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刮骨療毒和為曹操治療頭疼都是《三國演義》杜撰的故事,前者關羽刮骨療毒的時候華佗早已經死了;後者頭反正以目前的技術也都是縫不起來的,華佗醫術精湛,應該也不會提出用斧子砍開曹操頭的愚蠢辦法。老羅最喜歡夾雜著個人感情在書裏麵亂寫了(其實我自己也是這樣,汗~)。另,從祖父就是父親的伯父叔父的兒子,即父親的從兄弟。


    (以下是正文)


    “不知伯言家中還有什麽親人?”孫策隨口問道,但是話一出口,孫策立刻就後悔了。[bsp;陸遜神色微微一變,但是很快就恢複了正常:“先父兩年前病逝後,在下隨從祖父來廬江讀書。現在陸家隻有從祖父、陸績和在下三人了。”陸遜語氣平靜,好像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其實在下有時候想,先父病死也未嚐不是一件好事,至少不至於像其他叔伯一樣,不明不白的冤死在嚴白虎手裏。”


    孫策有些尷尬,眼前的這個孩子和他見過的同齡孩子都不一樣,就好像一潭深水似的,怎麽也看不透。明明隻是一個沒有長開的孩子,心智卻已經像個成年人一般成熟了。孫策沉默了一會,有些愧疚的道:“這件事多少和我還是有些幹係的,當時我年輕氣盛,欠考慮了。”


    陸遜沒有答話,隻是把頭低了下去,很多家中親人的影子突然從他腦海裏跳了出來。陸遜發現自己已經很久沒有再想起這些親人了,叔叔溫和的笑臉,表妹綁著紅色緞帶的小辮子,表哥新買到的弩弓??????他們好像突然活過來一樣,圍在自己的身旁。


    孫策看著略有些失神的陸遜,不知道該怎麽繼續接下來的談話,兩人麵對麵站著,陷入了一片沉默之中。


    站在一旁的甘寧早就有些不耐煩了,這時候嘴裏嘟囔道:“主公,你和這孩子聊著吧,這兩天事情可多呢,分派糧草,焚燒屍體,我可懶得在這裏磨蹭。”


    陸遜緩過神來,詫異的抬頭問道:“焚燒屍體?”


    孫策點了點頭:“是啊。若不將屍體焚化,恐怕會流行疫病。馬上就要入冬了,若是傷寒肆虐,恐怕淮南又將麵臨一場浩劫。”


    陸遜一臉抱歉的道:“在下倒忘了這一節。從祖父也想到了疫病爆發的問題,故請來了南陽張機和譙郡華佗,兩位先生這次也隨在下到了壽春,此時可能已經隨糧隊進城開始施展他們的迴春妙手了。”


    華佗和張機孫策是知道的,華佗曾經幫關羽刮骨療毒,之後還很自信的想為曹操做開顱手術;張機就是“醫聖”張仲景,所寫的《傷寒雜病論》在後世廣為流傳,被中醫奉為奇書。雖是受人所托,但是兩人不遠萬裏來到壽春,這是什麽精神,這是偉大的救死扶傷、悲天憫人的慈悲精神啊,比起後世那些黑心的醫生們可算是天差地別了。


    有了糧食,又有了當世名醫的幫助,孫策的底氣也就足了,立刻開始了自己對壽春的重建工作。出於對廬江太守陸康的感激之情,孫策將陸遜留在身邊做了從軍司馬,讓他從底層開始訓練,至於今後能否和曆史一樣成為東吳的大都督,就要看這孩子自己的努力和命運了。為了保證壽春在入冬之前能給百姓提供足夠的住所,孫策下令,隻要各地的災民肯為重建家園出力,便可以領取應得的口糧,這麽一來,勞動力的問題也很輕易的解決了。除此之外,孫策還絞盡腦汁設計了一套現代的排水係統,又派人加固了淮河的大壩,同時做了幾項引流措施,以防將來曹操打迴來的時候依瓢畫葫蘆,再來一次水淹壽春。


    當初雪從天空中飄揚而下的時候,壽春的建造已經到了收尾階段。孫策為了感謝陸康的鼎力相助,也迴到了廬江城。此時孫策正倚在窗邊,饒有興趣的看著滿天的雪落在院子中的池塘裏,漸漸結起一層薄薄的冰來。


    聽到了背後的響動,孫策迴過頭來,看見周瑜不知什麽時候已經走了進來。夜風沁著涼意,吹在身上不禁有些寒冷,孫策打了個哆嗦,起身關上了窗子,搓著雙手問道:“公瑾,有什麽事麽?”


    “沒什麽大不了的事情。”周瑜邊說邊坐了下來,“隻是壽春百姓的安置工作已經完成的差不多了,待得明年開春,重新加固一下城牆,緩上幾年,淮南又是一片繁華樂土。”


    孫策點起了火盆裏的火,道:“把子敬從江東特意調來淮南,若是沒有點成效,豈不是百忙一場。不過對他我還是很放心的。要說攻城略地,你我可算是把好手,若是說起善後,十個你我都不及一個魯肅。”


    周瑜笑著點點頭,孫策沉吟了片刻,低聲問道:“曹操那邊有什麽動靜。”


    “曹操將曹仁留下來鎮守南方的防線,兵馬也增派了不少。”


    “曹仁啊。”孫策臉上陰晴不定,曹仁在曆史上一直是曹魏的南方屏障,曾拒周瑜於南郡,關羽於樊城,馬超於潼關,是堅守城池的良將,“曹操留下曹仁,看來是短期內是無南下之意了。”


    周瑜眉頭緊鎖,道:“無南下之意不代表他沒有南下之心,十年之約不過是一紙盟書,說撕毀也就撕毀了。曹操此人,譬如餓狼,怎麽會忘記南方這片肥腴,一旦嗅到了血腥之氣,恐怕就要南下掠食了。”


    “這一節我也知道,曹操並不是什麽仁慈的君主,我同他立此盟約不過是為了拿迴廬江和九江,倒也沒指望可以約束到他。”孫策拿著火鉗簇了簇火,“留下誰鎮守九江,倒是個麻煩的事情了。”


    周瑜眨了眨眼睛,道:“兄長忘了廬江血戰麽?”


    “怎麽可能忘記。”孫策低低的歎了一口氣,“張遼確實是守衛九江的最佳人選,隻是??????”


    周瑜笑道:“主公大可不必顧慮兵源的問題,丹陽的山越已經生活耕作了一年,也算是給周遭的山越做了表率。現在下山的山越越來越多,大片的荒地也得到了開墾,無論是兵源還是養兵,對我們來說都不是什麽問題。”


    孫策看著周瑜在自己的麵前滔滔不絕,明明隻是十幾歲的孩子,卻得費這麽多得心思,難怪英年早逝呢。生在這樣動蕩的年代,也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孫策揮揮手,打斷了周瑜的說話,問道:“公瑾,今年也有十九歲了吧?”


    周瑜愣了一下,看著孫策,不知道他想說些什麽。


    “十九歲,也差不多到了定親的年齡了。”孫策平淡的說道,“之前不是給公瑾講過有件好事麽?”


    “這好事你我兄弟還得自己爭取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霸王孫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紫蓋黃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紫蓋黃旗並收藏小霸王孫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