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許都。
翻滾的旗幟猶如波濤一般遮天蔽日,漢家的王旗就好像海上托出的紅日,唿啦啦的被風拉扯著飄揚在半空中,在陽光的映照下燃燒著。曹操抬起頭,用手遮住刺眼的眼光,看著紅色的王旗,略有些不屑的笑了起來。在曹操迴許都的路上,每到繁華的縣郡,曹操必停軍稍作駐留,將囚車中的袁術和一幹俘虜押到街市上示眾一番後方才繼續起行。袁紹果然不出自己所料: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生,見小利而忘命。直到曹操慢吞吞的迴到了許都的城下,袁紹那邊還是沒有一丁點的動靜。
這才是屬於真正勝利者的入城,甚至連獻帝都親自前來迎接。曹操遠遠的看見了獻帝的車駕,偏腿下馬,緩步上前,赤紅色的大氅拖在身後的地上,掃起淡淡的灰塵。[bsp;“陛下。”曹操單膝跪下,昂著頭拱手道:“恕微臣戎甲在身,不能全禮。”
“愛卿請起。”獻帝托住曹操的雙臂,將他扶起,強作笑臉道:“愛卿替朕出征,辛苦了。”
“托陛下洪福,微臣生擒首逆袁術,斬首萬餘,總算不負陛下厚望。”曹操順勢站起身來,掃了掃膝上的塵土,波瀾不驚的繼續道:“陛下,微臣建議將袁術斬首示眾,以警天下效尤!”
獻帝低聲道:“一切但憑愛卿做主,不用過問於朕。”整句話說的極為流暢,像是背好了似的。
曹操聽到後微微皺了皺眉頭,從掌旗士兵手中接過王旗,雙手執著道:“微臣執此旗奉還陛下!”
獻帝剛想伸手去接,卻見曹操身後不遠處的許褚昂首望天,似乎漫不經心,但是手指卻勾著腰間皮鞘裏的一柄重刀,隨著他一拉一合,刀鋒反射的刺眼陽光直射到獻帝的臉上。獻帝心中又急又怒,想要發作,但是對上曹操冷峻的眼神,滿腔的怒火頃刻被澆熄。獻帝木然答道:“愛卿乃朕的肱骨之臣,今後可執此旗,替朕行征伐之事。”
曹操大聲道:“諾!”說罷轉身,將王旗高高的舉在空中:“奉陛下旨意,執此旗行征伐之事!”
沉重的銅號被吹響,巨型的戰鼓被擂起,鼓樂衝天而起,場麵沸騰了起來,曹軍的將士們紛紛敲打著自己的兵器,振臂高唿:“萬歲!萬歲!萬萬歲!”
曹操轉過身來,躬身道:“萬歲萬歲萬萬歲!”抬起頭來,看見獻帝的神情在沸騰的人去中顯得那樣的突兀。
曹操向左右揮揮手道:“陛下想必是累了,還不扶陛下迴宮休息?”內侍們戰戰兢兢的上前,扶著獻帝登上了禦輦,一陣車聲馬蹄,皇帝的車仗踏著煙塵重新跑迴了許都城中的那座黃金鳥籠。
看著遠去的車駕,曹操略略整理了一下自己身上的衣甲,將王旗隨意丟給掌旗的兵士,重新上了馬。“我這個人看來勢必難以討得皇室和天下的喜歡了。”曹操冷冷的笑著,整了整手中的韁繩,“因為我實在太強了!”
