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陽太後府邸


    華陽太後慵懶地閑坐著,秦王嬴楚送過來讓太後過目的幾卷奏章散亂地置於案頭,幾名宮女在太後身邊忙忙碌碌,奉上茶點。


    這時,兩名宦官神色匆匆走進來:


    “太後,秦王與上卿呂不韋,已經引兵出北城。”


    華陽太後:他們帶了多少人馬?


    宦官甲:大約千把人,俱是王城禁軍。


    華陽太後關切地問:他去了哪裏?是秦王要巡遊出獵嗎?


    宦官已迴答:迴太後,暫時不知其去向。


    華陽太後拂袖道:沒用的東西,速去探知!


    “諾!”宦官急急退去。


    華陽太後不禁皺起了眉頭,暗自思慮:雖然秦王之前已經向她通報過,想要去鹹陽城北狩獵,可華陽太後卻總覺得:在這個微妙的時刻,他還有心情狩獵?怕是另有所圖吧?


    “傳左庶長王齕、右庶長蒙驁、五大夫孟芑(即麃公,音biao)入見!”


    “諾!”


    左庶長王齕、右庶長蒙驁、五大夫孟芑(麃公)等人恭敬地拜見太後。


    華陽太後:“爾等俱為前朝老臣,近來可安好?”


    眾人:太後安好!蒙秦王與太後恩賜,臣下還好。


    華陽太後:你們都好----就是我這陣子總是腰酸背痛、睡不著覺啊!


    蒙驁:“太後貴體宜多加養息,禦醫診療的情況如何?”


    華陽太後:“唉,有什麽辦法呢?!我何不曉得少看些奏折,少管點閑事,可軍國大事,由不得你消停。”


    王齕落淚:短短時間,王庭內發生了這麽多的事情,太後自當保重!


    華陽太後:秦王贏楚懦弱無謀,少文而不識宗室之禮,內外事情都交給呂不韋去處置,此我所以憂心也。方今連趙國的娼妓都成了我大秦國的王後,讓我這老臉沒地兒擱啊!軍隊的事情就托付給你們幾位了。軍者,國之爪牙,不能再亂了啊!


    眾將拜曰:太後放心,吾等悉聽太後差遣!


    華陽太後:你們能體諒我的難處就好,不明白的還要譏笑我貪戀權柄。


    “五大夫,近來軍隊有什麽動向?”


    孟芑:迴稟太後,近來邊境無戰事。就是一些地方守備在蒲城依例進行集合演練。


    華陽太後:那就好,你們請迴吧。


    眾將退出。


    秦王與呂不韋出北城後,立即起草了討伐周國的詔告。秦王繼續北上遊獵,呂不韋立即南下蒲城,點發各地匯聚的預備役部隊10餘萬人出征!


    華陽太後聞知消息,鞭長莫及。


    她當即立斷,撕毀了與趙國的合約,命令王齕等輔助昌文君、昌平君(楚國公子,名熊啟,其父為楚考烈王熊完。早年熊完在秦國鹹陽做人質,娶秦昭襄王之女,而生昌平君等。熊元返楚後,留熊啟等親屬於秦,故成長於秦,仕於秦,為秦莊襄王、秦王政之臣。)攻擊趙國,奪取了趙國大片國土。戰後,昌文君、昌平君都進入了軍事決策高層。


    鏡頭1:呂不韋以獲勝的軍事統帥的名義陪伴秦王贏楚檢閱秦國凱旋軍隊,軍威赫赫,秦王樂不可支,連聲叫好!


    鏡頭2:呂不韋視察兵工廠,親自製作箭矢,並與工匠們討論如何提高兵器的硬度、銳度和弓弩的射程。撥付資金要求實驗和改進弩機、弓箭的製造工藝,研究統一各種武器的製作規範化、標準化,開發新式武器,淘汰落後武器。秦統一了六國時使用的是早期弩機,這種弩機有很明顯的缺點,弩機的兩個軸直接穿過了弓弩的弩身,弓弦的巨大的壓力被傳輸到了很小的截麵上,以至於使用這種弩機的弓弩很容易開裂,很大程度上局限了弓弩的張力上限。這種弩機的優點在於製作成本相對低廉。


