去往巴蜀避禍的準備。”
呂不韋鼻子哼了一聲,“我不是問這個。本相是想讓你等冒險去一趟趙國邯鄲,給趙王後捎帶一件東西過去,還要盡可能的快。晚了,也就遲了。汝肯去做嗎?”
嫪毐有些懼怕,“大人,這,敵軍迫近、哨卡林立,路途遙遠且不通暢,很難過得去呀。就算是我能到了邯鄲,兩眼一抹黑,又怎麽能見到趙國王後呢?”
呂不韋:“本相且賜給你一匹寶馬良駒作為腳力。汝可化裝為趙國人裝束,速去郊外李牧軍大營,就說大秦相國呂不韋和秦王嬴政有乞降書奉上,請李牧將軍協助即刻送往邯鄲、轉交趙王。
韓後府上的女使璟愛已在那裏等候你,必會助你一臂之力。汝到了邯鄲附近,不要著急進城,先去往鄴城找尋一個叫做玉翠兒的婆婆,她原是趙國的鴇母,現在鄴城經營綢緞莊。我這裏還有一封書信和一些價值不菲的珍寶給她,後麵的事情你就聽她安排好啦!”
嫪毐還是畏畏縮縮、拿不定主意,“大人,吾未曾出過遠門,也不熟悉趙國的習俗,您還是派一個有經驗且幹練的人去吧?萬一下官失手誤事,可如何是好?”
呂不韋:“不!你就是這裏最膽大心細的人!若是膽子小,你豈敢上太後的臥榻?若是汝心眼不細,太後如何能寵愛於你?明說了吧!你辦事,我放心。(..tw)”
嫪毐聞言驚恐不安,渾身顫抖地看著呂不韋身旁幾名兇神惡煞的衛士,接連叩頭、語無倫次地唿喊:“相國,饒命呀!是太後--勾引--不,不,不是--垂愛小人--小人的。”
呂不韋嬉皮笑臉地調笑道:“這我知道,不管怎樣,汝也是在為王室盡忠呀。趙太後喜歡的人,就是秦王的義父,吾等也還要禮讓三分。”
嫪毐定定神,“好吧,豁出去了,我去闖一闖!悉聽相國的吩咐就是。”
呂不韋站起身,“一言為定!嫪毐,若是你完成使命、平安歸來,本相保舉汝為公侯何如?--當然,你跟太後之間的齷齪事情,也就一筆勾銷,無人再加理會了。”
嫪毐得了呂不韋賜予的救命護身符,自然是心甘情願賣命出力。述說簡短,嫪毐依計取得趙將李牧的令牌,日行千裏,飛馬奔赴趙國辦事。
趙王後香君見到昔日紅樓姐妹--秦國太後趙婉送達的帛書,展讀一觀,那書信中描述得秦人近況和趙婉她自己好是淒涼、悲滄,盡是乞求香君體恤昔日情誼,好歹勸說趙王饒恕秦國孤兒寡母之言,其情何堪?其狀甚慘。
趙婉送來的物品是:一隻玉蕭,兩雙嬰兒的虎頭鞋,還有幾件嶄新的刺繡龍鳳肚兜,另有不多的幾件名貴首飾。
趙婉在信中傾訴:昔日,秦王母子兩個困頓於邯鄲,舉目無親。香君顧念姐妹之情,常去拘禁她們母子的地點探視、送些衣物、飲食,陪伴她們母子渡過了那段不堪迴首的艱難歲月,深恩無以迴報。
如今,秦國麵臨絕境,書信若晚些到達之時,恐怕秦宮已然灰飛煙滅、姐妹泉下作別。彌留人世之際,趙婉親手給香君所生的太子製作了兩雙虎頭鞋和幾件肚兜,聊表心意。
趙香君睹物思人,不免悲戚落淚。“這一隻玉簫,還是當年寂寞時,姐姐時常吹奏的,我就在一旁傾聽。多少個漫長的夜晚,我們姐妹有說不完的話,彼此訴不完的苦,都是天底下可憐的人啊。如今,姐姐成了大秦國的王後,不成想夫君早亡守活寡,依舊是窘迫難堪、受盡欺淩,這豈不是紅顏命薄?唉!--可憐可悲。”
事前,呂不韋再三囑咐嫪毐:見了趙王後,千萬不要跟她說,秦國決心與趙國死拚到底的事。趙後是個吃軟不吃硬的主,多年前我在趙國就見識過--那趙後就是因為如此,才從裏脫穎而出,傍上趙王的。
乖乖,小小的趙國裏,竟培養出了秦國和趙國兩名王後!