幾日後的鄴城,袁紹頹然的坐在高堂之上,手中拿著來自許昌的聖旨,墨跡猶新。詔書中獻帝責備袁紹地廣兵多,卻專門結黨營私,不見他出師勤王,但見他發兵與周圍的諸侯互相攻伐,而且袁術謀反,他這個當兄長的也難逃管教不力的幹係。袁紹看著堂下剛剛準備停當的武將,心中不禁來氣,一支準備突襲許昌迎迴聖駕的軍隊居然籌備了幾個月之久。在這幾個月的時間裏,這些所謂的天下名將在自己的帶領下除了籌措糧草、打理軍械之外,竟然什麽其他的事情都沒有做。好不容易自己下定決心,準備意氣風發的直搗許昌,誅殺曹賊,擁立獻帝的時候,曹操已經擊破袁術,結盟孫策,迴軍還都了。
袁紹緊緊的攥住手中的詔書,感覺像握著一塊燒紅的鐵。生氣,袁紹很生氣,但是他還沒有撕掉皇詔的勇氣和魄力。無奈之下,袁紹也隻能上書為自己申辯。明知是曹操在搗鬼,卻什麽也做不了的感覺真是糟透了。
不過鬱悶不隻袁紹一個,拿下了廬江和九江的孫策更加鬱悶――曹操留下的爛攤子太難收拾了。
掘水容易治水難,聯軍是在初秋的時候水淹壽春,曹操倒是好,挖開了大堤之後就再沒有管過,孫策好不容易把大堤重新堵上後才發現,引水灌溉淮南農田的計劃並不怎麽高明。水火無情,水災的範圍早已經超過了孫策的預估,整個淮南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波及,而且初秋時節,糧食都還沒有收割,一場大水過後,基本來說今年淮南全境的糧食都算是白種了――幾十萬百姓的吃飯問題直接擺在了孫策的麵前。
江東雖然土地遼闊,而且自孫策在丹陽招攬山越下山種田和實施軍墾屯田後,糧食的產量提高了不少,但是運來救濟淮南的糧荒也是需要時間的。糧食總不可能一夜之間全部成熟,打包好自己飛來淮南,老百姓也不可能先等個十天半個月不吃飯,等糧食來了再開鍋。
孫策咬了咬牙:老天爺這是逼我啊,看來隻好再在廬江和九江的世家身上打打主意了。
不過確實得說,世家在江東四族消失了之後聰明了很多,尤其是四族的“餘孽”――廬江太守陸康。孫策還沒有想好怎麽從世家的手裏騙點糧出來救急呢,陸康就已經集合了廬江的世家捐出各自家中積存已久的糧食,並用金銀珠寶從荊州以商人的名義購買了大批的糧食,全部送到了淮南,解了孫策的燃眉之急。
孫策看著一輛輛糧車進了壽春城,簡直興奮的想要鞠一把感動之淚了。一位眉清目秀的小童走到孫策身邊,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道:“在下奉陸太守之命押送糧草給孫將軍,今日及時趕到,也算不辱使命了。”
孫策看著他衣服小大人的樣子,笑著逗他道:“陸太守怎麽派你這麽個小孩押送糧草,也不怕你半路上丟了麽?”
小童正顏道:“有道是有誌不在年高,無謀空活百歲。小子聞聽孫將軍是當世俊傑,想來必有不同於世俗的見解和看法,特向我從祖父要了這趟差事。今日一看,哼哼。”小童哂笑了兩下,“也不外如是。”
“放肆!”甘寧聽他出言不遜,拔出劍來就想把這個目中無人的小屁孩劈死,卻被孫策抓住了拿劍的手。
“興霸何必和小孩子一般見識呢。”孫策笑道。轉過頭來看著一臉稚氣的小童,孫策彎下腰輕輕的拍拍他的頭,笑眯眯的道:“想不到陸家竟還有這樣的俊才。陸遜陸伯言,我想見你很久了。”
許都。
翻滾的旗幟猶如波濤一般遮天蔽日,漢家的王旗就好像海上托出的紅日,唿啦啦的被風拉扯著飄揚在半空中,在陽光的映照下燃燒著。曹操抬起頭,用手遮住刺眼的眼光,看著紅色的王旗,略有些不屑的笑了起來。在曹操迴許都的路上,每到繁華的縣郡,曹操必停軍稍作駐留,將囚車中的袁術和一幹俘虜押到街市上示眾一番後方才繼續起行。袁紹果然不出自己所料: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生,見小利而忘命。直到曹操慢吞吞的迴到了許都的城下,袁紹那邊還是沒有一丁點的動靜。
這才是屬於真正勝利者的入城,甚至連獻帝都親自前來迎接。曹操遠遠的看見了獻帝的車駕,偏腿下馬,緩步上前,赤紅色的大氅拖在身後的地上,掃起淡淡的灰塵。[bsp;“陛下。”曹操單膝跪下,昂著頭拱手道:“恕微臣戎甲在身,不能全禮。”
“愛卿請起。”獻帝托住曹操的雙臂,將他扶起,強作笑臉道:“愛卿替朕出征,辛苦了。”
“托陛下洪福,微臣生擒首逆袁術,斬首萬餘,總算不負陛下厚望。”曹操順勢站起身來,掃了掃膝上的塵土,波瀾不驚的繼續道:“陛下,微臣建議將袁術斬首示眾,以警天下效尤!”
獻帝低聲道:“一切但憑愛卿做主,不用過問於朕。”整句話說的極為流暢,像是背好了似的。
曹操聽到後微微皺了皺眉頭,從掌旗士兵手中接過王旗,雙手執著道:“微臣執此旗奉還陛下!”
獻帝剛想伸手去接,卻見曹操身後不遠處的許褚昂首望天,似乎漫不經心,但是手指卻勾著腰間皮鞘裏的一柄重刀,隨著他一拉一合,刀鋒反射的刺眼陽光直射到獻帝的臉上。獻帝心中又急又怒,想要發作,但是對上曹操冷峻的眼神,滿腔的怒火頃刻被澆熄。獻帝木然答道:“愛卿乃朕的肱骨之臣,今後可執此旗,替朕行征伐之事。”
曹操大聲道:“諾!”說罷轉身,將王旗高高的舉在空中:“奉陛下旨意,執此旗行征伐之事!”