    弓弩開裂絕對是春秋戰國時期很普遍的問題,以至於改進型弩機的出現。這種改進的弩機在軸承部位在弩體外加了銅製的套,弓弦的力被傳輸到銅套上,從而保護弩身本身的木結構不開裂。這種弩機解決了早期弩機的開裂問題,但是要使用大量的銅來製作弩機套,造成戰略資源浪費,而且體積笨重。


    進入西漢以後,弩機製作定型,整個弩機成為一個完整的機械,輕便小巧,吸收了之前弓弩製作的精華,使弩身更加牢固。這種整體的弩機在中國一直沿用了一千多年。1}7~7


    鏡頭3:呂不韋召集眾將討論軍隊的賞罰製度,探討包括長平之戰的得失,決定立法禁止濫殺戰俘,改變以斬首多少立功的舊製,革除暴戾。主張戰時不殺戰俘、不劫掠百姓、不焚毀村莊、不搶耕牛、不踐踏莊稼,深受眾將擁護。


    鏡頭4:呂不韋親自主持秦國文官選拔考試,著力提拔有學識的年輕人,並參與製訂開科考試製度。


    鏡頭5:呂不韋命令開衢通商,嚴禁官兵盤剝商賈,鼓勵市場建設並建立較其它各國更加優惠的市稅製度,來秦國經商的各國商賈如雲而至,國家賦稅大增。


    鏡頭6:呂不韋帶領地方官員興修水利、開墾農田,發展農桑,鼓勵耕織。


    鏡頭7:呂不韋向秦王諫言依山修築抗拒北方匈奴的城牆,這是萬裏長城的發端!


    鏡頭8:呂不韋建議修訂秦國過於嚴苛的律法,減輕或廢黜部分酷刑,對於受到連坐株連的犯人從輕發落。


    鏡頭9:呂不韋大興教育,不拒百家,秦國出現了久違的辦學熱潮。


    鏡頭10:呂不韋乘車馬出行,見到路人因瑣事互毆置之不理,見到耕牛勞頓竟親自下車去察看。從人不解,呂不韋答道:小民互毆,這是地方官員所管的事。耕牛勞頓,或喂食不足、或畜力缺乏、或氣候異常,事關天下農事,民以食為天,天大的事情怎能不去處理呢?眾人肅立而敬,儼然子產再世。


    鏡頭11:呂不韋重獎秦國孝義感天的模範人物(其中包括趙高),資助鄉裏為節烈婦女修建巍峨的牌坊,引導秦國民風歸於質樸、淳厚。


    鏡頭12:呂不韋先後派遣張唐、蔡澤去燕國當相國,為秦國找到了一個重要“盟友”,並利用它有效地遏製了趙國。


    所謂牌坊實際是一種古代形狀似門的高大建築,一般是由封建帝王為表彰臣子功績所建。貞節牌坊是特指為了表彰封建女性對自己的丈夫堅貞不渝,一生恪守貞節而建立的牌坊。通常用來表彰一些或死了丈夫長年不改嫁,或自殺殉葬,符合當時年代道德要求的女性。可以說,每一處牌坊下,不是埋葬了一個生命,至少也是埋葬了一個女子數十年的青春。


    呂不韋不會刻意走到田間與農婦握手,更不會警備森嚴、勞師動眾到農家過節,他隻去思慮一個治國者應思慮的問題,隻會去做一個治國者應當去做的事情。他不靠廉價眼淚和矯揉造作的清廉來博得人民的同情,而是興利除弊、銳意改革、協調平衡好各個階層的利益,靠踏踏實實的民心工程而獲得人民的一致擁護,“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秦國的各項事業,出現了驚人的巨大發展,為一統中國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而呂不韋,成為秦國家喻戶曉的賢德名臣。


    華陽太後也忍不住誇獎:“呂公還真是一表人才”。在冬天,她派人給呂不韋送來華美的裘服,叮囑他要保養好身體,不要為國事操勞過度,呂不韋感恩不盡。


    百官紛紛上書,推薦呂不韋擔任相國。眾望所歸,秦王不聽呂不韋的推辭,諭令呂不韋為大秦國相國,位極人臣。


    時勢造英雄。至此,呂不韋從一個跋涉旅途的小商人,完成了他生命中成為傑出政治家的嬗變,但這種嬗變卻依舊沒有停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帝國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於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於標並收藏大秦帝國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