趙後心一軟--你們等著迴話吧。
就這樣,趙後沒吹幾股枕邊風,就把趙王給搞定了。
趙王下令:算啦,饒了秦國吧,接受議和。欽此!
樂乘接到王命,拿給龐煖和李牧看。
龐煖當時就急了:這一定是趙王受了秦國說客和宮中敗類的蠱惑,做出的錯誤決定。
滅秦大計功敗垂成,將遺恨千古!絕對不行!我們外軍之將,當斷則斷。趙王遠在千裏之外,不知道實情。我們怎能去執行這樣錯誤的命令。
樂乘:李牧將軍,你是什麽意見?
李牧的心思還沉浸在溫柔鄉裏:啊?什麽,既然王命已頒,我們還是不要抗命為好。經曆此戰,秦國要想恢複元氣,二十年別想!趙王考慮的事情,我等不可妄加揣測。
李牧的意思是:軍隊要講政治!
對“進退”表決的結果是:2比1,龐煖毫無辦法,極不情願也隻好照辦。
樂乘派人去告訴韓軍馮亭和韓亭,那兩個接報,也暗自慶幸:果不其然,趙國要與秦國議和了!幸虧我們留了個心眼(提前議和),才沒有喪失主動。
於是,秦、趙、韓三國握手言和,設壇祭拜天地,盟誓互不侵犯,違者斷子絕孫,必遭天譴。(說也怪,後來的大秦帝國還真就斷了香火!)
韓國、趙國接受了秦國奉送的巨額金銀珠玉,諸國軍隊也不能白來嘛!各國陸續班師不提。
李牧還捎帶腳獲得了一位絕色的美人,以充家室。
呂不韋一連酣睡了三天,那真叫個放鬆!
列位,為何上麵五國聯軍中未說到魏國軍隊呢?
原來,這魏國雖然深恨秦國,但更恨趙國。諸侯伐秦,連齊國都參加了,魏國也算是個大國,它夾在韓、趙、齊、楚等國中間,不敢不從。戰前,魏國答應出兵10萬伐秦,最後隻有2萬人馬,這跟衛國是一個檔次,實際連衛國都不如--衛國還打了幾仗,魏軍卻自打進入函穀關,就在原地轉悠,出工不出力。
秦滅則趙強,魏國對此十分清楚。對於魏國的心態,聯軍統帥部也十分清楚。所以,最高指揮機關的人事安排,也沒有給魏國留下位置,魏國更加消極應對。
看到魏國軍隊裹足不前,聯軍統帥樂乘幹脆順水推舟:讓魏國布防函穀關,確保聯軍來時的道路(退路)安全。
對於魏國,自然也就用不著呂不韋費力氣去對付了!
秦、趙、韓三國講和後,魏國也很知趣,迅速撤軍迴國,就如同五國伐秦的事沒發生過一樣,更沒有向秦國提出過經濟補償等要求。魏國對於能夠借他國之利,收迴關外被秦國侵占的土地,已經是很知足了!
而五國聯軍中,提前退兵的齊國、衛國,聽聞三國議和了,十分恐懼,索性直接給秦國送去國書,表示願意倒貼財寶、歸附秦國。
龐煖怒齊附秦,迴軍攻取了齊國饒安(今河北鹽山西南),趙國由此有了自己的出海口。
秦國,這條死到臨頭、行將傾覆的小舟,被呂不韋三折騰、兩折騰又救活,起死迴生了。
聯軍最後就止步在距離秦都鹹陽不足30裏的地方,秦國被打成這樣都不死,天下“六國”就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
五國擊秦,貌合神離,各懷心思,終成千古遺恨。滅秦不成,反被秦滅!
再後來,趙、燕、楚、越四國也曾有過形成合縱的趨勢,卻被秦國的姚賈通過奸謀破壞,合縱抗秦的最後一次企圖,也被扼殺在繈褓之中,六國再也沒有能組織起合縱抗秦的軍事行動。
僅僅過了五年不到的光景,大難不死的秦國,就又一次複興並崛起了。
再度崛起的秦國,卻象長出三頭六臂的巨人魔獸,勇力難敵,再也無法應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