沉重的銅號被吹響,巨型的戰鼓被擂起,鼓樂衝天而起,場麵沸騰了起來,曹軍的將士們紛紛敲打著自己的兵器,振臂高唿:“萬歲!萬歲!萬萬歲!”
曹操轉過身來,躬身道:“萬歲萬歲萬萬歲!”抬起頭來,看見獻帝的神情在沸騰的人去中顯得那樣的突兀。
曹操向左右揮揮手道:“陛下想必是累了,還不扶陛下迴宮休息?”內侍們戰戰兢兢的上前,扶著獻帝登上了禦輦,一陣車聲馬蹄,皇帝的車仗踏著煙塵重新跑迴了許都城中的那座黃金鳥籠。
看著遠去的車駕,曹操略略整理了一下自己身上的衣甲,將王旗隨意丟給掌旗的兵士,重新上了馬。“我這個人看來勢必難以討得皇室和天下的喜歡了。”曹操冷冷的笑著,整了整手中的韁繩,“因為我實在太強了!”
幾日後的鄴城,袁紹頹然的坐在高堂之上,手中拿著來自許昌的聖旨,墨跡猶新。詔書中獻帝責備袁紹地廣兵多,卻專門結黨營私,不見他出師勤王,但見他發兵與周圍的諸侯互相攻伐,而且袁術謀反,他這個當兄長的也難逃管教不力的幹係。袁紹看著堂下剛剛準備停當的武將,心中不禁來氣,一支準備突襲許昌迎迴聖駕的軍隊居然籌備了幾個月之久。在這幾個月的時間裏,這些所謂的天下名將在自己的帶領下除了籌措糧草、打理軍械之外,竟然什麽其他的事情都沒有做。好不容易自己下定決心,準備意氣風發的直搗許昌,誅殺曹賊,擁立獻帝的時候,曹操已經擊破袁術,結盟孫策,迴軍還都了。
袁紹緊緊的攥住手中的詔書,感覺像握著一塊燒紅的鐵。生氣,袁紹很生氣,但是他還沒有撕掉皇詔的勇氣和魄力。無奈之下,袁紹也隻能上書為自己申辯。明知是曹操在搗鬼,卻什麽也做不了的感覺真是糟透了。
不過鬱悶不隻袁紹一個,拿下了廬江和九江的孫策更加鬱悶――曹操留下的爛攤子太難收拾了。
掘水容易治水難,聯軍是在初秋的時候水淹壽春,曹操倒是好,挖開了大堤之後就再沒有管過,孫策好不容易把大堤重新堵上後才發現,引水灌溉淮南農田的計劃並不怎麽高明。水火無情,水災的範圍早已經超過了孫策的預估,整個淮南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波及,而且初秋時節,糧食都還沒有收割,一場大水過後,基本來說今年淮南全境的糧食都算是白種了――幾十萬百姓的吃飯問題直接擺在了孫策的麵前。
江東雖然土地遼闊,而且自孫策在丹陽招攬山越下山種田和實施軍墾屯田後,糧食的產量提高了不少,但是運來救濟淮南的糧荒也是需要時間的。糧食總不可能一夜之間全部成熟,打包好自己飛來淮南,老百姓也不可能先等個十天半個月不吃飯,等糧食來了再開鍋。
孫策咬了咬牙:老天爺這是逼我啊,看來隻好再在廬江和九江的世家身上打打主意了。
不過確實得說,世家在江東四族消失了之後聰明了很多,尤其是四族的“餘孽”――廬江太守陸康。孫策還沒有想好怎麽從世家的手裏騙點糧出來救急呢,陸康就已經集合了廬江的世家捐出各自家中積存已久的糧食,並用金銀珠寶從荊州以商人的名義購買了大批的糧食,全部送到了淮南,解了孫策的燃眉之急。
孫策看著一輛輛糧車進了壽春城,簡直興奮的想要鞠一把感動之淚了。一位眉清目秀的小童走到孫策身邊,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道:“在下奉陸太守之命押送糧草給孫將軍,今日及時趕到,也算不辱使命了。”
孫策看著他衣服小大人的樣子,笑著逗他道:“陸太守怎麽派你這麽個小孩押送糧草,也不怕你半路上丟了麽?”
小童正顏道:“有道是有誌不在年高,無謀空活百歲。小子聞聽孫將軍是當世俊傑,想來必有不同於世俗的見解和看法,特向我從祖父要了這趟差事。今日一看,哼哼。”小童哂笑了兩下,“也不外如是。”
“放肆!”甘寧聽他出言不遜,拔出劍來就想把這個目中無人的小屁孩劈死,卻被孫策抓住了拿劍的手。
“興霸何必和小孩子一般見識呢。”孫策笑道。轉過頭來看著一臉稚氣的小童,孫策彎下腰輕輕的拍拍他的頭,笑眯眯的道:“想不到陸家竟還有這樣的俊才。陸遜陸伯言,我想見你很久了。”